临沧市永德县,永德县下半年中低产田改造有哪些

您的位置: &
永德县中低产田地改造措施初探云南临沧永德县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摘要:永德县狠抓2012年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建设,探索项目创新机制,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项目建成后,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76万亩,完成小型水利工程71件,新建及修复沟渠长度33.88公里,完成管网铺设131.29公里,新建及修缮田间机耕道路49.66公里,完成坡改梯面积0.12
  永德县狠抓2012年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建设,探索项目创新机制,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项目建成后,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76万亩,完成小型水利工程71件,新建及修复沟渠长度33.88公里,完成管网铺设131.29公里,新建及修缮田间机耕道路49.66公里,完成坡改梯面积0.12万亩,亩均增产粮食220千克,亩均增加收入474元。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使农业潜在优势得以发挥,土地产出率提高,加速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步伐,引导农民种植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化,建立一些项目示范基地。将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减少土地垦植量,减少陡坡地种植面积,减少森林砍伐量,促进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坡改梯、土壤培肥等措施,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土、保肥能力,项目区田间持水量和抗旱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能排能灌,旱涝保收,保护水土,涵养水分,美化环境,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生态化建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文枫
其他人正在看……
Copyright&&&&新农网版权所有&永德县重视烟区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
欢迎您来到临沧市政府门户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永德县重视烟区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9:13:40
2009年以来,永德县始终把现代烟草农业作为烟叶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扎实推进,按照“一基四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的组织领导优势,通过积极投身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土壤有机化改造进一步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探索出了新的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取得了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显著成绩。
2009年至今,永德县完成烟区中低产田地改造3.81万亩,完成投资3791.48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以上财政资金3457.87万元,县级财政及烟农自筹为333.61万元。完成小型水利工程1422件,沟渠1件0.26公里,管网6件413.73公里,水池115个9748立方米,小水窖建设1300个32500立方米,机耕道路建设24条46.7公里。
通过中低产田地项目改造,解决了烟区内烤烟移栽时期缺水严重的问题,有助于烟农缩短移栽期限,减少移栽拉水用工,同时提高烟苗的成活率,进而提升烟叶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移栽期内每亩可节省拉水栽烟费用100元,共计381万元;实施机耕路改善交通条件,备地、整地、起垄均可实现机械化作业,比人工耕种减少用工3.4人次/亩,共减少用工12.95万人次,实现减工降本1166万元;通过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烟田得以提质增效,烟叶品质不断提高,综合效益亩均收益可增加400至600元,农民增收2286万元。
今日临沧录入:wyp&&&&责任编辑:wyp&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便民查询服务临沧市永德县聚集发展力做活扶贫开发
查看: 153|
评论: 0|原作者: 本站编辑|来自: 云南网
摘要:   2006年以来,中国海运集团累计向定点帮扶的永德县投入帮扶资金 2781万多元,着重于教育事业、基础设施、新家园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培训等帮扶项目,受益人口77888人;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倾心帮扶永德县的基础设 ...
  2006年以来,中国海运集团累计向定点帮扶的永德县投入帮扶资金 2781万多元,着重于教育事业、基础设施、新家园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培训等帮扶项目,受益人口77888人;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倾心帮扶永德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31万多元……近年来,永德县依托外部支持,积聚内生动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大扶贫格局,打造特色产业带动、设施保障促动、配套服务联动扶贫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永德是国家级73个重点贫困县之一,通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识别,全县仍有贫困乡4个、贫困村31个,37万总人口中,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4.61万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阵地。
  “借助外部推力,激发内生动力,贫困地区发展才有后劲、才能持续。”这是永德县在扶贫开发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扶贫开发中,该县积极争取定点帮扶永德的中央、省市单位和企业及上级部门的支持,围绕生态、产业、教育、就业、保障等扶贫方式,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增收产业培育、环境与生态、社会事业等4大类项目建设,“十二五”以来,4大类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8.2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19亿元,部门整合资金1.65亿元,社会帮扶资金1982.8万元,信贷资金2.38亿元,群众自筹2.79亿元。在此基础上,该县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作为核心环节,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带动、设施保障促动、配套服务联动的扶贫模式,凭借产业的积聚和带动,不断衍生和壮大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持久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强、做活扶贫开发。
  特色产业带动。围绕甘蔗、烤烟、林果、茶叶、畜牧、中药材、蔬菜、咖啡等八大高原生态特色产业,统筹项目资金,以乡镇、村为单位,对重点扶持的贫困村和农户,以行业协会指导、龙头企业牵动、农民合作社参与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股份制经营、牧场化管理。目前,全县建成生态特色产业基地228.47万亩,八大特色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按照“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发展蔗稍养牛专业合作社,做强“蔗牛”发展的生态农业经济,组建养牛专业合作社9个,建成现代化肉牛养殖场9个,发展社员533户,扶持养殖肉牛1834头,促使畜牧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畜牧业总产值9.53亿元。
  设施保障促动。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乡村道路、水利建设等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下大力改善贫困农民生活环境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生态环境恶劣、不适合人居的自然村实施移民搬迁,对20个行政村、148个自然村、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实行整村推进,同时实施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和扶贫安居工程。上半年,完成旧村改造31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3631户。结合城乡布局调整,统筹规划通乡、通村道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全县二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13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都达100%,以水泥路为主、沥青路为辅的建制村通畅率达68%,缓解了交通瓶颈制约问题。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提高供电、通讯保障能力,建设一批电气化村,实现通讯、有线电视全覆盖。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修复等工程。上半年,完成荒山荒地绿化造林56万株,完成绿化美化植树28万株。
  配套服务联动。对全县扶贫重点村统筹安排教育、卫生、公共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配套服务,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水平。重点改造村级教学点,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203174平方米,涉及95所学校267个单体;抓好村级卫生室建设,城乡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26%,解决了困难群众就医问题;抓好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困难群众、五保供养实行应保尽保,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
彭劲松 王红军 来源:临沧日报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 &|&版本支持 X2.5
技术支持&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日 星期一_03
临沧_云南经济日报_云南网
第03版:产
第01版第02版第03版第04版第05版第06版第07版第08版
突出特色抓品牌
&&&&经报讯(赵&岗&张耀辉&李红戟)&临沧市着力提升以核桃、澳洲坚果等为代表的木本油料品牌,以滇红、冰岛、昔归等为代表的茶叶品牌,以澜沧江、茅粮等为代表的“云酒”品牌,以晶莹、晶菱等为代表的临糖品牌,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使林业绿色产品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临沧,澳洲坚果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仅2014年临沧就种植澳洲坚果40多万亩,预计壳果产量4990吨,产值1.5亿元。临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市,永德县被评为“中国澳洲坚果之乡”,农户从这个产业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2014年,临沧市核桃挂果面积382.73万亩,预计产量22.21万吨,产值66.63亿元。凤庆县还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核桃之乡”。&&&&据了解,临沧市各部门上下联动,夯实“三万”工程和“三带”建设基础。水务部门以雨水集蓄和小水源利用为重点,着力推进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节水灌溉示范推广,引导企业和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临沧市林业部门以“森林临沧”建设为抓手,围绕“三万”工程和“三带”建设,切实抓好“十百千万”工程和党员义务植树活动。农业部门注重推进农业机械同化建设,提高劳动生产力。中低产田地改造办公室牵头抓实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而交通部门着力解决运输难问题,切实保障“三万”工程和“三带”建设顺利推进,力促产业布局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采访中,镇康县林业局局长告诉记者,&今年能够按市政府要求圆满完成南汀河三带建设任务,通过三年南汀河三带建设以后使南汀河延岸的生态得到有效的恢复,使农民林业产业的收入得到极大提高。&&&&通过合力攻坚,临沧市已累计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1928.62万亩,建成万元山71.65万亩,万元田12.53万亩,实现万元人18.16万人。完成林产业基地78.5万亩,完成生态景观带建设178.8公里,启动5个林产品交易中心建设。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input type="hidden" name="PubTime" id="PubTime" value=" YearPh-MonthPh-DayPh " />
<input type="hidden" name="articalId" id="articalId" value='IdPh' />
我给文章打分
在线留言&&&&
热点新闻排行榜
关键词扩展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