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致青春里面阮莞扮演者见医生以后和郑微说的话

此情可待成追忆,即使曾经也永恒——评电影《致青春》
青春题材的电影我看的不多,但也不陌生,有一年还评审过专门研究青春电影的一本专著,因此,也不缺少这方面的辨识力和批评尺度。比如印象比较深的就有《青春祭》、《青春万岁》、《女大学生宿舍》、《爱情故事》,还有娄烨的《颐和园》。同时也间接地对赵宝刚的青春“奋斗”系列有所感知。我想就我的阅历所及若把此类电影归归类,似可简单地分为:校园生活、知情题材、都市职场、军旅等几大类。而比较起来,大学校园生活则最为典型、最具有代表性,可谓“青春之青春”了。因为大学生一是在比较高的层级上求知、成长,二是又靠校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被校园生活区隔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场域”——激情昂扬的“青春专场”,因此,大学青春生活应该就是“元青春”、青春之本身了。在此意义上娄烨的《颐和园》和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就最有代表性。而比较起来,《颐和园》的史诗性、写实性和思理之深刻性,还有历史与人生之“沧桑感”则都是《致青春》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它们原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但若稍下调一下口径平和地看,《致青春》也自有一份独有的感染力,能让你进入,继而被感染和最终也会由衷地喜欢它、赞赏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这部影片?或者说从哪些角度看最为合适?我认为还是应该从影片的实际出发,抓住它最值得关注的那些看点。这些看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该片前半部的浪漫基调和夸张写意的抒情风格,既符合该片的类型定位,又比较容易制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片头那个“灰姑娘”(女主人公)的浪漫梦幻;仰拍的树冠、天空;新生入学时男生对“美女”的赤裸裸的“寻猎”、追逐;郑微“女追男”的生猛、火爆,还有率真、幽默或有意搞笑的语言等,影片在前半部比较自觉地注意营造大学校园的独有的“狂欢化”的青春气象——欲望彰显、激情似火、天真烂漫、任情任性等来自大学生青春人格的那种似烈火、鲜花般“嘭、嘭、嘭”自由燃烧、绽放的“青春精神”,这种精神被影片有意通过夸张的尺度,紧张的节奏和饱满的力度来刻意制造、释放,仿佛向观众“开闸泄洪”似地释放出一种真实、清新、昂扬、喷薄的青春冲击波,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感染。这恐怕是这部影片在感性层面上最为吸引观众、也是最能给观众带来形式和情感上的审美快感的地方。
&&其二是人物性格鲜明、鲜活、生动,给人以率真和清新之感。比如,女主角郑微的昂扬、进取、勇敢、泼辣、坚韧、率真;阮莞的慈善、柔和、隐忍、牺牲;黎维娟的虚荣、现实;朱小北的自尊、个性;陈孝正的理性、功利、坚韧、清高;张开的友善、随和、钟情、牺牲;许开阳的纨绔、痞性等,都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青春群像塑造的成功,也是它好看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三是故事编织的饱满扎实,且富于悬念、起伏开合度大,反差大,矛盾冲突强烈,张力幅度大。比如郑微是为追随心中人林静而来的,结果“人去楼空”,扑了空。许开阳强势地明追郑微,但出人意料的却是郑微同陈孝正“不打不相爱”,发生了180度的大翻盘。而更具跌宕性的则是陈孝正为自己的前途又抛弃了郑微。这种“翻转”(逆转)还没完,最后则是陈孝正的反追郑微和郑微与林静的不期而遇。其跌宕效应的继续扩展则是眼看着郑微与林静的“复合”将成定局,而“伤疤故事”的揭秘又构成了一个不期然而然的“大急转”冲力,全剧的终局又不得不扣在郑微与陈孝正身上。故事的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故事在结构上是走圆了,但在内容上却没有终结,而是又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悬念,两人能否再度“牵手”终于再成迷局,被影片终结式的永远“悬置”和“搁浅”在那里。其实,影片实际上已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答案:青春将逝,爱情已成昨日的故事,“青春的爱情”已成明日之黄花,它已随历史而去,永远无法再回复了。此后若再有爱情便是“成年之爱”或“中老年之爱”了,都属于爱情的“非青春故事”。也正是因此,故事中郑微母亲与林静父亲的“偷情”便显得非常必要、重要,就不是可有可无和仅仅为林静之躲避郑微做注脚,而是同时还被赋予了具有故事之整体、内在的逻辑性和必然性,即它是青春之“爱情遗产”在成年人身上的逻辑性的延续、保留、继承、弘扬,或一种补偿、补救。当然也是它的一种暧昧的改写或不伦的反常编码。这样,它也就如影片中所呈现的只能以走向地下的方式来倔强地表达着对“青春爱情遗产”的忠诚。在此意义上,这条似乎不足轻重的“副线”就显得非常有机甚或也是十分有力的,它既丰富了故事的情节血肉,同时又巧妙地深化了故事的主题内涵,那就是:爱情是青春的最宝贵的遗产。青春的不朽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因为爱情是不朽的。
不难看出,《致青春》在剧艺上是充分“戏剧化”的——靠人为的悬念、误会、冲突、巧合来设置它的情节和矛盾,还有片头主人公的梦境、剧中主人公大尺度超常规的行为(不管不顾的、在众目睽睽之下生猛的“女追男”飚戏)等都让它更接近地道的“戏剧”而非电影。悬念、强烈的冲突、反差使它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感染力,但稍显过火的“夸张”也同时削弱了它的历史真实感。好在它的后半部又以多数人物的“悲剧结局”使故事矫正回真实的“非夸张”尺度,找回了它应有的“历史理性”(历史的真实性、深刻性),或曰是一种“先奇后正”结构,若无此“后正”,这部影片也就失掉了它应有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充其量只能成为一部比较一般的平庸之作。
&&其四是该片的独特的叙事基点——用告别的方式来呈现、思考和追问青春。结果则使故事呈现出一个双重的“青春形象”:感性的青春(青春是什么样的?)与理性的青春(青春是什么?)
& 影片的名字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是给予和表示的意思,也就是“献给”或“致敬”的意思,而“终将逝去”的意思更清楚,是指青春即将结束。因此,影片可视为是致给青春的“告别礼”。告别的意味在影片中是十分明显的,如它借剧中人物之口说:“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再如它的主题曲歌词:“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的绵延;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的盛宴。”而正是这个“告别”的视角才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感性的青春,又可以让我们思出一个理性的青春,因为若无实在的、具体的青春形象,“青春”即无法呈现,而一旦要“告别”青春又必然是对青春的一种回眸、反观、回味或能把它作为一个理性的认识“对象”来对待,其结果则必然能由“思考”、“认识”、“理解”、“阐释”再生产出一个理性的青春来。或者再易而言之,就常理论,一个人若身处在青春之中一般是不大容易会对青春有比较清醒的理性觉识的,因为没有应有的“认识距离”,此时当事人对青春就主要是感性的感受和体验,所获得的也主要是一个感性的青春。因此,影片这一“告别”的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影片的形态和价值定位——通过具体的感性青春来揭示、暗示或象征出一个理性的青春,或曰最终要在哲理的层面上表达出它的“青春观”——对青春的认识、评价,其目的则是要揭示出青春之不可替代的宝贵价值,以唤醒人们对青春价值的重视、珍惜,特别是要在此后的人生实践中自觉地继承、弘扬青春的宝贵遗产。
我认为一部艺术作品的艺术境界其实是可以有一把终极性的尺度来衡量的,这就是就它所要表现的主题内涵而言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哲学的终极思考、追问的程度,比如《致青春》是不是已在哲学的层面上在思考和追问“什么是青春?”亦即“青春本身是什么?”当然,这种所谓的哲学追问在艺术作品中是应借艺术化的形式来“展示”的,其哲理性的认识也是要通过“艺术批评”的理解、阐释工作来被揭示和实现的。或通俗地讲,就是我们看了电影《致青春》,一般都会很自然地问自己:电影到底想说什么?它到底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结论、答案?而这些结论、答案总不是简单自明的,总要通过我们的理性来思而得之的。如果我们通过思有发现、有启示,并且是来自电影的实际的逻辑或“规定”,那么,就可以说你所获得的正是电影所想揭示的主题、意图或思理目标。而我想说电影《致青春》正是通过“告别”的独特支点,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感性的青春”,同时又向我们巧妙地暗示出了一个“理性的青春”——可用哲学理性认识、把握的“青春”。
在感性的表象层面上,电影让我们看到了郑微、陈孝正等一群大学生在建筑学院的校园生活:新生入学、社团组织活动、宿舍生活、课堂教学情景、毕业分配、毕业会餐等。特别是还延伸到他们走出校园后的“社会人生经历”。当然,其重头戏则是郑微等主人公们的恋爱生活。而就女一号郑微来说则包括她个人的梦幻、爱情、性以及后来的职场等社会生活,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她的青春、理想、爱情和成长等青春期的人生基本课题。而在理性的层面,通过分析我们则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青春是不朽的;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爱情和理性的激烈的争执、较力的矛盾过程,它们的冲突、拼杀构成了青春内在的生机和张力;理想、爱情是青春的宝贵遗产。或者说,影片正是通过追问“什么是爱情?”而最终完成了对“什么是青春?”的追问。比如郑微就是因为爱林静才选择林静所在城市的那所建筑学院的。在片中林静和朱小北之主动选择“离开大学”也从反面证明了还有比“上大学”更为重要的人生理由,可视为郑微因为“爱情”而选择“上大学”的一个相反的旁证。而陈孝正的出现,则给郑微提供了一个把爱情的梦想变为实实在在的爱情行动的现实契机。如果说,林静的刻意回避反而完成了郑微爱情冲动、进攻、报复的足够的蓄势、动力和能量准备的话,那么,陈孝正的清高、拒绝就没有任何悬念地成了引爆几近自燃状态的郑微的“爱情炸药”的导火索了,接下来郑微把一场爱情的战火一发而不可挡地烧遍校园也就自在情理之中。郑微向紫娟姐姐电话剖白的一段戏也就显得非常重要。郑微说:“我想知道,要是我每天都想着一个人,白天想,晚上做梦也老梦见,明明很讨厌他,但是偏偏很想见到他,一见他整个人的神经都绷了起来,跟他作对也觉得很开心,但是看见听见他跟别的女孩子在一起,就说不出的难受,就连我的好朋友劝也不行。我讨厌他,却不喜欢他讨厌我,他说我很烦的时候我很想哭,我想问一下,我究竟是怎么了?”紫娟姐姐说:“那说明你爱上他了。”这正是真实的恋爱心理。如果说郑微在影片中是爱情的化身,是单纯地按照爱情逻辑、爱情路线来行事的话,那么阮莞和施洁则是她的解释性的侧影、注脚。阮莞不但为爱情可以容忍赵世永的欺骗和背叛,而且也为赴赵之约会而丧生;而施洁则为爱林静而发痴、发疯。正如阮莞所说:“碰到爱情,没一个女人有智商!”其实为情所迷的还有那个副院长之女曾毓,在就业的关键时刻她把自己去美国公派留学指标让给了她所爱的陈孝正。而男性的为情所迷者则有张开作代表,他说他哪儿都能张开,可唯独对爱情他却是隐藏的,没有勇气表白。他一直暗恋着阮莞,悄悄给她送花,阮莞死后又悄悄地到她墓前祭奠,对着墓碑独白:“你知道满天星的花语是什么吗?是甘愿当配角,没有人知道我一直爱着你,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就像怀揣着赃物的窃贼一样,从来不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上所演绎的正是青春的重要构成之一——爱情,或换言之是“爱情青春”、青春之“爱情生命”。
理性也是青春的重要的生命营养素、成长素,正是靠它,青春生命才会逐渐孕育、成长、成熟起来,以至于最终完成“青春的成年礼”,走出青春、步入成年历程。在影片中与痴迷于爱情不同,陈孝正、黎维娟等则是理性的、功利的,他们为我们演绎的正是青春的另一副面孔——“理性青春”。按理,青春生命的理性化一般也是要经历一个渐变的演进过程的,即通过不断地排斥、疏离青涩、冲动、情绪化之稚嫩,尤其是从对包括爱情在内的感情生活的喜爱、任性到逐渐对之疏离的超越来完成对社会功利价值的认同和理性人格的建构,这原本是一个青春生命逐渐成长、蜕化的过程,而影片并没有把这一过程变为它有机的情节,而是有意把陈孝正等作为成熟的“青春理性”的化身来定义的,目的是不想以此来削弱或抢夺爱情在影片中早就被预设的核心地位。因此在影片中黎维娟对“补习男友”的果决“了断”和后来主动嫁给一个已有两个儿子的成功男士的行为都是在对已然成熟的那个“理性青春”的证明而不是说明。至于陈孝正,在影片中则更是理性的“极致版”化身。他对郑微如此剖白:“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误差。”郑微不无幽默地戏谑他说:“我就是你那一厘米的误差。”这实在是在挑明说,爱情和理性正是不能兼容的青春之“两极”,而郑微和陈孝正正分别是这“两极”之化身。陈孝正还对郑微说:“你可以认为我是个唯利是图的人,我太急于摆脱我卑微的出身了。我承认,连我的婚姻都是功利的,我是为了拿绿卡。如果我还残存一点点良知的话,我知道你是我唯一爱过的人!我甚至觉得自己是爬行动物,只有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直立行走的!”可以说,影片正是通过“痴情”和“唯理”两种相反的极端人格的对比来揭示爱情的宝贵价值的,尤其是通过陈孝正成功之后对郑微的反悔和追求来表明影片的最后的价值判断——爱情比理性更宝贵。同时,也表明爱情是人心深处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愫,它自然而生、不可设计,陈孝正能精密地设计复杂的建筑物,但却无法用功利之心来赢得宝贵的爱情。也许,阮莞在影片中更具有象征意义,她差不多是一个近乎爱神和美神似的人物,她的人生理想就是让青春不朽,而她最终也用自己的死捍卫了自己的理想。因此,这个人物在故事中就成了郑微爱情的“点睛之笔”,是爱情和青春或“青春爱情”的“魂魄”。同理,郑微、林静最后专门到林静父亲坟头的忏悔、祭拜也是对爱情歌赞的关键性笔墨。这样,“青春不朽”在影片中又是通过“爱情不朽”而最终被思考和诠释。另外,郑微前半部任情式的“爱情”和后半部理性的“爱情”——超越对林静和陈孝正的情感粘连,而走向新的理性的寻找和选择,则演绎和完成了她的“由情而理”的成长逻辑。因此,成长主题在影片中又差不多是以对“理性”的适度兼容而实现的。而浪漫的青春生活与其后多少有些残酷的现实境遇的前后对比也构成了影片理性思考的主要策略。但不管现实多么缺乏诗意,都没有理由否定青春和爱情,正相反它正由此反证了青春、爱情以及成长价值的宝贵和不朽。影片中那像诗一样忽然神奇闪烁的灯光,林静父亲墓地那遍野的青葱林木和绿草,都诗化地在歌颂着青春、理想、爱情的温暖、珍贵和永恒,强烈地显示着影片唯美、尚情和略重写意的浪漫风格。
可见,《致青春》通过“告别”的特殊角度在对青春的怜惜、伤情、怀念、歌赞之中,又巧妙地赋予影片以哲理的思考和追问的品质,这是它最具新意的一大亮点。
其五,影片的女性主义立场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小说作者蒋春玲(辛夷坞)和导演赵薇都是女性,但这也许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作品的一号主人公郑微是女性,在一定意义上《致青春》正主要是她的故事。有趣的是在影片中爱情几乎差不多被规定为专属于女性们的专利,它只属于郑微、阮莞、施洁和曾毓们,而陈孝正、赵世永、林静、许开阳们都不大懂爱情,只有一个痴情的男性张开还是一个隐蔽的“地下工作者”——一直不能正面地面对爱情。这同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完全同辙同调,而也是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中的基本理念:女性代表身体和情感(爱情),男性代表大脑和理性的“电影版”演绎。无疑,女性主义价值立场也构成了该片的一个重要特色。
&&总之,《致青春》既是对青春、理想、爱情、成长的致敬,也是对女性的致敬。它的意义既来自于它所致敬的对象,也来自于它所采用的比较有效、比较巧妙、比较富有艺术性的致敬策略。
&&不消说,赵薇借《致青春》已实现了她“演而优则导”的华丽转身,但此后是否就以此“定身”则还是未可知的事。然无论如何,都不影响《致青春》作为一部优秀影片的既定事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孝正和郑微的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