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医院看病流程图,看不懂为啥这么贵?

国外公立医院看病是不是比国内还难等,得急病了怎么办?
总看到网上说国外公立医院看病要等几个月,真的是这样吗?那如果得了急病、比如肾结石、高血压之类的不救命马上就要挂了怎么办。还有就是国外私立医院是怎么回事,服务和收费如何,与国内区别大吗
按投票排序
這個問題很好玩,我專門研究了一下香港的情況。香港的公立醫院(這裡僅僅談公立醫院,香港私人醫院非常發達,基本不用等候,同時很多保險可以報銷,不過既然題目是公立,那麼我們就只談公立)有非常科學的一面,也有異常無(keng)語(die)的一面。讓我帶大家一起感受下。首先说说靠谱的部分,香港的急诊室全部實施分流制度,按照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定治理的先後次序,而非按先到先得的方法。 當病人抵達急症室後,先由一名經驗豐富及接受特別培訓的護士,對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作出初步評估,危急的病人會獲得先治理。 分流護士會根據病情將病人分為五類﹕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非緊急對於情況危殆而生命有即時危險的病人,他們毋須等候,會即時獲得醫護人員治理。至於一些非緊急的病人,他們可能需要等候較長時間。 醫院管理局已訂立服務目標,以確保有急切醫療需要的病人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得到診治。 危殆類別: 即時診治危急類別: 輪候時間約十五分鐘緊急類別: 輪候時間約三十分鐘如果題主題中所述的急癥指的是危殆(不治馬上就挂了),危急(很有可能掛)和緊急(還能撐一陣不過也可能會掛)的話,那去公立醫院是非常靠譜的,首先搶救基本無需輪候,到了就立刻救治(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療設備和技術確實是世界頂尖),同時不需要擔心錢的問題,公立醫院不會出現先收費,后搶救的問題。(09年出現過一單因為危殆病人需要使用非常規止血藥物,而醫院堅持要病人家屬先付款的事件,掀起軒然大波,社會一致聲討醫院的不負責任行為,後來醫院道歉,醫管局主席及食衞局發言人再次表示屬於救急扶危的治療,包括止血藥物,根本不存在收費的問題。強調醫護人員應以救人為先。)來源:好了,如果題主的急癥指的是次緊急(例如扭傷骨折,不危及生命),非緊急病例(頭疼腦熱牙疼發燒),那么請帶上乾糧,睡袋和水,我們一起來展開一場坑爹之旅。(上圖為威爾斯親王醫院急診輪候時間,非緊急已經不收,次緊急要等到636分鐘,超過10小時)(上圖為威爾斯親王醫院急診輪候時間,非緊急已經不收,次緊急要等到636分鐘,超過10小時)((上圖為伊利沙伯醫院最近的通常等候時間,一般在30小時以上。有一個背景故事:姓沈男事主(約六十歲),因病曾在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化療,上月三十一日除夕晚上十一時許,因發燒達攝氏三十八度,往伊院急症室求診,需留院治療,被分流為次緊急,並安排到觀察病房等候上病房,結果滯留三十三小時,於昨晨八時許才上病房。)資料來源::流感爆發 公院超負荷 急症室單日7,000人求診如果看到上面兩張圖就覺得真心坑爹了,那你就錯了,讓你開開眼,看看專科的輪候時間(非急診):再來一張:再來一張:最後一項(掩面)甚至用年作為單位了........以上的輪候時間通常指(最後兩項特別一點)由私家醫生轉介專科醫生以後第一次看醫生的時間。預約手術還要繼續等。最後一項(掩面)甚至用年作為單位了........以上的輪候時間通常指(最後兩項特別一點)由私家醫生轉介專科醫生以後第一次看醫生的時間。預約手術還要繼續等。由上所述其實大家可以發現,香港的公立醫療主要是首先保證急癥病人能第一時間獲得救助,同時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提供其他服務。因為香港的發達私家診所,醫院也很發達,同時一般公司會買相應的保險,所以通常情況下,看病並沒有上述那麼嚴峻。最困難的還是那些沒有私家醫療保險,同時又負擔不了費用的基層人士。關於普通香港人怎麼看病,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再慢慢寫:P
首先,不会等几个月,你人都去了,你等几个月,吃住谁管?最多就是等好几个小时。说等几个月,说得是手术排期吧?非紧急的手术,确实比较慢。这个没办法。但是紧急手术,是不会让你等太久的。如果是看家庭医生,没事儿只是体检的话确实能给你排到半年后去。如果有事儿的话,还是会往前排排的。如果你有急症,去医院急诊吧。其次,说急诊。有一个概念叫Triage,有专门的Triage Nurse。病人进了门儿,会有护士先看看你,量量血压,体温,脉搏,问问你,到底啥情况。如果一看情况非常不妙,会赶紧往前排优先看。一看你神色如常,没什么大事情,就会把你往后面排。如果你排队呢,又进来个更重的病人(比如救护车来了),那对不起了,你还要往后面排排。没办法!你年轻、没有病史、又没有严重的症状的话,在加拿大的急诊室,肯定是会等上好几个小时的。除非你运气好,碰上没有其他病人。这种急诊室……估计已经不存在了吧。现在我们医院的急诊室又引入了NP,nurse practitioner,看看比较轻的病,重症让医生看。这样也可以减少等待时间。下面说说经历。我刚开始没有家庭医生,得了点小病,那时候刚上班,不好意思找人,就在我们医院急诊室等着,溜溜儿等了我6个小时。当时急诊室的等待室还不满。不过我当时确实情况不紧急,其实看家庭医生完全可以了。像我这种病人,真的,只能等着了。后来我学精了,直接找同事,说我难受,这样很快就能有医生看我一眼,毕竟都认识嘛。但是如果真的有急症,还是很快的。我朋友的爸爸,做了脑手术,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伤口肿了,到了医院急诊室,半个小时就推进手术室了。急诊室一屋子人,又怎样?这玩艺不是先到先得。是谁病的重谁先看。另外如果是心肌梗塞需要PCI介入,也是要求90分钟上手术台。中风也是,对时间有硬性要求。这方面医院绝对不会耽误你。耽误了他是要倒霉的。所以如果怀疑是心脏病、中风等等严重的急症,不用担心会等很久,而且说实话真出了这种事情除了往医院跑又还能去哪儿呢?至于费用,在医院期间是全免的。出院之后如果有开药就自己担负了,当然如果65岁以上政府会给报销。
感觉大部分人还是把国外的一些免费医疗妖魔化了,好像你快病死了也要你排队3个月才能看上病一样。因为对其他国家不算了解,这里讲一讲我在法国的体验吧。一般来说,感冒发烧或者不明疼痛这类不算紧急的病都不会去所谓的“公立医院”,而是跟你的私人医生(或者叫通科医生)预约,如果医生给你检查的过程中,需要配眼镜,拔牙,拍X光等需要专业器材而诊所又不能提供的情况下,就会把你转到专科医院。大部分专科医院的约诊是需要通科医生的诊断证明的。但有时候你跟专科医生有过一次联系以后,比如再要配眼镜眼光,或者定期检查牙齿之类的,则可以直接联系该医生预约。如果你并不满意这个医生,可以在网上找一个离家近或你看着顺眼的,又或者能提供最早预约的(打电话多试几家,有时候就能找到能在最短时间接诊你的一生)大部分法国人如果不搬家去别的省的话,跟定一个通科医生就不会换了。这些通科医生有的是有自己完全独立的诊所(可能是独栋小别墅),也有可能是三两个医生合租一个四室一厅什么的,算是联合诊所。由于法国一般是完全报销看诊费用的,但是你选定你的通科医生以后要申报,之后就不能随算换了,要是老是换来换去,报销就会基于一定百分比,只报销一部分。所以联合诊所的好处就是,如果你选定的通科医生不能马上接诊你,你可以找他同一个诊所的同事,诊费就可以全报。而一个医生的接诊频率往往取决于他自己安排的工作时间和已经申报他作为私人医生的病人数量。我也遇到过打电话过去,秘书说不再接受新病人,或者最近的预约也要等三个月的情况。这种一般要么是注册这个医生作为私人医生的病人太多,要么就是他太懒,因为有的医生可以决定一个星期只工作几天,但也有挺多周六也工作的敬业医生。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一开始在选定你医生的时候要找那种基本天天工作,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能约到近两天预约的医生。比如我申报的私人医生一般周六都上班,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能中午打电话,下午就可以去看诊。所以题主所说的公立和私立医院的差别我就不太清楚了。因为真的得了疾病就直接叫救护车吧,叫一次救护车也挺贵的,但不管是看诊(通科或专科),拍片,住院还是急诊,社会保险都是报大部分的,如果公司提供比较好的附加医疗保险,恭喜你,基本报销比率就是百分之百了,而且每年请尽情的配眼镜,隐形眼镜,身体检查....吧,反正基本也都报销。而且只要办一张医保卡,在网上和你的社保号和附加保险还有银行账户关联在一起,看完病买了药直接刷一下就好,如果有自己预付的部分也会直接返还到银行卡上,不需要复杂的报销程序。所以总结来说,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国外的医疗系统都尽可能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预约的形式也避免了你凌晨三点起床去医院排队挂号的尴尬,节约了你个人的时间。另外正如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外国医生大多都要经过无数年的学习和最严格的考试,庸医比例应该还是很小的。
我来说秘诀~因为我得荨麻疹是血管性荨麻疹,理论上如果长在气管上会引起呼吸困难,跑步上楼跑太快了,一口气没喘上来,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次不会发器官上了吧。我就立马打电话给医院,我刚才喘不过气了!!!那边护士说:now,你立马来医院!!!! 我还以为我没有听清楚,护士说你现在来,刚好现在医生有个空档。我就马上过去了,医生一听我呼吸困难了下,各种检查又是验尿又是验血的。。。然后说没有别的问题,还是荨麻疹,继续吃上次的药吧。我就回去了。之后我发现,breathless是关键啊!!!我发烧我也说我feel breathless,重感冒我也说我breathless!!!一般当天都能看上病!!!!屡试不爽!!!~~~再补充一则,湾湾同学肠子一小截烂掉了,据说喊的救护车3分钟内赶到,送入医院,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手术结束了。和小伙伴们去探病,我们去的时候正在吃午饭。午饭就是 我大腐国国菜--FISH
& CHIPS!!!!! 妈蛋,被我们一顿说,刚动完手术怎么可以吃油炸的呀!!! 然后他说,按照我们的思维刚动完手术那两天另外两个湾湾同学都是给熬的粥啊或者小青菜什么的做好带过去给他吃。有一天被医生看见了,非常严肃的告诉他,你刚动完手术,怎么可以吃的这么没有营养,你要补充蛋白质!!!一定要吃fish&chips!!!!那个是非常营养非常高蛋白的哟。。。然后让护士准备了,每餐看着他吃。连吃了三天?五天?的鱼炸薯条!!!!----------------------------------------------------------------------------------------------------------------------------那我来说说大腐国的医疗。点赞超过10,虽然是预约制度的,有个秘诀可以让不是急诊的病给你插队预约医生。(刚来知乎,求点赞)----------------------------------------------------------------------------------------------------------------------------------第一年开学的时候,医院会根据姓氏的字母分配几个医生,所以每个人的姓李的和姓孙的医院电话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发烧,先吃了国内带的药,温度没有退,开始电话预约,周一电话,告诉我周四最早能看,我就呆掉了(后面在腐国呆的久了,看病的次数的多了,才知道第一次生病周一能约上周四已经很快了),使劲跟那个人解释我病的很严重我需要立刻见医生,沟通无果说只能周四去,接着死缠烂打,烧的多厉害,然后同意把电话转给医生,然后医生说 我没有空 你只能周四来见我,你从国内有带药么?接着吃,然后躺在床上休息,周四来见我,然后就bye... 我靠着小伙伴的的照顾和国内带的退烧药自行痊愈,然后取消了周四的预约。然后中间我同学做菜的时候砍到手了,注意是砍,不是一般的划伤,裹着毛巾直接去医院了,进去立马有护士上来处理,刚心想:难得那么有效率,护士就消了下毒,把毛巾换成纱布,接着就让我们等着了...同学就一直留着血等了三小时,有专门的缝针的护士缝了两针。下面来说说腐国医疗好的地方,那就是药特别便宜!!!所有检查是不要钱的,包括我同学缝针、包扎都没有收钱,但是买药是要钱的。在腐国第二年得了荨麻疹,因为之前在国内也得过有带药,很淡定的预约了医生,周二约的下周一,抄的药名字给医生,去了医生就说我吃的药非常正确balabala接着吃,我说吃完了,然后开的一模一样的药(药的医学名字是一样的,品牌不一样) 过敏药我经常买,国内价格大约是35块钱左右5粒,我配的是3磅大概也是人民币三十多,但是一盒有40粒左右... 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前面提到了就是所有检查免费。不光是普通的验尿抽血,也包括像妇科的宫颈TCT检查,过敏原检测,乙肝啥的各类检查。缺点就是要说服医生给你做检查(没病就是想检查检查)和万年的预约。妇科宫颈检查相对比较好约,所有学生都会受到类似妇女健康联会的信件鼓励你去检查。像我一个本着凡事都要占便宜的原则,没事就爱去做检查,就预约医生,说最近尿特别黄回国的时候接触了乙肝病人,然后就顺利的预约了肝病检查,大概预约周期是1个月。我荨麻疹的时候想预约过敏原检测,2月的时候排队已经排到了6月!!!!!!! 然后我就放弃了....想到啥我再补充....
这个必须来一发。病的还能忍:法国私人医生首先得来个预约,预约和实际见着医生之间有巨大的时间差,所以请病的不太严重的时候就开始预约。医生看你几回。。死不死确定,然后化验啥的。。请自行寻找实验室进行化验。。拿到报告。。又是几天后的事儿了。病的不能忍:比如手断脚断脑浆流地之类的这时候显然不能求助闲散的医生大爷,你会抱着小命要紧的态度跑去医院。当然这依然需要预约,没预约就请排队。喔,这当然是依照你的要死程度决定谁先被治疗的,烧成煞笔了,求一看。。不行! 那边儿那哥们儿头都开花了! 你说tm谁比较严重!! 后来在排队途中就自行愈合了,这时候当然可以默默搭地铁回去了。。。。
这我还真可以回答一记。刚刚在瑞典切了自己的阑尾,壮哉我大瑞典的免费医疗。急诊还是比较给力的,医疗条件比国内大部分医院还是好很多的,不过也有可能和我去的医院比较大有关,病房窗外就是一个停机坪。早上六点入院,上午大概十点左右确诊,中午一点钟进的手术室,术后一天出院,花了480瑞典克朗,差不多人民币450块。早上六点入院,上午大概十点左右确诊,中午一点钟进的手术室,术后一天出院,花了480瑞典克朗,差不多人民币450块。如果真是急病也得好死不死的等着的话,外国人早就死绝了吧。。。。===================流水账的分割线=====================第一天中午和家里视频完事开始肚子疼,没当回事,因为嘴比较馋,吃坏什么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下午睡了一下午,晚上还是肚子疼,怀疑阑尾炎,但是疼的部位不对,就洗洗睡了。第二天早上凌晨五点,疼醒了。女朋友大人联系了丈母娘大人,这才第一次知道,阑尾炎的疼,是可以转移的。。。。。然后按了肚脐到髋骨之间1/3处,疼,算是差不多确诊了。于是打112(110,120,119的合体)讲我觉得我是阑尾炎,费了半天劲说地址,说给你派个救护车,我想起来上次快递小哥儿找不到我地址的怂样子之后,迅速脑补了一下女朋友扶着我在寒风中等着永远不会到来的救护车,说,我还能走,给我地址吧,然后就一步三摇的走过去了。到医院可能六点多快七点了吧,进了医院挂号就是注册一下人口号(相当于身份证号,地址啥啥的都关联着的),然后两个护士来给我放在一个床上,抽血,量体温,就开始等了。后来才明白是在等医生上班。。。本来前面有五六个人,结果疼劲儿上来了,女朋友大人直接去喊大夫了,大夫刚来,我当面就吐了,这一下得到了重点关照,就躺下了,量体温已经高了,老爷爷按了几下肚子,就给我打了第一针吗啡,一针下去顶三杯酒啊,不疼了,话也开始多了。后面验血结果就回来了,白血球增多,验尿也省了,直接安排B超,B超结果出来,必须开刀,第一个看我的老爷爷过来跟我说,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得开刀,尼玛。总之肚子疼,体温高,呕吐,按下肚脐左边的肚子,松开时疼痛加剧,这些症状全部凑齐,推进病房,准备手术。下午一点刚过,推进手术室,一屋子十来个人围着我握手,做自我介绍,你好我叫XXX,我是你的麻醉师,就这样。然后麻醉师同学跟我说,要全麻了,你会感觉比较劳累,想一些美好的事情,然后觉得手上埋的输液管动了一下,我就在那拼命想美好的事情,到时候做梦好歹做个好的。然后就黑了,骗子。醒过来之后已经晚上六点多,倒不是手术时间长,主要是全麻得慢慢醒。当晚住了一天院,再到中午就回家了。至此全程没有说钱的事,一周之后账单寄来,400(这个我感觉就是挂个号的钱)+80的住院费。不过之前有朋友胃病犯了,疼的受不了了,去急诊被医生一顿骂,你又死不了,急诊个啥。所以这种病在这边恐怕就比较痛苦了吧。之前也有延误治疗死掉的例子,应该和误诊有关,这也是刚开始不想坐救护车的原因,那会感觉还是有点信不过,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死也死在自己手上。其实主要是因为救护车太拉风了。。。。回答这个问题也是感谢一下女朋友大人,鞍前马后的照顾,还有不点名的谁谁谁谁谁,医院里不能照相这个是我编出来防止你们拍我的。
謝。在德國一般感覺哪不舒服了都先打電話約自己的固定家庭醫生。一般的家庭醫生基本週一早上打電話能約到本週內的約,有些特別好的醫生難約到、今年要把明年的約上,不然至少要等大半年才有你的空。當然如果你上的是私保,醫生會安排優先考慮你,甚至有些醫生只接收私保病人。但是私保不是有錢就能上的,這是後話。如果是家庭醫生處理不了的,會給你一張轉接其他專業醫生的單子,比如轉到耳鼻喉科醫生或者皮膚科醫生那裡,你可以拿著這張單子自己任選一個醫生去就診。如果得了急病(比如我有一次晚上高燒 40 度)而你的家庭醫生又下班了,可以打一個緊急求醫電話(不是112、911)。這個號碼每個城市不一樣,接通以後說明情況,接線員會給你一個指定的醫院的地址和電話讓你去就診,然後你會被視為急診接待。家庭醫生或者專科都是個人或幾個人合夥的私人診所。至於醫院公立還是私立我就分不清了。至於收費,這個很難一概而論,因為每個人簽的醫保範圍不一樣。我發燒住院那次自己繳的是每天 10 歐的住院費,僅此。平時開藥的話,如果醫生那正好有你需要的藥,他會直接給你;或者他開了處方你去藥房自己買,一般 50 歐以下的藥收 5 歐,超過 50 歐收 10%。還有的醫生會幫你省錢,看看開什麼計量連那 5 歐都可以替你省了不繳。一般醫生開藥的計量保險公司有明文規定,所以基本上他只會開給你管這次病好的量。題外一句:在國外生活確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好玩,但也不像很多人吐槽的那樣淒慘。相由心生。很多東西我們自己都只能暫時見其一面,更何況道聽途說耳。學會有個健康的心態,很必要。
别国不知,法国急诊去过几次,因为是小事,等也就等了。手术得看紧急程度。一次是我爸额头擦破一条口子,急诊处没几个人在等,却等了一下午,原来只有一个缝线的医生,轮到我们才知道为啥这么慢,因为她手脚和性子都太慢,晕。本来伤口都收口了,为了清理又打开。一次是儿子手指割破了,关节处不容易止血,最后还是去急诊了。因为孩子有单独的急诊,很快就轮到了,还挺顺利的。牙医和眼科都是大热门啊。洗牙预约3个月后吧,拔智齿预约超过半年,而且手术前要见门诊好几次,效率比较低。查视力也起码半年,好多医生还不接新病人了,我们是沾了孩子的光,因为医生不会拒绝孩子,而且都会排得很靠前,加班加点也要先看孩子,这是职业道德。我家的人还沾了医生姑姑的光,只要她出面就能很快预约到,医生间有默契,互相帮助还不收钱。搞的我很不好意思,其实全部都可以医保报销,欠人情反而麻烦。怀孕生产的全过程一直被各路医生护士呵护着,真是把人当人看啊,反观国内,产房跟个车间一样。平时的小毛小病就是附近全科医生那里看一下,一般能预约上第二第三天的,孩子的话当天,紧急时也有医生能上门看病,或者出急诊。总的来说,虽然有很多科目要排队很久,但人家还是会根据情况调度的,一般不会延误治疗,更不会说没钱就推出去自生自灭。这么多年下来除了交保险,就没在医疗上掏过钱。产后住院的费用记得是每天1K多,住了7天,拍拍屁股就走了,分文不掏,爽吧。我近视才50度,一副眼镜得600欧,镜框随便你要什么名牌,全部报销,爽吧。还有各种体检都报销(核磁共振之类的要排队)。当然前提是你要买贵的保险,或者索性穷,有穷人的险,各种免费。
太好了!终于有机会吐槽我大法兰西了!有很多朋友会说法国全世界最好,啥都保。的确是的,只要交了 Securité Sociale 的费用(学生为每年 208 EUR),就能保 70% 的医药费用。要得到 100% 的报销就需要另外购买 Mutuelle(学生约每月 20 EUR 多一点)。如果是 Salarié 来说含 Mutuelle 的费用大概是每月 3-50 EUR 左右。好了,交了这些钱有什么用呢?除了大小病痛外费用全报销外,每年还可以有买一副眼镜的限额(欧洲大陆好像连德国也没有这么好的政策哦!要知道在法国镜片可是死贵死贵的啊,一片镜片就差不多一个镜框的价钱了,嗯,我说的是 Prada 之类的镜框)。下面开始吐槽:(呕心沥血的个人经历有木有~)虽然能享受到价格上的优质保障(前提是你得生病啊,不生病…好吧也可以找相熟的医生开点家庭必备药,反正有医保嘛,和国内很像耶),但是,那让你死等的过程可是非常折磨人的。说说我去年得胃溃疡的情况吧,从6月份看第一次家庭医生到9月份照胃镜,整整4个月!现在想想都是泪啊!法国也是实行先家庭医生再转介到专科医生的流程。而家庭医生有要预约的也有直接去排队的(通常是中国医生,嗯,还是中国医生勤劳!)。一般早上9点半开诊,但是如果不是9点就提前去排队的话,估计就直接等到差不多12点才能排到了(想想在国内半天时间估计点滴都吊好了吧)。然后买药就是另外的事儿了。说到家庭医生,有个猫腻不得不提。就是如果没有申报 Medicin Traitant 或者非你的家庭医生给你就诊而没有勾「急症」的话,即使有 Mutuelle 也没有 100% 报销的哦。话锋一转,说回胃溃疡的事儿。话说两个疗程下来仍不见起色,时至七月底,让家庭医生写了转介信,马上到公立医院预约,于是最快的预约时间是9月初。这时同事还说,哟!你真幸运!预约一个月就有了,一些眼科的都到明年了!我草!这是可以调侃的事儿吗?!然后再说说同事急诊的事儿,他上周疑似食物中毒,全身无力,于是急召了救护车,那时刚好下午5点,由于刚好下班高峰,于是7点才到医院。要知道从他家到医院走路的距离就半40分钟啊!然后从7点到晚上10点这段时间就是无限绝望的等待。护士一副你还没严重到死,我们有更严重的病人要先处理的态度。之后开始吊葡萄糖,弄到凌晨4点,完事儿后都可以直接上第二天班了!所以,要说钱的事儿嘛,在法国还是蛮爽的。但是死等死等的节奏可是足够恶心人啊!
说一个亲身经历:在澳门,被酒店浴缸里的蒸汽发生器给烫伤了,烫的不很严重,但是位置比较尴尬,没法穿上衣服出去买药品。酒店里居然也没有任何First Aid的东西。酒店值班经理提出说给我叫救护车,因为救护车随行的急救员是懂得如何处理这种伤口的,而且救护车去医院的话可以优先就诊。问我去私立还是公立医院,我想私立医院虽然条件好,但是费用不便宜,这个伤口倒也不是很严重,只是一定要上药处理一下,于是就说公立医院吧。中间不叙,到了医院,护士和值班医生看过后,觉得问题不是特别紧急严重,于是给我做了常规检验后让我到门诊等候处等待。当时已是半夜一点多钟,结果等到两点多钟还没有叫我。我去问了一下,说是在我前面还有十几个号!这样算下来天亮大概能轮上已经算快了。于是当时做决定不看了(伤口已经包扎好),打电话给酒店让他们叫辆出租过来(医院在山上,半夜里一般不会有空车自己开过来),回到酒店后,问了附近有没有24小时开的药方,去买了纱布和药品,也就100葡币不到,睡醒了把急救包扎拆掉,自己换药包扎,两周后伤口彻底痊愈。
急诊,保证你不会短时间死掉,然后开始排手术。中间如果快挂了就继续急救继续排……
没有在医院拍照的习惯,没图。去过很多国家,但跟医疗系统打过交道就那么几个国家。首先是美国,这个看的就是急诊,完全没有等很长时间。去美国是纯旅游,结果不小心扭伤了脚,朋友陪着去了芝加哥一家不大的医院看急诊,先填表等着,不到一个小时吧就有人领着做了检查和处理,然后告诉我这一周不要剧烈活动balabala,最后就是去缴费,不知道为啥我没享受到邮寄账单的服务。缴费的时候挂号费100,其他费用(大概是检查之类的吧)80。我当时就说,这也太贵了,我哪儿付得起。本来以为美国人都富有幽默感,对于我这种抱怨的玩笑肯定是对答如流,就在我等待精彩回答的时候,她却一脸紧张的跟我说你没有医保也没有收入证明balabala,只能是这个价格。我说我都没有医保,还要我这么贵。没想到戏剧的一幕发生,她小声说那好吧给你打个8折吧。我当时就愣了,怎么有种动批的感觉。然后是德国。在德国是陪达姆的一个朋友去的。她老公在欧洲当旅游团的地接,孩子4岁多,老说自己后脑勺疼,家庭医生搞不定,只好让转到一家大医院去。剩下的就是等了,因为这种不算急诊,可能在德国等的时间就会久一些,大概预约到了40多天以后。当天她老公还在接团,我下午开车陪她去了,到了以后医护人员态度好到不行,我渣德语都感受到了温馨的气氛。询问了情况以后孩子就被送去做一连串的检查,这时候我们俩就在屋里等着,还有咖啡喝。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检查结束了,初步判断没有大问题,具体结果回去等通知。期间朋友跟医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的时候,医生无意提起她每天只预约5人,周六日休息。我终于知道为啥得等40多天了,估计要是换到国内,一天只看5个人,态度应该比这德国医生还好。再就是英国,不得不说英国的NHS还是有点水平的,要不也不至于在奥运开幕式上显摆一下。首先有个概念,英国人没有医保,因为医疗是全部免费的,所以不需要保险。也就是说,所有的诊断,检查,治疗(包括手术)都是免费的。患者只需要承担药费,而且NHS每年还会给特定的人群发放药物补贴,也就是买药的钱也可以报销。更重要的是适用范围,不光是英国本地居民,所有合法在英国呆6个月以上的人,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医疗待遇。下面说说看病的流程,一般来说到英国都要去社区医生(GP)那里注册,注册时会做一些基本的检查,身高体重一类,然后NHS给你简历档案,之后出现什么问题,先预约GP,GP给你做一些初步的诊断,小问题直接开药,大问题给你转医院。预约时间看GP那儿注册的人多不多,大概3-7天。然后是急诊,如果有什么急性病症,可以直接去当地的医院看急诊,只不过急诊排队等的时间会比较长,大约1-4个小时不等。
在美国两年多,只在入学前根据学校要求去过一次医院。小病都自己扛着的。
听说有个朋友不知道怎么弄了个伤口怕破伤风跑去看美国医生,一般留学生在美国很少有人能有自己的医生的…公立医院。“可是你没有预约耶,三天后再来吧!”“可是发作了怎么办?”“可是预约已经满了,最早也得三天”巴拉拉解释了一堆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三天你没挂的话其实应该也就没感染也就不用来了有病症再说,反正这会别想没空…
正好女儿前段时间在美国胆结石开刀。女儿在加拿大读书,5月-8月在美国实习,此为背景。才开始腹部痛,以为是胃病,前后到医院也买了些胃痛的药,有一次半夜疼得不行,喊急救车送到医院,到医院不痛了。过几天又开始剧痛,到医院,这样折腾了几次,医院才重视,开始做B超,然后排手术,总共做了三次手术,二次取胆管口的结石,一次是胆囊切除。就酱紫。我老公是医务工作者,我在国内看病,也是偏向于保守治疗,说白了就是能不上医院就不上医院,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挂水。
在德国,首先没见过私立医院(不是说没有),有的绝大多数都是只有一两名医生的私立诊所,大的医院很多都是公立的,或者属于大学的.如果是急病医生是绝对不会不管的,我也有一次像上面某个答案一样被烫伤了,去医院虽然前面还排着人,但是医生就让我插队进去冲凉水,然后一个小时没管我....因为烫伤之后最重要就是马上冲水,再之后的步骤等一分钟还是一个小时其实都没什么大区别.所以是不是需要等很久要看情况的.再然后就是小诊所和大医院的区别,诊所由于是给自己赚钱,感觉服务是真心好,宾至如归! 大医院里实习医生和护士好多都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这里的医疗费用(感觉公立私立差不多)是很高的,不过应该是每个人都有保险吧,一个月70欧,价格像上面那位德国的朋友说的一样,住院每天10欧管饭(难吃),但是保险交掉了190欧.然后膝盖上的限制活动的护膝四个月租金500多欧...自己也只付10欧就好.之前交了三年保险觉得这两千多欧打水漂了,结果受伤一次就给我省了五六千.总之,严重的病没觉得比国内慢,不严重甚至不怎么影响生活的最少等两三个月也是可能的
这里的答案解释了为何欧美人士热衷于锻炼身体!尽情折叠我吧!
加拿大的情况。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如果你确实感觉自己病了,而且非常不适,请直接前往诊所就医。预约什么的这种事情只会耽误时间。实在不行就打911,城市里一般几十分钟保证你到达医院接受治疗。===================================前不久我从国内回来,也许是得益于国内糟糕的空气,回来第三天下午开始发烧。我以为是流感(刚好是冬天,流感多发季节),想着按照以往的经验吃点感冒药,多喝水多休息应该很快能好。没想到两天过后病情加重,咽部奇痒难忍,吞咽都有明显不适。恰好那天是周日,我想无论如何不能再忍了,于是开车去医院就诊。因为是周日,加上我不是急症,所以咨询之后被安排在After hour clinic里面。After hour clinic主要服务于那些周末或者医院下班后身体有不适的患者。进门后,前台护士简单询问了我的病情,查看健康卡(类似于医保)后让我去等待区坐着。当时喉咙疼痛难忍,我觉得每一秒都过得无比缓慢。于是我开始玩手机。在等待期间,我把手机上能刷的都刷了一遍,包括微信朋友圈,人人网,Facebook,豆瓣,Digg,知乎等等。硬是把我的安卓手机从满电刷到了20%,终于轮到我了!我一看时间,3个小时过去了!更绝的是,整个诊断过程只有5分钟!然后被医生告知是Strep throat,拿着他开的抗生素处方就被打发了!当时我心里气的不行,不过一想自己实在是连话都说不出(咽口水都疼的死去活来)怎么和他们争呢?!还好看病不花钱,开的药虽然很贵(14颗Biaxin克拉霉素要价60刀)但是保险付了绝大部分。最后一共花了6块钱。就是太折磨人,这种坐在医院里还疼得要死的感觉真是让人绝望啊!===================================最后夹点私货。先不说”国外“这个概念真的太广,忽略其他因素来比”公立医院“就诊速度我认为是不公平的。有钱人在哪里都能享受相对快速、高质量的治疗,这个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君不见国内那些住高干病房,找关系,塞红包,安排专家,插队排手术的人一点也不少吧!同样的钱,拿到国外你看私立医院,买额外商业保险一样可以给你更好的医疗资源。很多人喜欢拿国外的医疗环境和国内的比,往往比着比着就带着满满的优越感高潮了。我看实在没什么必要。以上,就事论事。
一月初左手拇指受了一点小伤,讲讲对米帝公立医疗的感觉。接触比较多的是洛杉矶隶属于加大洛校的罗纳德里根医院,该医院在全美排名第五,美西第一。平时发烧感冒头疼都是直接去罗纳德里根医院下属位于学校内的学生医疗中心。普通病情通过网上进行预约,一般都能约到第二天的医师;如果比较严重紧急的情况,可以直接walk in,一般需要等30分钟左右。医疗中心内护士医生的态度都十分好,有很强的被尊重的感觉。另外医师的开药较为保守,开抗生素之前要确定其他所有主流疗法都不起作用才会开。学校学生强制的医疗保险约1000美元/学年,相对感冒一次治疗费药费300左右已经十分优惠了。拇指受伤这一次由于伤口较大较深,普通包扎无法止血,学校的医疗中心建议前往里根医院对外的ER(急救室)进行缝针。这一次的公共医疗体验非常差。整个医院设备十分先进,建筑外部内部都十分壮观。相比之下医院面向公众的ER就显得很小很寒酸。进去之后首先挂号进行普通体检,然后在手腕上贴个号码示意坐在长椅上等到自己的号被叫到。整个ER十分拥挤,没有很卫生的感觉。下午是ER最忙的时间,可是还没想到,这一坐就坐了3个小时。期间一直用手捏着纱布阻止血流出。三小时之后一个护士叫了我的名字,进入诊疗室。简单的缝合,包扎总共加起来用了不到5分钟,但是这两分钟被分成了若干段时间。医生第一次进来观察了伤口,借口说出去拿器材,过了30分钟才回来;这次用纱布和消毒材料对伤口进行了清理,然后让我用手包住,再次出门。20分钟之后另外一个医师进来,看了看伤口,然后离开。又过了半小时,之前的医师进来,进行了缝合,然后再次离开。15分钟之后护士进来进行了最后的缝合以及带来了账单。一个简单的缝合包扎总共花了5小时,自己目测流血流了不少。最后账单寄来总共879美元,保险减免了七百多,其他的自付。两处医疗设施隶属同一机构。从这几次的个人感受来看,学校的学生医疗作为内部医疗,在各方面都完胜公共医疗的ER。另,一富二代美国同学感冒了,家里约的私人医生从湾区飞到洛杉矶来给他看病。由此可见美帝没钱没单位的平头老百姓的医疗是怎么样的概念。国内的医院也许环境乱医疗条件差医患关系紧张,但我相信任何一家大医院做一个简单的缝合包扎都不能花5个小时。以上。
在日本时后半夜去过一次急诊。是某一次出差飞机下降太猛气压变化导致中耳炎,急诊简单看了看开了药,第二天去做了无比详细的检查。等待的感觉跟国内很像,就是很快也不需要预约什么的。东邦大学附属医院,公私不详,即便是公立也不确定我是公立还是私立病人。来到澳村这个“免费医疗”的国家三年已经花钱在私立医院开了三次刀(唉……),同时也是公立医院急诊部的积极利用者;抱着“反正也不要钱”的想法去家庭医生那里看鼻炎被推荐到公立医院,等了一年多看上了,然后倒是很快就联系我做手术。针对提问的内容,公立医院不急的病确实很慢,没办法,免费导致滥用,那就等;急的病就快了,优先级高嘛。公立和私立的区别,简单说就是一个要钱一个不要钱。那么多次急诊(我第一个不用gps就可以开的地方就是某公立医院)和老婆在公立医院生孩子都是带着医保卡签字走人;三次私立医院手术要付保险免赔额,麻醉师钱,手术助理钱,少量药钱和器械钱(比如买拐),然后再拿着发票去找医保报销一部分。第三次手术恢复中+语体教,凑合看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医院看病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