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战争小胖校长是谁谁

1978年的北大校长是谁_百度知道
1978年的北大校长是谁
提问者采纳
8) 朱 益 藩 (1907. 1 ----- 1906. 10 ----- 1966. 5) 周 培 源 (1978. 3) 丁 石 孙 (1984. 5 ----- 1951. 12 ----- 1911. 12) 劳 乃 宣 (1911. 10 ----- 1948. 9 ----- 1930. 3 ----- 1907. 7) 刘 哲 (1927. 7 ----- 1999周 培 源 具体. 8 ----- 1908. 1 ----- 1904. 12 ----- 1912. 9 ----- 1960. 春) 许 景 澄 (1900. 6 ----- 1929. 8) 吴 树 青 (1989. 8) 陈 佳 洱 (1996. 10) 胡 适 (1945. 12) 蔡 元 培 (1916. 9) 马 寅 初 (1951. 11) 胡 仁 源 (1913. 12) 汤 用 彤 (1949. 10) 章 士 钊 (1912. 12) 何 燮 侯 (1912. 8) 蔡 元 培 (1929. 1) 陈 大 齐 (1929. 8 ----- 1928. 3) 张 龙 翔 (1981. 8 ----- 1996. 3 ----- 1989. 6) 李 煜 嬴 (1928. 2) 李 家 驹 (1906. 12 ----- 1913. 春 ----- 1900. 6 ----- 1984:孙 家 鼐 (1898. 7 ----- 1900. 3) 陆 平 (1957. 8) 张 百 熙 (1902. 12) 柯 劭 愍 (1910. 2 ----- 1912. 1 ----- 1929. 12 ----- 1945. 1) 刘 廷 琛 (1908. 1) 张 亨 嘉 (1904. 2) 严 复 (1912. 11 ----- 1916. 7 ----- 1981. 1 ----- 1911. 12) 蒋 梦 麟 (1930. 12 ----- 1927. 10 ----- 1912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北大校长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都安高中校长辞世?得了什么病?校长是谁?莫振高年龄 - 第一养生网
都安高中校长辞世?得了什么病?校长是谁?莫振高年龄
&&&&&&来源:第一养生网&&&&&&责任编辑:李蕾
简述:  30多年来,莫振高校长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说:&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
  在都安高中的一个校友分群里,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群友比比皆是,有的是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的是公安部的
  30多年来,莫振高校长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说:&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
  在都安高中的一个校友分群里,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群友比比皆是,有的是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的是公安部的警官,有的是上市公司的高管&&
  3月9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校长莫振高辞世。据悉,莫振高校长生前获诸多官方的荣誉,而他所管理的都安高中,连续20年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如今,都安高中的学生遍布国内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仅在北京工作的校友就有上千人。
  无数人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纷纷表达了本身十分沉痛的心情。由于哀悼人数过多,灵堂难以容纳,有关方面不得不在网上公布哀念安排,计划一个班一个班地挨个前往。莫振高辞世后,都安学校的学生自发举行&停电&仪式,数十间教室同时熄灯,时间长达3分钟,他们这样做只为莫校长默哀3分钟。
  用宽大胸怀接纳莘莘学子
  毕业于165班,如今在北京当公司老总的苏宏兵说:&在莫校长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人才,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都安高中声名在外,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莫振高总是尽力接纳,结果每个班的人数都接近90人。毕业于175班,如今在北京工作的韦景煜说:&我们班有88个学生,最后一排后背贴着墙壁坐。&
  毕业于181班的韩逊家在都安县高岭镇唐伦村,当年家徒四壁。1998年10月,高一上学期开学一个月,军训都快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父亲总算筹够学费,带他去都高报到。父子俩抱着试一试心态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没想到,莫校长弄清缘由后,决定破例收下韩逊,尽管韩逊的中考成绩很一般。过了些天,韩逊在校园里偶遇莫校长,校长一眼就认出他,主动叫住他,问起他的生活情况。要知道,这所学校有几千名在校生,韩逊对此触动很大,后来真的&爆发&了&&他成了&学霸&,考上了北大,如今在华润集团工作。
  毕业于188班的黄仁家在马山县,当年他曾考上东北的一所大学,入学后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便&任性&地退学,回乡报名复读遭拒,他就去都高找了莫校长。在毕业班人数爆满的情况下,莫校长依然收下了他。如今,黄仁已成为中国武警特警学院猎鹰突击队一名正连级队员。
  他用品格照亮全校师生
简述:  30多年来,莫振高校长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说:&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
  在都安高中的一个校友分群里,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群友比比皆是,有的是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的是公安部的
  在都高的学生们心目中,莫振高既是校长,也是慈父。比如,他会在晨操后用广播提醒:&天气预报说今天要出大太阳,大家可以把被子抱到操场晒!&第一节课下课时,他又广播说:&大家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到操场上把被子翻一下!&如果学生们做操时不巧下雨被雨淋了,广播里会传出莫校长熟悉而亲切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
  都高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说,3月8日,莫校长辞世的前一天还来电安排工作,电话中他说第二天要出院,她还非常高兴,想着校长办公室的灯就要亮了。因为之前每天晚上她加班时,总是看到校长的办公室也亮着灯,那个时候就会觉得很踏实,有主心骨在。
  都高英语教师韦荣琼说,每次学校月考结束,莫校长都会邀请很多老师到他家,让夫人加菜犒劳他们。老师们&吃校长的喝校长的&,很是过意不去,想着找机会表表谢意。不想,莫校长夫妇早就知道大家的心思,他们的独生子在深圳举行婚礼时,夫妇俩悄悄前往,等婚礼结束他们回到都安,喜讯这才传开。
  3月10日,第一批前来吊唁莫校长的人群中,桂林全州中学的梁艳理老师就是其中一位。2013年11月,她曾到都安高中支教。她记得,当支教老师一下车,莫校长和他们握过手后,就不由分说抢过她手里的行李往前走。到了房间,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生活用品。后来她才知道,那是莫校长亲自去购买并帮摆放的。
  他是&化缘校长&
  &每当回忆起中学校园生活,总是想起一条不标准的煤渣跑道,一个平房食堂里,停电的教室亮起的煤油灯,漏雨漏风的宿舍。从这个时代走出来的学子,都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好学校对人生的意义。都安高中是我们的孵化器,是我们走向外面世界的起点&&&毕业于156班的秦飞峰说。
  莫振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农村的娃仔,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为了让学生们&读好书&,他到处去化缘,换来了校园里新的教学楼、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生崭新的生活设施,还有贫困学生手上的生活补助。
  都高的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家庭非常困难。每年高考结束后,莫振高都要四处奔走,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筹集学费。
  毕业于159班的陆祖慧说:&可能别的校长想的是考不考得上大学,而莫校长想的是上不上得起大学。&2014年7月,莫校长和学校党委书记、资助办主任一行3人来到广东省中山市,作为在中山工作的都高人,陆祖慧陪同莫校长去找了中山市广东商会的会长。商会发动10多位广西籍老板,组成助学车队于8月12日抵达都安,莫校长和老板们一起深入澄江、下坳、保安等乡镇六七个贫困生家中家访,晚8时才返回县城。老板们此行共捐赠17.4万元,帮助50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简述:  30多年来,莫振高校长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说:&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
  在都安高中的一个校友分群里,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群友比比皆是,有的是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的是公安部的
  妻子眼里的同事和丈夫
  3月12日下午,莫校长的妻子黄西彦老师强忍悲痛,回忆起丈夫最后的时光。
  莫校长起床的闹铃一直定在凌晨5时20分,她曾偷偷调慢10多分钟,可他一旦发现就会很生气。他清晨起床后,就去叫学生起床。她劝他&你何必如此&,他说:&我不去叫他们起床,他们赖床要耽误学习的。我一个老人都起了,他们还不起吗?&于是,他总是每天天黑出门,天黑回来,经常累得吃不下饭菜,只喝稀粥。
  他得的是尿道结石,最初他还瞒着妻子,直到疼得夜里睡不着,几分钟上一次厕所,她才知道。当时尿血、尿频和尿失禁症状已经很严重,他拿纱布垫着,她发现后给他买了尿不湿。她叫他去医院,他还是坚持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毕业班的百日誓师大会,他还是坚持参加,而且声音依旧洪亮,腰杆依旧挺拔,谁都没发现他有任何异常。回到家,他瘫倒了,垫的尿布都湿透了。
  2月26日早上,他还在开大会布置学校工作,下午决定去南宁就医。
  3月2日,术后的莫校长说话还很吃力,但电话不停。他给学校后勤部打了电话,要求像往年一样为学生们准备元宵节的汤圆和鸡蛋。
  3月7日,&他一手提着尿袋,一手提着公文包,一定要去招聘会现场。&他三次昏倒又爬起来后,在她的陪同下乘出租车来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下面的竹溪立交桥下,她刚扶着他下车没走几步,他就倒在地上,她扶不住,也跟着倒地。出租车司机发现后,又把他们送回医院。
  3月8日,黄老师先热好莫校长的晚饭,让他先吃,他坚持要一起吃,结果,这成了他们最后一次共进的晚餐。她觉得欣慰的是,9日早上,她给他喝了一碗粥和一个香蕉。他是饱着走的,而以往他经常饿到下午一二时才吃第一顿。
  儿子眼里的父亲
  莫振高与黄西彦的独生子莫智从北京名校毕业后,2009年到深圳工作。6年里莫校长只去看了他3次,第一次是因公出差到深圳;第二次是莫智结婚的时候;第三次是今年春节,莫智春节要值班,莫校长去深圳看望他,每次都是相聚匆匆。
  父亲的更多信息,他只能从母亲那里得知。然而,他也知道很多事情母亲在替父亲瞒着,&他只报喜不报忧,不希望身边的人太担心他&。9日上午,直到父亲被送入抢救室时,他才知道父亲在南宁住院的消息。
  莫振高辞世后,有这么一段话被都高校友在朋友圈、QQ空间疯转:
  &那个一下雨就广播收衣服收被子的校长;
简述:  30多年来,莫振高校长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说:&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
  在都安高中的一个校友分群里,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群友比比皆是,有的是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的是公安部的
  那个准备高考时每天为我们准备牛奶鸡蛋香蕉宵夜的校长;
  那个每到元宵等节日时给学生免费加菜的校长;
  那个总是奔波各企业拉赞助帮助贫困学生的校长;
  那个知道学生考上大学却因没钱放弃而翻山越岭去学生家家访的校长&&&
推荐阅读:清华校史上最短命的校长是谁?
虽只有三个月,又是对抗教授,又是忙着调换人马。
清华吴南轩应当是清华大学校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校长了——仅仅三个月。虽只有三个月,闹出的动静却很不小。又是对抗教授,又是忙着调换人马,甚至在学生驱赶下跑到校外租房“办公”……吴南轩是政府任命,财权、人权在握,可怎么就落到了这步田地?这其中缘由,说来很多,颇难一一缕述。这里,笔者只想撷取有关其任职过程的几点花絮,试图让人们见出部分缘由,亦可借此窥见当时高等教育中的些许风貌。一吴南轩的前任,准确地说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罗家伦。(罗家伦辞职后,阎锡山曾派来一名乔万选者为校长。可遭到教授们及学生们抵制。据冯友兰回忆:“他(乔万选)上任来了,一到大门口,就被学生挡驾,只得扫兴而归。”罗家伦在清华,做出了许多贡献,可大约因为年轻(任职时31岁),行事有些严厉,遭到一些学生反对,教师中也有反响。罗家伦自觉自行辞职了之。1931年4月,南京政府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副教育主任吴南轩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有人形容为“超擢”)吴南轩应当为南京政府信任的人物无疑,可是他的到来,却惹起了一轮又一轮风波,这也许是南京政府未能预料的。据亲历此事的冯友兰回忆:“大概南京的人和吴南轩本人都以为原先罗家伦能顺利地接收了清华,吴南轩为什么不可以。”现在有什么不同呢?“在1928年,国民政府的北伐,是受到人民拥护的,罗家伦是乘北伐之余威,打着革命的旗帜,进入清华的。罗家伦本人在当时的学术界和教育界是后进,不能说有什么威信,但是作为五四运动的一个学生领袖,他还不失为一个全国皆知的名人。可是1933年(按:这里冯友兰误记了,应当是1931年)就不同了……北伐的余威没有了,革命的旗帜也不能号召了。而吴南轩本人确实是无名之辈,不过他终于来了。”由此看来,当时的大学(更遑论清华大学),校长并非政府支派个谁来都能当的。除去社会各方势力支持,自己的个人声望和学界地位,也非常重要。吴南轩,虽然有美国心理学教育博士学位,可在当时“确实是无名之辈”,来接收清华,资望就欠缺多了。“不过他终于来了。”冯友兰这句话有些意味。因为吴南轩几乎从进清华的那天起,就很不安宁。这是否一种暗示呢?据当时参加吴南轩就职典礼的学生和当时报刊报道,在当天,清华学生就给吴南轩等人上了一课。吴南轩的就职典礼,由国民党中央委员,西山会议派“元老”张继监誓。这位老先生到场,却给吴南轩开了个不大好的头。张继上台后,先大放一通厥词。他说,清华时间上已有二十年了,却没有培养出什么杰出人才。接下来问:试看我们的中央委员中,各部部长中,有哪一个是从清华毕业出来的?这且不算,他还带有挑战性地说:在座各位,如有勇气的,请起来与兄弟讨论一番。不料话音未落,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张人杰立即站了起来。他不卑不亢,向张继提出三点质询:一、此次就职典礼,本校时间定在十时,为何张委员你十时四十五分才到?二、张委员所言人才,不知是按什么标准?如果按学识、专长和成就来说,清华的毕业生中,却不能说没有。张人杰接下来列举了科学、技术、工程,建筑等各方面杰出知名人士的一长串名单,然后说:就连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墓的建筑图案,不也是清华毕业生设计的吗?其他如教育界闻人胡适以及南开、燕京两校教授,也多为清华毕业者;(按:胡适此前似与清华无干。当时报刊报道如此。)如果人才是指党棍和政客官僚,清华却没有一个。或许是这一点招致张委员的轻视吧。三、张委员也是人,为什么与你谈话,还需要勇气,难道张委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张人杰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鸣。这掌声,“鼓”得张继满脸通红。可张继倒还是多有历练者,在这样情况下,他立即向学生道歉,承认自己“失言”,给自己寻着一下台的阶梯。吴南轩二就职典礼,虽然是张继丢了脸,可也实在给吴南轩进入清华一个不良信号。他在就职典礼上,也给师生们留下不良印象。因为他在讲话中,大谈什么“奉党国命”要“恪遵蒋主席整顿学风的意旨,长治清华”云云。吴南轩此次来清华,自己还带来一位教务长。此人是清华毕业的校友,吴南轩是想通过他来与清华的教授们拉上关系。此时的清华,原校长罗家伦已经离开一段时间,是由校务会议这样一个集体来负责工作的。该校务会议,由校长、秘书长、文、法、理、工四院院长组成。罗家伦离开后,由文学院长冯友兰代理主席。吴南轩进校后,校务会议向他交代了工作,接下来,四个学院院长同时辞职了。显然,大家对南京政府派来的吴南轩表示不满。刚刚进校,这么多院长同时辞职,之后的工作显然难以开展。吴南轩对这四位院长表示挽留,请求务必要予以合作,并马上向四位院长发出聘书。可这几位院长却表示,合作可以,不过照清华以前的办法,院长要经过教授会的提名,请校长召集教授会。假若教授会仍提名我们,大家可以接受聘书,否则不能接受。吴南轩一听,立即坚持说,聘任院长是校长的职权,教授会不能过问。在当时的清华,教授会在学校中有很大的权力,在学生中也有极高的威望。大约吴南轩也听说过这一点。可他觉得,既然自己担任了校长,就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方式行事,所以坚持校长可以不必经过教授会,自行有权聘请。这四位院长坚持不接受聘书。吴南轩此时确实还不知道清华的厉害,他一看几位院长坚决不接受聘书,便立即开始在其他教授中物色人选。应该说,这四位院长都是长期任职教授中的有声望人物,其他人若要出面,都要掂掂分量。结果,其他教授们也都不予理睬。吴南轩也有些顶牛的意思,他看到校内的教授不出面担任学院院长,便开始从校外聘请了。首先,他聘来一位文学院长。这人也是清华毕业的校友,可资历和学术声望与原院长冯友兰不可同日而语。这位文学院长刚刚走马上任,教授会立即表现出了自己的能量。他们首先开会,认为循清华旧例,院长必须由教授兼任。新到之人既非教授,又没有担任功课,谁知道他有什么能力?最后决议:不承认这个新来的院长。这一招实在是厉害。本来在其他学校,校长可以先给此人发一个教授的聘书,然后再聘任为文学院长,可清华不行。在清华,一个教授的聘任,需要经过许多手续。而这些手续,都不是校长所能无视的。因此,吴南轩便与清华的教授们发生冲突了。就在这两股力量相持不下时,学生们站出来了。从一开始,学生就对吴南轩表示不满。因为与原来校长罗家伦比,吴毕竟声望、学力都弱了许多。现在他一上手,居然与教授们较起劲来,学生便一下子站到了教授一边。学生会很快通过了一个决议案,要求驱逐吴南轩。理由是他妄图“大权独揽,不图发展学术,蔑视教授人格,视教授为雇员”等等。教授会也通过决议致电教育部,要求另简贤能。学生会搞得激烈,他们联系全体学生,整队来到校长办公室前,要求吴南轩即时离校。三这样一来,吴南轩真没了办法。不能进校工作,他先还不愿意放弃,于是带上支票、清华大印和若干重要文件,逃到东交民巷外国人势力范围去“避难”。在一个叫利通的饭店挂起了“国立清华大学临时办公处”的牌子。在这里,他还发表言论,认为清华教授“唆使学生”,胁迫校长,还给教授们戴上“反动分子”、“违抗部令”的帽子;甚至与陈立夫筹划,想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吴南轩的这些作为,受到当时报纸舆论的抨击。有文章认为,吴的行径,玷污了学界清白,甚至提高到有损国家尊严的地步。这样看来,吴南轩在清华肯定是没法子待下去了。在饭店住了不足一月,只好于6月25日启程,回归南京。吴南轩终于被驱,学生们感到了自己的胜利。他们还不忘开吴南轩一个玩笑。几天之后,北京的一家报纸发表了清华学生会刊登的一则广告。广告大意是:吴南轩先生鉴:台端不告离校,许多手续尚未办清,如台端亲手向本校图书馆借阅的初刊珍本附图的《金瓶梅》全套,迄今尚未归还,望即来校清理。这玩笑开得有些水准,用“谑而虐”形容正恰切。吴南轩当然无法回清华了。可总得给他一个下台的阶梯吧。7月7日,南京教育部发表公告,说吴南轩“暑病时侵,亟宜调养”,批准他“调摄病体”。这样本来也就罢了,可吴南轩原本所在的中央政治学校却站出来表示不满。该校区党部发出快邮代电,指责吴南轩在北京的行为:“身为党员,竟入东交民巷,寄迹帝国主义治下,伤国辱党,莫此为甚。”这下子,吴南轩真是老鼠钻风箱,几头受气了。当然,职务是政府任的,总还得给个位置解决一下吧。返回南京后,吴南轩被任中央政治会议特务秘书,中央大学教授之职;在他原来任职的中央政治学校,他只好委屈任个讲师。1936年后,吴南轩兼任复旦大学代理校长职务。为复旦大学在抗战中间转移,发展,以至复旦由私办改为国立付出了极大努力。从学术上看,吴南轩作为心理学者,在此方面还是有成就的。他曾发表有著述《儿童心理卫生》、《战时精神病》、《心理卫生及实施新趋向》等。有学者认为,吴在自己著述中提出的衡量个人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还有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地方。即:1.乐观;2.正视或面对现实;3.有理想;4.不怀疑——自信、信人;5.自尊尊人;6.自助助人;7.控制和发泄情绪;8.协调态度或要求;9.富有幽默感;10.对于一切事物有相当兴趣,觉得一切人都有可取可喜之处。从吴南轩后来在复旦大学的任职等情况看,他还是有相当组织协调能力的。在清华的遭到驱赶,也许就是机缘不谐,并非如当时清华人想象和形容得那般难堪。可实际情况就那样出现了。机缘于人的重要,由此事可见一斑。这也许是我们今天人可以从吴南轩被驱一事领会的又一层意味吧。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复旦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是谁?
(0) 字号:T <span id="bfont" onclick="changeFont(this);"T
来源:复旦大学新闻网
【导读】17位校长中哪一位任职时间最长呢?最近两位资深教授撰文说:“陈望道先生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不确。实际上,李登辉才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复旦大学百年,从马相伯任第一任校长起(清末称校长为监督,解放初称&校务委员会主任&,为统一称呼起见,本文一律称校长),迄今为止,连&代理校长&也统计在内,先后有17人担任复旦校长。他们是:马相伯、严复、夏敬观、高凤谦、李登辉、唐露园(代理)、郭任远(代理)、钱新之(代理)、吴南轩、章益、张志让、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华中一、杨福家、王生洪。其中马相伯两次任校长(第1次为;第2次为),吴南轩做过副校长、代理校长、校长,时间为1936年8月-1943年2月,因时间连在一起,故本文不另写代理校长的任职。
17位校长中哪一位任职时间最长呢?最近两位资深教授撰文说:&陈望道先生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不确。实际上,李登辉才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陈望道从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复旦校长起,到1977年他逝世为止,共任职25年。而李登辉从日以校长身份出席校董会那天算起(实际上还要早几天),到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私立复旦大学改为国立为止,共29年,比陈望道多4年。所以,陈望道只能是复旦大学第二位任期最长的校长。
或许有人问:李登辉因为支持学生爱国运动,早在1936年8月,他的校长之职就被国民政府&掳&掉了,怎么还会任职到1941年年底呢?这就需要笔者多嗦几句了。
1936年8月,国民党派了原复旦大学教授、时任中央执委会常委兼秘书长的叶楚伧来沪,手擎&尚方宝剑&,于20日在沧州饭店(原址现已改建为锦沧文华大酒店)召开该年的第8次校董会,议程有两项:李登辉辞职和推举新校长。出席的校董或有关人员有:于右任、赵晋卿、叶秉孚、李登辉、江一平、奚玉书、郭仲良、王伯元、余井塘(张廷灏代)、周越然、许绍棣、朱仲华(许绍棣代)、钱新之、叶楚伧、吴铁城(潘公展代)、吴南轩、金通尹等。钱新之主持会议。
以于右任为代表的多数董事认为:李氏经营复旦凡卅年,厥功至伟,如现突然辞职,影响复旦前途甚巨,还是以请长假为好。此议获校董会认可。至于另推校长,咸认为吴南轩目前尚不足取代李登辉,以董事长钱新之为代理校长,吴南轩为副校长,负学校实际责任,也获董事会通过。接着,李登辉赴南京、武汉、宜昌、重庆、成都等地游历3月,使其过渡到投闲置散的地位。另外,校方又宣布改燕园为登辉园,以示对李登辉的尊崇,避免因改换校长在学生中酿成事端,用心可谓良苦。
代理校长钱新之,在上海沦陷后长期居留香港,虽每年也有一、二次飞渝处理他的商务,但极少过问校务,故1940年坚辞代理校长一职,改由吴南轩任代理校长。直到1941年,李登辉名义上仍是复旦校长。如1941年8月在为孙寒冰等7位师生罹难一周年立的纪念碑上,具名镌刻的是: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代理校长吴南轩、副校长江一平。原碑现仍保存在重庆,可以佐证。
1941年11月,复旦因经济长期困难申请改国立终于获准,当年校长室的布告写的是:&本大学前以经费支绌,经董事会呈请政府准予改为国立复旦大学一案,业经教育部提出,本月廿五日行政院会议议决通过。除静候明令外,合亟布告,仰备周知。此布校长室三十年十一月廿六日。&这一次李登辉的校长名义取消了,吴南轩正式成为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从1913年到1941年,一共做了29年的复旦校长。
[责任编辑:刘宇宏]查看: 1610|回复: 12
明珠小学新校长是谁啊?
明珠小学新校长是谁啊? 刚刚看到老校长退休了。。。。
退休了接着干- m5 Q5 h&&g( o5 h, ]' M
倪大神!! r9 v- t&&t&&a2 P1 G
民意难违啊2 w7 X! r/ L! {! H
明珠不返聘,到我们这来吧% H! g+ G0 Q$ m& K) j9 q" i
答案是啥啊
还是原来的倪校长
看看,,,,
退休返聘,再干五年
关注+赚积分
那我儿子上学的时候就不是这个校长了。。这个校长是不是很好啊
还是倪校长吧。明珠也要走集团化的路线了,返聘。
神一样的学校,神一样的校长。膜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校长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