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时政热评,寒假足迹,影视欣赏,原创佳作摘抄,成语集锦,年俗文化的内容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67篇)(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67篇)(上)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点评者: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议论类 捕捉理性的灵光(湖北考生) 猛虎与蔷薇(重庆考生) 一个关于“偏见”的偏见 (四川考生) 只缘身在此山中(四川考生) 甜蜜负担(四川考生) 我爱唐装(湖北考生) 民族情感与世界(安徽考生) 爱莲说 感时花溅泪(湖北考生) 让理性主持宣判(浙江考生)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广东考生) 情役(广东考生) 李白的泪水 (河南考生) 与你同行 (河南考生) 真理只有一个 (湖南考生) 血浓于水 理大于情(吉林考生)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湖北考生) 眼前同一水 笔下情各异(吉林考生) 漫谈“感情”“认知”(吉林考生) 眼睛上的窗帘(山东考生) 校正情感‘(山东考生) 情与理(陕西考生) 第三种人(广东考生) 理智•认知•情感 我们需要的答案(浙江考生) 公则生明(江西考生) 叙述类 樱桃红了(河南考生) 路是月的痕(湖北考生) 喝茶(河南考生) 抛妻弃子之谜(江苏考生) 绿太阳红太阳(湖北考生) 遭遇陷阱(陕西考生) 真爱无言(河北考生) 保姆与家教(湖南考生)  米粒-谷粒-血汗 (湖北考生) 秋天的树下(广东考生) 哥,是捡来的吗?(湖北考生) 竞标 (河南考生) 宝钗鸣冤(湖北考生) 谁偷了玉坠?(安徽考生) 陷阱 (河南考生) 石碑上的历史(浙江考生) 雾中的战场(浙江考生) 其它类 无题(陕西考生) 感情是帆,认知是船(吉林考生) 蓝色蛹•金色蝴蝶(甘肃考生) 吊屈原赋(甘肃考生) 心扉感悟(河北考生) 网里人生(浙江考生) ――教师手记 孙悟空下岗记(湖北考生) 花香(安徽考生) 对肚子的评判(湖北考生) 因为俺是俺大亲生的(河南考生) 不放弃感情,再借你一份理智(河北考生) ――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事物认知正误深浅的广告 用双眼看世界(湖南考生) ――网络个人主页设计 “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总决赛(浙江考生) 心灵天平的使用细则(福建考生) 从泪走到血(浙江考生) ――孙膑访谈手记 独眼龙的求职信(江苏考生) 普朗克的忏悔书(湖北考生) 永夜――2050年第364个清晨(贵州考生) 谏王(河北考生) 孔明挥泪斩马谡(独幕剧)(重庆考生) 北京卷 转折(文言文) 转折 上海卷 杂 熔炉 高考试题 2003年 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 2、 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 议论类 捕捉理性的灵光 求知的瞳孔放飞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感情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凭借直觉和感情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但是,我们幼稚的心能够排除感情的绞绊,爱的纠纷吗?于是我独自躺在那一方芦苇 地里去倾听先人的谆谆教诲―――孔夫子一袭长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诸葛斩马谡,忍痛割爱,那是诺言,是军纪,是理性啊!海明威独守大海般的忧伤,梵高独具向日葵般的孤单,冉•阿让受折磨一生,最终顾全大局,为保全机密杀死情人。 我们澄清的眼睛里无法写满沧桑与事变,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为了后师之鉴,我们从古典,实录,现实中,可以有所感悟,寻求方向。从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我鲜活的心灵触及到了主人公在感情上和伦理上,理性的矛盾和揪心的苦恼。从中可以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影子,贪污犯不是一上任就徇私枉法的,杀人放火者也许是执著于对某个亲人的不平或保护,同样的一句话,儿子说出来就是聪明,邻居说就是布下暗室。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但是我们应该看准方向,学着成熟,试着长大,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 如果不是理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姜树椿会重新走上手术台?叶欣会成为又一个南丁格尔节的持灯护士?何大一会放弃“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研究,不远千里治非典?感情是枝叶,是润滑剂,感情的亲疏远近不会影响我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理性永远是主干和主流,要不然,当代“孔繁森”郑培民怎么永远牢记“不要闯红灯”,伏明霞追求那骇世的弧线,张健告别年迈父母,横渡渤海海峡……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作者“囿”于考场的小天地,“不安分”的心却能驰骋八方。旁征博引,用例涉及古今中外,特别是能将“抗非”几勇士的事迹随手“下载”,巧妙入文,显示了非凡的积累和驾驭材料的功夫。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整句与散句错落有致,古代与当代意味兼容。比喻、对偶、排比和通感等修辞手法,为全文增色不少。“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在考场上能锤炼出如此的佳句,实属难得!整篇文章写得来潇洒而深沉。 考生个性特点:饱读诗书,且如标题所言,善于“捕捉理性的灵光” 文化背景分析:作者堪为“小百科词典”,贮存甚丰,修辞――应是广义的修辞方面,素养已非同一般。 建议:知识面广,语言表达上乘者,可以这样为文。 猛虎与蔷薇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 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 我们往往因过分亲近或疏远某个人,而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蒙上了一层稠密的感性云雾。子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事物的认知,因个体差异而不同,这是必然的,但如果因此而悖驳事物价值的唯一性,这是荒谬的。楚国国君不就是因为听取爱妃谗言而使屈原因直谏而放逐吗?夫差因此而丧国。历史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昏君,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历史闹剧。 当然,也有看穿迷雾而感悟觉醒的人。邹忌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人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他运用这琐事中的感悟,成功地说服了齐王广开言路。 其实,对事物的感知也需要感情的柔化。正如棱角突兀的坚石需要柔水圆润,奇伟雄丽的火山需炽热融化为岩浆,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亲情留予我们关怀,给予我们安慰,当我们对事物越发亲近,我们的认知就越发深刻。纣王曾问云中子:“先生何处而来?”答曰:“公似白云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纣王发难,“云散水枯,君归何处?”答曰:“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正是这种对于自然的无限亲切,才孕育了博大的旷达的人生哲学。 然而真正的大智慧,是兼容二者的。庄子便是这棵享有阳光同时设下树阴的哲人之树。他妻子死后,他大哭须臾,后又会心的笑了起来。正是这种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他物我合一,无所依赖的无我哲学。 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性的肌骨。山高月小,落花流水,当我们寄以情思,这种认知也富有哲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认知也可勾起我们奋斗的冲动。 在感情亲疏面前,我愿做一株蔷薇;在事物的认知上,我愿是一只猛虎,用理性的心细嗅感性的芬芳。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读这篇文章,似一位长者在叮嘱后辈,似一位智者在启迪“凡人”,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令人心悦诚服。文章以当代英国诗人西格里夫的不朽诗句中的两个并列又不协调的意象作为标题,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开头两段,一连串的精致的对偶与排比句,行云流水般地引出了“感情”、“认知”这两个关键词,然后层层深入,围绕两个关键词及其关系谈古论今;理性思考中,充满了辩证的色彩。“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性的肌骨”,这种高度概括而又富于哲理的句子是何等的精妙!作者语言表达能力之强,思考的程度之深,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面结尾处对文题的照应,对全文观点的形象的总结,又大放异彩,不能不再次称妙! 考生个性特点:“杂”读、兼容、理性的思考。 文化背景分析:文学的,历史的,社会的,语言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1952年写过一篇《猛虎与蔷薇》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 Sassoon1886――)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考生的文章,定是受了这篇文章的影响。 建议:良好的语文素养靠长期的努力形成,有此素养,无论怎样命题,都会处于不败之地。 一个关于“偏见”的偏见 偏见之于看风景,是大有差异的。风景没变,但倘若看风景的人戴上有色眼镜,景致也就大不相同了。有偏见的人当然全是有心的,并且大抵以唐朝名僧慧能为榜样,主张“心外无物”,看东西想问题时不免给自己的心加装一副有色眼镜,然后再将头缩于腹内,如同刑天之民,视听蒙蔽,如此一来,偏见就形成了。 我们每个人在环境一样,心境不一样时,一个个偏见便会从心灵的墨镜后“倏”地钻出来,同样一个晚上,“欢愉嫌夜短,沉闷嫌夜长”便是这个道理。世事如此,人世(事)亦如此,法语中的“喜乐”(bonheur)便是由“好”和“钟点”两个词组成,而德语中的“沉闷”(langweile)据字面上解释却是“长时间”,个把钟头说不上长,也谈不上短,但正由于心灵的偏见,愉悦和沉闷也便应运而生了。 “偏见”和“偏爱”如同孪生兄弟,是分不开的,“偏爱”必产生“偏见”,而“偏见”又偏爱所偏爱的。雪莱的《赠珍妮――一个回忆》中对啄木鸟的描写中道:“鸟鸣山更幽”,王籍名句中也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安石的世界观与前面二位大相径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后人讥为拙笔,可见针对鸟叫,王安石认为是大煞风景的“鸦鸣鹊噪”,而雪莱和王籍则推为“莺啼燕语”了。 我们怕偏见,更怕偏见多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于是无端地怀疑自己,但更多的却是怀疑别人,又常常摸着良心,看看是否戴了有色眼镜,常常按住心灵的缝隙,以防“偏爱”乘虚而入,“偏见”乘虚而出。但长久这样折腾下去,不免身心俱困。于是又产生一个偏见:“我公正得很!没有偏见!” 叔本华在《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回中写道“思想家应该是聋子”,此话大有道理,否则耳根不清净身心受玷污,必产生偏见,继而产生假道学。但这只是被迫防范偏见。倘若要根除,怕只能不长心了。钱钟书说人人都有偏见,因为人人的心都是长在左边的,心是偏的便是偏心,偏心所以产生偏见,偏见侵蚀我们的头脑,于是思想也有所偏,这便是为什么但丁在《神曲》中写“地狱里连太阳也是冷清清,静悄悄”的和“魔鬼偏爱牛,所以常现牛形”的缘故了。 心是长不回正中间的了,所以,我们想东西时不妨少用心而多用点尚未偏倚的大脑,便可杜绝偏见。当然,心上的有色眼镜是一定要取掉的,据艾克曼1830年同歌德的谈话中所述,歌德最讨厌戴眼镜的人。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感情亲疏的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虽有较多限制,但是聪明的考生还是有制胜法宝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其“法宝”便是“造”了一副“有色眼镜”――树起“偏见说”的靶子。针对这个靶子,作者“请”出了古今中外的大诗人、大学者,将 “偏见说”驳得体无完肤。“歌德最讨厌戴眼镜的人”作结,并非是得罪戴眼镜的人,而是进一步强调了要取掉“有色眼镜”。 考生个性特点:博闻强识,谈吐不凡。 文化背景分析: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建议:法语和德语――尽管只是各引用了一个词语;“二百七十八”和“1830”――尽管只是两个普通的数字,作者能够在“书山”、“学海”之中把它们“搜索”出来,令人称奇,其他的就用不着说了。看来,丰富的材料库和强大的搜索器,缺一不可。 只缘身在此山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作“笑春风”而发出感慨,恐怕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人类的感情丰富,或憎或爱,或欣喜或悲伤,有丝丝的愉悦,也有淡淡的忧伤。于是,伴随感情而获得的认识总会绚丽多彩,但这正是人类所需要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与李清照的认识为何悬殊,我想,应该归结为两人的经历、身份以及感情的把握不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悬殊,才得以造就伟大的词人。 人类需要认知,认知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但人类也是感情动物,认知的过程也包含感情的表达。源于人心灵的精神血脉需要充满感情的认知! 记叙时,有人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但他不局限于对于事实的描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由此折射出作者的智慧与宽大的胸怀,这无疑是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认知。取得这样的认知,需要感情,阅读这样的认知,又何尝不需要呢? 议论时,认知更加丰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何等的赞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又是何等的冷静与思辩。而当东坡先生再游于赤壁之时“盖将自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把思想提上了哲学的境界。 由此观,感情是认知的血脉,使它生机盎然,使它娓娓动听,而感情也离不开认知,它要在一次次的认知中表达。 感谢情感,是它丰富了认知的内涵,是它浇灌了认知的清泉,为了认知,就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何妨?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不足千字的一篇短文,7次引用古代诗文,你能说这位考生有抄袭之嫌吗?非也!我们只能叹服于考生精妙的构思和驾驭语文的高超的能力。他已经不是在浅层次的机械组合,而是导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在自己思想的王国里遨游。这是一种何等高妙的境界! 考生个性特点:喜爱古代文化,特别是对古诗词,了解得比较深入。 文化背景分析:诗词歌赋无一不晓。 建议:“抄袭”、“拼凑”的情况,与“旁征博引”有时只隔了一层纸,就看你的设计和构筑的功夫了。 甜蜜负担
哲人云:“爱可以使一朵鲜花变成一座花园,也可以使一滴水变成一条小溪。”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人的心灵需要翱翔于蓝天,接受风刀霜剑的洗礼;需要游弋于大海,接受惊涛骇浪的考验;需要驰骋于荒原,接受荆棘沼泽的磨砺……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让一颗心遍体鳞伤、疲惫不堪,唯有真情的爱能将这伤口抚平,使心灵恢复活力,因为,爱是甜蜜的。 然而,爱在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了一层幕布。正如花丛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醉清洌,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 甜蜜,有时也能成为一种负担。 人,毕竟是感性的动物,然而现实却要求我们用理智的目光来认知客观事物,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便是最最理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 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一部《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甚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人间的真情视若无睹,做个“无欲则刚”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将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分而析之,辨而认之,定能做到超然其上。 安享甜蜜,放下负担,慨然前行!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此文立意不凡:本是表明“‘亲’得不当将造成大的祸患”的观点,而别出心裁地用了“甜蜜的负担”来为题,来立论,这为枯燥的议论文,平添了艺术的品位。三则源于历史的材料,精当而有力;骈散相间的语言,富于形式美和节奏美,特别是第二段、第三段和末尾一段的排比句,“炼字”、“炼句”凸显于颇高的水平。 考生个性特点:善读善思,标新立异。 文化背景分析:历史的,语言的。 建议:现在流行对歌手的包装,文章又何尝不需要呢?这篇文章以“甜蜜的负担”对文章的外形、内核都进行了包装,这样,便给了我们全新的印象。 我爱唐装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 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 我们明白,错的不是衣服,而是有些人戴上有色眼镜去审视它的眼光。民族落后,让他们自卑自怜。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与祖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沾边的东西,都没了自信:动画片不及日本的生动,名著不及俄国的有内涵,手机不及美国的先进,甚至觉得连文字也没有英语简单。一旦丧失了民族自豪感,一旦蒙上了落后的阴影,人们便陷入“外国的月亮总是圆的”的误区。 可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走上了国际大舞台,并绽放着最美丽的花朵呢?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呢? 原来,这是中国经济腾飞之后,是中国重振泱泱大国雄风之后,是人们足以骄傲地自称“我是炎黄子孙”之后对民族热爱最直率的呈现。爱祖国,爱唐装,爱这个能让我们扬眉吐气的国家的一切。我们的\"海尔\"拒绝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我们的陶瓷惊艳了多少黄头发蓝眼睛。 因着民族的爱,撒播对唐装的爱。 人的感情左右着人的判断力。回想那不屑于唐装的年代,真的是因为衣服本身吗?谁能否认当我们一想到它的传统就嗤之以鼻的偏激呢?谁又能否认其实我们根本没心情去看它一眼,就更别提客观评判它的轻率呢? 唐装以上等丝绸制成,其上的刺秀(应为“绣”)艺术更凝聚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这样的认识,难道不是基于我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吗?这样的改观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心中充满的民族之爱吗? 民族的自立自强拾回了人们久违的判断力,真爱唐装也罢,因爱中华民族而爱唐装也罢,我只想高呼:我爱唐装!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在大千世界中,作者选取了“唐装”为评论的对象,从对唐装的感情的亲疏,折射出国人的不同观念,以此很好地扣合了话题。全文议论风生,民族自豪感渗透了字里行间。 考生个性特点: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思辩。 文化背景分析:“处处留心皆语文”,这是一种“大语文观”。广义地讲,“唐装”亦是一种“语文”――它可以作为一种素材进入我们的“语文”,比如写作中。而“海尔”等经济现象,一旦用得恰如其分,则成了最有力的论据。 建议:一事一议,可称之为“小评论”,它的针对性强,单刀直入而褒贬有力。平时养成一事一议的好习惯――除了口头训练,不妨述诸笔端,到了“用兵”之时,则是驾轻就熟了。 民族情感与世界 “丑女孩”吕燕在法国一炮走红的消息传来,令人震惊。此事不仅引起了中国服装模特界的议论纷纷,更引发了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思考及与世界潮流的关系。 就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吕燕的确算不上美女,甚至是丑的。小眼睛、塌鼻梁、厚嘴唇、大脸庞,与我们心目中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的美女相距甚远。虽说吕燕在法国获得了成功,但国内的服装界好像并不买帐,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根深蒂固,从封建社会开始就定下了美女的标准,虽然时代变了,说什么该与国际潮流接轨了,但从情感上还是咱中国林黛玉亲。你看,国内知名的服装杂志有几期是以洋模特作封面的,换来换去就是那几张老面孔。 而与我们相反的是,法国人并没有以欧洲美女标准要求吕燕,而是从东方人特征角度接纳了吕燕。这种抛弃了情感束缚平等客观看待事物的理念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呢? 中国人在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想起美声唱法刚刚进入国内乐坛的时候,中国听众无法接受。竟有媒体称之为“胖女人的吼叫”。咱中国有京剧、样板戏,又亲切又有味,比你那咕噜不知所云的唱法好听多了。但从今天看来,正是有着一批有眼光的音乐人士抛弃了情感上的排斥,积极吸取了美声唱法中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并将其成功巧妙应用于我国的民族唱法,使得今日的民族乐坛发出从未有过的勃勃生机。 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大多数人沉溺于民族情感的牵绊,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但总会有一些有识之士,会摆平情感与理智的天平,正确看待中国与世界,像林则除、魏源、孙中山等,正是他们推动着中华历史车轮的一步步前进。抱着传统停滞不前,只能落后挨打。中国的近代历史不正是最好的典型吗? 中国悠悠历史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的民族感情,但世界的发展,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勇敢地拥抱整个世界大家园!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这篇文章的题材新,观念新,令人耳目一新。作者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丑女孩”吕燕在国际服装模特界走红之事大加赞赏,以此为突破口,勇敢地向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挑战,从而,提出“世界的发展,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勇敢地拥抱整个世界大家园”的全新的理念。“民族情感与世界”的标题,既紧扣了文题,又使文章显得很大气。 考生个性特点:视野广而观念新。 文化背景分析:对服装模特领域情况了解,并涉足多个领域,对美学小有研究。这里也顺便提一下,作者将“京剧”和“样板戏”并列,犯了一个小小的常识性的错误:“样板戏”是在“文革”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钦定”允许演出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部现代京剧,故不能与“京剧”并列。小作者并不熟悉那特殊的年代,算是白璧微瑕吧。 建议:不断开阔视野,不断更新观念,为人为文,都是必需的。同写服装,此文与《我受唐装》角度迥异,写法各有千秋。 爱莲说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争努(是否应为“妍”),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应该是个公正的裁判。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借用古代散文名篇――周敦颐《爱莲说》之篇名,写成《爱莲说》之“现代高考版”,与古之《爱莲说》“遥相呼应”。作者开篇极写自己对莲的偏爱,以致“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于是,不得不反省“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进而感悟出了“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的道理,点明了话题的主旨。结尾的两句话既是很好的类比,又进行了多重照应,很有哲理味。比喻、排比、引用(多为“暗引”)等修辞格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统观全文,是一篇文质俱佳的托物言志的随笔式散文。 考生个性特点:阅读面广,敢于并善于反躬自省――这是为人之一美德,也是为文之一手法。 文化背景分析:了解“百花”,方能以之为文。 广泛的阅读,在文中处处能见到留下的影子――如戴望舒的《雨巷》,丘迟的《与陈伯之书》等,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更用不着说了。 建议:托物言志的随笔式散文常练常新。 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人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它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千百年后,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抒发了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他对于“天”这一事物的认识也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胸怀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作者在诗歌的王国里纵横驰骋,而脉络是清晰的,重点是突出的,并非简单的诗词名句的堆砌:以杜甫的诗句开头,引出话题的关键词“感情”;以毛泽东的诗句作结,则是将话题引向深入。诗人词人里,突出了李清照;诗词吟咏的对象里,突出了月亮。以杜甫的诗句作为标题,极为形象地统摄了全文。可以说,诗歌的材料成就了这篇考场美文。 考生个性特点:爱好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 文化背景分析:爱诗而善于积累。不背诵数百首诗词,考场上哪能得心应手地调出如此多的诗词名句。 建议:“熟读唐诗三百首”,对中学生来说,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受益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选用一种他人可能不会用的材料,则又是作文得高分的一个公开秘密。 让理性主持宣判 世俗是一张望不透的网,水晶般的双眸难免被滚滚红尘蒙蔽,让悲剧上演。 今天的朋友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微笑的神情后也许藏隐着奸诡的用心;最亲密的人也许会将你送入海底,含恨永远。 伟大的叙利亚先知赐给万物的灵感不是一目了然,而是理性的思维。 三国旧事依旧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无知。 从哲学角度上,有善恶逻辑与是非逻辑之分。很明显,三国中一直串演着善恶逻辑的悲剧。其实在历史上,文化的积淀一直追溯着道德的魅力。只有站在道德的足印上,你才会明透是非逻辑的蕴味与事实的感动。依记“堕泪碑”的美谈。晋将羊祜与吴将陆抗在兵刃相见的战场边,留下了一幕幕送汤送药、彼此互相敞露真诚的感动,终念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芒。在法西斯纵横的时光中,是谁给了美国黑人运动员夺魁的信心?是他那最强大的德国运动员的一个真诚的眼神,一次无私的鼓励。论感情亲密上,他们都是人生的陌路,在彼此各自的同列面前矮了一大截。但岁月的孤独将证明,所有一切都是真,都是事实。他们都有理性的头脑接受了彼此的那份祝福。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使是心腹,也应防他那未露的尖刀。不要再让西楚霸王的头颅捧在故人吕马童的手中,不要再让李闯王的生命结束在心腹大将的刀下。《韩非子》中富人的家财很可能就在他儿子的手中,希腊神话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生命湮没在他娇妻的毒衣下。 也许亲密的感情真的是一种美丽,但在对事物认知的角度上我们要舍得放美丽远行,是理性让铁的烙印留在仁人志士身上,是理性让世道还拥有那份公平。 事实之光胜过达摩克利斯之剑。让理性去宣判事实的得主,让理性去主持这场是非善恶的宣判。不要再让伪君子的滑稽重演,不要再让“祸起萧墙”的岁月再现。因为人终究是现实中的动物,而非梦中的风筝,一切都应尊重事实。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在“感情的亲疏”造成的不同的“认知”结局中,作者选择了悲剧的一面。文章似一贴清醒剂,读来令好人警醒;又似一柄利剑,直刺入恶人心脏。在结构上,对照和照应安排得很周到。在材料的选用上,典型而又全面,特别是大量暗引的材料,处理得很有特色,显示了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功力。 考生个性特点:考生无疑是青年,但在为人和为文上,却不乏“老谋深算”。 文化背景分析: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建议:阅读面宽,语言精练者,可写这样的文章。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 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到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 一般说来,当我们偏爱某一物,亲近某一物时,我们会觉得它特别动人,正如邹忌之妻,偏爱邹忌而认为他比齐国之美丽者徐公还要美。这正如古语所言:“情人眼里出西施。”当我们被外物所触动时,它们也便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品性。 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其实,万事万物都以它固有的规律运动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潮起潮平,只是我们的感情不同,这一切才给我们不同的印记。旷达者从中汲取力量,恬淡者从中陶冶心灵,感伤者对此自悲自叹……无论怎样,能有所感受,是可贵的,但我们还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一种不以亲疏远近定是非的人,让我深深地佩服与敬仰。那便是大义灭亲的人,那便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人。在他们的灵魂中,一种高尚的理智使他们超越了狭隘,超越了个人的恩怨得失,而代之以多数人的利益。如高山流水一般,这种精神从远古流到今天,还将流向未来,它纯洁着世风,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华,给我们注入清凉的思想之泉。 是海棠依旧,还是绿肥红瘦?这是一个问题。我想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应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海棠依旧”和“绿肥红瘦”在文章里三次出现:一是标题,二是开头,三是结尾。开头用的是本义,以之提出问题,艺术而形象;结尾时,已是“泛化”,表明要探讨的问题已引向“深”和“广”的两个方面;作为标题,全文则以此而聚焦,且设置了引人入胜的悬念。有了这样一个基本却又是巧妙的骨架,文章就艺术地“站立”起来了。文章用材似信手拈来,落笔潇洒自如,皆成妙趣。风格柔美而又不乏刚毅,读来韵味十足。 考生个性特点:爱好古典文学,李清照是至爱之一。 文化背景分析:课本知识学得牢固,课外涉猎广泛,课内外珠联璧合。 建议:“请”出一位名人,引用一句名言,巧设一个问题,亦算写作“七十二计”之一计吧? 情役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 香港电视剧《纵横四海》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母亲,为了让杀了人的儿子罪名不成立,竟说人是她杀的,宁愿自己背上杀人犯的罪名,也要让罪恶滔天的儿子逍遥法外!这位“糊涂”的母亲自杀前说了一句话“他是我儿子!”哎!人为情役,命为情丧,何其悲哀! “他是我儿子”,感情便有所偏重;“他是我儿子”,理智便可少些;“他是我儿子”,便可以心甘情愿为他顶罪;“他是我儿子”,一切的一切会变得理所当然,包括包庇、包括顶罪,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愚蠢!人,常常如此,常都被感情所役使,无从挣脱。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俗话说:“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同样,事不及亲,及亲则失。事关及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关乎父母兄弟,对事物的认知便有失偏颇。理智的天平一旦加入情感,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倾斜,常常是感情亲密的那头下沉。有了感情,感情深厚,遇事待人便自觉不自觉地从己出发,从亲出发,被感情所役使,仿佛被蒙上了眼睛,触目所及,尽是黑暗。被感情所役使,心里早已有所偏向。于是,便视听混淆,听到看到的都是己长人短、亲者对非亲者错;于是,便昧着良心,帮亲不帮理;于是,便耳目皆失,清白不分。这是何等的悲哀!心为情役,认知便不分真伪、黑白、是非。 包拯曾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极正确,要想心不为情所役,必要做到情理两分。情归情,理归理。亲朋犯了错,内心悲苦,但是不能因为感情的亲厚而作出悖理之事。这世上除了情谊之外,还有法理这把尺子。法理于人,犹如扫帚于地,扫去情在身上的污秽,扫去感情的役使,使得心境清明。《读者》上提及另一位母亲,为了法理,大义灭亲,不肯作伪证,亲自将儿子送进监狱,这是何等的可敬!每个人心中都有感情,但是每个人心中也都应有一把尺子,一把量度感情与理智的尺子。不能因为感情的深厚,而置法理于不顾,不能因为感情深厚,便罔顾法纪,不能因为感情的深厚而德义皆失。尤其是处于当今社会,提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倘心为情役,就会视法纪、德义为粪土,这怎能使得整个社会法网清明、德义大倡呢?又怎么会有国家的兴旺繁荣?倘若人为情役,整个社会就纲法全无,德义皆失,又何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愿不再心为情役,人为情役。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以“情役”二字为标题,简练、明了却又意味深长。以“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打头,开门见山,直奔主旨;以“愿不再心为情役,人为情役”煞尾,照应文题,照应开头,强化了论证的中心。再看文章的主体:那位“为情所役”为儿顶罪而自杀的糊涂母亲――此例选得极为精当。由此而引伸开来,纵论“为情所役”之贻害,进而阐明“人必须情理分明,才不为情所役”的道理。那位“大义灭亲”的母亲与前面那位遥相呼应,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位“母亲”的入文,可窥见作者用心之良苦。文白相间的语言,精练而有力,旁征博引的同时,自创的“理智的天平一旦加入情感,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倾斜”之类的句子,亦可与名人名言相媲美。 考生个性特点:憎爱分明,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文化背景分析:综合了多方面的素养。 建议:“情役”二字的选用,是全文成功的关键,因为它不仅是起到标题的作用,恐怕更重要的是在立意和构思上。 李白的泪水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应为“殆”)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本文化用了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之二的“可怜飞燕倚新妆”句,引出主要人物李白的故事。故事中,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历史人物与“我”直接对话。“我”的参与,“我”的理性的思考,大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李白的泪水”,是他自傲不羁――本身就是一种极有个性的“情感”造成的, 更是他的对立面――唐王朝的统治集团造成的――杨氏皇亲国戚怎能放得过“贵妃醉酒”时近乎得意忘形的李白!“感情亲疏”决定了一切。这滴历史的泪水,直至今天,还在令我们警醒。 考生个性特点:想象丰富,有洞察社会之能力。 文化背景分析:历史知识丰富,对李白有研究,对《太白醉酒》一折戏很有感悟。 建议:此文的写法与《孙悟空下岗记》的写法不同,《孙悟空下岗记》是完全新编了一个独立的故事,而本文则是新老故事融合起来写,且有许多议论和抒情的成份。“杨玉环磨墨”一句有误,应是“杨国忠磨墨”。 与你同行 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个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写在前面 理智与情感战争,从亘古,到如今; 情感与理智同行,由沧海,至桑田。 每天每年,我们在这样的战争中整编记忆;每日每月,我们在这样的同行中梳理我们总也凌乱的灵性。辨着火的脚印,水的足迹…… 他们似乎不共戴天。凌云壮志中夹杂了儿女情长,就好像总也难逃西楚霸王的悲剧,四面楚歌仍时时在历史深处回响;纯粹的情感中掺拌入世俗实务的因素,终将使美珍碧玉粉身碎骨,坠入泥淖,红楼遗梦,终难掩那“原应叹息”之声。水,难与火同行…… 可是,沉睡多年的智慧偏要在水深火热之中诞生。在火热的情感中锤炼,在静如冰水般的理智中复苏――淬火后,它获得了爱与美的涅,情与理的新生。 与你同行――爱是智慧的眼睛,它会将一切嫉恶所难寻的真理,剥离在智慧的面前。 与你同行――理是智慧的头脑,它要把一切虚妄和表象,在智慧中过滤。 千年万载的人们,都陷入感性与理性的困惑。自然为感性的人提供抒情与再现的场所。也为理性的人提供征服与探索的余地。 一路走来,谁与同行? 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在情理交界中延伸;人类最可怕的念头,是千方百计为情感所牵绊的错误寻找合理的藉口;人类最残忍的生存方式,是将感情封存,只迷信“理智”所能带来的物质哲学。 也许,一个截然相反的判断,不来自情境的不同,只依赖于对对方不同的情感。 也许,一个最理性的抉择,却基于对真与美无情地屠杀,他对此,毫无感情可言。 这样的认识中,只有对人情世故的亲疏,只有对财物俗华的迷恋,没有智慧与他们同行。 情感的死角即是认知的误区,永远看不到美好的人,只要把自己捆绑在偏颇与猜忌的十字架上,永远难以企及智慧的圣餐。 让水与火同行,情与理同行。坚持爱与美的真理,让冲动与成见在你的足下沉淀,带上淬火之后的智慧 ――与你同行!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作者将两个平板的概念赋予了形象的外观,使我们能闻其声而见其形,甚至还能与之“同行”。正是这样,人类自诞生起,与生俱来的“情感”与“理智”,就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同斗是永恒的,同行则是螺旋式上升的,每一次相斗的结果,人类的智慧都上升了一个层次。作者的技巧高就高在,不是机械地阐释道理,而是以诗化的语言,燃烧的激情,铸就了这篇散文佳作。 考生个性特点:热情奔放而又不乏冷静的思考。 文化背景分析: 历史的,哲学的,语言学的。 建议: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诗歌创作的激情随时在朐中燃烧,达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这种激情正是写作的动力,也是灵感产生的土壤。我们不一定能达到这个地步,但没有激情,却又是不行的。《与你同行》的成功,又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真理只有一个 袭人的寒风沿着漫天枯黄的野草卷来,我在苍茫的幽幽古道上,寻找着千百年来被遗忘和丢弃的珍宝。 那是一种怎样的奇思,会将真理埋没在幽僻的山谷,若不是有夸父追日的决心,怎有人能将它觅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姆莱特站在崖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 我不知道亲缘对我意味着什么?莫不就是我的姓氏和血统。那么真理又意味着什么?难道仅仅也就是一种痴迷的执著。我不知道“文敌诗友”的白居易、元稹是怎样作出这种两难的选择,更无法想象那个为江州司马惊起的大诗人怎不受到“文敌”的牵绊,反而泪溅湿青衫。 我不解爱因斯坦和波尔为什么开始还争得面红耳赤,转眼间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是情感埋没了真理,还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拥下熠熠生辉。这真是一种无助的悲哀和孤独。 我是我父亲的儿子,而我却认为父亲的处世过于圆滑。我是我老师的学生,而我却认为老师的教学过于呆板。我理解父亲的苦衷,更尊重老师的劳动。但“真理只有一个”,我只能选择这惟一不让我感到心疚的东西。 浩渺的星空呀,你永远闪耀着动人的灵光。你哪里知道纵使万丈的火山灰能掩埋整个的庞贝古城,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罗马广场上空激扬着令人振聋发聩的文字:“未来的世界会认识我的价值……”躁动的人群中回荡着为和平、为真理护卫的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声音:“相信我,千万人呼喊的声音比不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的母亲的痛苦……” 对面不是血海深仇的死敌吗?为什么明知危险重重还要执著主动伸出和平的双手?这里不是满目疮痍的子民吗?为什么还要背着激进的青年,迈出寻求和平的出路?激进青年的爱戴难道比不上对手的停战吗?亲亲子民的情感难道比不上与“敌人”的一个握手吗? “真理只有一个”,原来这就是答案,是我寻寻觅觅、魂牵梦绕的唯一的归宿。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终身追求奋斗的唯一终极。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深情的呼喊,苦苦的寻觅;博大的胸襟,深邃的思考;老到的语言,流畅的行文 ……这不是廉价的溢美之词,这是在客观评价一篇高考作文。 考生个性特点:博览群书,思接千载,笔触万端 文化背景分析:广博。 建议:这种有高度有深度的随笔,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随”,来自千百次痛苦的磨练。还有,若无广博的知识储备,“随”,也是不可能的。 血浓于水 理大于情 像有云常常就会下雨,像空穴常常就会来风。 感情直接关系到认知,他常常影响着对事物的判定。 ――题记 戴个有色眼镜 “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人们所以常这么说,足见感情先入为主、带成见看人者是很多的。三国时诸葛孔明,虽堪为智慧的化身、睿智的表率,但他也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魏延脑后长有反骨,诸葛亮为此不喜欢他。于是,即使屡建奇功也不得到信任,北伐曹魏时,魏延曾献“出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的良策却遭到诸葛亮的断然拒绝。而因马谡饱读兵书、熟谙兵法,与自己有父子情、师徒义,诸葛亮竟不顾先主“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谆谆告诫,误用马谡而导致街亭失守,大伤了蜀汉的元气。这是感情这副有色镜,影响了诸葛亮的认知、判断,进而造成了军事上的重大损失。 太阳也有黑子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益于万物,给世界以光明、温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于是被人们奉为至美的化身,顶礼膜拜。殊不知太阳内藏黑子,它也有不足。说到此,使人自然想到伟大领袖毛泽东。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正如《东方红》唱道:“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毛泽东让劳苦大众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生活,人民应该感激她、爱戴他,对他有深厚的感情。但“感情”不等于理智,更不能取代对事物的认知。毛泽东也是人,他虽然伟大,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决不能因为对毛泽东有感情,就像文革时那样一味崇拜、甚至神化他。毛泽东也有错误,他制造了“大叛徒刘少奇”这一新中国的第一大冤案,发动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浩劫”,大大阻碍了祖国建设的进程。对于毛泽东,说其白璧微瑕可以,说其美玉无瑕,那就不客观公允了。 自摘的果子甜 俗话说:“自己摘取的果子最香甜。”此话似乎无可厚非,果子是自己付出的劳动所得,自己对其珍惜、有感情,这很自然。然而,如果你以为自己摘的果子比别人的更香甜,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敝帚”也“自珍”,孩子总是自己的好,往往是感情驱使下所产生的非客观、超实际的价值判断。不是么,我们作文中就常常有此切身体验:有时你受见闻所感,浮想连(应为“联”)翩、文思潮涌、挥笔成文。这文章虽然感情充沛、气贯始终,但往往存有思虑不周、偏激失度,甚至连语法都有错误,而你却读之琅琅上口,品之赏心悦目,思之韵味无穷――自我感觉实在良好。何以不能觉察、发现文章的弊端呢?就因为它是你惨淡经营的成果,你是偏爱心理作用下的当局者,是“感情”左右了你的认知和“判断”。 血浓于水,理大于情。感情虽然能够直接影响着认知、判断,但它并不是“义理”,也永远替代不了“理性”。相反,“理”大于“情”,“情”只能趋从、隶属、服务于“理”。我们必须清楚这一点,正确地处理好“感情”与“认知”的关系,才能少犯甚至不犯“感情用事”的错误,从而避害趋利,以理性的认知,创造人生的无悔。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血浓于水,理大于情”,一则8字标题,对比、对偶加类比,形象地表达了要论证的中心。三段文字,从古代、现代和自身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感情必须服从于理智”的道理。诸葛亮的例子,毛泽东的例子,十分典型,极具说服力;对“自己”(这里当是泛指)所作的剖析,入情而合理,亦令人心悦诚服。再看三个部分的标题,皆用了借喻的修辞,形象而贴切,又为全文增色不少。 考生个性特点:对历史熟知,能公正评价历史人物,说话为文善打比方。 文化背景分析:历史的,修辞学的。 建议:从总的标题到三个小标题,作者皆妙用修辞格,精心设计,使文章外形的主要构件显得很新。由此我们看到了,标题出彩,全篇也就生色了。当然,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借鉴的还多。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 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一代霸业。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 历史长河滚滚,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 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漫透了百姓的血泪。 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托起沿河的点点明珠之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盛世。 人镜对着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于是双手挥舞着高呼“明君”、“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圣明,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 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君主,他们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 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更加公正,更加客观。 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任何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灵动的心审视世界,对任何对错,保留一份最真实的了解。 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辙辗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几百万考生中,写史的不乏其人,此篇有何独特之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的笔下,把一代帝王推向峰巅,旋即让其跌入深谷;或是深谷中,把帝王推向峰巅。这种大起大落,正是波浪式前进的历史的一个缩影,而造成大起大落的“动力”乃是“情”。此处的“旁观者”,客观也。独特之处还在于,大量骈句的运用,增加了形式美,音乐美,也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考生个性特点:喜读书,特别是史书。 文化背景分析:历史知识,语言知识。 建议:历史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写作材料的源泉,人人可用;精选材料,巧取角度,敢于创新,方能高人一筹。语言的锤炼亦是制胜之法宝。 眼前同一水 笔下情各异 我认为,“感情上的亲疏”会直接地影响到“对事物的认知”。不然,同是H2O的“水”,何以在不同人的笔下呈现出异样的特色、寄寓着不同的情怀呢? 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 一代君王,本已习惯了金口玉牙、发号施令,过惯了作威作福、纸醉金迷,享尽了春花秋月、歌舞升平。然而,一旦沦为仰人鼻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其心情会怎样呢?李煜忆“不堪回首”的“故国”,虑朝不夕的现实,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滋味”是什么?当然是“愁”――是身世之“愁”,亡国之“愁”,怀旧伤今之“愁”。“愁”如此铺天盖地、绵绵无绝,多情善感的李后主能不移情于物、托物遣怀、赋滔滔不绝的江水以感性的认识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啊,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就是他不尽的哀愁。 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 即使遭受投降派的种种打击,可念念不忘南宋王朝和广大沦陷区人民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仍然向往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生活。他置身江西造口壁,面对无数青山、不尽江水,虽满腹惆怅,却难禁一腔忠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生的境遇,爱国的赤诚,使他寄意于山、赋情于水,山水成为他认知的载体。是啊,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终究遮不住江水的向东流去。无疑,此处的东流之“水”,是作者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寄托。 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 1925年,深受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带着强烈爱国热情的闻一多从美国归国。旧中国军伐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使他心中的梦幻破灭了。面对北京西单二龙坑南端的一个臭水沟,诗人对沟水的一个新的认知脱口而出:“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它断不是美的所在”,只能“让丑恶来开垦”。因为作者心有所积、情有所属,才在爱憎交织的心绪中,赋“水”的意象以“死”的特征。这丑恶的、腐朽的、绝望的“死水”,就是当时的中国的黑暗的现实啊! 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 南方已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也正在酝酿中。1924年,朱自清先生的感情是积极进取、充满旺盛斗志的。他登山情满于山,游水意溢于水。于是,平平常常的一泓潭水,竟成生机勃勃、风姿绰约、令人心仪的美神:“那醉人的绿呀!”使人心旌摇荡;那“蕴蓄着奇异的绿”,令人想张臂拥抱,令人用手去抚摸,令人去用口去吻。试想,如果朱自清先生没有热爱祖国山河的激情,怎能对一潭绿水有此认知和感受呢? 眼前同一样的水,笔下何以有不同描述?无疑,是认知受感情影响的结果。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读此文后,首先要赞赏的是作者的构思:选择“水”这样的“物”为依托,三种共四个不同类型的人对“水”的“情”,“总――分――总”的结构,中心十分突出。材料的选用和和语言表达上,稍加留心则知,每一个人物都有代表性:李后主是亡国之君,辛弃疾是爱国将领兼词人,闻一多和朱自清则是现代的爱国文学家兼学者。写每一个人,都交代了其所处的政治环境,都引用了有“水”的代表作,都写了“情”不同,对“水”的认知则不同。可说是历史笔法和文学笔法的和谐统一。不俗的构思加上乘的表达,这篇文章很耐咀嚼。 考生个性特点:书读得多而细,历史的,文学的;思则广而深。 文化背景分析:历史知识,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熟悉,古今诗词有较多的积累。 建议:熟悉历史,对历代文人有较多的研究的考生,可以这样为文。这篇文章的结尾“认知受感情影响的结果”一句,写得太直,与通篇浓浓的书卷气不协调。 漫谈“感情”“认知” 同是对“修墙”、“防盗”的预见,却产生“聪明”或“被怀疑”的结果。 “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着“认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 ――题记 “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怒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可我知道是句名言。它不仅在作品中被引来引去,就是同学间其使用的频率也不低。“可爱”之于“美丽”,恰恰如同“感情”之于“认知”,人一旦对某事物有感情,就常常会感情先入为主,并在此感情的左右下对事物进入感知、认识,只顾优点,无视缺憾,从而做出感情化的判断,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总是自己的好。”――这是句俗语。它虽简单明了得无须解释说明,却包蕴着“感情”之于“认知”的哲学内涵。自己的孩子谁不爱?为人父母者,在亲情的驱使下,对其子女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百看不厌。他们说话行事、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充分表现出其聪明、伶俐,显得那么顺眼、可心。即使是有了过错,也往往会寻找理由,为其开脱、予以宽容和谅解。这无疑是“感情”之“亲”所致,它左右了思维“认知”趋向的公正性,过度地放大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人为的无视其缺点和不足。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这是我在《成语词典》中查“敝帚自珍”时学到的一句话。其大意是:自家的一把旧扫帚,却把它看作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好,自己却非常珍视。仔细想想,这句话也关乎到“感情”与“认知”的关系问题。有此思维、心态不能说不好,至少它体现了自爱、自尊的人格特征。但凡事都须有度,如果一味地“谁不说俺家乡好”地自我感觉良好,就是毛病了。殊不知,你认为的“千金”、“敝帚”,只是你偏爱感情下的一厢情愿,若以为其价值真的等同于“千金”,甚至以此自矜、自诩起来,那就绝对地错了。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幸亏我们背得《谏太宗十思疏》全文,知道这句名言。唐太宗本一代明君,可名臣魏征却分条列款、不厌其烦进行劝谏,并将此内容列为“十思”之中,这足见因“感情作祟”而影响“认知”甚至做出了错事,是古以有之且常常有之的。“喜”、“怒”是什么?是“感情的亲疏”;“恩”“罚”是什么?是“认知的正误”。古代的明君、名臣尚且需要力诫“因喜谬赏”、“因怒滥刑”,我们普通人就应该倍加注意――“不能感情用事”啊! 人非草木谁无情?认知常伴感情生。 欲识“庐山”真面目,尚须不在“此山”中。 ――谨以此小诗作为结语。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着一“漫”字,作者“心的小舟”开始了远航;“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则又限定了“航行”的区域,并言明远航是为了“求索”。“文化的河流中”作者有意识地选取了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民间俗语等“文化”精粹,个性化的诠释,感悟,归结出“求索”得来的道理。 文章的主体之外,两处“小部件”别致而富于诗意――其实本身就是诗―― 为这篇随笔式散文增加了一道风景。 考生个性特点:诗意地阅读,诗意地思考,诗意地写作。 文化背景分析:课内外知识较为完美的结合。 建议:话题要“漫”得下去,“无米之炊”显然是不行的;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但我们却又窥见了,作者查词典所得,都在高考作文中直接派上了用场。 眼睛上的窗帘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虎啸深山,每一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 人呢?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三种最宝贵的情感,金钱可以买到名车豪宅,但在这三种情感面前,它连街头流浪的乞丐都不如。这三种情感是人一生不可丢弃的财富,正是这三种情感像三颗灿烂的宝石将人生道路映照,伴随着你我他从无忧无愁的童年走到饱经风霜的老年。我们向往至纯至真的亲情,向往刘关张式的友情,向往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有时这三种情感也会像无形的窗帘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即使一个人再丑,但在他爱人眼里,却是仙女下凡。何止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父母眼里出爱因斯坦、出爱迪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天下父母亲谁不希望子女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天下父母的愿望,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于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后,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虽然有时不会说出口,这就是人们眼睛上的窗帘在作怪。 我们眼睛上的窗帘是灰色的,有时也可能是绿色的,它有时像魔鬼,搅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有时又像天使,给人以温馨。 当它是灰色时,它是可怕的。 它曾多少次助长了人们心中的怨恨,它曾多少次引发冲突?父仇子报,恩恩怨怨,代代相传,本来是可以化解的,却因为一个“情”字把人们的眼睛掩住了。有多少次因为这眼睛上的窗帘,使人徇私舞弊,无视事实,错判了冤案。 当它是绿色时,它是可爱的。 有时我们会因孩子、父母或其他一些亲人做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虽然很可笑,但代表了亲人之间的那个“情”字。 错也是情,对也是情。情,作为人们眼睛上的窗帘,是需要用心打开的。 善待它,用我们的心去打开它,无论外面是风雨交加,还是艳阳高照,都要给我们的眼睛以自然的真实。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眼睛上的窗帘”,形象的比喻一开始就吸引读这篇文章的人的眼睛。开篇引用所学过的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引出一个“爱”字,接着,扩展了“爱”的范畴,很快,笔峰一转,切入正题。“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对“感情亲疏”会造成“认知”各异的最好的注足,文章由此而将话题引向深入。结尾部分,照应文题,极为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考生个性特点:书读得细,善说而明理。 文化背景分析:课内外知识的积累和融合。 建议:“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词一句总有心”。用好一个比喻,引用好一句名言警句或得当的“凡人凡语”,将使全文增光添彩。 校正情感 我们常因情感而美丽,却也常因情感而视眼朦胧。如古代那个“智子疑邻”的人,又如认为“邹忌美于城北徐公”的那个邹忌之妻,再如常说“孩子是自己的好”的人。这种因情感亲疏,而造成的认知上的偏差,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无疑是可笑的;若发生在举贤任能的政治生活中,则必定是可悲的了。 因为这种偏差,尤其是主观故意“以情感影响了认知”为理由专门造成的偏差,使官场充斥任人唯亲的风气,造成“有贤不知,有贤不举”的局面,进而使“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变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闹剧。并且造成上下国人,日以“联络感情为当务之急”,致使酒店桑拿等奢靡产业昌盛不衰,致使送礼之法“从金钱珠宝,到豪宅别墅,从春药美女,到学历文凭,从宝马香车,到学识虚名”层出不穷。 如何校正感情,改变这种局面呢? 有人建议,加强道德修养、理性修养,用道德的自我约束力校正情感偏差,用理性认知驾驭感性认知。但是,沉睡者易醒,假睡者难叫。毕竟,道德理性像祁黄羊那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这种方式既不能保证人人都是理性道德的,更不能保证人人时时都是理性道德的。谁知道坚强的理性卫兵何时突然打盹呢? 有人建议,建立“举贤责任制度”。即谁举荐谁负责,如果被荐者“行污其职”,则举荐者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据说这种制度在秦汉之际就已经产生了,历代沿用,到了明代更是将“举荐不洁”的处罚加重到剥皮囊草的程度。但是后人也未见明朝吏治有怎样的清明。究其原因,“举贤责任制度”虽然可以增加荐者的谨慎程度,却也形成一旦举荐,死命相保的朋党风气,形成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产业。 有人建议,取消一人或简单几人说了算的举荐制度,用选举制度代替举荐制度,用众人理性去校正一人或少数几人的情感认知。这种建议的确有些创意。 我不知道这种方法能否凑(应为“奏”)效,但我相信,历史上人类求知的代价都不会白白付出的。我们从摸索中走来,一定能够克服这种人类自身的弱点,否则,人类何以自称“地球生命的灵光呢”呢?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校正情感”,此标题极有创意:它既是论题,又是作者的观点,还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校正”一词的活用,使此标题一下“灵光”起来。文章力陈官场的丑恶,针对此“丑恶”,以“校正情感”为核心,提出三条具体措施;且提且议,相比相较,肯定了“的确有些创意”的第三条。“有人建议”的三次出现,不仅造成一种间隔反复的形式美,亦使论述客观一些。结尾一段充满了理性的色彩,也写出了对社会,对人类的未来的信心――这就是“校正情感”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吧! 考生个性特点:观察社会,有杂文的写作才情。 文化背景分析:社会学、历史学、写作学。 建议:“校正”二字用活,全篇便大大提升了品位,这两个字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 情与理 现实生活中,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没,那么,怎样才能驾驭住自己的情感呢? 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中;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一、渴望真情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 情吐露,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莱人”,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唯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一、超越感情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这些,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酝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驾驭感情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缰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 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万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了极有代表性的8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态度,提出“渴望真情”、“超越感情”、“驾驭感情”的“三境界”说,表明了自己对“情”与“理”的关系的认识的独特的理念。三个部分8个人物按“3――2――1”的顺序递减,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吧?全文引用的材料丰富,角度各异,语言精练而有文采,当是一篇优美的随笔式散文。 考生个性特点:冷峻地思考问题,客观地评价人物。 文化背景分析:历史知识 ,诗文名句。 建议:源于课本――语文、历史及其他,走出课本。 第三种人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重感情的民族,交情、友谊、爱情、血缘……无一不在华夏子孙中占重要位置。这似乎没有什么坏处,可马老先生的理论中有言:认识能反作用于实践,能指导实践的进行,而实践又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可见,感情的亲疏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 现今社会上大致有那么两种人:其一,感情严重影响他们正面的看法,越亲近越熟悉就越信任对方,似乎所有缺点都会变为优点,“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就是此中典范;其二,感情过分影响他们负面的观点,越是了解就越是认为此物有多少不足,多么不可靠。此种人对外界有严重的戒心,“疑邻盗斧”便是其一。 其实世界上还有第三种人,那便是不因感情的亲疏而影响对事物的认知。古书有载:某日皇帝问某一大臣有谁可以担当最近空缺的一要职,大臣稍加思索便提议另一大臣。皇帝问:“他与你有过节, 什么还推荐他?”大臣答:“陛下只问我何人能胜任,并没问他是否与我有过节。”不久后皇帝又要他推荐另一人任职,他考虑片刻便举荐自己的儿子。皇帝问:“他是你儿子,为何不像其他人一样举贤避亲呢?”“陛下只向我要人才,并没有问我他是不是我儿子。”故事的结尾是大臣提议的两人都在岗位上如鱼得水,非常胜任。 在我看来,做人是应当要成为这第三种人的,做人处事不被感情亲疏所影响,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提高自己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处理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然而要成为第三种人并不容易,不然现在满大街就找不着前两种人了,而我的文题也只能换成“唯一的一种人”了。因为要成为第三种人要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精神的修养,这在物质大潮猛烈冲击的今天,要做到的确很难。唯一较有条件的可能是我们这样的有学校保护的学生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像范大学士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或是像苏大文豪的“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而吾与子之共适”的闲逸追求都行。我们要努力提高精神素养,学会处事冷静,不被情感亲疏而影响自己对事物的认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平天下”的担子可是落上我们肩上了。希望在子孙中,也许会有人在考场写下一篇“曾经还有两种人”。努力吧,18岁的青年们!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人是恒温的热血动物,普天下的人大多数具有两重性,“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不同的人,正确与错误的比例不同而已。考生提出的“三种人”说,是一种“标准”的划分,“第三种人”是一种理想的“人”,一种理想的境界。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感情用事的时候。但我们却赞同考生的“三种人”说, 因为社会需要“第三种人”, 社会的发展应该造就“第三种人”――至少是接近“第三种人”的人。文中引用春秋时晋国大夫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起了一以当十的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皇帝”一词用得不当――当时还没有此称呼。 考生个性特点:敢于标新立异。 文化背景分析:成语典故、俗语、诗文名句,都派上了用场。 建议:任何创新,从根本上说,都是观念的更新,写文章亦是如此。要敢于让自己的文章露出锋芒。 理智•••••认知•情感 ――三篇论文的思考 A教授是某大学著名的哲学教授。有感于如今情与法、情与理的纠纷,一日于黑板上书一论文题目:认知需要情感否?不一会,三个得意门生呈上即兴之作。教授读后慨然。 甲:血脉传承 天地精神 鄙人认为,丰富的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宝藏。如果没有了丰富的感情作为认知的基石,人的精神世界将黯淡无光。 有些事情,难道一定要摒弃情感才能知其真伪?即使是真相大白,又有何意义呢?希腊神话不愧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人们也明白那些情感丰富甚至有些意气用事的众神不过是先人根据当时奴隶主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罢了,但希腊神话却未曾受过冷落。炎黄传奇,大禹治水,皆上古辽远虚空之事,为何能溶入吾民族之血脉?天地悠悠,每一个民族都需要不朽的情感支柱,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某些史实的考据探究倒属其次了。毕竟,一个有了独立民族精神的民族,大都不会走入狭隘的认知极端。 我们和范仲淹的感情亲否?既然不亲,为何能深味其“先于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情而发由衷的崇敬?我们与李煜的感情深否?未也。然而为之衷情落泪之人不在少数。正确的认识,实际上也包括了感情上的共鸣。思古之情,咏史之兴,并不因时空的无端而湮没。 乙:史海钩沉 有些所谓的距离并不能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著名的散文家余秋雨访问巴黎时就曾感叹:我们对欧洲的了解,要比欧洲对我们的了解深得多。中国,法国,亚欧大陆相距其甚远,更何况欧洲人在百年之前曾是中国人的不共戴天之敌。事实证明,我们对一种文化的了解,并不因我们的喜恶而停滞,相反,还在不断深化。是什么让中国人摒弃了国耻家仇、洞察西方?是对现代化的渴望,对民主与科学的求知。 当然,意气用事让我们吃了不少亏。君不见文革中大肆驱逐外国科技人员,痛批“洋专”,错失现代化之良机?如此愚昧之举,与讥西洋技术“奇技淫巧”的王滔有何异?意识形态和狭隘的爱国史观,有时也会成茫茫暗夜,让历史前进的航标黯然失色。二者相较,鄙人以为现代化进程中感情对认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丙:对自然要自然 自然科学的发展无疑受到了感情的阻隔。用喜好厌恶之情衡量事物,只能使科学在原地打转。 日月星移,“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古人已认识到的事实。对自然要自然。或许,我们曾因蜘蛛的丑陋,忽视了其抓捕害虫的本领;或许, 们曾对罂粟的倾慕,淡忘了它祸患之巨大。真正的科学人应该用无私无畏的态度去面对所有研究的对象,普通人也只有摒弃有色眼镜,方有益于生产生活。 “最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风霜”,君不见西欧人对“番茄”为“狼桃”的误解与厌恶,使得一株简单的植物,百年之后才“登堂入室”。 感情,有时会扼杀科学。 教授评语:三者,言之有理。人不是放牧的马群,人文领域固然需要情感的滋润;而历史社会在发展,亲疏好恶,感情用事,又实在不可取。唯有一点,那就是人的求知最终将战胜肤浅的情感! 理智与情感,角力永恒!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总――分――总,“分”者为三段,这样的结构已不鲜见,然而,“教授考试,学生答卷”的写法,就几乎是这位考生的“专利”了。故而,此文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构思新。说穿了,“教授”亦好,“学生”亦好,不过是作者的代言人而已,此种写法功用何在?那就是便于作者心志的驰骋而又务求所写客观。三位“学生”的答卷,分别选择了“每个民族都需要不朽的情感支柱”、“历史的教训”、“自然的启迪”等三个角度,三份答卷组合起来,正是作文题目要求的答案。“人的求知最终将战胜肤浅的情感”,是“教授”,更是这篇满分作文的作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乐观预言;“理智与情感,角力永恒”,道出了“理智”与“情感”,正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并存,其潜台词恐怕就是“每一次相较,理智都要上升一个层次”。文章用例涵盖“百科”,大到国际,小至“蜘蛛”、“罂粟”、“番茄”,典型而得当。用语整散错落,锋锐而奔放。总的说来,文章“成色”新,容量大,含金量高,颇具可读性。 考生个性特点:书读“万”卷,思接千载,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文化背景分析:“百科”知识。 建议:深厚的人文底蕴,超凡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这些“财富”,令我们羡慕,羡慕之余,我们应很好地借鉴。 我们需要的答案 这,是灰黑色的现象:亲,所以熟悉,所以相互影响着用同一种角度,同一番伦理来看问题。久而久之,会把对亲近人的印象和情感掺入他们的人性之中,他们成为我想象中理所应当的“他们”,而现实的他们却被遗忘了。疏,所以陌生,所以本能地产生一种抗拒力和警惕性,把那些一无所知的人们隔绝在对立面上。未知,等于任何一种可能,包括罪恶的不怀好意。他们令人紧张,让人渴望保护自己,人们把他们的其他品质搁浅了,而把可能带给人们最大危险的罪恶放大了,于是,现实的他们也在人们的头脑里迷失。 这,是沉甸甸的习惯:请回头,向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深深地看一看。孔子思想之中待人处事的“诚实忠信”归根到底要服从权力上的尊卑和血缘上的亲疏。这样扭曲自尊的气氛之中孕育出的道德也就难免事与愿违,封建的暗藏继承为自私,仿佛一种深入血脉之中的遗传毒素:对亲人,对亲近之人的仗义和袒护;对外人,对陌生之人的淡漠与鄙夷。沉甸甸地,它们积压下来,多少次的洗礼,也无法让其不留痕迹地离开。 这,呼喊着精神的革命:你自尊、自信吗?只有自尊自信的人才知道如何尊重和相信别人。 你能客观与公正地对待问题吗?用自己空白思维接受新发生的事件,用宇宙的眼睛看世界,那将是一种无比辽阔的俯望。 你能锻炼坦然与平静的胸怀吗?应该尝试地去相信,去分享别人的珍贵人生。被误解也许是件好事,而他人的不幸却不能给你任何安慰,从误解中反省自己的过失,而把自己的帮助和关怀施予那些与你无关却不幸的人。 你找到了博爱这一根源动力了吗?把对亲近之人的浓浓情意化开,不让它迷蔽住你的公正和清醒,再把它们拿出来与所有人分享。当万分的劳累与倦怠之时卸下虚伪的面具,在禅烟与茶香的缠绕中冥想:“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这,需要社会的支持:环境和社会是温床,是染缸。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许多环境与社会因素可以引导人格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只有在良好的道德风尚传播下,人们才能不断地打开视野,发掘众人的闪光点,而不再把家门与心扉紧锁,不再“亲之溺近,疏之靡远”。 我们正在聚蓄着个人的努力,等待着群体的觉醒。 我们正在抛弃那个富人的眼光,公平公正地对待世界!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如果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圣杜甫发自内心的,对物质生活的渴求――贵在为“天下寒士”着想,那么,这篇文章则是当代的“凡人”――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对一种美好的精神境界的渴望――也是为天下之人着想。文章力陈“灰黑色的现象”,从“文化传统”中追本溯源,大声疾呼“精神的革命”,继而在三个有力的反问中,给出一名中学生所能寻求到的答案――归结在一点,就是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变。最后,对理想的精神境界表示了乐观的态度。真可谓心之切切,言之凿凿,令人肃然起敬。 考生个性特点:关注社会,关注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颇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 文化背景分析:哲学的,传统文化的,也少不了名言警句。 建议:认真读书,坦诚为文,议实事,说实话,抒真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定能写出好文章。 公则生明 朱F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话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公正无私、威严廉洁的高大形象。 “公则生明”,单单四字,意韵深远。公正,不偏私地想问题、办事情,则处理问题明智正确;反之,带有主观色彩,便不能公正无私地认识和处理问题。而人往往受主观影响,难以对事物做出正确深刻的认识,所以要做到“公则生明”并非易事。 人们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韩非子》中一则寓言曰:“宋国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墙淋坏了。他儿子认为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家老人也如此认为,是夜,果然富人被窃。富人于是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老人为窃贼。”可见,富人对被窃一事,完全受感情亲疏所左右,自己的儿子,偏私地认为聪明,邻翁却是怀疑对象,这样不客观,很难认识到真相。或许,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所以,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要想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理智客观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在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我们要向包拯学习,他公正廉洁,不包庇一切罪行。他的铡刀上斩昏君,下斩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闪光,只要有罪恶贪婪,一律逃不过他公正无私的眼睛。于是,才在青史上永远镌刻着他的名字。 我们要向岳飞学习,他训练的岳家军,行军迅猛,杀敌勇武,这与他的公正无私是分不开的,儿子岳云,犯军规违纪按军法处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有所偏颇,于是全军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赞,因此,岳家军才使金军闻风丧胆,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飞的精神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于不分青红皂白,不辩是非之中,我们要坚决拒绝让感情主宰理智。 “公则生明”这句话犹在耳边回荡,让我们摒除感情的干扰,理智公正地在世为人吧!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 “这是一篇满分卷。内容上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认为要克服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做到‘公则生明’,然后分析寓言材料,再举包拯断案公正无私、岳飞带兵不徇私情为例证。行文思路清楚,结构严谨,语言表达流畅,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以上系江西省高招试评小组专家对这篇作文的评语) 考生个性特点: “文如其人”,作者关心时政,写议论文入格,规范,观点鲜明,为人也应该如此。 文化背景分析:对时政有一定的了解,也注意了写作材料的积累。 建议:这是2003年高考结束后,在媒体上公布最早的几篇满分作文之一。该文公布后,就其是否能得满分的问题,产生了较大的争议。社会上正反双方的意见都不多谈;“但文采上稍显平平,材料也不新鲜。”江西省高招试评小组专家对这篇作文的这句评语,应是客观公正的。我们选《公则生明》一文,也力求客观一些,让读者了解有争议这回事,也希望读者从争议中获得写作上的教益。
文章录入:dragon&&&&责任编辑:dragon&&&&
【】【】【】【】【】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
浏览器不支持嵌入式框架,或被配置为不显示嵌入式框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摘抄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