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温度下,反应1比反应2释放的热量与温度的关系多 为什么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X和1mol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W(g) △H= -Q kJ/mol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_百度作业帮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X和1mol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W(g) △H= -Q kJ/mol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X和1mol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W(g) △H= -Q kJ/mol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是 (填“增大”、“减小”、“不变”)(2)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3)有同学认为,Q1一定小于Q,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其理由是(4)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 kJ 的是 (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A.2mol X、1mol Y、1mol ArB.a mol Z、1mol WC.1mol X、0.5mol Y、0.5a mol、0.5mol WD.2mol X、1mol Y、1mol Z
(1) △H= -Q< 0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即平衡向左移动,因此,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是
.(2)平衡后再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那么平衡向左移动,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增大,即 2+1>a+1
,因此 a = 1(3)正确.因为2molX和1molY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Q,反应达到平衡放出的热量为Q1,反应达到平衡X和Y并没有完全反应,因此Q1小于Q(4) A
A选项和原来的物料配比反应达到的平衡的过程一样,放热一样.B选项达到的平衡和原来的一样,但是反应过程不一样,放热不一样.C选项和B选项一样.D选项反应达到的平衡和原来不一样,放热也不一样.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气体反应物计量数之和大于气体生成物计量数之和;(2)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性不变,以此解答该题;(3)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则其转化率不变,放出的热量不变;(4)该条件下,恒压与恒容相比,相当于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据此判断到达平衡时间,根据平衡移动方向判断X的质量分数;(5)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根据表格中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判断;(6)根据减少的分子数计算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根据X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1)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气体反应物计量数之和大于气体生成物计量数之和,所以a=1,故答案为:1;(2)a、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则平衡时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故a正确;b、由于是在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反应,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密度都不变,故b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的浓度、含量、质量等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时容器内Z分子数一定,故c正确;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质量都一定,故d错误.故答案为:ac;(3)若起始时向容器M中加入2mol&X、1mol&Y和1mol&Ar(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X和Y的浓度不变,所以其转化率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不变为Q1,故答案为:Q1;(4)该条件下,恒压与恒容相比,相当于增大压强,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X的质量发生越小,故答案为:N;>;(5)2mol&X和1mol&Y在容器M中反应并达到平衡,x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c(X)=(1-50%)×2mol1L=1mol/L,C(Y)=1mol-1mol×&121L=0.5mol/L,c(Z)=c(W)=12×(2×50%)mol1L=0.5mol/L,k=0.5×0.50.5×12=0.5,所以其温度是350℃,故答案为:350℃.(6)同一容器中,物质的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分子数目减少10%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0%,即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4+6)mol×10%=1mol,根据2X(g)+Y(g)?Z(g)+W(g)知,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mol时参加反应的X的物质的量是2mol,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QkJ,故答案为:Q;
点评:本题考查的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注意恒容条件下,向体系中通入惰性气体是否影响平衡移动,为易错点.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烷烃主链4个碳原子数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则与其碳原子个数相同的且主链4个碳原子的单烯烃有4种B、(CH3)2C(OH)CH2CH3的名称为:2-甲基-2-羟基丁烷C、1mol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NaOHD、1mol&β-紫罗兰酮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3种不同产物
科目:高中化学
有机物A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3H18O2B、含有醛基、羟基等官能团C、1mol该有机物能与3mol H2加成反应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
科目:高中化学
(1)组成符合CnH2n-2的某种烃,它完全燃烧时所消耗O2的体积是同状况下该烃蒸气体积的8.5倍,由此分析回答:①该烃的分子式为②若该烃为炔烃,且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支链,则该烃的系统命名为③若该烃为二烯烃,且分子结构中没有支链,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加成后只能得到单一产物,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④若该烃只能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且分子结构中没有支链,则其结构简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有0.2mol碳的完全反应,则消耗H2S04的质量是,标况下产生SO2的体积.(2)煤和石油的燃烧过程中都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二氧化硫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每空格只填一个选项)A.酸雨  &B.破坏臭氧层 &C.温室效应&&&&&D.光化学烟雾.
科目:高中化学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管中注入10mL&CH4,同温同压下乙管中注入50mL&Cl2,将乙管气体推入甲管中,气体在甲管中反应,针管用日光照射一段时间.(1)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②实验过程中,甲管活塞向内移动;③甲管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其中正确的是.(2)甲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3)甲试管中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4)反应后,甲管中剩余气体能用下列试剂吸收的是.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D.饱和食盐水(5)反应后,若将甲管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AgNO3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又观察到.
科目:高中化学
向100mL&6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4mol/L&NaOH溶液后得39g沉淀,此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是多少?
科目:高中化学
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X(g)+2Y(s)?2Z(g)△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0~10min&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填“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2)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以下序号),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以下序号).①增加Z的量&&&②增加X的量&&&&③升温&&④降温&&&⑤使用催化剂(3)推测在第21min时增加Y的用量,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或“不”);若在第21min时将该容器容积改为0.5L,平衡移动(同上)(4)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达到第一次平衡时的K值为K=.
科目:高中化学
(1)写出反应生成SO2的方程式:.(2)SO2依次通入各溶液时,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现象是和;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和.14.⑴ 298K时合成氨,每生成1 mol 氨气,同时放出46.2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在该温度下,取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_百度作业帮
14.⑴ 298K时合成氨,每生成1 mol 氨气,同时放出46.2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在该温度下,取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
14.⑴ 298K时合成氨,每生成1 mol 氨气,同时放出46.2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在该温度下,取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 ,其原因是 .⑵ 在通常情况下为何测定NO2的分子量高于理论值?⑶ 相同条件下,酯类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比在碱性条件下弱得多,原因是 ⑷ 牙齿表面受到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的保护,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 5Ca2++3PO43-+OH-,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以上的四个问题都可以用化学平衡的知识来解释.详尽解析:1、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即: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注意题目条件:“298K时合成氨,每生成1 mol 氨气,同时放出46.2 kJ的热量.”指的是生成1mol氨气时放的热量,然而生成1mol氨气需要的氮气和氢气的量分别大于0.5mol和1.5mol.反过来想,“在该温度下,取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4kJ ”显然成立.2、在通常情况,NO2中常常混有N2O4,他们之间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温度越低,N2O4含量越大.这个知识点比较容易出选择和判断,前几年化学竞赛有过此类题.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为何测定NO2的分子量高于理论值.3、我们暂时先不管酯类水解的条件,我们先看其水解得到了些什么.一般而言,酯类水解得到的产物是酸和醇,而且酯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时,催化剂酸和产物酸的综合作用会使反应平衡向左,不利于水解反应的发生;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时,催化碱会和生成的酸反应,使反应平衡向又,有利于酯类水解.所以相同条件下,酯类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比在碱性条件下弱得多.4、看反应Ca5(PO4)3OH ←-------→5Ca2++3PO43-+OH-.产生的产生有机酸会和平衡右边的OH-反应,是化学平衡向右偏移,所以牙齿表面的保护层被腐蚀,故发生龋齿.
1,反应不完全2,有N2O4生成3,加酸增加生成物的量,会抑制反应进行4,有机酸会与OH-中和,使(4)中的反应向右移动,使Ca5(PO4)3OH 减少,牙齿得不到保护。在相同温度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Q 1 和Q 2 表示,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H 2 (g)+
O 2 (g)=H 2 O(g)△H=-Q 1 kJ/mol2H 2 (g)+O 2 (g)=2H 2 O(l)△H=-Q 2 kJ/mol._百度作业帮
在相同温度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Q 1 和Q 2 表示,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H 2 (g)+
O 2 (g)=H 2 O(g)△H=-Q 1 kJ/mol2H 2 (g)+O 2 (g)=2H 2 O(l)△H=-Q 2 kJ/mol.
在相同温度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Q 1 和Q 2 表示,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H 2 (g)+
O 2 (g)=H 2 O(g)△H=-Q 1 kJ/mol2H 2 (g)+O 2 (g)=2H 2 O(l)△H=-Q 2 kJ/mol.
A.Q 1 =Q 2
已知H 2 O(g)=H 2 O(l);△H<0,则有H 2 O(g)=H 2 O(l);△H=(-Q 2 kJ/mol)-2(-Q 1 kJ/mol)<0,可得Q 1 <
Q 2 ,故选C.已知一定温度下,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0kJ,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92.0kJB.一定等于92.0kJC.一定小于92.0kJD.不能确定【考点】.【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解答】解: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为:N2+3H22NH3,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不能生成2molNH3,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0kJ,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可逆反应的特征,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梁老师1老师 难度:0.67真题:6组卷:4
解析质量好中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度和热量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