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小型的鹰是老鹰的克星,叫什么?它是以极快的速度来撞击大型鹰类名字使其昏厥。以前在动物世界栏目看过

中国什么鹰最大?_百度知道
中国什么鹰最大?
鹰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鹫,叫鸢,叫鸷,叫枭,叫雕,叫隼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动物的大鸟,草原上的这种鹰,身体比鹞鹰大,比雕小,它们飞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楚十几公里外一只小鸡的一举一动。它们狡诈而凶残异常,猎人们也很难将它们用枪打下来。但是,有的猎人却用另一种鸟做诱饵,用网将它活捉,用熬鹰的方法,把它驯练成为人类卖命的抓兔能手。 鹰的种类很多,全世界计有190多种,台湾省常见的有20多种,分布于台湾岛的中、低海拔的山区、沼泽、海岸、河口,以动物为食,属猛禽类。在屏东平原常见的鹰中,有一种叫白尾鹫的鹰,其头、颈为淡褐黄色,背、腹为褐色,以白色尾羽毛为特征,是台湾稀有的候鸟。还有一种叫灰面鹫的鹰,背为红褐色,腹部白色有条斑,喉部、腮部为乳白色。每到秋季,灰面鹫随着寒流从祖国的东北,或是俄国的西伯利亚经过海上长途跋涉,成群结队来到屏东,有时是几百只,甚至上千只、上万只。可是,最近几年由于外国商人大量收购这种鹰的标本,造成人们对灰面鹫的大规模捕杀。屏东成了灰面鹫的“鬼门关”每年都有2万多只灰面鹫难逃捕杀的噩运。对此,许多热心人士指出,如这样滥捕下去,这种鹰将濒临绝灭。
在我国最常见的有苍鹰、雀鹰和赤腹鹰三种。
苍鹰(Accipier gentilis)俗称鸡鹰或黄鹰。雄鸟体长约半米,雄鸟体形较雌鸟小,从头部到前部为灰黑色,眼后为黑色,有明显的白色眉斑;下体白色,杂有数目很多的灰黑色小横斑。雌鸟上体及翼表面为灰褐色,眉纹白而杂以褐纹,下体白色,体下面有纵斑。苍鹰在飞翔时,翼短而宽,先端圆,尾较长。一般常常是扇翅和滑翔交替进行,呈直线状飞翔。在飞翔时翼保持水平状。扇翅速度较其它大型鹰类快。栖于山地森林中,善于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如野兔和野鼠等,偶尔也捕食鸟类。分布于我国东北以至云南、广东、文本等地。繁殖于西伯利亚以及我国的小兴安岭等地。此鸟嗜食鼠等,对农业有益。幼鸟常被驯养作为猎鹰,用以捕捉野兔及小鸟。
雀鹰(Accipiter nisus)俗称鹞子,体形比苍鹰稍小,成鸟上体青灰色,尾羽较长,有十分明显的深褐色横斑,很容易识别。飞翔时主要是扇翅和短距离的滑翔交替进行,并常在空中呈圈状的飞翔。常栖于山地林间,或在村落附近河川小溪附近地带,飞翔力很强,善捕食小鸟等动物。繁殖于我国华北北部、东北西北部、呼伦贝尔盟博克图、北部大、小兴安岭等地,冬时常见于四川、云南以东的地区。此鸟也能驯养作猎鹰,用以捕捉小型鸟类。
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比雀鹰稍大,上体为青黑色,尾羽有几条细横带,无眉斑,下体淡灰色。飞翔姿势与雀鹰同,常栖于林中,以蛙、蜥蜴和小形鸟及大形昆虫为食。繁殖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广东等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南京地区常见鹰类辨识总贴 - 3.猛禽部落 -
江苏野鸟会 Jiangsu Wild Bird Society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南京地区常见鹰类辨识总贴
本帖最后由 raptor118 于
09:47 编辑
本帖所提及的鹰并不包括“老鹰”(黑耳鸢)、凤头蜂鹰、灰脸鵟鹰等鹰属其他名字中带鹰的猛禽。特指隼形目鹰科鹰属的6种猛禽(详见《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plate 52),也就是凤头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雀鹰、苍鹰这几种猛禽。其中凤头鹰、松雀鹰为南京地区的留鸟、赤腹鹰为夏候鸟、日本松雀鹰为春秋季过境鸟、雀鹰、苍鹰为过境或冬候鸟。相对而言算是野外“曝光率”比较高的猛禽。
鹰属猛禽世界共有47种,我国有7种,大致有以下特点:
1.体型介乎中等或小型。
2.嘴有明显的齿突。
3.翅短圆、尾相对较长。
4.跗蹠(zhi)部细长,前后缘为盾状鳞。
5.成鸟胸腹部有横行的斑纹,幼鸟为纵型斑点。
6.雌鸟大于雄鸟,有些种类超过雄鸟体重两倍。
南京(江苏)与云南、北京、青藏、新疆地区相比较,生态环境较单一,高山林地匮乏,人口较稠密,猛禽分布有限。数量和种类都远少于北面和西南面的省份。这是观猛的不利因素。但由于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界处、部分位于东北亚-澳大利亚迁徙通道上)及气候因素(夏季温度较高),只要把握好风向和选对位置,往往有意外的收获。
ps:本辨识贴会涉及到一些相关术语:如齿突、虹膜、指叉、圆突、蜡膜、展长比、跗蹠等专业性比较强,可以参考《猛禽观察图鉴》(台湾),我也会罗列出来,贴图讲解。
1.齿突:某些猛禽为了强化嘴喙撕食的功能,上嘴喙下缘演化出凹凸不平似牙齿的结构。
(79.19 KB)
松雀鹰的齿突
2.虹膜、蜡膜:瞳孔的外围部分,虽没有视觉细胞,但含大量色素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加颜色会有所改变;上嘴基部的蜡状组织,鼻孔位于其上,某些鹰属猛禽(赤腹鹰)蜡膜很发达。
(61.12 KB)
日本松雀鹰幼鸟的头部特征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raptor118 于
18:24 编辑
1.凤头鹰 (crested goshowk)
全世界共有11个亚种,基本分布在亚洲。为典型的东洋界猛禽。我国有两个亚种:台湾亚种(A.t.formaosae)和普通亚种(A.t.indicus),台湾亚种的胸部更显棕色。
体型:中型猛禽,体长41-49cm。
留居情况:较常见留鸟。
野外鉴定:头部有不太明显的羽冠,上体褐色,尾羽具4-5道宽阔的暗褐色横斑。喉白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成鸟的上胸有纵纹,下腹部为横斑;幼鸟胸腹部则散布心形纵纹。雄成鸟有发达的尾下覆羽,大而蓬松,鸟友戏称“纸尿布”。有时上翻明显形成“白腰”,雌鸟和幼鸟则不明显。飞行时双翅短圆。6枚指叉不甚明显,没有指突。翼后缘形成一完整的弧线。
习性:一般栖息于山地次生林带、植被较好有多处空地的大型园林中。晴朗的中午时分会升空盘旋,此猛禽的占域性较强,飞行中经常会有下压双翅抖动的独特展示/炫耀姿态。如其领域中出现其他猛禽,一般不会主动驱赶。不太鸣叫。
食物:小型哺乳动物(松鼠、老鼠)、斑鸠、两栖爬行动物(蛇、蜥蜴、蛙)。
ps:凤头鹰在南京05年最早由13发现,我当时只知道看手册分布图,还没有在野外看到过凤头鹰的实体。到了07年冬天一个阴雨天,我扛着单筒无意中在ZWY看到了凤头鹰,竟然在树上灵活地跳跃穿梭。呵呵,神了。当时还留下了一段5分钟的视频。
(183.85 KB)
第一次用单筒记录到凤头鹰,呵呵
以后由于换了单反,每每去东郊或江北都能不经意地拍到这种猛禽。可以说在南京是最容易被发现的鹰类之一(南方某些地区已经沦为菜猛)。
& & 凤头鹰怕热,虽然说是留鸟,但到了夏天,往往躲进密林深处避暑不太容易见着。到了秋冬季由于食物匮乏,往往现身的几率较高。
(122.28 KB)
下载次数:54
与日本松雀鹰共飞的凤头鹰,体型相差之悬殊,一目了然。
(143.09 KB)
下载次数:38
飞行中的凤头鹰♂
(154.9 KB)
下载次数:28
飞行中的凤头鹰♀ (完成换羽)
(135.23 KB)
下载次数:35
飞行中的凤头鹰juv
(138.08 KB)
下载次数:36
当年的幼鸟腹面羽色会很淡,缺乏纵纹。
(150.8 KB)
下载次数:41
背飞的凤头鹰♂
(176.62 KB)
下载次数:33
高空模糊飞行版,细节看不清。但翅型、体型已经基本确定了凤头鹰的身份。 ... ... ... ... ... ... ... ... ...
(194.88 KB)
下载次数:34
停歇版的凤头鹰juv,收拢的翅尖远不及尾尖,这就是鹰属短圆翼的佐证
(116.95 KB)
下载次数:27
凤头鹰相对来说还算比较爱好“和平”,同类之间也喜欢嬉戏打闹,请看空中挂爪 ... ... ... ...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raptor118 于
06:03 编辑
2.松雀鹰(bersa)
全世界共有8个亚种,基本分布在亚洲。为典型的东洋界猛禽。我国有三个亚种:台湾亚种(A.v.fuscipectus)、南方亚种(A.v.affinis)及东南亚种(A.v.nisoides)。南方亚种的喉中线较为宽阔。
体型:小型猛禽,体长25-39cm。
留居情况:较常见留鸟。
野外鉴定:上体褐色,尾羽具4道宽阔的暗褐色横斑。喉白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成鸟的上胸有褐色纵纹(年纪越大靠近胸两侧颜色越红,远看融合成片),下腹部为横斑;幼鸟胸部散布不规则水滴状粗纵斑,腹部则为心形纵纹(总体感觉点斑较密集)。某些成鸟也会有发达的尾下覆羽,飞行时远观似“纸尿布”!。飞行时双翅短圆。5枚指叉明显,指突也很显眼。翼后缘成大幅度钝角样。跗蹠及足趾均纤细,中趾尤长,可为其他趾的两倍!
习性:一般栖息于山地次生林带、植被较好有多处空地的大型园林中。晴朗的中午时分会升空盘旋,此猛禽的占域性极强,如其领域中出现其他猛禽,哪怕体型超过自己的风头鹰、普通鵟、黑耳鸢等,仍然不断追击骚扰。毫不畏惧。松雀鹰喜鸣叫,为“嘘—嘘嘘嘘”(前一音拖长,后面为短促音)。如在空地能模仿其叫声,往往能吸引雌鸟出现以便观察。
食物:小型鸟雀,也能捕杀鸫类、竹鸡(台湾亚种能制服灰胸竹鸡),食物匮乏时也会吃昆虫、小型哺乳类。
我曾近亲眼看到松雀鹰与雀鹰合作,共同驱赶黄雀群、燕雀群,从中渔利。可见是种智商相当高的猛禽。
ps:该猛禽于07年二月初本人在ZWY首次发现,当时停在月桂树下捕食。被我用单筒拍了个记录照。后来便频频被人记录。跟风头鹰一样,已经超过了手册上提供的分布区域。据说目前北京也有记录。可能也存在迁徙现象。
& &松雀鹰耐热,夏季仍然频频升空巡猎。每年的2-3月开始发情,雄鸟会追逐雌鸟进行婚飞。
下载次数:34
松雀鹰是小型鸟雀的天敌,这次倒霉的是黑尾蜡嘴...
(121.75 KB)
下载次数:23
同样是占域性极强的红隼,面对松雀鹰的疯狂堵截竟然也败下阵来...
(150.3 KB)
下载次数:27
(147.24 KB)
下载次数:26
飞行中的松雀鹰成♀
(132.31 KB)
下载次数:28
飞行中松雀鹰juv ,相对于凤头鹰juv显得胸腹部纹路杂乱
(125.13 KB)
下载次数:26
咋一看会觉得肚皮的颜色很深
(110.06 KB)
下载次数:32
但是万变不离其中....
(180.64 KB)
下载次数:28
超长的中趾在抓捕鸟雀的时候作用非凡,可防止猎物扇翅挣脱
(119.11 KB)
下载次数:21
高空飞行版,注意指叉、翅型的特点
(139.27 KB)
下载次数:20
纸尿布也不是万能的,还是多看看翅型吧....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raptor118 于
21:36 编辑
3.日本松雀鹰 (Japanese Sparrowhawk)
&&是日本只有的松雀鹰么?当然不是。呵呵,这种猛禽的繁殖点从北蒙古东部一直向东至萨哈林岛。(中国华北-东北全境均在其内),在日本和朝鲜半岛为留鸟。冬至迁徙至中国东南部和东南亚地区越冬。
&&日松从前都将其列为松雀鹰的北方亚种(A.v.gularis),但它不仅在形态上与松雀鹰有所不同,在生物学上也有很多显著的区别。故应是一独立的物种。
&&它主要分布在亚洲。为古北界-东洋界猛禽。无亚种分化。
体型:小型猛禽,体长23-33cm。
留居情况:春秋季不常见过境鸟。
野外鉴定:上体褐色或蓝灰色,尾羽具4道深色窄横斑。喉白具较细的黑色中央纹。雄鸟胸腹部形成成片的红褐色斑块。雌鸟胸腹部则为较细的褐色横纹;幼鸟胸部具纵斑,腹部则粗横纹(相对松雀鹰较细)。飞行时双翅长圆。5枚指叉明显,指突也很显眼。翼后缘圆突明显。如尾羽成收拢姿态则为中央凹状。跗蹠及足趾均纤细,中趾尤长,可为其他趾的两倍!
习性:一般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带。迁徙时会成家族群松散结伴盘旋。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会骚扰体型较大的猛禽类。不常叫,雄鸟叫声“滴-滴滴滴”,跟松雀鹰有明显区别。
食物:小型鸟雀、昆虫、两栖爬行动物。也能捕杀鸫类
ps: 日本松雀鹰是较难辨识的小型猛禽,雄鸟停歇时易和赤腹鹰雄相混、幼鸟易和松雀鹰幼鸟相混(下面会提及如何辨识)。加上体型较小,高空飞行时很难把握其主要细节而难辨识。一直是猛禽爱好者拿来讨论的重点鸟。
(125.48 KB)
下载次数:28
飞行中日松♂,排除翅型和翅尖的颜色,很像赤腹鹰♂
(132.77 KB)
下载次数:20
中央凹尾,个人认为并不是个判断依据,很多猛禽收尾时都有此特征。
(148.15 KB)
下载次数:26
飞行中日松♀,是不是感觉比松雀鹰的翅膀更长,翅尖更窄?
(31.24 KB)
下载次数:18
背飞的日松juv,注意白色眉纹显著!
(145.84 KB)
下载次数:32
日松,日松什么都比松雀细,呵呵
(150.12 KB)
下载次数:21
迁徙过境经过苏北沿海防风林带的日松juv,机警善藏匿
(150.81 KB)
下载次数:18
(150.17 KB)
下载次数:15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raptor118 于
21:10 编辑
雀鹰 (Northern/Eurasian&&Sparrowhawk)
&&英文译名大致解释了这种猛禽的分布范围-北半球,欧亚大陆。共分化为6个亚种。我国主要有2个亚种:北方亚种(A.n.nisosimilis)、南方亚种(A.n.melaschistos)。北方亚种迁徙,南方亚种大部为留鸟。
体型:小型猛禽,雄鸟体长28-32cm,雌鸟则为33-42cm。体型相差较悬殊。
留居情况:春秋季较常见过境鸟、冬候鸟。
野外鉴定:上体青灰色,下体白色(雌)。尾羽具4-5道深色窄横斑。喉白布满褐色细纹。雄鸟脸颊淡棕色,胸腹部形成成片的红褐色细横纹。雌鸟白色眉纹显著,胸腹部则为较细的褐色横纹;幼鸟胸腹部具新月型短粗横斑。飞行时双翅短圆。6枚指叉明显,指突也很显眼。翼后缘圆突明显。尾羽常收拢成方形,有时微张成喇叭口样。跗蹠及足趾均纤细,中趾尤长,可为其他趾的两倍!
习性:一般栖息于山地次生林带、开阔地、农田村庄附近。大部分时间在空中缓慢翱翔,盘旋逡巡搜捕小型鸟雀,如发现猎物,则快速鼓翼冲击俯冲或平飞追击。速度奇快。为追捕猎物甚至飞进民居。
食物:雄鸟主要猎食小型雀类,雌鸟捕杀鸫类,鸠鸽类。食物缺乏的时候也吃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
ps: 雀鹰是南京冬季比较常见的越冬猛禽,雌雄差别明显。如停歇时一般不难区分。但由于其飞行速度快,常弓翼冲刺飞行,往往给观猛者留下一个模糊的身影,难以辨识。而且雌鸟体型较大,缓慢飞行姿态和细节往往和苍鹰雄鸟较难区别,故而也算易混淆的猛禽。
(188.34 KB)
下载次数:30
滑翔中的雀鹰♀,这是鹰属猛禽比较喜欢的一种飞行姿势,趁风时两翼收拢,腕部突出,短时间能提速不少。 ... ...
(126.95 KB)
下载次数:27
娇小的雀鹰♂,红脸红胸是鉴别要点。
(114.37 KB)
下载次数:30
翱翔状态下的雀鹰♀,这种飞行方式主要利用上升气流获得动力,双翅往往全开,腕部舒展。注意头小,体粗,尾 ...
(119.4 KB)
下载次数:18
快速冲刺飞过的雀鹰juv,拍到实属不易。注意白色杂毛和胸腹部的特点。这种幼鸟也具有伪横纹的特点在鹰属猛禽 ...
(134.74 KB)
下载次数:23
这个juv的细节稍稍清楚些。
(131.94 KB)
下载次数:25
再加深下滑翔的认识
(128.01 KB)
下载次数:18
(69.64 KB)
下载次数:32
高空翱翔版,注意头、躯干、尾及翅的比例。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raptor118 于
22:55 编辑
苍鹰(Northern Goshawk)
这种体态强健的猛禽大概是鹰属中的BOSS级角色了,雄性体长在50cm左右,雌性能超过60cm!(跟普通鵟相当)分布范围也较广: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共分化为10个亚种。我国主要有5个亚种:新疆亚种(A.g.buteoides)、黑龙江亚种(A.g.albidus)、普通亚种(A.g.schvedowi)、日本亚种(A.g.fujiyamea)、西藏亚种(A.g,khamensis)。其中黑龙江亚种体型最大,颜色也相对最淡,这个亚种会出现罕见的白色型变异。(日本北海道少数民族将其尊为神鸟-疾风扫雪)
体型:中型猛禽,雄鸟体长48-52cm,雌鸟则为58-62cm。体型相差较悬殊。
留居情况:春秋季不常见过境鸟、冬候鸟。
野外鉴定:上体青灰色,下体白色。尾羽具4道深色窄横斑。头顶、枕部及头侧黑褐色,白色宽眉纹显著。虹膜金黄色。(5龄以上的老鸟虹膜会变成血红色)。下体白色,布满细密的褐色横纹。幼鸟下体皮黄色,密布黑褐色水滴样纵斑。飞行时远看头大,躯干部粗壮。双翅长圆。6枚指叉明显,指突也很显眼。翼后缘圆突位置靠后,尾羽半合拢,成类楔形(中央尾羽较长)。
习性:一般栖息于山地次生林带、丘陵疏林带。甚畏人。不太喜欢长时间滞空翱翔。多隐蔽在密林中窥视猎物,如发现猎物,则快速鼓翼冲击俯冲或平飞追击。耐力和持久力比雀鹰强。(英国BBC飞禽版曾近播放过一只苍鹰亚成鸟落地长距离奔跑抓捕大灰鼠的影像,令我印象深刻)
食物:从鸫类到大型雉类(我在苏北沿海防风林亲眼见过苍鹰抓捕雉鸡,甚至日本松雀鹰!),也抓捕野兔、松鼠果腹。
ps: 苍鹰是我比较喜欢的鹰属猛禽,体型矫健,飞行姿态优美。勇猛、果敢、霸气十足,不愧为猛禽中的猛禽!从07年秋天拍摄到过境的苍鹰之后,我就一直比较留心其在南京的过冬情况,07年-10年春一直有冬季记录。但从10年秋天开始至今我在南京一只苍鹰也没观察到。倍感担心,人为抓捕?环境巨变?不得而知.....
&&停歇版的苍鹰虽为人鲜见,但特征鲜明,不难和其他猛禽区分。但高空飞行中的苍鹰成鸟往往和雀鹰较难区别。下面在类比中会专门提及!
(164.46 KB)
下载次数:31
翱翔中的苍鹰成鸟,白色下体,深色枕部形成鲜明对比。
(168.25 KB)
下载次数:32
高速滑翔的苍鹰成鸟
(158.11 KB)
下载次数:17
苍鹰的头相对雀鹰要大、躯干部也粗壮许多
(148.84 KB)
下载次数:22
苍鹰juv.总体偏黄,下体布满细纵纹。
(149.72 KB)
下载次数:17
光线好细节就明显多了。
(153.46 KB)
下载次数:20
高空翱翔中的苍鹰juv,注意尾相对短,翼展长。
(167.23 KB)
下载次数:22
兄弟相遇,免不了挂挂爪打个招呼...
(141.27 KB)
下载次数:25
比翼双飞也显温馨的一面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raptor118 于
12:51 编辑
(145.81 KB)
下载次数:23
滑翔中的赤腹鹰♀成鸟,注意红鼻子、黄眼睛、红肚皮、三角翼。
(88.38 KB)
下载次数:33
和其他鹰属区分明显的三角翼
(145.75 KB)
下载次数:29
赤腹鹰第2年冬羽-夏羽转变,注意胸胁部和飞羽的横纹
(132.22 KB)
下载次数:26
(122.59 KB)
下载次数:17
赤腹鹰♂,注意胸部红色很淡,红色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深的。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江苏只有一个鸟会....
属于鹰的空间,就是无限.......
全体动员,积极观猛!!
UID11786&帖子1658&精华24&在线时间1872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UID22674&帖子261&精华2&在线时间40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先抢个沙发,慢慢学习。四川俗称岩鹰 是什么鹰? 小时候常听大人将天上的老鹰叫岩鹰,这是哪一种鹰类呢?_百度知道
四川俗称岩鹰 是什么鹰? 小时候常听大人将天上的老鹰叫岩鹰,这是哪一种鹰类呢?
提问者采纳
游隼喜欢在多岩石地带捕猎,巢也建在峭壁上,岩鹰多半指的是它: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岩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型鹰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