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筑设计图纸大全中灰岩qk fa0 rc代表什么意思

保温板与钢筋绑扎牢固;4.5屋面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水泥砂浆找平→铺设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35C20预制钢筋混凝土板;2)施工方案;(1)基层清理;是否满足要求,具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铺设;(2)保温层铺设;置,屋面面积每36平方米宜设一排气孔,要保证排气;不得粉碎,缺棱掉角,铺设时如有缺棱掉角的,破碎不;面铺平垫稳;(3)水泥焦
保温板与钢筋绑扎牢固。
4.5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结构层清理→铺60厚聚苯板保温层→抹1:6水泥焦渣找2%坡→20厚1:3
水泥砂浆找平→铺设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刷着色涂料保护层→铺设
35C20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2)施工方案。
(1)基层清理。将混凝土结构表面杂物,涂浆油污等清理干净,检查预留孔洞和管理埋设
是否满足要求,具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铺设保温层。
(2)保温层铺设。平铺保温层,要留设分隔缝,排气道宽为20mm,间距为6000mm,纵横设
置,屋面面积每36平方米宜设一排气孔,要保证排气道纵横贯通且与外界空气相同,保证材料
不得粉碎,缺棱掉角,铺设时如有缺棱掉角的,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铺设时应紧靠屋
面铺平垫稳。
(3)水泥焦渣找破。首先在女儿墙弹出焦渣铺设的厚度和坡度,找线并找坡灰饼,以示水
泥焦渣铺设厚度及坡度,且由高向低铺设,最低处不得低于30mm,并应在终凝前用木抹子抹光。
(4)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按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程序由一端向另一端铺设。铺厚
20mm。用大冈刮平,铁抹子压光,施工前应将浮浆,油污除去,将基层洒水润湿,在刷水灰比0.4-0.5
的水泥浆一遍,并随刷随铺砂浆,并将管和拐角及找平层与女儿墙连接处做成50mm圆弧或钝角。
(5)为避免找平层开裂,找平层应沿纵横方向设置20mm的分隔缝,分隔缝宽为20mm,间距
为6m。同一格内的工作应一次完成。
(6)铺设卷材(防水)。要做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必须彻底清扫干净。在干燥的基层上涂
刷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时要均匀一致不冲刷,漏刷,不堆积。在阴阳角穿墙管等特殊部位,首先做
好附加层,附加层施工必须贴实、贴牢。按施工现场情况弹好基线。将卷材剪成相应尺寸,卷好
备用,将喷灯距点燃加热基层与卷材交界处,加热时要均匀,喷灯距加热处30-50cm左右。往返
加热,趁卷材的沥青刚刚融化时,将卷材缓慢向前滚铺在基层上并用压滚压实,粘结牢固。施工
时三人一组,配合施工,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空气,使之平展,不得褶皱。短边搭接宽度为150mm,
场边搭接宽度为100mm,将卷材搭接缝处用喷灯加热,趁热使卷材搭接部位粘结牢固,以边缘稍
挤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度,并随即挂封接口。
(7)架空隔热屋面。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设置支座→铺设架空板。基层应清理干净,并
根据架空板尺寸,弹出支座中线。砖墩用M5砂浆砌筑,纵横中距500mm,在支座处应附加防水层,
做加强处理,加强宽度大于地面边线150-200mm,本工程取200mm。架空板与女儿墙之间距离取
300mm。架设高度为200mm,铺设时,将灰浆刮平,并随即扫净掉在屋面防水层的落灰杂物,以保
证架空隔热气流畅通。架空隔热板铺设应平整稳固,缝隙用1:2.5水泥砂浆嵌固。架空隔热屋
面是在屋面上支撑架空板,在烈日与屋面直间行成一道通风的隔热层,从而使屋面表湿得到降低。
4.6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本着“先粗后细,先湿后干”原则,合理安排工序,组织有利加快工期的交叉作业。
4.6.1 抹灰工程
工艺流程。门、窗、框、四角墙缝→墙面清理→浇水湿润墙面→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
饼、冲筋→弹灰层控制线→基层处理→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抹罩面灰→起条、勾
缝→养护。
(1)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中砂,平均粒径为0.35-0.5mm,使用前过5mm
孔径的筛,水采用饮用水。
(2)基层处理。对光滑的水泥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并用水湿润基层。
(3)吊垂直套方。分别在窗口角、垛、墙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众饼冲筋后,在墙面上弹
出抹灰层控制线。
(4)底层砂浆,掺10%107胶水泥浆一道,紧跟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5-7mm,应分层与冲
筋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
(5)面层砂浆。底层抹好后,次日,抹面层。先将墙面湿润,按图纸尺寸弹线分格,贴分格条,
抹灰顺序由上而下。
(6)滴水槽车檐口窗台等部位,上面做流水坡度,下面做滴水槽,流水坡度和滴水槽距外表
4.6.2 楼地面工程
楼面工程做法。决然层施工→铝箔保护层→钢丝网→50厚砂浆结合层→顶留装修层。基层表
面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压实拍平应到平整、冷浆且无松散颗粒为止,且养护2d后方可进行下
地面工程做法。结构层→20厚水泥焦渣垫层→找平层→20厚水泥砂浆结合层→20厚预留装
修层。水泥焦渣垫层同楼面做法。找平层施工:铺设前对基层松散的进行处理,铺前应浇水湿润。
结合层用20厚水泥砂浆根据放线铺抹水泥砂浆,并用木抹抹平,扫毛。
4.6.3 涂饰工程
本工程内墙除厨卫外,均采用白色乳胶漆,采用喷涂。
工艺流程。支设脚手架→基层处理→喷涂。
(1)施工前对基层进行清扫、修补、检查,使基层的碱度PH值在10以下,含水率在10%
以下,基层表面应平整、密实,对抹灰出现的缺陷应进行处理,表面无油污、灰尘、砂浆流痕等。
(2)喷涂。
①喷涂工具。空气压缩机,高压无气喷涂机,手持喷斗,挡板或塑料布,棕刷等
②工序。修补→清扫→填补缝隙局部刮腻子→磨平→第一遍涂料→第二遍涂料
③施工要点。控制好空气压缩机施工喷涂压力,一般在0.4-0.8mpa范围内;喷涂行走路线,
喷枪移动应保持与被涂面平行,固范围不能太大,一般直线喷涂700-800mm后,拐弯180度反向
喷下一行,喷涂搭接在喷宽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喷涂门窗附近时要横向和竖向各喷涂一遍。
(3)质量要求。喷涂用涂料稠度要均匀,压力适中。不必须喷涂地方,应将其覆盖,以免
喷涂时将其污染。喷涂厚度要均匀,颜色一致,平整光滑,不留皱纹、针孔、气泡、发花等缺陷。
4.6.4 门窗工程
工艺流程。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安装连接处理→门窗处理检查→安装→四周嵌缝→
五金配件→清理。
(1)进入现场安装前,工程负责人必须对门窗安装队全体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并有书面交
底材料存档,同时提供安装基准线。
(2)门窗的选配。门窗框、门窗扇角强度符合国家标准MI8。增强性钢必须与钢材内腔一致,
其长度以不影响短头的焊接为宜,用于固定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少于3个,其间距不大于
300mm,距型钢端头应不大于100mm,固定后的增强型钢不得松动。紧固件采用大头自攻螺钉,所
钻基孔孔径不大于3.2mm。门窗框设有排水槽。门窗框,门窗扇对角线相差不大于3mm。门窗框,
门窗扇相邻配件装配间隙不大于0.5mm,相邻两构件焊接处的同一平面不大于0.8mm。
(3)安装操作要点。
①安装固定件。与墙体连接固定件应用自攻螺栓等,紧固与门窗框上。
②立框子。把门窗放进洞口的安装就位线上,用木楔临时固定,校正侧面垂直度,对角线和
水平度合格,用木楔固定牢固,框子固定后,及时开启门窗扇,反复开关检查器灵活度。
③填缝。门窗框与洞口的间隙采用泡沫塑料条或油毡卷条填塞。
④安装五金件。安装时,必须先在框架上钻孔,后用自攻螺栓拧入,严禁直接锤击打入。
⑤安装玻璃。由专业人员安装。
⑥清洁。在门窗扇上贴防污纸,再粉刷,局部污染时应及时擦净。
⑦成品保护。门框安装完毕后,由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损坏。
4.7 垂直运输施工方案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一台QT80塔吊,作为结构施工垂直运输机械。
二.安装步骤
组装:滑轮扶梯走道、卷扬机、起重臂和平衡臂的拼装。在塔吊基座上安装两节标准节,拧
紧连接螺栓。
吊装塔吊提升架至塔身。
(1)吊装连接回转支承。
(2)吊装安装驾驶室。
(3)接通塔吊总电源及回转机电源以便安装时使用。
(4)将塔头及平衡臂第一节拉杆吊装就位。
(5)掉接连接平衡臂。
(6)接通塔吊起重机电源。
(7)找起重机中心位置,吊起起重臂与驾驶室节连接,连接拉杆和塔头段相连,张紧拉杆。
(8)其余一一就位。
(9)安装塔吊吊钩和变幅牵引绳,调节好塔吊安全装置。
(10)将塔吊升至预置位置。
(11)使用电缆护套,一段挂在回转支承上,另一端在回转支承通道平台底部。
三.塔吊附墙连接
本工程附墙两次,附墙在12m处及30m处。在预埋件处混凝土强度达到8%后方可连接。拆除
时应从上至下,逐道拆除。安装区设警戒区,并由专职安全员监护,塔吊下严禁停留。操作人员
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照章作业。
四. 施工电梯
结合工程实况,安装1台SCD200/200施工升降机,作为砌体结构施工及装饰垂直运输机械。
1)安装前现场条件。
安装平台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地脚螺栓牢靠。周围加设防护栅栏。
围栏的安装。调整底架水平,安装电梯节,装好缓冲弹簧座,检查垂直度,安装门框。
吊笼的安装。利用塔吊将吊笼安装,将电机制动器复位,并检查齿轮、齿条咬合情况,吊笼门
与围栏门框的自动开门横杆及门锁活动关系。
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按规定安装。
升节。按规定吊装标准节,每加10m,需测垂直度。
附墙架安装。安装过道竖杆,连桥连杆和斜支撑。
4)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过程确保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各就各位,统一指挥。设备进场前,
做好检查维修工作。安装时,作业场地设警戒线,当天未完的做固定,并挂牌警示。
4.8 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共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施工规范》GB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脚手架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
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
性和耐久性。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结构选用时,力求
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
须符合河北省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综合以上原则同时考虑本工程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悬挑式脚手架,从二层开始,三层一挑,
采用扣件式脚手架。
(三)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1)钢管落地式脚手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50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应平
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
场钢管取样,送国家相关资质的实验单位,进行钢管抗弯、抗拉等力学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
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构件,应符合建筑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
JGJ22-88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沙眼等锻造缺陷,
扣件的 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合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加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
于5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70N2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时,扣件必须取样送国家相关资
质的实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搭设脚手架之前应进行养护、除锈并统一涂漆,颜色力求环境美观,脚手架立杆、防护
栏杆、踢脚杆统一漆黄色,剪力撑统一漆橘红色,底排立杆、扫地杆均漆红白相间色。
4)脚手板、教授片采用符合相关要求。
(四)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工艺流程为:水平悬挑→横向扫地杆→立杆→纵向扫地杆→大横杆→小横
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量出内、外立杆离墙的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
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的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
设平整,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搭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
排,后立内排。
1)立杆间距。
(1)脚手架的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8m;连墙件间距竖立3.6m水平4.5m(及
两步三跨);里立杆距建筑物0.2m。
(2)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
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0m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
(3)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2)大横杆、小横杆的设置。
(1)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
伸长度为150mm。
(2)外架子与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于立杆,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3)剪刀撑。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应与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
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大于15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各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小
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施组设计54等内容。 
 施组设计_电力/水利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组织设计 第一章 1.1 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及依据 1.1.1 我公司将本工程作为我公司重点工程项目来施工, 保证遵守 《...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施工 组织设计经我公司审批后报监理同意实施。对重点分部、分项工程、季节性施工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实施中优化总结,保证施组及方案对工程...  施组设计_交通运输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GB GB GB GBJ13-86 ...  施组设计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小区道路施组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二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描述及进场计划 ......  施组设计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施组设计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施​组​设​计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五、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 ) 、主要工程项目的...  施组设计部分内容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施组设计中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施工组织设计 7.人工材料及机械配备计划 7.1. 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 7.1.1....  《施 工总体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主体施工进度计划》《装饰装修施工进度...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 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  施​组​设​计​要​求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六、设计资料:(一)设计题目: 某公司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精华区文章阅读
Ge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yaclear&(清一),&信区:&Geography
标&&题:&地学辞典:B
发信站:&水木社区&(Mon&Jul&16&22:38:41&2007),&站内
  八分法&是简易推算潮位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半日潮海区的简易推算,这种方法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当月球位于上、下中天时,该地立即发生高潮,但由于海水的惯性及摩擦等原因,使高潮时要落后一段时间。经观测表明,阴历每月初一和十六,月中天时刻近似为零时,每天落后48分钟。这样,只要已知该地的平均高潮间隙就能推算出高、低潮发生的时间。推算的方法如下:上半月,高潮时=(阴历日数-1)×0.8时+平均高潮间隙;低潮时=(阴历日数-1)×0.8时+平均低潮间隙。下半月,高潮时=(阴历日数-16)×0.8时+平均高潮间隙;低潮时=(阴历日数-16)×0.8时+平均低潮间隙。如推算第二次高潮时和低潮时,需将计算所得高、低潮时分别加、减12时24分。
  八射珊瑚亚纲&珊瑚纲的一亚纲。因其一级隔膜有8个,口部有8个羽状触手,故名。一般不具隔壁,骨骼由钙质骨针组成,主要生存于中生代至现代。
  八十里小河组&中志留世。最初命名地点在小兴安岭西北部的八十里小河一带,故名。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西北部。硬砂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夹石英砂岩,产腕足类纳里夫金贝(未定种)、腔螺贝(未定种)、薄扭贝(未定种)、拉科夫斯基图瓦贝等化石,厚约600米。与上覆上志留统卧都河组为整合接触。
  巴嘎土&藏语名称。即“亚高山草原土”。
  巴西暖流&是大西洋南赤道暖流的向南分支,它沿巴西海岸向西南流动,约在南纬40°附近,与西风漂流汇合。流速为0.3―0.5米/秒。
  拔蚀作用&冰川对冰床的拔蚀和挖掘。它主要由冰川自身的重量和冰体的运动,致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裂隙,使其扩大,岩块不断破碎。冰川就像推土机铲土一样,把松动的石块挖起,并与冰冻结在一起带走。在冰川的后背和冰体越过冰阶跌落处或基岩节理发育的地区,拔蚀作用更为明显,它形成的冰碛物较粗大。
  把南组&晚三迭世早期。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贵州贞丰县附近,贞丰县原称把南县,故名。分布于黔南、黔西地区。岩性为灰绿色钙质页岩及青灰色细砂岩,厚约273米,含瓣鳃类化石,如贵州褶翅蛤、削刀票蛤、罗氏褶顶蛤等。与下伏法郎组呈整合接触。
  靶器官&因某种毒物或环境污染物的进入,机体内首先达到毒作用的临界浓度的器官,称为该毒物的靶器官。进入人体的毒物或环境污染物,对机体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相同,有的只对部分器官产生毒作用,如脑、甲状腺、肾脏分别是甲基汞、碘化物、镉的靶器官。靶器官的组织细胞内可能存在着该毒物分子的特异作用部位――受体。如果毒物以代谢活化形式起作用,则该器官也可能具有较高活性的代谢活化酶。对机体毒作用的强弱与靶器官中含该毒物的浓度有关。
  靶生物&指有毒物质直接作用的生物群体。可以是一个生物种群,也可以是一个生物群落。有毒物质在到达靶生物以前,要受到环境的干预,如环境影响毒物在迁移、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特性的变化。这里所谓的环境,既包括非生物环境,也包括靶生物以外的其他生物种类。
  坝子&中国西南的山间平原或盆地常称为坝子。有的是沿断层陷落的构造盆地;有的是石灰岩溶蚀盆地。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上的坝子是主要农田分布区。
  白矮星&一种低光度、高温度、高密度的恒星。因呈白颜色,体积比主序星矮小而得名。其光度级为Ⅶ级,故不同于矮星和亚矮星。在演化过程中属于老年期恒星。其核能接近枯竭,但内部温度极高,致使恒星外部爆发,抛射部分物质,最后仅剩下密实的核。如果这个核的质量小于1.5个太阳质量,即成为白矮星。其基本特征是体积小;半径接近行星;光度比正常恒星弱1千倍;密度高,每立方厘米达百公斤到几十吨,物质呈简并态;表面温度高,约十万度。天狼伴星是最早发现的一颗白矮星,至今已发现1000余颗。据观测统计,白矮星约占恒星总数的3%。但理论分析约占10%。
  白贝罗定律&根据长期气象实践,得出了风向与气压水平分布的关系。自由大气中风基本上是沿等压线吹的。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在南球则相反。在摩擦层中,由于风向斜穿等压线流向低压,故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南半球则相反。这就是白贝罗定律,又叫风压定律。
  白道&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面无限延展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亦即月球视运动的轨迹。对于黄道面倾角约5°09′。与黄道面的交点,一为“升交点”,一为“降交点”。由于月球轨道受太阳和行星摄动影响,两交点每年向西退行约20°,18.6年退行一周。故此,星图和天球仪都不标示白道。
  白垩纪&中生代最后的一个纪。英法海峡的英国海岸由白垩土造成的白色断壁,1822年被称为“白垩”,沿用至今。白垩纪始于距今1.37亿年到6700万年,延续了7000万年,分早、晚两世。白垩纪末期,许多生物灭绝。晚侏罗世植物群的松柏、银杏、苏铁、蕨类植物在早白垩世继续存在。被子植物在早白垩世开始出现,至晚白垩世即大量发展且占有主要地位。中生代裸子植物趋向衰亡。早白垩世爬行动物达于极盛时期,至白垩纪末期,则巨大的爬行动物相继灭绝。淡水全骨鱼类在白垩纪仍发展,真骨鱼类开始繁盛。出现了鸟类――始祖鸟。哺乳动物开始发展,出现了小形体的原始有胎盘类。陆生无脊椎动物中的淡水瓣鳃类、叶肢介、介形类和昆虫等有了发展,成为白垩纪陆相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海生无脊椎动物菊石类和箭石类仍繁盛也有发展。海生动物的分区与侏罗纪相似,说明地球的南方与北方是沟通的。白垩纪是地史上最广泛的海进期之一(在中国海进范围不大),白垩纪末期发生了世界范围的海退。
  白垩系&白垩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上两个统。其间有一强烈的造山运动,因此两统区分也较明显。在中国除西藏、新疆、台湾等地有海相沉积外,其余地区白垩系均为陆相。陆相白垩系的范围和性质与侏罗系大致相似。按沉积环境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火山活动带,含有大量火山岩和杂色岩系;西部为鲜红色粗砂砾红层堆积,属凹陷大型盆地(如四川盆地等),不含火山岩。沉积矿产有石油、油页岩、石膏等。伴随着剧烈的造山运动所生成的火成岩活动,形成了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白垩纪是中国一个主要成矿时代(在中国东部尤其如此)。
  白岗岩&花岗岩的浅色变种之一。化学成分和花岗岩相似,但SiO2含量>于75%,较花岗岩为高,属超酸性岩石。全部由石英、碱性长石和酸性斜长石组成,可含少量云母,几乎不含深色矿物。具花岗岩结构。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锡、钨、铌、钽等。
  白浆层&又称“假潜育层”,常用Ecs表示。由于季节性还原淋溶作用,在腐殖质层(或耕层)之下形成的,粉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铁、锰贫乏的淡色淋溶层。该层结构不良,养分含量低,通透性差,为作物高产的障碍层。凡有白土层的土壤,一般为低产土壤。多见于湿润或半湿润地区土壤或水稻土中。
  白浆化作用&又称“白土化过程”。系指土壤表层由于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多发生在较冷凉的湿润地区,由于土壤质地粘重,透水不良,土壤表层经常处于周期性滞水状态,从而引起铁、锰还原。当水分过多时,一部分低价铁锰以侧渗方式流出土层之外,一部分随着沿裂隙下溢的水流淀积于淀积层的结构面上。与此同时,土壤粘粒也发生机械淋洗。未被淋走的铁锰,在临时滞水消失、氧化过程占优势时又被氧化固定。由于铁、锰的淋失和淀积,在土壤腐殖质层之下就出现白色土层,成为白浆化过程的主要特征。白浆化过程主要发生于白浆土内,黑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白浆土&曾称“灰化土”、“生草灰化土”或“棕色灰化土”以及“脱碱土”等。系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具有白色亚表层的一种土壤。在中国,多见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的下游谷地,小兴安岭、完达山、长白山及大兴安岭东坡的山间盆地、山间谷地、山前台地和部分熔岩台地。母质主要为粘土质沉积物,土层上部多形成上层滞水。植被以喜湿性种类为主。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由于表层潜育化而引起强度的还原淋溶作用和较明显的腐殖质累积。剖面由三个基本层次组成:腐殖质层,厚约10―25厘米,暗灰色,团块状结构,疏松;白浆层,厚约20厘米左右,灰白色,无结构或略显片状结构,坚实,小铁子少量,多锈斑;淀积层,多呈暗棕色或棕色,质地粘重而紧实,小棱柱状结构,结构体表面有棕色胶膜和多量二氧化硅粉末。表层腐殖质含量约8―10%,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为1.3―1.7;土壤呈微酸性反应,pH值5.0―6.0盐基饱和度60―80%;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白浆土是一种低产土壤。其改良,一是增加营养物质,二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同时,也需注意排水防涝,蓄水防旱。
  白榴石&成分为K[AlSi2O6],其中K2O为21.58%,Al2O3为23.40%,SiO2为55.02%,常含钠、钙。在605℃以上时,形成完整的四角三八面体晶形,低于605℃则转变为四方晶系。集合体呈粒状块体。灰白色,有时淡黄、淡肉红色。晶面无光泽,断口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硬度5.5―6,比重2.45―2.50。断口贝壳状。产于第三纪后富氧化钾和二氧化硅较贫的火山熔岩中,是典型的高温岩浆矿物。大量聚集时可作提取钾和铝的矿物原料。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即中国传统秋季的第三气。相当于太阳黄经165°至180°的一段时期。与中国古代七十二候中的“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三候相一致。公历9月7日(或8日)为其交气时刻所在的日期。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秋熟作物开始收获。
  白旗组&晚侏罗世早期,东岭台群下部的一个组,主要出露于中国河北尚义―平泉深断裂带以北的张北、崇礼、丰宁、隆化、围场、承德及平泉等县境内;此外在断裂带以南的龙关、兴隆以及抚宁、山海关等地亦可见到。其岩性在下部主要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及凝灰岩和粉砂岩等;上部以安山岩为主,间有粗安岩。厚35―2353米。同位素年龄值为1.453亿年±0.095亿年。本组与上覆张家口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伏长山峪群的后城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白霜&在春、秋季农作物生长的时期内,土壤表面和作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或0℃以下(此时百叶箱内的气温可能不低于0℃)使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发生在春季的霜冻,称为春霜冻(晚霜冻);发生在秋季的霜冻,称为秋霜冻(早霜冻)。出现霜冻时,往往伴有白霜,也可不伴有白霜。不伴有白霜的霜冻,群众称为“黑霜”或“杀霜”。根据霜冻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平流霜冻是冷空气平流降温而发生的霜冻,一般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辐射霜冻是在晴天微风的夜间由于辐射冷却而引起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是由于冷空气平流降温和辐射冷却所形成的霜冻,一般强度较大,危害严重。
  白田坝组&早侏罗世。最初命名地点在四川广元县白田坝附近,故名。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北部。岩性为白灰色石英砂岩、深灰色钙质粉砂岩,泥岩,夹页岩及煤层,底部砾岩;厚60―410米。含膜蕨型锥叶蕨、扩张短叶杉近似种、坚叶杉等植物化石。与下伏上三迭统须家河组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本组可与湖北的香溪群上部(香溪组)相对比。
  白土层&又称“白浆层”、“假潜育层”,常用Ecs表示。由于季节性还原淋溶作用,在腐殖质层(或耕层)之下形成的,粉砂粒含量高,粘粒含量低,铁、锰贫乏的淡色淋溶层。该层结构不良,养分含量低,通透性差,为作物高产的障碍层。凡有白土层的土壤,一般为低产土壤。多见于湿润或半湿润地区土壤或水稻土中。
  白钨矿&又称“钙钨矿”或“钨酸钙矿”。成分为Ca[WO4],其中CaO为19.47%,WO3为80.53%,有时含少量钼。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双锥,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白或浅灰、肉红色,有时微带浅黄或浅绿。油脂光泽或金刚光泽。硬度4.5,比重6.1,在紫外光照射下发浅蓝色萤光。主要产于接触交代矿床,与石榴石、透辉石、辉钼矿等伴生。与黑钨矿、锡石共生。是提炼钨的重要矿物原料。1987年初,中国在赣鄂交界处,经勘探查明一特大型白钨矿,储量20万吨以上,为世界所罕见。
  白云母&成分为KAl2[AlSi3O10](OH,F)2,有时微含钠、铁、铬、钒等。单斜晶系。晶体呈六方形的板状和柱状。集合体呈片状或鳞片状。丝绢光泽,极细小的鳞片状集合体,称绢云母。无色透明,因含杂质而常呈浅绿、浅黄色。底面解理完全。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硬度2.5―3.0,薄片具弹性。比重2.76―3.0,产于花岗岩、伟晶岩、云英岩、云母片岩中,工业上的优质白云母产于花岗伟晶岩中。其用途见“云母”。
  白云石&成分为CaMg[CO3]2,其中CaO为30.41%,MgO为21.86%,CO2为47.73%,常含铁、锰,偶含钴、锌等。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呈马鞍形,有时呈柱状或板状。呈聚片双晶。集合体常呈粒状或块状。无色或白色,含铁者为黄褐、褐色,含锰时略带淡红色。玻璃光泽,菱面体解理完全。硬度3.5―4,比重2.86。遇冷盐酸缓慢起泡。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大多数白云岩是次生的,由石灰岩受含镁溶液交代而成,这种作用称为白云岩化作用;此外,在金属矿脉中也常有白云岩作为脉石矿物产出。白云石的化学成分及工业用途与白云岩同,见“白云岩”。
  白云岩&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多为浅灰白、白、灰、灰黑色,杂有少量方解石、粘土矿物。外貌与石灰岩相似,滴稀盐酸微弱发泡或不发泡。原生白云岩主要是水盆地处于干燥炎热气候,盐度高、水浅、多形成于咸化泻湖、海湾或大陆咸水湖泊,常与石膏共生。成岩白云岩是由碳酸钙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被白云石交代而形成的白云岩,常呈聚集的凸镜状,斑块状,也有层状。次生白云岩是石灰岩在后生作用阶段,在断层、裂隙等构造控制下,局部范围内石灰岩被白云石交代而成的白云岩。白云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镁钙,常含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等杂质。在冶金工业中,白云岩用作碱性耐火材料和在高炉炼铁中用作熔剂,在化学工业中用来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硫酸镁等;此外还可做陶瓷、玻璃的配料和建筑石材。
  百慕大高压&见“大西洋副热带高压”。
  百帕&世界气象组织决定,今后气压单位既可用“百帕”,也可用“毫巴”,两者暂时并用,最后逐步统一使用“百帕”。简写符号hPa,即为100个帕,正好与1毫巴相等。按国际标准组织规定:
  1帕=1牛顿/平方米
  1牛顿=1千克?米/秒2
  =103克×102厘米/秒2
  =105克?厘米/秒2
  =105达因
  1帕=105达因/104平方厘米
  =10达因/平方厘米
  1百帕=102×10达因/平方厘米
  =103达因/平方厘米
  1毫巴=103达因/平方厘米
  =1百帕。
  百岁兰&百岁兰科,是一种特殊的裸子植物。树干可达4米,但露出地表仅20厘米,树干上部分裂成两唇片,唇的外缘长出两片3米长的革质叶,雌雄异株形状奇异,它的寿命可达100年。产地局限于南纬23°以北,地下水位较高处的非洲西南部达马伦荒漠中,距海岸100公里左右的内陆丘状高地上,现已为数不多。
  百叶箱&安放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特制木箱。四壁由两排薄的百叶木板组成,木板向内、向外均与水平方向成45°角,内外涂以白色。既避免仪器受日光直接照射,又防止降水和强风影响,还能使空气自由流通。百叶箱有大小两种,大的安装温度和湿度自记仪器,小的安放干湿球和最高、最低温度表。百叶箱水平安装在离地高125厘米的特制架子上,箱门朝北,门下放一小台阶梯,以便观测。
  摆佐组&早石炭世晚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贵州贵定县摆佐村,故名。分布于贵州境内。按岩性及化石可分为下部及中上部两部分:①下部,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灰岩及白云岩,夹少量页岩及泥岩,产轮状轴管珊瑚、高贵古剑珊瑚、舟形贝、细线贝、爱德堡大长身贝及始塔夫。②中上部,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岩、灰岩,时夹燧石结核或条带,产高贵古剑珊瑚、康宁珊瑚、腕足类角状细线贝、舟形贝、爱德堡大长身贝、始史塔夫、米勒、假内卷等。全组厚4―580余米,与下伏大塘组及上覆中石炭统均呈连续沉积。也有人认为本组应属中石炭统。
  斑铜矿&成分Cu5FeS4,含铜63.3%,是含铜量较高的重要铜矿石。粒状或致密块状,新鲜面暗铜红色,氧化表面呈紫、蓝斑状锖色,故名。金属光泽,性脆。硬度3,比重4.9―5.0,具导电性。见于热液矿床,常与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共生。斑铜矿是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之一。
  斑岩&一般指以碱性长石或石英为斑晶的喷出岩和浅成岩,基质为细粒或隐晶―玻璃质。喷出岩可分为流纹斑岩、粗面斑岩、白榴斑岩等;浅成岩可分为石英斑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等。斑岩一词原指具有斑晶或具有斑状结构的火成岩;按基质成分可描述为花岗斑岩、闪长斑岩等。以钾长石、副长石或石英为斑晶的喷出岩、浅成岩和超浅成侵入岩,都可称为斑岩。
  搬运介质&地面上的物质由此地搬运到它处时起着搬运作用的物质(如流水、风、冰川、地下水、波浪等)。
  搬运作用&河流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用。流水作为主要的外营力,除了具有侵蚀能力外,还能搬运由风化剥蚀作用造成的大量物质,其以推移、跃移、悬移和溶液运移等方式搬运物质的能力是惊人的。
  板块构造说&是一种新的全球大地构造学说。它认为地球表层是由为数不多的(10―25)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块拼合起来的。板块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少数由单一的大陆地壳构成的。板块“浮”在粘的地幔对流层之上,由于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推动其板块运动,因此,又称“活动论”观点。板块活动主要表现在板块的周边,即扩张活动的海岭或大陆裂谷,俯冲撞碰的海沟和地缝合线以及相互错动的转换断层。
  板式跟踪数字化仪&跟踪数字化仪中的一种。同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在功能等方面相似,但没有传动机构。在其台面下安装一块导体网格板,标示器在台面上移动时,在实时位置上产生磁场,引起对应位置的导体网格产生感应电压,由电子线路检测得x、y方向位移量。此仪器避免了传动机械的维护,使设备稳定可靠。在地图自动制图中,可用于将图形进行数字化,实现图数转换。
  板溪群&原称“板溪系”,属元古代。分布于皖、湘、赣、黔、桂等地,形成江南古陆的基底。最初命名地点在湖南益阳板溪,故名。本群为浅变质岩系,由各种板岩组成,夹有火山碎屑岩及各类火山熔岩,总厚400―1000米。又可分为下、上两个亚群。两个亚群之间为一明显的不整合。下亚群上部发现有大量海底喷发类型的火山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和细碧岩。
  板岩&原岩为泥质、粉质及中酸性凝灰岩经轻微区域变质,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具板状构造。沿板理方向可剥成薄板状,基本上无新生矿物,大部分为隐晶质的粘土矿物及碳质、铁质粉末,常保留残余的泥质、粉砂、质岩石结构,或变余构造。板岩的颜色随含杂质不同而异,含铁时呈红、黄色,含碳时呈黑、灰黑色,含钙时滴盐酸起泡。板岩进一步命名常以颜色或杂质成分而定,如灰绿色板岩、钙质板岩等。
  板状根&热带雨林有一些乔木,其树干基部发育出形状如翼的板状物,它是由反水平走向的发达侧根所形成,故称板状根。伸长高大是热带雨林乔木物征之一,挺高的树干需要坚实的基础,因此,发育板状根也是自然选择,生态适应的结果。榕属的一些种就具有典型板状根。
  板状劈理&粒度细小的岩石在强大的应力作用下,板状矿物在垂直于压应力的方向上重结晶、平行排列,形成光滑平整的破裂面。它是轴面劈理的一种形式,在板岩中最典型,故名,又称“板状构造”。
  版图&一种古代疆域户籍地图。产生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相当于行政区划图。该图的内容包括都鄙、赞,里等行政单元,绘出各行政单元的范围与人口,井表示奴隶主的封地、人口等。中国汉以前就制定了属国献版图的制度,献版图即象征着献江山,故后人将“版图”一词作为国土疆域的泛用语。
  半常绿季节性森林&是由热带性常绿树种组成的森林,但亦混生落叶成分。群落外貌基本上是终年常绿的。它在中国热带北部分布最广,特别在水湿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育更为完整。半常绿季雨林有雨林的某些特征,但在种类数量和典型特征上均不如雨林。它包括榕树-白颜树-鸭脚木林(FormationFicusspp.-Gironnieracuspidata-Scheffleraoctophylla)、青皮林(Formationvaticaastrotricha)和华坡垒林(FormationHopeaChinensis)等5个群系。
  半潮&在任一指定的涨潮或落潮过程中,海面到达低潮至高潮或高潮至低潮的居中潮位时的潮汐状态。
  半湖面&高潮与低潮之间的潮位,称半潮面。在半潮面附近的潮位随时间的变化特别快,而在高、低潮附近却比较缓慢。一般情况下,多年的每小时潮位平均值,就是平均海面的高度。
  半岛&指伸入到海洋中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环水只有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陆地。如我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斯堪底那维亚半岛、希腊半岛、阿拉伯半岛,印支半岛等。
  半固定沙丘&介于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之间的一种不稳定沙丘,其移动速度较固定沙丘快,较流动沙丘慢。处于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之间的过渡阶段,一般随着植被复盖度的增大而转变为固定沙丘,如植被遭到破坏,也可能转变为流动沙丘。
  半坚硬岩石&指已经风化或具有较多裂隙或岩溶比较发育从而大大影响了岩石的力学强度的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以其抗压强度小于50-300公斤/厘米2而区别于坚硬岩石。由于半坚硬岩石受构造破坏、软弱夹层及风化程度的影响,因而应是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问题。
  半金属光泽&比新鲜的金属抛光面略暗一些,如同陈旧的金属器皿表面所反射的光泽,例如磁铁矿的光泽。
  半日潮&即正规半日潮。潮汐的一种类型。对于地球上任何一个定点来说,从它第一次处于对月点的位置转到第二次又处于对月点的位置,所需的时间,比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24小时)长一些,先后两次对月位置的时间间隔约为24小时50分。这个时间间隔叫一个太阴日。在一个太阴日内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称为半日潮。其特点是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的高度都相差不大,而涨、落潮时也很接近。潮汐类型的划分,取决于分潮振幅之比。当全日分潮的振幅H1与半日分潮的振幅H2之比等于0.5时,则近于半日潮类型。
  半咸水湖&即微咸水湖。相当中国分类中的咸水湖。
  半依比例尺符号&长度依地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地图比例尺表示的线状符号。一般表示长度大而宽度小的狭长地物,如铁路、公路、河流、堤坝、管道等。这种符号能精确定位和量长度,但不能显示其宽度。
  半影&指天体本影周围有部分光通过的影区。呈圆锥形,顶端指向太阳。其边界同月球(或地球)、太阳相内切。在半影区内只能见到部分太阳。当月球半影扫过地球时,便发生日偏食。
  半致死极限浓度&又称“平均耐受限”。指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水生动物半数存活或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TLm表示。一般采用24、48及96小时内的TLm值,分别以24TLm、48TLm及96TLm来表示。1975年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以半数死亡浓度(LC50)和半数效应浓度(EC50)代替“平均耐受限”。TLm和LC50是意义相同的两个术语。EC50是在一定暴露时间内使半数受试水生动物产生某一效应(如丧失平衡、发育异常或畸形等)的毒物浓度,用以表示短期暴露的亚致死毒性。由于LC50和EC50较为明确,自70年代中期以来,LC50逐渐成为常用术语,用TLm者渐少。
  半致死量&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在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毒性、不同种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都以LC50为依据。
  半致死浓度&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在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毒性、不同种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都以LC50为依据。
  半自动跟踪数学化仪&具有半自动跟踪线划功能的数字化装置。用光点或电子束对线划作圆形扫描,或用光敏器件夹线控制信号,由控制器操纵跟踪系统,使跟踪头沿曲线自动跟踪。其精度高,可减轻劳动量。由于改换线划或线划交叉时,需要人工干预,故称半自动跟踪数字化仪。在地图自动制图中,适用于线划符号的数字化作业。
  伴生种&有些植物虽然在群落中出现,但属于对群落的作用和影响不大的非优势种。伴生种包括,除优势种外的一个很大范围,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有的是群落中常见的,即相当稳定地与优势种伴生在一起,可作为群落分类的一个参考。有的种类是由于外界因素(如动物、人类作用)偶然进入群落的。
  包气带水&潜水水位以上地层中的水,多为吸着水或薄膜水。也可能有暂时的季节性水层(如上层滞水)。具无压水头。包括土壤水、上层滞水、沼泽水、沙漠及滨海沙丘中的水等。一般水量不太,易受污染,故不易作工农业供水水源,但对于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包容&构造复合现象的一种类型。一个构造体系内包含了另一个构造体系的全部或它的一部分,但二者之间又没有成生联系,称为包容。
  包头矿&成分为Ba4(Ti,Nb,Fe)8O16[Si4O12]Cl,含BaO为37.55%,TiO2为29.33%,Nb2O5为11.5%。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柱状。浅褐至黑色。玻璃光泽。硬度6,比重4.42。产于石英脉中,是中国1959年发现的新矿物。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孢子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都是生殖细胞。异孢植物的孢子有大孢子(雌性)和小孢子(雄性)的区别,小孢子直径20―100微米之间,大孢子直径大于200微米。花粉是雄性生殖细胞,一般较小,为10―50微米,大者100微米以上。孢子花粉的壁分为两层,内壁由纤维素组成,质软易破坏;外壁质密而硬,可保存为化石。外壁又可分为内层和外层,具饰纹。孢子花粉质轻量多,散布极远,各沉积地层中均可保存,用以划分对比地层、恢复古地理古气候极有价值。
  孢粉谱&把岩层标本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离析后,分选出所含孢子和花粉,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鉴定其科、属、种,用百分数统计各类含量,以图表表示,即为孢粉谱(即孢子花粉谱)。如果只说明所含成分不表示其百分含量,则称为“孢粉组合”。
  孢子花粉分析&简称“孢粉分析”。是利用显微镜对沉积物中的种子植物的花粉粒、孢子植物的孢子及微形植物(藻类)进行分析的方法。孢子花粉均为植物繁殖的细胞,其体积微小但数量很大,易于搬运和保存,而且分布非常广泛。孢粉分析就是通过对地层中的孢子花粉进行离析、鉴定、分类并统计所含类别的百分含量等途径来研究它们的组合特征、演化规律等,以应用到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古气候学和古地理学等许多方面。
  宝石&自然界中可作为宝石的矿物一般颜色鲜艳柔和,光泽和花纹美观,结构均匀细腻,折光率强,加工后表面润滑,硬度较大,化学成分稳定。宝石可分为下列各类:①石英类:如紫水晶、蔷薇水晶、黄水晶、烟水晶、石髓、玛瑞、碧石、猫睛石、虎睛石等。②刚玉类:如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黄宝石等。③绿柱石类:如纯绿宝石(祖母绿)、水蓝宝石、红绿宝石、金色宝石等。④石榴石类:如镁铝榴石、铁铝榴石、锰铝榴石、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钙铬榴石等。⑤电气石类:如红电气石、靛青电气石、黑电气石、绿电气石等。⑥尖晶石类:按颜色分有红尖晶石、橙红尖晶石、紫尖晶石、蓝尖晶石;按化学成分分有镁铁尖晶石、铁尖晶石、锌尖晶石、铍尖晶石等。⑦玉类:如软玉(是阳起石、透闪石矿物的变种,硬度5.5,致密块状。)、硬玉(通常称翡翠,碱性辉石,块状,硬度6―7。)⑧其他:如黄玉、叶腊石、蛇纹石(包括贵蛇纹石、硬绿蛇纹石、古绿石)、假蓝宝石、青金石、绿松石、硅孔雀石、蓝晶石、萤石、蔷薇辉石、琥珀等。目前世界上近3000种矿物中,有230种以上的矿物和矿物集合体可作为宝(玉)石。其中应用最广的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金刚石、海蓝宝石、石榴子石、绿松石、金绿宝石、碧玺及欧泊石等二、三十种。世界宝(玉)石资源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非(阿扎尼亚)、坦桑尼亚、肯尼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巴西、苏联和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估计世界宝(玉)石资源约为3亿克拉(一克拉等于0.2克)。长期以来,中国的宝石玉雕工艺品驰名中外,被誉为“东方工艺”,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宝塔组&原称“宝塔石灰岩”。中奥陶世江阶。因含形似宝塔的巨大直壳的鹦鹉螺类震旦角石而得名。分布于中国鄂西及四川一带。为厚层灰白及灰褐色龟裂纹石灰岩,瘤状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产中国震旦角石,厚约20―25米。与下伏庙坡组呈整合接触。
  保证率&某气象要素值小于或大于某一数值的可靠程度,通常以某气象要素在长时期内小于或大于某一数值的累积频率来表示。常用分组法计算保证率,首先将气象要素值分为几组,统计各组出现的次数,计算各组出现的频率,然后将各组的频率依次累加,其累积频率就是保证率。
  饱和差&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与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之差,叫饱和差(d)。即d=E-e它表示空气中的实际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在研究水面蒸发时常用到它,其大小可指示出水分子的蒸发能力。
  饱和持水量&又称“全蓄水量”、“最大持水量”。土壤全部孔隙充满水时所保持的水量,即土壤所能容纳的最大持(含)水量。此时的水分称为“土壤饱和水”。它的多少,与土壤质地、结构、垒结性有关。饱和水对植物是有效的,但在最大含水量时,土壤空气不足,一般对旱作不利。
  饱和空气&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水汽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水汽含量未达到此限度,这时叫未饱和空气;如果水汽含量超过此限度,叫过饱和空气;如果水汽含量恰好达到这个限度,则叫饱和空气。从分子运动角度看,饱和空气是同一时间内逸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面的水汽分子恰好相等,水与水汽间达到平衡状态,蒸发停止,处于这种状态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
  饱和水汽压&空气中含有的水汽所产生的压强,叫水汽压。空气中的水汽压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在一定的温度下,如果水汽压增大到某一个极限值,空气中水汽就达到饱和,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值,将会有一部分水汽凝结成液体水,这一极限值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饱和水汽压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如附表)。
  堡礁&又称“离岸礁”。在距岸较远的浅海中,成带状延伸分布的大礁体,礁体与海岸之间隔着一条宽带状的浅海篮篮疃纫话悴怀100米,宽度达几十公里。堡礁的宽度有数百米,很少超过1,000术,它隐没于水下,形成不连续的堤状岛屿,间隔处有水道沟通大洋与篮1そ傅某ざ群艽蟆W畛さ氖前拇罄嵌0兜睦ナ坷即蟊そ福匕睹嘌哟2400公里,堡礁与岸间隔着篮篮谋辈靠90公里,中部宽13公里,而南部宽1800公里。在裴济群岛中尚有双堡礁发育。由于地壳上升,堡礁会上升到离海面很高的地方,例如在古巴、牙买加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及爪哇岛皆可看到,出露于水面上的堡礁成为珊瑚岛。
  抱球虫超科&原生动物门,有孔虫目,轮虫亚目的一超科。全为浮游有孔虫。壳钙质,较长,为不规则螺旋形,由许多球状房组成,由小而大,口在壳的末端。壳壁双层,薄而透明多孔。自中侏罗世出现以来至今,演化迅速,分布广泛,很多属种是海相白垩纪及第三纪地层建带及洲际对比的重要化石。代表属为抱球虫。在中国江苏、上海、台湾等地均有产出。是研究海相第三纪地层的重要化石。
  鲍玛层序&为浊积岩的剖面结构,是1963年A?H?Bouma总结出的浊积岩层序,故名。一个鲍玛层序由五种岩性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①底部粗粒递变层:由砾―砂―粉砂组成,具正粒序,粒土杂基多;底部有冲刷面,含砾石(为下伏页岩碎屑及生物碎屑等);岩层底面各种印模构造发育,砂岩中有异地浅水化石。②下平行纹层:由粉砂、细砂及泥组成,也显粒序性,具平行层理构造。③流水波纹层:粒度变化不大,多为细砂、粉砂,具流水波纹状层理、小型斜层理及变形层理。④上水平纹层:主要为泥质及少量粉砂,可见植物化石及其碎片,具微细水平层理。以上四个小层是一次浊流形成的,共厚几毫米至6米或更厚。⑤深海页岩层:由各种深海软泥组成,多为页岩或泥灰岩,含有典型的远洋生物化石;具微细水平层理,层薄、层面平坦。这是一个完整的鲍玛层序系列。由于离浊流发源地的远近不同,在不同地方可以完全或不完全地出现某几个层段。
  鲍温反应系列&简称“反应系列”。岩浆在结晶作用过程中,早期析出的矿物与岩浆反应可形成新的矿物。随着岩浆岩温度的降低,反应继续进行,便产生一系列的矿物。反应系列分二支进行:①连续系列(浅色的―斜长石),由钙长石到钠长石,即斜长石系,其成分是渐变的固溶体系,结晶格架未变化。②不连续系列(深色的―铁镁矿物),由镁橄榄石到黑云母,即暗色矿物系,其成分不是渐变的,结晶格架是变化的,即由岛状经链状而到层状。在岩浆岩冷却过程中,同时会析出一种斜长石和一种铁镁矿物,它们的成分随结晶过程而变。两系列为互相独立的结晶作用而
  继续进行,晚期合并形成单一不连续系,以石英为最后产物。这个反应原理对于钙碱性岩浆的结晶情况是相符合的,可以用它来表示矿物的结晶顺序,如橄榄石比辉石早析出,辉石又比角闪石黑云母早结晶。随着岩浆温度的下降,早析出的高温矿物可以与岩浆反应生成系列中的低位矿物。如常见的橄榄石反应生成辉石,辉石反应生成角闪石等。另外反应原理还说明了岩浆岩和围岩捕虏体间的关系,较基性的岩浆易于熔化酸性的捕虏体,而较酸性的岩浆则不易熔化较基性的捕虏体。所以自然界中较基性暗色捕虏体最常见。反应系列是人工实验简化了的自然现象,而岩浆结晶过程的因索非常复杂,因而与一些实际情况不尽符合。
  暴雨&一般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中国气象上规定:1小时内的雨量为16毫米或以上的雨及24小时内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为暴雨。我国的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南方地区春季和秋季也有出现。形成暴雨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低气压的发展、长时间的锋面活动、强烈雷雨以及台风影响等,地形的影响也促使暴雨形成。
  爆发指数&表示火山爆发强弱程度的指数。一般用一个地区的火山或一个火山在一定时期内喷出的碎屑物的体积和全部火山喷出物的总体积(气体不计算在内)之比值来表示,因火山爆发时,爆炸越猛烈,产生的碎屑物越多。它们的关系是:
  爆烈火山口&因火山剧烈爆发而形成的锅状火山口。多分布在火山侧方的断裂带上。
  爆炸云&由于猛烈的爆炸而产生的一种烟尘云。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蘑菇云。
  背锅山组&晚奥陶世。最初命名地点在陕西陇县背锅山,故名。分布于宁夏固原、陕西陇县、千阳、醴泉、泾阳、耀县一带。含丰富的珊瑚类化石,如阿盖特珊瑚、小阿盖特珊瑚、结珊瑚等。厚约150―300米,与下伏平凉组呈假整合接触。
  北半球&赤道以北的半个地球。在这个半球内,陆地占39.3%,海洋占60.7%。
  北冰洋&它的面积为平方公里,还不到海洋总面积的1/20,所以有人看作是一个“地中海”。北冰洋的平均深度为1117米,最大深度为5450米。北冰洋的外形似椭圆形,沿其短轴有一系列长条海岭和海盆穿过。主要的海岭是罗蒙诺索夫海岭和北冰洋中脊。
  北大西洋高压&副热带高压带被割裂的一个高压单体,存在于大西洋上的一个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是高空气流辐合聚积下沉而成的深原暖性高压系统。但其规模和强度冬夏差异很大。夏季由于行星风带和气压带北移,加以海洋上气温比同纬度大陆为低,使其强度增大,中心气压值可达1024百帕以上,范围也北移扩大,几乎遍及北大西洋温带纬度以南整个洋面。中心位置在亚速尔群岛附近,故又名亚速尔高压。这时在百慕大岛附近有一个中心,故特称之为“百慕大高压”。冬季高压强度减弱,范围也缩小,退至北非以西洋面上,其势力局限于副热带纬度。在其控制下易形成少雨、闷热、干旱的天气。
  北大西洋暖流&属北半球西风漂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北大西洋暖流在北纬50°,西经20°的海区开始分支:南支流向比斯开湾附近形成一环流;北支为伊尔明格海流,流向西北,至冰岛以南;中支为挪威海流,沿挪威海岸进入北冰洋。北大西洋暖流对西北欧的气候有很大影响,加拿大东岸与欧洲西岸纬度55°―70°之间的气候差异,是该海流对气候影响的典型例证。加拿大东岸的年平均温度介于0℃――10℃之间,为苔原带;而欧洲西岸的年平均温度介于+10℃―0℃之间,为针叶林带和混合林带。
  北点&地平圈上东、西、南、北四点的总称。又称四正点和方位点。在地平坐标系和时角坐标系中,天子午圈和地平圈相交于两点,其中距南天极近的一点为南点,另一点为北点;天赤道与地平圈相交于两点,其中自北点顺时钟方向旋转90°的一点为东点,另一点为西点。
  北方气旋&对发生于中国45°N附近及其以北地区的气旋的习惯称呼。包括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等。
  北回归线&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一年内可能到达的最北点所在的纬线。从1984年开始,通常采用北纬23°26′为“北回归线”。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可能到达的最南点和最北点所在的纬线。最南点所在纬线叫“南回归线”;最北点所在纬线叫“北回归线”。它们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是热带和南北温带的分界线。其纬度值等于黄赤交角,以40,000年为周期变化于22°~24°30′之间。在历史时期一直在减小。公元2000年约为23°26′。按第1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规定,从1984年开始,回归线采用此值。
  北极地区&地球表面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的主体部分及其沿岸欧、亚、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和北冰洋中的许多岛屿。北冰洋平均深度1200米,洋底地形复杂,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有较宽的大陆架。气候极度严寒,2/3左右的洋面为终年不化的冰层覆盖,其余的海面也多有浮冰和冰山漂流。北冰洋中除格陵兰、新地和埃尔斯米尔等岛上有不多的常住人口外,其余岛屿多是石骨嶙峋,冰雪覆盖,渺无人迹。动植物种的数量有限,但有些种的个体很多。暖季在靠近海冰融解边缘的水中有相当丰富的浮游生物。海洋中有白熊、海象、海豹、鲸、鲱、鳕等,苔原中多雪兔、北极狐、驯鹿、极犬等。该区陆地和大陆架有丰富的煤、石油、磷灰石、泥炭、金和有色金属等。
  北极锋&指北半球高纬度寒冷的北极气团与相对暖的中纬度气团的交界面,它是一种大范围的锋,锋上有波动产生。
  北极―高山成分&世界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之一。这种成分的特点是分布区一部分在北极,另一部分在北方高山地区。在第四纪冰期时,它们是相连的。
  北极气团&形成在北极冰封的洋面上及其邻近陆地上的气团。其特点是气温很低,水汽少(但相对湿度不低),大气层结稳定,低层常有强逆温层。冬季入侵大陆时,带来严寒和暴风雪天气。有人主张,当它来自未封冻的洋面时,称为海洋性气团;当它来自已封冻的洋面时,称为“大陆性”气团。但有人认为,二者属性差异不明显,划分为两类的意义不大。
  北极圈&地球北纬66°34′的纬线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天文分界线。地球上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天文界线。其纬度在数值上等于黄赤交角的余角。因黄赤交角在历史时期趋于减小,故极圈纬度趋于增大。从1984年开始,通常采用66°34′纬度线。南半球该纬度线为“南极圈”;北半球该纬度线为“北极圈”。它们是地球上温带和寒带的天文界线。
  北京时间&中国通用的法定时,即东八区区时。亦即东经120°的地方平太阳时。它比世界时早到(即快)8个小时。
  北流组&中泥盆世早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广西北流县城北一带,故名。分布于广西中南部。按岩性,自下而上分为三段:黄蕉危荷罨疑癫惆自蒲遥裨330米,含通孔珊瑚;贵塘段:泥质灰岩、含燧石灰岩,厚约370米,含箕底贝及珊瑚;鸭壤段:薄层、中层灰岩及泥灰岩,底部为9米厚的砂岩,全段厚107米,含冯氏巅石燕、泪瘤右准石燕及乌塔拉图珊瑚。本组与上覆东岗岭组为整合接触,与下伏郁江组接触关系不明。
  北美高压&是在北美大陆上形成的一个冬季出现、夏季消失的季节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因冬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要低,故在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北美高压强度比亚洲高压要弱,中心气压值约为1027百帕。冬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晴朗而寒冷,强烈的高压南下时便形成美国的寒潮。其中心位置在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故又称加拿大高压。
  北票组&原称“北票煤系”。中侏罗世。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辽西北票县,故名。分布于辽西一带。为陆相含煤沉积,按岩性可分下、上两部:下部火山岩系,安山岩质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厚约360―500米;上部含煤系,砂岩、页岩夹煤层,厚约米,含华丽凤尾银杏、威廉逊拟托蕨等化石。本组与下伏元古界呈不整合接触。
  北太平洋高压&是副热带高压带被割裂的一个高压单体,存在于北太平洋上的一个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它是由对流层上层空气辐合聚积而成的深厚暖性高压系统。其规模和强度在冬夏差异很大。夏季由于行星风带和气压带北移,加以海洋上气温比同纬度大陆为低,使其强度增强,中心气压值约为1027百帕,范围也北移扩大,盛夏时几乎控制整个北太平洋。中心位置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故又称夏威夷高压。这时在小笠原群岛附近有一个小中心,特称之为小笠原高压。冬季中心位置向东南移,范围仅限于副热带纬度,但仍有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值减弱到1021百帕。
  北太平洋暖流&属北半球西风漂流,是黑潮的延续。北太平洋暖流到北美附近时分成两支:一支北上,称“阿拉斯加暖流”;另一支沿北美南下,称“加里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的流速约为0.1~0.5米/秒。
  北通气沟组&早石炭世早期。最初命名地点在吉林永吉县北通气沟附近,故名。分布于吉林中部、黑龙江西部、辽宁西北部。岩性为细砂岩及粉砂岩,含霍尔氏管孔贝、细弱石燕、双褶纺锤贝、奇特腕孔贝等,厚约210余米,与下伏上志留统二道沟组呈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下石炭统鹿圈屯组呈整合接触。
  北纬&从地球赤道平面向北量度的纬度。符号为N。自北纬0°~90°。地球上的纬度的一种。地面上的点在参考椭球体上的纬度,即过该点的参考椭球体的法线同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它不考虑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和地形的影响,故不同于天文纬度。但地理纬度是由天文纬度订正而得。它同天文纬度的差值不超过30″。通常说的地理纬度,概指此而言。从赤道向北量度为“北纬”(N);向南量度为“南纬”(S)。由0°~90°。
  北温带成分&是世界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之一。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种,如栎属等。北温带成分在中国有29科,约300属。几乎囊括广布北温带的所有乔木属,如柏、桧、松、云杉、落叶松等裸子植物,桦、栎、胡桃、桑、杨、柳、榆等落叶乔木。灌木中有榛、杜鹃、山楂等。草本就更多,如蒿、凤毛菊、委陵菜、白头翁、金莲花、夏枯草、桔梗、百合等。
  贝尔格气候分类&1925年苏联贝尔格根据气候型与地理景观密切联系的观念,以植物类型和土壤类型为基础,把气候条件与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植物和土壤)结合起来进行气候分类。把世界气候分为低地气候和高地(山地、高原)气候。在低地气候中划分11种气候型(苔原气候、原始针叶林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副热带森林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在山地气候中除利用11种气候型外,在雪线以上高山地区增加永冻气候。贝尔格分类法的优点在于气候型与自然地理景观相结合,且分出纬度气候带和垂直气候带;其缺点在于没有严格区分大陆上的气候型与海洋上的气候型,大陆气候的景观型可以划到海洋上去。
  贝吉龙―芬德生(冰晶)理论&解释混合云(由冰晶和液态水滴组成的)降水质点形成过程的理论。在混合云中,冰面比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小,若云中实有水汽压处于两者之间时,水汽会从水滴向冰晶转移,水滴逐渐蒸发消失,而冰晶则凝华增大,冰晶的这种增长过程称为凝华增长过程。温度为-10―-12℃时冰晶和水滴的饱和水汽压差别最显著,因此,通常在该温度附近冰晶增长最显著。它是中、高纬度地区形成降水的主要过程。
  贝类&属软体动物门中的瓣鳃纲(或双壳纲)。因一般体外披有1―2块贝壳,故名。常见的牡蛎、贻贝、蛤、蛏等都属此类。现存种类1.1万种左右,其中80%生活于海洋中。
  贝壳堤&是指在淤泥质粉砂海岸上由海生贝壳碎片夹有细砂、粉砂及粘土等共同组成的一种滨岸堤。它的发育反映了一个具有粉砂底质,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有利于贝类生长的海湾篮肪场N夜澈M逖匕蹲蕴旖蚋浇梁1叩挠倌嘀史凵捌皆希加4条很长的贝壳堤,顺着渤海湾海岸呈南北向分布,这是古海岸线的遗迹,也是海岸线后退的重要标志。
  贝壳状断口&断裂面呈具有同心圆纹的规则曲面,状似蚌壳壳面。石英及玻璃质矿物常具贝壳状断口。
  贝塞耳岁首&天文学上所用的贝塞耳年的年首。贝塞耳年又称贝塞耳假年,由德国天文学家贝塞耳提出。规定平太阳赤经增加360°所经历的时间为一贝塞耳年。当平太阳赤经(加光行差影响后)恰好为280°的瞬间为其岁首,或称贝寒耳假年岁首。它总是在公历年岁首附近,用年份后加0表示。如1980年贝塞耳岁首在历书时1月1.1892日(即1月1日4时32.4分),记作1980.0。它是天文学上为归算恒星位置采用的一种起算历元。因民用年的日数不等,使用不便,故于19世纪初提出这一历元。
  背风波&在山脉背风坡的上空形成的空气波动称为背风波。其形成与大气层结、风向风速和山的大小、坡度等条件有关。当大气层结下层不稳定而上层很稳定时,受山地扰动后的空气既有一定的垂直运动,又不致形成过强对流,在垂直方向上作往复振动,形成连续波动。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使气流受扰动较强,有利背风波形成;山高坡陡更可使背风波的振幅增大。在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与山脊平行且与无云区相间出现的荚状云或波状云。
  背风槽&指在对风几乎起垂直障碍作用的山脉的背风坡或下风方所形成的一种低压槽。也称之为动力槽。
  背风坡低压&在风流经的路径上,地形障碍物的背风面(下风方)所形成的低压。
  背风涡旋&指气流遇山受阻,绕过或越过山体后在背风一侧形成的涡旋。当气流从孤立或不太长的山体两侧绕过时,在背风一侧由于风速水平切变,往往形成具有垂直轴的涡旋;当比较稳定的气流遇连绵山脉被迫从山顶越过时,在背风一侧由于上、下层风速相差很大,容易形成具有水平轴的涡旋。这些在背风坡形成的涡旋统称背风涡旋。
  背斜&是一种向上拱曲岩层的褶曲构造。其核部由老岩层组成,自核部向两翼岩层由老变新。背斜形成之初是地形上的高地,但经风化剥蚀亦可成为谷地―背斜谷。依据岩层的新老顺序(内老外新)才能正确识别背斜构造。
  背斜谷&发育在背斜轴部的河谷。它的延伸方向与背斜轴的方向平行或一致。是纵谷的一种。
  背斜山&与背斜构造相一致的山。在褶皱构造地区,地貌发育的初期背斜部位尚未经受明显的侵蚀破坏,形成背斜山。其山脊位置和背斜轴相当,两坡岩层向外倾斜。
  倍里珠&日全食开始或结束时,在日月边缘相切处呈现的亮斑。有如戒指上镶嵌的珍珠或宝石。持续时间极短,一般只几秒钟,由英国天文学家倍里首先作出科学解释,故名。其成因是,月球表面凹凸不平,阳光通过月面山谷首先发射出来,在天空形成光彩夺目的珍珠般亮点。
  被动遥感&又称无源遥感系统,即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亦即在遥感探测时,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是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波信息的遥感系统。例如:航空摄影系统,红外扫描系统等。采用被动遥感系统所进行的遥感探测称为被动遥感。
  被动遥感系统&又称无源遥感系统,即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亦即在遥感探测时,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是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波信息的遥感系统。例如:航空摄影系统,红外扫描系统等。采用被动遥感系统所进行的遥感探测称为被动遥感。
  被夺河&相邻流域的河流在分水岭地区相遇发生袭夺后,被袭夺的河流称被夺河。
  被子植物&种子被包在果皮之内而得名。其主要特征:①具有真正的花,故又称有花植物。②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藏在一个心皮或几个心皮结合而闭合起来的子房内,经受精作用后,子房形成果实,种子包被在果皮之内。③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植物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简化,花粉萌发成雄配子体,只有两个细胞,即管细胞和生殖细胞。胚囊(雌配子体)大多数只有8个细胞,即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2个次生胚囊核,和3个反足细胞。④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⑤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生长形式有木本的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它们又有常绿的和落叶的;而更多的是草本植物,又分多年生、二年生及一年生植物。大部分是自养的,也有寄生和半寄生的,食虫的和腐生的营养类型。
  被子植物门&种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网的胚珠,生在子房内,故名。叶宽,叶脉网形,与现代的阔叶树的叶子相似。根据子叶的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化石始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极盛至今。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新生代化石很多,至目前已有10余万种之多,几乎占全植物界一半以上。
  本初子午线&地球上量度经度的起始经线。世界各国曾以通过各自首都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致造成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埃里中星仪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1957年后,因该天文台迁址,改用若干测时长期稳定性较好的天文台组成平均天文台,根据这些天文台原来的经度采用值,反求各自的经度原点,从而求得平均天文台的经度原点。1968年,又以国际协议原点作为地极原点,确定地球两极年的平均位置。从而把通过国际协议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定义为“本初子午线”。各种新技术所确定的地理坐标的经度零点(起始线),都尽量与本初子午线一致。其零点差别不到1″。
  本地种&亦称地方种或乡土种。某一地区内原有的,而不是从其它地区迁移或引入的植物种。可为发源于该地区的固有种,如大白菜、大豆等为中国的本地种。
  本格拉寒流&西风漂流在非洲西岸转向而形成。它沿非洲西岸从南向北流,约在南纬5°附近,汇入南赤道暖流。流速为0.3―0.5米/秒。
  本溪统&为中国北方中石炭统的专名(下石炭统缺失)。自下而上含有两个化石带:东方史塔夫带;纺缍―小纺缍带,并含有巨大脉羊齿―脉状网羊齿组合。在冀、京、津地区,并含有腕足类化石等,珊瑚类有,牙形石有等。属海陆交互沉积。本溪统的时代,与南方的威宁统相当。
  本溪组&原称“本溪系”。中石炭世。最初命名地点在辽宁本溪市牛毛岭,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按岩性分下、中、上三部。下部:紫色页岩夹铝土矿(G层),厚约15米,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中部:黄色砂岩、砂质页岩夹薄煤层及灰岩透镜体,厚约75米;上部:黄色页岩、细砂岩夹石灰岩及铝土页岩,厚约55米。本组含动物化石以类为主并富含植物化石(见本溪统)。本组底部为铁质层(山西式铁矿)并含铝土矿。本组在冀、京、津地区,主要为页岩、砂岩夹海相灰岩和不稳定的煤层。底部多数有一层含铁紫色页岩,与下伏中奥陶统灰岩呈不整合接触。在基底风化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山西式铁矿和铝土页岩或铝土矿层(G层),顶部有一层海相灰岩与晚石炭世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局部见铝土矿(G层)。
  本星系群&银河系所在的星系群。约有40多个成员。肉眼所能看见的有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系和仙女座星系等。
  本影&非点光源发光体的光在传播时遇到不透明体,在其后方形成的影子之中央主要部分。在本影区内完全看不到发光体。这里指天体的本影。如月球半径比太阳半径小,在月球背后呈现圆锥形本影,顶端背向太阳。其本影边界同月球、太阳相外切。在本影区内完全看不到太阳。当月球本影扫过地球时,便发生日全食。
  本站气压&气象台站内气压表的气压读数,经过器差订正、温度差订正、纬度重力订正和高度重力订正后,其数值即可表示当时本站高度上的气压值,称为本站气压。
  崩岸&由土石组成的河岸、湖岸因受水流冲刷,在重力作用下土石失去稳定沿河岸、湖岸的岸坡产生崩落、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一般的崩岸分为条形倒崩、弧形坐崩和阶梯状崩塌等类型。崩岸的发展可使河床产生横向变形。
  崩积物&在重力作用下迅速崩塌形成的堆积体。在陡峭的山坡、如遇地震、流水、人工开挖等影响,均能造成崩塌,产生崩塌堆积物,即崩积物。最易发生崩塌的是具有粘土夹层、地下水润滑夹层的山坡和含大量云母、石英与长石颗粒,层理和片理很发育的山坡或陡坎。崩塌可堵塞山区河水造成天然湖泊。
  崩落&又称“崩坍”。陡峭斜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突然、快速下移运动。它多发生在45°以上的陡坡上。崩落后,形成崩落崖壁,在坡麓则形成岩堆。块石常以跳跃、滚动的形式运动,也有不受地面阻挡直接坠落的。崩落可使建筑物破坏,堵塞河道。
  崩塌作用&重力地质作用的一种形式。山坡上的岩石,经风化剥蚀、地震、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岩块在重力作用下,整块地突然向下移动的过程。其运动方式分为滚动和坠落两类。前者呈很多碎块向下滚动。而后者则是指斜坡上的物体因某种原因失去支持而脱离基岩发生的坠落现象。
  鼻山尾&冰川流经较大的基岩岗上时,冰层未能全部把岗丘覆盖,其顶部露出冰面,迎冰坡及两侧均遭受冰流磨蚀,背冰面尾部堆积了冰碛物,牵延很远,整个岗丘形状如鼻,故名鼻山尾。
  比辐射率&表示和衡量物体辐射(发射)电磁波能力大小的物理量。通常是用物体单位面积上辐射电磁波能量(W物)与同一温度条件下同面积绝对黑体辐射同一波段范围的电磁波能量(W0)之比来表示,故又称比辐射率,
  温度等因素有关,而且随着电磁波的波长而变化,这样即形成了不同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
  比例规&按比例转绘图形的工具。由可滑动的指标旋钮连接两条等长规杆构成,规杆两端具有脚尖,两对脚尖张开距离等于旋钮到两脚尖距离之比,即ab∶AB=Oa∶OA。移动旋钮可改变比率。规杆四侧刻有四排刻划,分别为:求长度成比率的直线;面积成比率的正方形边长;体积成比率的立方体棱长;圆面积成比率的半径之长。转绘时,先将旋钮上的指标对准相应的刻划,以确定两对脚尖张距的比值,然后根据地图资料和新绘地图的共同点,以交会法进行。常同网格法配合应用,当大量转绘地图要素时,比例规就不适用。
  比利牛斯山型冰川&即“悬冰川”。
  比气体常数&对单位质量空气的状态方程为
  的分子量是彼此不同的,故R值对不同气体是不同的。但对某一种气体来说仍为常数,故称之为“比气体常数”。由于干洁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克/摩尔,故干洁空气的比气体常数等于2.87×106尔格/克?开尔文,或等于287焦耳/公斤?开尔文(见通用气体常数)。
  比湿&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的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质量)的比值,称为比湿(q)。即
  式中m水汽为该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m干为该团湿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比湿的单位为克/克或克/千克,表示每一克或一千克湿空气中含有多少克的水汽。它与水汽压(e)的关系为
  式中气压(p)和水汽压必须用相同的单位(毫米或毫巴)。对一团空气而言,只要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保持不变,不论体积如何胀缩,其比湿保持不变,故在讨论空气垂直运动时,常用比湿来表示空气的湿度。
  比值增强&又称频带比值增强,它是将图像每个像元的某一波段的数值(亮度值)与同一像元的另一波段的数值(亮度值)相除,用所得的新值作为该像元的新数值(亮度值),显示图像,即得到一幅得到比值增强的图像。比值增强方法中有相邻波段的比值,如陆地卫星图象Mss5/Mss4,Mss5/Mss6,也有单波段与各波段之和的比值,Mss4/Mss4+Mss5,Mss5/Mss5+Mss6等,方法很多,可视不同情况灵活选用。比值增强可压抑图像上不需要的影像信息,而突出所需要的影像特征。例如,利用陆地卫星图像的Mss7/Mss5,Mss7/Mss4比值图像可突出植被的显示。比值处理还可消除由于地形起伏而造成的阴影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比值增强常作为其它处理的前期处理,以得到更好的图像显示效果或分类精度。
  笔石纲&过去列入腔肠动物门,现多列为脊索动物门隶索亚门的一纲。化石很象保存在岩石层面上的笔迹,故名。笔石的骨骼为几丁质经炭化后留下一层炭质薄膜。化石产于灰岩或其夹层的薄页岩中,绝少见于砂岩中,代表浅海相动物。笔石群最初由一个胎胞按顺序分出若干个胞管,胞管相连形成笔石枝。胎胞尖端有一丝附着在海底或其他漂浮物体上。笔石枝下垂、下斜、平伸、上斜或攀合生长。胞管为笔石个体住室,成单列、双列或四列排列,前后相互叠覆,后一胞管被前一胞管遮盖的部分称为掩盖部分,未遮盖部分称为露出部分,这两部分之和即为胞管长度,其始部互相贯通形成共通沟,末端露出,形状变化很大,是鉴定笔石的重要特征之一。笔石枝上胞管开口的一面为其腹侧,反之则为背侧,左右两边为枝的侧面。笔石的分类标准主要是:①笔石的枝数――枝数越多越古老;②笔石体的生长方向――分歧角越小越古老;③笔石胞管的形式――直筒的最幼,孤立、郧⒎窖ǖ氖茄莼淖詈蠼锥巍1适俑萜浒芴氐憧煞治餍伪适俊⒐鼙适俊⑶槐适俊⒕ケ适俊⒓卓潜适考罢适浚渲幸允餍伪适考罢适孔钗匾1适I辔∩睿灿泄套藕5渍摺I谇澈#植技悖加谥泻涫朗窃绻派ㄌ乇鹗前绿占秃椭玖艏停┑谋曜蓟米鞣执副辍1适加谥泻涫溃绿占图爸玖艏妥钍缒嗯枋滥┢谒ネ耍潦考秃笃谌棵鹁1适谥泄植脊惴海前绿占汀⒅玖艏图霸缒嗯枋赖夭愕闹匾曜蓟弧1适质舴倍啵乩矸植脊悖刂史段д。嘣谇澈O嘁逞抑校蚨彩堑湫偷南嗷杂谌范ǖ夭愕某粱嘤兄卮笠庖濉
  闭合流域&河流水量的补给通常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的分水线主要受地形影响,而地下水的分水线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地表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重合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
  闭口湖&又称不排水湖、不流通湖、无出流湖、死水湖。湖水不能通过河流向外排泄的湖泊。如中国青海的托素湖、内蒙古的吉兰泰盐池、贵州的草海等。多位于内流区,湖水主要消耗于蒸发和渗漏,矿化度大,富含某种盐类,常为咸水湖或盐湖。
  秘鲁寒流&也叫“洪堡海流”。是西风漂流在南美洲西岸转向北而形成的。它沿南美西岸自南向北流,约在南纬8°附近折向西行,然后汇入南赤道暖流。秘鲁海流沿岸普遍有沿岸上升流,因此秘鲁沿海是海洋生产力颇高的海区,秘鲁渔场以其上升流著称。秘鲁海流的流速约为0.1―0.2米/秒。
  碧玉岩&致密坚硬的硅质岩石。主要由玉髓和自生石英组成,带有氧化铁及有机质混入,故常呈红色、棕色、绿色、玫瑰色等,色美者可作宝石。碧玉常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是由火山喷发带出的sio2沉淀而成。数百米的巨厚层称为碧玉建造。如中国鞍山地区有前中晚元古代的碧玉铁质岩建造,甘肃白银厂铜矿有火山硅质岩―细碧角斑岩建造。
  边滩&河床岸边枯水期出露水面的浅滩。边滩进一步增长,即形成河漫滩。
  边纬和中纬变形绝对值相等的圆锥投影&又称“边纬线和中纬线变形绝对值相等的圆锥投影”。是确定圆锥投影常数的一种投影方法。属选择投影常数为约束条件的正轴割圆锥投影。双标准纬线上无变形,双标准纬线之间的纬线缩短,而中央纬线缩得更短;双标准纬线之外纬线加长,而边缘纬线更长。为使变形均匀分布,以边缘纬线和中央纬线变形绝对值相等的条件来确定圆锥投影常数,要使二者变形绝对值相等,常要移动两条标准纬线,故双标准纬线一般不是整度数。其经纬线的形状与其他圆锥投影相同。按性质可分等积、等角与等距离投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的普通地图曾采用过此投影。
  边缘海&又称“陆缘海”。位于大陆和大洋的边缘,其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岛弧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的海称为“边缘海”。如黄海、东海、南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加里福尼亚湾、北海、阿拉伯海等。
  边缘弧&大陆边缘的弧形构造带。在亚洲大陆边缘相当发育,有向东南凸出的边缘弧和向西南凸出的边缘弧两种,它们反映亚洲大陆东部大陆块有向东向南推挤的运动趋势。
  边缘增强&图像增强处理的一种。它是将遥感图像(或影像)相邻像元(或区域)的亮度值(或色调)相差较大的边缘(即影像色调突变或地物类型的边界线)处加以强调于以突出处理的技术方法。经边缘增强后的图象能更清晰地显示出不同地物类型或现象的边界,或线形影像的行迹,以便于不同地物类型的识别及其分布范围的圈定。例如利用相关掩膜技术,将原图象(影像)拷制成一张正膜片和一张负膜片,并使两张不同性质的膜片精确重叠,在曝光冲印时,将两张膜片相互错动很小的距离,这样得到一张相应影像有稍许错位“镶边”的图象,其大部分影像正负抵消,而其边缘部分出现一亮线(或暗线),达到从背景中突出影象边界线的显示效果,使图像达到增强。边缘增强还可通过其它方法或计算机处理来实现。
  编绘规范&编绘国家基本地图所依据的立法性技术文件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地图的性质、用途、基本要求;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内容;编绘、出版工作的实施;制图资料的搜集、选择和制图区域的研究;区域编辑设计书和图幅编绘计划的拟定;基本资料的处理;编绘原图的制作;地图内容各要素的编绘;印刷原图的制作与地图出版等技术要求。如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编绘原图&根据地图的用途和编绘规范(或编辑设计书)所编绘成的地图原稿。一般编绘原图的比例尺与成图比例尺相同,地图内容过于复杂时可放大比例尺编绘。编绘原图的用色要适合复照要求,避免用蓝色,其他要素尽量与印刷图的颜色一致。编绘原图是制作出版原图的依据,决定成图质量,除线划质量不过高要求外,都得按设计进行。为避免图纸变形,多裱在图版上,注记多在聚酯薄膜上剪贴。
  编码&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并能译为原数据形式。是计算机书写指令的过程,程序设计中的一部分。在地图自动制图中,按一定规则用数字与字母表示地图内容的过程,通过编码,使计算机能识别地图的各地理要素。
  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编码的装置。是将一种信息表示方式转换成另一种方式的电子部件。有若干输入与输出线,在一根输入线上加信号,而多根输出线可能同时有信号输出。其功能与译码器相反。
  编图大纲&单幅地图编绘作业的技术文件。由作业人员根据编绘规范和编辑设计书,或者根据地图集的总体设计书,并结合编图的具体情况拟订,作为所编图的依据。一般专题地图的编辑计划包括:①编图任务,说明制图区域范围、图幅数量、工作量和完成时间;②资料使用的详细规定;③作业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程序的衔接关系和进度;④编绘作者原图、编稿图的方法和具体规定,包括表示方法、图例运用、专题要素综合、与其他有关专题地图要素的统一协调等;⑤清绘和印刷作业指导及技术规定,包括清绘步骤、要求,彩色样图和分涂参考图的作法,以及套印精度、色彩和图面效果等;⑥附件,包括资料配置图、图幅设计样图和各种参考略图。
  蝙蝠虫&三叶虫纲、褶颊虫亚目的一属。头鞍凸起,呈梯形,底部宽大渐向前收缩,具三对头鞍沟,前边缘极狭。眼叶小,固定颊极窄。尾部前侧端向后伸出一对粗大的长刺,两大刺之间具若干锯齿状小刺。形似蝙蝠,故名。壳面光滑或具疣点。晚寒武世早期,分布于亚洲及欧洲。中国主要产于北方上寒武统下部崮山组、湘西及云南中越交界处。
  变粒岩&是一种片理不发育的粒状变晶结构的区域变质岩石。其原岩主要是粉砂岩、硅质页岩、泥质砂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等,常为细粒粒状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长石含量大于25%),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含量的总和不超过50%。变粒岩与片麻岩的区别是片麻状构造不明显,片状、柱状矿物较少,但二者之间常有过渡类型。变粒岩进一步命名可根据主要的片状、纤状矿物。如黑云母变粒岩、角闪石变粒岩。暗色矿物含量少于10%时称浅粒岩。中国云南哀牢山群变质岩中见有黑云母变粒岩和透辉石变粒岩互层产出,其中杂有少量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有时富集成矿产资源。此外,原岩为砂岩、硅质岩、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后,也可分别形成石英岩和大理岩。
  变水植物&植物体内水分完全受外界环境影响,故称变水植物。这是德国学者瓦尔特在陆生植物中划分出的两个类群之一。当土壤和空气潮湿时可以直接吸水,空气干燥时,植物体内水分迅速蒸腾散失,全株呈风干状态,但原生质并未淤固,而是处于休眠状态。有的种类能忍受风干数年之久,一旦获得水分,立即恢复积极的生命活动。故又称耐旱型植物。它们多是低等和苔藓植物。维管束植物中这种类型很少,仅见于岩石壁上的有花植物和囊泡苔。
  变星&亮度不稳定的恒星。根据亮度变化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两类:①食变星,又称为几何变星。由两颗或几颗天体组成的恒星系统,因绕转相互遮掩发生交食而引起亮度变化。②物理变星,因内部自身物理条件变化而引起亮度及辐射变化的恒星。根据变化的状态,又分为脉动变星和爆发变星两种。它们是处于演化阶段某过程的现象。每颗恒星都有其变光的历史,如年轻星的大气收缩,中年星的脉动变化,老年星的坍缩和大气膨胀,都是产生变化的原因。亮度变化范围可从千分之几个星等到20个以上星等。
  变形场&空气沿纵轴(y轴)方向内流引起收缩,称为压缩轴;同时沿横轴(x轴)方向外流引起扩张,称膨胀轴。这种流场称为变形场。变形场的流线形状象一组双曲线。这种空气运动在鞍形气压场中可常见到。
  变形深切河曲&也是深切河曲的一个亚类。在深切河曲形成过程中,地壳抬升缓慢或发育时间较长,河床下切的同时,侧蚀作用已相当活跃,致使深切曲流缓慢改变原有的自由曲流的形式。其谷底较宽阔,有河漫滩和曲流阶地发育。
  变形椭圆&解释地图投影变形的一种几何图解方法。由法国数学家底索提出,又称“底索指线”、“底索曲线”。将地球表面上的无穷小的圆投影到平面之后,一般成为无穷小的椭圆,故称变形椭圆。长半径用a表示,短半径用b表示,a和b即该点极大长度比和极小长度比。不同性质的地图投影,其变形椭圆的形状不同,同一个地图投影图上,变形椭圆的形状、大小和轴向随所在位置不同而变化。见附图。用变形椭圆的轴和相应小圆的直径对比,可了解不同方向上的变形;用变形椭圆的面积和相应小圆面积对比,可了解不同部位的面积变形;分析变形椭圆的长短轴之比,可了解角度和形状变形。
  变形字体&各种变形而不变体的字体之统称。多在等线体和宋体的基础上变形。常用的有4种:①长体字。字的高大于宽,一般为3∶2,地图上常注记山名;②扁体字。字的高小于宽,一般为2∶3,小比例尺地图上注记盆地、低地名称;③斜体字。横平竖斜,分左斜与右斜,竖划成75°角倾斜,具有流水下泻格调,地图上注记水文要素名称;④耸肩体字。横斜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梁设计图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