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病人麻醉后遭医生医生

麻醉师,不只是打一针(聚焦·走近麻醉师(上))|医生|胆囊_凤凰财经
麻醉师,不只是打一针(聚焦·走近麻醉师(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麻醉医生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群体,许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打一针”。其实,外科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救命的。麻醉医生压力大、风险大、责任大,是手术台上的幕后英雄。我们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走近麻醉师”,跟踪采访北京、成都、西安等多家医院的麻醉医生,通过体验式报道,真实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反映他们的心态和诉求,以期引起全社会对麻醉医师的关注和理解。
版)图为王芳。霍良红摄 图为陈涛。本报记者 王明峰摄 图为路志红。本报记者 姜 峰摄 麻醉医生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群体,许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打一针”。其实,外科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救命的。麻醉医生压力大、风险大、责任大,是手术台上的幕后英雄。我们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走近麻醉师”,跟踪采访北京、成都、等多家医院的麻醉医生,通过体验式报道,真实记录他们的工作状态,反映他们的心态和诉求,以期引起全社会对麻醉医师的关注和理解。——编者 北京儿童医院王芳  从早到晚忙不停陶泽辉 余易安8月5日上午8点30分,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王芳开始了她的胸外科第一台手术。这是一台难度较大的手术。每间手术室内一般只配有1—2名麻醉医生,除轮流上洗手间、吃饭外,都必须参与当天的每一台手术。她已经在小儿麻醉岗位上工作了19年,每年完成各专业小儿麻醉达1000多例,可她并没有展现出丝毫的轻松。“隔壁多开设了一间手术室,今天或许能在晚上9点前下班。”王芳说,对于麻醉医生而言,能在次日凌晨前下班已是奢求。 整个上午,王芳都没有去过洗手间。注射、插管、监测、停药、拔管,一系列动作娴熟有序,待病人苏醒后,王芳还需要跟病人沟通,以确保病人没有麻醉并发症。12点43分,患儿手术麻醉处于相对平稳期,在助手的接替下,王芳用10分钟时间解决完午餐后,又重新走进手术室。 “许多人以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的事。”王芳说,“事实上,合理麻醉难度很大,尤其是儿科麻醉,技术要求更高。因为孩子的各个器官发育还不完善,身体代偿功能不及成人,所以更容易出现麻醉意外。可以说,麻醉技术是给孩子做手术的重点,但也是令医生头疼的难点。” “急救,急救!”16点26分,手术室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刚刚推出手术室的小张又被推了回来。小张是个12岁的男孩,刚做了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孩子清醒后因为疼痛不敢大口喘气,所以发生了短暂缺氧,孩子的嘴唇已经有些发紫。 王芳迅速将氧气面罩戴在小张脸上,同时接上仪器以观测小张的生理指标,并不停地手动调节氧气供应量,不一会儿,小张慢慢睁开了双眼。 “孩子,大口喘气!”王芳知道,如果不能自主呼吸,单靠氧气罩,小张还是走不出手术室。 小张直直地望着王芳,患有先天性耳疾的他,听不清外界的声音。王芳马上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上“大口喘气”四字放在小张眼前,小张点了点头,终于大口大口地喘过气来。 看着小张面色逐渐转红,大家都舒了一口气。王芳笑着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救命,现在你们感受到麻醉医生的重要了吧?除了监测和维持患者生命体征,麻醉医生还肩负着危重症病人抢救的职责。” 19点16分,累了一天的王芳饿得有些胃痛,这是几乎每位麻醉师都有的“职业病”,再次掐着麻醉平稳期的时间点,在助手的帮助下,王芳终于有时间去吃一点儿东西。为什么麻醉科医生这么累?主要还是病人多,手术量大,而麻醉医生又少。王芳无奈地说:“我们医院有23位麻醉师,可按照床位比,还缺至少10位。” “每天上午8点进手术室,晚上9点离开手术室是常有的事。应对各种突发抢救事件和急症手术,值班时连续奋战一天一夜的事并不新鲜。我的家人说,你都长在医院了,家里从来见不着个人影……”借着晚餐时间,王芳道出了麻醉科医生的苦。19点48分,王芳再次进入手术室,注射、插管、监测、停药、拔管,安慰患者…… 晚上9点多,当最后一名病人平安离开手术室,王芳也终于能享受一下半年来最早下班后的放松,这一天她辅助完成了17台手术的麻醉工作。当晚,她本想回家与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玩一会儿,可一进家门,就直接瘫坐在沙发上睡着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陈涛时刻盯着麻醉机本报记者 王明峰上午10点30分,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采访麻醉科医生。按照要求,换好绿色手术衣,戴上帽子、口罩,穿上消过毒的拖鞋,走进手术室。一位老人躺在手术台上,右胳膊尺骨骨折,需要做内固定复位手术。麻醉医生陈涛带着住院医师窦司艳,先给老人做了局部麻醉,过一会儿手术医生敲打老人胳膊,老人还是有感觉。医生们决定全麻。陈涛和窦司艳立即转向麻醉车,取出提前准备好的麻药,动作麻溜地兑好后,吸到粗细长短都不等的注射针管里,再通过微量注射泵加到注射液里。老人很快安详地睡着了。过了一会儿,陈涛给老人撤掉氧气面罩,插上喉罩。“麻醉后,患者不能自主呼吸,戴上这个喉罩,可以维持呼吸。”陈涛2003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至今已工作了12个年头。“当时上大学选专业,有点盲目性,但后来就热爱上了这个专业。”手术医生开始紧张忙碌地做手术,陈涛也没闲着。他注视着麻醉机,屏幕上显示着血压、心率等各种数据。“机器能及时反映出手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他说。窦司艳则在一旁的电脑前输入麻醉记录单。她告诉记者:“手术后,可以从这张表格里清楚地看到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了什么麻药。”一开始,老人一切生命体征都在允许值范围内。突然,心率从53下降到48。陈涛赶紧往注射液里加了阿托品。很快,老人心率回升了。“因为病人术中状况瞬息万变,我们要一刻不停地观察,对于这样的突发状况,要及时做出应对,绝不是打一针就完事。其实,说麻醉医生是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一点儿也不为过。”陈涛说。手术医生打开了老人手臂,露出了骨折的尺骨,要拍片子。“出去!”只听手术医生那边一声喊,手术室里的人“哗”一下就像风卷落叶般,都跑到走道里去了。陈涛告诉记者要拍片子了,有辐射,非相关人员要离开手术室。整个手术过程中,先后拍了3次片子,记者被要求出去了3次。“早上8点开始手术,我7点半就到手术室开始做准备了。”陈涛说,下班时间则要看这间手术室里手术什么时候完成,过了夜里12点也是常有的事。高强度的工作,长时间待在手术室里巨大的心理压力,麻醉废气、医疗射线照射等,都在侵蚀着麻醉医生的健康。成都三医院实行高年资麻醉医生带低年资医生制度。由于人手短缺,全科室只有21名持证医生,麻醉科实行一名医生包一间手术室的做法。“我今天负责第四手术室,这一天就要站到底。”陈涛告诉记者。11时48分,手术结束,陈涛把老人送到恢复室,交给那里的医生,结束了上午的工作。美国麻醉医生收入很高,而中国却不是这样。陈涛笑着说,“从收入上看,麻醉医生不但不被理解,还不被重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路志红无影灯下守望者本报记者 姜 峰一个个“浅绿色”身影,屏息凝神。室外,自动感应门上的“手术中”三个红字,让走廊里的气氛更添凝重。无影灯照射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路志红言语轻松,眼神却时刻未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各台仪器。虽然是“80后”,路志红从事麻醉医生工作已有12年。一边笑着和躺在手术床上的患者聊天,一边将测量心率、血压、脉搏氧、脑电等各项指标的仪器与患者身体连通,建立所有监测,然后开始麻醉,用药物让患者镇静、镇痛,保持肌肉松弛。路志红熟练地进行着麻醉诱导期的操作。随着药物注入,患者进入了深度睡眠。紧接着,无影灯亮起,子宫肿瘤切除手术开始,主刀外科医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进入 “战斗状态”,而路志红和另一名麻醉科住院医师魏玉苹则站在一旁“提供后勤”。手术过程中,她们始终用药物维持麻醉深度,并维持患者体征平稳和内环境稳定。不到一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这时,进入麻醉苏醒期,患者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意识和肌力,路志红拔出患者的气管导管,并轻轻唤着患者的名字,观察其能否睁眼、咳嗽。一切正常后,患者则被送至恢复室,经过半小时观察后,再送回病房。“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离不开外科、麻醉医师的共同努力。”路志红略显疲惫地坐在手术台旁,“很多人认为麻醉是手术的辅助工作。其实,麻醉的意义并不止于字面含义,更是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而且能够避免器官刺激。比如胆心反射,手术中,牵拉胆囊时会造成反射性心脏停跳,这时麻醉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西京医院住院一部手术室有12个手术间,配备了20多个麻醉医师,而路志红作为主治医师,每天平均需要处理20台左右的手术。“每台手术都有一位麻醉住院医师负责,而我需要在各个手术间‘轮转’。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必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同时在场。”她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就好比飞机,飞行过程很长但比较平稳,而起飞降落的短短一瞬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刻,飞行员此时高度紧张。”时针指向11时15分。“中午还有两台手术等着,做完就下午1点多了。”这时,路志红才有时间给上幼儿园的儿子打个电话:“牙掉了不怕,你现在就要换牙呢,男子汉坚强点儿。”她鼓励完儿子,又赶忙扒了两口饭,就又起身赶回手术室。“每天上午7点到岗开早会,安排今天的手术工作,然后一直干到晚上七八点,上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也不新鲜,周末有时也需要加班。”路志红边走边说。西京医院有近100名麻醉医师,但工作强度仍然很大。总的来说,麻醉医师的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病人全身麻醉后啥感觉?&年轻麻醉医生亲身体验并记录
&&&&来源:&&&&
原标题:病人全身麻醉后啥感觉? 年轻麻醉医生亲身体验并记录
  常州一院麻醉科医生高操。
  从小到大,自己从未被做过任何手术,但作为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麻醉科医生,年仅29岁的高操已经为近千名病人实施过各种麻醉,为了能更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强烈的好奇心和自身的责任心,在同事的帮助下,他自己亲身体验了一个半小时的全麻过程。昨日,高医生将自己体验麻醉的经历发到网上后,不少网友为其敬业精神点赞。院方则表示,这位医生的麻醉体验是在读研期间完成的,这种敢于“尝百草”的精神可嘉,但不主张其他医疗同仁亲身体验相关环节。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战斗 文/摄
  医生发帖 讲述自己麻醉体验经历
  “我没得什么病,我今年年初写年终总结,统计去年我的手术量,做了九百多台手术的麻醉,而我却未曾体验过整个全麻过程是怎样的感觉……顿时,一颗好奇的心骚动起来,我提出由我的同事为我做一次全麻,并按照我的用药习惯制定详细的步骤。”昨日,常州当地一论坛出现这么一则关于医生体验全麻的帖子引起不少网友关注。这名医生在网帖中还提到,他今年29岁,身高175厘米,体重70公斤,烟史5年,除了偶尔喝点啤酒外并无嗜酒史,也没有手术史、过敏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基础疾病。
  这位医生的帖子引起不少有过手术经历的网友共鸣,还有不少网友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另外,还有的网友则认为,现在的实验室技术已经很完善,医生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健康去体验。
  网帖部分内容:
  实施术前药后,我根本没什么感觉。
  被注射全麻诱导药后,我就有点困了,但努力保持清醒。又一剂药物下去后,感觉眼皮就抬不起来了,到后来,有一丝天旋地转的感觉,紧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事后了解到,在麻醉的过程中,同事还对我进行了气管插管。
  麻醉复苏的时候,被拍了两下脸,我有点醒了,但还是很想睡觉。同事让我用力握他的手、抬头、做深呼吸,总之就是不消停。最后,同事用吸痰管在我的导管里吸了几下,还建议我以后少抽点烟,因为咽喉里有很多痰。吸痰是我感觉最痛苦的时候,感觉肺被抽真空了……后来,我又睡着了,整个过程大概1.5个小时,但我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
  对话麻醉师
  书本上学再多病人心理学 也不如“全麻”一次感同身受
  更懂患者的托付:
  “我的命交给你了”
  在体验的同时,他想到了自己为那些打过麻醉的人,特别是有的患者麻醉临睡过去的眼神告诉医生:“我的命托付给你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参与实践,感觉才会不一样。”昨日下午,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记者见到了体验麻醉过程的医院医师高操,这个帅小伙笑着说,自己体验麻醉的初衷就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医生,做一个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好医生。
  他认为,为患者治疗,就该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病人手术前是什么样的状态?自己作为一个麻醉师却从未有过相关体验,书本上学的都是理论知识,比如,麻醉过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呕吐、头晕等现象,但不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永远也不知道过程具体情况如何。
  高操表示,美国有一个麻醉师也曾体验过麻醉。另外,他也坚信同事的技术。而关于麻醉的后果,自己也想到了,毕竟,全麻状态下,麻醉对人的智商和智力到底有没有影响,医学上到现在还没有明确定论。
  高操称,麻醉有静脉注射和吸入式麻醉两种方式,这次,他都体验了。在念大学时,他还选修了心理学。但进手术室到醒来的这一个半小时,才让他真切体验到了病人的那种心理恐惧。高操总结道,如果在术前把详细麻醉过程告诉患者,让对方心里有数,对麻醉的平稳极有好处,可以减少术前恐慌和术后的恐惧,对术后淡忘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鉴于自己吸痰的痛苦经历,他建议患者术前戒烟一周,哪怕一两天,也是有好处的,痰不会那么多,至少减少了吸痰次数,减轻了痛苦。当然,如果能长期戒烟最好。
  特别提醒
  最后,高操还特别提醒,麻醉和手术是很严谨的事情,非专业人员切勿模仿。本实验所有人工都是自愿和免费,所有耗材和药品都由科室实验经费支出。
(责编:谭、夏晓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麻醉医生岗位职责|麻醉医生是做什么的】-看准网
麻醉医生简介
麻醉医生工资所有工资由公司员工匿名提交
各公司麻醉医生工资
最后更新&&
平均工资/月
最高工资 ¥5,000
最低工资 ¥5,000
最高工资 ¥8,400
最低工资 ¥8,400
最高工资 ¥6,900
最低工资 ¥6,900
最高工资 ¥3,000
最低工资 ¥3,000
最高工资 ¥2,200
最低工资 ¥2,200
(共93条,90个公司)
麻醉医生面试所有面试经历由面试过该职位的用户匿名提交
匿名用户面试的麻醉医生&-& 重庆
面试通过&&&面试感受:不好&&&面试难度:有难度
面试经历:
都是专业问题,老板比较注重科研能力,有文章尤其是sci最好,老板非常喜欢会写文章的。
男朋友在哪里。
匿名用户面试的麻醉医生&-& 重庆
面试通过&&&面试感受:不好&&&面试难度:有难度
面试经历:
专业问题比较多,有文章尤其是sci的会更有机会
你愿意进实验室做实验吗?
时间允许的话我很愿意,因为有实验基础也有自己很感兴趣的想法
(共5条,4个公司)
麻醉医生就业趋势
麻醉医生热门公司工资
2条信息1&&3.0
2条信息2&&3.8
2条信息3&&0.0
1条信息4&&0.0
1条信息5&&0.0
1条信息6&&0.0
1条信息7&&0.0
1条信息8&&0.0
1条信息9&&0.0
1条信息10&&4.3
麻醉医生热门公司面试
2条信息1&&3.8
1条信息2&&0.0
1条信息3&&3.7
1条信息4&&0.0请问一个麻醉医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有哪些?_百度知道
请问一个麻醉医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有哪些?
提问者采纳
吸痰术、吸氧术、肌松监测、逆行插管,所以还要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腰硬联合)、特殊器械气管插管,有些医院还要求麻醉医生进行普通的静脉置管和PICC等等,动脉穿刺。当然你问的应该不是这些、Nacrotrend)。麻醉医生日常工作需要掌握的专科基本技能主要就是各种麻醉操作,所以要具备基本的临床医生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包括基本的喉镜下气管插管,这些都不是护士而是麻醉医生亲自完成的,也要熟悉这些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经鼻气管插管,一般还要会基本的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术、呼吸机的调节和使用,比如麻醉深度检测(BIS、臂丛等等),另外还有最重要的各种气管插技术、腰麻,包括基本的椎管内麻醉穿刺(硬膜外。基本的还包括生命体征监护,麻醉医生是临床医生、连续无创动脉压监测等等、心肺复苏。如果还有其他特殊设备、中心静脉穿刺,局部神经阻滞(颈丛,还要考取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才能具备基本的行医能力。此外还要会基本的药物制备和配置、喉罩置入。有些比较先进的医院可能由麻醉信息系统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麻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告诉你真实的麻醉医生
通讯员 杜晓红 本报记者 徐雅金
  &麻醉绝不是&打一针&、&插一管&那么简单,麻醉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所以,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和疏忽&CFP供图
  近日,我国著名麻醉学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李树人教授因病逝世。李教授的离去让我们的目光不由得再次投向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麻醉医学领域。众所周知,历经10年发展,麻醉学科已从单纯的手术镇痛拓展至重症医学、疼痛医学各个方面。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我国麻醉医生人员严重不足,各大医院的麻醉医生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近年来已有15位年富力强的麻醉医生猝然离世,让社会震惊。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身上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编&&者
  他们是一群随叫随到的人
  这一天,是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治医生连芳值班的日子。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24小时内的急诊手术麻醉都将由以她为首的3位值班医生负责。
  参加晨会交完班,她熟练地走到交班柜前,清点药品器械。前一天值班的同事比较辛苦,一共做了13台手术,交班柜里的血浆代用品、深静脉穿刺盘、血液回收等耗材用掉很多。一大早连芳必须把所有的耗材补齐。毒麻药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药物、处方、用量等必须清清楚楚,不能有一丝差错。另外,抢救器械如喉镜等还必须一一检查是否使用正常。
  麻醉医生是急救的主体,在麻醉科的交班柜里,他们准备了几个急救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器械。在关键时刻,这些都是能救命的宝贝。根据医院规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他们必须在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而这个并不轻巧的急救箱在这个时候能派上大用场。急救的刻不容缓,让麻醉医生都练就了快速吃饭、快速上厕所、快跑的技巧。
  麻醉科的值班手机也是医院里的热线。全院任何一个科室发生抢救,都会毫不迟疑马上打电话给麻醉科。而每当电话响起,当班医生就知道,活又来了。
  他们忙得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按分钟来算
  换好手术衣,进入手术室的限制区时,副主任医师周志东看了一眼窗外。外面阳光灿烂,他知道,再见到阳光时,很可能是明天的太阳了。
  这一天,他一共要承担两个手术间的12台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正常情况下,他得在晚上8点以后才有可能完成工作下班。
  由于医院手术量急剧上升,医院要求手术室是24小时开放。外科医生轮番作战,而麻醉医生则要从头陪到尾。对麻醉医生而言,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很平常。很多高级医师要负责两个手术间,其间,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按分钟来算。
  晚上9点多,最后一台手术完成了,周志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最后一名患者送入苏醒室、确认生命体征平稳后,他仔细地跟苏醒室医生交代了基本情况。走出医院,已经是繁星满天,周志东却很满意,&今天手术量还可以,都很顺利,能现在下班我就很知足啦。刚才听说才来了两台急诊,有几个同事还在手术室里奋战呢,希望一切顺利,患者平安。&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作为江西省创建最早的麻醉科,从最开始的3个人扩大到如今34人,业务覆盖从单纯的临床手术麻醉到现在的麻醉门诊、术后恢复、无痛分娩、无痛人流等,几乎全院每个需要抢救的地方都有麻醉医生的身影。
  2014年,该院麻醉科的麻醉总例数为3万余例(不含抢救,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等)。对于一个30来人(除去下乡、出国、产假等不在科室工作的人员)的麻醉团队,3万余例意味着平均每个人每年做了一千多台手术,每个工作日完成5台以上的麻醉。
  他们是外科行业里的内科医生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麻醉不就是打一针吗&,麻醉医生不过是一般的技师,他们没什么名气,也很少受到关注。但实际上,每一台手术的成功,他们都功不可没。
  麻醉并不仅仅是打一针的事。手术期间,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稍有疏忽就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麻醉医生99%的工作都在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全程监护。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大部分医院都没有麻醉医生,麻醉主要由护士或医生兼任。因为没有专职的麻醉医生,欠缺对麻醉后的处理和观察,引发了不少因麻醉而产生的医疗事故。但自从有了专职的麻醉医生后,麻醉死亡率降到了万分之一。
  因为有了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外科手术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才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外科医生才得以在手术台上从容不迫地进行各种操作,患者才得以平稳度过手术最危险的阶段。也正是因为麻醉医生对镇痛工作的积极参与,无疼人流、介入、无疼胃镜等操作检查才得以广泛开展,无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巨大痛苦才得以缓解。
  有人说,麻醉科医师是外科行业的内科医生。的确如此,麻醉所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要做一个合格的麻醉科医师,除了掌握基础医学理论和麻醉学专业基础理论外,还要熟悉与麻醉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以及影像、检验等学科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醉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