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与水反应视频在一个密封空间反应会怎样?

如何判定一个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为什么属于离子反应_百度知道
如何判定一个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为什么属于离子反应
提问者采纳
有离子参与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生成了Na+和OH-所以是离子反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氢氧化钠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但钠与水反应无离子参与
根据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有离子生成当然是离子反应了。
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因为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
根据百度百科对离子反应的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我们可以很明确得到答案。
Na与水的反应实际上是置换水中H+的反应。
虽然在反应中H2O并不拆写成H+和OH-, 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水的电离。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附加题]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2Na+2H2O=2NaOH+H2↑,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乙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1)钠和水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向第一个实验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看到溶液呈红色.(2)在第二个实验中,钠也与水发生反应,但不发生燃烧,这是因为可燃物未与氧气接触.(3)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什么?ρ(水)>ρ(Na)>ρ(煤油),煤油、水不互溶(4)如果在图乙所示实验中,金属钠的质量为0.46g,水为10g,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2Na+2H2O=2NaOH+H2↑,属于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故为置换反应,钠与水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2)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油在可燃物的上面,阻止了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煤油在最上面,钠在中间,水在下面,是由其密度决定的;(4)要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须知道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要注意所生成的氢气不能算在所得溶液里面.(1)根据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可以看出此反应为置换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所以本题答案为:置换反应,红;(2)钠与水反应产生H2,放出的热量可以达到氢气的着火点,Na或H2燃烧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是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Na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其熔成小球),温度达到Na、H2燃烧的着火点,但是第二个实验烧杯中加入煤油,煤油密度小于水,覆盖在钠的表面,隔绝了钠与空气接触,所以在第二个实验中H2、Na不发生燃烧,所以本题答案为:可燃物未与氧气接触;(3)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煤油和水有界面,说明煤油、水不互溶,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所以本题答案为:ρ(水)>ρ(Na)>ρ(煤油),煤油、水不互溶;(4)解:要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需知道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溶质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气不能算在溶液里,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氢氧化钠和氢气的质量,进而进行求算.& 设0.46gNa与水完全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x,生成H2的质量为y.&2Na+2H2O=2NaOH+H2↑&46&&&&&& 80&& 20.46g&&&&&x&&& y$\frac{46}{0?46g}$=$\frac{80}{x}$x=0.80g$\frac{46}{0?46g}$=$\frac{2}{y}$y=0.02g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质量=10g+0.46g-0.02g=10.44g,故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为:$\frac{0.80g}{10.44g}$×100%≈7.7%.答: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7%.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_百度作业帮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 3 ) 2 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C.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D.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__________→用镊子夹取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 3 ) 2 溶液的水槽中。(3)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几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 。A.用铝箔包住钠&&& B.用锡箔包住钠&&& C.直接将钠投入的水中 (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12 mL)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恰好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1.(12分)(1)A B D(3分,选对1个1分,4个选项全选不得分)(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2分)
(3)A(2分) (4)(5分)(列出比例式得3分,计算结果得2分)设:所用金属钠的质量为x2 Na
2 H 2 O=2 NaOH
H 2 ↑2×23 gD【解析】试题分析:有题的叙述可知,A选项钠应密封保存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钠着火后不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熄灭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钠与CO2 的反应需在通风厨中进行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产生一氧化碳;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反应后的物质溶于水还会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滴加少量盐酸可能会产生气泡.考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净物 D.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1)分别写出硬质玻璃管和试管内产生的现象 _________ (2)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因此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
D. Mn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血红蛋白中含铁元素,缺铁会导致
,下列食物均含有铁元素,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大米
C.菠菜 (2)下图所示的小型取暖器(俗称小太阳)的主要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到目前为止,人类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人类只能依靠化石燃料的燃烧获得能量C.煤燃烧排放出的SO2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8分)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小明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
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猜想】猜想1: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2:酒石酸氢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
小明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装置2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
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_________。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猜想1正确Ⅱ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不变浑浊 ______________Ⅲ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________。
,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3正确【实验反思】(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明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明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个猜想,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2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____。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泡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使用泡打粉前不需要将面进行发酵
C.用纯碱替代泡打粉能起到完全相同的效果D.泡打粉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燕山区初三年级毕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丙氨酸(C3H7O2N)是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2个氧原子
B.相对分子质量是89 g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实验说明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C.NaOH溶于水实验说明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放出热量 D.向镁、锌、铁、铜中分别加入盐酸的实验得出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ABD(填字母).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C.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D.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生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用镊子夹取切好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烧杯中.(3)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几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AA.用铝箔包住钠&&&&B.用锡箔包住钠&&&&C.直接将钠投入的水中(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并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6.8mL,待钠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的钠的质量为0.0345g.
分析:(1)钠在酸、碱和盐溶液中都能发生反应,和酸溶液反应时,就是和酸的反应,和碱或盐溶液反应时,都是先和水反应,反应现象就是钠和水反应、氢氧化钠和盐反应的现象;(2)做钠和水的反应实验时,要把取出的钠用滤纸吸干煤油,切割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3)生成的氢气包括钠和水反应的,氢氧化钠和其它金属能放出氢气则生成的氢气就较多;(4)该反应中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根据氢气和钠的关系式计算钠的质量.解答:解:(1)将钠投入到碳酸氢钙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呈现的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所以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故选ABD;(2)做钠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生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故答案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生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3)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锡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生成氢气体积最大的是用铝箔包住钠,故选A;(4)该反应中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设消耗的钠的质量是x,2Na+2H2O=H2↑+2NaOH46g&&&&& 22.4Lx&&&&&& 0.0168Lx=0.0168L×46g22.4L=0.0345g,故答案为:0.0345.点评:本题以钠的实验设计为载体考查了钠的性质,会根据钠的性质分析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难度不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在研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熔点低B.密度小C.硬度小D.化学性质活泼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3)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D.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__________→用镊子夹取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水槽中。
(3)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几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A.用铝箔包住钠&&&
B.用锡箔包住钠&&& C.直接将钠投入的水中
(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12 mL)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恰好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2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3)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D.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镊子夹取切好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烧杯中。
(3)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几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
A.用铝箔包住钠&&& B.用锡箔包住钠&&& C.直接将钠投入的水中
(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12 mL,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金属钠的质量是&&&&&&& 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研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反应过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熔点低&&&&&&&& B.密度小&&&&&&&& C.硬度小&&&&&&&& D.化学性质活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钠遇水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