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意义

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和思考
&&&&&&&&&&&&&&&&&&&&&&&
&&&&&&&&&&&&&&&&&&
&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和思考
&&&&&&&&&&&&&&&&&&&&&&&&&&&&&&&&&&&&&&&&&&
&&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二期课改”的全面实施,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新的学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政治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问题探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地得到实践和探索。相对于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方式,“问题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为出发点,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和运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对话、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对于全面落实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对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问题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思考和体会,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同研讨、相互促进。
&一、“问题情境创设”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而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的知识和新的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正是由于问题的存在,导致学习者产生一种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促使个体不断地去积极思维,尝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心理状态就是我们说的问题意识。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思维的过程就是认识的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思维起源于问题,是从认识的问题性中找到自己的本源,人的思维产生于问题情境,又以解决问题为其出发点和归宿。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发现和探究性学习可以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享受其中的愉快和乐趣,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学生需要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是现实生活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问题,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要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强调问题情境创设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把问题情境的创设看作是学习的起点,把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按照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安排教学过程,人们的思维过程包括情境、问题、假设、推论、检验五个环节,教学也应该相应分成五个步骤。现代发现学习的倡导者布鲁纳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对于教学而言,作为结果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是否进行充分的智力活动,是否进行自己的探索。布鲁纳认为,发现和探究性的教学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中心点。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假说并加以论证,不断修正和完善,最后推导出概括性的结论,同时也在此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三、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并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使其得到巩固和深化,形成新的迁移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基于问题的教学”,主张创设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景,学生在探索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在问题情景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同样是事件的探索者或问题的解决者,并在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因此,按照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和要求,思想政治课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要以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前提和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问题情境不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引出新的问题,探求新的问题的解决,其课堂的组织形式应是建立在问题解决策略的基础上,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情境的呈现、问题链的组织、问题情境的有效性等方面下功夫。
二、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途径和应遵循的原则
(一)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1、利用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落实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对新、旧知识认知存在的差距和矛盾出发,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例如在高一经济常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这一框教学时,教师先介绍我国从1996年以来国家先后8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图表,然后重点介绍了2007年国家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利率的调整属于什么调控手段?国家下调和上调利率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利率上下的调整会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在学生获得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种调控手段的异同。这样使课堂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之中,激起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的热情。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以教师预设性的问题为主,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师备课是要注意“备学生”,把握学生认识上存在的矛盾,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困惑感”。
2、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社会的热点问题与正在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密切相关,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也是学生广泛关注的。他们迫切希望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些热点问题往往与教学内容有关,但在现有的教材中往往不能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上就可以利用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欲望”,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如针对当前存在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问题,无论学生及其家庭都有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但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凭现有的经济知识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教师在经济常识教学中,设计了几个学生购物的场景,通过学生的小品表演活动呈现问题情境,然后通过视频播放温家宝总理视察陕西猪肉市场的新闻报道,设计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总理高度关心猪肉问题?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有什么影响?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为解决农副产价格上涨问题给总理提几点建议?由于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实际,而且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一下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效地促进了探究性学习。
3、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中的困惑创设问题情境。
“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让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找到与学生的“共鸣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情感的冲突、对社会及人际关系的某些迷茫等设置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哲学常识关于人生的价值问题时,先让几个喜爱体育的男生介绍姚明在美国NBA的成功及一些图片,然后,播放前段时期姚明在比赛中脚受伤骨裂的场面,以及在记者问答时流泪难过的画面。教师适时组织学生从这一情境中提出问题:姚明为什么会流泪难过呢?这一看是简单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使大家明白了姚明的流泪难过不是因为受伤使出场费和奖金减少,而是为不能为火箭队的季后赛和中国国家队2008年的奥运会备战作更多的贡献而难过。学生从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意识到人生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为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上。
&& 4、利用学生思维中的矛盾和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思辨性问题,这是设置问题情境的良好素材。例如在哲学常识教学中,在学习“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知识点的时候,运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命题,以及他的弟子克拉底鲁提出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命题,学生对前后两种不同的观点感到困惑和不解,由此引起争论和思辩,问题情境就创设出来了。学生课堂上追寻大师和先贤的思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讨并得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前,针对莱布尼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命题,提出“世界上有没有两片不同的树叶”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由开始的各执一端,相互否定,到互相认承,由此懂得了辩证法道理。我们还可利用诸如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理学中的物质结构概念的比较、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的区别、哲学上的运动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概念的不同、哲学上的矛盾概念与形式逻辑中的矛盾概念的区别等等,设置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 5、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政治常识“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一知识点时,课堂上一个学生低声提出“共产党一党专政,所以产生腐败”。尽管该生不是直接提问,所说观点明显是错误的,但它却反映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因此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一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是否是一党制的国家?党的领导与一党专政有什么不同?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加以思考和探讨。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和教师的及时点拨,学生加深了对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增强了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 (二)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原则
总结“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经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诱发性原则,即所设问题情境要能诱发学生的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能把学生带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这一知识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所知道和使用的世界名牌产品有哪些?”活动,学生纷纷说出或展示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牌产品,如耐克、可口可乐、阿迪达斯、诺基亚、大众、海尔等等,大家感受到经济全球化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随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在年轻时用过这些名牌产品吗?此时,学生能说出的就寥寥无几了。面对这一矛盾冲突,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犹如一块丢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学生对“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探究欲望和热情,及时把学生引入到对经济全球化过程、背景、原因等新知识的认识和分析中去。
二是适度性原则,即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设置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或合作的探究与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即“跳起来”或“架设梯子”能够摘到的“果子”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最适度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找准学生现有的知识起点,问题的设置要细化和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不能太大和过于空泛,要做一些必要的铺垫,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探究。例如,在学习“提高生活质量和发扬艰苦朴素作风
”这一框时,教师组织学生探讨,“你是如何看待部分中学生一味追求名牌商品现象?”,“你是如何看待中学生在校外租房问题?”“雷锋精神过时了吗?”,这些问题与前面学生刚学习过的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生活质量等知识相联系,又能结合学生中的生活消费实际,学生的课堂讨论十分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是真实性原则,即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思维,在师生、生生的讨论和交流中,思维能相互碰撞、激荡、启发,达到和谐共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备课要注意“备好学生”这一环节,找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中“劳动者的择业、就业与创业”一框时,教师先介绍了一个事例: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顾澄勇,2002年大学毕业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是主动回到家乡南汇区农村卖鸡蛋。他利用所学的计算机技术,研制开发出“阿强”鸡蛋的“网上身份查询系统”,这在上海所有农产品中属于首家,满足了上海市民吃“绿色、环保”鸡蛋的心理需求,提高了“阿强鸡蛋”的知名度,进一步打开产品的销路,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在此之后他又创意频出,在卖蛋的同时不断卖出一个个新理念,终于创出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他的“阿强”鸡蛋越卖越火,每年收入达几十万元,被评为“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年”。由于事例真实性和典型性,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当教师一提出问题:顾澄勇的事例给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学生们便纷纷迫不及待的讨论起来,较好达到了当堂课的教学目的。&&
四是层次性原则,即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尽可能设计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整体效益。例如,在学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给出一些克隆技术发展的新成就,然后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链条:(1)在克隆一些动物的过程中,人起了什么样的作用?(2)克隆技术本身有没有违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3)如果认为克隆技术是人们利用规律的体现,那么它对人类有何意义?(4)你赞成克隆人吗?请谈谈你的理由。这样层层递进,促进了“问题探究式教学”的逐步推进。
五是展示性原则,即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形象化的材料及图表,揭示相关背景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发现的过程,展示出内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思维轨迹清晰可见。在学习哲学常识的“科学认识的任务是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专题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的情况及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然后,组织学生探讨:在“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中我们要运用和揭示的规律有哪些?学生利用所学高中各学科知识,结合播放专题片内容,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所运用的空间技术进行分析,展望探月成功将取得的技术上突破和进步,教师则及时将学生观点加以总结和梳理。通过探讨,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空间科学探测活动就是要揭示宇宙的奥秘,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
六是开放性原则,即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解决方案和办法。教师对学生方案的评价也是开放的,不一定有对出错之分,更多地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框时,教师课前先组织学生了进行“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访问活动,课堂上组织学上交流讨论“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的原因有哪些?”、“现阶段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哪些?”、“如何有效地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关注社会。
& 四、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 (一)要注重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新的、未知的知识,这是产生问题情境的核心要素。它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完成相应的智力操作所必须建构的知识内容,是学生认知的客体。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有一定的指向性,不能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导致课堂上看似热闹,学生却一无所获。第二,思维动机,即学生主体对未知事物的认知需要。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的认识需求,调动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为此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注意引起学生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致力于未知的知识的探索、发现和建构。这样的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并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第三,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它是联结主体认知需求和客体即新知、未知要素的桥梁。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情境创设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水平,它既包括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也包括学生的潜能的发展。要将问题的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简单的和过于复杂、超越学习潜能的问题,都不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教师的主导性应体现在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实际和发展需求,研究学生心理状况和认知特点。问题情境一定是要基于学生的,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真正了解的。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尽量避免教师的思维约束和框定学生,要注重调动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要注意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情境”的探究,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使课堂成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因此,教师应当“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探究,“蹲下身来”与学生一起交流,“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中,要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每个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问题,也要做到耐心细致地倾听,从中形成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
(三)要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间的关系
实检表明,检验一个问题情境创设是否符合合理性、有效性的要求,关键要看“问题探究式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过程的体验与方法的掌握、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和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德育课程性质所决定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乃是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和改组,一切真正的学习都具有经验的意义。他认为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固然包括学习现存的知识,但更主要的是自己去探究和发现。他特别强调通过教学唤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因此,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得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内心体验和认同,并在实际生活中化为自觉的行为实践,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要注意处理好问题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推进探究性学习。但也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方式。“问题探究式教学”一般要经历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时间保证,它还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探究需求、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如不具备这些条件,所谓的“问题”探究就会流于形式。积极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布鲁纳也承认,一个人不能只凭发现去学习,正像一个发明家不是一天到晚都有发明创造一样。对于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纯知识性、概念性的以及行为规范性的知识,可以采用讲授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并不一定每堂课或每个环节需要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必须同讲授式教学、实践体验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至理名言。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合理而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有待我们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我们要按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投入思想政治课的二期课改,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上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力争在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主要参考文献: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诸暨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个人专业成长空间
   当前位置: && 博客 && 正文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作者:陈媛 | 发表时间: 9:30:00 | 原创 | 人气:1713
1.2.3.4.5.
1.2.3.4.5. 6.
什么是教师反思能力?
答:反思是人特有的心理品质,而教师反思能力则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浅谈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行为和活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专业观念、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反思是教师获得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学校的校长注重培养教师的自觉反思习惯和能力,对于教师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对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提升教师的反思力?我认为,应在构建“两层、三型、四法、两结合”的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上做文章、下功夫。  两层。即依据反思的内涵,让教师从两个层面进行反思。①对自己的专业行为和活动进行反思;②对自己专业成长过程进行反思。  三型。即按照活动内容及教学程序,主要采取三种反思类型。①在教学实践活动前进行前瞻性反思。进行前瞻性反思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提高前瞻性反思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和集体备课。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灵魂,与此相适应,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机械封闭式备课模式,构建和创造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学习为特征、以师生互动、动态生成为重点,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全面优化、教法与学法统筹设计的动态开放式备课新模式,以此为指导,引导教师从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方法等方面,在对过去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预设方案,增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同时,对传统的单打独干、流于形式的“一人讲众人听”集体备课模式进行改革,努力创设个人钻研(课前反思)―集体探讨―形成个案―实践检验―再反思集体备课流程,积极开展积聚群体智慧的“集慧型”备课和注重过程思考与积累的“积累式”备课,凸现集体备课应有的对话、商榷、碰撞、反思等功能和作用,有效提高教学预测和设计能力。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控性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形态突出主体、多元、探究、生成,为此,要坚持“主体参与、合作探究、差异发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原则,并形成相应的课堂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指导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反映情况以及生成性问题等等,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使教师教学在反思中进行,使课堂教学在动态中生成,在生成中优化。③在教学实践活动后进行批判性反思。为促使教学不断实现新的飞跃,须建立教学“质疑”机制,引导教师以“质疑”为核心,对每一次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借助教后记、教学反思日记、教学课例等将教学经验教训理性化、理论化,使教师在课后的“三思而行”中不断获得发展。  四法。即采取四种反思方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①反思总结法。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健全学校本教研制度,引导教师相互观摩、切磋、交流研讨,让教师在分享合作与学习借鉴中,反思总结他人的实践经验。聘请学生做教学通讯员,让学生参与评课,结合观课议课、教研活动、深度会谈等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和同行、领导的反馈信息,并进行课后备课,对教学实施“二度开发”,同时,引导教师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事件,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通过撰写“教学手记”、“教育随想”、“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故事” 等,对专业行为和活动进行自我反省和理性思考。②对话反思法。就是引导教师与文本实践、与专家学者、同伴和学生展开对话沟通与思想碰撞,借助反思,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采取建设书香校园、案例研读、观摩研讨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教师进行基于专业发展的理论学习、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让教师在与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求得深刻的反思,求得理念的提升和智慧的增长;积极开展专家“进课堂”、学生“评教”、问卷与访谈活动,通过对话,了解专家、同行、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感受及改进建议;变革传统的教研思想,优化教研模式,变说课为“方案论证会”、变集体备课为“方案设计会”、变听课为“观课”,变评课为“议课”,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随机进行“聊天式”反思或专题性反思,使教师工作始终在对话中进行,始终与反思相伴。在工作中,我倡导集体备课改革,创设了“个人钻研(课前反思)―集体研讨―形成通案―实践检验―再反思”集体备课流程,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深刻反思,写出教后札记进行自我锻造。这一集体备课发起于反思,形成于对话,升华于反思,充分凸显了个人反思前提下的集体对话。③诊断反思法。即通过教学会诊和教学回诊来进行反思。教学会诊,就是建立“查课―观课―析课―研课”教学观察与诊断机制和课堂教学评估制度,请专业人员、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会诊,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回诊,即运用微格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以批判的态度反复观看,将教学实践进行“回诊”,并通过专家同行的分析评价和自我的追思反省,写出反思性总结,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④档案袋法。主要实施“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档案袋”。档案袋是一种代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未来倾向等情况的资料集。内容包括教师个人生涯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过程及其各阶段的主要(关键)事件和分析,进步和成就(阶段性成果)、学习反思、教学观察记录等等。档案袋不仅承载着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而且也为教师对专业成长过程进行系统细致的反思提供依据和工具,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的有效手段和模式。  两结合。即将理论反思和实践(行动)反思、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结合起来并融合渗透到“两层”“三型”“四法”之中,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一方面,在反思内容上,将理论反思和实践(行动)反思结合起来,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解读和对话,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的真谛,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构建自己的教育理念,发展自己的教育智慧,使教师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原理和丰厚的“实践文化”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在反思形式上,将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结合起来,为教师反思创设平台,营造组织氛围。  实践证明,狠抓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入全区先进行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一定的内外部因素有关系,它们影响和制约着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正确的客观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履行角色的水平,而错误的反思将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引向歧途。教师要想对教学行为及其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反思,必须要有广泛的理论基础,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以及丰富的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反思能力要从提高自我意识、加强理论修养、丰富教学实践以及开展反思实践等几个方面培养。
一、增强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意识,是从外部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能力,它是意识的一个方面,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心理学家把自我分成两种,一种是具有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我,另一种是可以作为客观观察对象的自我。反思就是前一种自我对后一种自我的观察。所以自我意识与反思是相辅相成的,反思的过程中,个体就处在自我意识中了。
自我意识是认识自我、探究自我的条件,它使教师不仅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并且能够为将来做出计划。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他就会越有活力,越有主动性,越能够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智慧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增强自我意识就是增强了自我的体验,即意识到这个行动中的个体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主体。自我意识越弱,个体就越会受那些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推动。正是这种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发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的“自塑”能力,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联接起来,不仅使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而且使自己意识到的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二、加强理论修养
反思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一个问题的存在,就说明在教师已有的知识和当前现状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白,从而使已有知识和当前现状之间不能构成一条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的知识链条。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能够使已有知识与当前现状联结起来的中间环节。寻求这种中间环节的方法有两条,一是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同化当前的现状,二是通过创造性活动去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是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基本要求。
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即使在教学工作中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教师来说也会是“存在着的无”,而且即使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无法正确地理解和解决。不仅如此,由于反思是以教师已有的理论作为支持系统的,理论是教师反思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对照标准,所以标准越宽,思路越多向,反思越准确,看问题也就越客观。
人是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存在,教师如果要深刻地理解教学,就必须全面地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对象。教师除了阅读专业类的书籍之外,必须对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种各样的著作有所涉猎。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宽泛的文化领域,各门类的著作无不包含着教育的智慧。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他知识视野中最起码的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时候,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教师。
三、丰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教学实践长期积累的结果,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反思的源泉,也是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提高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将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体验和领悟,那么教育理论就无法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也就很难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素质。
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给教师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在不断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能力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正是在教育实践中对自己的理想、付诸的行动、伴随的焦虑的不断的思考,对教育活动的不断的追问,才有了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反思与教学实践是相互渗透的,反思中有教学实践的成分,教学实践中也有反思的成分。离开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反思的结论如果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预期的结果,就证明这种反思过程是符合教学的规律性的,就会强化教师的再反思,提高教师反思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四、开展反思实践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在反思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的。教师的反思能力随着反思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和提高,不经过训练的反思,视角狭隘,结果不一定准确。教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如通过反思日志、教师叙事、行动研究等方式进行反思实践活动。
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的故事,教师在记录故事的过程中追溯自己经历过的事件并且进行思考与分析,可以使教师看到平时视而不见的例行实践的意义,并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这就使教师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站在反思的角度挖掘自我,从而激发出不同于自己平时的想法,教师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在此基础上形成。总之,反思是一种更好地理解现实的勇敢和努力。反思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存的惯例和信念,是对自己过去的价值观及行为的否定,这对于成长中的个体来说是具有威胁性的。但反思与知识融合在一起,使教师永远处在追求之中,生活在教育体验和生活体验之中,它使教师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活泼,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事形成独立的见解和坚定的目光。
3、在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合作能力。第一获得专业技能,要增强课程意识。第二丰富人文素养。第三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提高专业技能,二是提高合作能力(合作研练包括横向合作研练和纵向合作研练)案例:同事互助小组研讨,如“一课二上三讨论”的研究方式。三是学校管理者如何促进和提高合作小组的工作效率,让教研组在学校工作中的育人作用方面形成区域性共识;可以设立多种形式的座谈会,畅通教师之间的对话渠道;针对于性格不同的教师的合作以及对其进行指导工作;每学期公开举行不同类型的评选活动;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四是形成全校性的合作氛围,首先要发挥领导集体在教师集体中的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的水平;疏通沟通渠道,提高交往水平;改善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觉悟水平。其次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再次学校领导必须用好奖罚分明的调节手段。(一)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学生是教师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加速师生间双向信息转换,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简述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基本原则。
  1.平等的原则
  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合作中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平等包括师生间平等和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平等是师生合作的前提条件,只有真正实现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师生间要平等,教师对待学生更要一碗水端平。
  2.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和行为,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力求使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劳动都得到公正的评价。
  3.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有人说:“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灵魂对灵魂的塑造”。教师要理解和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与成人不同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各种酸甜苦辣,渴望教师的理解、关注和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4.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是一种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利,侮辱学生的人格。教育教学应该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实现了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合作。
  作业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如何有效地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强调综合性。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有交叉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等,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的工作方式必须与之适应,教师必须从孤立走向合作。教师间相互的合作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
  过去那种教师个体独立、单独行动的教育方式已显得落后,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时代要求教师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走进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广阔天地"。同科教师间相互开放,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共享成果。不同学科教师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错,广大教师应形成一个教育整体,用群体优势去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同时我们还要借助网络、通讯、书信等方式,实现不同地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互通信息,共同探索,充分发挥群体效应。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之一。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改革的过程,学校及教师必然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共同攻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问题,教师个体或小集体无法解决,或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也需要集中学校的优势兵力,打整体战,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研究。这两方面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都需要教师间的合作。
  合作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合作的互惠性,教师们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而综合课程里面的交叉课程、融合课程等要求教师必须从个人封闭状态中走出来,与相同学科的教师合作,与相关课程的教师合作,与其他任何一科的教师都要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完成从传统教育教学的孤军奋战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集体作战的角色转变。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主要有:1、同年级同学科的间合作与交流。2、不同年级同学科的间合作与交流。3、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4、班级管理上的合作与交流。5、教学科研上的合作与交流。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形式:1、互动式――以沟通对话为主,交换看法,交流资源,协商对策等松散合作。2、研究式――以研究学习为目的,专题讨论、听课评课等组织的活动。3、互助式――以具体突破某一关键问题而跨学科跨年级的合作。4、媒体式――通过参与平面媒体或网络平台参与合作,如博客、论坛等。
  作业3、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和训练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
  语言是教师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是连接教师和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其他人之间的重要媒介,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在交流中的有力工具和主要手段。
  我们要掌握谈话中的语言技巧,借助交流中的语言符号,达到交流目的的有效方式,从而搞好交流。
  1、规范性和诱导性的统一
  谈话中语言的技巧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或程序,要想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谈话双方要遵循“谈话合作原则”,这种原则就是:数量原则;质量原则;相关原则;方式原则。这四条原则是交流者语言艺术的基本规范。
  2、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
  语言技巧的一大特点是它的灵活性,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甚至同一场合,相同情境下也要常常变换方式和语气以诱发和征服对方,以求创造和谐的交流语境。交流的语言不仅要因人,因事,因境而异,还要坚持内容的正确性、格调的高雅性和目的的坚定性,不能为求一团和气而丧失立场。
  3、情感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在交流中利用语言的技巧把握好情感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首先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对象,随着对象的变化而有所侧重,其次,看场合,根据场合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再次,要考虑交流的类型,不同的交流类型对语言情感性和思想性的要求差异很大。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语言技巧的具体方法有:幽默法、委婉法、暗示法、模糊法。
  另外,为了很好的进行交流,我们还要注意非言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第二讲:教师教学设计技能
1. 1232.3.4.
5.12Abcde3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今天我就数学教学中的故事导入对导入技能进行简单的说明。
  一、概念
  故事导入: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有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其生动形象的情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方法。
  二、应用目的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学习要达到目标及意义,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大脑皮层和有关神经中枢形成对新知识的“兴奋中心”,使注意力迅速集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我的教学片段中有一个探究性的问题:“x可能是什么数呢?”引发学生好奇心,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4.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已。”因此良好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三、应用原则
  1.目的性、针对性原则
  导入要紧扣教学目标和要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
  2.直观性、启发性原则
  导入要尽量以生动具体情境为基础,抓住学生心弦使起情绪高涨,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趣味性、艺术性原则
  导入要颇有风趣,引人入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魅力和炽热的情感。
  4.简洁性原则
  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为宜。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时运用建立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度之中。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激起兴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一、导入的作用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前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思绪也是分散的。上课后,他们很难一下子安静下来。虽然有组织教学环节的调整,但他们的思绪还不能完全集中到新课上来,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果教师直接开始平铺直叙地讲课,在开始阶段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后面的教学。在这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巧妙的方法导入新课,无疑会造成一种新的气氛。这种气氛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并迅速进人新课的情景或意境之中。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3、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教师采取得力的课堂导入方式,在课堂的一开始就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精神状态下的学生能够全神贯注,思维活跃,因而也就会有高的学习效率。
4、激发认知需求
在课堂导入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无论是新的语言知识的呈现,还是某项语言技能的介绍,或是某种运用能力的期待,都会激起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在导入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确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在导入中,教师一般应设法造成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教学内容的对峙,并使这种对峙表面化、激化,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差距。
5、明确学习目标
在上课一开始的导入阶段就指出本课堂的要点和重点,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6、有利于以旧引新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常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然后引出新知识。旧知识是新知识的铺垫。
二、导入的形式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旧知识导入
由就知识导入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常有的方法。教师可以由检查和提问旧知识开始,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可以自然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较低层次的知识,才能理解和掌握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的知识。英语课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比如,如果本节课要教一般过去时,就可先领着学生复习一般现在时的有关知识,然后过滤到新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可使语法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2、实例导入
英语教师如果能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或关心的实例导入新课,往往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实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与教师的讲授融合在一起,造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讲到与sports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校园中或国内外正在进行的体育比赛导入新课。
3、直观演示导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板书、版画、图片、幻灯片、实物、录音、录像、以及多媒体等教具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分析和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导入方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这种方法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的学习内容。课文的插图为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出合乎情理的推测提供了直观的线索,也可以引起学生的种种联想。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之前,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插图猜想课文内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产生文字信息不可比拟的效果。
4、故事导入
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内容的讲授作铺垫,还可通过故事本身使学生练听力,获得更多的语言感受。如在讲Audrey Hepburn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收集关于Audrey Hepburn的故事,上课时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这些故事。这样,不但服务于课文学习,还使学生增长了多种背景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
5、歌曲、游戏导入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利用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用游戏或教唱英文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在恰当的时侯切入新课。一支歌或一首小诗能以其韵律、节奏或抒情使学生的情绪很快高涨起来,因此,歌曲或游戏不失为小学或初中英语课导入的一种好形式。
6、设疑和悬念导入
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或者阅读文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阅读的速度,更酷更好地获取信息。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在导入阶段引导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材料进行预测。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迫不及待地区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因而阅读效率很高有资料表明,预先推测材料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路,尽力与作者沟通,会使阅读难度大大降低,阅读质量会相应提高。因此,在阅读训练及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预测这一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境,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导入技能的运用原则
1、导入目的要明确
不论使用哪种导入方式,都应当有明确的目的。为达此目的,用于导入的故事、图片、游戏、歌曲以及所采用的语言材料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否则,导入形式再新颖,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2、能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学习有兴趣,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所以,“善导”的老师,在上课一开始,总是千方百计使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就要努力使导入具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即能引人注目,幽默风趣,最好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这个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动语言的运用和其应有感情的投入。
3、结合教材、学生特点,导入方式要灵活
任何导入都应是自然的、循序渐进的,而不是生硬的。导入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应让学生总感到新颖,有新意。要做到这些,就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努力采用灵活的导入方式。
4、要有启发性
“”“”“”
“”“”“”“”
教&学&设&计&技&能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1、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学法、教师、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景等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利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教学设计是从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
这里所阐述的教学设计,无论从教学目标、教师角色、教学活动方式,还是从教学评价方面都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明确学习需要、学习者特征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并为师生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的教学实施方案。
二、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单纯是学生,也不单纯是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人物,即教师的学生分别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有了上述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才能摆脱传统的备课形式。设计出充分体现“学习主体”需求的教学方案。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往的备课,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对于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目标关注得并不多。而现代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既要考虑基础教育对学生的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3、明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原有的知识结构。因此,对教材规定的挖掘、迁移、深化和综合,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和基础“接轨”,是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性的重要方面。
4、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出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才能体现学习者“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研究和创新,就是要设计出学生易于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是教学的总要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掌握如下几点:
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新课标大纲、教科书、& 学生
2、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A、 明确具体&& B、 具有全面性& C 、 统一要求兼顾因材施教
D 、难度适中 E 、 便于检测
3、课堂目标的陈述
从新课程标准的条件理念出发,具体的教学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行为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二是陈述语言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这里介绍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以及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
2、技能:模仿水平――模拟、重复、再现、扩展、缩写等
独立操作水平――完成、表现、制定、解决、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迁移水平――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3、经历与感受――合作、交流、讨论、体验、参与等。
4、反应与认同――关心、关注、欣赏、称赞、采纳、支持等。
5、领悟与内化――建立、树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教学目标表达的是基本的共同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陈述教学目标一定要遵照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切不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望。
四、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
1.&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1从教学目标出发;(2)依据学习和教学理论;(3)符合学习内容;(4)符合学习者
的特点;(5)考虑教师自身条件;(6)考虑客观条件。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教学内容是课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对此进行精心的裁剪和巧妙地组织。
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只有依据明
确,科学的目标进行组织,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性和系统性。
要结合教学内容自身的结构和特点组织教学。
习惯上很多教师往往将教科书的内容理解为教学内容,实际上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要求所规定的主题,而为学生提供的相应素材,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因此,真正的教学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教科书中的文字叙述或讲解,而是经过加工处理,重新组织的能反映课程标准主题要求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结构和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一般& 地说,其知识结构由下列要素构成:
A、 感性材料:如语文教材中关于字、词、句、篇等基本语言材料,数学教材中表示数量、数形关系的感性材料。它们是学习基本原理的必要准备和条件。
B、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如语文教材中关于词法、字话、篇章、文体、逻辑、修辞等知识,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理、定律、公式等知识体系中的精髓。
C、 应用材料:如果语文教材中有关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数学教材中有关运算、查表、制表、数学符号的应用,识图、绘图、测量以及其它方面的训练材料。
D、内在联系:
反映在教材中,内在联系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它是对教学中感性材料、基本原理之间内在关系的高度概括,是教材内容中的精华。教师应揭示它们的内在结构和规律,帮助学生把握教材内容的本质。
掌握上述四类知识的区别及相互联系,可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各类知识在其结构中的地位和逻辑关系,科学安排教与学的活动,实现“有效教学”。
要正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是指课程标准中或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反映在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生应掌握的教学内容。
“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易错或混淆的内容。但难点又不是绝对的概念,学生的情况不同,难点也有变化。教师应了解学生实际,精心策划解决难点的教学活动。
“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了它,如同掌握一把钥匙,其余的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重点、难点和关键三者虽有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的。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还是关键。可有的内容只是难点,而不是重点,也不是关键。在教学策略上,突出重点,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这里介绍几种解决难点的方法:
A 分散难点,各个击破;
B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激发思维;
C 运用直观方法加强感知。
要按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
适当补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相关内容和实例。
3、教学活动的安排
(1)课的类型的选择
A、新授课即传授新知识的课,它是指一节课中以大部分时间来完成讲授新知识、新技能这一中心任务的课。
B、复习课即巩固新知识的课,用于完成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并使之系统这一中心任务的课。
C、练习课即训练技能、技巧的课,主要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行为习惯能力。
E、实验课,即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老教师提出的课题独立进行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每堂课的组成部分,时间和顺序的分配,它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组成:
A、组织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主要任务是做好上课的精神准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此环节约1―2分钟。
B、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由已知过渡到新知,此环节约5分钟。
C、新课教学(包括学生活动),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其任务是在于使学生获及新知识,新技能、发展智能。此环节约20―25分钟。
D、巩固新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当堂课学习的新内容当堂消化、及时巩固,此环节约5―8分钟。
E、结束课程:目的是保证教学结构的完整性,此环节约3―5分钟。
4、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简洁地说明了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语言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和谈话法(启发、问答、指导性谈话)。
(2)直观的方法:包括演示、参观、实地考察。
(3)实践的方法:包括练习(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操作练习)。
(4)自主学习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讨论、合作交流。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要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三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四要依据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实际备件。
5、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采用的用于贮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一般分为常规教学媒体(电话教学媒体)两类,在教学设计时,可按以下程序选择教学媒体:
(1)确定必须由媒体表现的教学内容;
(2)甄别可供选择的媒体类型;
(3)选定高效低耗的媒体;
(4)设计媒体出示的时机、方式、步骤和总人数。
五、教学方案的形成
教学方案的表现形式就是教案,一般来说,教案的设计应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点,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1、教案编写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1)&教学目标:即确定本学科教学目标在本课时中的基本要求。它可以随时提醒教师,在
教学的任何环节不要忘记使学生获及教学目标相关的要求。
(2)&教学要点:即确定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及知识技能所在,并规划突出
重点,解决难点的策略和方法。
(3)&教学用具:即教学媒体和教具的选择。
(4)&教学过程:这是教案的主体,它包括内容、步骤、方式和时间分配等。
(5)&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群媒介,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该课的知识结构,便于整体记忆。
(6)教学后记:每一节课的的实施后,对教学实施情况的回顾、反思、总结、检查,常在
教学的教案中体现出来。
  发表评论:(游客不能发表,字数不超过300个汉字!)
我要匿名评论(打勾不显示评论者姓名)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学校版
版权所有:诸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严禁复制 违者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情境的创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