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加分政策在哪些乐器高考加分大学有效

内蒙古大学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
本站首页毕业生求职中心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政策职业发展联盟档案查询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服务区专业介绍就业指导课基层就业吉讯职业测评下载专区
&2013年武川县公开招考聘用播音员记者编辑招聘简章此就业信息已经被查看了【1828】次
单位名称:
&武川广播电视台
单位隶属:
单位性质:
单位网址:
单位所在地:
工作地点:
&呼和浩特市
&武川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
信息类别:
发布时间:
& 16:22:54
相关信息:
请毕业生自行联系
需求专业(学历要求→本科):
相关要求:
根据《2013年武川县公开招考聘用播音员记者编辑工作实施方案》,经武川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公开招考聘用武川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和记者、编辑。现将招考工作的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
本次拟招聘工作人员10名,其中播音员2名(男女各1名),记者6名,文字编辑1名,动漫编辑1名。
二、招考对象
考生须是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户籍不限。
三、报考条件
1、报考播音员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爱岗敬业,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未受过党纪、政纪处分和治安管理及刑事处罚;
(2)热爱新闻播音(主持)工作,具有较强的播音主持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3)出生日期:日后出生;
(4)学历和资质:具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音质纯正;
(5)男播音员身高1.70米以上;女播音员身高1.60米以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形象气质佳,具备一定艺术才能和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
2、报考记者、编辑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爱岗敬业,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未受过党纪、政纪处分和治安管理及刑事处罚;
(2)热爱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
(3)具有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4)出生日期:日后出生;
(5)五官端正,身体健康,表达流利,文字功底好,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洞察力。
四、招聘程序
按照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签约聘用等程序进行。
(一)公告与报名
1、发布公告: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招聘简章,时间不少于一周。2、报名方式:报名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2013年应届毕业生须持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参加报名)、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各一份,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报考播音员的考生还需携带录像或录音带一份进行初审。
3、报名费用:报名费20元,笔试费50元,面试费50元。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取消涉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收费项目的通知》(内财非税〔号)文件精神,对2013年的大学毕业生免收报名费、考试费及面试费,2012年大学毕业生减半收取。
4、报名时间:日―2013年4 月19日(周六日不休息)
5、报名地点:武川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迎宾路与影视西街交叉口西北处)
6、办公电话:3
(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由县纪检委、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和广播电视局负责,经审查合格后,确定参加考试人员并予公示,本次考试招聘人数与报考人数比例为1:4,如达不到该比例将取消或削减该岗位招聘计划数。
(三)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笔试。参加全县招考统一考试(时间另行通知)笔试结束后,由县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笔试成绩及按岗入围面试人员名单,笔试不指定复习教材,考生只能用汉语答卷,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2、面试(时间另行通知)。考生按笔试成绩以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3、综合成绩。报考播音员按照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计入(即总成绩=(笔试成绩+加分)×40%+面试成绩×60%);报考记者、编辑的考生按照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计入(即总成绩=(笔试成绩+加分)×60%+面试成绩×40%)。
考生考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面试结束后,由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综合成绩及入围体检名单。
(四)体检根据招聘计划等额确定进入体检的人员,体检由县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考生到指定的医院体检,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合格后及时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
(五)考核
考核工作由县广电局具体实施。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根据拟聘用岗位要求,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被考核对象的综合素质。考核不合格,或被考核对象弃权的,取消聘用资格,并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六)签约聘用通过笔试、面试、体检合格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经县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予以聘用。记者、编辑劳动合同有效期1年,实行1年一签,合同期满后,广电局和聘用人员自愿协商确定是否续签。播音员占事业编,签定劳动合同,五年内不得调动。
五、加分条件
1、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和“特设岗位教师”;
2、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考生;
符合上述加分条件的报考者,须将证明材料在资格审查时一并交县招考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由县相应主管部门审核后加注意见并加盖公章确认。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报考,须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一印制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报考,须持团中央统一印制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及复印件,服务期满后续签服务合同的“西部志愿者”,还须持自治区团委出具的续签合同证明;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志愿者报考,须持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特设岗位教师”须持教育部门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参加报名;符合加分条件的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考生须持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
符合加分条件的“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 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特设岗位教师”及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考生,经县招考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认后,方具有加分资格。“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志愿者、和“特设岗位教师”笔试成绩加权前加2.5分;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考生笔试成绩加权前加5分。报考者同时具备上述加分条件的,不累计加分即最高为5分。
六、工资待遇(一)录用人员按政策规定实行试用期。播音员试用期间工资按正式事业单位人员试用期工资待遇;记者、编辑试用期间工资为每月800元+绩效工资。
(二)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签订聘用合同;不合格的,取消聘用。正式聘用的记者、编辑工资为基本工资1500元+绩效工资, 并按规定缴纳“五险”,播音员享受正式事业单位人员待遇。
七、纪律与监督整个招聘过程,由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笔试、面试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招考聘用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对违反有关工作纪律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对违反考试纪律的报考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取消考试、体检资格,不予聘用或取消聘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督举报电话:6 县纪检委办公室
5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8 县广电局办公室
2013年武川县公开招聘播音员编辑记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单位简介:
发布人:郑毅
联系电话:( 3016 传真:( 邮编:010021 E-mail:地址:呼和浩特大学西路235号内蒙古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Career Guidance Center for Students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版权所有本系统当前版本:V3.20Build080418&网站设计开发制作:维吾尔_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87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维吾尔_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87
2004年3月第32卷第1期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JournalofXinjiangUnivers;维吾尔、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西林,蔡浩;(新疆大学社会科学部,乌鲁木齐830046);??;摘要: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是我国西部两个非常重;中图分类号:H211/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
2004年3月第32卷第1期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Mar.,2004Vol.32,No.1维吾尔、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西 林,蔡 浩(新疆大学社会科学部,乌鲁木齐830046)??摘 要: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是我国西部两个非常重要的双语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来自地方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作者曾假设:由于存在民族文化的差异,来自两个不同民族的两组被试在双语态度方面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研究结果否定了假设。关键词:少数民族(维吾尔、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中图分类号:H211/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01-0139-04一、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汉语是我国的国语,是各民族在沟通中最常用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在或多或少地使用或学习着汉语,特别是在民族中学,汉语一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近年来,有条件的民族中学,还开设了双语实验班(文史地科用学生的母语教学,理化科用汉语教学)。与此同时,我国部分民族自治区的高等院校,除民族语文专业的专业课外,大多数民族班基本上都完成了或正在计划完成用汉语授课的改革任务。应该说这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精通母语的基础上学好汉语,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但是,在不同民族语言的背后,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民族感情等因素,对不同民族的成员来说,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语言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地位是不同的。因此,双语人在使用双语或进行两种语码的转换时,对两种语言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评价。在现实社会中,这种语言态度对双语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二)双语与双语态度的相关研究双语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引起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者的广泛关注。WE.Lambert[1](pp.28-33)于1977年对双语口语的评价进行了“匹配伪装实验”研究,让被试听同一人使用不同语言阅读的录音,然后评价阅读者的人格特征,被试并不知道他们对同一阅读者评价了两次。这种方法实际反映了被试根据对某种语言的态度来评价使用这种语言的个体的人格特征,并不反映双语人自己的语言态度。陈卓铭[2]等人于1995年研究了双语者脑的功能侧化问题;同年,王立波[3]研究了英汉双语环境下一个中国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雷永生[4]等人于1999年研究了西藏中小学师生的双语态度;刑强[5]于2000年研究了影响双语儿童汉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闫丽萍[6]于2002年研究了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双语态度。就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来看,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运用实验法探讨双语人心理结构者居多;从研究对象来看,以研究藏族双语人者居多;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利用比较研究法,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态度者不多。(三)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是我国西部两个非常重要的双语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前者受到了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后者受到了信奉藏传佛教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大学生活中,他们既使用母语,又使用汉语,因此,他们是非常典型的双语群体。本研究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考察他们对母语和汉语所持的基本态度;再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不同民族文化对双语态度存在的影响。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维吾尔、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制定民族语言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教育改革和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方 法  (一)被试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的维吾尔、蒙古族1-4年级民考民大学生各150人。其中,完成有效问卷??收稿日期::(,,140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的维吾尔族男性被试67人,女性被试72人,合计139人;完成有效问卷的蒙古族男性被试57人,女性被试79人,合计136人。完成有效问卷的被试总数为275人。(二)调查工具采用大学生双语态度问卷。该问卷是作者为满足大学生双语态度调查的需要,对万明钢[7]等人编的问卷进行必要的修订而成的。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即对母语的态度,对汉语的态度和在不同交往情境中的语言选择态度,共12个自称项目,除2个项目仅提供了4个限定反应选项外,其余每个项目都提供了3个限定反应选项和1个自由反应选项在内的4个选项,并在指导语中说明:“如果问卷提供的限定反应选项不能代表你的态度,请你在上写出你的态度”。问卷编制采用这种以限定反应为主,自由反应为辅的编制方法,旨在通过增强被试答卷的自主性,来提高问卷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三)程序为使调查过程免受主试民族身份的影响,作者在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同行的协助下,采用国语编制的问卷,分别在不同年级的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班级中进行团体问卷调查。如果个别被试,在理解题意上有困难时,主试可用被试的母语为其解释题意,以便使被试在完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严谨无误地表明个人的态度,圆满地完成答卷任务。三、结 果  限定反应部分的调查结果见表1-3。通过填写个别项目的自由反应选项表态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约占12%,蒙古族大学生约占9%。虽然人数不多,但其反应结果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由反应结果见表4。四、讨 论  (一)对母语的态度维吾尔族与蒙古族两组大学生对母语的态度极为相似。他们对母语都有着很深的感情(维72%、蒙82%),这是他们保持和使用母语的主要原因。从自由反应的结果来看,部分被试还认为,母语本身就是他们保持和使用的主要原因,他们希望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母语。继上述观点,大多数被试认为,自己的同学很不应该不会讲母语(维74%、蒙74%)。在自由反应结果中,有3%的被试认为不会讲母语是很丢脸的事,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教不懂母语的同学学习母语。对民族最主要特征的看法,多数被试认为语言是民族最主要的特征(维73%、蒙78%)。表1 被试对母语的态度项目与选项我保持和使用母语的理由是对象与人数使用方便维吾尔族蒙古族总计139人%136人%275人%8675156从小习得对母语有很深的感情 177自由反应如果我的同学不会讲母语,我会认为很不应该374无所谓9697187对他们更有利自由反应我认为我们最主要的民族特征是自服饰由和习反俗 应9675166我认为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同志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很有必要5没有必要无所谓自由反应宗教语言775表2 被试对汉语的态度项目与选项我学习并使用汉语的理由是对象与人数使用汉语范围是国广语维吾尔族蒙古族139人%136人%275人对汉语有感情547512自由反应1297519支持不支持无所谓1073213自由反应有好处没有什么好处好处坏处比坏比好处多处多有好处没有好处坏处什么比坏比好好处处多处多5238124如果我本族的同学在家中讲汉语,我会如果民族中学全都使用双语教学,我认为高等学校民族班的课都用汉语讲授,我认为第1期西林,蔡浩等:维吾尔、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表3 被试在交往情境中的语言选择态度项目与选项在家庭交往中,我最喜欢使用的语言是母语汉语001110母汉语都喜欢由反应210021在家庭以外的交往中,我最喜欢使用的语言是母语汉语母汉语都喜欢6自由反应217593我与同族同学谈话时我用母语对方却用汉语,我会感到不无很自由舒所自反服谓然应918467632114141对象与人数我对母汉混杂语及其使用者的态度是反对1赞成无所谓自由反应543283维吾尔族蒙古族总计139人%136人%275人%281表4 被试在自由反应选项中反映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语言态度项目与选项我保持和使用母语的理由是对象与人数如果我的同学不会讲母语我会认为他很丢脸543283我认为我们最主要的民族特征是我学习并使用汉语的理由是掌握知识431152就业需要323262为了生存003231如果我本族同学在家中讲汉语我会批评他431152坚决反对321142无权干涉002221在家庭以外的交往中我最喜欢使用的语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6464124要看具体对象而定320031这道题出的没水平210011热爱应该继承因为自己教他和发它是的民学母展它母语族语维吾尔族蒙古族总计139人%136人%275人%86861666443104642283他不宗教语言语言爱自语言和习与文己的和习俗字民族俗111121213252002221自由反应的结果表明,约9%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认为宗教、语言、服饰和习俗都是自己民族最主要的特征,而有同样认识的蒙古族大学生仅占2%。这说明,前者对宗教文化与本民族的联系看得比后者要紧密一些。被试在回答,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人有无必要学习少数民族语时,回答有必要学习者居多(维68%、蒙62%)。他们普遍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同志学习一些民族语有利于开展当地的工作。实际上,长期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部分汉族干部都会讲当地的民族语。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这种认识还来自于作为弱势母语群体的成员相对强势母语群体的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体验到语言使用上的不平等性,这种心态也是被试产生希望汉族人学习一些民族语的原因。  (二)对汉语的态度两组被试对汉语所持的基本态度同样没有明显的差异。大多数被试都认为,自己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理由是汉语是国语(维78%、蒙73%)。如果自己本族同学在家中讲汉语,支持者(维39%、蒙41%)与不支持者(维47%、蒙46%)人数几乎相差无几。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多数被试都理智地认同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但在家中是否应讲汉语的问题上,大家,习汉语有帮助;不支持者认为在家里讲汉语,久而久之,会遗忘掉自己的母语,从而使母语很可能会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这道题似乎把被试们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这就是说,从情感上看,在家里应该讲母语;但从学习汉语的理性认知来看,应该支持自己的同学在家里讲汉语。在自由反应中,部分被试支持自己的同学在家里讲母汉双语;甚至也有被试认为,汉语比母语讲得好的同学,在家里一定要多讲母语,反之应在家里多讲汉语。对如果民族中学全都使用双语教学,认为有好处者(维56%、蒙52%)居多;认为没有什么好处者(维12%、蒙7%)最少。对高等学校民族班都用汉语授课,认为坏处比好处多者(维52%、蒙38%)居多;相反,认为有好处者(维11%、蒙7%)最少。被试的这种态度说明,他们对自己多年使用的母语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轻易赞同用汉语来完全取代自己的母语;而母汉双语教学,是目前被试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模式。(三)在交往情境中的语言选择态度两组被试在交往情境中的语言选择态度,仍然没有发现显著性的差异。在家庭交往中,最愿意使用母语者居多(维86%、蒙75%);回答用母汉双语者)142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欢使用双语者居多(维50%、蒙61%)。但从使用双语者的数量上看,无论在哪种情境下,在蒙古族大学生中的双语使用者比在维吾尔族大学生中的双语使用者要多一些。这与两组被试所属民族在新疆的人口比例以及自治地方的民族性质有关。也就是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语相对维吾尔语来说是一种弱势语种,其使用面比维吾尔语要小得多,这是蒙古族大学生使用双语较多的原因之一。与本族同学谈话时,如果被试用母语,对方用汉语,多数被试认为自己会感到不舒服(维65%、蒙69%);感到很自然的较少(维17%、蒙22%)。对母汉混杂语,两组被试多数都持反对态度(维62、蒙59%);回答无所谓者较少(维23%、蒙20%)。从自由反应的结果来看,部分被试赞成用母汉语中的任何一种,而不是母汉混杂语。(四)不同民族文化对双语态度的影响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是受到了来自主流社会文化的熏陶。但是,由于家庭文化教育起始于婴儿期,当一个儿童入学时基本的民族文化和心理已经印刻完成。当然,进入民族小学与中学后,民族文化依然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家庭教育,特别是对小学生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民族文化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影响。维吾尔族与蒙古族除了在语言文字和习俗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外,在宗教信仰上,前者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后者多数信仰藏传佛教,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两者也各不相同。就现状来看,由于蒙古族与汉族在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大,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蒙古族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同远远高于维吾尔族。在西北地区,蒙汉通婚率远远高于维汉通婚率就是一个极有利的证据之一。作者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提出了: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对待母汉双语的态度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在民族文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维吾尔族与蒙古族大学生在双语态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五、结 论  1.两组被试对他们的母语普遍具有很深的感情,都有强烈的保持自己母语的愿望。2.两组被试对汉语的态度更多地含有理性认知成分,对学习和掌握汉语持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对民族中学和高等学校使用双语教学,多数被试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但用汉语完全取代高等学校的民语授课,多数被试都持否定态度。3.来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民考民大学生在双语态度上无显著性差异。4.本调查研究结果与万明钢对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参 考 文 献][1]LambertWE.Theeffectsofbilingualismontheindividual:cognitiveandsocio-culturalconsequence[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7.[2]陈卓铭,林谷辉,高素荣.双语者脑的功能侧化问题[J].心理学动态,1995,(4).[3]王立波.中国英汉双语环境下一个中国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J].心理学动态,1995,(2).[4]雷永生.西藏中小学“双语态度”个案调查[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4).[5]邢强.影响藏族双语儿童汉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6]闫丽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双语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2,(2).[7]万明钢,王鉴.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报,1997,(3).[责任编辑:王正良]AContrastiveStudyoftheBilingualAttitudesbyUyghurandMongolianUniversityStudentsXIlin,CAIHao(CollegeofSocialSciences,Xinjiang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46)Abstract:UyghurandMongolianuniversitystudentsaretwoimportantbilingualgroupsinWestChinaandareinevitablynurturedandinfluencedbyotherlocalnationalitiesintheirprocessofgrowing-up.Theauthorsofthispaperhypothesizedthatthesubjectsofthetwoethnicgroups,duetodifferentnationalcultures,wouldbemarkedlydifferentintheirbilingualattitudes,buttheresearchresultsnegatethehypothesis.Keywords:minorities(Uyghur,Mongolian);bilingualattitudes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维吾尔_蒙古族大学生双语态度的比较研究87等内容。
 维吾尔族大学生维汉语码转换现象研究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维吾尔族大学生维汉语码转换现象研究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  1.2.3 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 王欣 (2010 年) “西安市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研究” 中, 研究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男性的适应情况比女性稍好,年纪对比...  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研究(修改后)_教育学/心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最活跃最 有生气的力量...努尔:不是,有汉语的、维语的还有维汉双语的教材。 ...  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采用父母教养方式(embu)问卷,对喀...  敌人害怕我们团结,说明团结最有力;敌人越是要破坏 团结,我们就要更加团结!我们...维吾尔_蒙古族大学生双语... 4页 1下载券 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适应... 19页...  本文试图对新疆维 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大学生 体育活动 比较 一、比较与分析 (一)新疆高校维汉大学生参加体育...  龙源期刊网 .cn 改进蒙古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作者:许霞 彭建兵 来源:《科教导刊》2014 年第 05 期 摘要 随着在校蒙古族学生...  由具备双语交际能力的教师在测试现场协 助。得到影响汉语学习因素的测试成绩后,...该问对维吾尔族大学生以及蒙古族大学生 的学习动机对比研究结果来看,蒙古族和...  民族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论文初稿_教育学_...江西等地生源中的维吾尔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监控及自我评估等, 以及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看法也要...当代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蒙古族,民族认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当代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族女歌手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