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心里想要大声呼喊咨询方面的知识吗

当自己面对镜头时会格外的感觉到释放,可以肆无忌惮。
加拿大一对男同夫妻在夜店同时爱上另一名男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推出产品经理培训课程,让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吧! 点此查看详情!
  在《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心理学知识(直觉、记忆和场景篇)》中和大家聊了一下知觉、记忆和场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问题的设立如何影响问题的答案”。
  一、问题的可塑性
  任何刺激的发生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场景,问题也是一样的。这里要讨论的是问题的措辞和语境对于决策和判断的影响。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1980年保罗&休梅克的实验中,当被试面临选择100%损失5美元和千分之一几率损失5000美元时,只有大约40%的人选择付出5美元;
  但是如果换个说法,将5美元说成是保险费时,就会有三分之二的人选择确定的5美元损失(偏好逆转)。
  下面说一个办公室内可能会遇到的场景,很多新人可能会遇到,当然了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段去忽悠新人:
  张三刚加入公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苦于是新人,并不敢去跟大Boss交流。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先去和部门老人或者部门Boss交流,这个时候甲为了让张三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东想西想,就说:“张三呐,你别急。先把我安排给你的事情办好,如果做得漂亮的话,我也有向大Boss引荐你的机会啊。”OK,这个时候张三会发生偏好逆转,按部就班去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弄好,然后傻乎乎等引荐。当然啦,前提是张三并不是个老油条型的角色……
  顺序效应很简单,如同名称一样,人们对于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受到问题或者选择顺序的影响。还是从例子来分析吧,否则过于抽象……
  这是1981年普雷瑟的一个实验。在有关离婚问题的一份问卷中,如果问题是“你认为现在离婚程序应该更容易、更难还是维持现状?”
  23%的人认为应该更加容易,36%的人认为应该更加难,41%的人认为应该维持现状。
  但是当问题的顺序被调整为“你认为离婚程序应该更容易、维持现状还是更难?”
  26%选择了更容易,29%选择了维持现状,46%选择了应该更难。
  顺序效应中最常见的就是近因效应,也就是说,最后的选项被选率会更加高。
  虚假意见虽然人们回答问题的方式受到语境和顺序的影响,但是答案的可塑性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人们对于一个问题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答案受到语境和问题顺序的影响的边际变化率会小于30%。然而如果人们对于一个问题一无所知完全不懂,在某些特别的询问方式下,一部分人会对这类问题发表意见,但是实际上他们丝毫不了解,这种看法就是“虚假意见”。
  1946年尤金&哈特利的实验中,询问一些大学生对于一些压根不存在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社会距离”是怎么样的。80%的大学生竟然给出了他们的意见……
  公司里面当然这种情况更加多啦~比如你们的技术人员讲完他们的想法(包含很多术语那种)之后,肯定会有些逗B在那里点头,然后说“嗯,好,就这样”之类的话,其实他们什么都没听懂……如果公司规模不大,属于一分钱要掰成2分花的那个阶段,建议尽量别养这种人。真心的,第一提供不了什么好的建议;第二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很大可能会划水;第三就是他们可能会欺骗团队;第四是他们允许自己的知识存在明显的盲区。
  过滤虚假意见过滤的方法看上去很简单,但是一定要养成习惯,每次讨论都要进行虚假意见的过滤和预防,大概的方法如下
  提前询问被试是否知道问卷或者话题的相关知识,如果不知道就可以让他不用参加了。在问卷和会议中明确提出“没有任何看法”或者“不知道”的选项供人选择。
  态度矛盾这里有两个概念,“态度”和“矛盾”,简要说明一下。
  态度:通常指带有评价性的判断 矛盾:指的是两种相关态度之间的差异
  对于态度矛盾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某一原则所持有的抽象态度往往与人们对这一原则的具体运用所持的态度无关。
  好吧,又是个非常非常非常抽象的概念。没关系,我们还是从实例切入。
  美国是一个从小进行民主教育的国家,“民主”对于美国的公民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原则。然而在1960年普罗思罗的实验中,79%的人认为只有纳税人才有资格进行选举投票;同时也只有44%的人认为共产主义者可以在美国公开宣传共产主义。但是这些行为毫无疑问是反民主的。
  上面的例子中,“民主”就是一个抽象的原则,而“什么样的人可以投票”“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允许公开宣传”这些都是“民主”这一概念的具体运用,人们对于抽象原则的态度和具体运用的态度就完全没有关系。
  再来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有个朋友,平时最喜欢说她是个喜欢学习的人。然而当别人与她讨论她不了解的领域的时候,她就会开始反感并且觉得对方很装逼……
  你看这是不是很矛盾?因为只允许别人讨论自己熟知的领域是很难真正学到东西的。
  最后学者们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如果态度是关于某项特定的动作,并且这个动作指向特定的对象,那么态度是可以被信任而且可以用态度预测人的行为的。但是如果态度指向的对象并不是行为所指的直接对象,态度和行为相一致的程度就降低了。嗯,来个例子吧……毕竟自己选择要写这种抽象的玩意儿……
  比如说你们单位的张三说“噢,天呐,我真的很反对公司浪费有限的资金!”然而张三出差还是大手大脚然后回来找公司报销。这就是态度矛盾了不是?
  但是如果张三说的是“噢,我真的很反对公司在线下活动上浪费那么多钱!”那么如果让张三去负责下一场线下活动的话,成本应该会比以前要节约很多。
  二、问题的措辞和框架的影响
  1986年英国曾经做过一项民意调查,问题是“自己的国家拥有核武器是否会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其中40%的人对此是肯定态度,50%的人则对此持否定态度(剩下10%的人没有明确意见)。然而,当“安全”改为“更加安全”时,答案的百分比倒转了过来,50%的人认为拥有核武器能让他们感觉到更加安全,36%的人认为拥有核武器让他们感到更加不安全。
  这个结果说明了措辞微妙变化的重要性。有时候,即使只改变一两个词语,不管是问题本身变化还是答案发生变化,都会对人们回答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
  开放式问题开放式的问题答案会比较分散,而封闭式的问题可能会把人们平时想不到的答案给囊括进去。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这是1987年舒曼所做的调查。当以开放式问题询问人们:“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的时候,只有2%的人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能源短缺,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以及污染问题。
  然而当舒曼把问题转变为封闭式问题,让被试在答案列表中选择出答案的时候,约19%的人选择了公立学校教育问题,8%的人选择了污染问题,3.5%的人选择了能源短缺。
  所以说在工作的时候,让大家讨论然后决策的时候,比如“你们觉得我们产品下一步在视觉上应该怎么改进?”“我们的产品接下来要增加哪些模块?”“我们的游戏下个版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boss?”这些问题,必须谨慎对待。如果想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就尽量不要给同事任何可以参考的选项或者说参考系,把问题设计为开放式的问题效果会比较好。然而如果同事的能力有限或者时间比较紧迫没有特别充足的时间让大家进行讨论,那么就可以采取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将备选答案列表列出来,用高中作文的话说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社会称许性当人们对一个问题没有很坚定的信念时,他们通常会对那些“最广为流传的句子”做出反应,这些句子令人们的态度往社会所赞许的方向靠拢。下面还是看一个案例吧。
  1940年,哈德利&坎特里尔有两次关于美国是否应该参加二战的民意测试。
  第一次他的问题是“美国应该做出比现在更多的努力去帮助英国和法国”,只有13%的调查对象表示了同意。然
  而他对第二组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做出比现在更多的努力去帮助法国和英国打败希特勒”,此时表示同意的数字提升到了22%。
  在当时,“打败希特勒”比帮助法国和英国更加有社会赞许性。
  当然了,在公司,你也可以运用这种小把戏提升你某些提案的支持率。比如“我觉得网站某模块的配色方案应该进行修改,因为它在视觉感官上过于丑陋”,可以改变为“我认为网站某模块的配色方案应该进行修改,因为它在视觉感官上过于丑陋,而且,使用我的配色方案还可以便于色盲和色弱用户进行浏览。”
  心理分账这个概念是指,某一个结果只是从动作直接结果的角度来描述(简单账户),还是需要综合考虑这一动作和其它行为的先前关系(综合账户)。似乎比起之前的很多概念,这个概念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然而为了缩短各位的学习时间,我还是要搬出案例……
  这个案例出自1981年卡尼曼的实验。他对被试提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假设你要去看一场歌剧,门票10美元。当你走到剧院门口你发现自己丢失了10美元,你还会花10美元看歌剧么?”然而在183名样本中,88%的人选择了仍然花10美元看歌剧。说明大部分人并没有把丢失的10美元和买票进行联系,他们把丢失的10美元单独划分到了一个账户上面。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假设你要去看一场歌剧,并且花了10美元买门票,当你走到剧场门口发现自己把票丢了,你会再花10美元买票么?”然而在200名被试中,只有46%的人选择再买一张票。
  虽然从金额上来说,都是10美元,但是大多数的被试显然把购买第二张票的成本叠加到了第一张票上面。
  用到办公室里面就有一点很重要咯――人情尽量不要欠,及时还。否则别人很可能把好多有的没的,公的私的全部叠加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综合账目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尽量考虑他人的答案是否会跟着以下的因素而变化:
  问题的呈现顺序问题的出现场景问题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问题中是否有时髦的词汇答案的选择范围答案选项出现的顺序问题是从收益的角度还是损失的角度提出的
  本文由 @李红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2427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咨客寻找心理咨询师应该了解的一些咨询常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咨客寻找心理咨询师应该了解的一些咨询常识
大小:4.83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心理学研究者该不该用专业知识分析自己的朋友、爱人和亲人?
作为题主,解释一下我今年才大一 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 到现在为止不到一年
,接触的只是统计学 做过几分问卷,做过一个沙盘疗法看过几本书而已,所以我平时处事自然是用的长久以来的社会经验了,察言观色之类的。(我也没认为学了心理学会看穿人家心灵,所以大家别纠结了)只是我没想象到女友会说:“不要用你的心理学来分析我”所以有感而发 心理学从业者们 即使没有主动分析人,也会受到如此质疑吧。那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至于有没有能力的问题,纠结什么…谁有没有能力自己还不清楚?我真的知道心理学不是那种我一眼看穿你,可是当别人以为你可以一眼看穿他的时候,并为此影响交际的时候,心理学的从业者们 你们是如何 应对的?ps:感谢各位大能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所有的答案对我都是受益匪浅 。我的答案已经找到了,送给大家共勉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离;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艰
按投票排序
经过某神秘群体商议,我在此发表会议结论——『抱歉不能告诉你,因为我们不能随便对普通人使用超能力』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除非你给钱。』
这个问题就是两个对心理学无知的人对心理学的臆测。标准答案是: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谈什么「该不该」。就不说我自己了,我接触过的心理学博士硕士不少了,就没有听人敢说自己能「分析别人心理」的,就算说也是开玩笑或者自嘲的方式。如果按那个逻辑,那么我们心理系的人之间相处,就是法师斗法,每一个眼神每一下撅嘴,都要被对方在心里默默拆解一番,然后找出一个应对的最优解,那么心理系学生所住的寝室必定烟雾缭绕,心理系学生呆的实验室必定火光冲天,全国心理学大会的会场上空必将升腾起蘑菇云!但是这种误解,不仅仅存在于对心理学充满了向往又无法得到专业训练的外行人眼中,还常见于心理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中。他们(也包括曾经的我)以为一读上了心理学,就自然而然地和别人「不一样」了,头上顶着一个充满妖气的「心理学」的光环,时不时接受着旁人异样的目光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享受着这种异样。你们够了!不要为「别人的无知」感到困扰了好吗?回去好好学习可以吗?心理学在我眼里就是个浩瀚的海洋,我在里面扑腾了十年,也不敢说舀起了一葫芦,即便在知乎,我也不敢轻言心理学(因为我知道很多理论是可疑的或者属于「半成品」或者只是发明了一个高大上「术语」来概括一些常见的现象),你们就不要为是否「应该」使用专业知识来困扰了好吗?什么才是「心理学的专业性」?心理学的专业性是实验设计、量表编制、统计以及心理学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而不是什么分析别人的心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目标不是做乐嘉、做曾子航、做雷明老师!即便是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也很难做到 所说的「你应该能对那个人在某个环境下,某种状况下会有怎么样的反应都了如指掌,并且随着交往的深入会越来越清楚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学习心理学越久的一个结果,就是对「人的心理的复杂性」越心存一种敬畏。绝大多数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只不过是去探究人心在某个角度上的小截面;心理咨询师所使用的,也不过是选择了某些简化或者近似的模型和工具。确实,有些心理学的分支,比如社会心理学,积累了不少有关人际交往的洞见和知识,但是即便使用这些理论来分析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复杂的个体,仍旧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有时候我们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现实的过程,其实不自觉地,变成了用现实来套用既有理论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削足适履」的过程。人类学家格尔茨说:「请一位学者来做的上善之事,可能几乎莫过于消灭一种令人忧惧之物了」。而目前心理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大贡献,恐怕就是告诉大家:你是正常人,你不是个怪物,你的小毛病别人也有,你应该放弃治疗(此句引动机老师)!所以,当别人怀疑你「是否会用专业知识分析我的心理」时,你只要严肃而谦卑的回答一句「不好意思,我是心理学小白,再让我学十年,我才会一点点」就可以了。
赞一个题主,这个问题很好,我曾经也就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啦,有点自己的体悟,就简单把自己的体悟写于此处,供题主参详吧。首先,需要界定三个问题:一、心理学知识到底在现实中有没有实际分析他人的效用?二、题主有没有用所谓心理学知识分析女友?三、到底要不要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身边的朋友?那我们就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先避开学心理学的话题,一般交往中,不管是谁都会对其他人有一个自己的价值判断,笼统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大方或者小气,脾气好或者不好等等,我们不妨把这称作人际判断。如果是题主所说的应用心理学知识那种,那么我们不妨称作心理分析。最实际的应用就是在心理咨询中,那么在咨询中,咨询师是如何来做心理分析的呢?咨询师除了谈话中的判断之外还会普遍采用一些测试,例如一般的心理健康测评,心理状态测评,结合双方的结果来做判断,这些判断跟人际判断是有显著差别的,比如,咨询师的判断大多会集中在,来访者的性格特质是怎么样的,在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模式是如何的,他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回避还是面对),如果是更细致的分析,还会涉及到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来访者现在这样的状态?只有在一次次判断基础上,咨询师才能制定整个咨询的策略。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会做人际判断,如果换成心理分析的话,那么你应该能对那个人在某个环境下,某种状况下会有怎么样的反应都了如指掌,并且随着交往的深入会越来越清楚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这点类似于单方的咨询(咨询室的这类分析一般都是双方共同探讨的,所以效率会比较高,而现实中这类分析一般都是个人推敲的,耗时会比较久),而在此基础上,对方绝对会把你当成知己的,所以现实中心理分析是绝对有效用的,但是要做到这些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君不见咨询师很多心力憔悴)下面我们来界定第二个问题:如果参照上述对人际判断和心理分析的界定,再回过来看题主跟女友的争吵,可以断定,题主对女友只是停留在人际判断上。可以负责任的讲,题主跟你学的心理学知识相关可以忽略不计啦,如果你能恰好的应用心理分析的手段,你们还能大吵大闹?你还能不清楚什么事情是她的触点?你的什么行为是她不能接受,不能忍受的?你们吵架的时候你不知道她的心思是在哪点上,是借机发挥还是就事论事?你不知道她最喜欢你用何种方式去对待她生气的情绪?结论:题主的问题更适合放到情感咨询上,与女友吵架女友老纠结一个问题怎么破?这个才更合适。不过是你学心理学,打了个擦边。虽然已经界定没什么关系,但是还是让我借题主发挥一下来探讨下第三个问题吧。个人记得比较深刻的一句话“如果你不想跟他做朋友啦,就去分析他吧”,忘记了这句话是从何听说的,但是深以为然是。咨询室里面的分析是两个人之间的坦诚相对,所以来访者能够接受和配合,但是朋友间的分析,更多的就像是隐私的窥探。因为一旦当你开始尝试分析身边的朋友,他必然能够有所感觉,跟一个不断探听他八卦的感觉相似吧(这个没有自己经历过,所以这种不安感不敢确定)。学心理学的人虽然并不能说能一眼看透人心,这是社会的误解(参见题主女友),但是确实比其他人更容易看到一个人的深处,如果有心的话,能更深了解他人的情绪和原因,而此刻更多的是对这种情绪的包容和理解,个人认为这才是心理学人最大的优势,而不是看透。每个人都有不想让他人知道的过去和想法,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多懂一点知识就肆意的去窥探,你必须懂得尊重他人想要的隐藏的东西,尤其是最亲密的人,在她想要告诉你的时候,你自然会知道。如是,算是对此题的最后解答。谢谢。
我反问一句:难道不学心理的人,就不会分析别人了么?如果分析了,准确率怎么样呢?你认识诸葛亮吧,看人家把局势分析的多到位。第二点:学心理的人就比别人更擅长分析人心了么?如果真的是这样,哥现在就不会举着平板玩知乎了,哥就天天分析奥巴马家核武器藏在哪个城市……第三点:作为学长小批评一下题主:你这根本不是学不学心理的问题,主要是怎么哄姑娘的问题。会不会是因为你在女朋友面前太得瑟了?第四点:俩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你真能分析出来她在想什么。她也能分析你
“不咨不询”,这是原则。
咨询师帮助的人之所以称“求助者”,就是因为其主动性。
“是否主动希望摆脱(现有的困扰)”,“希望摆脱的强烈度”,也是区分一些相似心理问题的重要评判点。
-矫情的小小分享→_→
我之前学心理学的时候,自觉遇到过“瓶颈期”,当时初步掌握了一些理论和方法,忍不住套在身边每个人身上,甚至一些极为偶然的行为上,当然首先是检视了自己——因而恐慌至极!
人,活在自己以为是的那个躯壳下时,会很轻松甚至随着自己的性子放纵任性,当“真相”剥开了躯壳,面对二十多年没见过的自己,会超级无助,仿佛杀死了之前的自己,但很快你认识到“这才是真我”的时候,就算真我再不堪,你也只能慢慢接受,重新建立自我肯定,这个过程权且称作女王大银的突破瓶颈。
当然,这时候你会感觉初学的东西太不够用,你迫切的想要了解每一种理论,甚至它们的形成过程,以至于我央求着图书大厦的售货员把仅存的一套用于展示的《弗洛伊德全集》卖给了我;你迫切的想要见识“案例”,见那些危险的甚至有攻击性的病人,即便知道一旦被他伤到,法律也无能为力,也在所不惜;你思考身边的人的行为,你幻想如果他们就某个情绪问题来咨询你,你要如何接待;你思考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某些与心理学的联系,你是否能解决之……总之就是瞬间,脑容量——爆格了!
随后是很奇怪的空白期,好像很难再往脑袋里塞进东西,有点放空的赶脚,好久才回过神(怀疑当时大脑受了损伤,换个猥琐的说法,从未处理过这样强度信息量的大脑“破处”了)。
然后突然你就发现你不再那么容易情绪化了,也比较不愤青偏激任性了,仿佛一刹那完成的脱胎换骨,仿佛山穷水负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性格似乎都有些变了。
抱歉胡扯了很长,其实是想说,心理学这玩意学得越多,就越明白:
1.自己不是X光,不可能照透每个人的内心,
2.自己也不是救世主,不可以改变他人的未来,
3.自己更不是片警查户口的,要充分尊重求助者意愿和隐私,
【高亮】因为心理咨询是基于资料收集和帮助求助者自助来解决情绪困扰的,不是强行干扰他的人生!【高亮】
所以,作为一个初学者,希望题主像我一样,闭紧嘴巴,不轻易评论别人,对另一半的稍惶恐的疑虑多多包容,很多时候与其争论,不如温柔一笑,既故作优雅,又显得比他们想象得更加深不可测,哟嘿嘿嘿→_→诶,谁扔西红柿!谁又扔鸡蛋!→_→好的,层主去做西红柿炒鸡蛋了……
题主的问题和描述其实是有矛盾的。单看题目,似乎是题主在衡量“分析”的正当性;而看了描述,题主似乎基本是被冤枉的,本来无法直接看透人心也无心分析,却被认为是暗藏心机、时刻都在“算计”。基于此,我贸然作出了以下猜测:1,在你和女友吵架过程中,你时常让她产生“被分析”的感觉,但有时你并未有意识地分析她。2,在你有意识或下意识对她进行分析的时候,你采用了“问--答”的模式,试图以她的回答为素材,进行心理分析。3,如果你对她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评判二人“对错”的依据,在需要的情况下,你会乐意将分析结果展示给她。如果以上三条都说中了,那么题主可能面临三个问题:1,你的交流模式容易遭人误解,可能是看似能洞察人心的眼神,可能是过于缜密理性的表达。2,出于专业背景的原因,你在对话中对对方的思维模式、行事偏好有归纳总结的习惯,形成较常人更系统的预设数据库。当对方试图隐藏或进行与你预设有偏差的辩解时,你会不自觉地用一系列问题引出你需要的答案。3,你的女友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单靠讲道理是无法说服她的。你与女友的关系,显然是“亲密关系”的一种。尽管题目本身已经把外延扩展到朋友、爱人、亲人的范围,道理实则差不多,都属于“亲密关系”的范畴。要经营好亲密关系,从技术层面可以去研究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和家庭学。听上去很难,是吗?如果你只依靠精密运算和理性推演,真的很难。有捷径吗?有。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展开来说,就是理解、包容、欣赏、共赢。以你的心理学背景,做到这些并不难。关键是,对朋友、爱人、亲人来说,心理学不应成为直戳要害的武器,而应该是一件适时披上的棉衣。所以,给题主的回答便是:可以分析,但要不动声色,并用对地方。=================== Update知乎大牛 出手,令我等非心理学科班出身的业余闲散人员顿时原形毕露,情何以堪哪……首先需要表明, 老师的逻辑(要谈“该不该”,先看“能不能”)我十分认同——这样,假如有人很认真地提出“我该不该用画符的方式把讨厌的班主任老师弄死?”之类的问题,便立即有了被嘲笑的理论依据。其次, 老师的观点(心理学面对复杂的人类个体,至多是个“事后诸葛亮”,只能测量和统计,无法准确预测),我也没有异议。在我之前的回答中(只字未改),似乎也没有任何表示“心理分析就是百分百准确的即时读心技能”的内容。那么,为什么 老师会如此激动?或出于专业背景,或出于人生阅历,或出于人性,等等,这方面的事情可能越说越乱。所以抛开ID后面的一切,就事论事吧——之前说过,题主的问题和描述是有矛盾的。若先看有较多细节的描述,便可以知道,其实就连题主本人都没有“学了心理学就等于学会了读心术好棒耶”的观点—— 老师,有没有感到一点安慰?不过,题主在输入问题的时候,似乎是带有情绪的,类似“虽然我没法真的看透你,但若我真有此等法力,我爱用就用,你管得着吗”的赌气和傲娇。题主,我说得对吗?(等我撑开伞再扔臭鸡蛋 =v=)本人向来啰嗦,所以没有深究题主的这些细枝末节,直接奉上一些“倘若如此,可供参考”的实操建议。宽宏大量的题主也欣然点赞,于是成就感油然而生。换上严肃脸最后补充几句——心理学当然不能成为“百分百准确的即时读心术”,也无法保证准确预测任意个体的下一步行动。但历史上、现实中,“揣摩人心”的赌博一直在上演,从未被放弃。大到军事战争、商业博弈,小到讨丈母娘欢心,人人都在揣摩人心。难道真要我说出“揣摩人心是个系统工程,只靠心理学你就玩儿蛋去吧”的冷酷现实么?——不用,因为大家都懂。老油条不学心理学,一样可以看起来像有读心术一般。闭门苦学的心理学泰斗若没有斗智斗勇的社会经验,其专业理论也很难与现实生活相对应并有效应用。所以,这么一件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的事,因为被专业人士明确指出,就瞬间变成一个大笑话。给我这个“对心理学无知的人”点赞的知友们,抱歉让你们受到了连累。鞠躬~
我一个舍友学心理学的 他就说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永远不要去尝试分析你亲近的人 或多或少会得出一些让你失望的结论 并且现阶段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不足以支撑你分析他人的能力 因此 对别人一些只言片语做过度且不够准确的分析 反而会影响你对某一个人的真实感受
我觉得 如果是想分析一个人 那多少会有会知道这个人身上不好的地方 但是既然是你亲近的人 知道这些对自己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 反而会影响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进而影响你对他的主观感受 没有必要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伪装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 何必要拆穿=_= 一句不太准确的话 认真你就输了。。。
与这个问题相比,我觉得更难的是心理学研究者如何学会控制自己不去利用专业知识分析身边的人。可能你很难控制自己在身边出现心理学事例的时候不去对号入座或者在头脑中迅速查找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聪明的办法是,不要让对方察觉,分析之后能够转化出解决方法。既然通过心理学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出对方的真实心理活动,那么更应该做的是去体谅和真诚沟通。跟女友吵架这事跟专业知识无关吧,无论你分不分析她,她都希望你能退让,如果你说“好啦宝贝是我不好,我爱你。”估计她不会介意你是不是分析她,反而会觉得你果然能够如此的体谅她,心理学真棒!
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做不到
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我喜欢分析美剧里面虚拟的人物的心理,但是对于现实中尤其是身边的人,就尽量不去分析和评论。
可能是出于对身边人的保护也是尊重,因为你的评价或分析或多或少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而且很难控制这种影响是好是坏,更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个性和做回自己,一个人的弱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往往也是他的优势。
大家普遍对心理学存在的误解和偏见,即把心理学理解为狭义的心理分析和咨询,而心理学的涵义更为广泛,也已经渗透到了很多学科之中,心理学让我们更好认识自己和世界,而通过心理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更为精妙。
关于建议:说话和吵架完全针对事情,而不针对人,避免去讲道理,这容易让人感觉你是在分析他们,心理学需要学会的是控制情绪,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尝试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冲突。
另外选择在合适的时候给身边的人渗透心理学并不是像他们理解的那样只是分析他人的心理。
精神分析学到一定程度,总是会下意识的分析,这点我也有。不过我对自己分析的结果持保留意见。没有批判欲的分析,没有控制欲的期待。如果你能做到,怎么分析都好。
放掉该不该来说。我认为如果研究心理学却尝试通过理论和数据来理解自己与他人才是真有用的,否则这东西就太假了。05-06年的时候国内学精神分析,很多人说手术刀不割自己,我就觉得连自己都不清楚的人还想动别人,那是太可怕了。 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好处是,这位和我们一直都尝试以最大的可能性了解自己和他人,炼化出更有效更有乐趣的生活方式。当然很多心理学流派也是差不多为了更好生活。我会觉得题主女朋友的表达是,“你没有提供我我想要的”
很多人认为你学心理学,知道我想什么,就应该能更好照顾和满足我。 所以学到的东西,如何使用不是关键,关键是她和你是否知道怎样满足彼此。
这玩意跟股票分析理论一样,事后诸葛亮,发生了的事情可以套用经典实验或理论模型,用已知现有的信息推测行为,呵呵,跟判断股票走势一样。
想起来一个学心理的同学抱怨说从出租车司机到亲戚阿姨(大致是这样吧)都对ta说:『你是学心理的,能不能看穿我心里在想什么』我觉得题主遇到的麻烦的原因在于,题主的女朋友对心理学的了解和出租车司机对心理学的了解差不多(可能会多看几集Lie to me),这时候应该展现的是心理学的工作多么『正常』多么的『枯燥』并想出一个合理的论证表示『就算是弗洛伊德在世也不知道你昨晚做的是什么梦,并且我也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看了上面有些“心理学爱好者”的言论,不得不上来说两句了。首先,作为一个自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不高的心理学专业学生,那种控制不住的“分析他人”的行为其实很少,甚至有些人认为学心理的就能利用某些知识操纵与他人的关系,这个不是没有,但是也并非大多数。其次,我觉得心理学学下来最大的感悟就是两点。1、体会到个体差异的巨大。2、更容易有同理心。所以这就是为啥觉得心理学的学生更能理解他人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分析和操纵他人,我觉得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在心理咨询中,这些可能比较常发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分析他人并非学习了心理学就可以做到。最后,心理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但是有意识地分析他人,并不是这一学科的特点。所有学心理学的人都特讨厌的一句话,“噢,你是学心理的啊,那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么?”
“分析别人的心理”——敌意、侵入“为别人着想”、“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体会到他人的心情”“贴心”——友好、付出、人情味差别么。。态度上和感情上吧?分析也就分析了,好用自己知道就行,万万不要当面说错话,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被人误解的学科。要知道:①它不是万能的(不是星座属相占星心灵感应意念操纵人生哲理和心灵鸡汤);②心理学不是佛洛依德,不是精神分析;③现代心理学遵循的是实证研究。目前整个社会风气(包括各种解读超能力的图书杂志报道美剧)都对心理和相关从业者有类似的误解,这是个事实。不过这也给从业人员一个比较大的舞台来科普、或者说传播真正科学的心理学。不妨找个风和日丽的亲密时间偷偷的告诉身边人: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血型、星座和ESP,实际情况是,这类现象和理论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已被各种科学的方法所证伪并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剔除了出去。心理学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心理现象和预测行为,并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当然,这些预测解释都基于客观数据,所有的结论都具有概率的性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干预方案也必须符合客观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没有能够完美解释一切现象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超出人类经验以外的干预和应用。以上内容完全摘抄自《对伪心理学说不》中译者序的部分。建议每一位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童鞋,入手的第一本科普读物就是它。说道这里忽然想到了《黑镜子》中有一集是说未来有一个装置可以植入人体,仪器的拥有者可以随时浏览自己的记忆视频,当然可读写可删除。可事实是男猪脚和女猪脚最后却悲惨收场,同事提到了新技术排斥者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想说的是,技术本身是没有对错的,杀人还是救人都是看操作者。更深一层次的矛盾是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发明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精神文明。换句话说,家和亲人,是讲感情的。女友说:“你能不能不用你的专业分析我”。有可能一是因为女友对你有误解、对你希望/要求更高;更有可能因为当事人没有跟亲密的爱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共情。。。so,傻小子,抽空多陪陪女友吧,这事儿心理学只能帮到你这里了。
学心理学,更容易看到那些被人不齿的现象背后的故事。一直觉得每个为人不齿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不能再悲伤的故事,也因此多了份慈悲之心。进而,能够让你看到背后故事而不至于被茫茫肤浅而又浮躁的事物牵着鼻子走,多了一份淡定从容。PS,突然发现我的回答文不对题,太对不起题主了(捂脸,其实是看到前面回答有感而发),回到正题,“该不该”的回答显然是说“不应该”。只是不应该的事情有很多,但不见得我们都能做到。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明知道不应该的事情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做。专业学久了就自然而然形成专业习惯了。如果说不应该,请问会做到一点都不去分析么?估计很难···其实,朋友爱人和亲人是用心来爱的,不是用头脑来分析的。加一句话上来,“爱比知识更能让我们体认事物”——翁贝托·埃科
有一些信息未提供完全,请恕妄加揣测。第一种可能性,题主的女友反感的可能不是被分析,而是被Judge(下评断)。在欧美国家,人际中间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No judge,心理评估中间更应该尽量摈除价值判断,因为这意味着侵犯他人,但在中国社会中,下评断无处不在,相当多本来用来描述的词语,最后都变成评论性质。如果题主并没有随意Judge,那可能是女友敏感了点,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是难免的。第二种可能性,题主不是在“对人”下评断,但却引用了心理学书本中大量的术语在"对事"评论,比如你这个属于思维定势啦,你这个是易得性偏差啦——当然这是件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事,但如果总拿来说事特别是拿精神分析的那一套来说,还是很欠揍的,如果实在克制不了嘴贱,就拖女友一起看《生活大爆炸》,尝试让她相信这个也是一种萌。第三种可能性比较麻烦,就是女友遭遇了某些问题or陷入了某种困境而不自知,或者作出了错误/不科学的归因,出于对女友负责的态度题主给予了心理学分析意见,而遭到女友的反对反感。这里涉及到一个身份冲突的问题,事实上就如其他答案里面说的,在心理距离很接近亲密关系下,反而很多事情自己是看不清楚的,已然失去了一个旁观者客观中立的立场,所以反而可以大方跟女友说,我现在的分析意见已经没有专业水准了,也就是路人水准,供你参考就可以了。如果从大的方面建议来说,心理学人怎么做到在各种人际中不被排斥?我觉得就是坚持一直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去做一些有用有趣的事,去做一个有用有趣的人。有人说,一个人读心理学受益最大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其次是自己的伴侣,再次是身边的人,最后才是自己。日久见人心,当他人发现你不仅无害反而有趣的时候,那他们就会开始喜欢你,也开始喜欢心理学知识了。
个人认为,善于和其他人相处跟是否具备分析他人心理的能力没有什么必然关系。和亲近的人相处光能洞察他们的心理是不够的,需要的更多是理解包容而不是单纯的探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费心里咨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