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计量司与碳排放核查计量如何怎么计算的方式方法和公式

《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发布 12月1日已开始实施
  《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封面
  中新网12月23日电首部采用中、英双语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CECS 374:2014(以下简称《标准》)已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第176号文的公告,《标准》已于日开始施行。
  《标准》于2010年纳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10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住宅实验室、天津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参编,于2013年完成意见征求,2014年完成送审和报批。在研制过程中得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及低碳设计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编号:2011BAJ07B02)”的经费支持以及各行业专家的支持与肯定。
  《标准》结合国际相关标准和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建筑碳排放活动单元过程的特点与控碳需求,采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的方法学,提出建筑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发布的标准化计量方法,规范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由于消耗能源、资源和材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碳排放计量,做到方法科学、数据可靠、流程清晰、操作简便。《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其它温室气体计量亦可按本标准执行。
  《标准》共分5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清单统计法、信息模型法。规定了建筑从材料生产、施工建造、运行维护、拆解直至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碳排放计量所要采用的方法与原则。《标准》在“附录”中提供用于采集建筑各生命周期阶段活动水平数据和碳排放核算的计算表单,并提供常用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可对建筑进行完整、统一的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发布。
  《标准》根据我国建筑在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工程建设资料和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建筑碳排放计量的两种方法,供用户选用;对计量建筑碳排放所涉及的活动水平数据以及碳排放因子的采集工作,从内容范围、采集方法、来源渠道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规定;对建筑碳排放数据核算,给出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相关计算参数及其选用条件;对计量结果的发布形式、发布内容等做出统一规定。
  《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在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中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量和减排评估服务,在国家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申报管理平台及建筑样本数据库建设中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中新网房产频道)
稿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天房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站内检索:
&&&&&&要&&&&闻
统一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推进低碳建筑建设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本报讯 记者薛秀春报道 为探讨建筑碳排放科学、专业的计算方法,统一建筑碳排放标准,日前,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外专家就国际ISO碳计量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述方式、建筑边界划分、清洁发展机制和碳交易等进行了广泛研讨和交流。
碳排放的计量尤其是建筑的碳计量问题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学术难题。建筑能耗和碳排放边界划分及建筑能耗的数据表述方法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研讨会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的编制、修订,加强中国因素在国际标准中体现的一次有益尝试,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国际标准化进程。
在研讨会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郁银泉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统一认识,全球协作,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才能真正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造福人类。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所所长刘刚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建筑碳排放及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相关科研实践及成果,同时介绍了近几年来标准院在建筑节能改造上所做的有益尝试。碳计量国际标准负责起草工作组的召集人、日本东京大学野城智也教授介绍了日本在碳交易、建筑物碳排放监测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指出统一碳计量方式方法的必要性。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工业标准化协会、德国标准化学会、英国标准协会、加拿大标准理事会、法国标准化协会的国际专家以及中国专家们就建筑碳计量国际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讨论和修改。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专家分别介绍了本国的经验和措施。
据悉,国际标准化组织第59技术委员会第17分技术委员会第4工作组(ISO/TC59/SC17/WG4)建筑碳计量标准工作会议同期在北京召开,来自ISO/TC59/SC17/WG4建筑环境性能委员会的国际专家和中国建筑碳排放领域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田国民、标准规范处处长王果英与参会的国际专家进行了会谈。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系统计量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的系统计量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绿色建筑碳排放计量&&1.1 一般规定&1.1.1 绿色建筑碳排放计量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对象。&【条文说明】对于类型和使用功能的建筑,可采用整体的方式进行温室气体进行计量和报告;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应以单栋建筑为对象进行碳排放计量。应考虑建筑周边绿化对于固碳的影响,按照实际绿化面积公摊到本建筑的绿化面积进行折算,建筑群绿化面积折算方法同单栋建筑。&1.1.2 绿色建筑碳排放计量范围为建筑运行过程中消耗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条文说明】这里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了90%,是最重要并且最容易测 ...
注:本网站只对会员进行开放式浏览!
查看全部内容请
没有账号请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化气候史和人口史是近年来国际
碳市场行情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 易碳家期刊 联系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Copyright(C)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排放强度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