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作文被北大录取以孝做为录取标准

&&社区主版&&拍客&&军事&&社会&&财经&&娱乐&&文化&&文学&&生活&&城市&&汽车&&大杂烩&&站务
阅读:6204 参与:0 回复:19跳转到
&&&&据悉,北大在以后的高校录取中将增加孝顺考核,凡是那些不尊重父母的学生,尽管你的成绩再好,也决不允许被所在的中学推荐。
&&&&这样的规定,看似北大的社会责任心增强,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所以,不少的网友特别是中学都表示了坚决的支持。
&&&&我们知道,一件措施能不能落实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之一:一是可操作性。谁来做都可以做,谁来做大家做得结果都差不多。也就是说,执行标准能够浮动的范围很小,几乎没有。第二就是,当事人必须能够以自己的个人权利来承担执行的后果,因为只有权利和义务对等,当事人才会主动的、竭尽全力的办好这件事情。
&&&&好,现在我们来分析北大以德取人这件事情
&&&&一、能否操作。网友&是非门&认为,对学生是否孝顺父母,学校很难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他评价说:&孝不孝,谁说了算啊?父母还是老师?父母估计不会轻易毁掉孩子的前途。老师不了解情况,只能去问家长。家长还是不会说的。所以此规定不具实际操作性。&网友&天父宝贝516号&则认为,&孝顺&定义很难统一,她说:&有的父母说,把成绩搞好就是孝顺我了,那么这些推荐生个个都属于大孝子了。&既然家长的标准不一样,那么邻居、老师的标准肯定也不会相同。因此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讲,选取不同的对象进行调查,所得的结论肯定也不一样的。何况,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还或多或少的带有个人之间的恩怨在里面。特别是当被调查人得知当事人曾和自己有过节时,往往会给出不公正的判断。综合以上因素,可以说调查结果的随意性相当大。这样的话,反过来可以引诱具体的执行人(即学校)主观随意去左右被推荐学生的道德成绩,比如主动去找那些和推荐学生有过节的人调查该学生,从而将该学生淘汰。
&&&&操作性不强。
&&&&二、权利和义务是否对等。以孝取人,这件事的具体执行者是学校,一是中学、二是北大。我只知道教委对中学校长的考核有升学率,所以全国的中学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学生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书呆子。但是与&孝&无关。我不知道国家教委对北大校长有什么样的考核。但是通过我以上对所谓调查孝顺的情况分析,估计教委也不能对北大校长提出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出来。这样说来,我,北大校长。你们,全国著名的优秀中学校长,不管是否选择了真正孝顺的学生进北大,咱们都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如果学生打了家长,就可以辩解以前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一直这样的,就可以说我们以前调查的时候没听说啊
&&&&你们奈我何!
&&&&说穿了,所谓这样的一项考核,不仅不能真正的选拔出又红又专的人才,反而给唯利是图的官员开辟了一道贪赃枉法的途径。因为一切的权力都掌握在校长们的手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这样的新标准下,一大批的勤恳好学的自由学子极有可能被堵在门外,而那一撮虽随注重学习成绩但更专营吹嘘拍马的后起奴才将陆陆续续的进入这所逐渐丧失学术自由的学校,从而更加加速的北大的堕落和毁灭。
&&&&北大,你已经堕落很久了,希望你还能够多支撑一下。砸楼主
回复置顶区
...或者对本帖发表其他观点:作者:发表于: 19:52:07知恩图报纪念毛主席,歌颂毛主席,信仰毛主席这才是真正的孝,否则全是扯淡,那种辱骂祖宗,过河拆桥,六亲不认的人,无论他打出什么样的旗帜,只能是招摇撞骗,自欺欺人。
作者:发表于: 18:29:57
&&&&一件措施能不能落实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之一:一是可操作性。谁来做都可以做,谁来做大家做得结果都差不多。也就是说,执行标准能够浮动的范围很小,几乎没有。第二就是,当事人必须能够以自己的个人权利来承担执行的后果,因为只有权利和义务对等,当事人才会主动的、竭尽全力的办好这件事情。
作者:发表于: 19:32:54
&&&&说穿了,所谓这样的一项考核,不仅不能真正的选拔出又红又专的人才,反而给唯利是图的官员开辟了一道贪赃枉法的途径。因为一切的权力都掌握在校长们的手里,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作者:发表于: 19:40:52娘希匹,高考已经把人变成书呆子了,以孝取人的出现,让那些不读书的死奴才子弟看到了希望
作者:发表于: 20:42:08
作者:发表于: 20:47:53以不孝取人才是堕落。
作者:发表于: 20:51:16哈哈,看那天看能不能比吃饭呀!
作者:发表于: 21:00:23&能产生斜眼贼之流的大学肯定不是好玩意
作者:发表于: 21:43:34
作者:发表于: 21:57:21楼主,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对其他人会有爱心吗?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吗?培养这样的人对社会会有益处吗?这样的人决不能培养,长了这样人本事对社会是犯罪,是对老百姓不负责。
作者:发表于: 22:20:06楼主有病,是SB。一个无孝无德之人,他就是天才,那他祸害人类就更大!
作者:发表于: 22:48:22&&&&我觉得这个其实操作性有,只是不知道北大愿不愿用。北大完全可以指定学生指定的时间参加北大制作的测评系统(与计算机等级考有点像)。该系统名为孝顺及正常心理系统测评系统,限定一定量的题目,限时完成,暂定每年一更新,有获荐资格的学校的省份每省选取一处该省获荐资格中学作测试考场。受测考生凭北大网站下载的北大推荐生该系统测评准考证和学生证验证身份后进入考场,并于考前45分钟内考场抽签决定考号和入测密码。同时,每人填写两份考号登记表并经考官审核后盖学校公章确认,一份自己保留,一份留该考场留存并最终交于北大。而入测密码由未拆封的档案文件袋装存,且待考号登记表完成后当全体考生面拆封。之后按规定时间准备参加测试。参加测试时,输入抽签考号和入测密码,方可测试,受测学生完成该系统后,测评系统显示测试结果,如果结果显示不合格,可允许10分钟后按相同测试号再试第二次,若依然为不合格,则结果确定为不合格;若测试结果显示合格,10分钟后再测一次,如测试结果合格,则合格,反之亦然。同一个考号如果第一次测试结果合格,则不能进行第二次测试。考试结束时,考场当场以考号+合格的形式公布推荐生测评结果(如有缺考的,应注说明该情况),待考生全部签字确认(每一考生仅在相应考号后签署自己姓名确认)之后考官挨个输入测试结束密码,测试结束。北大则五日日后依据测评系统于北大网站以同样形式公布测评结果。
作者:发表于: 23:00:10楼主多虑,以不孝取人才是堕落。 个人签名:已经迷惘,不知天地了。 作者:发表于: 23:00:13楼主多虑,以不孝取人才是堕落。 个人签名:已经迷惘,不知天地了。 作者:发表于: 23:02:51楼主本人肯定是个不孝的逆子!
作者:发表于: 13:40:41
&北大,蔡元培以后就完蛋了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
说明:加减财富会减少操作者同等财富值,最多输入20个汉字妄谈孝道的北大
来源:南方网
来源日期:日
本站发布:日
点击率:956次
  早几年,北大自主招生的被推荐条件当中就有个否决要件,那就是不孝顺父母不能录取。这个规定当时就被人讥讽,倒不是大家不看重孝道,而是觉得这东西实在没法量化,而且在这个价值观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社会里,孝道到底应该如何定义也是问题。用一个无法量化甚至无法界定的标准来说事儿,倒是真体现了文科名校的本色。
  原本以为北大多少学乖了一些,这些东西说说也就罢了,不至于真的形成明文。近日,北大公布新一年度的实名推荐遴选要求,明确将“不孝敬父母”列为“不得推荐”的第一条。也就是说,这种规定不但成了正式规则,居然还成为了首要条件。
  按说这种思维是其来有自的。想当年咱这里有皇帝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求忠臣于孝子之家。这话的意思是说,想要忠臣是吧?按照某人是不是孝顺的标准去寻找,准能找到。与之相应的就是“举孝廉”制度,那时还没有科举考试,当官要靠推荐,推荐的首要条件就是“孝”。推荐、孝道联系在一起,看着是不是跟现在北大这事儿比较相似?只是那个时代离我们这里比较遥远,是在汉朝。
  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价值观?那是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农业社会需要劳动力高度集中,必须用某种东西来增强社会凝聚力,而家庭、血缘关系则是最为方便的要素,强调孝道就是强调尊卑有序,孝道做得好自然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臣子,天地君亲师,皇帝排在“亲”之前,连父母都孝顺的人,不太可能不忠于道义地位高于父母的皇帝。甚至清政府入关之后也接受了这种文化,动辄在诏书上来一句“圣朝以孝治天下”什么的,似乎完全忘了宫廷之间骨肉相残才是常态。
  这种孝道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看看《孝经》或者“二十四孝图”什么的,就会发现当年的孝道多少是有些变态的东西,什么“卧冰求鲤”、“割股疗亲”之类。这就是现代生活与古代的不同,现代的孝道并不是那些传统孝道能提供思想资源的,只有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可供继承,其原本的社会、文化内涵早就荡然无存。在这个并未建立起新型孝道、价值观多元、孩子早早受到教育的时代,提出一个无法界定标准的东西并且放在第一位,只能说明该学校在社会思潮变化领域的抱残守缺式倒退。近年来,由于经济上的强势,追寻传统、寻找自己曾经阔过的做法并不鲜见,这种貌似追求社会道德、实际上只是为了强调曾有价值观应该复兴的举动,成为一种新的时髦。而在这种思潮当中,一家地位如此重要的学府不多做反思、重建标准,而只是简单地把原本的词汇拿出来应市,可见其堕落到何等程度,其思想性与前瞻性就如满街的黑丝袜一样,潮流水货罢了。(作者系知名网友)
此处显示新 Div 标签的内容能不能上北大,得看孝不孝顺
近日,获得北大2012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的211所中学及其校长名单在北大招生网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明年,这211所中学的校长有资格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此次的北大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
此次北大提出: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学生将不能被推荐。消息一出,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但是也有不少人对此存在疑虑,认为“孝敬父母”等规定,因为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而不具有可操作性。
【支持声】
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孩子,他如果学习好,可以自己考上北大啊。让校长推荐他上北大,凭什么?校长实名推荐的,最起码要知道怎么做人家的学生。
百善孝为先,这条规定是应该的,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品德能好吗?
【质疑声】
怎样评判一个孩子是否孝顺?调查、走访?那调查走访的对象应该都是孩子的家人朋友邻居……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被推荐,肯定都说好话!其次,老问题增加暗箱操作的几率!
关于这一规定,这4点请考虑:1.孝不孝顺离开家才知道,在家时连父母都不知道。2.顽皮的孩子往往以后很孝顺。3.无法量化标准,助长歪风邪气。4.变相鼓励家长孩子搞形式主义,被动造假。
别让录取规定变成“形式主义”
以孝不孝顺作为考核、录取的标准,北大不是第一个。在汉代,“孝廉”就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被举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一直以来,好学生的标准都是“品学兼优”,“学”得好不好可以考量,“品德”如何考量却常常被人忽视,此次,北大将“孝顺”这一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素质纳入考量标准之中,是值得肯定与支持的。
但是,正如很多人质疑的孝不孝顺究竟该如何鉴定?是不是像某些学校组织的一样,在操场上给父母洗洗脚就叫孝顺?有家长提出“考上北大就是孝顺”,所以对于某些家长来说,恐怕学习好就是孝顺,因此这个概念就很模糊。退一步说,即便真要考核,去学生家里一问,有几个家长能告诉别人自家孩子在家根本不孝顺?
不具有操作性的规定无疑是“形式主义”,这就好比大家都来考试,考完了发现没定判卷标准,错一题扣几分都不知道,而且最后连个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这样的考试意义何在呢?恐怕就是让大家过来凑凑热闹罢了。
文| 赵雯晔
作者:赵雯晔
(本文来源:天津网-城市快报)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404773条
评论342674条
评论297954条
评论280395条
评论170823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 ·[] ·[] ·[]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推荐上北大孝顺父母是首要条件 7成网友赞成
  北大:并非新规 中学:不必从字面理解 网友:七成表示赞成
  记者 李征
  晚报讯 “就算孩子不孝顺,因为会影响孩子的前程,父母也不会说出来吧? ”昨日,在北大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之后,不少考生和家长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一细则明确要求: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不过,虽然疑问众多,昨天一项网络调查却表明:七成网友赞成这一举措。
  在刚刚发布的北大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当中,共有申请与认定、推荐、考核、录取和监督等多项条文。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九条“不得被推荐”的规定中,“不孝敬父母”被列为了第一条。
  昨日进行的一项网络调研中,有近1600名网友接受了调查,其中赞成“支持,应该作为推荐学生的考量标准”的网友人数占到了69%,认为“反对,是否孝敬父母无法界定”的网友占到了27%,另外还有5%的网友认为“无所谓”。网友们普遍认为,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如今的年轻人,是应该多念念 “孝经”。但他们也提出了问题,“北大怎么考证学生是否孝敬父母? ”“孝敬是必要的,愚孝则是一大毒瘤。谁来判断?”他们普遍对于相关标准如何明确和量化感到困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也认为,学生是否“孝敬父母”的确很难衡量,校方也没有严谨的标准,更像是招生噱头,“有些父母出于功利,即使孩子并不孝顺,但也会对外声称孩子孝敬。所以这个规定,并没有很大的意义。 ”
  对此,北大上海招生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该规定并非首次增加,在校长实名推荐制推出之时就有。在以往两年的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过程中,这一条已经受到了中学的认同。
  “我们不必把&孝敬父母&看成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符号,这代表了北大的选材观念:注重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本市共有四所高中获得了北大的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格,在四校之一的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看来,中学是也不可能将“孝顺父母”的要求进行量化和标准化的,“孝敬父母”代表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含义,考生和家长可以把它理解成“学生是否具有传统美德”,“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有&百善孝为先&的提法,&孝&是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北大对人才的要求之一,就是其是否注重对传统文化的集成和发扬。我们在推荐学生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这一点,考虑学生是否具备传统美德。 ”
  在过去的两年里,有没有学生或家长对此规定提出异议?吴校长表示,复旦附中一直是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推荐考生的,有意报考北大的考生先自荐,然后结合班主任、年级组长的推荐,学校7名教师代表组成的“考评小组”再对人选进行表决,最终再由校长作为代表向北大推荐考生。在推荐过程中,人选材料都已在校内公示,如果有人认为人选没有达到“孝敬父母”的标准,会向学校反映,但学校并未接到这样的反馈。
    教育资讯                |
今日热点推荐
(责任编辑:卜范龙)
11-10-14·
11-10-14·
11-10-13·
11-10-12·
11-08-10·
11-06-22·
11-04-20·
11-03-31·
09-03-23·
09-03-04·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录取通知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