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大小守卫剑阁降龙伏虎3.2t与3t20kg

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t的重物使它以5.0m/s2的加速度上升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乐乐题库
&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知识点 & “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习题详情
19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5%
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3×104N&;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t的重物使它以5.0m/s2的加速度上升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4.5×104N&.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当天...”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FAoL=m车go58L+m梁go12L,代入数据,可以解得A墙对梁的作用力FA,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A墙受到的承受力等于FA.2、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t的重物使它以5.0m/s2的加速度上升时,对重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可解得车对重物的作用力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物对车的作用力大小也为F.故车对梁的作用力为F车=m车g+F.仍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FA′oL=F车o58L+m梁go12L,代入数据可解得F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墙受到的承受力大小也为FA′.
解:1、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FAoL=m车go58L+m梁go12L代入数据,FA×8=3.2×103×10×5+2×103×10×4解得FA=3×104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墙受到的承受力为3×104N2、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t的重物使它以5.0m/s2的加速度上升时,对重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所以车对重物的作用力F=mg+ma=1.6×103×(10+5)N=2.4×104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物对车的作用力也为2.4×104N故车对梁的作用力为F车=m车g+F=3.2×103×10+2.4×104=5.6×104N仍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FA′oL=F车o58L+m梁go12L代入数据,FA′×8=5.6×104×5+2×104×4解得FA′=4.5×104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墙受到的承受力为4.5×104N故答案为:3×104N,4.5×104N.
本题是一道力矩平衡的问题,同时又综合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是一道好题,属于中档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当天...”主要考察你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与“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当天...”相似的题目:
如图所示,A.B是两根竖直立在地上的相距为4m的木杆,长度为5m的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两杆上不等高的P.Q两点,C为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轮下挂一重为12N的物体,平衡时轻绳上的张力有多大?
在地面上固定一块竖直的挡板A,另一块挡板B与水平面成θ角,如图所示.在两块挡板之间放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当θ角增大时(  )斜面B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斜面B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挡板A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挡板A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如图所示,各A、B两物体均静止.已知B的质量为1㎏,B与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A的质量为0.4㎏,o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0,g=10m/s2.求:(1)CO绳上的张力大小(2)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要使B不滑动,A的最大质量多大.
“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浙江)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3o天津)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3(2013o山东)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浙江)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3o山东)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3(2013o广东)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t的重物使它以5.0m/s2的加速度上升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t的重物使它以5.0m/s2的加速度上升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相似的习题。高中物理1、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1、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_百度作业帮
高中物理1、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1、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
1、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天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天车大小的影响,当天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____________;当天车吊着一质量为1.6t的重物使它以5.0m/s2的加速度上升时,A墙承受的压力是________________.
1 30000N2 45000N
未吊前梁自重Ra=Rb=ql/2=2*8/2=8吨.未吊前天车对梁的反力由下方程组求解:
Rat+Rbt=3.2;3Rat=5Rbt未吊前A点反力=Ra+Rat,B点反力为Rb+Rbt.当3.2吨以a=5/s^2上升时再加上F=Ma,再由上方程求解,合并即可.
只分析,答案自己算(数学问题)。1.运动时,物体的状态,受力分解,2.瞬时,物理与车停留位置据两边的距离,3.压力分解,A墙与B墙各受的压力,分解,4.计算。笔者建议:理科题,最好自己想,然后和标准答案(理科有标准答案)的思路对照,看看哪里不对,再做,比较有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心脏是人体血液的动力站,一个人的心脏只有拳头大小,重约3N,但它在24小时内所做的功却相当于吧质量为3.2t的物体举高三分之一m.请你算一算,一般人的心脏功率是多少.(g去10N每kg)_百度作业帮
心脏是人体血液的动力站,一个人的心脏只有拳头大小,重约3N,但它在24小时内所做的功却相当于吧质量为3.2t的物体举高三分之一m.请你算一算,一般人的心脏功率是多少.(g去10N每kg)
心脏是人体血液的动力站,一个人的心脏只有拳头大小,重约3N,但它在24小时内所做的功却相当于吧质量为3.2t的物体举高三分之一m.请你算一算,一般人的心脏功率是多少.(g去10N每kg)
功率=做功/时间=mgh/t=.333/(24x60x60)W=0.12W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09年虹口区期末)(4分)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水平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竖直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吊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吊车的大小,则当吊车下端..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09年虹口区期末)(4分)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水平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竖直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吊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吊车的大小,则当吊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等于______ N;若吊车将一质量为1.6t的重物P向上吊起,P到横梁的距离以d=H–2.5t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横梁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时,A墙承受的压力等于______N。(g取10m/s2)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答案解释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水平横梁,架在相距..
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水平横梁,架在相距8m的A、B两面竖直墙上,一质量为3.2t的吊车停在横梁上距A墙3m处.不计墙的厚度和吊车的大小,则当吊车下端未悬吊重物时,A墙承受的压力等于______&N;若吊车将一质量为1.6t的重物P向上吊起,P到横梁的距离以d=H-2.5t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横梁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时,A墙承受的压力等于______N.(g取10m/s2)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虹口区一模
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FAoL=m车go58L+m梁go12L代入数据,FA×8=3.2×103×10×5+2×103×10×4解得FA=3×104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墙受到的承受力为3×104N2、当吊车将一质量为1.6t的重物P向上吊起,P到横梁的距离以d=H-2.5t2规律变化时,根据运动学公式x=v0t+12at2得到加速度为5.0m/s2;对重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所以车对重物的作用力F=mg+ma=1.6×103×(10+5)N=2.4×104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物对车的作用力也为2.4×104N故车对梁的作用力为F车=m车g+F=3.2×103×10+2.4×104=5.6×104N仍以B点为支点,根据力矩平衡FA′oL=F车o58L+m梁go12L代入数据,FA′×8=5.6×104×5+2×104×4解得FA′=4.5×104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墙受到的承受力为4.5×104N故答案为:3×104N、4.5×104N.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水平横梁,架在相距..”主要考查你对&&共点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共点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
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0,∑Fy=0。 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 图解法分析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当两个分力成一定的夹角α(α&180。)时,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或使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的变化情况如何呢?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公式推导分析,也可以用函数图像数形结合分析,但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图解法。为了便于分析合力的变化,设,借助辅助参考圆来进行分析。如图所示,F1、F2的共点在圆心,而且开始时F1、F2的合力为F,大小恰好为圆的半径。(1)当保持力F2不变,只增大F1时,如图所示,合力,的大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1、F1夹角α保持不变,在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2)当两个分力F1、F2都增大时,如图所示,合力F 的大小也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1、F2夹角α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F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研究的系统和运动的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整体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③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 ②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③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 ④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和整体法常常需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捷明了。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物体、物体系。 (2)找出所有接触点。 (3)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一般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不接触力).再依次对每一接触点分析弹力、摩擦力。 (4)找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防“多”分析力) (5)看受力与运动状态是否相符。(防“漏”力、 “错”力) (6)正确画出受力图。注意不同对象的受力图用隔离法分别画出,对于质点和不考虑力对物体的形变和转动效果的情况,可将各力平移至物体的重心上,即各力均从重心画起。受力分析的步骤:第一步:隔离物体。隔离物体就是把被分析的那个物体或系统单独画出来,而不要管其周围的其他物体,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步:在已隔离的物体上画出重力和其他已知力。重力是一个已知力,可首先把它画出来。另外,物体往往在重力及其他主动力作用下才与其他物体产生挤压、拉伸以及相对运动等,进而产生弹力和摩擦力,所以还要分析其他主动力。第三步: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就是查找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点和接触面。弹力和摩擦力是接触力,其他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弹力和摩擦力只能通过接触点和接触面来作用,这就是说寻找物体所受的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和摩擦力只能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相接触的点和面上找。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要全,每个接触点或面上最多有两个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第四步:分析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处,如果有形变(挤压或拉伸),则该处就有弹力,反之则没有。在确定弹力存在以后,其方向就比较容易确定了。第五步:分析摩擦力。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处不光滑,除挤压外还要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或相对滑动。因此分析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首先要看接触面是否光滑(这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其次看有无弹力,然后再进行摩擦力的判断:接触面上有相对滑动时有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接触面上无相对滑动但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有静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总是跟迫使物体产生相对滑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受力分析中的技巧: (1)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3)在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根据 (或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判定未知力。也就是说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时刻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同时对不易确定的力。可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其反作用力是否存在以及方向如何等情况。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k=1,上式简化为F合=ma。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kg·m/s2=N)。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模型性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只能是质点模型或可看成质点模型的物体。②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加速度是力这一外因和质量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矢量性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变,加速度方向变,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其实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就是矢量式。④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它们同生、同灭、同变化。⑤同一性(同体性)中各物理量均指同一个研究对象。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⑥相对性在中,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而不是相对于非惯性系的,即a是相对于没有加速度参照系的。⑦独立性F合产生的加速度a是物体的总加速度,根据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则有物体在x方向的加速度ax;物体在y方向的合外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ay。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为:。⑧局限性(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能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解决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与微观粒子。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质点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以几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组作为研究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则有:F合=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质点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表示出来。 (3)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4)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小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2.两种分析动力学问题的方法: (1)合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的合成法比较简单。 (2)正交分解法分析动力学问题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通常是分解力,但在有些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简单。 ①分解力: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分解,则:(沿加速度方向),(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②分解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垂直时,沿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有时更简单。具体问题中要分解力还是分解加速度需要具体分析,要以尽量减少被分解的量,尽量不分解待求的量为原则。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情况,即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及运动轨迹。流程图如下: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流程图如下:可以看出,在这两类基本问题中,应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而它们中间联系的纽带是加速度,所以求解这两类问题必须先求解物体的加速度。知识扩展:1.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 2.关于a、△v、v与F的关系 (1)a与F有必然的瞬时的关系F为0,则a为0; F不为0,则a不为0,且大小为a=F/m。F改变,则a 立即改变,a和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 (2)△v(速度的改变量)与F有必然的但不是瞬时的联系 F为0,则△v为0;F不,0,并不能说明△v就一定不为0,因为,F不为0,而t=0,则△v=0,物体受合外力作用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使速度改变。 (3)v(瞬时速度)与F无必然的联系 F为0时,物体可做匀速直线运动,v不为0;F不为0时,v可以为0,例如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为龙门吊车的示意图,质量为2t的均匀水平横梁,架在相距..”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37379588123830915785135371016263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较a与2a的大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