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颈椎曲线肿瘤

第三方登录
肩背痛又手麻 以为是颈椎病 没想到其实长了肿瘤
株洲网讯(记者&赵菲菲&通讯员&汤铖)家住荷塘区的马先生,以前经常感觉肩痛手麻,脖子不舒服,一直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可最近一个月,这种疼痛和麻木感明显加重。 近日,马先生来到省直中医医院检查,原来他的颈椎椎管里,长了个肿瘤。 马先生今年50岁。通过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他被确诊是颈椎椎管内肿瘤,被紧急送往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的脊柱外科进行手术。 脊柱外科主任赵金亮说:“椎管内的肿瘤压迫脊髓和神经,所以马先生的双臂会出现麻木跟疼痛,脖子也会不舒服,这些表现,的确跟颈椎病的症状很相似。”如果马先生的肿瘤再长大点,压迫脊髓的时间再久点,不单是有可能瘫痪,还存在生命危险。 历时5小时的手术后,赵主任在马先生的椎管内,取出了一枚鸡蛋大小的肿瘤。昨天,在医院见到马先生时,他表示,麻木感和肩部的疼痛已经消失了。 赵主任表示,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颈椎肿瘤的早期症状的确很像颈椎病,两者都有肩痛,手的麻木等症状,但肿瘤常表现为症状的进行性加重,而颈椎病常为间断发作,劳累时加重,得到休息后症状可以缓解。他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您出现了上述的症状,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或者止痛药等治疗后仍无缓解,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上颈椎肿瘤病例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颈椎肿瘤病例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上​颈​椎
大小:22.6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年的82例颈椎管内肿瘤.对手术方式、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医学影像进行复习,通过手术后随访评价患者脊柱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82次后路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后方经双侧椎板切除入路51例;B组:经半椎板切除入路31例.患者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至14年,颈椎不稳定发生率A组12%、B组3%,A组高于B组(P<0.05).A组颈椎曲度恶化发生率为18%、B组为6%,B组小于A组(P<0.05).颈椎总活动度变化,A组手术后颈椎运动范围减小17%,B组手术后颈椎运动范围无改变(P<0.05).远期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椎管内肿瘤,常规椎板切除及半椎板两种术式均可导致颈椎生物力学的变化.半椎板入路对颈椎生理曲度及运动度影响小,手术后不稳定发生率低.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年的82例颈椎管内肿瘤.对手术方式、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医学影像进行复习,通过手术后随访评价患者脊柱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82次后路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后方经双侧椎板切除入路51例;B组:经半椎板切除入路31例.患者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至14年,颈椎不稳定发生率A组12%、B组3%,A组高于B组(P<0.05).A组颈椎曲度恶化发生率为18%、B组为6%,B组小于A组(P<0.05).颈椎总活动度变化,A组手术后颈椎运动范围减小17%,B组手术后颈椎运动范围无改变(P<0.05).远期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椎管内肿瘤,常规椎板切除及半椎板两种术式均可导致颈椎生物力学的变化.半椎板入路对颈椎生理曲度及运动度影响小,手术后不稳定发生率低.
被引量:37来源:道客巴巴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半椎板“开窗”显微切除颈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23例运用单侧半椎板“开窗”法,在不破坏椎板完整性的基础上,用磨钻或小的椎板咬骨钳咬开单侧椎板形成“小窗”,经小窗显微切除颈椎管内肿瘤。结果23例肿瘤均获全切,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脊柱畸形。结论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颈椎管内肿瘤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也有暴露局限的缺点。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半椎板“开窗”显微切除颈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23例运用单侧半椎板“开窗”法,在不破坏椎板完整性的基础上,用磨钻或小的椎板咬骨钳咬开单侧椎板形成“小窗”,经小窗显微切除颈椎管内肿瘤。结果23例肿瘤均获全切,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脊柱畸形。结论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颈椎管内肿瘤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也有暴露局限的缺点。
被引量:25来源:豆丁网
摘 要: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对52例颈椎椎管内肿瘤运用半椎板入路(其中37例采用单纯半椎板入路,15例哑铃形肿瘤采用半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随访其术后神经功能、肿瘤复发与脊柱畸形情况。结果51例肿瘤获全切除,1例肿瘤次全切除,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术后随访10~60个月,平均48个月,1例肿瘤复发,1例失访。38例复查颈椎过伸和过屈位平片,未见脊柱畸形,但有小关节破坏者颈椎活动度较大。结论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内肿瘤对后部结构破坏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有小关节破坏时,应长期随访其稳定性变化。本术式术野暴露局限,仅限于偏于一侧生长的髓外肿瘤。
摘 要: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对52例颈椎椎管内肿瘤运用半椎板入路(其中37例采用单纯半椎板入路,15例哑铃形肿瘤采用半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随访其术后神经功能、肿瘤复发与脊柱畸形情况。结果51例肿瘤获全切除,1例肿瘤次全切除,没有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术后随访10~60个月,平均48个月,1例肿瘤复发,1例失访。38例复查颈椎过伸和过屈位平片,未见脊柱畸形,但有小关节破坏者颈椎活动度较大。结论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内肿瘤对后部结构破坏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但有小关节破坏时,应长期随访其稳定性变化。本术式术野暴露局限,仅限于偏于一侧生长的髓外肿瘤。
被引量:10来源:道客巴巴
正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肿瘤的优点与不足。方法52例运用半椎板入路,其中37例采用单纯半椎板入路,15例哑铃型肿瘤采用半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入路,显微
正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肿瘤的优点与不足。方法52例运用半椎板入路,其中37例采用单纯半椎板入路,15例哑铃型肿瘤采用半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入路,显微
被引量:9来源:道客巴巴
摘 要:颈椎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压迫,致瘫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其手术难度和较大。本文报告颈椎管内肿瘤46例,男34例,女12例。髓内肿瘤6例,髓外硬膜下肿瘤32,便膜外肿瘤8例。本组病例均行颈椎MRI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MRI能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其与脊髓的关系,是早期诊断颈椎管内肿瘤的可靠方法。如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摘 要:颈椎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压迫,致瘫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其手术难度和较大。本文报告颈椎管内肿瘤46例,男34例,女12例。髓内肿瘤6例,髓外硬膜下肿瘤32,便膜外肿瘤8例。本组病例均行颈椎MRI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MRI能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其与脊髓的关系,是早期诊断颈椎管内肿瘤的可靠方法。如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被引量:4来源:维普
目的 探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摘除椎管内肿瘤,同时行颈椎侧块或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8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早期(3周以内)可下床活动,无一例出现眩晕、颈痛、头痛等颈椎不稳的表现。随访6个月~2年未见后凸畸形发生,颈椎活动不受限制,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 结论 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同时行经颈椎侧块或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能够维持手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目的 探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摘除椎管内肿瘤,同时行颈椎侧块或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8例。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早期(3周以内)可下床活动,无一例出现眩晕、颈痛、头痛等颈椎不稳的表现。随访6个月~2年未见后凸畸形发生,颈椎活动不受限制,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 结论 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同时行经颈椎侧块或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能够维持手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被引量:3来源:万方
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上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肿瘤,同时行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7.4个月),根据Frankel分级,7例由术前的D级恢复至E级,5例由术前的C级恢复至D级,术后影像学检查见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肿瘤,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达到了解除颈髓、神经根、椎动脉压迫,彻底切除肿瘤病灶,重建上颈椎的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上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肿瘤,同时行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7.4个月),根据Frankel分级,7例由术前的D级恢复至E级,5例由术前的C级恢复至D级,术后影像学检查见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肿瘤,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达到了解除颈髓、神经根、椎动脉压迫,彻底切除肿瘤病灶,重建上颈椎的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被引量:2来源:知网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上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3~68岁,平均44.7岁.硬膜外肿瘤2例,硬脊膜下脊髓外肿瘤13例,髓内肿瘤1例.肿瘤位于延髓~C1,3例,C1,28例,C2水平2例,C1-32例,C2,31例;其中4例肿瘤位于颈髓腹侧.15例患者行CT或MR检查示肿瘤组织压迫脊髓.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10例,E级1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肿瘤,同时行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7.4个月.根据JOA17分法评分,术前6~17分,平均8.8分;术后6个月14~17分,平均16分,平均改善率88.1%.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植骨融合良好.Frankel分级:7例由术前的D级恢复至E级,5例由C级恢复至D级,3例D级及1例E级的患者术后未改变.结论后路椎板切除肿瘤、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可彻底切除肿瘤病灶,解除颈脊髓及神经根压迫,重建上颈椎的稳定.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上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3~68岁,平均44.7岁.硬膜外肿瘤2例,硬脊膜下脊髓外肿瘤13例,髓内肿瘤1例.肿瘤位于延髓~C1,3例,C1,28例,C2水平2例,C1-32例,C2,31例;其中4例肿瘤位于颈髓腹侧.15例患者行CT或MR检查示肿瘤组织压迫脊髓.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10例,E级1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肿瘤,同时行钉棒系统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27.4个月.根据JOA17分法评分,术前6~17分,平均8.8分;术后6个月14~17分,平均16分,平均改善率88.1%.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植骨融合良好.Frankel分级:7例由术前的D级恢复至E级,5例由C级恢复至D级,3例D级及1例E级的患者术后未改变.结论后路椎板切除肿瘤、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椎管内肿瘤,可彻底切除肿瘤病灶,解除颈脊髓及神经根压迫,重建上颈椎的稳定.
被引量:2来源:道客巴巴
自1998年12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5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行颈椎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内肿瘤摘除术,总结报告如下.
自1998年12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5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行颈椎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内肿瘤摘除术,总结报告如下.
被引量:2来源:万方
目的:研究通过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效果评价。方法:从我院确诊为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中,挑选94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分组法把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除肿瘤方法,观察组采取半椎板与显微技术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过程总花费时间、留院观察所需时间、手术过程中失血量、康复时间均显著降低。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在半椎板与显微技术结合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全过程所需时间较少,患者治疗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脊柱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对脊柱内部构造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荐。
目的:研究通过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效果评价。方法:从我院确诊为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中,挑选94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分组法把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除肿瘤方法,观察组采取半椎板与显微技术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过程总花费时间、留院观察所需时间、手术过程中失血量、康复时间均显著降低。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在半椎板与显微技术结合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全过程所需时间较少,患者治疗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脊柱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对脊柱内部构造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荐。
被引量:1来源:万方
京ICP证03017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椎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