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的六种转基因农作物作物是什么?

相关的新闻
网友点击排行6家跨国公司“吃定”中国转基因作物--财经--人民网
6家跨国公司“吃定”中国转基因作物
&&&&来源:&&&&
&&&&&&字号
人民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夏晓伦)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为部分民众所担忧。农业部公布的进口转基因名单显示,共有18批产品的证书在有效期内,可用作原料生产转基因产品。人民网记者据此统计发现,共有6家公司获准出售上述转基因原料,均为知名跨国公司。
我国农业部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进口的主要有大豆、油菜籽和玉米及相关产品,国内生产的有棉籽油和番木瓜。
农业部数据显示,有效期内进口转基因原料共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五种作物类型,共有6家公司获准出售上述转基因生物,分别为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先锋国际良种公司、德国卡韦埃斯种子股份有限公司,均为知名跨国企业。
据海关统计,2012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玉米494.2万吨,美国是主要进口来源地,占同期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98.6%。报道显示,美国玉米大部分为转基因产品,除中粮集团外,新希望集团等民企也从美国进口了大量转基因玉米。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以及大多专家认为,被政府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2013年两会中明确表示:“中国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豆上,去年我们进口了5838万吨的大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大豆,它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要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标识’。标识的方法分为3种,以转基因大豆为例:转基因大豆在进口时应在外包装上注明“转基因大豆”;进口经加工为豆油后,应注明“转基因大豆加工品”;如果某面食的加工中使用了转基因豆油,但制成品中已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仍要注明“本产品加工原料中含有转基因豆油,但本产品中已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责编:田原、吕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热词: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邓小平自认惹不起谁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六
  ISAAA称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世界第六
  农业部&引导&企业参与转基因种子研发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第六位的国家。&2月13日,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如此描述。该报告统计的在中国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棉花和木瓜。
  在中国,关于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商业化与否的争论正在愈演愈烈。1月29日,农业部办公厅以&农办科〔2014〕4号&发布了《2014年农业科技教育与环保能源工作要点》,其中提出: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基因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加快转基因优质棉、抗虫及抗旱玉米、抗除草剂大豆、高品质奶牛等重大新品种培育,推动产品研发、安全评价与品种审定有机衔接。引导骨干种子企业参与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承担生物育种能力建设和产业化专项任务。
  在中国农科院玉米专家佟屏亚看来,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实际上已经在一些人士的支持下&缓慢潜行&。
  不过,农业部内部对是否推动商业化仍有不同意见。一位接近农业部种子局的人士表示,目前仍然不会做转基因种子的品种审定&&这是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步。
  角力品种审定
  多位专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在我国,一个品种的种子在推向市场的最后一步就是品种审定,转基因品种在获得生产性安全证书后,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步就是品种审定。
  所谓品种审定,即在国内不同地区,对某一作物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以及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等进行测试,并进行DNA指纹检测、转基因检测。只有在这些指标上表现良好的种子才能最终通过审定。种子审定的初衷是为了避免不良种子导致农民受损。
  2013年10月,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黄金大米试吃活动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曾表示,转基因水稻无法进行商业化推广的原因之一是至今尚无相关的品种审定办法,并称相关部门甚至从未和他们沟通、研讨过如何审定。
  而这份出自农业部科教司的&农办科〔2014〕4号&文中提出: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基因重大专项深入实施,推动产品研发、安全评价与品种审定有机衔接。
  对此,一位接近农业部种子局的人士表示,&如果没有允许商业化,我们不会给他们做实验和进行品种审定。&他表示,商业化只能是国务院或者全国人大来批准。&现在最多只能是研究相关的品种审定方法。& 这位人士表示,在转基因这个问题上,农业部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佟屏亚表示,对于转基因推广与否,农业部内部一直有不同意见,在研究和商业化推进上,农业部科教司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科教司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科研经费,有不同意见的人一般也不会公开表达。国家审计署从未公布过对该专项经费使用的审计。记者曾经致电国家审计署是否审计过转基因重大专项费用使用情况,未得到确切答复。
  科教司力推
  农业部科教司此次发文中还提出,&引导&骨干种子企业参与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承担生物育种能力建设和产业化专项任务。
  在以前涉及到种子企业参与转基因育种研究的文件中,例如2012年底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年)》中提到,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品种培育方面)方面,&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创制一批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突破性转基因新品种。佟屏亚认为,这一次的表述更加强化了推进商业化的意图。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黄大昉表示,这并不是第一次提出鼓励种子企业加入转基因育种研究。他介绍,2008年设立的转基因重大专项研究提出投入200亿元左右,&当时的想法就是国家出一半,企业出一半。&&事实上,很久之前种子企业就已经加入研究。我们做的研究,在田间实验阶段就有企业介入了。&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浩在带领记者参观实验基地时介绍,实验室只是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这种技术产生的种子除了含有转入的基因外,并不高产,要育出理想的种子,需要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进行专门的育种。而育种就要交给专业的育种机构。
  这些专业育种机构并不排除企业。华中农业大学有自己的公司。张启发教授也曾经出任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2005年注销,张也表示自己只是挂职。科尼公司曾委托湖北松滋种子公司制种。
  黄大昉表示,基于推动转基因科研和未来商业化的考虑,企业应该参与。&国外公司的研究和转化能力都很强。我们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的结合,需要打破体制障碍,技术转让、技术入股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也有其他的方式需要探索。&
  黄大昉表示,现在也有一些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自己也做转基因育种研究。&(14.70,&0.03,&0.20%)集团3年间投资数亿元从国外聘请了高端研发力量,发展很快。&据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叶大维介绍,大北农已经加入国际种子企业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自律联盟。该联盟是拜耳、孟山都等跨国企业发起成立,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实验、商业化和退市都制定了相关规定。不过,2013年12月,大北农集团国际业务负责人莫海龙被美国爱荷华州联邦法庭指控密谋窃取孟山都等美国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种子,并计划将这些种子送回中国。
  去年12月底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转基因,陈锡文曾经表示在科学研究上必须努力赶上世界的前沿,对于商业化,他表示转基因育种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核,只有确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的时候才可以批准上市,并强调一定要标示、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
& & 欢迎扫描二维码,订阅红歌会网微信,每天精彩,不容错过。(红歌会微信号:szhgh001)
网站QQ:&&红歌会网粉丝QQ群:
(投稿)邮箱:
还不是会员?作者:沈静文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 8:15:25
选择字号:小 中
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六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日前某知名快消企业被指其饮料中含转基因成分,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再度甚嚣尘上。
过去一年中,全球范围内的转基因种植呈现进一步增长,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500万公顷,其中中国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六。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通报,在2013年,全球27个国家有超过1800万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2012年增加3%,也就是500万公顷。此外,首个具有耐旱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也在2013年在美国开始商业化。该组织荣誉主席克莱夫&詹姆斯表示,在主要的种植国家,主要转基因作物面积已达高点。
克莱夫&詹姆斯:比如中国90%以上的棉花都是转基因棉花,在美国,90%的玉米、90%的棉花、93%的大豆和98%的甜菜都是转基因作物,澳大利亚99.5%的棉花和阿根廷100%的大豆也都采用转基因技术。总的来说,农业生物技术在今天已经到达一个非常高的应用比例,增长空间已经很小。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始于1996年,18年来,种植面积从170万公顷增加到1.75亿公顷,累计种植面积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1.5倍。克莱夫&詹姆斯介绍,在27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的排名中,美国以占世界四成的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中国位列第六。
克莱夫&詹姆斯:在世界上的转基因技术应用大国中,中国排在第六位,位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印度和加拿大之后。中国的转基因作物包括420公顷的棉花,6000公顷抗病毒木瓜以及小面积种植的转基因白杨等,其中白杨的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4-2-24 13:53:01
&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再度甚嚣尘上。&甚嚣尘上?这记者是故意为之?还是水平有限?
<span style="color:#14-2-24 12:52:02
无论我们能否左右它 它已经在中国大面积散开了
时间是检验转基因的终极标准
<span style="color:#14-2-24 10:57:45
中国社会已经撕裂!
<span style="color:#14-2-24 10:21:44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mainland/detail_/.shtml
转基因有两个软肋,第一个就是所谓“增产”。报纸上老在说转基因能增产、能高产,这是最能唬人的。事实上转基因不增产,更谈不上高产。它最重要的宣传目标所谓“解决十三亿人的粮食问题”完全是虚假的。有一次在农科院召集的会上,全部转基因专家在坐,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搞一个增产基因,没有人回答我这个问题。所以转基因高产是一个虚假的宣传。迄今为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项转基因作物是增产的,没有任何报道。
第二个软肋就是所谓“抗虫基因”。这也是骗人的。实际上孟山都就两个基因,这是专利性很强的。比方说棉花,99年棉虫很厉害,用了孟山都的抗虫基因以后,一个是抗虫了,但是不只一个虫啊,其他虫来了还得打药。水稻有六七种虫子,玉米也有六七种虫子,所以你只转一个基因,这个虫没了另外一个虫可能又来了,各个地方每年都不一样的,所以它是解决不了生产上用农药的问题。
<span style="color:#14-2-24 10:10:20
“转基因玉米致癌试验”研究者有话说 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周琼媛
/content/82290
黑龙江豆协: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关
/a/10775_0.shtml
世界癌症报告: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居全球之首
/htmlnews/243.shtm
】】】进口的转基因,农业部有做长毒致癌试验吗?有做三代繁殖实验吗?如果没有,拿啥辟的谣呢?
】】】还是老老实实的先做长毒致癌试验和三代繁殖实验去吧!
塞拉利尼研究网站中文版
http://www.gmoseralini.org/zh/
科学家支持塞拉利尼
http://www.gmoseralini.org/category/
目前已有13条评论&&&&&&&&如果您有化工仪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替换成@)。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工仪器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化工仪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
访上海科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孙金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