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马张留写的北京老杨外贸服装库房中请用北京老杨外贸服装库房的口吻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何写好作文_百度知道
如何写好作文
我是刚上初一的学生。我想问一下:“如何才能把作文写的更好?” 在学习或评价别人写的作文的时候要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写好作文都有哪些技巧?如何确定这是“一篇好作文”呢?
提问者采纳
一、审 题 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二、立 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1.正确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们常听说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创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 三、拟 题 拟定文章题目,是写作文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的事,就像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样。文章题目能反映出写作的出发点和动机。通过文章题目,读者可以基本认清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文章的拟题,要高度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既要准确,又要力求生动,这样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读者的兴趣。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拟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写作时,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选 材 选材,就是选择材料。无论作什么文章,对所需材料进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盖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虑好该用什么木材、什么石头、什么型号的水泥、什么材质的砖等等。同时,还要精心地计算好对各种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盖不成房子;多了浪费,没有用处。另外,所选材料还要适当得体,有助于表现房子的结构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顾一切地随意用料,最后盖成一座类似火车皮一样的黑房子,尽管结实,但肯定不会有人喜欢。同样道理,作文之前进行精心选材,目的是既能说明问题,又要生动引人爱读。 所以,作文之前,面对众多可用的材料,要适当地做出取舍,留下生动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过对重要的、生动的材料的有效组合,实现作文的目的,即用“经济”的手段,深刻地表达主题。 作文选材,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选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就是作者本人知道得很清楚,又有很深感受的材料。 材料熟悉,才能得以充分运用,驾轻就熟,使你得心应手。如果情况不熟,实质内容不清,怎么说给人家听呢?这样的材料,即使生硬地拿来用在你的文章里,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一会显得机械、不连贯。这个问题容易理解,大家当然不愿那么做。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小抄写员》一文中我们首先要思考: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帮爸爸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然后把 帮爸爸抄写的事情经过写下来,而把当他被爸爸误解后是怎样想的等无关紧要的删除。 (二)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三)要保持文章脉络清晰。缩写课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变课文原意。缩写课文最要紧的是缩写后不可改变课文原意,做到内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会使读者产生歧义。
提问者评价
太多了,都不知道选哪个.这个不错,还是先答的.请大家不要介意,以后先答(答的好),不然这么多,都晕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6条回答
怎么写作文
写文章,就是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还有自己亲身碰到的写下来,只要有意义,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心里怎么想,纸上就怎么写。把有趣的写下来,把感人的写下来,就是好作文。
一、认真地阅读语文课本,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就能出口成章了。每天花一定时间朗读课文,要有表情地朗读,好段落,精彩的语句要背出来、默出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各种书都要读,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好的章节、段落摘抄下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中华经典美文。
二、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
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人生的起点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我们美好灿烂的一生便由此开始。那一刻就是我们人生的起点。
然而人生的起点不只是我们出生那一个。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起点:有使人通向成功彼岸的;也有使人坠入失败深渊的。其实每个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志向有所差别,所以才导致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十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两个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踌躇满志得踏上了他们向往已久的那片土地。他们要在那里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两个年轻人的起点是一样的,只有一点:一个年轻人是乐观主义者;而另一个是悲观主义者。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奋斗,那个乐观的人获得了成功,在社会上占有了一席之地;而那个悲观的年轻人却一...
有点多慢慢看吧~~~~~~~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 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 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 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
结构就是并列式。④欲扬先抑法,“抑扬”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抑”为“扬”蓄足气势。如《荔枝蜜》一文,作者本意是赞扬蜜蜂,但开头却写对蜜蜂“总不大喜欢”,压抑感情,然后对蜜蜂逐渐了解认识,最后说“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直接赞扬。这样,一方面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①设置悬念法,即为增强艺术感染力,有意设置“包袱”,以此吸引读者关心表述内容的方法。如《驿路梨花》,开头写夜行人见屋不见主人,瑶族老人的出现使夜行人发生了一次误会,从而引起读者急欲了解小屋主人的兴趣;接着写哈尼族小姑娘出现,又发生了一次误会,使读者再生疑惑;最后引出哈尼族小姑娘讲的一段故事,从而解开“包袱”。...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北大附中网校`教师答案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 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 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 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 备写成小说的故...
告诉你本作文书【最新版5年高考作文】我经常用的,这是老师让买的我也上初一哈哈
如何写好作文?
记叙文之四段式加强描述法
一、「择要深入」:仔细描写人、事、物,而不是提一下而已;与草草的提一大堆事物,不如精细的描写几样就好。例如说别人胖,就别提他头发很长这些不相关的事。
二、「善用比喻」:把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嘴巴所吃到的、皮肤所接触到的、心所感觉到的,用「……好像什麼……」的方式,来取代呆板的直述。例如,「他很高。」不改成「他那过人的身高,几乎要摩擦天花板,再长的床都不够大,简直是个人形高塔。」
三、「成语俗话」:可以丰富文章。适时的加入成语或者俗话,有画龙点睛之效,当然切记不要太过火,整篇引用个没完没了,而能在文中加入成语的方法无它,就是勤背成语、俗话、名人语录、静思语、诗词等等。
作文是一门课,上课,教师出题,学生围绕题目思索,组织,分段编写,至时交卷,教师批改,评分,发还和自己修改,如是而已。
我当年也曾这样理解。因为这样理解,所以一提起作文,心里或眼前就有两个影子晃动。影子之一,这是严肃艰难而关系不小的事,比如说,课堂之上,如果写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体面;考场之上,如果写不好,分数就会下降,有名落孙山的危险。影子之二,作文要成“文”,文有法,如就题构思、开头结尾、组织穿插等等,必须勤摸索,牢牢记住,执笔时还要小心翼翼,以期能够不出漏洞,取得内行人的赞叹。 两个影子合起来,说是等于枷锁也许过分,至少总是大礼服吧,穿上之后,就不能不正襟危坐,举手投足都要求合乎法度。回想小学时期,作文课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度过来的。 那时候还视文言为...
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
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
1、审清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在命题作文中,题目是选择材料、确定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题,是行文成败的关键之一。
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初中生活二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
(2)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学习是青年学生特别突出的任务》一题,就要注意强调“特别突出”这个限制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他们有各种任务,但是比较起来,学...
给母校的一封信
亲爱的母校:
岁月悠悠,一晃而过,转眼间,我已离开了您.说实话我真的不想离开母校.但是,时间不等人,我只能离开,去开始新的学习.
回想一下,有些人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学校,但也不得不去,谁让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呢?学校里,也发生了许多事,有的忘掉了,但有一件事,永远难忘,那就是在五年级时有一次开运动会.那时,整个操场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全校44个班级都在操场上.场上有近2000个人,真是太壮观了.当时,我是参加的400米赛跑.一开始, 我还以为自己跑不好呢,心里十分紧张,心好似就要快从喉咙口跳出来了,.旁边的同学都劝我不要紧张,只要拿出最好水平就可以了,但我始终控制不了我的情绪.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走到跑道上,心想:不要紧张,不要...
看自己的情况,不赞成写太多空话
因题而定 尽量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与自己找到共鸣
这样就好写的多了
一、“两个不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一是不忘揣摩“提示语”。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是命题人思维的轨迹,也是考生审题的起点。“提示语”对考生思维既有启发作用,又有限制作用。作文思维应始于“提示语”。考生要认真审读提示语,切不可滥用甚至扩写提示语。揣摩提示语,旨在寻找与“话题”间的内在联系,从联系中领悟题旨,然后筛选适合作文的最佳材料。
二是不忘紧扣“话题”。“话题”是作文的核心,是命题者对作文范围的限制,是考生选材的依据和标准。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
二、“拟好题目”...
1.要多看一些课外书 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2.平时要多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情
3.平时可以随意的练练笔 一次性可以少写一点 但要保证质量
4.可以把自己写的文章多多修改
上初中,最令人发愁的就是作文了。以前上小学时作文得分很容易,只要文章没有病句,叙述清楚,基本上就能的高分,但初中就不一样了。
我刚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月考,作文就被减了9分。
我觉得,作文分数低,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对初中的考试还不适应。小学时的试题好多都是课本上的知识,把课本上的重点内容背熟,答起题来就比较轻松,能够有很充裕的时间写作文,加之作文简单,所以作文基本没问题。但初中试题的基础题很少,大多都是课外的,需要思考理解,题量增大,难免会不适应,这就会影响到作文的发挥,甚至写作文时头脑会一片空...
一、激发情感,培养兴趣。
道理上,学生们都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写作文,对作文感到害怕、厌烦,一提起笔来便头疼不已,搜肠刮肚也难以下笔。因此,从初一开始,学生就要致力于提高对写作文的兴趣,从“要我写”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写”的主动状态转变。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写作的兴趣。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辞发于外。好的文章无一不是人们激情感慨之作。有了情感,思维自然活跃,心潮涌动澎湃,思想的浪花碰击飞溅,很想一吐为快,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丰富的情感,常常会产生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下便如“自有源头活水来”,下笔千言,如有神助。有了丰富的情感,还常常能产生灵感和美感。文章要感人,首先自己要对生...
这个要靠自己的努力喽
你必须有多看书,有知识,才弄写好一片好作文,记住:要多看书。。
参考资料:
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觉得评价作文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文也是如此!!!
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利用所学过的好词好句来修饰自己写的文章,相信你会写的很好,加油!
写真事,多读书
对于话题作文是未来的趋势,开头结尾要严格扣紧主题,关注社会的问题是重中之重
一般老师只看开头结尾中间。。。。。。
作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岳阳楼记》两年中考真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三年中考真题
一、(07广西崇左)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若夫淫雨霏霏(连绵的雨)&&&&&&&&
B.薄暮冥冥(昏暗)
C.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的景色)&&&&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概的景观)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2分)
11.第④段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分别照应哪些语句?(4分)
(1)“不以物喜”照应:&&&&&&&&&&&&&&&&&&&&&&
(2)“不以己悲”照应:
12.《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不衰的名篇,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二、(07广西贵港)与下文对比阅读
【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8.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 ( 2 分)
A.薄暮冥冥&
薄:迫近&&&&&&&&&
B.沙鸥翔集& 集:集合
C.人不对&&&
对:回答&&&&&&&&&
D.家富则市得良犬&& 市:买
9.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 ( 2 分)
A.屋舍俨然&&
B.满目萧然&&
C.百事也尽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10.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11.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12.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顾炎武&&& 周恩来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三、(07河池)与下诗对比阅读
【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古诗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仿照“一词多义积累卡片”填写的示例,从【甲】诗和学过的篇目中找出例旬将表格填写完整,可不写出处。(4分)
&&&&&&&&&&&&
&&文 言 虚 词 积 累
&&&&&&&&&&&&&&&&&&&&&&&编号:001
&&&&&&&&&&
例&&&&&&&&&&&&&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何以战&&&&&&&&&&&&&
B.彼竭我盈,故克之&&&&&
水陆草木之花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恶有甚于死者&&&&&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8.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风光无限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展示给你的画面。(4分)
9.翻译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分)
10.【甲】段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乙】段展示了作者远大的抱负。你认为我们应有怎样的忧乐观?请结合【甲】段或【乙】段说一说。(4分)
四、(07广西贺州、钦州)与下文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竹之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予云:“何陋之有?”
1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无案牍之劳形(&&&&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3.翻译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4.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下面示例,在[乙]文三个画线句子中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批注。(3分)
示例:[甲]文读书批注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一“上”一“入”,灵活机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环境雅致、闲适、清静的特点。
&[乙]文读书批注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五、(07山东潍坊)与下文比较阅读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③不可具状&&
具:&&&&&&&&&&&&&&&&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烟云竹树而已&&& B.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①处江湖之远&&&
②竹工破之&&&&&&&&&&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子声丁丁然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12.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六、(07山东烟台)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9.文段12运用     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依次抒发了迁客骚人           两种情感。(2分)
10.文段3中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达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2分)
11.选文末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七、(07成都)
6.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
A.属余作文以记之&
B.徒以有先生也&&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宠辱偕忘
A.去国怀乡&
B.沙鸥翔集&&
C.春和景明&& D.吾谁与归
8.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9.将第Ⅰ卷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八、(07台州)
17.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山岳潜形&&&
(&&&&&&&&
)&&&&&&&&&&&&&&
(2)则有去国怀乡&&&
(&&&&&&&&
(3)至若春和景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3分)
九、(07浙江义乌)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至若春和景(&&
)明&&&&&&&&&&
(2)宠辱偕(&&
▲&& )忘
(3)把(&&
)酒临风&&&&&&
&&&&&&&&(4)予尝求(&&
▲&& )古仁人之心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而或长烟一空(&
&&&&&&&&&&&&B.或异二者之为(&&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微斯人,吾谁与归 (& 没有&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1.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十、(08湖南长沙)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薄暮冥冥(&&
)(2)多会于此(&&&&
) (3)春和景明(&&&
)(4)不以物喜(&&&&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0.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1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12.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13.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十一、(08苏州)与下文对比阅读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山间之朝暮也&& 又何间焉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即:“予观夫巴陵胜状”)。(2分)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十二、(08北京门头沟区)
14.下列词语中“去”字与“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
&B.去伪存真&&&
C.停数日辞去&& D.去留两便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是进亦忧,退亦忧。(1)进:&&&&&&&&&&&&&&
(2)退:&&&&&&&&&&&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7.选文第二段结尾说“…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十三、(08山西)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连月不开(     )
(3)薄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景明(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列的意思。(4分)
(1)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11.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十四、(08湖南郴州)与下文对比阅读
〖乙〗小石潭记(节选)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13.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
C.去 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十五、(08青海)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小题,2 分)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环滁皆山也:&&&&&&&&&&&&&&
&&&&&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 日星隐眼,山岳潜形
14.第三、四段写景是为了表达哪两种人的思想感情?这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分)
1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 3 分)
16.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
十六、(08包头)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l)予观失巴睦胜状&&&&
胜状:&&&&&&&&&&&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8.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第① 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② ③
两段构成了&&&&&&&&&&&&&&&&&
关系。(1分)
10.读② ③ 两段,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填写下表。(2 分)
第②段
第③段
11.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3 分)
十七、(08大庆)
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4 分)
(1)春和景明:&&&&&&&&&&&&&&&&&&&
(2)长烟一空:
(3)宠辱偕忘:&&&&&&&&&&&&&&&&&&&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翻译下列句子。( 6 分,每句2 分)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
&&&&&&&&(2)是进亦.比,退亦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译: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 分)
十八、(08北京)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樯倾揖摧&
摧:&&&&&&
(2)浮光跃金&
金:&&&&&&&&
(3)把酒临风& 把: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l)山岳潜形&&&&&&&&&&
(2)长烟一空&&&&&&&&&&
(3)静影沉璧
12.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3分)
“感极而悲”源自:&&&&&&&&&&&&&&&&
“其喜洋洋”源自:
参考答案:一、(07广西崇左)
9.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行为表现。&
10.写岳阳楼之大观,即洞庭湖不断变幻的景色和登楼观物的心情。&
11.(1)第③段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分)&
(2)第②段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分)12.①语言美:多用对偶句,骈句与散句结合;②精神美:思想境界高尚,具有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③情感丰富;④叙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写出一点可给1分,限于2分)
二、(07广西贵港)
8.B& 9.C& 10.
①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②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11.
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2 分)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2 分)12.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3. C
三、(08河池)
6.(4分,每空1分)示例: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1分)&
意义:出现(1分)& ②见渔人,乃大惊。意义:看见&
③曹刿请见&
意义:进见,拜见&&&
7.D(2分)&&
8.夜间,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碧玉。(4分。要求描述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9.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旨(2分。关键词“求”译不正确扣1分)&&
10.(4分)【甲】诗示例:中学生应有的忧乐观是忧国忧民,舍己为人。(2分)我们应该像杜甫那样,为民着想,只要人民过得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2分)
四、(07广西贺州、钦州)
12.(1)使……劳累& (2)没有&
(3)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4)结构助词,的&
1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高尚)。&
(2)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廷做官)就要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不在朝廷做官)就要为国君忧虑。&
14.作者:范仲淹&
内容及批注示例: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喜”一“悲”,对比鲜明,表现出了作者平和、高尚、豁达的品格。&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一“进”一“退”,处境迥然,表现出了作者不计个人得失,而心系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的博大胸怀。&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先”一“后”,一“忧”一“乐”,形成对比,体现出了作者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操,也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政治抱负。(作者和内容1分,批注2分。批注与选句内容相符,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五、(07山东潍坊)
9.①求:探求。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着。(2分。每词0.5分)&&&
B(2分。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B连词,因为。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
&&&11.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微”、“斯人”、“谁与”、“归”各0.5分。意思对即可)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2分。“焚”、“默”、“遣”、“世虑”各0
.5分,意思对即可)&&&
12.范仲淹优国优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2分。优国优民1分,自得其乐1分,意思对即可)
六、(07山东烟台)
7. A(3分)&&
8.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分)&&
9.对比(1分) 感极而悲和喜洋洋(或“一悲一喜”) (1分)&&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分)
七、(07成都)
6.A& 7.D&
9.(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八、(07台州)
17.⑴形体(形迹)&
⑵离开&& ⑶日光(阳光)&
⑷探求& 18.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9.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九、(07浙江义乌)
18.⑴日光&&&
⑵一起& ⑶持、拿、执&&
⑷探求& 19.A&
20.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1.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
十、(08湖南长沙)
8.(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十一、(08苏州)与下文对比阅读
6.B、E& 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
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十二、(08北京门头沟区)
14.B& 15.(1)进:在朝廷做官(2)退:隐居江湖&
16.(1)我看那(依我看来)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重点词:胜景(2)没有了(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重点词:微
&17.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三、(08山西)
8、(1)雄伟景象(2)放晴(3)迫近(4)“日光”或“阳光”&
9、(1)太阳和星星隐藏(去)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体)。&&
(2)浮(波)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沉下(水中)的玉璧。&
10、C& 11、这上句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十四、(08湖南郴州)与下文对比阅读
l2.B  l3.B  l4.C  l5.C
十五、(08青海)
12.① 持、执&& ② “属”通“嘱”③环绕④
“反”通“返”& 13。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②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14.(共2 分)迁客骚人(1
分)以物喜,以己悲(意思接近即可得1 分)& 15.(共3
分)古仁人& 要点:安慰、劝勉&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 分)
十六、(08包头)
7 、( 2 分)( l
)胜景,好景色&&&
(2)朝廷& 8 、( 2 分)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 ( l 分)总分&
10 、( 2 分)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春和景明&&&
其喜洋洋者矣(或“心旷神怡” )& 11 、( 3
分)用来反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进而歌颂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
十七、(08大庆)
11.(1)阳光朗媚;( 2 )全部,完全(整个,都);( 3 )一起;( 4
12.(1)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或: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冰底.或: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 2 )这样,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地方官也担忧。或: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 ( 3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或:我与谁归附在一起呢?我将和谁一道呢?) 13.①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上面三点答对一点即可得1 分) ②
略,言之成理即可。( 1 分)
十八、(08北京)
10.(1)断折&&&
(2)金色&&&
(3)持(执)&&
11.(l)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2.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老杨外贸服装库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