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调空怎样主持

夏季易发心脑血管疾病 医生提醒少吹空调预防脑卒中
来源: 华商网&& 16:56
神经内科吴海琴主任医师正在回答患者提问。
  华商网讯(记者 曹国敏)6月24日是&世界脑卒中日&,近期西安天气炎热,脑卒中患者明显增多,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吴海琴提醒大家,盛夏是脑卒中高发期,夏季空调过度使用造成室内外温差大,也可能诱发脑卒中。此外,患有脑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老人,如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和房颤患者,以及吸烟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卒中。
  6月23日上午,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举办&关注脑卒中,立即行动&主题义诊活动。活动现场,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的专家们向广大患者普及脑卒中预防知识,耐心解答各类健康问题,受到患者好评。
  本次义诊活动由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发起并联合陕西省神经病学会、陕西省科普学会主办,义诊活动的口号是&认识脑卒中,倡导关爱;高危筛查,合理干预&。
张桂莲主任医师正在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疾病知识。
  当天上午9点,由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吴海琴主任医师,张桂莲主任医师、展淑琴副主任医师、卜宁博士、高飞博士、杜赟主治医师、姚丽主治医师、王虎清主治医师及内分泌科张春虹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到在义诊现场为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咨询及诊治活动。
  据了解,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叫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
  据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吴海琴教授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患者得病后的治疗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显得尤其重要。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而最重要的是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所以,脑卒中病重在预防。
  专家介绍,血压波动、情绪紧张、血黏度上升、睡眠不好等是导致脑卒中夏季易发的四种因素。具体来讲,夏季,气温升高,皮肤血管扩张,势必造成大脑血流减少,同时会有血压波动,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易诱发脑中风;另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里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上升,极易导致脑血栓;长期呆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里,排汗不畅,不利于血液循环;从凉爽的空调房突然走到室外,室内外温度的骤然变化,会影响血管的紧张度,间接诱发中风;还有一些人由于夏天睡眠不好、休息不良、饮食紊乱,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
  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吴海琴教授提醒大家,预防脑卒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如出席肢体麻木,头痛,耳鸣,面部感觉异常,言语困难,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就是高度危险信号,这类患者最终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5&8倍,应该及时去医院找神经科医生作系统的检查及积极治疗,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此外夏季锻炼身体尽量在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和太阳落下后进行。
  专家提醒,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越早越好,病人最好在发病3个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治疗。发现脑卒中患者后,身边的家属、朋友应该沉着冷静,将患者放平,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的分泌呛咳误吸到肺部造成患者窒息。另外,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因为脑卒中大致可分为出血型和梗塞型两种,在没有确诊以前,绝对不能随意用药,否则会加重病情。与此同时,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简单叙述病情,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的物质和心理准备。整个转运过程中,家属最好尊重急救医师的建议。切忌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转运,数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被延误治疗的患者是没有采用急救车的方式转运。
编辑:王玲
  滁州市45岁的徐大姐突然眼花,不久右眼失明。医生的诊断让她大吃一惊:原因竟然是...
脱毛行动邀你来体验啦,10个免费脱毛名额在等你来报名,赶紧行动哦……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
24小时点击排行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ICP备号 SP服务代码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预防与调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0.50
&&¥1.00
&&¥3.00
&&¥3.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预防与调养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7.8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必须调控好血脂
中国首个蔬菜胶丸“心力健”帮助您轻松调脂--《家庭医药》2015年02期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必须调控好血脂
中国首个蔬菜胶丸“心力健”帮助您轻松调脂
【摘要】:正管好"坏胆固醇"心脑自然安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人的"坏胆固醇"等血脂水平都在升高。而当人体内"坏胆固醇"含量过多时,可
【关键词】:
【分类号】:+【正文快照】:
管好“坏胆固醇”心脑自然安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随着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天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年01期
陈铮鸣;[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12期
陈敏;[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年01期
李维平,罗万红,程华薇,杨福寿;[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08期
,马爱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2年01期
顼志敏;[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J];河南医学研究;2003年03期
徐东白;[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年01期
李巧华,王林;[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5期
张效云,董明纲;[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光明;;[A];二○○九年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王宝鉴;张书余;谢静芳;秦元明;;[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高霞;李素芹;张大辉;;[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夏雪君;;[A];饮茶与富裕型疾病防治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魏铁力;陈英群;邓颋;;[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雷同康;;[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危小军;廖伟;廖祥中;;[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高维;;[A];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上島弘嗣;;[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王国付;钦光跃;;[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小华;[N];南通日报;2009年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12年
李颖;[N];科技日报;2012年
江波;[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蒋月荣;[N];保健时报;2006年
蒋锐;[N];家庭医生报;2006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王蓓蓓 (副主任医师);[N];家庭医生报;2009年
记者张东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本报记者 孟筠;[N];中国老年报;2010年
黄晏君;[N];哈尔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阮烨;[D];兰州大学;2013年
程莹;[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雪敏;[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叶瑜;[D];浙江大学;2010年
许大辉;[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周骥;[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薛晓丹;[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张秉玲;[D];兰州大学;2012年
殷文军;[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王玲玲;[D];吉林大学;2014年
孙霆;[D];浙江大学;2009年
向辉标;[D];中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调脂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困惑与思考
&作者: &
文章号:W<font color=#4099&&
11:48:35&&
文字大小: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 是慢性隐匿性发展的疾病,从出现症状进展到晚期,是心脑血管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CVD引起大量患者致残。CVD与不良生活方式高度相关,血脂异常是导致CVD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他汀调脂治疗能够预防CVD,真实世界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循证医学证据相差甚远,实在令人担忧。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所属病种
作者简介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介:  职称职务: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
 编辑部 010-
企业采访部 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