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验前要把蜡烛和冰做成碎末状的目的燕窝是什么做成的?

如图甲是在20℃左右的室温下“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装置,不用酒精灯加热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图乙是“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装置,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在熔化时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金属铜的熔化特点与冰的熔化特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查看本题解析需要登录您可以:(1)免费查看更多试题解析(2)查阅百万海量试题和试卷
解析质量好中差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图2是冰(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54℃.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3)为了使冰和蜡受热均匀,实验中采用做法有水浴法加热&和使用碎冰和碎蜡.
(4)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
(1)图象表示该物质温度升高到0℃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是晶体的熔化特征,所以是冰的图象;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水银柱在50℃以上2小格处,所以读数为54℃;
(2)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吸收热量,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能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
(3)要使固体加热均匀,需要用石棉网加热,使容器底受热均匀;将固体碾成粉末,在加热过程中,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要把固态粉末放在试管中进行加热,使试管受热均匀.
(4)①实验前,先用刨冰机或绞肉机将冰块打碎,以保证受热均匀.
②将温度计插入碎冰中间,不要碰到试管壁和底,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保证数据准确.
③本实验不能直接用火焰加热冰,要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使冰受热均匀.
④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
⑤冰的熔点受杂质和大气压的影响,测出的熔点可能不是0℃.
故答案为:
(1)冰;54.
(2)吸热.
(3)水浴法加热;使用碎冰和碎蜡(或用金属棒不停搅拌).
(4)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这是参考答案,其他答案只要有道理即可)
(1)判断是冰还是蜡熔化的最大区别,要看温度随时间变化时,是否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不升温;温度计的读数,看清零上还是零下,分清分度值,根据内部液柱液面指示的位置读数;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熔化时吸收热量.
(3)在固体熔化实验中,固体受热应该均匀.具体办法是:采用石棉网、将固体碾成粉末状、将装有固态粉末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加热过程中搅动粉末.
(4)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①如何保证冰受热均匀;②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③熔点和气压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载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1)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2)实验中宜选用碎冰(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使物体均匀受热.【考点】.【专题】实验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熔化,如果使用酒精灯加热,会使熔化的时间加快,现象不容易观察;(2)为使一些固态物质能够被均匀加热,可以将固体物质弄碎,并放入试管中,利用水进行加热.【解答】解:由于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熔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加热,可以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实验中选用碎冰,可以使冰受热更均匀;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故答案为:可行;碎冰;可使物质均匀受热.【点评】此题是探究冰、蜡烛的熔化特点.考查了对固态物质进行加热的方法,比较了冰和蜡烛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也即酒精灯的使用,同时考查了质量属性.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68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当前位置:
>>>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______(升高/不变/降低),具有这种熔化特点的固体叫______(晶体/非晶体).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由于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所以应用到酒精灯进行加热,因此甲缺少酒精灯加热是错误的.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故答案为:错误、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不变、晶体.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主要考查你对&&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与其凝固点相等。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态。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与晶体相似,只不过温度持续上升,但需要持续吸热。 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表明,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放热。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熔化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的原因:熔化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如图)的方法,利用水的对流,使受热更均匀,测量更科学。影响熔点的因素 (1)压强平时所说的晶体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情况。对于大多数晶体,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金属铋、锑以及冰这样的晶体,熔化过程中体积变小,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降低。 (2)杂质如果液体中溶有少量其他物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会有很大变化。如果水中溶盐,凝同点就会明显下降。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这个原因。晶体的熔化条件&&& 晶体的熔化有温度达到熔点与继续吸热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晶体就不能熔化,仍然处在固态。如果可以从外界继续吸收热量,则晶体开始熔化,进入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如冰属于晶体,像冰变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当冰的温度升高到冰的熔点(也叫冰点)时,并继续吸热,冰便从同态逐渐变为液态。温度等于熔点时,晶体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同液共存态。晶体与非晶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1)晶体 ①定义: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 ②常见类型: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都是晶体。(2)非晶体①定义: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吸热时,温度不断地升高。 ②常见类型: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都是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特性:(1)晶体:a.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b.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熔化时的温度;c.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 d.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2)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0553736772706491370571853352860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蜡烛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