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逻辑学问题 分析

帽子上数字问题汇总【逻辑学或逻辑分析入门探究】
两个网址不错:侦探推理论坛-脑力风暴&& http://www.ictruth.net/forum-8-2.html
&&&&&&&&&&&& 逻辑学吧--百度吧&&&&&&& /p/?pn=2
1、有A、B、C三个人,每人戴一顶帽子,帽子上写有一个不为0的数,已知其中有一数为其它二数之和,每个人都可以看见其他人帽子上的数但看不到自己帽子上的数。他们都很聪明不会有失误的推理,他们所说的话均为真话并且会将当时所已经确知的事全部说出来。
A说:“我不知我帽子上的数。”
B说:“我不知我帽子上的数。”
C说:“我不知我帽子上的数。”
A说:“我不知我帽子上的数。”
B说:“我不知我帽子上的数。”
C说:“我不知我帽子上的数。”
A说:“我帽子上的数是34。”
请问:B、C帽子上的数是多少?
2、一个教授逻辑学的教授,有三个学生,而且三个学生均非常聪明!
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个题,教授在每个人脑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们,每个人的纸条上都写了一个正整数,且某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每个人可以看见另两个数,但看不见自己的)
教授问第一个学生:你能猜出自己的数吗?回答:不能,问第二个,不能,第三个,不能,再问第一个,不能,第二个,不能,第三个:我猜出来了,是144!教授很满意的笑了。请问您能猜出另外两个人的数吗?
【答案参考 /f?kz=
问第1次就知道,三个数是:&
(1)2,1,1&
问第2次就知道,三个数是:&
(1)1,2,1;&
(2)2,3,1&
问第3次就知道,三个数是:&
(1)1,1,2;&
(2)1,2,3;&
(3)2,1,3;&
(4)2,3,5&
问第4次就知道,三个数是:&
(1)3,2,1;&
(2)3,1,2;&
(3)4,1,3;&
(4)4,3,1;&
(5)5,2,3;&
(6)8,3,5&
问第5次就知道,三个数是;&
(1)1,3,2;&
(2)1,4,3;&
(3)2,5,3;&
(4)2,7,5;&
(5)3,4,1;&
(6)3,5,2;&
(7)4,5,1;&
(8)4,7,3;&
(9)5,8,3;&
(10)8,13,5&
问第6次就知道,三个数是:&
(1)1,3,4;&
(2)1,4,5;&
(3)2,5,7;&
(4)2,7,9;&
(5)3,1,4;&
(6)3,2,5;&
(7)3,4,7;&
(8)3,5,8;&
(9)4,1,5;&
(10)4,3,7;&
(11)4,5,9;&
(12)4,7,11;&
(13)5,2,7;&
(14)5,8,13;&
(15)8,3,11;&
(16)8,13,21&
题目是问到第6次时知道,代入第3个数144,得到的五组解是:
(1)1,3,4;&1*36=36&3*36=108&4*38=144&
(4)2,7,9;&2*16=32&7*16=112&9*16=144
(5)3,1,4;&3*36=108&1*36=36&4*38=144
(8)3,5,8;&3*18=54&5*18=90&8*18=144
(11)4,5,9;&4*16=64&5*16=80&9*16=144
3、Q拿了两张纸分别写了两个相差1 的正整数,分别贴在S和P 的额头上,S和P 能看见对方的数字而不能看到自己的.Q问:"你们知道自己的数字吗?"S说:"我不清楚."P说:"我不清楚".然后S说:"我不知道",P说:"我也不知道".S说:"我还是不知道",P也说:"我还是不知道".第4次,S说:"哦,我知道了"P也说:"我也知道了."请问他们各自的数字是多少?
4、话说: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有一顶。每个人都能看到其它人帽子的颜色,却看不到自己的。主持人先让大家看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幺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个耳光。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
5、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后,讨论如何进行公正分配。他们商定的分配原则是:
  (1)抽签确定各人的分配顺序号码(1,2,3,4,5);
  (2)由抽到1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进行表决,如果方案得到超过半数的人同意,就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1号扔进大海喂鲨鱼;
  (3)如果1号被扔进大海,则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余的4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才会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入大海;
  (4)依此类推。
  这里假设每一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而理性,他们都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并能很理智的判断自身的得失,即能够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得到最多的金币。同时还假设每一轮表决后的结果都能顺利得到执行,那么抽到1号的海盗应该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自己既不被扔进海里,又可以得到更多的金币呢?
6、有一个教授,他有三个非常聪明的学生.有一天,他为三位学生每人的头上戴了一顶帽子,三顶帽子上面分别写有三个自然数,而每个人自己是不能看到自己帽子上的数字的.
于是,教授对他们说:"你们其中一个人帽子上的数是另外两个帽子上数字的和.你们知道自己帽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吗?"
他问第一个学生,但是第一个学生不能知道自己帽子上的数字,于是又问第二个学生,同样不能得到答案,再问第三个学生,也不能说出来.于是,三位学生各自回到家中苦思...
第二天,教授又把他们叫到自己面前,又开始问第一个学生,得到的回答依旧是不能确定自己帽子上的数字,于是接下来又问第二个学生,也同样不能回答,最后教授问第三个学生,他还是不能知道.于是三个人又都回家苦思...
第三天,教授仍旧把他们叫到面前,问第一个学生,回答依旧.又问第二个学生,他说:"我帽子上的数字是120." 回答正确
问:另外两个人帽子上的数字是多少?【http://www.ictruth.net/thread-.html】
【自身帽子上的数只有另两数和或另两数差两种情况,0非自然数。
X=任一自然数
& && && && && & A& & B& & C
第一次A知道=1:2X& & X& & X(A判断自身为2X或0,0不是自然数排除)
第二次B知道=1:X& & 2X& & X(同上)2:A=2X B=3X C=X(B判断自身为X或3X,一-1可以排除X)
第三次C知道=1:X& &&&X& &2X(同上)2:A=X B=2X C=3X(见二-1排除)3:A=2X B=3X C=5X(见二-2排除)
& && && && &4:2X& & X& &3X(见一-1)
第四次A知道=1:3X& & X& &2X(见三-1)2:A=5X B=2X C=3X(见三-2)3:A=8X B=3X C=5X(见三-3)
& && && && &4:4X& & X& &3X(见三-4)5:A=3X B=2X C=X(见二-1)6:A=4X B=3X C=X(见二-2)
第五次B知道=1:3X& &5X& &2X(见四-1)2:A=5X B=8X C=3X(见四-2)3:A=8X B=13X C=5X(见四-3)
& && && && &4:4X& &7X& &3X(见四-4)5:A=3X B=4X C=X(见四-5)6:A=4X B=5X C=X(见四-6)
& && && && &7:X& & 3X& &2X(见三-1)8:A=X&&B=4X C=3X(见三-2)9:A=2X B=7X C=5X(见三-3)
& && && &&&10:2X& &5X& &3X(见三-4)
第六次C知道=1:3X& &5X& &8X(见五-1)2:A=5X B=8X C=13X(见五-2)3:A=8X B=13X C=21X(见五-3)
& && && && &4:4X& &7X& &11X(见五-4)5:A=3X B=4X C=7X(见五-5)6:A=4X B=5X C=9X(见五-6)
& && && && &7:X& & 3X& &4X(见五-7)8:A=X B=4X C=5X(见五-8)9:A=2X B=7X C=9X(见五-9)
& && && &&&10:2X& &5X& &7X(见五-10)11:A=3X B=X C=4X(见四-1)12:A=5X B=2X C=7X(见四-2)
& && && &&&13:8X& &3X& &11X(见四-3)14:A=4X B=X C=5X(见四-4)15:A=3X B=2X C=5X(见四-5)
& && && &&&16:4X& &3X& &7X(见四-6)
第七次A知道=1:13X&&5X& &8X(见六-1)2:A=21X B=8X C=13X(见六-2)3:A=34X B=13X C=21X(见六-3)
& && && && &4:18X&&7X& &11X(见六-4)5:A=11X B=4X C=7X(见六-5)6:A=14X B=5X C=9X(见六-6)
& && && && &7:7X& &3X& &4X(见六-7)8:A=9X B=4X C=5X(见六-8)9:A=16X B=7X C=9X(见六-9)
& && && &&&10:12X&&5X& &7X(见六-10)11:A=5X B=X C=4X(见六-11)12:A=9X B=2X C=7X(见六-12)
& && && &&&13:14X&&3X& &11X(见六-13)14:A=6X B=X C=5X(见六-14)15:A=7X B=2X C=5X(见六-15)
& && && &&&16:10X&&3X& &7X(见六-16)17:A=7X B=5X C=2X(见五-1)18:A=11X B=8X C=3X(见五-2)
& && && &&&19:18X&&13X&&5X(见五-3)20:A=11X B=7X C=3X(见五-4)21:A=5X B=4X C=X(见五-5)
& && && &&&22:6X& &5X& & X(见五-6)23:A=5X B=3X C=2X(见五-7)24:A=7X B=4X C=3X(见五-8)
& && && &&&25:12X&&7X& &5X(见五-9)26:A=8X B=5X C=3X(见五-10)
第八次B知道=1:13X&&21X&&8X(见七-1)2:A=21X B=34X C=13X(见七-2)3:A=34X B=55X C=21X(见七-3)
& && && && &4:18X&&29X&&11X(见七-4)5:A=11X B=18X C=7X(见七-5)6:A=14X B=23X C=9X(见七-6)
& && && && &7:7X& &11X&&4X(见七-7)8:A=9X B=14X C=5X(见七-8)9:A=16X B=25X C=9X(见七-9)
& && && &&&10:12X&&19X&&7X(见七-10)11:A=5X B=9X C=4X(见七-11)12:A=9X B=16X C=7X(见七-12)
& && && &&&13:14X&&25X&&11X(见七-13)14:A=6X B=11X C=5X(见七-14)15:A=7X B=12X C=5X(见七-15)
& && && &&&………罢工………
15:A=7X B=12X C=5X
A=70 B=120 C=50 为一种可能- -
其他还有A=84 B=120 C=36啥的.......】
7、ABC三人头上的帽子上各有一个大于0的整数,三个人都只能看到别人头上的数字,看不到自己头上的数字,但有一点是三个人都知道的,那就是三个人都是很有逻辑的人,总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三个人总是说实话。
现在,告诉三个人已知条件为:其中一个数字为另外两个数字之和。然后开始对三个人提问。
先问A:你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是多少么?A回答:不知道。
然后问B:你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是多少么?B回答:不知道。
问C,C也回答不知道。
再次问A,A回答:我头上是20。
问B,C头上分别是什么数字。
【逻辑学贴吧某人思路:
1、如果某人能够判断出自己的数,例如A,这就意味着他能排除A=B+C或A=|B-C|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式子将使得A,B,C帽子上的数(简写为A,B,C)不满足题设的条件:A,B,C都是大于0的整数。
2、再来看A,如果他能排除A=B+C,则有B+C&=0,不可能成立。如果他能排除A=|B-C|,则有|B-C|&=0,这个不等式当且仅当B=C时成立。因此B=C时,A能判断出A=B+C。
3、A不能判断出来,再来看B。和A一样,当A=C时他能够推出B=A+C。此外,他通过A知道了B&&C。因此,如果B=A+C或
者B=|A-C|中的一个式子不满足B&&C(即B=C了),他同样可以排除掉一个。把B=A+C代入B=C,得A+C=C,不可能成立。把
B=|A-C|代入B=C,得|A-C|=C得A=0或A=2*C。显然当A=2*C时,可以排除。
4、再来看C,如果他能判断出来,则有A=B,或者C=A+B和C=|A-B|中有一个使得A=2*C、A=C、B=C中的至少1个等式成立,经计算可得A=2*B,B=2*A,3*A=2*B。
5、依此类推,往后每个人都能通过前面两个人得到一些新的不等式。如果他的两种可能解中有一个使得这些不等式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等式成立),那么他就能排除这个解。
这样下去计算会比较复杂,所以我根据这个思路用C++写了一个程序。
程序需要两个参数,n和k,n表示第几次提问时有人猜出来,k表示这个人猜出来的数。对本问题,n=4,k=20,有三组解:B=15,C=5;B=5,C=15;B=8,C=12。
另外那个问题n=6,k=144,有5组解:A=108,B=36;A=36,B=108;A=32,B=112;A=64,B=80;A=54,B=90。
另一人思路:
这题其实是我改的,原题类似下面这个
我觉得这两道题思路其实是一样的,但原题计算量太大了,这是逻辑吧,又不是数学吧。
说一下思路吧
如楼上所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数或为另外两人之和,或为两人之差。
第一轮A回答不知道,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来个逆向思维,考虑什么情况下A可以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B=C。因为此时B-C=0,这时A知道自己头上的数一定为B+C。
所以从A回答不知道可以推论出B≠C。
B回答不知道,说明什么呢?
还是逆向思维,考虑什么情况下B可以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和A一样,当A=C时B可以知道。
但除此之外,B从A回答不知道还可以推论出自己头上的数字与C头上的不相等,于是当A=2C时,B也可以推论出自己头上的数字为A+C,因为此时A-C=C,而B是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与C不相等的。
所以从B回答不知道可以推论出A≠C,A≠2C。
C回答不知道,由上面类似的分析可以推论出A≠B,B≠2A,
此外还可以推出B-A≠A/2,即B≠3A/2,和A≠2B。怎么推的?给大家当做一个练习好了。
最后A回答自己头上的数字是20.
那么什么情况下A可以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呢?有以下几种情况:
1.& C=2B,此时A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不可能是C-B=B,而只能是C+B=3B。但20不能被3整除,所以排除了这种情况。
2.& B=2C与上面类似,被排除。
3. C=3B/2,此时A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不可能是C-B=B/2,因而只能是A=B+C=5B/2=20,B=8,而C=3B/2=12。
4. C=5B/3,此时A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不可能是C-B=2B/3.只可能是8B/3,但求出B不是整数,所以排除。
5. C=3B,此时A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不可能是C-B=2B,只可能是4B,推出B=5,C=15。
6. B=3C,此时A知道自己头上的数字不可能是B-C=2C,只可能是B+C=4C,推出B=15,C=5。
所以答案有3个,B=8、C=12;B=5,C=15和B=15、C=5。
这题没有改好,出现多个答案,抱歉了,但原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8、甲、乙、丙是某教授的三个学生,三人都足够聪明。教授发给他们3个数字(自然数),每人一个数字并告诉他们这三个数字的和是14。&
&&&&&2:甲马上说到:”我知道乙和丙的数字是不相等的!“&
&&&&&3:乙马上说道:”我早就知道我们三个的数字都不相等了!“&
&&&&&4:丙听到这里马上说:”哈哈,我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数字都是几了!“&
问题:这三个数是多少?【/f?kz=】
9、老师在A,B,C每个人头顶上带一个帽子,每个帽子上都有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A,B,C每个人可以看见别人帽子上的数,但是看不见自己帽子上的数。老师
对他们说:“3个数可以组成一个加法算式。”老师问A:“你知道你的数吗?”,A说:“不知道”;老师问B:“现在你知道你的数吗?”,B说:“我还是不
知道。”;老师又问C:“现在你知道你的数吗?”C说:“我现在才知道,是2000,”则A、B各是多少?
10、猜数字(2) &&&&&&&&&
一个教授逻辑学的教授,有三个学生,而且三个学生均非常聪明!
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个题,教授在每个人脑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们,每个人的纸条上都写了一个正整数,且某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每个人可以看见另两个数,但看不见自己的)&
教授问第一个学生:你能猜出自己的数吗?回答:不能;
问第二个,不能;
第三个,不能;
再问第一个,不能;
第二个,不能;
第三个:我猜出来了,是145!
教授很满意的笑了。请问您能猜出另外两个人的数吗?&请说出理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为什么他们问完问题,答案就跟着出现了?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由高杉尚孝著,归纳了麦肯锡盛行数十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作者总结出了分析问题的五个方法和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并配有大量图表,将一些复杂的问题通过图表清晰地表达出来,增强了本书的可懂性。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由高杉尚孝著,是一本专为商务人士设计,以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南。本书在逻辑思考的基础之上,建构出一套体系,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在背后支撑它的分析技术。《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的举例范围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到企业策略都包含在内,阅读本书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本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言:让分析与解决成为你的强项Part 1&&从发现问题到想出解决策略&&第1章&&如何掌握问题&&&&问题的本质就是“有了落差”&&&&问题分成三种类型&&&&哪个问题先解决?决定优先级&&第2章&&如何解决恢复原状型问题&&&&恢复原状型问题有两大课题&&&&还可以用差异分析找原因&&&&真的是这个原因吗?如何确定因果关系&&第3章&&如何解决防范潜在型问题&&&&防范潜在型问题的两大课题&&&&由下而上法&&&&由上而下法&&&&危机管理是防范潜在问题,不是紧急处理&&第4章&&如何解决追求理想型问题&&&&追求理想型问题的课题:最终目标要明确&&&&实践理想:如何解决规划性课题&&&&你能选定一个“明确”的理想吗?&&第5章&&如何以“分析”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很重要的能力&&&&SCQA分析,帮你发现问题、设定课题&&&&自己找问题,实践SCQA分析&&&&向客户做提案时的应用窍门&&第6章&&如何掌握问题的本质,制定替代方案&&&&问题背后的问题:课题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性评价各种替代方案&&&&万一只有一个解决提案,怎么办?&&&&用于执行的行动计划Part 2&&情境分析,提升决策质量&&第7章&&情境分析反应快,笃定预测风险高&&&&笃定的预测──总遇上不愿面对的真相&&&&情境分析──预想几种最可能发生的故事&&第8章&&说未来的故事:制作环境脚本&&&&从“结构”来掌握环境因素&&&&掌握各类风险因素的重要度&&&&制作环境脚本&&&&壳牌公司的情境分析事例&&第9章&&结合脚本和替代方案&&&&用环境脚本评价各替代方案&&&&制作脚本/行动矩阵&&&&评价企业的投资,用净现值来分析&&第10章&&解决策略的选择顺序&&&&剔除超出容许范围的解决策略&&&&思考环境脚本各状况的发生几率&&&&考虑风险和报酬,再选择行动Part 3&&麦肯锡的强项:分析&&第11章&&分析要合乎逻辑,其实很简单&&&&分析与解决的基础:逻辑思考&&&&逻辑不凭感觉,而是有具体主张和论述&&&&以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逻辑&&第12章&&“分析”的本质&&&&以MECE的概念分析&&&&活用现成的架构,进行分析&&第13章&&如何分析策略、产业、组织、营销&&&&思考事业战略的“3C”&&&&适用于业务分析的“五力”&&&&思考组织策略的“7S”&&&&拟定营销策略的“4P”&&&&将促销策略用MECE分解&&第14章&&如何分析&&&&显示获利模式的“商业系统”&&&&分析消费决策流程的“AIDMA”模型&&&&保全品牌名声的“道歉启事”架构&&第15章&&矩阵分析:从个人职业发展到公司成长&&&&分析事业组合的“PPM矩阵”&&&&用“产品.市场矩阵”思考成长策略&&&&检讨企业并购的“企业价值创造矩阵”&&&&协助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矩阵”&&第16章&&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3种想法,会害你无法“平常心”&&&&“死脑筋思考”的问题点&&&&用“期望思考”找回正面心态后记: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你的待遇
&&&&让分析与解决问题成为你的强项&&&&这是一本专为商务人士设计,以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南。&&&&无论你是一般职员或是高层管理人员,无论你在此组织中担任什么职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已是置身商场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之一。本书在逻辑思考的基础之上,建构出一套体系,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在背后支撑它的分析技术。&&&&本书的举例范围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到企业策略都包含在内。我希望从“认识解决问题的本质”这个观点起步,然后扩大应用范围。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初学者看了简明易懂,高手看了很有收获。&&&&本书提出的解决问题手法,分为五个步骤。&&&&①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分类&&&&②将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③找出课题的替代方案。&&&&④用适合的标准,评估每项替代方案。&&&&⑤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由于所采取的行动将影响未来,而且解决方案的效果很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特别提出“情境分析”这种评估解决方案的手法,以强化第四个步骤。&&&&发现问题最为关键&&&&步骤本身很简单,但解决问题的路途却很遥远。特别是发现问题以及设定课题的过程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如果我们连问题的存在都没发现,等于尚未站在思考解决策略的起跑线上,而且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确实掌握问题的类型,才能够确定解决问题时的核心课题领域。设定课题以及限定分析领域的结果,决定了我们所界定的解决策略范围。简单讲就是,能否顺利解决问题,取决于课题设定的优劣。&&&&在实务上,我们要处理的课题多半是已被决定的具体课题。但有时候,这个课题不一定值得我们拨出宝贵时间去解决。还有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没有获得客观事实的状况下,便被要求要主动发现问题。无论是面对课题时囫囵吞枣、只顾拼命找出解答,或是在被交付课题之前完全不采取任何行动,采取这两种态度的人都称不上是明智的问题解决者。&&&&在本书的前半段,我根据这五个步骤,解说问题的本质、分类、解决过程,帮助你掌握“问题解决技术”的全貌。在后半段,我说明“情境分析”的技术,希望借此提升解决问题的质量。最后,由于分析力对于解决问题很重要,因此我介绍能增强分析力的架构。而且,我从“解决问题不仅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思考事物的方法”这个观点,进行归纳,介绍能培育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正确心态。&&&&本书能够顺利完成,最重要的养分来自我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顾问工作的经验。透过分析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向来是麦肯锡公司的强项。我有幸能和东京与纽约办公室的同仁共事,这段历练是我极为宝贵的财富。
&&&&在信息顾问公司担任危机管理顾问所累积的经验,也帮助我完成本书。当然,在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取得企业管理硕士(MBA),在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研究机构接受的心理治疗训练,以及在石油公司与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都是本书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我在经营事务所和指导众多企业研修上的实际经验,也是撰写本书的材料。
&&&&虽然篇幅有限,但是我希望能透过本书将这套技巧分享给读者。读完本书后,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要向日本经济新闻社的堀江宪一先生和其他职员致谢,他们对于本书的执笔及出版,帮助甚多。
&&&&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你的待遇&&&&1.上班族得到高薪的核心技能&&&&长久以来,解决问题的技术就备受重视。同时,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无论在哪一种行业,都必须拥有更精进的技术。因为,经营环境时时刻刻在改变,员工被要求要在短时间内展现成果。&&&&结果,表现较差的员工随时会被解雇。而且,现今很难光靠直觉和经验,就能把工作做好。而凭借人际关系就能保住工作的时代,更是已经远去。&&&&过去,有人说日本的强项就是收入差距小。但是,现今社会朝着“年薪3亿日元、3000万日元、300万日元、失业者”这样的区分发展。在经济高度成长的时代,人们老挂在嘴上的“上班族很轻松”这句话,已成为明日黄花。而收入多寡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析力是解决问题必要技术&&&&当然,设定课题也很重要,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能力是分析技术。无论多么熟悉解决问题的步骤,要是缺乏分析力,你的课题设定、解决方案、实行计划始终只会流于表面,难以解决本质性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区分状态与现象。分析的“析”字,意指拿斧头砍树,而且不只是区分,还要剖开来。所谓的分析,就是将混沌的现实区分成有意义的集合后,阐明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脑力作业。这种作业要求一定水平的技术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本书将分析力定位为:所有的解决问题技术当中最重要的要素。因此,特地将脚本设定与分析工具分开说明。&&&&3.有解决问题的技术,专业才得以发挥&&&&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不能因为熟记大量专门领域的资料,就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稳如泰山。各式各样难以计数的问题,像是如何应对顾客的申诉、如何迅速回收账款、如何预防代理商倒戈、如何鼓励部下、如何说服上司、如何重整海外事业、如何应对投资人、如何进行企业并购、如何跨入新市场,虽然严重性各有不同,但总是有待我们去解决。唯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术,当面对大量的信息时,专业知识才派得上用场。&&&&4.能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会供给过剩&&&&在这个问题无穷尽、大家都渴望解答的时代,问题解决者不会有供给过剩的问题。现今,技术进步的脚步不曾停止,而且信息泛滥。随时都要提醒自己,好不容易记得的信息和数据,或是花费大量时间学会的专门技术,还有直觉、经验,等等,会不会过时了。但是,只要你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完全不用担心技能过时的问题。相反地,当信息越泛滥,技术进步得越快时,解决问题的渴求也会持续增加。
这些背景显示出,问题解决技术已成为商务人士的核心技能。同时,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观点来看,这也是十分值得的投资。希望本书能在提升职场竞争力方面,为各位略尽绵薄之力。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问题分成三种类型&&&&1.从目的区分:恢复原状型和追求理想型&&&&一般而言,问题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以恢复原状为目标,以及以提升现状达成理想为目标。这种分类方法是用目的来区分问题类型。“恢复原状型”是指恢复成原本的状态,遇到这种类型的问题时,要将原本的状况视为期待的状况。恢复原状型问题的思考方式是,现状与过去的状况之间出现落差,要从落差中找出问题。例如:&&&&“市场占有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了5%。”&&&&“手表电池没电,因此不动了。”&&&&“营销费用在最近近几个月逐渐攀升。”&&&&“因忧郁症而长期停职的员工人数,比去年多出一倍。”&&&&“自行车的轮胎破了。”&&&&如果这些状况被视为问题,那么说出状况的人便是发现了恢复原状型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我们可以推测,他们将恶化之前的状况假定为期待的状况。因此,解决这种问题时,必须将现状恢复成以前的水平。简单地主产,就是恢复原状。&&&&以上述的例子来说,手表没电了,就去钟表行换电池。想修好自行车的破胎,只要去自行车行拜拖老板修理即可。但是,其他的问题就没那么简单。如果以为恢复原状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很可能会吃到苦头,因为形成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含了自己无法掌握的复杂因素,例如环境的结构性变化等。&&&&2.追求理想型的目标在于提升现状&&&&追求理想型问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现在的状况未满足期待。因此,追求理想型问题的思考方式是,虽然目前没有重大损害,但由于现状未满足期待的状况,于是把它视为问题。例如:&&&&“明年的目标是,希望营业额可以成长7%。”&&&&“我想住更高楼层的房子。”&&&&“我希望能挤进大学生最想进入的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在处理事务工作上,我希望能再减少3个小时。”&&&&“我希望能在近期内购买新型的车子。”&&&&以上的例子都是目前没有立即的损害,但是这些想法都认为现状不如理想,并将其视为问题。这些例子将理想与现状的落差视为问题,属于追求理想型问题。&&&&这个类型的困难之处在于,你的理想状况设定在哪个位置。设定得太高,有些人可能还没开始努力就放弃了。反过来说,设定得太低,则无法激发出挑战的激情。&&&&3.用显在或潜在的观念来区分问题&&&&除了用目的来区分恢复原状型和追求理想型这两种问题,还可以将“显在或潜在”这种时间上的观点,当做问题分类时的切入点。所谓“显在型问题”,是指眼可见其形、或大或小、已发生不良状态的问题。如果我们现今观察到的问题,例如“营业额减少”“成本攀升”“离职率上升”等,出乎原先的预料之外,那么这些已发生不良状态的问题都称做显在型问题。&&&&另外,所谓潜在型问题,是指现阶段并未发生损害,但未来可能显在化的问题。举例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的银行业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将相关规定和业务领域界定得很明确。都市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地方银行,以及其他与地方关系密切的中小金融机构等,全都严格规定,在各自的领域中经营a。对于置身业务的企业而言,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金融自由化所造成的区域屏障消除,以及全球化所引发的激烈竞争,都是过去的潜在型问题在现今显在化了。&&&&潜在型问题未必都会像上述的例子一样,影响整个业务。举例来说,某家公司打算在室外举办创业纪念派对,当天可能会发生诸多潜在型问题,例如“主宾突然无法出席”“下雨”“出席者过多(或过少)”,等等。&&&&P9-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学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