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治愈率几天可以治愈吗

中国疾控中心:登革热可防可治
广州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登革热可防可治,即使最严重的广州地区重症比例约1%,占比并不高,但需要警惕的是,随着国庆长假的来临,应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因人员流动转移、扩散。
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近日广州登革热颇为严峻,8月中旬已发现400多例。广东省9月20日报载已发现4800多例。从利于监控疫情出发,有发热的病人,都要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向卫监部门报告疫情。我近日也接诊了五例经发热门诊确诊或高度疑似的病例。有三例正处于高热阶段,有二例高热已退一周,均是用经方辨治,以小柴胡汤类方为主,缩短了病程,收到满意效果。登革热为蚊传播。此病起病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伴有恶寒,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同时胃肠道症状较突出,常有呕吐恶心,腹痛腹泻。 发病后2~5日多出现皮疹。严重病例还可出现出血倾向、肝肾功能损害等。 此病患者病后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  个人认为,此病病机和症状颇似小柴胡汤的汤证。《伤寒论》第6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病者出现“双峰热”,正是小柴胡汤的“往来寒热”,我认为所谓“往来寒热”临床可见一忽儿冷一忽儿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之“交替热”外。也会是“双峰热”即发热恶寒退了之后,又重复发热。  所见病者均有呕吐恶心,胸闷。符合《伤寒论》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及96条:“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当然病者还可能见“舌上白苔”(第230条)。  此病患者常可见头痛,骨节疼痛,颇似麻黄汤证及大青龙汤证。但此两方汤证除无呕吐外,也无虚弱感(因此病白细胞显著降低,血小板减少,病人常有虚弱感,所谓“血弱气尽”。)。所以不要和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混淆。患者发热恶寒时多无汗出,故同样不适用桂枝汤(“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条)。  发热期间,病人如果有口渴,这就是少阳阳明合病了。可以加入石膏。(97条:“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所谓“以法治之”即按治阳明的治法,只有口渴者加石膏便可,如果更有便秘等,则应考虑承气了,不过,登革热者多是伴腹泻,而非便秘。)  如果发热期间出现腹泻(”利遂不止”34条)等可以小柴胡汤合葛根芩连汤(即小柴胡汤加葛根黄连)。如果发热已退,病人腹泻不止(我的病人中有三个是严重的腹泻,脘痞腹胀的)。那么便是半夏泻心汤证了。半夏泻心汤其实是小柴胡的变方。柯韵伯说此方:“稍变少阳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即小柴胡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当然,如果“腹中雷鸣下利者”(157条)又应用生姜泻心汤主之了,即半夏泻心加生姜。  大多以为高热病人多属温病范畴,採用温病治疗,动不动就银翘散。这就有违“辨证施治”的思维了。《伤寒论》第6条明明写着:“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第3条也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我的病例中都是有恶寒的,所以即使口渴,加石膏便是。吴鞠通《温病条辨》第5条银翘散条姑不论他这条条文是否合乎逻辑,但他也说了银翘散是无恶寒的。“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才用“银翘散主之。”第4条:“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我的几个病人,用小柴胡汤后都是一两天内退烧。不过柴胡的用量可是要参考仲景原量的。仲景是用柴胡半斤的。现在由于受世俗的影响,不敢重用柴胡,这又是不相信仲景的一种表现。以几首治发热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等的主药比较一下,桂枝汤桂枝不过是三两,麻黄汤麻黄不过是三两,大青龙是峻剂才用麻黄六两。但小柴胡汤却用的是半斤!可见柴胡不重用不足为功。半斤即八两。汉代之八两即相当近代120克多。一剂分三服,每服约40克。我常用45~50克。古人120克是一日量,我们虽用50克,也是一日一剂一服量(最多是复渣服两次)。所以仍未达仲景的原量。何惧之有?小柴胡汤的煎煮法很特殊,“去滓再煎”。医家以为有什么玄机,其实是因为柴胡质轻用量重,体积大,虽用多水煎(一斗二升),为煎煮方便,只好去滓再浓缩。仲景书是从实出发,并无虚言,读仲景书不宜臆度。  这几例病者我用石膏是90~120克。其实也不算重。仲景白虎汤是用一斤的,吴鞠通却在《温病条辨》中白虎汤一两。误导世人,畏石膏如虎矣。  其中一例是我的中医同学,十余天前高热,高度疑似登革热。高热退了,但十多天来仍恶风,汗出,倦怠乏力。此却是桂枝汤证了。  一例,热退后出现皮疹,搔痒。又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23条:“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面色反有热色者”可作两种理解,1.皮疹色红。2.阳邪不能发越,故面潮红。桂麻各半汤芍药用赤芍,并加石膏,丹皮。  一例,高热40°C,小柴胡汤加石膏、连翘后次日热减,38.5°C。腹泻一天七八次。合葛根芩连汤。  一例,75岁老太婆,柴胡用45克,一剂热退。  一例,大学生,高热退后四五天仍腹泻,要回北京念书。半夏泻心汤。  发热病人,用小柴胡汤,应参考桂枝汤的将息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似有汗者益佳”。  综上观之。每一步都是按《伤寒论》走,仲景方何其实用!怎么会有”古方不宜今病”之说?怎么会有“守其法不泥其方”之说?怎么会天天喊“辨证论治”却一见高热就只往温病中考虑?同时“方证对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登格热辨证施治两例实录(黄仕沛)  前一阶段我曾发一篇”治疗登格热后记” 说及小柴胡汤与此证相类。谁料10月8日和10月9日遇上两例竟非小柴胡汤证。却分别是太阳大青龙汤证和阳明白虎、承气证 。均收到预期效果。此两例虽非面诊病人,俱是医务人员从通讯传递的临床资料,在他们的监控下治疗。兹把此两例治疗过程实录,意在强调辨证施治,切忌先入为主,刻舟求剑。  (一)白虎加人参汤合小承气汤证  日(星期三)晩,顺德一镇医院马院长来电,他收治一登格热病人,男,73岁, 发热两天入院。入院体温40.1度,诉头痛(两颞侧),嗜睡,口干喜饮。昨天大便一次,干结。素有高血压多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查体:体型肥胖,腹部膨隆,身热,不恶寒。舌胖淡,苔黄腻,脉浮滑数。询求中医治法。  我说此证但热不恶寒,口渴欲饮,明显是阳明证,腹胀,大便结,苔腻,又明是微兼腑实。应以白虎加人参汤合小承气汤:石膏120克(布包煎),知母三十克,西洋参二十克,甘草十五克,白米一汤匙,枳实二十克,厚朴二十克,芒硝十克(冲)。一剂。复渣再煎。如果服第一次得大便,复渣饮第二次时不用加芒硝,如果未下,复渣时再冲五克。  小承气汤原是大黄,因芒硝软坚泻下较大黄要好,故易之。  次日(9日,周四)下午四点半,马院长来电:患者头痛已减轻,两颞侧仍有隐痛,精神好转。昨天连夜服中药一次,今天上午服复渣,服后排便多次,黑色味臭。体温在37.5°~38.2°C之间。  仍守方一剂。  周五,10日晩 八点来电,患者37.5°C,精神好转,自行下床如厕,仍余少许头痛。排便十余次,色黄,腹胀消。  方拟白虎汤加味:石膏120克,知母30克,白米一汤匙,甘草20克,葛根六十克,苦丁茶15克。  周六,11日下午六点来电,患者体温36.5°C,头疼已除,口不渴,大便二次软便。脉转细滑。  余日发热已退,明天如无特别症状,食养调之便可。无须再药矣。  (二)大青龙汤证  昨晚(.)郑院长来电商治一登格热者。是一位西医泌尿科博士生。昨日突起高热40.1C,恶寒甚,头疼甚,通身肌肉酸痛,无汗,烦躁。即处大青龙汤:麻黄十八克(先煎),桂枝十克,北杏十五克,甘草十五克,大枣十五克,生姜十克,石膏120克。嘱煎成一碗,温服半碗,食热粥一碗,温覆盖被取汗,两小时后服另半碗,再两小时后服复渣一碗。服法如前。  昨晚郑院长亲自煎药,亲自护理观察。每次均短信给我汇报反应。每服药后均有汗出。至深夜二点发热退至37.3°C,头疼骨痛顿减。  今晨(10月11日)体温稍有上升(38.6°C),九时再煎一服,将息如前法。到一点后三服服完。汗出神爽,恶寒头疼骨痛已尽消。但二点时体温仍38.3C。我说病之大势已去,令他安睡,稍后会热渐退(因有汗)。刚才(四点半)来电,体温已降至37.3°C。我说明天调整处方,善后。(登格热有双峰热的特点,恐再发热)。12日晨来电无再发热,只有小少头疼,精神好。患者不想再服药。糜粥调养便是。  按:常言“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华。但尝见年青医生常患先入为主,以一方统治。例二发热,恶寒甚、骨节疼痛无汗而烦躁。显是大青龙汤证。但此方教科书称为发汗峻剂,故大多中医为之却步。但若仅守仲景所言:“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此为逆也。”则无须惧也。同时,大青龙重用麻黄六两。折合今三两,分三服,每服也有一两(30克)。我现只用三分之一,每服仅九克。大青龙本不用温覆啜热粥。现因方减其量,故解表之力不够,仍须热粥以助药力。如按温病思维定势,则大青龙此立竿见影之妙方,何能用于临床?
  而例一之特点又乃明显之太阳温病,《伤寒论》第6条所谓:“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热不恶寒而渴兼腹胀,大便结。乃微兼腑实是以以白虎加人参汤合小承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之谓也!何必病毒便是板兰根?
  深圳黄仕沛老师确实厉害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提起登革热病,或许大家都有所了解,它是一种传染病,传染源是伊蚊,是一种病毒感染,它的出现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伤害,很多患者在感染后悔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等,登革热是是国家乙类管理传染病之一,它的发病主要是在夏季,且高温多雨会导致发病率上升,登革热病虽然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是却很少会想尖锐湿疣那样引起癌变,或是艾滋那样降低人体免疫以至于造成生命威胁,但也不排除重症登革热病患者死亡。很多人都在关心“登革热治疗要多久要花多少钱”的问题,
步骤/方法:
1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咨询了,权威的传染病专家,专家指出,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它虽为传染病,但是多少情况下不会对人体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发生持续高烧,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后,要及时的选择医院就诊。
2  关于“登革热治疗要多久”的问题,专家称,这类病在治疗上一般只是用一些抗生素,两周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就可以康复,除非一些重症患者,但是这类情况比较少,所以,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
3 关于登革热治疗费用的问题,专家也补充道,由于这类的治疗难度并不是特别大,所以,患者不必过于担心治疗费用的问题,只要患者在患病后,及时的选择医院,对症治疗,那么相信费用不会过高。
注意事项:
 小编总结: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登革热是传染病,所以,当发现此类患者后,要及时的做好有效隔离,隔离时间不应少于5天,另外,登革热的持续高烧,对人体的大脑会有一定的伤害,很多患者的急性脑膜炎就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患者和家属要做好预防。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登革热热门相关
登革热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疖溃烂,灼...
参考价格:¥7.5
相关热门资讯医生解说
咨询实录推荐[互动]东阿阿胶:复方阿胶可有效治疗登革热_焦点透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互动]东阿阿胶:复方阿胶可有效治疗登革热
  全景网9月25日讯 (000423)周四上午在全景网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印尼研究者以复方阿胶浆治疗登革热并取得理想疗效,复方阿胶浆可在短时间内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并稳定患者的血细胞比容,有效防止患者出现休克或出血等引起危重的因素出现。据公司介绍,通过试验证实,登革出血热患者常规使用复方阿胶浆(即口服,每日3次)可显著性升高血小板数量,此外,医院的日间护理被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成本减少,且整个研究过程未有不良事件发生。东阿阿胶的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生物制药、保健食品、药用辅料、医疗器械、包装印刷等生产经营。(全景网)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登革热几天能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