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课铁罐和陶罐和铁罐课件是什么品质?

27 陶罐和铁罐
*最新陶罐和铁罐ppt、课件、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信息沪江小学资源网提供。《陶罐和铁罐》课件下载
《陶罐和铁罐》知识扩展三年级27课陶罐和铁罐,铁罐还没消失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写一篇小故事_百度作业帮
三年级27课陶罐和铁罐,铁罐还没消失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写一篇小故事
三年级27课陶罐和铁罐,铁罐还没消失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写一篇小故事
铁罐再也不骄傲自满了,而是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或意见.但是陶罐则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因为它被人们发现后就被送到博物馆展览,许多人都纷纷带着照相机兴高采烈地来到这里拍照 .“怎么样?铁罐,还敢瞧不起我!”铁罐傲慢地说,不瞟了铁罐一眼.“我觉得不怎么样,我们都是给别人成心盛东西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何必争来斗去呢?再说……”“住嘴,谁跟你是同根生,你有什么资格和我平起平坐,”陶罐暴跳如雷,愤怒地说.就这样谁也不理睬谁……直到一百年后的一天.那一天,因一场大地震使城市的高楼大厦、平楼小屋都崩塌了,人们都四散而逃.只剩下那两只“旷世珍宝”还留在那一片废墟之中,忽然陶罐醒了,惊奇地看着这个城市,它突然发现一片片铁片,想起了它——铁罐.“不,不要!”陶罐撕心裂肺地叫到,这使它大彻大悟,明白了什么叫友情,没有友情 的人是那么无助,孤独,陶罐想着想着,不禁涌出了思念的泪花……这时,奇迹出了,陶罐听到了一个声音——“陶罐兄弟,你在哪儿?”“太好了,这是铁罐的声音,他还活着!”陶罐惊讶地叫着,“我在这儿!”铁罐闻声而来,只见陶罐就在不远处,欣喜若狂地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从此,他们和睦相处,为人们作贡献.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7课《陶罐和铁罐》--ltxxwhb
loading 'S bLog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7课《陶罐和铁罐》
14:50:00 | By: 王红波 ]
& 《陶罐与铁罐》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听完课文后,让学生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学生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怒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一位学生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我想表现陶罐当时的谦虚,说话时心情的平静。”所以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是绘声绘色,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群组:&&&上一篇:下一篇:
Re: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7课《陶罐和铁罐》
[ <span id="t_3-11-26 20:19:43 | By: <span id="n_3 ]
[u][/u][i][/i][b][/b][i][/i]
个人主页 |
&发表评论:27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 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27& 陶罐和铁罐),& 齐读课题。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理去读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课文朗读)边听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2、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请同学们放下语文书,来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礼物吧。(出示课件:要求会认的字)这些都是课文要求会认的字,会认了吗?我们一起来打打招呼吧!
读得不错,那我们再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吧
(出示课件:要求会认的字组成的词语) ,一起来打打招呼吧。
谁能够试着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下面我们来分男女生轮读一下课文吧!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出示课件:课文朗读1――9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2、(出示课件: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出示课件: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就是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落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出示课件:①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②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③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出示课件: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有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出示课件: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出示课件: 1――9自然段)
  ②(出示课件: 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 10――17自然段)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出示课件: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为什么?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指导写字
(出示课件:田字格里的字)读一读田字格里的字,看看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谁来说说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谢谢你的提醒,(出示课件:写字指导)
同学们,请把田字格里的生字每个写两遍,写完了之后,翻到词语表,把这一课的词语也抄一抄吧。
六、总结课文
 & 1、 同学们,这则寓言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使我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
2、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出示课件:全面的看问题,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要正视自己。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3、拓展(出示课件)
七、作业:
  (出示课件: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附板书设计:
27 陶罐和铁罐
        
陶罐     易碎 ――→ 永久&& & 谦虚 & 朴素& 无价之宝
     
忍让 ↓↑& 奚落
&&&&&&&&&&&&&  
铁罐    坚硬 ――→ 氧化&&&&& 傲慢&  美观&& 无踪无影
上述部分内容经技术处理仅供预览,原文效果更好,欲看全文请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罐和铁罐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