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之前不雾霾戴口罩图片呼吸雾霾太多了,现在嗓子这里很不舒服,有没有什么清嗓子的东西啊

&&&新闻热线:021-
西安雾霾后遗症调查:会呼吸的痛
原标题:西安雾霾后遗症调查:会呼吸的痛
  连续几日的晴冷天气,终于赶走了让人头疼的雾霾,但雾霾给人们带来的“伤痛”远没有结束,“雾霾后遗症”引发人们反思:雾霾这种“会呼吸的痛”,究竟改变了我们的什么,是衣食住行,生活习惯,还是思维方式?
  呼吸道患者扎堆雾霾“后遗症”更伤儿童
  说起雾霾“后遗症”,正在打吊针的某保险公司业务员刘女士最有发言权。去年12月16日-26日西安持续10天雾霾,她正忙着跑业务,每天不得不外出,虽然戴着防霾口罩,每天勤洗手勤喝水,但仍难逃霾的魔掌。12月25日她的嗓子有点不舒服,吃阿莫西林也不管用,到了28日加剧,29日开始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30日咳嗽得厉害,实在扛不过去了,元旦放假期间只好去医院输液。“起初想着大伙都在热热闹闹过新年,我却在医院看病,可到了医院一看,输液的人多得都挤不下了!”
  雾霾“后遗症”造成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大半是儿童,多为合并症状,不好治愈让家长操碎了心。西安交大一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孙忠民教授说,雾霾出现当日就诊患者不会猛增,三五天后,“后遗症”会表现出来,病人激增。霾天极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陕西省医学会结核呼吸分会主任委员、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金发光教授认为,霾天气和肺癌发病率有很大关系,西安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成为所有肿瘤疾病中最为严重的疾病。
  天气事件雾霾上“头条”西安近50万人次关注雾霾危害
  2013年陕西省八大天气气候事件中,雾霾上“头条”:1月6-7日、19-20日和30-31日,关中出现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11月全省雾霾日15个; 12月16日-26日,关中出现2013年持续时间最长的雾霾天。
  雾霾改变了什么?“百度知道”显示,雾霾引发的健康问题,去年12月,西安网民对咳嗽关注量达45443人次;感冒发烧关注量38015人次;嗓子干痛关注量29693人次;胸闷关注量28011人次,鼻炎关注量21178人次。而月份西安网民的关注量:咳嗽389516人次;感冒发烧325844人次;嗓子干痛254513人次。西安网民最关心与雾霾相关的哪些问题?去年1-10月,什么是pm2.5?关注量高达609005人次;雾霾有哪些危害?关注量达474166人次;怎么防雾霾?关注量417616人次;对抗雾霾,口罩怎么选?关注量398458人次;空气净化器能应对雾霾天气吗?关注量241824人次。
  防霾口罩卖断货恐慌不亚于“非典”时期
  雾霾让口罩短时间成了抢手货,不论是医院、医药超市还是路边摊,都把防 PM2.5专业口罩摆到最显眼的地方, 消费者抢购如潮,销售者囤货哄抬价格,最高38元,就这也抵挡不住狂购热潮,多家药店口罩断货。药店工作人员林女士感言:有人托人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口罩,有人买了上百个口罩当成礼品送人,这种恐慌心理,感觉似乎又回到2003年人人谈“非典”而色变的时期。西安某高校研究生小周说:“‘非典’时我读初中,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戴口罩,校门口每天都有人检查。可那会儿我们并不重视,不少人在书包里装上口罩,在快进校门时才戴上,进去后再摘下来,但是现在对戴口罩有了切身的体会,不戴口罩连门都不敢出。”
  早起先看雾霾指数停止户外运动家中健身
  霾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我每天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雾霾指数。”上班族李先生,专门网购了一台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
  雾霾期间,西安各大公园内锻炼身体的人骤减。西安市革命公园负责人说,该公园平常日客流量在3000人左右,而前些天雾霾严重时,日客流量降至不足1000人。市民范先生夫妻以前下班后常外出锻炼,后来买了自行车健身器,在家健身。雾霾严重时,很多学校都取消了学生在繁重学习压力下缓解身心的主要方式――早操和体育课,改为室内自习。
  许多旅游爱好者也不得不改变出行计划。途牛旅游网西安分公司负责人说,12月以来,雾霾天气对旅游市场也带来一定的影响,空气质量好的地方成为游客心中的香饽饽,“小清新”旅行线路成为热门。
  雾霾改变思维方式买房注重空气质量
  雾霾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前很多人把雾霾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霾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感觉到了它的可怕。这种“会呼吸的痛”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黑木耳、鸭血等“排毒抗霾”民间食疗土方,在网上广为流传,人们从以前的“某个季节应该注意什么、吃什么”转变成“雾霾天应该注意什么、吃什么”。
  有钱人想冲出“围城”,到山清水秀的地方买房生活。“以前买房子只考虑大城市,交通便利,现在买房子首要考虑的就是空气质量。”刘先生是位煤老板,前不久在昆明买了一套房子,冬天雾霾严重时带上全家老小去那边生活,春夏秋季住在西安,如果以后雾霾太严重,就不打算在西安居住了。
  雾霾改变了人与环境、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关系
  “雾霾让人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生活的环境。”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教授认为,首先霾改变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怎样与环境相处?其次,霾改变了人与城市的关系,过去人们向往城市生活,但随着霾的出现、严重,人们又开始向往没有霾的农村生活;第三,霾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霾伤害的不是个体,而是所有生活在霾中的人们。霾所影响的也不仅是一代人。治污减霾应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怪圈,在生态文明下建立“美丽中国”;对个人来说,先要清除人们心中的“霾”,打破“与我无关”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文/本报记者姬娜实习生白圩珑田攀图/本报记者吴暗彪)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全国城市列表
车事千斤顶:防雾霾开车戴口罩
主持人梁洪:听众朋友上午好,这里是FM103.9兆赫,北京交通广播汽车天下,梁洪感谢得到在周五的上午如约的和我们相聚在车事千斤顶。这一个星期各位辛苦了,都累着了,我们今天和三位好朋友聚在一块,要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星期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说的话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关注的话题,这个话题让我们大家就像我在节目里说的,无奈、无助,无处可逃,直播间的三位嘉宾是CoCo、Mary和球鞋李博。来给大家打声招呼吧。球鞋先来。李博:大家好,我是李博,腾讯汽车()的,外号球鞋。来电台做节目刚洗了一把脸,洗干净了。主持人梁洪:这个星期过得还好?李博:还好,还好,就是老得洗脸。主持人梁洪:家里人都好?李博:家里人都好都好。主持人梁洪:孩子都好?李博:孩子病了。主持人梁洪:孩子又病了。李博:大半夜的去医院,发烧了,呼吸道的问题。主持人梁洪:我们再问候一下Mary吧。Mary可好?Mary:我这从刚才梁洪姐一说话,我这就开始无助的叹息,我这真是,恨不得把我这个嗓子眼那也干一个空气净化器那种的。我们家孩子一周了没下楼,就憋在这个屋里,守着净化器,就是孩子在哪屋,净化器在哪屋,就这样过了一周。主持人梁洪:不容易啊。CoCo呢?CoCo得上班,咱俩都是得上班,咱都得上班。CoCo:是啊,但是我还是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我会觉得,我这个生活周围好像就到了伦敦一样。主持人梁洪:不是现在的伦敦。CoCo:就是100年前的伦敦。李博:100年前您就去过?CoCo:现在朋友圈里不是有一句话吗?咱们叫做大北京,小伦敦。我这个生活也沾点英伦范儿。Mary:也挺洋气。主持人梁洪:我们四位在目一开始仍然是我们一贯的这种风格,无论遇到任何的艰难险阻,无论我们的生活环境多么的让我们不开心,我们也要自己咯吱自己,让自己高兴起来,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在今天生活在北京,尤其需要。我们在今天的车事千斤顶当中就想和大家来顶顶这个话题,在雾霾的天气里,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我们怎么样很好的开车,怎么样环保出行。这个话题猛的听起来挺大,挺空的。但是我们是要从点滴的小事和大家来说起。这一个星期,几位开车都戴口罩了吗?Mary:戴了。主持人梁洪:都戴了?Mary:戴了,开车,就是我每次在开车戴口罩的时候。如果旁边停一个公共汽车,我觉得上面那些人都那种眼神看着我,心里肯定在想,这个神经病吧,开着自己的车还戴一个口罩。但是我是一出门就戴。主持人梁洪:我没戴,我憋死了,我怎么那么不习惯戴口罩。Mary:是特别憋。CoCo:因为我是戴眼睛的,有的口罩是戴呼吸阀的,但是不行,我在车里面,我试图戴过,我就算戴着呼吸阀的,我一边开车,一喘气,我的眼镜全是要雾。Mary:那你那个可能上面勒的不紧,我那个是鼻梁子那有一个铁的勒着呢。主持人梁洪:球鞋戴吗?李博:我这个耗氧量可能大一点,我戴口罩特别不习惯,我老觉得缺氧的感觉。所以我在外面也不戴,在车里面更不戴了。Mary:就是吸尘器呗。李博:而且现在还年轻,我觉得身体不错,我对于这个真正的感觉不是特别的明显,就是比如说咽喉疼痛什么的。我倒还好,就是觉得实在是视觉上冲击太强了。主持人梁洪:我也是因为特别的不习惯,但是我觉得大家能戴的话还是戴。咱们先从雾霾天和车相关的话题说起。球鞋我看到一段时间以来,有很多的车企都开始做这样的宣传,本豪华车具备了强大的空气过滤系统,能够过滤PM2. 5 99.999%。你信吗?李博:刚开始我对这种宣传抱也一些怀疑的态度,但是后来我们也看了一些同行,和我们也在做的一些实验。对于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的实验,实验表明,确实这些车是带有这种功能的。而且效果还比较好。主持人梁洪:什么工作原理能够过滤99.999。李博:其实我们自己的车,正常的车都有这种空气滤芯,它是能够过滤一些比如花粉,或者一些大颗粒的杂质的。对于PM2.5可能没有这种效果,因为它太小了。所以现在很多车推出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就是说他戴有这种空气净化的效果。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空气一不好,好多人都往家里买这种比较昂贵的空气净化设施。其实这个道理一样,就是在这个车出厂之前,它等于预装了这种设备,可以对更小的污染物进行过滤。主持人梁洪:所以你还是信的?李博:实验表明是信的,刚开始是不信的。主持人梁洪:我对这个东西一直是半信半疑。我想问问对面这两位女司机,除了Mary是习惯能接受戴口罩,咱俩都戴不了这个口罩之外,你们俩在这些天的时候,在车内还有没有采取一些其他的防护措施?Mary:我这个车里一直有一个车内净化器,我自己安的,人家推荐的,我就买了一个。CoCo:我觉得这个特别符合Mary的个人,首先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家人的身体健康特别特别的关心。然后同时还特别爱尝试新鲜事物,我好多新鲜的这种机械的小玩意儿都是从Mary那知道的。Mary:因为我觉得我这个人是这样,我觉得挣钱吧,花在自己的身体健康上。我花钱是觉得比较值的,尤其是现在有孩子,可能更关注这个东西。因为你这个车有时候孩子也坐。因为以前有一个朋友就跟我说,说其实车里面特别脏,因为你这个循环每天在路上跑。本来就很脏了,你天天在外面跑,还都把这个东西弄你车里面,我觉得,我在车里又开着那个,又戴着口罩。主持人梁洪:但是你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有效果吗?你怎么知道他有效?Mary:所以我今天打算再买一个检测的仪器。主持人梁洪:你怎么知道检测的仪器灵不灵呢?Mary:那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反正我觉得我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我如果什么都不戴,比如说我从家里,有净化器的屋里到楼下,我就会觉得闻到一股像小时候烧焦叶子的味。就是小时候,某一片烧叶子出来那种烟味。主持人梁洪:你看我们仨特别茫然的眼神。我们天天就呼吸着烧叶子,闻惯了。就是这种新的科技的产品,最近不是有一个新词叫雾霾经济吗?就是雾霾居然都成了雾霾经济,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笑才好,就是让人觉得很可悲。就是有很多商家借着雾霾大肆挣钱。从各种各样不良的口罩,到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器,层出不穷,宣传一个比一个夸张。反正以我的观点,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凡是宣传能过滤99.9999%,宣传能过滤百分之百的我都不信,我觉得不可能。Mary:反正这是有点过。主持人梁洪:CoCo你信这些东西吗?你在用吗?CoCo:我觉得我真是心挺大的一个人,首先我们家没有空气什么各种清新器什么的。这些东西我都没买。主持人梁洪:在前六天里仍然大开窗户。CoCo:而且我还真是,你像六日什么的,我这睡个懒觉,起床之后,梳洗梳洗,收拾收拾家里,一到中午我一看太阳出来了,我开窗户通风。Mary:你还能看见太阳呢?CoCo:中午还是稍微有一点的。主持人梁洪:隐约可见。CoCo:对,我觉得肯定会比早晚好一些,你这个屋里毕竟要有一个对流,你还是要跟大自然发生一些亲密关系的。主持人梁洪:2.5来吧,CoCo欢迎你。CoCo:包括我这个车里也就是正常的开开内循环,然后不开窗户,也就是这样。李博: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一点误读,尤其是PM2.5这个事,我们单位有一个设备,可以查这个PM2.5值的,我们公司四楼是刚装修的楼层,我们在那测,PM2.5值是7,就是特别特别低,几乎没有。优良的空气,但是我敢保证那层的空气质量绝对是很差的,因为它有很多其他的污染物。所以我说我们光关注这一项指标肯定是不合理,你说我们这车内六天,咱们一直关着窗户,空调内循环,是,你仅仅测PM2.5值特别低,但是你说对于我们生存就很好吗?其他的污染物有没有,我们有什么仪器去检测,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很多人没关注这块。主持人梁洪:球鞋说的特别对,我们在一开始聊的话题,我们就想,跟收音机前这些手握方向盘的司机们特别理性的沟通一下,一方面我们觉得所谓的雾霾经济所催生出的所有的这些相关的产品,您不要百分之百的去相信他,很多的宣传都是比较夸张的。因为在这段时间我们也做过一些相关的了解,对于很多新催生的产业国家都是没有标准的。没有标准意味着什么,你就说吧,你就吹吧。CoCo:全靠嘴说。主持人梁洪:您就宣传吧,Mary们就去掏钱吧。当然,有很多这样的产品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真的不是会像您所期待的那样,让您生活在一个真空里。空气这件事,不管您有多么大的权,无论你有多少钱,可能是唯一的非常非常公平的一件事情。那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咱们怎么样能够尽可能的做,我先跟几位探讨一个问题。首先咱们从几个层面来说,第一个层面,车,咱们能不能让自己的车保证在一个很好的工作状态。比如说你的车的某些部件出了一些问题,它的排放就会增加,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Mary:没有。说实话,我们家这个车。主持人梁洪:你看Mary这个表情?CoCo:完全没听说过这个事?主持人梁洪:没听懂。Mary:我听懂了,但是我们家这个车,自然它不出什么给我这闪灯,或者警报提示我,我对这个车都无感,就是正常的在开。主持人梁洪:这个话题Mary就自动屏蔽了,你也不用发言了。我们来请球鞋给我们做一个知识性的普及,和讲解。CoCo:给我们拿大白话说说,刚才梁老师说这个是啥玩意?Mary:我洗过一次车。李博:我可以从几个层面去了解一下,我相信在座的我们几个人的车,咱们把车分几类,一类准新车、新车和老一些的车。比如说我们现在大概三年之内的车,我们基本上都在保修期内,而且它那个排放的标准都是接近比较高的水平的这种车。我们只要保证正常的去保养,去4S店保养,然后我不做过多的这种错误的改装或者什么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用担心它,我们正常驾驶会对排放有什么影响。因为我们都是按期去保养的,也就是说我们4S店的员工是给我们检测这些积垢的。第二就是老一点的车,比如说几年之上的,第一你首先要遵守,你必须得一年,比如说六年车以上的,必须一年做一次检测,验车。你必须得坚持去做,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你一定要去专业的修理机构修理你的三元催化,或者那种环保的部件的。这个是必须做到的,如果一旦有这种报警提示,因为我们车,你们是没见过,你们是新车。一旦有这种报警提示的话,它是需要你去做这种维修的。也就是也就是说我们新的这种大气污染防治法出来之后,是要求我们这么做的。如果你不去维修的话,你就是违法了。明白我这个意思吗?主持人梁洪:你觉得他们俩明白了吗?李博:我觉得逐渐会明白的,因为后续的话,我们很多节目,包括媒体会宣传这种标识,怎么判断你车是不是有这样问题的?Mary:在哪看?李博:一样的是指示灯。Mary:仪表盘上?李博:对。主持人梁洪:车有一个东西是仪表盘。仪表盘会有很多小灯。Mary:我那天去洗车,洗车的让我把反光镜收回去我也没找找,然后那人说你这个车是偷来的吧。我就把车门开开,他帮我收的反光镜。主持人梁洪:但是尽管我们听起来觉得挺逗的,但是像Mary这样的人一定不少。Mary:我身边都是这样的。李博:我觉得真是说到环保的这种问题存在,我们对于这种车辆使用者,你只需要一个普及知识就行了,你不需要每天开车之前我要看看排气怎么样,拿手摸摸,闻闻,其实不需要你们做这个,而是需要正常行驶,正常保养。然后呢,我去4S店的时候,如果服务顾问有一个沟通,是吧,我车有没有问题,确认没问题的情况下,我们把这部分责任就抛给4S店了。因为我们的车是有人专门为我们养护的,所以说不用担心这个。Mary:其实我会的。主持人梁洪:像大部分Mary们这样的车主,就是你所能做的,为北京的大气污染的防治做得一点点贡献就是,保障你的车在需要它保养的公里数内去做保养。Mary:这个我会的。主持人梁洪:就是不要拖延,不要出了一些问题之后不去解决。我们就谢谢您了。Mary:我会的,放心吧。主持人梁洪:那我就放心了。实际上我们刚才讲的这一点就是这个意思。需要提醒的不是Mary和Mary们。而是收音机前一些比较懂车的人,比如说他会看到这个三元催化比如说报个警啊,或者OBD有点什么问题,他知道是什么问题,他知道这个问题不会影响到比如说车辆本身的行驶,不会和你的安全息息相关。又可能三元催化现在挺贵的,价格比较昂贵,他可能就不愿意去换,不愿意去换,不愿意去修理。那实际上我们觉得如果这样的车有一辆、两辆、三辆、四辆,你想象一下,他们每天所排放的东西。就像我们在一个星期一直在节目里聊的观点,咱们别抱怨,抱怨没用。已然这样了,是不是就是想想自己能够做点什么。所以CoCo听到这点之后是不是也有所警醒?CoCo:确实,我觉得我特别特别赞同您刚才说的那个。其实有时候,像我们这些所谓开车的小白()们,小白同学反而是很在乎自己这个车。哪一报警,或者哪有一点异常,立刻就觉得是一个特大的事。不行,必须得奔4S店,我必须得把车送进去,然后让人看看怎么回事,反而是有一些这个,老司机,没事,甚至有时候我们去求助这些老司机的时候,没事,接着开吧,等验车的时候再说吧。把咱们好好的,良好的,我们想为大气做贡献这个事也给抹杀了,把我们给教坏了。主持人梁洪:所以我们今天在车事千斤顶当中和大家来顶这个话题,我们刚才讲了我们第一个核心的观点。针对雾霾天气层出不穷的类似一些防雾霾的产品,希望大家谨慎。第二呢就是作为我们自己来讲能做什么,第一点就是让您的车保持一个很好的工作状态。您就是为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做贡献了,这里是正在播出的车事千斤顶,广告之后继续开顶。主持人梁洪:广告之后欢迎和我们一起继续开顶。在这个星期,我们经历了一次让我们痛彻心肺的,无奈的、无助的、无处可逃的这样长达一周的重度雾霾天气的洗礼。还好,见到三位还都光鲜亮丽,活蹦乱跳,白白净净。李博刚才使劲的洗了洗脸。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们每一个人能做点什么,作为普通的司机来讲,我们刚才说了,保持您的车在一种很好的工作状态,您就是为北京的环境治理做贡献了。那么咱们个人又能做点什么,以前咱们在车事千斤顶里面顶过,如果停车超过3分钟要熄火这件事。我记得当时大家的说法都不太一样,自己都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咱们放在今天再来谈,我想知道各位看法有没有一些改变了?先问问有没有做到?我这个星期赶上一次管制,我熄火了。李博:我20分钟之前还做了这件事。因为我来咱们电台做节目来做了大概5分钟,我在门口没舍得进停车场。我觉得如果早进去5分钟就得多花5分钟钱。我就停在路边看看新闻,我就把火熄了,大概也就三五分钟。我觉得如果不熄火你还能保持车内温暖,但是我觉得这天,多一个人熄火,就少那么一点排放。如果大家都熄火,或者大家都不开车,甭管它占比,占空气污染比例多少,但是也是那么一份力量。主持人梁洪:球鞋咱们以前聊这个话题的时候,如果我没记错。当时你的观点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李博:对,我是如果你超不过两分钟或者几分钟,我绝对不熄火。主持人梁洪:你当时觉得没用,这有什么用?李博:对,对于交通拥堵,对于都不利的。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改变了。主持人梁洪:怎么改变的?挖挖你的内心深处。李博:首先我就是觉得,我用这个车是没有用途的,停在那,我排着污染,空气这样,我自己的心里都难受。这是最直接的一个观点。主持人梁洪:球鞋刚才讲的负罪感,我觉得他说的特别好。在这样的天气里,如果你再做这样的行为,你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李博:本来开车出来我都有点自责,这天你还开车,不用车的时候还点着火,那更自责了。所以说,熄掉就熄掉吧。Mary:我必须得说一个你们肯定得表扬我的事,我这几天都不走那种要等红绿灯的路。李博:绕六环上班?Mary:对,我都是直接八达岭高速上二环上班。一路没有红绿灯,这样就不会遇到这种问题,你们是不是得表扬我?主持人梁洪: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Mary:因为不会停车啊,不会起步,这不是最费的吗?不是最污染的吗?李博:保留意见。Mary:我在八达岭高速和二环上,我差不多怎么着也得四五十迈。李博:那你多行驶了多长时间?Mary:没有,差不多道儿。我特意选择的。主持人梁洪: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Mary:还有,我周六、周日哪都没去。然后下了班就直接回家,家里粮食都快没了,我也哪都没去。主持人梁洪:一家人没吃没喝,抱着空气净化器过了一个星期。Mary:对。主持人梁洪:必须表扬Mary,必须表扬。Mary:但是三分钟这个事我绝对支持。主持人梁洪:Mary我记得她一开始就是支持的。因为她对会不会对车有影响什么这些她完全不考虑。你放在今天你仍然是支持。Mary:我特别支持,因为我太想拥有小时候那种北京的蓝天了。我觉得我的孩子现在看不见。CoCo:你连你孩子都看不见。一出门,哎哟,孩子,妈在这呢,你在哪呢?Mary:不是,现在有的时候我特别辛酸,我儿子上幼儿园回来,我说儿子今天课外活动了吗?我四岁多的儿子现在每天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今天在教室,因为我们班会有一个雾霾的报警表。就是现在孩子他们小时候聊的是这些事。今天我们上面贴的是哭脸哭脸就没法出去了,笑脸才能出去呢。我们小时候是,我们小时候家长往轰你,出去多玩会吧,别在家憋着。主持人梁洪:咱们小时候什么知道过PM2.5?所以你刚才说的这个可能是很多做家长心里的想法,很辛酸。所以就想努力的自己干点什么,做点什么,尽自己的一份力,所以Mary是坚决支持。CoCo呢?CoCo当年好像也是反对的。CoCo:对,因为我是觉得我至今为止还是觉得,其实养好一个良好的用车习惯,比一定要在,比如说我一定要在这个路口,比如说我一看见红灯我就熄火什么的。主持人梁洪:谁也没说让你一看见红灯就熄火。CoCo:比这个实际得多,因为我之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因为我开车不太认道,现在大家车里面有导航,或者手机里面有各种地图、导航什么的。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之前是上车先打着火,然后开始摸手机,开始输我要去哪哪哪,然后开始导航,然后我再看看,我得大概看看走哪,或者是什么的。这个车这会一直着着的。现在我就从这一点点小事开始做起,上车,要不然我就是在家先把地方找好。要不然就是上车先把自己的东西安置好,水杯子放到位,然后手机拿出来,搜好地方,行,开始里面有人说话了,现在路线开始导航,我这会才开始导航,打火,然后走。 我觉得这一点,每天因为我基本上一个礼拜五天班我得开四天车。这四天真的是能大气污染做了不少的贡献。我觉得应该给我发一个小红花,因为我身边也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好像全是这样。上车先打火,打完火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就来了那么多事,什么喝口水吧,给手上抹个油吧,收拾收拾哪吧,这个车就一直跟这着着。我不知道现在听众朋友开车的,咱们女性司机们你自己想想你是不是也这样?主持人梁洪:因为以前我们也看到过一些相关的研究,就是车辆在怠速的时候,实际上他的排放是最高的?所以为什么会有这个停车超过3分钟要熄火的说法,为什么在全世界很多的国家和城市都在推广?就是证明它是有道理,并且行之有效的。球鞋可以给我们继续的分析分析,就这个停车3分钟以上要熄火,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点,就像刚才CoCo说得特别对。就是咱们也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一些坏习惯,坏毛病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你就为雾霾又添了一把火?李博:对,其实我再说其他小问题之前我也呼吁一下,其实我们在为减排,减少2.5排放这种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我可能觉得你要让我买一辆新能源车可能不太现实,特斯拉买不起,便宜的我又看不上。你让我去减少我使用车的频率,可能我也不敢保证,因为我也知道。主持人梁洪:挤不上地铁,挤不上公交。李博:对,但是我能做到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义一个,我为环保做一件事。我能停车三分钟熄火这个事可以不可以,其实大家都能够做到,我就做这一件事,我就为环保做贡献了。大家心里面就能心安理得一些。CoCo:我觉得现在咱们一说就是停车熄火三分钟或者什么的。主持人梁洪:停车三分钟熄火,不是停车熄火三分钟。CoCo:停车三分钟熄火。其实我觉得把这事有点给局限住了。其实我刚才的意思就是大家从这个停车三分钟熄火发散思维,然后找到你身上和这种情况,就是你身上会有各种各样的三分钟,这些三分钟都是需要你熄火的。大家别光想着,我停车三分钟我熄火了,结果好,您这一喝个水,再聊水天,打个电话10分钟过去了,您还没走呢。主持人梁洪:对,特别是刚才CoCo讲的,不认路这个事。我不是以前也路盲吗?著名的路盲,也不认识路,就满世界瞎开,瞎找,一会停,一会快,这实际上都是在给北京添堵,还有增加排放。所以刚才CoCo说的那一点特别好,我一般现在就是前一天,我就先在高某地图上,把我第二天要去的我不认识的地就下好了。第二天要去的时候,车开出地库我再一按导航,齐了。一点也不耽误,就是这点点滴小事,我觉得在这种地点小事上,Mary一定有很多的感触和故事。Mary:对,我这点做得特别好。因为首先我就必须得承认,你们也特知道,我身边的朋友知道我爱这个城市,我爱北京,我不是说想让北京给我什么我才要做到什么。而是我希望这个城市和我一块好起来。其实我这个人从小就特别环保,说得我自己怎么都没底气了?主持人梁洪:我们仨先出去歇会。Mary:我印象当中我们家小时候住的胡同的煤,我们的煤渣子都攒起来,再做成小块的煤继续烧。主持人梁洪:那会家家都这样,我们家也是这样,弄煤球。CoCo:和点泥什么的。主持人梁洪:可爱玩这个游戏了。Mary:那就继续说下一个。我们家孩子能上一个远一点的,但是会很好的幼儿园,但是我没有选择去。因为那样,咱们就算坐校车,你不也得占一个位置,占一个车位子吗?对不对啊,当然了,我可能也有别的因素,比如说孩子可以多睡会,我可以少费一点劲,我就选择了一个我们家楼底下的幼儿园。主持人梁洪:最主要的是你可以多睡会。Mary:对。主持人梁洪:最重要的一点你没有谈到。Mary:对,就是什么都是两面的。也不能把我无限的放大,但是我觉得我的出发点,我有考虑到这一点,我要动车了,我这边得动车,没开两分钟。因为你这个车其实开短途是最费油的,是最污染的。因为大家可以看,一开始起步开5分钟可能油耗十几。我就选择离家近的幼儿园,我不去特别远的大超市,我就家跟前儿的那个,其实有时候你算算,你去特远的那个大超市,便宜那几毛钱还不够你的油费呢。主持人梁洪:真好。Mary:当然了,我也是很会过日子的人,我这些都有算计到。主持人梁洪:对Mary刮目相看。Mary:所以我现在什么事都在我们家附近办。其实想想这样,就那地学什么东西都很好,我必须把孩子送到某舞蹈学院,就必须,我现在身边很多这样的。我就必须得去南几环,那有一个特别好的老师,我得找他学钢琴,有这个必要吗?主持人梁洪:没这个必要。你这个学好了,我觉得比你孩子少吸点毒气,真的是。Mary:而且到了南四环也成不了莫札特。CoCo:现在老说汽车生活,汽车生活,现在汽车和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了,已经是和你衣食住行,甚至你每一天要干的事,好像都跟这个车已经分不开了。所以我觉得,像从Mary刚才说的这个,我去超市,我不去远的超市,我就在我们家楼下的超市,我步行着去,我还带着环保袋。同样,可能比如说像我现在跟我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在,包括我父母我都在教他们。我说咱有手机,现在都是智能手机,咱们不用开车去银行了,因为大家也都知道,一般银行都在小区的周围,停车也都特别不好停。非常有可能,你跟那找一个车位,你在找车位的时候你会熄火吗?我相信很多人不会,你再跟那转的同时,你这不是就增加大气排量吗?然后,问题是现在,有很的方面,比如说像手机的软件什么的,足不出户你就可以把这些事办了。李博:对,我再说说,大家出门之前,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热车,比如说我热5分钟车,媳妇在楼上等会,我下去先着个车,一着着5分钟再开。主持人梁洪:没人了吧?李博:你别说,还是有很多人还是有这种行为的。因为我每天下楼的时候,很多车在着着,里面没有人,就是冬天的时候比较多。主持人梁洪:尤其没有地库。李博:对,其实关于这个停车三分钟熄火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衍生到的问题。其实现在我们想呼吁、倡导一下大家,正常用车。你说对于热车这个概念,现在其实不讲究这个了,我们的车都是冷磨合过了。而且我们的车,实际上我不要求你一上来就开很快,对车磨损很大,你就上来低速行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会对你的车产生致命的影响。因为一个车就用那么几年,你没必要说,每天花几分钟为了保护我的车,这根本就是谈不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主持人梁洪:这种说法早就过时了。李博:对,实际上你用了5分钟,你又没有用这个车。为大气造成多大的负担,你自己承担得了吗?主持人梁洪:所以我们今天车事千斤顶一和大家来顶,你就会发现,生活当中原来有这么多的细节,有这么多的东西被我们忽略掉了。如果都把它从今天开始做起的话,我们每一个人就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为北京的环境治理尽了一份力。这里是正在播出的车事千斤顶,广告之后继续开顶。主持人梁洪:广告之后欢迎回来,这里是正在播出的车事千斤顶,在直播间的是CoCo、Mary、球鞋李博和梁洪。我们和大家来一起顶一顶,面对雾霾天气,我们每一个人如何从点滴小事开始做起。刚才一直和大家来探讨的是,停车三分钟要熄火,以及引申到了我们生活当中很多的这些小的细节可能您没有注意到,今天我们车事千斤顶都为您顶到了。如果您听到了的话,能不能和我们直播间的四位一样,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谈到停车三分钟要熄火,我们也必须要提到另外一类车,我们也是要在汽车天下节目里继续呼吁的。包括公车,可能公车是停车三分钟熄火,执行推广比较难的。因为很简单吧,油钱不是从自己兜里掏,可能就会难。另外呢,司机坐在车里去等待的这种情况也比普通私家车要多得多,所以在这里呢,我们是再次的呼吁,还是那个观点,在空气面前,你我他我们是如此的平等。为了大家都能够呼吸到一口新鲜的,健康的空气,是不是从每辆车开始做起啊?除了这个小细节之外,咱们继续再来顶一顶,如何在现在这样的一个空气的现状下,我们每一个人做一点改变吧。Mary:我先来说两句,我那天在跟几个朋友聊天我就在想,咱们从十年前开始,那时候大家逐步就开始有车了。那会我觉得有车是一件特别兴奋的事,就是逐渐我觉得我离不开这个车了,我没了这个车我啥都干不了。我就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记得那会特别早开了一家特别大的大超市。当然了,北京就那么几家,那会只要有车的,觉得能去趟那个超市,买一堆东西回来,简直就是引以为荣,就是因为我们家有车才去那个超市。搬一堆东西回来,但是我就觉得现在过了十年以后,包括现在车也多了,交通也不好,空气也污染。大家慢慢的,我没了这个车我能不能又回到蹬自行车的年代。包括我现在,其实我家里配着有一辆自行车,我能自行车在周边解决的。比如说超市,我现在真的不去那种大超市,就是门前一个小超市,能买的东西都买了。大不了找一个单位附近的超市,中午休息的时候把能买的走路就都给买了,这样你就不用再多费这一道手续了。现在我就特别呼吁大家,能不能离开车。主持人梁洪: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现在实际上出行的成本非常之高,加上路面的拥堵,加上到了那个地方之后,北京的停车费也在不断的上涨,加上有没有车位单说。这一系列的成本算下来,您何苦呢?还不如家门口把这个事办了呢。这一点是一个很好的提醒,球鞋也来聊聊。李博:我有一个呼吁,因为我们家有两辆车,我觉得遇到这种雾霾天儿特别严重的时候,你就尽量,自己家庭里面制定一个规矩,比如说严重的时候,我能不能,比如说老公送一下老婆,孩子不去幼儿园了,不让他去了,就不用送他了。就减少一下出行的次数。主持人梁洪:也是家里抱着净化器待一个礼拜,不许下楼。李博:比如说到了这种天,你能不洗车我还建议就不洗车了,为什么?你说这么污染严重的天你要什么干净?洗车会造成用电,你要联想到很多事,用电就烧煤。其实你对于那头的污染也很严重,你能减少车的行为就减少,包括洗车,上下地库,搬东西,都会产生这种碳排放的行为,你自己减少一样就是一样,你自己家里定一个规矩,不用政府给你定这个规矩。主持人梁洪:减少一切的出行在家里待着,猫着。李博:见谅减少吧,你像刚才Mary说了,离开车很难。比如说你买一箱饮料,你可能觉得我搬不动。Mary:你可以选择送货上门。李博:对,尤其选择那种自行车送货上门的那种,有没有绿色购物的网站呢?Mary:其实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就觉得像李博刚才说的,每个人做一点事,我就这么换算,如果北京能够治理,20年能把这个空气治理得跟咱们小时候一样,我现在多做一件善事,它就能提前两小时吧。李博:我在想,以前我们刚出什么碳排放算法,每天一棵树能够制造多少氧气,我们能制造多少碳排放,其实我们能不能有一个APP端的产品,每天我记录在上面。记录我今天少干一件什么事,我就减少多少多少。然后我把这个东西晒出去,当然肯定是真实的,比如说晒了一年之后,你为北京做了多少贡献。这个贡献真能换取一定的补偿。比如说补偿是什么,你就不用验车了,或者减免你的什么什么,将来的拥堵费或者是什么的。有没有这样一种行为。比如说,刚才梁老师说的,公车着火,不熄火的现象。那我们就给他拍下来,发到什么平台上。或者说我们就敢直面,跟那个人说你把火熄了。Mary:不敢。李博:对,这种行为我们有一个地,大家可以在里面一起玩的平台。主持人梁洪:好的表扬,坏的晒出来。CoCo:其实刚才博说的他们家两辆车的事。我觉得我们家这个招,包括我身边有一些朋友都做得挺好的。因为我相信现在北京市家里面有两辆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那么在买车的时候,首先咱们在买第二辆车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种配比的问题。比如说我已经拥有的是一辆大排量的车,比如说2.0、2.4的车。那么我在买第二辆车的时候,我可以买一个新能源。如果大家觉得新能源还有点打鼓,那可以买1.0,1.2这些小排量的车,而且同时你首先在买的时候,你就先考虑这个配比。同时你在开车的时候,迫不得已,两个人都必须得各自开车,那咱们这个就没得说了。如果可以选择一辆车出行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像我们现在一样。现在只要是我跟我们家先生两个人出门,我们肯定会开我们家那个小排量的车,既好停又省油,同时还环保。而且我身边还有的朋友都是像我们这种情况,可能是买了一辆2.4的车,又买了一辆1.0的小车。有的时候他们会说,这个小车开出去面子上好像有点什么,我们家里面有那个。不是说我们的生活好像感觉开这么一个小破车什么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放下这些东西,无论说你是出行也好,还是参加一些朋友的聚会,不要为无谓的面子伤了大家的肺。主持人梁洪:而且我觉得将来这会是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就是你开一个大排量的车会让所有人觉得你很土,会让所有人觉得你在现在这样一个城市中,交通拥堵这样的情况下,开这么一辆大排量的车不是骄傲的事。而比如说你开一辆混合动力的,开了一辆纯电动的车,大家就认为你太棒了,你太时髦了,你太有品了。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新的潮流,新的导向。Mary:而且我还想说一个,我身边可能接触的有孩子的家长比较多。他们有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买车不买车无所谓,但是我有了孩子必须得买一个车。就是因为我现在身边很多人,包括他们买车的想法是什么,可能去医院比较方便。还有一个就是我以后要带孩子去各种班比较方便。所以我又想说到我上面说的话题,你再给孩子选择那些兴趣班什么的,您也选择加近的。那咱们所有这么多有孩子的家长,咱们都选择有近的班去上,都不用开着车再去产生那么多2.5。那您的孩子其实是更幸福的一件事。主持人梁洪:所以我们今天在车事千斤顶当中和大家来顶的话题,我们四位就纯粹的冲着收音机前那边的您扔了一块砖头,我们希望吸引大家更多的思考,更加发散式的思考,除了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些之外,您听完我们的节目您也问问自己。我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我在开车的过程当中,我会有哪些的问题,小毛病,小习惯,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的为这个排放,为污染,为雾霾添砖加瓦了,我是不是从现在开始起努力的把它改一改,变一变。因为我们太盼望着呼吸着一口健康、干净的空气了。我们太盼望这能够回到我们小时候,我们心目当中我们最的北京了,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开始做起,感谢大家关注收听我们今天的车事千斤顶,祝各位呼吸愉快、周末愉快。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微信扫一扫,爱车轻松购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购车通APP】;
看车选车找优惠,金牌顾问帮买车。
[责任编辑:thomastian]
近期热点车型
价格:18.48-32.98万
口碑评分:82分
价格:9.99-16.99万
口碑评分:75分
价格:22.98-27.28万
更多车型: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