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世博园轴仅是青岛世博园园区“绿色建筑”缩影之一

&科技世博、低碳世博&什么样?
&&& 走进热火朝天的世博园区,上海企业馆虽不显眼,但半透明的外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 &这是用回收的废旧光盘制成的聚碳酸酯,用它做建筑外立面既节能环保,又增添了艺术美感。&上海企业馆项目总经理顾抒航说。
&&& &环保概念&在世博园随处可见。5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世界最大;4.6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全国第一;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超过1000辆新能源汽车,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上海为打造&低碳世博&可谓费尽心机。
&&& 除了中国的各展馆外,参展各国的场馆也尽显&低碳生活&之美。
&&& 在占地3000平方米的丹麦馆螺旋形坡道入口,显眼地摆放着特有展品&&自行车,还有一个即将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池塘。5月1日世博会开幕后,观众即可体验北欧的&低碳生活&:骑上自行车,或者脱光鞋袜,将脚趾浸泡在清澈的海水中享受夏日的清凉。
&&& 德国馆的绿色建筑技术,西班牙馆的环保藤条材料以及如同一个没水、没电、没热的&原始洞穴&的伦敦零碳社区&&低碳技术把世博园区装扮得美轮美奂。
&&&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夕,中国作出减排目标的郑重承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下,世界更加关注中国如何践行低碳理念,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在承诺后面临的第一次&能力测试&。
&&&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时强调,要积极贯彻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理念,实现园区低碳排放和生态和谐。
&&& 据了解,上海市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制定《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有关方面正在制定整套&低碳方案&。
&&&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说:&据测算,相关低碳措施在世博会期间能够抵消碳排放的60%至70%,经过不断改善措施,力争在四五年内实现碳平衡。&
&&& 践行&科技世博、低碳世博&的努力,将点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海内外舆论认为,本届世博会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启迪。
其它2条答案
附近的朋友等待您的帮助
包打听手机版~
火速扫描&贴身顾问,随时解答!往期回顾 &
后世博时代大幕将启
&&&&11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闭幕后的第一天。184天的欢聚落下帷幕后,园区恢复了久违的安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围绕世博的种种议论,终于画上一个休止符。然而在园区走一走,发现5.28平方公里的场地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从现在起,这里已经进入了“后世博时间”。&&&&七千万人参与的盛会&&&&犹如奥运会一样璀璨夺目,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一问世就不同凡响,为以后历届世博会的召开打下了基础。世博会成为展示地方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舞台,也成为城市塑造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的有效途径。&&&&日,上海世博会开幕,10月31日闭幕,历时6个月,共计184天。&&&&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展,截至10月25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已累计突破7000万人次。&&&&上海,这座拥有古老文化气质的现代化都市,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自己的魅力。&&&&被命名为海宝的吉祥物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成为一道新的景观。这个蓝色的可爱吉祥物从汉字“人”演变而来,他翘起大拇指,真诚地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无数的上海市民、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都加入了上海世博志愿者的行列,人数之众,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世博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潮涌般来到上海,整个上海世博会入园游客总量之多、单日流量之大、高峰持续时间之长均超过历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将“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深入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竭力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加速改变的人居&&&&正如韩正所说,“世博会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博览会”。&&&&参与世博建设的专家称,在交通设施、环境建设上,世博会让这些进程加速了20年。&&&&对于超过2000万的上海常住人口来说,世博的确带来了实惠。世博会的举办,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优化了黄浦江两岸环境,提升了城市功能。&&&&从1997年到2008年,上海共对5975台燃煤锅炉进行了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在内环线以内区域实现了无燃煤化;从2005年到2009年上半年,上海所有燃煤电厂超过100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均完成了脱硫设施建设;同时,上海还关停了世博园区内的南市电厂及周边吴泾热电厂2台机组,共约70万千瓦燃煤、燃油小机组。在交通领域,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轨道交通,在世博会开幕前建成总长超过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系统。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将这一努力称为“绿色交通的典范”。&&&&而政府投入巨资建成的世博场馆也将发挥余热,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说,10月31日后,世博园的围栏将逐步拆除,大家会发现,世博设施将完全融合到上海城市里,上海会出现一个新的城市公共中心。&&&&“低碳”的现实解读&&&&9月底,上海市发改委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  &&&&这可以看成是上海未来5年的低碳发展路线图,所列产业大多与这次世博会上的技术展示有高度承接关系,堪称上海对世博会“低碳”理念的一份现实解读。&&&&“创业者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民企馆的主题,这也成为民企30年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民企馆组委会同“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简称YBC)联合主办了“我的创业梦想”活动,选出16个最具潜力的创业梦想作为“创业种子”,提交YBC,由YBC为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的导师辅导以及“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的资金及咨询支持。&&&&“绿色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之一,包括世博轴在内的“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其景观照明全部采用LED,这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LED集中示范区。事实上,世博轴仅是世博园区“绿色建筑”的缩影之一。于2009年12月竣工的世博中心,也堪称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可持续新风的一个典范。据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柳介绍,经初步估算,世博中心每年可节约能耗为2160吨标准煤,煤电转换相当于上海一万多户居民一年用电总量;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6万吨,相当于上海1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水总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海世博都是公民对于更美好生活的的一次自觉和努力。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在游览上海世博会后表示,希望“世博会能成为一个‘起点’,让上海市民能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城市化的需要&&&&毫无疑问,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化意味着同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可以因为集约使用而产生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就业。&&&&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轰轰烈烈。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延续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世博会呈现了一幅更丰富、实用的建设生态:人们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近代建筑资源,把包括江南造船厂旧址在内的许多老厂房改造成展览场馆。还有数量众多的新建场馆、配套设施等,这无疑是城市如何更新的极好案例。&&&&与此同时,更多人开始探讨世博规划和建筑所蕴含的未来理念、城市实践和绿色启迪,并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城市化实践中。而饱受争议的文明观博话题,也因此延伸到世博城市精神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广泛的观点认为,世博令一切得到提升。&&&&随着城市的发展,资源紧缺等问题将日益突出,“将来,成功的城市更多的是兼容并蓄的城市”,欧盟“城市行动”项目主任彼得·拉姆斯登表示。在新的城市化的命题下,世博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不是终点的终点&&&&据官方统计,上海世博会的投资总额为286亿元,其中建设投入约为180亿元,运营投入约为106亿元。&&&&如何将这笔投资转换为收益成为世博后的一个重要课题。&&&&曾经在后奥运时代,人们纷纷提到变革一词。变革是一个巨大命题,很难为其描绘一幅纤毫毕现的清晰图景,因为改变无处不在,并且已然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世博场馆为例,未来,当世博园的展馆被拆除后,现在的世博场地将成为上海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馆将成为“中国文化博物馆”,世博村将成为上海100个领事馆的聚集地,园区最大的中华美食街有望成为亚洲最大国际会展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园内的道路将成为城市道路,它对城市的服务将到2020年。如同具象的建筑及其功用的变革,由此带来的抽象的以及意识形态的变革,更将贯穿整个后世博时代。&&&&“由此投入的巨额资金以及带动的相关技术和产业的振兴,一定程度上可支撑起上海两个‘五年规划’的经济基本面”,有专家表示。&&&&盛会虽然谢幕,我们要看到的绝不止“一届成功的、精彩的、难忘的盛会”等等这样的赞誉,上海这片智慧的土地总是在一次次的盛放与诟病中变革着它的容颜。&&&&终点并不永远是终点,换一个角度,大幕将启。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探秘“绿色世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保科技亮点巡礼 - 生态环保图书馆
【题&&名】 探秘“绿色世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保科技亮点巡礼
【出&&处】
【日&&期】
【作&&者】
【关键词】
【正&&文】
&&& 一届世界博览会究竟将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由242个国家和国家组织共襄盛举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正在将实验室里日新月异的科技梦想“转化”为“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活。 &&&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新华社记者提前探营世博园区,领略“绿色世博”的无限魅力。 &&& “绿建筑”:梦想“照进”现实 &&& 当冬日的阳光均匀地洒在黄浦江岸边的新地标――世博轴上,一朵朵“喇叭花”,“漂浮”在“白云”间,仿佛向人们诉说对上海世博会的期待。华灯初上,“繁星”点点,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形象浮现在“云端”,人们不禁为之欢呼…… &&& 本月22日刚刚竣工的世博轴项目,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体交通轴线。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之一,世博轴长度超过1000米、分地下、地上各两层。它将为海内外7000万人次参观者带来奇妙的昼与夜,它更是“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的聚合体。 &&& “白云”其实是世博轴上方所采用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张拉索膜屋面。这一独特的结构,令漫步其下的人流在炎热夏季依然能感受到自然、清新的大气环流。 &&& 世博轴上那朵朵“喇叭花”其实名叫“阳光谷”。6个“阳光谷”贯穿世博轴各层建筑平面,可将倾泻而下的自然光、流动的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和地下空间,这是世博轴节能的一个起点。 &&& 整个世博轴,还采用了大规模的“水循环”利用设施,以及依托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的空调系统。这将减轻世博园区的水、电消耗,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晚间,人们用肉眼观看到“繁星”,那其实是与世博轴自然飘逸的曲线相融合的LED灯饰。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说,LED照明将为世博园区节约大量能耗。包括世博轴在内的“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其景观照明全部采用LED,整个园区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这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LED集中示范区。 &&& 如钟燕群所言,事实上,世博轴仅是世博园区“绿色建筑”的缩影之一。于2009年12月竣工的世博中心,也堪称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可持续新风的一个典范。 &&& 据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柳介绍,经初步估算,世博中心每年可节约能耗为2160吨标准煤,煤电转换相当于上海一万多户居民一年用电总量;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6万吨,相当于上海1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水总量。  &&& “绿智慧”:引领环保潮流 &&& 上海世博会是集纳世界智慧的大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方正在贡献他们的“绿色智慧”。从国外自建馆的建筑构造,到馆内所展示的主题和内容,无不折射出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最新环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 &&& 被称为“紫蚕岛”的日本馆,建筑外表采用透光的薄膜,可吸收太阳能发电并在夜间发光;弧形穹顶上“长着”三个洞和三个角,前者可接收雨水并循环利用,引入阳光以减少照明用电,后者可强化冷暖空气的流通,减少空调能耗。 &&& 日本馆设计师彦坂裕说,“紫蚕岛”通过使用钢骨架与膜外壳结合、“无桩地基”设计等实现“环境友好”的目标。他还透露,“紫蚕岛”外壳朝向南面的约三分之一面积,使用了可以产生电能的非晶硅薄膜,体现了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的理念。 &&&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师雅克?费里埃则希望通过“感性之城”法国馆,表达对水环境及绿色植被的重视。他解释说,之所以在展馆内圈设计了“垂直花园”,主要是考虑到目前一些特大型城市的拥挤状况,需要对建筑和自然进行重新布局。  &&&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荷兰鹿特丹市将展示其多年来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水侵入的“秘笈”。该市的防洪坝、“水广场”、“绿屋顶”等储备和调节水资源的高科技设施都有望被“搬进”世博园区。  &&& 世博园区里的“绿色智慧”,少不了东道主的奇思妙想与科学实践。未雨绸缪,中国适<BR[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生态环保图书馆Tel:020-; Email:eco-.cn(用@替换#)&#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上海世博会说明文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上海世博会说明文——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上海世博会说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7:49:37|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上海世博会说明文
官方公共微信世博会科技
PPT 文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博会科技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与&#8203;世&#8203; &#8203;博&#8203; &#8203;会&#8203; &#8203;科&#8203; &#8203;技&#8203;.&#8203;p&#8203;p&#8203;t&#8203;x&#8203; &#8203;配&#8203;套&#8203;使&#8203;用&#8203;的&#8203;文&#8203;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世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