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大病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告诉你甲状腺病如何治疗?
  您身边有人患甲状腺病吗?据统计,全球有3亿以上人患有甲状腺病,4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达10%,儿童甲状腺病也在逐渐增多。的讲座将告诉您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有无甲状腺病,得了甲状腺病如何正确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保健预防等等。讲座还将免费为大家提供甲状腺病科普宣传资料。欢迎大家参加!
  讲座时间:日(周五)下午14:00—16:00
  讲座地点:教学楼三楼
  讲座:甲状腺病门诊 副主任医师
  联系电话:0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2号
  乘车路线:422路 三义庙—中日医院;602路 北苑家园—中日医院;807路 惠新东桥南—中日医院
(责任编辑:崔潇丹)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尿道炎是男性朋友常见的一种泌尿感染疾病,它的出现会给男……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洗脚洗出足癣,修指甲修出甲癣?这些说法并非无稽之谈,邓…… []
G点位于阴,道的前壁中段,能让女人瞬间高潮。…… []甲状腺疾病概述
&&&&&&&&&&&&&&&&&&&&&&&&&&&&&&&&&&
甲状腺疾病概述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对甲状腺的认识最早源于甲状腺肿,祖国医学中,关于甲状腺疾病有不少记载。公元前7世纪,在《山海经》中就有了关于“瘿”(即甲状腺肿)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是秦汉以前数百年用药经验的朴素总结,其中也有海藻”主瘿瘤气”的记载。公元300年前后,晋代葛洪的《肘后方》首先谈及海藻及昆布治疗瘿病。在隋唐时期,随着内科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已经知道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应用脏器疗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分别论述过瘿瘤等病的针灸取穴治疗,书中记载了许多特效方药,如海藻、昆布羊靥等治疗瘿瘤。明代《普济方》收集的方剂中也包括了治疗瘿瘤者。清代也有不少医家对瘿瘤的诊治进行过探索。
在西方医学中,5世纪末,艾修斯(Aetius)著有Tetra-bihlion16卷,书中已经记述了甲状腺肿等症状。有关甲状腺肿的记载在12~14世纪。1543年,意大利学者维萨利斯(Vesalius)第一次描述了甲状腺的解剖学特征;1654年,Wharton见此腺体形似盾甲而将其命名为甲状腺(thyroid,or
long shield);但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尚处于朦胧阶段,多数认为该腺体没有功能。
对甲状腺的科学认识始于19世纪。作为甲状腺的病因观察,环境因素,尤其是食物、饮水和其他应激物的研究,更是那时候观察和研究的热点。1812年,Gay-Lussac从海草灰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命名为碘,并证实其能使甲状腺肿消退。英国的Prout于1816年勇敢地在自己身上试验了碘的毒性,并且应用它成功地治疗了甲状腺肿。1820年,Coindet在法国同样进行了关于碘酊的系统研究,证实了其治疗效果。1833年,Broussingault描述了碘盐能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1896年,Bauman进行细心观察,并介绍碘与各种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对如何正确使用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19世纪中期,对于甲状腺的性质和甲状腺肿已经有不少研究。1836年,英国的形态学家King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发现,切除甲状腺后的动物会出现人类黏液水肿的某些症状,由此提出了甲状腺是有功能的器官,其功能可能是分泌某种物质;并详细地描述了甲状腺滤泡,并对其血运和淋巴进行了观察。同年,Cruveilhier明确了甲状腺是无管腺,他和Virchow指出,它包含有囊泡(vesicles)。在1870年,很多英国人开始注意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性质,Fagge提出甲状腺的功能丧失是引发散发性和先天性克汀病的原因,willialn
Gull及William
Ord澄清并明确了黏液性水肿病人甲状腺的临床和病理作用。1886年,Horsley提出过度活动的“高分泌的甲状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基础。
直到1891年,Gley用精细的手术和严密的观察把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区分开后,才使甲状腺的生理研究走上了科学的轨道。1892年Fox和Mackenzie发现粗制的动物甲状腺经口服后,可见有奇迹般的治疗效果。紧接着在1893年Muller指出,羊的甲状腺浸剂经过处理后进行皮下注射,可以治愈黏液性水肿病人。1895年,Maganus—Lery发现,毒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氧耗量比正常人显著增高,而黏液性水肿病人的氧耗量则降低,并发现服用甲状腺粉者其氧耗量增加,因而他提出了甲状腺分泌物可加速营养物质氧化的观点。至此,人类才开始真正揭示甲状腺功能的本质。
1802年,Flajani曾多次描述了伴有突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这种现象在1835年爱尔兰人Robert
J Graves和德国人KarI
A取得进一步的认识。而Von
Basedow在1840年提出了包括甲状腺肿、突眼和心悸的“Merseburg三联症”,并且采用含碘丰富的矿泉水对其进行治疗。在以后的几十年中,MoebiuS,Stellwag和Von
Graefe等相继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眼征做过详细的描述,时至今日,医生们检查内分泌眼病时,仍采用以这些临床医学先辈们的名字命名的描述方法。
有关甲状腺手术的记载,已有很长时间,直到19世纪中期,包括简单的甲状腺结节的切除、动脉结扎等手术,已有100多例的记载,而当时的病死率高达40%。早在1842年,格鲁吉亚的Long最早在手术中采用了硫乙醚(sulfuric
ether)进行麻醉。1846年,Morton在美国麻省总医院提出了乙醚的效应,在当时,虽然有些问题还未能完全得以解决,但它确实改变了手术的过程,减少了病人的痛苦。20年以后,在1867年,Lister先后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5篇抗脓毒系统(antiseptic
system)的学术论文,几个月之后,甲状腺手术后发生的脓毒病合并症随之减少。在欧洲,所有规模较大的手术室均安置了石炭酸气瘴装置,这种做法一直沿用了20年。直到1883年,Neuber改用手术人员戴帽并着长上衣,推荐“无菌概念”。&&&
1877年以前,维也纳的Billroth进行了很多甲状腺切除手术,手术死亡率下降至8%,成为施行此种手术的世界范围的领路人,在当时,特别强调手术时一定要弄清和分离好喉返神经,切记不可使其受到损伤。他们也证明了手术与甲状旁腺的关系。Koeher以保存组织和避免损伤作为手术操作时的要求,使得当时甲状腺外科达到崭新的高度,在1889年,甲状腺手术的死亡率降至2.4%,到了19世纪末,已降至0.18%。
19世纪末,Billroth的学生Von
Mikulicz采用的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技术,已被明确确定是防止发生甲状腺功能低减、神经麻痹和抽搐的治疗方法。就在这一时期,美国的Halsted在欧洲吸取了Billroth和Kocher的学术教诲,与他的学生如Cushing和Bartlett及同事Welch和Osler开展的工作,达到了本领域的顶峰。
&甲状腺学领域在20世纪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概括。
19世纪后期,对甲状腺激素已有很多研究,包括对甲状腺球蛋白的提取。1911年Oswald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离二碘酪氨酸。4年后,美国生物化学家Kendall从3t新鲜甲状腺中提取出0.23
g结晶物质,含碘量65%,结晶物质被称为甲状腺素“thyroxin”。不久后,证明其具有甲状腺的功能。1926年,英国生物化学家Harrington观察到它包含有4个碘原子,在Kendall工作的基础上获得0.027μg的甲状腺素,并阐明其化学结构是酪氨酸衍生物。1927年,英国化学家Barger化学合成了该种激素,并推测其在机体内的合成具有二碘酪氨酸的氧化偶联的相似步骤。
滤泡细胞分泌到胶状质,随后的吸收和进入血中的概念,是1910年由Carlson和WoelfeI最初提出的,胶状物的贮存和释放的认识,由Uhlenhuth给以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他发现甲状腺实质细胞具有特异行为,和其他腺体细胞相比,在细胞浆内所贮存的产物不同。反Severinghaus指出,在任何时候,不同滤泡的甲状腺活性有不同的时期特点。
1932年,Nonidez发现了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认为这是源于甲状腺以外,并怀疑它们可分泌其他类型的激素,这在以后得到了证实。此外,他还描述了复杂的甲状腺的神经解剖,在此之前,Hopkins于1909年曾做过甲状腺血管方面研究。Wilson在1929年弄清了甲状腺的淋巴网络。
1895年德国的化学家Bauman第一个发现在甲状腺内存在含碘的有机化合物。1910年,Marine指出,在溪水中的鳟鱼发生的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所致,这再度增强了人们对碘用于防治甲状腺肿的兴趣。1916—1920年,在他著名的Akron实验里,提到了富碘膳食可降低学龄儿童中的甲状腺肿。Mc—Clendon论及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征入伍者当中关于甲状腺肿和饮水中碘含量之间的关系。在1923年,卫生行政官员Goler也提及此事,当时,他在纽约的Rush水库加入7.5
kg的碘盐,当地的甲状腺肿的发生率也随之下降。
在19世纪,早已主张用碘来治疗毒性甲状腺肿。1920年前,不少临床研究结果支持这种治疗作用。1928年在美国的波士顿,Means的资料显示,碘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的,而不是由于对抗甲状腺激素。1935年,Boothby和Rynearson指出,碘剂治疗可调整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代谢率。而Plummer在1923年明确了碘在治疗毒性甲状腺肿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毒性甲状腺肿病人术前准备的价值。不只是用碘来控制甲亢的症状,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腺体的增生和血管形成也有改善。由于应用了碘,对大多数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来说,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变得更加安全。
由于在人的血清中,建立蛋白结合激素碘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困难,碘的其他途径的研究在开始是缓慢的。在1930年,很多研究与蛋白质结合的碘的测定方法当中,认为采用沉淀和丁醇提取法更为准确。而在以后,很多人致力于最理想方法的探索。而只有在若干年以后,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来研究疾病病理生理和诊断治疗,才是研究碘与甲状腺病的历史新篇章到来的时候。
&&在治疗学的进步方面,20世纪的前10年中,认为较有价值的药物共有10种,其中包括碘剂。
20世纪以来,由于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核技术和医学的结合,产生了原子核医学,用于研究基础医学的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和同位素诊断及治疗
1934年,Fermi介绍用回旋加速器(cy—clotron)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s)碘。有两个研究组,美国哈佛的Hertz和与其一起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和Evans及加州伯克利的Hamilton、Soley和Lawrence齐头并进,提供了新同位素的基础资料和应用知识。这些都是存在时间短暂的核素(nuclein),是在物理实验室手工操作进行研究的。1937年,日本的仁科等建造了世界上第二台回旋加速器,为医学提供了大量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为同位素碘用于临床创造了条件。数年以后,核医学逐渐萌发,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6年原子反应堆的建立问世,开始提供廉价的131I,并明确了放射性131I具有γ和β射线,其半衰期为8天。
在年,Hertz、Hamilton、Soley和Chapman等,在甲状腺毒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使用放射性碘治疗病人的临床经验。在对原发和转移的甲状腺癌的治疗中,Seidlin、Marinelli、RawSon和Beierwaltes等证明其也是有用的。
1947年Taurog、Chaikoff提到,由于改进了方法学,如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场)、色谱法及电泳等,在帮助弄清碘的代谢途径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Gross和Pitt-Rivers在1952年发现并合成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1958年,闪烁晶体和Anger伽马照相机的发明,人们不再应用Geiger—Muller管和直线扫描仪了。亚稳定的99mTc证明对实验诊断是有价值的。经过纯化,123I,具有13小时半衰期,软X线和无破坏性的β射线,作为商用以后,被认为是理想的同位素。20世纪50年代末,99mTc开始较为广泛的应用。此后,应用放射性碘123I和99mTc进行的甲状腺摄取和分布检查,在全世界是公认的评定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结节的标准检查方法。
1960年,Myers和Vanderleeden报道一种好的标记物125I开始投入生产,为体外观察其60天的半衰期及软放射参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早在1912年,Gudenatseh已注意到甲状腺素(T4)对两栖类动物变形的影响。1920年,Byron对黏液性水肿蛋白质的水潴留以及T4对蛋白质的转换和动员水的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在1921年,Plummet在体内和体外无数次的实验中认识到,T4的主要作用是、使所有细胞的代谢活性加速。1927年,Aub开始观察甲状腺与钙代谢,首先提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有骨质的丢失,并与Meyer和MeTiernan合作,进一步研究后指出,T4不是通过其他系统,如肾上腺或神经系统,而是直接作用于体细胞。1934年,Blumgart指出,胆固醇与代谢率逆转的比例关系。他还指出,切除甲状腺对晚期心绞痛病人有肯定的疗效,明确了对甲状腺功能低减患者可以减少氧的需要量。
1927年,Smiths系统地观察了动物垂体切除后指出,其他外周内分泌腺体功能低下的同时,甲状腺是萎缩的。Aron、Loeb和Bassett在1929年用生物法证实了一种物质为促甲状腺激素。
近十多年,促甲状腺激素突出的进展有基础知识和调节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基因的表达两方面,还包括TSHβ亚单位和α基因的转录,虽然曾有自主产生而生成TSH垂体瘤的资料报道,但很少。在TSHβ中,尚缺少瘤细胞系列。不论是常染色体隐性型还是显性型,均缺少TSH的生物合成,这与Pit-1突变有关。在伴有低TSH和低T4的常染色体隐性型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减患者,其特点是TSHβ的突变。TSHβ的缺失更常发现在日本人当中,TSHβ和常见的α亚单位之间的突变可阻止二聚体的形成。
1964年,Muphy和Pattee应用了一种全新方法,更加特异的测量血中的甲状腺激素,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实验突破的先驱之一。这种全新的改良方法是基于Yallow和Berson在1962年发明的放射免疫技术,他们最早用于测定血中含量很少的胰岛素,以后很快用来检测T4和其他化学物质。这两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在致力于其他领域工作的同时,对甲状腺学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年,Guillemin和Schally提取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在神经内分泌学方面增添了新的篇章。
人们认识到,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体温和气体交换,对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有重要作用。因之在20世纪前半期,基础代谢率测定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检测和观察手段。这些检查方法是Benedict(1918)和Du
Bois(1924)先后共同建立的。不同的是Benediet应用的是医用器械,而Du
Bois则采用标准计算图表和体表面积的公式。这些不严密的但是无创性的检测甲状腺功能的手段,在临床一直被广泛沿用了几十年。在1940年以后,由于碘的生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基础代谢率测定逐步被新方法取代。
随着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希望了解游离T4及游离T3的愿望变得更加急迫,Recant和Riggs于1952年对各种临床疾患时的T4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假设,认为血中蛋白质结合能够减缓和模糊真正具有活性的游离甲状腺激素构成。及至1965—1966年,Ingbar和Braverrman以及Sterling和Brenner采用平衡透析或超滤技术,将甲状腺激素在血中的游离部分与和蛋白结合部分分离成功,并进行测量。虽然这种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一般的实验室难以进行,但这是检测血中FT4及FT3含量的金标准。在1959年,Hamolsky建立了一种更加实用的旨在测量游离及结合部分的方法,这是利用红细胞或树脂进行第二次结合测T3摄取的方法。此种摄取数值与总T4的测定的数学计算(游离T4指数或游离T3指数)完成了有用的甲状腺功能的数学校正。1972年Chopra介绍用放射免疫,1978年Schall介绍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逐渐用于血中甲状腺激素游离部分的测定。1984年澳大利亚的Stockigt等进行了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研究,观察到当同时用几种物质时,甲状腺功能检查会受到影响,如用多巴胺和高浓度的呋哺苯胺酸(furosemide,一种利尿剂),可出现低甲状腺素血症。1988年Lim等对甲状腺激素与血浆蛋白质的竞争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平衡透析方法对许多药物及脂肪酸在血清甲状腺激素结合方面做过不少观察。
随着基础医学和实验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也有很大发展。
在人们的印象中,20世纪20年代以前应用药理剂量碘化物,可能引起碘甲状腺肿和黏液性水肿,或可能引起碘甲亢。对开始有治疗效果的Graves甲亢患者,也可发生不能预料的碘中毒(iodism)过敏反应和危险的碘脱逸(escape)现象。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人们去努力寻找能够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的其他物质。
20世纪20年代,Chesncy观察兔的实验,用卷心菜喂养后引起了甲状腺增生肿大。他也注意到用硫氰酸钠对高血压早期治疗以后引起类似的甲状腺的增生。10年以后,Hercus和Perves的工作确定这种特殊的卷心菜(brassicae)含有硫酰胺(thionamide)。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Richter和Clisby对大鼠做苯硫脲(Phenylthiourea)品尝试验(tastetesting),引起了实验大鼠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低减。将垂体切除或口服干甲状腺能防止这种增生。关于苯硫脲的抗甲状腺作用的机制,在1944年由Astwood阐明。1940年末,各种硫酞胺(thionamide)的活性和毒性已能明确分出。在临床上,甲巯眯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在美国、甲亢平在欧洲,已经作为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选药物。在以后的文献中,相继有观察报告,明确了上述药物使用的适当剂量,以及用药的安全性和注意点。直到目前,还没有新的抗甲状腺药物能够取代这些早期推出的药物。
对甲状腺恶性病变的认识曾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对其诊断和治疗看法也均是有争议的。1800年的病理分类,难以解释我们当前的认识。Halsted广泛编纂物甲状腺手术文献里,见到“甲状腺癌细胞”最早出现是在1862年(Gosselin巴黎)。
关于甲状腺癌,过去经过多方面工作所说明的问题,直到今天看法依旧。Ward在1935年曾介绍,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滤泡状癌较为突出,而在非流行地区,则是乳头状癌多见。1983年,Ureles论及甲状腺癌时,提出甲状腺癌与其他癌的概念不同,认为5~10年的治愈意义不大,更为重要的是病变无痛的生长。原发病变可处于“睡眠状态”,癌肿可能突发,之后变得活跃,以至于有远处转移,活跃的病变甚至比以前更为恶劣,可危及生命。经常可以见到,转移病灶不能反映原发的病变。有血管受侵犯时,应当弄清其原始病灶的真实情况。某些组织在病理学上看似良性的滤泡状甲状腺肿,其“良性”病变可侵犯至局部的淋巴结,或转移到肺或骨。这些癌组织有些是具有功能的,体积大的肿瘤可以产生甲状腺功能亢进。通常见到的淋巴结转移比对局部组织的侵犯少。
1948年,在放射性碘的学术会议上,Duffy曾提出建议,希望核查一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记录,该患者那时是按肺转移癌治疗的,他建议这位病人做胸腺照射治疗。以后观察证实Dully的想法是对的。在1950年他和Fitzgerald一起,报道了28例癌肿病例,来说明他们考虑到的那种关系。通常这方面是很少被人注意的。从年,从4个非常好的观察资料中所获得的结果,均证实上述认识,以后的许多观察者也得出了同样的认识。
1975年,Hempelman提出,不主张对正常发育的婴儿和青少年的甲状腺做放射治疗。
在1990年前后,对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调节的认识有了重要的进展。注意到TSH-R基因启动子(promoter)具有了明确的特征。
1994年,Vassart等观察了TSH-R可能与自身免疫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对Graves眼病,以及突变活化的TSH受体所产生的高功能甲状腺腺瘤和遗传性毒性甲状腺增生等之间的联系。
1994年Parma等及1995年Kopp等认为,与自身免疫无关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TSH-R的突变有关系。常染色体显性的和散发的突变发生在T4升高及TSH受抑制的甲状腺肿大的病人。TSH受体通过膜和细胞内形成的突变使受体活化,cAMP生成增加。年,一些研究发现,在甲状腺“热结节”病人中,有体细胞TSH-R的突变。1995年,SunthornthePvarakui等报道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减伴有TSH抵抗的病例,这种病人的TSH水平是升高的。
先天异常分子甲状腺病学的研究已经证明,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和分泌的缺陷,可产生先天性甲状腺肿及血中T4减低。Medeiros-Neto等在1993年发现,血缘相同发病率高的家族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未证明是由于基因的突变。
1992年Abramowicz等介绍,在甲状腺功能低减、甲状腺肿和血TSH升高的患者中,证实有过氧化物酶基因的突变,这些病人过氯酸盐排泌试验是增高的。
1997年日本的Kosμgi等描述了一个35年前发现异常的个体,在1060位点上的突变。美国的Phlenz等描述了一个12岁女孩的碘转运效应,她似乎为双杂合子,是从其父亲遗传第1146位核苷酸突变的无功能NIS,从其母亲遗传一个片段NIS。荷兰的Nogueira等描述4个无亲属关系的家族,9个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基因无活性突变的个体研究,发现2个不同的突变位点,分别在1277和2505。第一个突变无TPO蛋白表达,而第二个突变仅有少量表达。
Bartalen在1994年提到,在大多数病人中,甲状腺结合蛋白的升高是后天获得的,继发于雌激素或晚期的艾滋病(advanced
AIDS)。尚不知道是否由于基因的缺陷。而甲状腺结合蛋白合成缺乏是有遗传的,在男性有1/15
000,他们的临床表现有血中低T4,低游离T4和正常的TSH。女性基因携带者的甲状腺结合蛋白减少,甚可减少50%。突变包括框架位移(frame-shift)突变和氨基酸被替代,从而改变了甲状腺结合蛋白的稳定性。
其他的异常包括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ransthyretin)突变,以及如家族性缺乏白蛋白的高甲状腺素血症(FDH)的自蛋白的突变。大多数的缺陷是由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产生的,近来,有人指出在几个不同的家族中,是由ARG
218 HIS的突变所致。
Refetoff等1993年综述论及,甲状腺受体β的突变的特点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定位在羧基末端3个区。突变减少甲状腺激素的结合和/或转向活化(transactivation),非活化的突变受体与DNA相结合,使正常受体的功能受到阻断。被影响的个体,虽可有血中甲状腺激素增加,TSH不正常,但少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姚平主编.临床甲状腺病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甲状腺疾病调养的三条养生准则
&&&&来源:&&&&
&&&&&&字号
北京8月3日电 (马晓慧、李珊)患了甲状腺疾病在积极的同时,也要注重平常的生活保健。南京市院内分泌科冉颖卓主任中医师介绍,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养生保健包括精神养生、饮食养生、体质养生等多方面。
精神养生――好心情很重要
的暗示作用是很强大,每一个病人都被要求每天有个好心情,这样对病情康复有很好的作用,养生同样注重精神状态的保健,所以,要战胜甲状腺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避免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甲状腺病患者可以在早上一睁,心里就默想:“今天真是好心情”,让自己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每一天。在临睡前,做十分钟的调吸放松,端坐排除杂念,先尽可能的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很缓慢的把气一点点地呼出,这样使一天繁杂的心态平静下来,机体得到放松休息。
饮食养生――合理搭配饮食
甲状腺发生病变很多是由于患者不注意合理、科学的搭配日常饮食,造成了失衡。
甲亢患者要忌食含碘,像海产品中以海带和紫菜含碘最多,平时甲亢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酒等刺激性食品,可导致甲亢患者机体代谢更加旺盛,心跳加快出汗更多,要少吃或不吃。甲鱼、乌龟有补肾滋阴散结作用,特别适合甲亢患者食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食用补血生血的阿胶、龙眼肉,平时还可以用沙参、玉竹、麦冬等滋阴之品煲汤,用菊花、玫瑰花、莲子心清热之品泡茶饮。梨子“生者可清六腑之火,熟者可滋五脏之阴”;柑橘富含维生素C和钾,对甲亢患者预防低钾引起的周期性麻痹有利。
甲减患者不宜吃生冷油腻和咸的食品,饮食宜清淡。可选择一些温补的中药煲汤食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黄芪、西洋参、枸杞、桑葚等;苡米、赤小豆有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对甲减患者很有好处。甲减患者中药治疗常用人参、熟地、首乌等补益药,不宜同时进食萝卜。
微量元素硒对抑制甲状腺肿瘤,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抗甲状腺抗体有一定帮助,富含硒的食物如大豆、西红柿、芦笋、芝麻、蘑菇等,可多食用。
体质养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甲状腺疾病患者要适当配合中药进行身体的调理,增强自身的体质状况,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强度的,劳累紧张、熬夜等,因为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对甲状腺疾病的康复很有必要。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唐汉钧_二、甲状腺病_中医世家
& > 证治经验二、甲状腺病
&1.健脾理气化痰散结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根据现代医学病理分类可见于多种甲状腺疾病,如滤泡状腺瘤,甲状腺囊肿,乳头状腺瘤,腺瘤样甲状腺肿等,属中医“瘿”病中“肉瘿”范畴。唐师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宜,情志失调,思虑过度或劳逸失调而致脾气受损,盖脾为仓廪之官,饮食失宜最先伤脾。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木郁克土,脾气自虚,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水液运行失常,日久聚液为痰,痰阻气机,反之又加重脾失健运的病机,痰湿凝聚,久而成瘀,痰瘀互结于颈前而成甲状腺结节,唐师据此病机在治疗上以健脾理气化痰散结为法立方,脾气健运则运化输布水液正常,湿邪自祛而生痰无源,气机条畅则痰瘀易解而肿自消,佐以化痰散结而顽症可消。脾为喜燥恶湿之脏,故健脾则用、、取法四君子汤而加减,以温运脾阳助化湿痰,理气则以、郁金、八月札以疏肝解郁,抑木扶土,佐以、半夏兼具理气化痰之功,化痰软坚散结则用象贝母、、、以破解瘀结,病程长者,恐其久病入络,瘀久生毒,再酌加、龙葵以剔络解毒散结,诸药合用,攻补兼施,临证每收良效。验案:沈××,女,44岁,门诊磁卡号:369706首诊:日,患者于两年前自觉颈前胀闷不适,于外院作B超示:双侧甲状腺见多发性囊性结节。于外院服用甲状腺激素片治疗,甲状腺结节未见缩小,反有增大趋势,外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为求保守治疗,慕名前来唐师门诊。首诊时患者自觉颈前胀闷不适,诉平时乏力感明显,无心悸,汗出,手抖等症,夜寐尚可,大便偏干,苔薄白,脉濡细。体检:双侧甲状腺可触及多个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结节,以右侧结节为大,质中等,活动度一般,边缘光滑,可随吞咽而活动,按之不痛。甲状腺激素各项检查均在正常水平。唐师据其症状体症辨为脾虚痰凝,治拟健脾理气化痰散结为法,处方:生12g
生6g。连服三周后复诊,患者诉颈前胀闷不适明显好转,颈前结块明显缩小,再予前方中加山慈菇12g
龙葵30g。三周后复诊,B超示:双侧甲状腺内质地不均匀,未见结节影。患者诉诸症若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2.健脾补气滋阴降火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或Basedow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除甲状腺病变外,尚可出现浸润性突眼、浸润性皮肤病(局限性或胫前粘液水肿)、甲状腺肢端病(杵状指伴皮下水肿,纤维化和骨膜的骨形成)等。唐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五脏阴虚,真阴不足,则无以化血,心阴不足,不能震摄浮阳则心悸、脉数、汗出,阴虚不能充盈血海故见月经不调,血虚无以柔养肝脏,风阳内动,故见手部震颤。肝阳上亢,木克脾土,水湿上扰清阳,则见目珠突出,阴虚日久,阴阳失调,则致阴阳两虚。唐师治疗中以滋补五脏真阴为主,佐以补脾益气,唐师常讲,东垣曾说:“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调脾胃以治五脏”,脾为后天之本,为后天气血阴阳生化之源,脾运健行,方能生化五脏之阴,而且滋阴药性多偏凉,味多甘甜滋腻,易碍脾运,在重用滋阴药的同时佐以健脾之药,可促进药效的发挥,以使阴平阳秘,虚火得降,则甲亢自平。滋阴则重用生地为君药,以填补肾阴,肾为五脏真阴之本,肾阴充足五脏之阴方可生化有源,用以补肺阴,用以补脾阴,用枸杞以补肝阴,用莲肉以补心阴,用山茱萸肉以滋补肝肾,其能通行九窍,能助体内阴气之运行,佐以玄参以清火解毒,太子参、、以健脾益气以助五脏阴气之化生,佐以磁石以重镇安神,震慑浮越之亢阳。诸药合用则阴平阳秘而甲亢得平。验案:池××,男,28岁,门诊磁卡号:021079首诊,患者两年前于外院确诊为Graves病,外院用他巴唑控制,患者因服用不规律而无效,近日血常规检查示:WBC:2.2×109/L。为求中医治疗前来唐师门诊求治。患者诉突眼明显,手抖,动则汗出,乏力感明显。体检:甲状腺弥漫性II度肿大,两手闭眼平伸震颤明显。H:89次/分。苔薄腻,脉细数。甲状腺激素检查示:FT3
48.3Pmol/L,FT4
7.8Pmol/L,T3
1.5ng/ml,T4
242.0ng/ml,TSH
0.160mIU/L,TG-Ab
52%,TM-Ab
34%。唐师据其症状体征辨证为阴虚阳亢,治以滋阴降火,健脾益气。处方:生地30g
山茱萸肉12g
,(各)15g
炙12g。患者连服2周后自觉手抖、心悸明显好转,此后一直坚持在唐师门诊治疗,唐师以上方加减,经半年治疗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学习。
&3.健脾益气扶正清瘿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
桥本氏甲状腺炎目前是公认的自身免疫疾病,过去一直认为本病较少见,但近年来发现本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本病以血清内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但碘摄入量、环境因素、感染和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均起了重要作用。患者发病后病程长,由于甲状腺的持续慢性损害的存在,早期可有甲亢症状,后期多发展为甲减。本病在祖国传统中医古籍中并未记载,据其症状体征可归为“肉瘿”、“瘿痈”范畴,但传统中医治疗“肉瘿”多用富含碘的海洋药物如、昆布等,而现代医学已证实本病的发病与碘摄入量的增加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传统治疗瘿病的方剂如玉壶汤、四海舒郁丸并不适合治疗桥本病。唐师据其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本病的病机以正虚邪恋为主,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在患者中很常见,患者每因劳累后发病或加重病情,临床治疗好转的患者也可因劳累体虚而复发。劳则伤精,思虑伤脾,正气虚损则外邪易侵,虚邪留恋而本病成,机体阴阳失调,则临床变症百出。唐师据此病机提出健脾益气,扶正清瘿的治则,据其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若患者甲状腺急性炎症明显,则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佐以健脾益气治疗,若患者病情缓和,则以健脾益气,滋阴降火为主,佐以清热解毒祛邪治疗。方用、郁金、、象贝母开郁散结消肿,、玄参、板蓝根以清热泄火解毒,生、、、、红枣等健脾益气,山茱萸肉、仙灵脾等扶助正气,调和阴阳。临床随症加减,收效甚佳。验案:薛×,女,40岁,门诊磁卡号:日首诊,患者一年前结喉旁不适一月余,经外院做B超,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甲状腺131碘核素扫描均支持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于外院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唐师门诊求治,诉自觉结喉旁有紧压感,时有心悸,平时易疲乏,易患感冒,胃纳尚可,夜寐欠安。苔薄腻尖红,脉濡。体检:两侧甲状腺轻度肿大,质韧,峡部亦肿。查甲状腺激素示:T3、T4、FT3、TSH均正常,FT426.8Pmol/L,TG-Ab 53%,TPO-Ab 54.7%,甲状腺穿刺检查示:大部分淋巴细胞浸润。唐师据其症状体征辨为正虚邪恋,湿痰凝结。予扶正消瘿为法治疗,处方:生30g
山茱萸肉9g
炙12g。患者以此方为主加减服用一月后,自觉结喉部紧迫感明显减轻,心悸已无,又加减服用上方两月后,仁济医院复查FT4、TG-Ab、TPO-Ab均恢复正常范围,随访半年诸症未见复发,各项检查均正常。
&4.健脾养血扶正解毒治疗甲状腺癌
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依次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多数研究者指出乳头状癌总的术后10年生存率为90%,而甲状腺滤泡状癌的预后较差,术后10年生存率约50%左右。唐师认为甲状腺癌总的病机是正气不足,邪毒内生。强调早期诊断,主张中早期甲状腺癌应以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为主,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甲状腺癌患者除常规放化疗外,以中药扶正解毒抗癌治疗多能收到良好效果。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因大病、久病多致气血亏虚,更因术后采用常规放化疗,正气更虚,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则邪毒留恋难祛。因此唐师认为在治疗上,应注重健脾养血,养阴生精,同时辨病选用解毒排毒抗癌的中药治疗。唐师重视东垣“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的观点,认为在用抗癌药时,尤其应注意不可过用攻伐之品,以免妨碍脾胃运化,消伐正气,反害病情。临症每选用生、、、等益气健脾和胃,、生地、首乌等养阴生精,山茱萸肉、仙灵脾等辅助正气,调和阴阳,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冰球子、龙葵、婆婆针等解毒排毒抗癌祛邪。抗癌药中,唐师尤喜用白花蛇舌草、龙葵,两药除具有直接抗癌作用之外,尚可消炎消肿散结,并可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癌症控制和病灶消除,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扶正药中尤喜用山茱萸肉、仙灵脾,二者皆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腻,滋补肝肾而能通行九窍。现代证实此二药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升高外周血象,调节内分泌,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防癌,抗癌作用。验案:张×,男,28岁,门诊磁卡号:0089973日初诊,患者于97年12月在肿瘤医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滤泡状癌。颈部淋巴结5/6,术后放化疗两次,仍在治疗中,目前白细胞3.0×109,患者刻下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惊悸寐差, 舌质淡尖红,中有裂纹,苔薄净,脉细数无力。唐师据其症为术后气阴两虚,心神不宁。治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佐以排毒解毒抗癌。处方:生30g
山茱萸肉9g
白花蛇舌草30g
生6g。经服药一月后复诊,患者精神佳,面色红润,夜寐安,舌质偏红,苔薄,脉濡。白细胞已升致5.0×109/L,顺利完成放化疗。此后继续在唐师门诊治疗半年,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而返回原籍。唐师治疗甲状腺疾病,始终贯穿了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强调在治疗上要重视扶助正气,调节机体的内环境,从根本上解除疾病生成的原因,佐以祛邪之品,协助机体自身的祛邪机制消除已形成的病变。主张辨证处理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主症为主,兼顾兼症,随症加减,方能十则十全。
& 中的相关章节:
  二、甲状腺病(当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病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