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cl2=2hcl双线桥怎么表示

知识点梳理
 配平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法  1.配平原理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因为整个过程的本质好比是还原剂把电子给了氧化剂,在这一失一得之间,电子守恒。故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结合二者化合价的改变情况,可以分别把氧化剂、还原剂的计量数计算出来,这样整个氧化还原反应就顺利配平了。  2.方法和步骤  ①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并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向。  在配平时,需要确定先写式那边物质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左边反应物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右边生成物的计量数。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先配平反应物的计量数;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既可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也可先配平反应物的计量数。  ②列出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情况。当升高或降低的元素不止一种时,需要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将化合价变化的数值进行叠加。  ③根据电子守恒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的计量数。  ④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物质的计量数。最终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  配平方法——离子/电子法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除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外,一般常用离子/电子法配平。其配平原则是:反应过程中,氧化剂获得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现在结合以下实例说明其配平步骤。  在酸性介质中,KMnO4与K2SO3反应生成MnSO4和K2SO4,配平此方程式。  配平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反应写出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MnO4+ SO3→ Mn+ SO4①  (2)写出两个半反应式,一个表示还原剂被氧化的反应,另一个表示氧化剂被还原的反应:  氧化反应 SO3→ SO4  式中产物的氧原子数较反应物中的多,反应又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所以可在上式反应物中加H2O,生成物中加H,然后进行各元素原子数及电荷数的配平,可得:  SO3+ H2O → SO4+ 2H+ 2e- ②  还原反应 MnO4→Mn  式中产物中的氧原子数减少,应加足够多的氢离子(氧原子减少数的2倍),使它结合为水,配平后则得:  MnO4+ 8H+5e- → Mn+ 4H2O ③  (3)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在两个半反应式中各乘以适当的系数  即以②×5,③×2,然后相加得到一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完全的反应方程式:  5K2SO3 + 2KMnO4 + 3H2SO4=6K2SO4 + 2MnSO4 + 3H2O  化合价升降法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离子?电子法虽然仅适用于溶液中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但它避免了化合价的计算。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均用离子-电子法配平。这两种配平方法可以相互补充。  配平方法——待定系数法  1.配平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体系的各个物质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个数相等。通过设出未知数(如x、y、z等均大于零)把所有物质的计量数配平,再根据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前后相等列出方程式,解方程式(组)。计量数有相同的未知数,可以通过约分约掉。  2.方法和步骤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把元素化合价变化较多的物质的计量数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再利用质量守恒把其他物质的计量数也配平出来,最终每一个物质的计量数都配平出来后,根据某些元素的守恒,列方程解答。  快速配平七步法:  步骤一:分析化合价升降  步骤二:交换升降价数的系数  步骤三:过桥(双线桥)  步骤四:找到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并加入系数中。除(氧、氢)  步骤五:配平氢  步骤六:检查氧是否平  步骤七:完善(加反应条件、加等号、加上下箭头、约公约数)  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例子: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C + HNO3→ NO2 + CO2 + H2O2,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在反应物这边 在生成物这边 变化量 C化合价 0 +4 升高4 N化合价 +5 +4 降低13,使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C + 4HNO3→ 4NO2 + CO2 + H2O4,配平其它物质的系 C + 4HNO3 = 4 NO2↑ + CO2↑ + 2 H2O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根据下面方程式完成填空:KMnO4+16HCl=2KCl+2...”,相似的试题还有:
在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1)()是还原剂,()是还原产物.(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用双线桥法分析此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4)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若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g.
关于下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完成相关问题:KClO3+HCl→Cl2+H2O+KCl(1)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氧化剂_____,被氧化元素是_____;(填分子式,下同)(3)HCl的作用是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
关于下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完成相关问题:KClO3+HCl→Cl2+H2O+KCl(1)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氧化剂______,被氧化元素是______;(填分子式,下同)(3)HCl的作用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得失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表H2+Cl2----2HCl CaO+CO2----CaCO3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FeSO4+Cu AgNO3+HCl-----AgCl+H_百度作业帮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得失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表H2+Cl2----2HCl CaO+CO2----CaCO3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FeSO4+Cu AgNO3+HCl-----AgCl+H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得失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表H2+Cl2----2HCl CaO+CO2----CaCO3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FeSO4+Cu AgNO3+HCl-----AgCl+HNO3
一和三是 因为单质分别是反应物和生成物 它们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其余的不是 因为合成也好分解也好都,没单质生成 置换反应肯定不是的 另外氧和臭氧的转化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都不是
其中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三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余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这个 应该是你自己完成的吧 简单的电子转移问题。当前位置:
>>>关于下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完成相关问题:KClO3+HCl→Cl2+H2O+K..
关于下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完成相关问题:KClO3+HCl→Cl2+H2O+KCl(1)配平该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氧化剂______,被氧化元素是______;(填分子式,下同)(3)HCl的作用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氧化还原反应中,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盐酸中,部分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氯化钾的生成表现了显酸性的盐酸,根据电子守恒,盐酸的前边系数是6,即KClO3+6HCl═3Cl2+3H2O+KCl,元素化合价升高值等于元素化合价降低值=电子转移数=5,电子转移情况为:,故答案为:;(2)化合价降低元素Cl所在的反应物氯酸钾是氧化剂,该Cl元素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元素Cl所在的反应物盐酸是还原剂,该Cl元素被氧化,故答案为:KClO3;Cl;(3)盐酸中氯元素化合价一部分升高,显示还原性,一部分不变,生成氯化钾,显示酸性,化合价降低的元素Cl所在的产物&Cl2是还原产物,故答案为:酸性、还原性;Cl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下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完成相关问题:KClO3+HCl→Cl2+H2O+K..”主要考查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物质的认识存在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隔离开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到从表面上看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与还原统一在一个概念下,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合价的变化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  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  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还原性:Na&Al
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eg:C(金刚石)==C(石墨);3O2==2O3(放电);P4(白磷)==4P(红磷)
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eg.H3PO4、H2SiO3(或H4SiO4)两酸均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氧化还原的表示可用单线桥也可用双线桥:
一、双线桥法:
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或原子团。
标变价   明确标出所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价的元素不标化合价。
连双线  将标化合价的同一元素用直线加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注意:箭头的起止一律对准各元素)
标得失  1.标电子转移或偏离数   明确标出得失电子数,格式为“得/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子个数×单位原子得失电子数”   
&&&&&&&&&&&&&&&&&& 2.标化合价变化   一律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这两种写法,不可写为“升价”“降价”等   
&&&&&&&&&&&&&&&&&& 3.标出元素反应类型   一律标出元素所发生的反应,“被氧化”或“被还原”,其余写法均不正确   
&&&&&&&&&&&&&&&&&& 4.检查得失电子守恒   检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重新分析。
二、单线桥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发生转移(得失或偏移),也就是在反应物中有元素电子发生得失或偏移,这时用一条带箭头的曲线从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得到电子的元素,并在“桥”上标出转移的电子数,这种表示方法叫单线桥法。
(1)标价态明确标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连单线连接方程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一律指向氧化剂
&(3)不注得失标出转移的电子的总数,这里不用像双线桥那样,仅需直接标出电子总数
注意事项:&
(1)不得标明"得"或"失",否则是错的
(2)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指向氧化剂注意:为了规范起见,单线桥法最好不用于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因为那样标记会使反应中的电子去向不明确,故在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方程式中最好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配平简介: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配平来解决。配平原则: (1)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 (2)电荷守恒原则: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3)质量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配平步骤: (1)一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二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 (3)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剂(还原剂)化学计量数=降(升)价的最小公倍数÷1mol氧化剂(还原剂)降(升)价总数 (4)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五查:检查质量与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 配平技巧: (1)逆向配平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等可用逆向配平法,即选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基准物来配平(一般从反应物很难配平时,可选用逆向配平法) 例:通过表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合价的升降,确定CrCl3、Cl2的计量数为2和3,然后再用观察法配平。 (2)设“1”配平法:设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选用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作基准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根据原子守恒原理列方程求得。 例:P4O+Cl2→POCl3+P2Cl6 可令P4O前的系数为1,Cl2的系数为x,则 1P4O+xCl2→POCl3+3/2P2Cl6 ,再由Cl原子守恒得2x=3+3/2×6 得x=6 即可配平 (3)零价配平法:先令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Fe3C+HNO3=Fe(NO3)3+CO2↑+NO2↑+H2O 复杂化合物Fe3C按照常规方法分析,无法确定其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为零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再用观察法确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整体标价法:当某元素的原子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S+Ca(OH)2→CaSx+Ca2S2O3+H2O 生成物CaSx、Ca2S2O3中的Sx、S2作为一个整体标价为-2、+4价,则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Sx&&0→-2& 降2×2 S2&&0→+4& 升4×1 即可配平。 (5)缺项配平法:一般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系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缺项(一般为H2O、H+或OH-),最后观察配平。 (6)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有机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来讲,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然后再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酸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标出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始态和终态
求升价元素或降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数
求化合价变化数的最小公倍数,分别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
配平变价元素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元素
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电荷是否守恒)如:
特殊技巧:配平时若同一物质内既有元素的化合价上升又有元素的化合价下降,若从左向右配平较困难,可以采用从右向左配平,成为逆向配平法。&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电子的得失过程:
其过程用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情况可表示为: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下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完成相关问题:KClO3+HCl→Cl2+H2O+K..”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6860215363249379136987132856245531(1)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Br2+K2S=2KBr+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百度知道
(1)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Br2+K2S=2KBr+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D.反应③中l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2)现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MnSO4、K2SO4七种物质,③Br2+K2S=2KBr+S(1)已知反应、H2SO4,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ClO3>Cl2>Br2>S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其中KMnO4为反应物之一.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______.②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③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H2O、Cl2,共有KCl、KMnO4
提问者采纳
D.③Br2+K2S=2KBr+S中,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ClO3>Cl2>Br2>S,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故答案为://a.hiphotos,故D正确.故答案为.jpg" esrc="http://a.baidu:BD:;③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jpg" esrc="http,则还原反应为KMnO4→MnSO4.com/zhidao/pic/item/e6a7ef0e675497fefaaf51f3de663a,故B正确A.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故A错误,③Br2+K2S=2KBr+S中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将Mn2+氧化为高锰酸根离子.baidu,不属于置换反应./zhidao/wh%3D450%2C600/sign=c27d1ea158/e6a7ef0e675497fefaaf51f3de663a,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该反应中转移10电子,③2KBrO3+Cl2=Br2+2KClO3中Br元素的化合价才能够+5价降低到0价.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hiphotos://a,则氧化反应为KCl→Cl2.com/zhidao/pic/item/e6a7ef0e675497fefaaf51f3de663a.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baidu,则lmol还原剂K2S反应失去2mol电子://a.hiphotos,则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②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配平后的化学反应为2KMnO4+10KCl+8H2SO4═2MnSO4+6K2SO4+5Cl2↑+8H2O,故答案为,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hiphotos,KClO3+6HCl=3Cl2+KCl+3H2O反应中生成两种化合物,则在给出的物质中由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B.①Cl2+2KBr=2KCl+Br2中Br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溶液又变紫红色.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zhidao/wh%3D600%2C800/sign=03b20a7cffe0e909b7a488fa/e6a7ef0e675497fefaaf51f3de663a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1)二氧化锰、氯气、水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2)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计算转移的电子数,利用MnO2~2HCl计算被氧化的HCl;(4)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MnO2为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为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MnCl2为还原产物,结合电子转移相等解答.
解:(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其离子反应为MnO2+4H++2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2)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MnO2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有氯化锰生成,则HCl表现为还原性和酸性,故答案为:还原;还原和酸;(3)当0.1mol Mn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mol×(4-2)=0.2mol,由MnO2~2HCl可知被氧化的HCl为0.1mol×2=0.2mol,故答案为:0.2;0.2;(4)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由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为:,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难度不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在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C、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科目:高中化学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发生反应:I2(g)+H2(g)?2HI(g)△H<0.(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g)和1molI2(g),反应速率.(3)若容器体积为10L,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H2)=0.08mol/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在上述温度下,该10L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2mol,则达到平衡时c(H2)=.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Fe2O3+3CO═2Fe+3CO2,完成下列各题:在上述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电子,发生反应,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电子,发生反应,该反应中&是氧化剂,它发生了反应,是还原剂,它发生了反应,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
科目:高中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将4mol&SO2与2mol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10分钟时达到平衡:2SO2+O2?2SO3测得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5mol,求:(1)10分钟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2)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科目:高中化学
附加题已知2X2(g)+Y2(g)?2Z(g)△H=-a&kJ/mol(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X2和1molY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mol/l,放出热量b&kJ.①当此容器中起始加入X2&为1mol、Y2&为0.5mol、Z&为1mol时,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W&mol/l(填“>”、“<”或“=”).②若原来容器中只加入2molZ,500℃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为C&kJ,则Z的浓度W&mol/l(填“>”、“<”或“=”),a、b、c之间满足关系用代数式表示)③若此容器中起始加入X2&为6mol、Y2&为3mol时,反应达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将(填“增大”、“减小”、“不变”)④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molX2和1molY2达到平衡后.Y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偏高、偏低、无影响”表示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①用量筒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制溶液的浓度.②将量取液态溶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所配制溶液的浓度.③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科目:高中化学
若某药品质量约为32.0g,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其质量,若用↓表示在右盘放上砝码,用↑表示将砝码取下,在下列表格的空格内,用↓和↑表示相应砝码的放上或取下. 50 g20 g20 g10 g5 g&&&&&
科目:高中化学
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为,氧化产物为,还原剂为,被还原的元素为.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汽化和液化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2 cl2 o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