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气混凝土lng加气站工艺流程图的演讲稿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c47演讲稿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3:43:2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c47演讲稿.PPT
官方公共微信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提要背景介绍一、绿色建筑特点 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三、绿色建筑技术 四、绿色建筑案例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背景介绍?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
-2011) ?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1 2 3 4 5 6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背景介绍?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 意见》财建[号? 目标:1、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2、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3、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背景介绍? 财政奖励1、 建立绿色建筑奖励审核、备案及公示制度 2、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 标准: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 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 要求:通过绿色建筑项目备案,项目竣工验收后通过 了评价。 对象: 公益性建筑、商业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奖励 资金兑付给建设单位或投资方; 商业性住宅项目,兑付给购房者。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背景介绍? 《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穗府 [2012]1号? 目标:下列项目应当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土地出让、立项、 建设和管理: 1、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或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的新 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项目(含保障性住房) 2、旧城改造项目。 3、进入重点项目报批绿色通道的其他房屋建筑工程项目; 4、中新广州知识城、白云新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生 物岛等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背景介绍? 财政奖励建设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一年后,按相关规定测评获得国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运行评价标识二星级以上(含二星)或者获得《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运行评价标识二星A级以上(含二星A级)的 ,项目建设单位可依据广州市相关规定向市建设行政管理 部门申请节能专项资金奖励。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背景介绍? 《中新广州知识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城区 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 项(编号:07)? 目标:通过绿色智能建筑、低碳智能交通、清洁绿色能源、城市碳 汇环境和智慧展控平台五个方面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示 范区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同类城区降低20%,水资源消 耗降低15%,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5%。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背景介绍? 主要技术指标建筑高效率节能设备利用普及率应达到100%;建筑雨水、中 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大于20%;建筑本地建材利用率大于80%;建筑可循环材料使用比例大于5%;单体建筑节能目标:示范性建筑&70%,公共建筑&60%,居住建筑&65% ;30%建筑获取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100%建筑 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发展态势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一、绿色建筑特点? 第一,有应对气候、适应气候、利用气候 的基本能力(功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自 然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最大程度地依靠围护结构的高品质的调 节性能实现环境调节,而不是最大程度第 依赖设备调节。 ? 第二、有发展性地继承地方传统建筑营造 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征。 满楼尽戴玻璃幕的建筑不是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什么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增量成本为绿色建筑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之间的差价。 基准建筑成本是指在在满足国家及项目建设所在地强制节 能标准的同规模、同功能建筑的成本。 ? 要考虑强制性节能标准的影响 强制的建筑标准尤其是节能标准是计算绿色建筑成本增量 的基础。 ? 绿色建筑能增加成本,也能减少成本 因实施绿色建筑,除一定增加造价外,某种意义上可能会 减少原造价。例如因围护结构和精细化分析,使采暖和空 调负荷减少,也减少了原有空调设备的额定容量,减少了 设备投资。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一、绿色建筑特点? 第三、绿色建筑具有高水平的节能效率。与其它行业相比,发电节能提高5%,汽车 节能提高10%极为困难,而建筑节能轻易可 达50-60%。 ? 第四,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综 合评价。 ? 第五,具有合理的成本增量。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统计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占主要 的方面影响造价增 量较大的方 面 围护结构节 能 可再生资源 利用 中水利用, 雨水收集 室内环境控 制技术措施呼吸幕墙,屋顶绿化 地源热泵 太阳能光电、太阳能 集热 屋顶雨水收集注:以上数据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 院对年间建设的21个绿色住宅项目 进行统计的结果。样本包括一星级6个,二 星级9个,三星级6个;其中住宅项目10个, 公共建筑11个。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环境模拟分析等数据来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我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调查分析》 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增量成本分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集成系统,需 根据各项目情况综合考虑,但根据现有项目所做的统计数据 可适当参考。绿色建筑分项造价增量比例统计类别围护结构节能 地热 太阳能热水 太阳能光电2增量成本元/m270元/m2 100元/m2 10-20元/m2 350-400元/m2 35-40元/m2 100-250元/m2绿色建筑★★★标准65%的节能标准 50%采用 50%采用 10%能源比例占建筑成本比例 住宅 4.6% 6% 0.6% 20% 2.6% 8% 公建 1.73% 2.25% 0.23% 7.50% 0.98% 1%中水利用,雨水收 集室内环境控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 30%.满足热,声,光,通风要求注:1.本表格的数据为绿色建筑,包括住宅和非住宅物业的统计,与本报告要研究的绿色住宅有所差异,以上数据仅 供参考; 2.此处的太阳能光电指将太阳能发电用于建筑各种设备设施,而非仅指照明。 3.建筑成本住宅 按1500元/平方米,公共建筑按元/平方米计算。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科学院上海分院《国内绿色建筑的造价成本调查和分析》,来自《 2008天津绿色建筑论坛、 2008天津建材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论坛论文集 , 2008 年》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成本增量不同级别的中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形成明显的梯级结构,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相 对较低,具有大范围推广的可能性。注:以上数据的统计样本为我国已经获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213个绿色建筑项目。地域涉 及全国主要城市。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2011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建设科技》2012.6 三、绿色建筑打造工作重点重视绿色建筑的前期的策划和规划。 做好技术方案的集成,体现方案的先进性、地 域性和适用性。 在设计中体现各专业的有效沟通与配合。 全面了解、综合运用现有绿色技术、产品。 提高运行阶段的效率。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室外环境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建议进行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优化建筑 的室外环境,包括室外风环境模拟、噪音控 制和日照分析。 ?小区的规划布局整体考虑通风效果,在设 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模拟小区风环境,优越 规划布局,取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通过声模拟测试,使小区建筑外界噪声满 足规范要求;通过日照模拟分析,使所有户 型以及公共绿地满足日照要求。 ?成本:一般绿色建筑全程咨询包括以上内 容,全程咨询收费一般在5-10元/平方米( 建筑面积)。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室外环境对应条文控制项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 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 筑的日照标准共18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室外环境屋顶绿化?屋顶有明显的隔热作用,降低热岛效应,增 加绿化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两种方式,一、覆土35厘米后种植植物,二 、15厘米厚的培植土的佛甲草绿化。结果表明 深圳泰格公寓 有屋顶绿化的顶层房间温度降低2摄氏度左右。 ?楼顶隔热层种绿色“佛甲草”,顶层温度降 低12摄氏度。 ?成本:简单式屋顶绿化每平方米造价为130元 ~235元;花园式屋顶绿化每平方米造价为350 元以上(其中包括运输、种植等全部费用)。梅山苑屋顶种植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室外环境屋顶绿化――条文深圳泰格公寓梅山苑屋顶种植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室外环境透水地面该项技术成本不高,在市场上应用广泛, 有利于防止大面积积水,增强地下水补充 ,强化地面呼吸功能,降低热岛效应,提 高居住的舒适度。?成本:透水地面造价60元/平方米,较普通地 面35元/平方米高出25元/平方米,总工程量 10950平方米,总成本增量273754元,按总建筑 面积13万平方米计算,单位面积成本增量约2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主区非机动车 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 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 面积比不小于45%.建筑节能研究中心透水人行路面车位植草砖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外墙保温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特点:1.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轻,相当 于粘土砖的1/3,普通混凝土的1/5,有利 于减轻结构载荷,减少结构耗材。2.加气混 凝土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导热系数为粘土 砖的1/4-1/5,普通混凝土的1/5-1/10。 ?成本:加气混凝土砌块出厂价为130-140元/ 立方米,普通混凝土砌块的出厂价在110-130 元/立方米(普通混凝土价格一般以块计,此处 为换算价),假定每立方米成本增量20元,每 立方米可砌外墙5平方米,每平方米成本增量 4元。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外墙保温材料―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 EPS保温系统有如下的优越性: 1)、已经行成体系,技术成熟。 2)、保温效果好。 3)、价格不十分昂贵,使整个系 统价格适中,便于用户接受。 4)、无复杂的施工工艺,便于技 术的推广。EPS系统的缺点: 1)、强度不高,承重能 力较低,外贴面砖时需要 进行加强处理。 2)、板材出厂时要经过 一段成熟期,需放置一段 时间才可使用。否则,易 系统开裂。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外墙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XPS系统的优点 : 1)XPS板具有致密的表层及闭孔结构内层, 其导热系数大大低于同厚度的EPS,因此具有 较EPS更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由于内层的闭孔结构,因此它具有良好 的抗湿性,在;适用于冷库等对保温有特殊要 求的建筑,也可用于外墙饰面材料为面砖或石 材的建筑。 XPS系统的缺点: 1)板材较脆,不易弯折,应力集中, 容易使板材损坏、开裂。 2)透气性差,湿度高很容易结露。 3)价格与EPS系统相比较高。 5)伸缩性差。 6)吸胶性差,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聚氨酯墙面板外墙保温材料--外墙聚氨酯保温材料?技术特点:建筑业用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 是聚氨酯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点是一材 多用,同时具备保温、防水等功能。 ?成本:目前市场聚氨酯保温材料价格为170180元/平方米。目前住宅市场应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比较少 ,该材料价格较高。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外墙保温材料--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技术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与无 机保温浆料的燃烧性能要优 于EPS/XPS板,防火性能好; 不利之处是产品导热系数大, 很难满足更高的节能要求。 另外,浆料类保温材料吸水 率高、干缩变形大,湿作业 施工后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 与理论计算数据或实验室测 得数据有较大差异。聚氨酯墙面板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外墙保温材料--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 具有采用工厂化标准状态下预制 成型,产品质量易控制、产品种 类多样、装饰效果丰富,可满足 不同外墙的装饰要求,同时具有 施工便利、工期短、工序简单、 施工质量有保障等优点。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产品构造形式多样:保温材料可为 XPS、EPS、PU等有机泡沫保温塑料,也可以是无机保温板。 面层材料主要有天然石材(如大理石等)、彩色面砖、彩绘合金板、铝 塑板、聚合物砂浆+涂料或真石漆、水泥纤维压力板(或硅钙板)+氟 碳漆等。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外墙保温材料―外墙反射隔热涂料采用反射隔热涂料隔热技术的外 墙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值小,在夏 季能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热,从而能 降低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量和围护结 构内表面温度。当白天无太阳时和在 夜晚,围护结构外表面又能把围护结 构的热量向外界辐射,从而降低室内 温度。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技术一般在重 质围护结构的东西外墙,轻质围护结 构和金属围护结构的各朝向外墙采用。 外墙外饰面热反射涂料隔热技术目前 已在广州市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该技术已经入编《广东省绿色建 筑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Low-E玻璃?技术特点:在玻璃表面镀上 具有极低的表面辐射率的膜层 。 普通玻璃的表面辐射率 在0.84左右,Low-E玻璃的表面辐射率在0.25以下。?应用情况:欧美发达国家low-e 玻璃的使用率高达80%,国内目前在写字楼等公共建筑中运 用较多,在住宅中的使用率不足10%,但在绿色住宅及高档住宅中已较为普遍 。 ?成本:目前深圳市场普通中空玻璃价格约为100-150元/平方米,双片low-e玻璃价格约为200250元/平方米,高出普通中空玻璃约为100元/平方米,如按玻璃使用面积占户型建筑面积的 20%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增量约为20元。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纳米涂膜隔热玻 璃?技术特点:在玻璃表面涂覆 建筑玻璃用透明隔热涂料。具 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射比(大于 0.5)和较低的遮阳系数玻璃( 0.6~0.7)。 ?应用情况:涂膜隔热玻璃技术目前多应用于既有建筑改造,也有通过工业化生产线制作成 Low-E涂膜中空玻璃,用途拓展到了新建建筑。采用纳米技术的玻璃涂料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 ,不易脱落。 ?成本:价格相对于Low-E玻璃便宜,材料费用约为100元/m2。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断桥铝合金窗(节能型材)?技术特点:隔热铝合金门窗的原理在铝型材中间穿入隔 热条,将铝型材断开形成断桥,有效阻止热量的传导。?隔热铝合金型材门窗的热传导性比非隔热铝合金型材门 窗降低40~70% 。 ?成本:目前市场价格约为800-1200元/平方米,普通铝 合金窗价格约为400-600元/平方米,断桥铝合金窗价格高 约400-600元/平方米,如按窗户面积占户型建筑面积的 20%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增量约为80-120元。 ?正常情况下,除去玻璃部分之后,窗框的面积约占窗户 全部面积的10%~15%,对整体导热的影响相对较小。 断桥铝合金窗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少,最主要 的是窗框对隔热影响相对较小。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能铝塑共挤门窗(绿色、节能型材)?技术特点:铝塑共挤门窗的节能原理,在铝合金型材外 面包覆一层微发泡PVC塑料,有效阻止热量的传导。?铝塑共挤型材门窗的热传导性比普通铝合金型材门窗降 低40~70%。 ?成本:目前市场价格约为400-800元/平方米,普通铝合 金窗价格约为400-600元/平方米,铝塑共挤窗价格约增 200元/平方米左右,比断桥铝合金窗降低约400-600,如 按窗户面积占户型建筑面积的20%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 积成本增量最高约为80元左右,比断桥铝合金成本减量 约为80-120元。 ?铝塑共挤门窗的成本适中,市场前景客观,是我国绿色 节能门窗的主流。断桥铝塑共挤型材 K2.0铝塑共挤型材K2.5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铝塑共挤门窗应用案例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公共建筑工程(内蒙,严寒地区) 铝塑共挤门窗应用案例居住建筑工程(山西,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铝塑共挤门窗应用案例公共建筑工程(广州,夏热冬暖地区)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节能实验楼(在建)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铝塑共挤门窗应用案例项目名称: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 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2号楼 应用技术:铝塑共挤型材门窗配 置纳米隔热涂膜玻璃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铝塑共挤门窗应用案例项目名称:广东省人民政府2#楼,3#楼,4#楼,5#楼,8#楼 应用技术:铝塑共挤型材门窗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铝塑共挤门窗应用案例项目名称:广州萝岗区网羽中心 应用技术:铝塑共挤型材门窗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图集号:11J27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型材与玻璃:绿色建材 产品认证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安全玻璃:中国强制性 产品认证建 筑 门 标窗 识节 能 性 能 百叶外遮阳窗三、绿色建筑技术――节能遮阳设施?建筑遮阳----窗口、外廊、橱窗、中庭屋顶与玻璃 幕墙等。?产品或系统遮阳----遮阳百叶,遮阳天棚,手动卷帘, 百叶帘,遮阳天蓬,舞台幕,智能遮阳产品等。 百叶外遮阳窗,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 ?技术特点:室内百叶只可挡去约17%的太阳辐 射热,而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或百叶外遮阳窗可 遮去50%~68%的太阳辐射,遮阳效果差距明显。 ?成本:目前市场铝合金外遮阳百叶窗价格为 元/平方米,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的价格 约为400~800元/平方米。如每户窗户及阳台20平 方米,成本增量分别为3-4万元、0.8-1.6万元。 外遮阳节能效果较好,但百叶外遮阳窗成本较高 ,目前市场应用较少。内置百叶中空玻璃价格适 中,但仍比普通中空玻璃贵一倍,应用也较少。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 ――围护结构自然通风开口设计方法和设计指标?首先针对室外风环境提出了“尺度分级指标关联”的模拟方法 解决了大尺度室外风场模拟的结果失真问题。500?超高层建筑:提出 垂直尺度分级气候指标关联模拟法 气候Ⅱ 400 1 ?区域热环境:提出 平面尺度分级边界指标关联模拟法 350300气候Ⅰ250 200 150高 m4500气候05 4 3 2 1100 5040 35 30风速 m/s气温 ℃ b 平面尺度分级――边界指标关联法a 垂直尺度分级――气候指标关联法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 其次,定义了窗口自然通风的“可开启面积比”指标,在室外风场模拟基 础上,按自然通风节能目标要求,确定了可开启面积比的设计限值。 如图a所示建立了典型房间的通风模型,进一步获得了可开启面积比与室内 风速、换气次数的关系,如图b所示。 解决了亚热带地区建筑外窗通风节能技术的开口量化设计问题。v(3.0) Q(3.0)主流区最大风速(m/s)○v(2.5)进风口进风口主流区最大风速 选取的断面位置 和高度室内主流区最大风速(m/s)1.4 1.2 1 0.8 0.6 0.4 0.2 0Q(2.5)○v(2.0) Q(2.0)300 250 200 150 100○v(1.5) Q(1.5)○ ○Q(1.0)v(1.0)v(0.5)○Q(0.5)50 00.060.120.18出风口窗地面积比主流区最大风速窗开启面积比 换气次数?? 换气次数――主流区最大风速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a 典型户型建模b 外窗最小可开启面积比设计值限值的确定图5-13 主流区最大风速与通风量 随窗地面积比变化曲线0.24模拟 房间0换气次数 (次/小时) 换气次数(次 /小时)1.6350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成本:目前市场太阳能热水器价格在元/套。 技术性需要: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成熟,但成本 较高,目前在高层住宅中多在政府支持项目中 采用,商品住宅中采用较少,建议可部分采用 太阳能热水器(如高层区或大户型部分10%的 户型),以达到绿色建筑认证中“可再生能源 占建筑耗能5%以上”的最低标准。 单位面积成本增量:假定40户采用太阳 能热水 器,总成本20万,总建筑面积按5万平方米估 算,单位面积成本增量约4元。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市场上高层应用太阳能热 水器的非常少,原因在于屋顶 太阳能集热板可容纳空间难以 支持高层所有户型,而集热板 壁挂式技术不成熟,存在安全 隐患。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太阳能―公共区域太阳能照明采用太阳能光伏照明技术,以太阳能光电转 换提供电能,供庭院灯、草坪灯、楼道灯等 进行照明。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成本:目前市场价格为:太阳能路灯: 元/个、太阳能草地灯:50-300元/ 个、太阳能埋地灯:50-150元/个。 为体现项目在绿色住宅上的特色,有助于实现 绿色认证,可考虑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太阳能灯 具。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地源热泵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 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去。地能或地表浅层温度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 空气温度低,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地能温度较恒 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 济性。 据美国环保署EPA估计,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平均来说可以节 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风扇调风的气候室实验落地扇 吊扇 吸顶扇16名中国受试者 夏装(0. 5cl o) 静坐(1. 1m et )及办公活动 共计192人时16名中国受试者 夏装(0. 5cl o) 静坐(1. 1m et ) 共计240人时16名受试者 夏装(0. 5cl o) 静坐(1. 1m et ) 共计112人时总实验时数:544人时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风扇调风环境的气候室实验30 ℃,80% 28℃,80% 26℃,80% 30 ℃,60%高温 高湿 工况落地扇、吊扇 吸顶扇26℃,60%28 ℃,60%28 ℃,50%ASHRAE Standard 55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风扇调风的气候室实验落地扇 吊扇 吸顶扇16名中国受试者 夏装(0. 5cl o) 静坐(1. 1m et )及办公活动 共计192人时16名中国受试者 夏装(0. 5cl o) 静坐(1. 1m et ) 共计240人时16名受试者 夏装(0. 5cl o) 静坐(1. 1m et ) 共计112人时总实验时数:544人时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自然通风电扇调风空调降温联动联动可接受的热环境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自然通风+风扇调风+空调器联动控制 ――合理的热环境控制模式Q 节 能 A/C耗能 空调耗能 节 能自然风风扇耗能 h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可接受热环境的理想控制方 式:三联控 自然通风 机械调风 空气调节三级联动控制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Personal comfort (PCS) head/feetFan unit4W USB link to workstation computer, internet air temperature and occupancy sensors ControlsMonitored: ?air temperature ?speed and warmth choicesFootwarmer unitoccupancy sensing pressure plate?occupancyAverage use 20W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PCS heated/cooled chair: seat/back?Chair can heat and cool fordays between battery recharges?Ococcupancy sensor?Chair user’s microclimateinformation, presence, and control choices may be wirelessly transmitted to building’s HVAC systemMax heating power 14 W Max cooling power 3.6 W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Human subject testObjective? Quantify the comfortableambient air temperatures with the chairsApproach? Human subject test? Development of ITcomponents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水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采用节水效果更优的卫生器具、节水绿化灌溉系统、节水冷却系统。节水器具主要包括节水龙头、节水淋浴设备、节水型便器、管道节水,目前市 场上节水器具供应丰富,基本不增加成本。精装修项目,建议采用。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水雨水收集?可节约超过50G的饮用水 ?补充地下水资源,保护环境 ?缓解城市市政管网压力,减轻城 市洪水威胁 ?更少的雨水到污水处理厂 ?耐用的系统 ?成本低主要组成部分: ? 屋面或路面排水系统 ? 检查井系统 ? 过滤装置 ? 雨水收集箱? 二次回抽装置 (水泵单元)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打造----节水中水系统中水的供水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 故称为“中水”。 以生活污水、设备 冷却水排水或其它废水为水源,经过适 当的处理以后,再回用于建筑或居住小 区作为浇洒道路、浇洒绿地、冲洗等杂 用水,这种供水工程叫做中水工程。中水回收利用存在规模经济的问题,规模较小 的建筑,不建议回收使用。建议采用优质杂排 水(空调系统排水、洗浴排水等)作为水源, 通过成本较低的人工湿地进行过滤,用于小区 的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小区道路清洗和消防 用水。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冷却水 沐浴水 盥洗排水中 水 水 源 取 舍 顺 序洗衣排水 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三、绿色建筑技术―节材节材(1)采用有利于提高材料循环利用效率的新型结构体系,例如钢结构、轻钢结 构体系以及木结构体系等。 (2)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旧料和现场拆迁回收材料,使用装配方便、可循环利用 的材料; (3)周转材料、循环使用材料和机具应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且易于回收和 再利用; (4)采用工业化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与废料; (5)减少建筑垃圾,充分利用废弃物。 使用绿色建材 (1)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管理部门对绿 色建材做出的法律、法规及评价方法,选择建筑材料; (2)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施工,减少运 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设计方案中尽量采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 或可循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 用率。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室内环境隔音楼板楼板隔音材料是一种高密度的发泡,其穿孔 率,孔径等都是经特殊设计制成,能够做到 隔音、减震、防水、防霉,适用于各种潮湿 的环境。属绿色环保材料,使用寿命30年以 上。是一种施工简单,安装时用刀具裁剪, 无需其它工具。对撞击声在整个频率范围内 具有特别好的声音阻断效果,有效的隔绝撞 击噪音和空气传播噪音。浮筑隔音楼板在注重居住舒适度的项目中采用 较为广泛,该项技术发展成熟,已经成为高品 质项目发展的潮流。 造价:目前市场价格在30-40元/平方米。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室内环境户式中央新风系统?住宅户式中央新风系统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上效果明显,市场上应用普遍, 尤其对周边有一定噪音的项目尤其具特定价值。 ?造价:目前市场价格在30-40元/平方米。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室内环境涂料污染控制 目前市场上已有低污染的绿色涂料,可考虑在不增加成 本或少增加的成本的基础上选用,以利于绿色建筑认证 的申请。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绿色建筑技术――运营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运营管理的包括以下方面:涉及内容 具体要求 密闭垃圾容器,垃圾分类投放; 合理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 垃圾站的美化及环境卫生; 垃圾就地处理(优选项)。无公害病虫防治,规范有害化学药品使用;栽种和 移植的树木成活率大于90%。 制订节能、节水、节材、绿色、垃圾管理制度 达到安全防范、管理与设备监控、信息网络的基本 配置要求垃圾处理绿化 管理制度 智能化除垃圾就地处理一项外,多数项目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均可达到。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 ? ? ?绿色建筑发展态势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星居住建筑设计措施 一星公共建筑设计措施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规划专业指标 条文 控制阶段 GH-A-01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 规划阶段 其他保护区,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4.1.1)GH-A-02 建筑选址应避免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无超标的污染、辐 规划阶段 射危害源,远离重大危险源。建筑电力、控制等重要设备如建于地下, 应采取措施,确保不被雨洪淹没。 控制 GH-A-0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 43m2、多层不高于28m2、中高 规划阶段 项 层不高于24m2、高层不高于15m2。(4.1.3) GH-A-04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O(4.1.6) 规划阶段 GH-A-05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7) 规划阶段 GH-A-06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日照 规划阶段 间距等相关指标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4.1.4)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指标一星级推荐 控制阶 组合 段 GH-B-01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 市区推荐 规划阶 段 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配置满足规范要求, 与周边相关城市设施协调互补,相关项目合理集中 设置。(4.1.9) GH-B-02 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 郊区推荐 质量标准》GB 3096的规定。(4.1.11)条文室外环 GH-B-03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规划阶 境一般 段 项 GH-B-04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 一星级建议 规划阶 满足 段 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在全年主导风向和平均风 速下,区域内地面处风速放大系数不大于 2,且无/s 以上风速区。 GH-B-06 场地规划依据人车分行原则,合理组织交 市区推荐 通系统。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最短 距离不超过500m。 节能一 GH-B-05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 一星级必须 单体设 般项 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 满足 计 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专业指标 条文 控制阶段 JZ-A-0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 单体设计 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以及广州市的相关规定。(4.2.1) JZ-A-02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4.4.2) 单体设计JZ-A-03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 规划阶段 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控制 JZ-A-04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 单体设计 项 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规定。 JZ-A-05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 单体设计 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dB(A)。 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 声压级不大于 70dB 。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外窗的空气 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JZ-A-06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0 单体设计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指标条文室外环 JZ-B-01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境一般 项 JZ-B-02 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 根据项目情 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 况确定 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 节材一 10%以上。 般项 JZ-B-03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 设计时必须 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 予以考虑, 精装修房必 须满足一星级推 荐组合 根据项目情 况确定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指标室内环 境一般 项运营一 般项优选项一星级推荐 组合 JZ-B-04 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 一星级必须 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 满足 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JZ-B-05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 一星级必须 满足 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JZ-B-06 合理采用固定或可调节外遮阳,防止夏季 根据项目情 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 况确定 JZ-B-08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一星级必须 满足 JZ-C-0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建筑面 根据项目情 积与建筑占地面积比不小于20% 况确定 JZ-C-0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 根据项目情 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况确定 JZ-C-03 空调能耗不高于《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 根据项目情 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规定值的80%。 况确定条文控制阶 段 单体设 计 单体设 计 单体设 计 单体设 计 规划阶 段 规划阶 段 单体设 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结构专业指标 一星级推 荐组合 一星级必 JG-B-01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须满足 JG-B-02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 根据项目 土、高强度钢 情况确定 条文 控 制 阶段 单 体 设计 单 体 设计一般项节材优选项节材JG-C-01 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 根据项目 单 体 结构体系。 情况确定 设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给排水专业指标 一星级推荐组 合 GS-A-01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 必须满足 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GS-A-02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必须满足 GS-A-03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 必须满足 8%。 GS-A-04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 必须满足 水井供水 GS-A-05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 必须满足 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 影响。 条文 控制阶段 规划阶段 单体设计 单体设计 规划阶段控 制 项规划阶段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指标一 般 项根据项目情况确 定 优选项 GS-C-02 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或者余热利 根据项目情况确 定 用等节能方式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可再生能 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条文 GS-B-01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 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 透量。 GS-B-02 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 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 GS-B-03 绿化灌溉采取喷灌、微灌等节水高效 灌溉方式。(易实现) GS-B-04 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 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 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 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GS-B-05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 蓄及利用方案。 GS-B-06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 GS-B-07 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或者余热利 用等节能方式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可再生能 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 GS-C-01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一星级推荐组合 控制阶段 基本要求:应至 规划阶段 少满足三条一般 项 推荐再生中水利 景观设计 用方案组合: 01,02,04。 景观设计 推荐雨水综合利 用 方 案 组 合 : 规划阶段 01,02,05单体设计 单体设计 单体设计根据项目情况确 定单体设计 单体设计 暖通空调专业一星级推荐 控制阶段 组合 控制项 NT-A-01 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 必须满足 单体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 实施细则以及广州市的相关规定。 NT-A-02 住宅建筑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除满足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DBJ15-51-2007中对冷水机组效率、水泵效率和风 机效率的相关要求以外,还需提交专项论证报告 证明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必须满足 规划阶段 单体设计 指标 条文一般项 NT-B-01 设计选用的家用空调器为节能型,即达 统一配送空 到二级以上能效要求 调必须满足 NT-B-02 设采暖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 必须满足 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优选项 NT-C-01 空调能耗不高于《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 根据项目情 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规定值的 80% 。 况确定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单体设计 单体设计 单体设计 电气专业一星级推荐 控制阶段 组合 控制项 DQ-A-01 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必须满足 单体设计 一般项 DQ-B-01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 一星级必须 单体设计 满足 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照明声控、光 控、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 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 DQ-B-02 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 根据项目情 单体设计 置 况确定 DQ-B-03 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 根据项目情 单体设计 况确定 实用、可靠,达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 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 指标 条文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景观专业一星级推 荐组合 控制项 LS-A-01 种植适应广州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 必须满足 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 无害的植物。 LS-A-02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 必须满足 积不低于1O 一般项 LS-B-01 根据广州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一星级必 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 须满足 植物群落,每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LS-B-02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 一星级必 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须满足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 指标 条文 控制阶段景观设计景观规划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公共建筑一星实现一般项数(共36项) 节地与 节水与 节材与 节能与 室外环 水资源利 材料资源 能源利用 境 用 利用 共6项 共10项 共6项 共5项 室内环 境 质量 共6项 优选 项数 共12 项 3 0 3 5 1等级运营管 理 共3项不参评 ★ ★★ ★★★ 实际达标项 数0 3 4 5 42 3 4 6 31 2 3 4 22 1 1 2 22 2 2 3 20 1 2 2 2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类 编号 别标准条文达标判定控 制 项一 般 项√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 5.1.1 他保护区。 √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 5.1.2 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 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 5.1.5 ― 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5.1.6 3096的规定。 ×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 5.1.7 通风。 ×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 √ 5.1.9 灌木的复层绿化。 √ 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 5.1.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类别标准条文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 5.1.12 并达到有关标准。 优选 项 5.1.1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5.1.14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编号达标判定 × ○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类 别达标判 编号 标准条文 定 √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 5.2.1 定。 √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5.2.2 控 制 5.2.3 项 5.2.4 5.2.5能设计标准》GB 5.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 符合第5.4.3条规定。 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 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 分项计量。√ √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增量成本构成――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星级建筑的各 类技术的增量成本差别较大。注:以上数据的统计样本为我国已经获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213个绿色建筑项目。地 域涉及全国主要城市。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数据来源:2011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建设科技》2012.6 类 别达标判 编号 标准条文 定 ×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 5.2.6 然通风。 √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 5.2.7 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 5.2.8 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4级要求。 × 5.2.9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 一 5.2.10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 般 5.2.11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 项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 5.2.12 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 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 5.2.13 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第5.3.26、5.3.27条的规定。 × 5.2.14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 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 5.2.15 行独立分项计量。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类 别达标判 定 × 5.2.16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 5.2.17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 优 选 5.2.18 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 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项 ×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 5.2.19 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编号 标准条文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类别编号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控制项一般项5.3.95.3.10 5.3.11优选项5.3.12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 利用各种水资源。 √ 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 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 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 方案。 × 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 绿化灌溉采取喷灌、微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 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 生水;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 源和处理技术。 √ 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 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 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 ○ 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 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5%。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1 5.4.1 ― 控制项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5.4.2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 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 5.4.3 ― %以上。 √ 5.4.4 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 5.4.5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 5.4.6 ― 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 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 一般项 5.4.7 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 料总重量的10%以上。 √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 5.4.8 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 ○ 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 5.4.9 费和垃圾产生。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 5.4.10 ― 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5.4.11 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 × 优选项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5.4.12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类别编号 类别编号 5.5.1 5.5.2 5.5.3标准条文达标判 定√ √ √ ―控制 5.5.4 项5.5.55.5.6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设计计算要求。 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GB 50189的设计要求。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中的有关规 定。 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规范》GBJ 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商场类建筑室内 背景噪声水平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的相关要求。 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要求。○√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类别编号标准条文5.5.7 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 5.5.8 室内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 5.5.9 设计规范》GBJ 118中的一级要求。 一般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 项 5.5.10 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 5.5.11 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 5.5.12 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 5.5.13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 优选 5.5.14 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项 5.5.15 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达标判 定 × √ ○ × ○ √ × ×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类 编号 标准条文 别 控 5.6.1 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 制 5.6.2 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 项 5.6.3 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和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 5.6.4 建筑施工兼顾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使用。 5.6.5 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6.6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一 对空调通风系统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7 般 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 项 5.6.8 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 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系统高效运 5.6.9 营。 5.6.10 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计量收费。 优 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 选 5.6.11 益挂钩。 项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达标判定― ― ― ― ― √ ― √ × ― ― 四、绿色建筑案例――江苏泰州民俗文化中心?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江苏省泰州市, 总建筑面积约1.14万m2; ? 主要采用技术: 1、透水地面; 2、双层外墙体系(石材幕 墙复合普通外墙); 2、断热铝合金外门窗 3、双银Low-E中空玻璃 4、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5、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 体化; 6、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用 于室外绿化灌溉); 7、地下室光导管自然采光 系统。 ? 绿色成果: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 价标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四、绿色建筑――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总建筑面积约; ? 主要采用技术: 1、透水地面; 2、室外雾化降温系统; 3、佛甲草种植屋面; 4、聚苯板插孔混凝土空心砌 块(双排孔); 5、中庭蒸发降温通风系统; 6、屋顶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 7、空气源热泵; 8、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9、雨水回收利用(用于室外 绿化灌溉)。 ? 绿色成果: 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 标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四、绿色建筑―珠海横琴岛澳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珠海市横琴岛, 总建筑面积约8344m2; ? 主要采用技术: 1、透水地面; 2、可呼吸式外墙系统; 3、外墙导风板加强室内自然 通风效果; 4、外墙立面绿化; 5、屋顶构架遮阳系统; 6、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7、屋顶太阳能光热热水系统; 8、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用于 室外绿化灌溉)。 ? 绿色成果: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 价标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四、绿色建筑――华南理工大学36号楼? 项目概况: 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园,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万m2; ? 主要采用技术: 1、透水地面; 2、佛甲草种植屋面; 3、铝塑共挤型材门窗; 4、涂膜中空玻璃; 5、可调节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6、太阳能光伏发电; 7、太阳能驱动淋水降温系统; 8、中庭蒸发降温通风系统; 9、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用于 室外绿化浇灌和室内冲 厕); 10、东西向设置采光井改善 地下空间自然采光。 ? 绿色成果: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四、绿色建筑――广州白云龙归保障性住房?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龙归 镇,项目总建筑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 ,项目为4栋34层高 层住宅。 ? 主要采用技术: 1、透水地面; 2、外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保 温系统; 3、铝塑共挤型材门窗; 4、浮筑隔音楼板; 5、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用于室 外绿化灌溉)。 ? 绿色成果: 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 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四、绿色建筑――广州越秀岭南山畔住区?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萝岗区科学 城,项目总建筑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 ,项目为13栋高层 住宅。 ? 主要采用技术: 1、透水地面; 2、外墙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保 温系统; 3、双层贴膜中空玻璃; 4、隔音楼板; 5、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用于室 外绿化灌溉)。 ? 绿色成果: 广东省二星B级绿色建筑设计评 价标识;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 城市热环境的调节原理与设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城市热环境的调节原理与设计Solar radiationRainfallAir humidity Air temperature气象参数 Climate 自然调和 Natural Balance 表面特性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微气候 MicroclimateAir velocitySolar absorptivityEmissivityMoisture content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环境A通过界面上的热过程而改变成了环境B ?能量要素∑EA.n经过自然调和过程重组为新的形式∑EB.n目的:通过自然气候能量形式的重组解决环境的过热问题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设计控制目标? 热安全性:设计环境的湿球黑球温度不大于 33℃; ? 热舒适性: 与当地典型气象日相比平均热岛强 度不超过1.5℃。 ? 《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 ,日实施。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1、环境通风设计 ? 迎风面积比 ? S建筑物、构筑物在计算风向上的迎风面积与最大可能迎风面积的比值 (-)1 m ? S ? ? ? ? S ?i m i ?1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居住区夏季主导风向的平均迎风面积比限值≤0.85≤0.80≤0.75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2 环境遮阳设计? 绿化遮阳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不应小于3.0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3 环境渗透与蒸发设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40 35 30热岛强度(℃)25 20 15 10 5 0热岛强度 区域平均温度 典型日气象温度厦门科技园:热环境设计软件 三维计算模型建筑密 度 水面面积比 硬地 面积比 绿地 面积比-51357911131517192123 北京时热岛强度曲线图乔木 面积比 绿化遮阳覆盖率构筑物遮阳覆盖率0.357CTTC0.065迎风面积比0.374平均 风速比0.204天空 角系数0.036平均太阳辐射 吸收系数0.056植物遮阳透射比0.241构筑物遮阳透射比8.010.9690.5270.6560.7010.30.2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解决的问题: 1、整体性:同步观测地表温度分布地表温度的低空遥感 测试系统2、灵活性:不受天气状况、时段限值2、观测价格低廉艇 囊遥控系统 任务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动力 遥感平台执行预设航线飞行轨迹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实验结果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理想航拍影像图 实验结果:完成10 条航线的飞行任务, 获取了测区红外遥 感影像370张,可见 光遥感影像390张。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校园不理想航拍影像图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不理想影像出现的原因 (1)飞行航线在高度和 横向上的偏差导致相邻影 像像幅不同; (2)飞艇姿态的转向和 翻滚导致相邻影像出现倾 角偏差和低重叠度。 广 州 大 学 城 地 表 热 场 观 测 图观测参数: 1、航拍目标区范围: 1.14km×0.77km 2、自动拍摄的间隔:5s 3、航线间距:40m 4、巡航速度:10m/s 5、遥感影像: 红外370幅 可见光390幅 6、航拍时间:20min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城地表温度大学城热场的剖面分析W1 W2E1 E2沿剖面线下垫面表面温度最低为26.5℃, 最高为44.1℃,平均温度为32.7℃。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沿剖面线下垫面表面温度最低为27.2℃, 最高为46.1℃,平均温度为34.3℃。 建筑节能研究中心遥感飞艇:降落姿态 广州大学城(西北区)开发后4Km2地表可见光图起降时段::12-14:55 巡航时间:20min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城(西北区)开发后4Km2地表热像图起降时段::12-14:55巡航时间:20min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新广州知识城场地范围4Km2开发前地块可见 光图 ?起降时段::30-13:28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前场地范围4Km2地表热像图起降时段::30-13:28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点看法1、节能型建筑材料不等于都是绿色建材,大量由非绿色建筑 材料建造的绿色建筑应该打个问号。 2、南方建筑的热稳定性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定量关系目前还没 有弄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轻质透明围护结构的建筑热稳定性最差。3、城市热环境质量差必然导致建筑高能耗,目前我国城市热 环境在规划设计阶段失控,因此以标准气象条件设计的节 能建筑失真。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三点建议 ? 引导健康的热舒适需求:按照当地热适应 人群确定热环境控制指标,应推动风扇调 风补偿热舒适的节能技术。 ? 推进产品技术的绿色化:限制或淘汰生产 过程高能耗高污染的“节能”建材和制品 。 ? 提倡小而精的控制方式:大而全的环境控 制方式无论如何做不到“随时”“随地” 的节能运营。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谢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交流培训演讲稿201407西安―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气混凝土砌块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