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追求幸福,叔本华思想随笔(人生就是苦难)的难题如何解决?如何理解这句话

如何看待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其实,最简单的概述就是一句话:既然人都会死,那奋斗也就没有意义,不如及时行乐。
按投票排序
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大多数人见淫,部分人见财,少部分人见风俗,更少人见社会,仅一二人见慈悲,见死,见戒。叔本华肯定是最后的一个,大悲悯,积极人生的最高境界,还有更高的乐观吗?对于人来说,什么是乐观?这真的是个问题。笑笑生本也是叔本华。
虽然书本华是悲观主义者,但我觉得我在他的哲学思想中看到的并不悲观。没人说叔本华是意志论者咩?我觉得他阐述只是生活本态,以及对人性的常态。人生最终收获的是经验而不是幸福,幸福短暂虚幻的。但他也没鼓励大家阻断大家对幸福的憧憬及追求。“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他希望的是人对自己分析自己控制人的欲望。“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一般我都会把叔本华和老子一起对照,我觉得老子才算悲观,觉得人应该村口相望老死不相往来。叔本华虽阐述了一些人与人之间关系中让你悲观的常态。但你看他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悲观吗?我觉得题主本身就有有些悲观主义吧,然后仅看到了叔本华的一部分。(手机党先码这些)读叔本华让我感受到的是平静,不是悲观。
叔本华从没说过要及时行乐,相反他是极力鄙视快乐和幸福的,认为那是一种虚妄和欺骗。他所倡导的是:避免痛苦。没有痛苦的状态,已经是人类所能设想的最好的状态。
我认同他的悲观,我自己就这样想。在别的地方看到的: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于是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
“如果你要听人生是多么美好,那请到大学教授那里去,但我要告诉你,他们只是混饭吃的。如果你要听真实的东西,那我只能告诉你现实有多么残酷。”引用的不全,太喜欢叔本华这种真实的东西了,不管是丑的还是美的,只要是真实的,都可以接受。
偏爱哲学的人,大多经历过不理想的人生,因为能够在生活中悟出哲理的人,心灵必定受着双重煎熬。
我认为叔本华无比乐观。
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只说一事,叔本华暗地里吃药,不肯轻易去死。叔本华可爱不可信。
叔本华的哲学一点都不悲观,我看到是硬汉对生活的不屈,而不是软蛋对命运的顶礼膜拜。
它的悲观,我觉得不是【人都会死】,而是活着和死了一样痛苦,活着是痛苦,死了之后,是跳进另外一个火坑继续痛苦。。。
生活就是一个脓包套着一个脓包套着一个脓包,你戳破一个还有一个还有一个还有一个。。。。。
所以,不要挣扎了。
但是,叔本华有倡导及时行乐么?我觉得他好像是鼓励自我了断的。。。
他不停留在群星璀璨,而看到宇宙深彻的黑暗,光芒穿过夜空,多么可怜,因为它是偶然的,像生命;而黑暗却是永恒的。悲是悲悯,也是悲伤 ...
....《叔本华人生哲学》里面总结了他的几乎所有观点,诸如“人类一切不幸和痛苦的根源就是欲望” 之类。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观点是他对于“性欲的产生”的描述,大体上说的就是“男女在思想上产生美的共鸣之后,其精神体就已经有一个双方思想的结晶了,然后这个思想的结晶促使男女双方产生性冲动,从而引导相爱的男女双方给它一个实体的寄托之所”,说的很是浪漫。我倒觉得这算是一种“爱情神性论”。他可以引导我们去脱离“低级需要”而满足“从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方面寻找真爱。(马斯洛“需要系统”)这应该算是一种别样的乐观调调吧。当然,也或许因为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所以导致他是个禁欲主义者,他一辈子都没有找到觉得可以配得上他的人。所以作为他个人,他仇视女性、完全把女性当成了繁衍的工具来看待。包括朋友。他把一切欢乐都看成是“最危险的倾向”,“因为这要和很多人接触,而他们中大多是道德败坏和智力愚钝的”,他宁可和自己的小狗一起散步。有人评价说“叔本华的生活颇受人诟病,与其哲学之间的悖离更令人鄙薄。”比如罗素就说:“假若我们可以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是不真诚的。他说的“世界就是痛苦和欺骗,生活是永恒的受难”,这句话完全就是佛陀和康德言论的一种混搭。而且有意思的是,他的临终遗嘱说道“希望爱好他的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这句话其实可以好好挖掘一把,我觉得挺玄乎的。我是这样觉得的,作为一个哲学家,其本身都没有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很“好”、并且按照自己的哲学来活,活的也并不是那么开心(如果说什么“对于快乐的定义不同”这种话....当然啦。不过看生平我真的觉得他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当然他不是一般人..)所以作为一个一般人,一般的感受快乐的人,就不要去体会叔本华先生那种“更高层次的快乐”了吧,容易把人带偏(当然大多情况下是因为我们书读的不够多...)。总感觉这辈子他自己都不好过。(其实好想知道他到底后不后悔,虽然看他那么厉害的样子肯定是不会的.....).....还有,叔本华先生终生都没有及时行乐...他只是在寻求解脱痛苦的办法。其实他找到了,并且找到了两个:1,美学上的。否定意志,去观察假象背后的东西:比如艺术和音乐。美是可以深入灵魂生活的。2,伦理性的,要求放弃和同情。人主观的可以放弃意志的力量;而同情是通过审视别人的苦难来有意识的规避自己的苦难(这个思想我觉得来源于佛教)当然,如果要追求这种境界,得要很高的思想层次才行。我觉得他的理论中可以乐观的指导人的还有一点:“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中就不是自由的,而是依附于下意识的意志和严格规范。不是我愿意,而是它让我愿意。”所以作为中国人,在出现“要及时行乐或者奋斗也没有意义”这种思想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排斥并且想反面论证它,比如您的提问。因为这的确是不大好的吧,作为个体人,我们没有奋斗的时候是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的,而这是挥之不去的。那么为了使自己更加快乐,还是不要“及时行乐”,并且走上一条“好好学习,并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道路吧——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最符合人性,也最容易得到幸福的一种活法。(反面教材可以参照金马奖《性,毒品与税收Spies & Glistrup 》)
楼主完全搞反了吧。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和空虚。唯一的解脱之道就是克服自身欲望(通过对艺术的欣赏)。而不是放纵欲望,及时行乐。
叔本华并不悲观,不过会让你做好准备,不被现实击溃。
没有事实,只有解释。认为叔本华只是世界人生本质的揭示者并且不认为这种揭示是悲观哲学反而还从中看出乐观心态的朋友可以洗洗睡了。“人生在痛苦与无聊中摇摆”,这种论调,有人说只是指出了事实而已。然而,这只是作为一个哲学家自身所认为的事实,它实际上是掺杂了个人的价值判断的。对于在叔本华看来是欲望与无聊交织的人生状态,他提出的主张是啥:禁欲。他赞美佛陀,认同最大限度的禁欲。他认为快乐是短暂的,虚幻的,因为欲望太难满足,不停的追逐欲望最终还是会伤痕累累。所以,不如摒弃欲望,求得安宁。而从他的本体论来看,他也认为整个表象界包括生命都是那个“意志”的杰作,欲望是意志的体现。否定欲望,就是否定那个意志,那个生命的根本所在。这TM还不算悲观主义?悲观主义,在哲学上只不过是对一类追求快乐、至善(并认为至善的真理存在)的那种哲学理论的反对思想的统称,这种语境下,悲观二字并不一定带有日常语境下的贬义,它只是一类称呼而已。所以,将叔本华哲学冠以悲观主义,fans们没有必要这么大反应吧。如何看待叔本华老先生的悲观哲学呢。
说实话,我很喜欢他的意志本体论,但他后面的伦理学部分在我看来是瞎扯淡。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灭的意志,世间万物都是意志的体现。这是多么浪漫主义的观点。然而,他的伦理学却把意志否定掉了。意志是万物根源,也是不幸的根源。我们要逃避不幸,所以,抛弃你的意志吧! 这就是他的结论。然而,一个人如果抛弃意志,也就是抛弃了生命。是啊,“生活就是一场骗局、摩耶之幕”,叔本华如是说。活着本就是不幸,自杀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之道(叔本华赞扬绝食而死的自杀,这是对意志最大程度的否定),然而,如果人不能完全摆脱意志,那只能苟活世间,靠艺术来认清人生的虚无,以此寻求一点心灵慰藉与安宁。艺术,是意志的镜子,也是人类个体暂时脱离意志的良方。这也是叔本华的艺术观。但是,这TM还不算悲观主义?对此,我是不认同的。正如尼采认为,这种哲学已经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虚无主义了。虚无主义是失去价值的人,禁欲主义是本能萎缩的人。我要做的,是克服这种虚无,而不是成为虚无。我对涅槃、寂灭没有兴趣。“坠入无的境界”,这是叔本华在他代表作中的最后一句话,其实也只是说说而已,叔本华赞美涅槃,他可从没真正涅槃过。---------------------------------------------------------------------------------------------------最后总结下: 叔本华的哲学(主要谈他的伦理学),并不是一无可取之处。他对生活的看法,很能直指人心。他能让我们反省永不餍足的贪欲,让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但他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他的哲学实际上可以看做对西方传统本体论的反叛带出来的必然结果。在他之前,哲学家们都是追求真善美的,世界本质是理性的,至善的,人类价值依附于此。但,这种追求在科学冲击与宗教衰落的背景下,就慢慢失去了市场。启蒙运动带来了浪漫主义,在这个时候,叔本华带着东方魔法问世了!他要做的,就是摧毁传统的对形而上真理的执着追求:没有至善的上帝,也没有至美的理性法则。
生命就似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这是叔本华的言论。简言之,人活着,怎样都不好。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欲望,欲望是生命的支撑,所以佛教用语:苦难人生。
读过人生的智慧,其他的没能看懂。暂时比较同意两种观点:1、人生活是为了避免痛苦而不是追求快乐。2、女人在思想上有局限性。匿了。
刚看到一个关于叔本华的观点,意志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现象包括个体的人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即表象。意志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个人受这种冲动的驱使,不断地产生欲望。欲望意味着欠缺,欠缺意味着痛苦,所以一切生命“在本质上是痛苦”。当欲望休止,又会感到无聊。人生就摇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不止于此,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是无限的,它在有限的个人身上必然得不到满足。人的个体生存的必然结局是死亡。 这应该算是悲观吧
我认为直接贴悲观的标签是不妥的,和所有的哲学家不同的是,叔本华认为人生的目标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努力去避免痛苦,,,这样说有些人可能有所误解,这个避免痛苦不是逃避痛苦,而是就整个人生来说的痛苦。。我个人对生物的进化史比较感兴趣,,,感觉叔本华说论述的道理和进化论的好多本质的观点不谋而合,一切都是生存策略,或许你的牺牲换来的名声,也是一种延长影响力的策略。叔本华的名言_百度知道
叔本华的名言
提问者采纳
哲学的起点是死亡,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而且为害甚大,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使他们不能读好书:‘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做高尚的事情,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人从来就是痛苦的,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变的只是人的感觉,有无数的坏书。“所有的爱恋激情。生命是一团欲望,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互相靠得太近,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如果因为怕扎手,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营求官职而写作、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一个人照镜子时。智者,而是我的自我。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却使读者浪费时间,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我们可以把痛苦转化成幸福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而理想是理性的。因此,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它们原是为贪图金钱,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美”是高级的“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时间是无限的,却又会感觉寒冷,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彼此离得太远.人生就是痛苦、“这种强劲的动力,使它们枯死,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事物本身是不变的。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风格是心灵的外观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就此舍之,满足便无聊,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它们不但无益。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在文学中。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会觉得刺痛,伤害谷物,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我们离理相越远.在现实生活中,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金钱和精神! 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6条回答
追加叔本华的名言
~~叔本华名言补充~~
1.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2.读书是让别人在我们的脑海里跑马;思考,则是自己跑马。
3.等待,是偷懒的藉口,怠惰的推托。
4.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5.如果生是梦、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
从两者之外被个别划分出来的存在。事实上,这也不外乎是梦幻。
6.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7.时间对善用者亲切。
8.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发时间;精干的人却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叔本华名言摘录
...
叔本华名言
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象一个想到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
我们并不是因为发现了欲求某个事物的种种理由才去欲求这个事物,而是因为欲求某个事物采取寻找欲求它的种种理由。……所以逻辑是无用的,没有人靠逻辑说服任何人;连逻辑学家也只是把逻辑作为收入的一个来源而已。
疲劳象疼痛一样,它的位置在大脑;与大脑不联结的肌肉(如心脏)决不会疲劳。
意志就是求生意志,它永久的敌人是死亡。……它能用生殖的策略和牺牲生殖来击败死亡。……生殖是一切生物体的最终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
因为热情依靠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把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东西认为对个人也有价值,所以在达到种族的目的之后...
叔本华说:“人能够要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年青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目标。
参考资料:
我 的 世 界 观-爱因斯坦
叔本华可是个大思想家!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
1.使人异与动物的能力,达到概念的能力,自来就被成为理性。
2.我们所考察过的表象,从其构成来看,从客体方面着眼,可还原为时间、空间、物质;从主体方面着眼,可还原为纯粹感性和悟性(即因果性的认识)。
3.人类的思考力是人区别于动物意识的区别,人在势力上胜过它们,在痛苦上也以同样的程度超过它们。它们只生活在现在,而人则同时生活于未来和过去。
4.每人都先验的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在其个别行为中也有自由;并且以为自己能在任何一瞬间开始另外一种生涯,也就是说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是通过经验,后验的,他又惊异的发现自己并不自由,而是服从必然性的。
5.欲望总是把...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的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伏尔泰
——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
——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此,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抑或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的———这视各人的头脑而定。例如,不少人羡慕他人在生活中发现和遇到饶有趣味的事情,其实前者应该羡慕后者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禀赋才对。
—— 一切美妙有趣的事物,经由一个愚人呆滞的意识反映,都会变得枯燥乏味。
——一个头脑呆滞的人终...
叔本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欧陆哲学的贡献:我们如何理解幸福和苦难(转帖)
欧陆哲学的贡献:我们如何理解幸福和苦难
总 体 介 绍:
这一章主要讲述一些欧陆(continental)哲学家的贡献,这些哲学家把关于幸福的观点与苦难的经验进行了对比。考虑到本书其他的几章不但涉及了早期的欧陆哲学,而且还涉及了古典哲学的贡献,因此本章专门聚焦于19世纪和20世纪的哲学家——特别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但不包括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哲学家——所做出的贡献。本章的主题是:如果没有把幸福的对立面——苦难考虑在内,那么对幸福的追求在哲学意义上是否是合乎情理的。虽然这些哲学家对幸福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反对将幸福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指标。本章将证明欧陆哲学家与雅典哲学家的看法一致,他们都普遍认为在幸福和苦难之间需要取得某种平衡——因为它们谁也离不开谁。
为此目的,我们将把本章讲述的欧陆哲学确定为自19世纪始到20世纪末的欧洲大陆繁荣的哲学。这不仅没有考虑在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旗帜下的近代欧陆哲学,而且还省去了许多重要的早期欧陆哲学的贡献。本章的焦点将是革新了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思维的存在主义哲学运动,这种哲学把人类境遇(human
condition)作为关注的焦点。这些哲学都坚定地回归到人类存在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生活下去的基本问题。本章中的每位哲学家对人类生活目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把人类幸福当作生活的目标。这使得很难从欧陆哲学的立场给幸福下一个定义,尽管如此,在文章结尾的时候我们将尝试这样去做。
欧陆哲学强烈地反对英美(Anglo-American)思维的分析和实证传统,并因此提出一个迥然不同的对幸福的看法。我们看到现今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它即深深根植于英美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框架之下,它在促进一种充满活力的实证研究取向来研究人文学科中的幸福,而欧陆哲学对此有着十分不同的视角,这种视角可能既是新鲜的又是我们亟需的。欧陆哲学,像罗森(Rosen)定义的那样(1998,
665)——拒绝科学主义(比如,排他性地把科学当作一切事物的终极权威),倾向于历史主义(比如,假设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和自身价值),强调人类能动性、个人和道德转变的重要性,强调元理论(meta-theory)的重要性。
当前人们热衷于追求幸福,将此作为人类生活的首要目标,欧陆哲学家将对此进行追问:就人类自身来说,幸福、快乐和福祉是否能够成为值得永恒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可以从欧陆哲学的历史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幸福和福祉从来不能单列出来,而需要与它们的对立面——苦难和艰辛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欧陆哲学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忘记幸福不是生活的终极目标?我们又何时才能忘记?我们为何在这个新兴的技术时代锲而不舍地追求幸福?我们何时开始认为生活的艺术可以被简化成积极思维的艺术(一些人似乎将积极思考等同于是良好的生活所必需)?什么样的巨变已经让我们远离那些古人从生活中得到的来之不易的洞见?这反映了当代社会寻求安逸的本性吗(我们让自己麻痹于这样的信念——幸福能够获得并且必须获得)?”欧陆哲学本质上有意地让人心绪不宁,挑战人们安稳的现状。
近代的欧陆哲学家强调的基本悖论之一是:只有我们准备好面对困难、麻烦和苦难时,我们才能找到舒适和安宁。只有我们准备好面对存在的张力,我们才能永恒地与之共处。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预示了大量的此类说法。
尼采的权力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
尼采对人类存在进行了进一步的热诚探索。他相信苦难是一位老师,而寻找幸福则是进入了错误的领地。
苦难,伟大苦难的学科——难道你不知道正是这种学科创造了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进步?处于不幸之中的灵魂之张力培育了它的力量,培育了它面对巨大毁灭时的颤栗,培育了它忍耐、坚忍、解释和善用苦难时的创造性和勇气,我们被赋予了骄傲、秘密、面具、精神、可爱和伟大——难道不正是通过苦难、伟大的苦难来赋予的吗?(Nietzsche,
, p. 225)
从我们初始的定义来看,比起我们之前听到的,这是一种更为强烈的反对追求幸福的主张。尼采所提出的要义是学问来源于经验,尤其是来源于发展和提升我们自己的经验,以此来填补动物和上帝之间的鸿沟。因为他观察到上帝已经被杀死,人类只剩下自己的智慧,所以,我们需要援助跨过动物和神祇之间的深渊,抵达我们自己的力量,成为超人(Ubermensch,德语,超人)。
人是系于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悬于在深渊之上。走过去是危险的,在半空中回头看是危险的,战栗而停步是危险的。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一个终点;人之所以可爱,在于他是一次穿越、一次“下山”(down-going)。(Nietzsche,
, p. 43&44)
为了成为一名更加标准的超人——肯定他自己的权力意志和接受他的命运,人类需要学会接受他的命运并热爱它:这正是尼采称作的“amor
fati”(爱命运)——热爱命运。在他看来,我们的人生本质上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如果我们把幸福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注定无法学会生活。我们不要自我放任,我们需要变得坚强,接受我们的命运。因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准备好接受困难和冒险,我们便不能欣赏生活。“生活需要敌人、死亡和受难”(p.
124),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只有当我们遭受苦难之时,我们才变得深沉并进入生活的深处。因此,只有当我们愿意接受现实之中的生活时,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的权力意志,并以酒神的方式来生活。幸福不是我们应该去渴求的东西,因为:
幸福和不幸是一对孪生子,它们一起成长。(Nietzsche, , p. 270)
我们无法单纯地享受幸福,因为它总是与其对立面——不幸一起出现。为了深切地感受生活,我们不得不对这两种经验都敞开胸怀。孤立地追求其中一种,那是根本就不了解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感受快乐。健康旺盛是尼采超人的特征标志。据尼采所说,一个人要渴求的不是轻易得来的幸福生活,而是一种我们准备好辛苦工作的生活,接受它带来的所有挑战和困难:
“我的苦难和我的怜悯——它们多么伟大啊!我真的是为幸福而奋斗吗?我是为我的事业而奋斗”(Nietzsche,
, p. 336)。
克尔凯郭尔的建构和生活阶段说
索伦·克尔凯郭尔经常被称作是“存在主义之父”,他对人类经验和生命意义的描绘贡献颇多。他的哲学是对黑格尔恢宏世界观的一种批评,他认为这种世界观过于理想化,脱离了人类存在的现实。克尔凯郭尔仔细地研究和描述他自己的主观经验,并努力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展开搏斗,尽管像叔本华一样,他很快感觉到,当我们面对反映自我需要(selfhood
entails)的深渊之时,在人类经验的核心中有一种空虚以及焦虑和绝望。克尔凯郭尔详细地记录了他与不幸所做的个人斗争,并且谈论到人类倾向于孤离我们自身,以及:
“(倾向于)移居到完全风平浪静的第六大陆”(Kierkegaard, , p. 295)。
克尔凯郭尔认为,我们可以悖论式地克服生活中普遍的矛盾和困难——通过直面而不是试图消除它们。克尔凯郭尔的观点是一种辩证的观点。一开始(Kierkegaard,
)他提议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并做出选择——要么追随我们的审美偏好、追求快乐和幸福,要么追随我们的伦理倾向、法律条文和道德准则。但是后来,他提出一种辩证的方法来超越这些对立——建议我们可以采取信仰上的纵身一跃进入一种精神生活(Kierkegaard,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精神性是我们的一种独立思考,而非跟随我们的感觉或现存规章制度的指导。如果我们有基本的怀疑态度,我们就会抵达这种状态。
在历史自由的范畴内,过渡也是一种状态。然而,为了正确地理解,一个人必须不能忘记新产物是通过纵身一跃而产生的。(Kierkegaard,
当我们决定要去信仰,且放弃追求审美享受或伦理标准的生活之时,纵身一跃才可能发生,不过这一跃是由圣经或其他宗教教义所确定的,那最终无法令人满意。只有在我们开始怀疑并开始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意识到跌进深渊的可能性。这就是焦虑(Angst,畏)的经验,使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我们的存在和我们自身。然后,我们才能拥抱这种无限和有限、可能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张力。而且正是此使我们感受到自由的眩晕。
焦虑即是自由的眩晕,当人的精神想要提出一种合题(synthesis,指上文中提到的悖论方式——译者注),而自由向下俯视自身的可能性(类似于俯视深渊——译者注),抓住有限性来支撑自己,这时自由的眩晕就出现了。自由沉陷在这眩晕中。(Kierkegaard,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盲目地追求幸福与把握个体的自由是完全对立的。不够格的幸福只不过是尝试不去经验生活的矛盾和紧张。这是一种回到伊甸园的尝试,在那里一切都从此变得安逸。但是人类亏欠他们自己,而不仅仅是对张力自由的无知。从伊甸园里被驱逐出来,是迄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最好的事情,因为这允许我们去探索生活的矛盾和张力,认识到善与恶、是与非和男女之差异。因此,我们不应该去追求幸福,而应该追求一种对自由和可能性的觉知、全身心地投入生活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欢迎焦虑,它把我们从舒适的幸福幻觉中唤醒。
谁以正确的方式了解了焦虑,谁就了解了终极意义。(Kierkegaard, , p. 155)
海德格尔对生与死的重新拥抱
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是现代和后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而存在主义哲学真正开始于胡塞尔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海德尔格没有打算写有关伦理学(ethics)的著作,他所谈论的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本体论描绘。他的哲学在本质上是形而上的,他对人的幸福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虽然如此,他的许多思想与我们理解人类存在的具体现实直接相关,他所做的工作已经用来巩固新形式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Deurzen,
2010),这种治疗形式出色地运用他的思想来让人们更好地生活。
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根基与时间(time)有关。我们需要联系人类在时间的范畴内被抛入(这个世界)来理解人类,这暗示着他们出生便走向死亡。这也意味着他们不在原以为属于他们的当下,也不在他们将要成为的未来。时间推着我们前行,事实上是穿过我们。我们是时间的,因此我们是历史的,总是在进行之中的。这对我们虚荣地追求幸福生活有重要的启示,因为幸福,即使是可以获取到手的,也永远不会是一个稳定的存在,而只是转瞬即逝。一切都在流逝,处在运动之中。没有什么人是确定的,人类是飘忽不定、无家可归的。
事实上,根据海德格尔所说,基本的本体论既定(givens)之一,就是我们的无家可归(Unheimlichkeit,字面意思是“无家可归”),焦虑不安一开始就跟随我们,只要我们还活着,它就从来不能被克服;因为人类由他们的存在而非本质所确定,所以他们注定要为他们的生命工程担忧。死亡来临,这时我们的生命终于完成,我们也许最终找到了安全和家。不同于客体事物,人的存在处在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是被设计的或者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并走向我们的死亡。(Deurzen,
2010, p. 55-56)。
一出生下来,我们就被这个世界接管,然后遇到其他的人,这样一来,我们发现很难活出自我——在意识到我们死亡的可能性之后作为一个本真的个体而活。只有当客体出现故障时,我们才恰当地意识到它们;也只有当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能令人满意时,我们才能够开始把自己与他们分开。因此,不是一种幸福的、单一的存在之协调一致造就了我们,而是这些东西的缺乏——邀请我们通过体验焦虑和罪疚让我们觉醒,通向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良心呼唤(call
of conscience)。
无法本真地活着,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完整地在场——而一直置身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忘我”(ec-stasies)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我们则能够阐明和理解差异之观念,并因此真实地存在。在上述背景下,追求幸福将被描绘成是寻求忘却和轻松,寻求不再需要担忧自身烦恼的时光,期望我们可以沉入一种单一的状态,沉浸于其中。事实上,如此地陷入他人或这个世界与本真的生活是对立的。本真的生活是觉醒的,需要我们面对有限和现实。
走向死亡的、慷慨激昂的自由是这样一种自由,它已经从“他们”(作为大众的身份,而非本真的自我——译者注)的幻觉中解放出来,它是真实的,是自行把握的,是充满焦虑的。(Heidegger,
, p. 266)
在海德格尔看来,寻求幸福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虚幻的、拒斥的非本真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我们会试图隐藏,不去坦白承认生活的现实,掩盖住关于时间、死亡和其他有关存在的弱点和冲突。
当然,因为人的存在(Dasein,字面上意味着在那里,但也许最好翻译为人的存在)总是与世界有关,是世界的一部分,被这个世界吸收,所以他们将会持续不断地担心他们被抛进和不得不立足于的这个世界和存在。这种担心或忧虑(Sorge)是一种本体论的既定,它由这个事实而来——我们无法独立,我们总是在关系之中,所以与那些我们相关的事物对我们非常重要。当我们处在自我欺骗的喜悦之中,我们的担忧只是暂时地被覆盖。这些喜悦愚弄我们相信这样的信念,只要我们逃避和否认实际情形,事实上就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而这些情形是一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与之保持联系,没有它我们就什么也不是。这就是现象学的意向性事实的直接结论:也就是,没有任何意识对象的生活是一种没有意识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关系和联系(Herdegger,)。
海德格尔看到了人类的异化(Entfremdung)、隔绝(Verschlie&en)和遗忘(Vergessen)能力,这些都是本真存在的敌人。可以这样说,海德格尔的此在的目标就是有一种视野,让我们同时可以掌握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眨眼的瞬间看到人类存在的全部现实。这一瞬间的图像(Augenblick)与幸福的一瞬相去甚远,却是真实的一瞬,我们需要坚韧勇敢地面对实际的东西。
海德格尔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描述道,作为本真生活的缩影,要坚决地面对和期待死亡(Heidegger,
);在他的后期著作中,他转向描述人任其自然(Gelassenheit)或顺其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我们去触及存在本身(Heidegger,
)。无论是坚决面对还是任其自然或顺其自然,都是更加有效地揭露存在,本质上,都是对已经存在的事物敞开我们。对于前者,我们是通过勇敢来完成的,至于后者,我们是通过放下来完成的。但是,通过没头没脑地寻找逃避或者幸福和好心情是无法完成的。在海德格尔看来,情感所发挥的作用是,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它们并不因自身的因素而发展,而是转化为可理解的形式,并以语言表达出来。
这些帮助我们回归正途的情感是焦虑和罪疚,因为它们向我们指出,我们仍然亏欠自身的存在和在(existence and to
Being)的债。当我们完成这个时,我们可以说是生成的(Ereignis,有自我实现之意——译者注),它在字面上不仅意味着偶然发生的事件,还意味着对自主身份的重新拥有。我们通过深入的、冥想的思考而不是计算式的思考或隐藏来实现这一过程。这样思考的目标在于让存在的精髓显现出来。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存在的守护者,允许四个维度——天、地、神、人(终有一死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Henry,
1969; Heidegger, 1957)。
服从于在场的要求,就是人类最好的要求;这就是“伦理”。(Heidegger,引用于Boss,,p.279)
对海德格尔来说,幸福甚至不是一个拥有长期利益的选择:我们要追求的心灵状态是对必然要承受之事物的开放性和接受性。如果我们忠实于存在(Being),那么我们便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
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解决之道
萨特以具体和本体的方式重新解释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但是,他在阐述伦理原则时同样有些晦涩难懂,至少最初的时候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加缪和波伏娃在这一点上更易理解,梅洛-庞蒂也是如此。
萨特早期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中认为,人的存在是纯粹自由的、纯粹虚无的,这试图主张一种存在的方式。为了成为任何东西,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我们是我们的行动,因此我们能够掌控我们的身份——要么否认我们是什么,要么假装我们是什么(而不是什么)。将此直接适用于幸福这个概念将非常有趣:咖啡馆里的服务生小心地操练他的毛巾和托盘,练习成为一位服务生;他可以同样很好地扮演幸福,在脸上呈现着不真实的微笑。对幸福的追求就像这个严肃的男人在追求的,这个男人把他自己看得太过认真,他认为让自己一劳永逸地永久幸福是有效的或安全的,事实上它是一个谎言,因为它背叛了他的真实处境——什么也不是并注定是自由的。我们是自由的,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成为不同的人:有时一份心情使我们成为一个人,有时又成为另一个人。萨特描绘了如何掌控我们的心情以魔幻般地与那些适合我们的信念一致。
萨特的基本假设是人的存在本质上是虚无的。人类不像一张桌子或一把椅子这样的东西。人类没有被一劳永逸地限定——因为他们本质上什么也不是。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个基本的观念,我们可以想象幸福是一种我们希望得到的满足,但这是自我欺骗。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观点,我们立即就会看到对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幸福或别的什么)的追逐,是一种自欺(mauvaise
foi,法语,自欺),是一种我们自己疏离本性的方式,它是一种虚无,与这个世界一样。
人的悲剧在于我们渴望作为客体被限制和固定,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又想保留住完全的能力和自由。人类渴望既自在(就像客体物一样固定)又渴望自为(就像自我决定的意识)。换句话说,他们想要成为拥有实质的主体。有趣的是,这种结合的思想——完全的固定与完全的自由相结合,是对上帝的一种经典定义。(Deurzen,
2010, p. 80)
我们的意识是一种不确定的和开放的经验,它使得我们可以反映和自我反映。但是我们也可以假装没有这样的能力和选择,放弃我们的自由和责任,就好像我们的意识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我们完全可以那样做,但这种选择是我们不去做选择,而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我们拥有广泛的选择范围和情绪范围,如果我们选择满足于幸福或任何其他特定的情绪或经验,那么,我们也就选择了排斥经验的广泛范围,事实上,我们有能力也有资格拥有这些经验。如果我们让我们自己陶醉于幸福的观念,我们便失去了我们参与其他事情的能力。我们可以认为,这样找寻幸福便是寻找意识的终结,而不是意识的发展,因为,如果我们在享受的片刻迷失自己,那么我们拥有的只是幸福。这样的自我欺骗行为要求我们自己成为一个理想化的现实形象,假装它将永恒不变。这是一种自欺行为——我们放弃了我们反思意识的能力。
这样的自我欺骗或不诚实总是一种不安全和恐惧。它要求我们否认人类境遇的现实,尤其是人的存在从来不会安稳、固定和幸福的事实。
意识的虚无和脆弱这个事实是最为重要的,否认这个事实则背叛了我们澄清和透明的能力。因为萨特有关伦理学的著作,是在他去世之后才被完全阐释的(指萨特生前未完成的《伦理学笔记》——译者注),所以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重新思考道德和情绪问题。从来不会有一种确定的伦理框架,也不会有万无一失的通向幸福的大道。
世上没有抽象的伦理。只有在某个情境中的伦理,因此伦理是具体的。所谓抽象的伦理就是指良心。它假定一个人在根本地缺乏道德的情境中是道德的。(Sartre,
梅洛-庞蒂和加缪的哲学
梅洛-庞蒂的不确定哲学(Kearney,
1986)继续这一路径,他提醒我们警惕心灵对我们扮演的骗局。在梅洛-庞蒂看来,人的生活在根本上是如此的矛盾和对立,它通过我们的身体来传达出来,我们无法逃脱模糊不定的感觉,也无法逃脱模糊不定的情感。
让我们自己沉浸于周围呈现的情境里,不去记起先前的各种情境,这很容易做到。如果我们身陷周围的环境而不能袒露自我,那么我们与自己的联系就只能达到一个模糊的程度。(Merleau-Ponty,,p.381)
我们投射出自己的影子,蓝天下不会没有一片云。我们也许时常以一种美感的方式陷入世界,但是我们会立即体验到我们自身的困惑,或者无法触及我们想要实现的那种体验。与萨特不同,萨特认为自由是人类行动的基础,梅洛-庞蒂相信自由只能从我们所行动的路上获得。然而,毫无疑问,比起幸福,这两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都更偏爱自由。自由打开了我们居住的世界,而对幸福的追求则关闭了它,将我们束缚在一种单一的体验中。行动就是承诺去做,而我们不应该把我们自己托付给任何一种会夺走我们体验深度和广度的东西。经验不同的事物也许会遭遇困难,但是比停滞在某种心灵状态要更价值。
加缪()在这一点上走得更远,他把人的存在描述成是一场持续的斗争,这这场斗争中许多人感到疏远和缺乏信心。但是,在加缪看来,从根本上说,生活的挑战不是去寻找幸福,而是抓住我们经验的自由并坚持到底——无论面对的挑战有多么艰难。我们的斗争也许看起来像是西西弗式(Sisyphean)的任务,但是在完成这些任务和品味我们命运的过程中,我们能在旅程的体验中、在生活的肯定中找到满足。加缪的人类生活的图景是一种酒神经验,在我们经受考验的时候激发着我们的力量。他的观点是,不是要忽视我们所意识到的生活困难,而是要因为它而活着。勇气和决心比起追求幸福的价值要大得多。当加缪认定西西弗是幸福的,他意思是西西弗意识到了挑战和斗争即是幸福。这确实不是大多数人能够同意的一种解读。
波伏娃对不确定伦理的拥抱
波伏娃,与加缪相似,她表示人们要根据他们的设计来塑造自己的命运。她认为使这样一种设计活现并不断地更新它非常重要。她相信当我们失去与我们的设计联系的能力,我们便失去了自己。当我们由他人接管并把他们对我们的愿望见诸行动时,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当我们放弃我们创造的能力,比如当我们心衰力竭或认为自己劫数已定时,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发生。波伏娃明确地表示了热诚地过我们自己生活的重要性(Beauvoir,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不去理会我们遭遇到的困境。人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危机、矛盾和两难;充分地活着就是准备好去面对这些,一丝不苟地计算出如何最好地面对这些挑战。只有我们允许自己参与全部的乐章,而不是把自己限制在幸福的波段里,这才有可能发生;在幸福的波段里,这些问题可能从来不会出现,因为它们已经被排除在生活之外了。波伏娃像她的男性同事萨特、梅洛-庞蒂梅和加缪一样,非常重视自由,但是她展示了如何通过清晰的交流,通过在自己的生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完整呈现的意愿,最好地利用和保留了这种自由。
波伏娃完全意识到了自由的担当,这不允许我们毫无限制地享受自由。我们需要准备好接受这个世界、彼此和自己的不完美(Beauvoir,
),不要寻求幸福和安逸的保障,而要为生活每天带给我们的做好准备,真诚地对待它们。正是根本的激情和投入使我们的生活值得去过,而不是我们是否拥有幸福的生活使然。幸福的生活仅仅存在于死亡中。
如果每一个人做他必须做的事,存在(existence)在每个人那里将得到拯救,不再需要任何的天堂梦想——在死亡中来和解这一切。(Beauvoir,
, p. 159)
雅斯贝尔斯对有限性的理解
雅斯贝尔斯,由精神病学家转变为一位哲学家,他提出重要的洞见,认为生命本质上是居住在一个框架中并受限于它。忽视这些限制是愚蠢的,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恰恰试图那样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逃避它们,闭上我们的眼睛,好像它们不存在一样地过日子。我们忘记了我们必然会死,忘记了我们的罪过,忘记了我们是由造化安排的。(Jaspers,
雅斯贝尔斯认为那些我们不应该逃避那些限制情境,而是要面对它们,因为基本的限制里有珍贵的内容,人类生活的悲剧也会带给我们最好的东西。一个人陷于绝望,会使他意识到超出世俗世界之外的事物。通过我们的苦难和我们的有限性,我们意识到有些东西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当我们懂得我们的限制之时,我们开始渴望提升自己并在其中寻找平静和救赎。雅斯贝尔斯声称,哲学的源头不仅是好奇(wonder)——像柏拉图认为的那样,而且还有怀疑(doubt)以及人生不顺或艰难时孤苦凄凉的感觉。换句话说,变幻不定和遭受苦难把我们带进了生活。
当我不仅愿意直面我的限制和孤独,还愿意直面我的自由和可能性,由此变得真诚之时,我才是我自己。只有当我承受苦难的时候,我才能找到我自己,才能与他人真诚地沟通。生活没有实质,或者其有实质但一成不变,不过,热诚的态度却意味着一种觉醒的生活,意味着一种完整的、本真的生活……一个人在奉献自己的时候,热诚成就了他自己。(Jaspers,
, p. 119)
人们总是倾向于自我遗忘(self-forgetfulness)。他必须把自己从中拉出来,不要迷失在他的工作以及未经思考的个人习惯中。我们需要勇敢地跳出常规,不走寻常路。把自己从遗忘中拉出来并踏进存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与我们的限制相遇。限制无所不在。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限制,因此,如果我们让自己无所畏惧,去和不同寻常的事物以及艰难困苦相遇,相遇限制并不难做到。
这样的经验就像密码——我们能够解释并赋予意义的秘密文本。它引导我们身负英雄的力量来过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从来不是孤立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与他人共处。我们寻求的远非幸福,而是寻求理解生活的全部、理解限制以及面对困难——甚至是灾难。
总之,几乎毫无疑问,欧陆哲学传统相当怀疑关于幸福的观念可以作为美好生活的灵丹妙药。没有哪位欧陆的哲学家曾对追求幸福本身拍手称赞。欧陆哲学家从来没有认为幸福是通向伦理生活的康庄大道。虽然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生活的重要追求是什么可能不一致,但是他们通常都把增进意识、觉知、勇气、自由、真实,追求意义和目的看作比让一个人的生活小心翼翼地进入幸福状态更加重要。
如果我们跟随欧陆哲学家的脚步并加深我们对人类生活的理解,我们将必然去寻求智慧而非幸福。智慧,正像海德格尔特别定义的,意味着去面对人类境遇的冲突、两难和矛盾,并设法如何最好地与它们共处——无论命运对我们微笑与否,无论我们幸运与否。如果西方哲学家准备迎接全球化和跨文化的挑战,他们采纳欧陆哲学家的一些观点将是有益的,尽管它们看似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积极性。欧陆哲学家邀请我们去了解生活本身——把我们自己抛进我们的存在并深深地感受、热诚地思考。像加缪指出的那样,随着我们对原来的观念进行彻底重估,然后,幸福会被重新定义,不然的话,我们会将之仅仅看作是挑战和斗争而置之不顾。相反,这样将导致我们过一种非常个体化和艰辛的生活,但也是一种极度有意义的生活。欧陆哲学对我们理解人类困境的贡献是:使我们认识到好体验与坏体验毗邻,幸福与苦难同在,使我们逐渐认识生活的真相。正是在与艰难困苦、兴衰沉浮的斗争中,创造了一种觉醒和解放的意识的可能性,因为它寻求真理而非一种协调或幸福的状态。
感谢译者:郑世彦,吴张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叔本华的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