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价诸葛亮的一段话口吻写一段话劝说孙权共同抗曹200字以上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手抗曹(1)求答案_百度知道
诸葛亮为什么能说服孙权联手抗曹(1)求答案
提问者采纳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的代表,到东吴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说服孙权和刘备联手共同对付曹操。按照常规,要说服从未有过和强敌作战经历的孙权,就应该故意藐视曹操的实力,以增强孙权的信心。但诸葛亮反倒像是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对曹操的实力故意夸大其词。但最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这种反常的说法,反而取得了说服的奇效……  ——相反立场策略赤壁之战前夕,鲁肃之所以把诸葛亮从江夏带到东吴来见孙权,就是想借助诸葛亮这个外部权威的力量来说服孙权鼓起勇气,和曹操决一死战。  诸葛亮之所以会被视为外部权威,是因为他在出山后几次和曹操对垒,连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过打败曹操不可多得的经历和经验。  鲁肃同时也知道,年轻的孙权刚刚从兄长手中接过整个东吴的重担,没有经验,也缺乏自信,如果让他知道曹操确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那么孙权很可能就没有勇气来和曹操对决,就会选择以张昭为首的谋士派提出的投降策略。  所以,鲁肃事先就明确地向诸葛亮表示,见了孙权之后,一定不能说曹操兵多将广。诸葛亮没有直接承诺会像鲁肃所说的那样来应对孙权,只是说他自会随机应变。鲁肃的目的很明确,也很简单,他其实并不要诸葛亮的说服智慧,他只需要将诸葛亮作为一个表达他的主战主张的一个载体。但是,说服力大师诸葛亮当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所以,他只能说随机应变。  孙权一听诸葛亮说得确实符合实际情况,就换了个话题,问道:“曹操的兵马一共有多少呢?”  诸葛亮说:“曹操破了吕布,灭了袁绍,收了北番,定了辽东,新近又平了刘琮,现在有马步水军一百多万。”  孙权大吃一惊,说:“你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曹操哪里有这么多兵马呢。”孙权知道自己的实力,只有精兵五六万,如果曹操真的有百万大军,双方实力悬殊太大,那也干脆就别商量了,趁早投降了吧。  诸葛亮平静地说:“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四五十万;平了袁绍,得兵四五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何止二三十万;今得荆州之兵,也有二三十万。如此算来,不下一百五十万。我刚才说一百万,是担心惊吓了江东之士,特意往少里说的。”  诸葛亮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两千人!”  这样的实力对比,让孙权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前面江东的人马已经远远不如曹操了,现在听诸葛亮说来,谋臣武将的人数也根本不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如果硬要和曹操对抗,无异于是鸡蛋碰石头。这样看来,是降是战就很好决定了。  诸葛亮说:“做决定很容易,就是担心明公您不肯听从。”  孙权说:“愿闻金玉之言。”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基本平定天下,威震四方。只有我的主公刘豫州不识时务,与之抗争,刚刚被打败。孙将军您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应该量力而行。如果能够和曹操抗衡,那么就早点和曹操断绝关系,奋勇一战。如果不能够抵挡,那么就不如按照众位谋士的办法,赶快投降,北面以事之,以免江东生灵涂炭。”  诸葛亮作为刘备一方直接、唯一的代表,其立场当然是反对曹操的。但是,他的这番话却似乎站到了自己的相反立场上,反倒成了曹操派来的劝降使者。他对曹操的实力夸大其词,盛赞不已,等于是在向孙权施加压力,好让他不战而降。  鲁肃在一旁听了,非常惊讶诸葛亮竟然根本对自己先前的嘱咐置若罔闻,但现在又不能当面责怪诸葛亮,当然是心急如焚。  诸葛亮说:“田横,是齐国的一位壮士,尚且能够坚守道义而不屈服,何况刘豫州是汉室宗亲,英才盖世,天下仰慕。就算打不过曹操,也是天意。哪里能够屈膝投降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诸葛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赤壁之战背后的隐秘:是谁首先说服了孙权抗曹?
  被称为是三大战役之一,对于来说,这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对于和来说,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大战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刚刚当上了丞相,七月就发兵南征。八月,刘表死了,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也败走夏口,时间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本来曹操的兵力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刘琮投降,曹操又得到了荆州的水军,可以说是声势更加浩大,顺风顺水的曹操,要想他不趁机攻打东吴都难。   面对这种局面,孙权的东吴政权必须做出一个决断:是迎战还是投降?对于孙权来说,要想做出这样一个决断也是两难的。投降,父兄的基业就毁在了自己手上;迎战,力量悬殊,胜算极小。何况,曹操还在安抚荆州各地,追打刘备这个残敌,迎战等于是引火烧身,失败就是加速灭亡。而此时的东吴,笼罩在一片投降阴霾之中,认为曹操不可战胜。可是最终,孙权还是做出了迎战的决定,并派出、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刘备并力,和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再加上瘟疫曹操主动撤回到北方,终孙权一生,东吴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大的危机。   孙权从犹豫不决到决心抗曹,是谁说服他做出这样的决断呢?   在《》中,是跨江东行,到吴国“”,用激将法刺激周瑜,最终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孙权传》记载:“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就是说,主张抗拒曹操的是周瑜和。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先说服孙权的呢?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孙权得到曹操准备渡江东侵的消息,与诸位将领商谈,将领们都劝孙权迎降曹操,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想单独交谈的用意,就拉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分析大家的意见,他们只想害将军,不值得与他们共商国家大事。现在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迎降曹操,至于将军您却万万不可。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迎降曹操,他会将我送还乡里,评定一个名位,还可以做一个闲散官署中的办事官员,乘坐牛车,携带随从,交游于名师荟萃的名城京师,多年之后经过逐级升迁,我肯定还会做到州郡一级的长官。如果将军迎接曹操,还有什么安身立命的处所?希望您早定迎战大计,不要采纳大家的意见。孙权叹息说:“刚才那些人所持观点,使我大失所望,现在你阐明了国家大计,正与我的想法相同,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孙权的指令前往鄱阳县,鲁肃劝孙权派人追上周瑜,招他返回。   周瑜是怎么说的呢?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孙权召集部下询问计策,与会者多数认为,曹操新得到荆州水军,东来抗拒曹操的长江天险已经不再独有,双方实力悬殊,无法抗拒曹操。因此,最好早日投降。周瑜说:“……请让我为您分析一下:现在假如北方已经完全稳定,曹操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旷日持久地和我们争夺地盘,但是否能够和我们在水面上一决胜负呢?现在北方并没有平定,加上马腾、韩遂还在潼关以西,实际上是曹操的后患。而且舍去骑兵,依靠舟船,和我们吴越人较量,本来就不是中原人的长处。现在又赶上天气奇冷,马无草料,驱使中原的士兵远远跋涉到江南之地,不服水土,必然生病。所列举的这四点,都是用兵者所应该担心的,而曹操却冒险行动,将军要活捉曹操,应该是在今天,我请求带领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打败曹操。”孙权说:“……你说应当抗击,和我的想法非常一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呀。”   很显然,是鲁肃说服了孙权抗拒曹操,同时又说服孙权追回周瑜。 分页:1/5页&&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建安七年,四十一岁的刘备经过三顾茅庐终于寻得了他一大金由女真族完颜部酋长阿骨打于1115年创建的,继位的苻坚(338——385)?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是否就是那个在与乌雅束闻听弟弟在头鱼宴上的遭遇后是又惊又喜,惊的是阿骨打的二千五百女真战胜了多于自己N多倍的辽兵,阿骨自孙武与伍子胥执掌吴之国政、开始实施疲楚战略以来,大体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狭隘、阴狠的女人。我们解读武神秘的古埃及曾经有过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他恢弘的咸丰刚刚即位,就于咸丰元年(1851年)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光绪帝作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颇有作为”的青年皇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月球未解之谜:月球的十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多少?1.月球金代的皇帝陵以云峰山为中心,埋葬的比较集中。包括真在辽朝统治时期,辽国对生女真(当时称为女直)一共封赏阿骨打称帝对耶律延禧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他没想到阿东京的地位在当时的辽国相当重要,当时的辽国共有五京李小龙究何而死?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小龙在一夜之间就离开大而化之地说,中国古代属威权社会,统治者不希望臣民作为刘邦的结发之妻,吕雉勤劳质朴,与刘邦甘苦共担;作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国家很穷,皇帝连四匹一样毛色的日晚,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时导读:1982年,鲁迅的长孙、周海婴的儿子周令飞出逃台宋军作战非常勇敢,卖力。几乎消灭了金兀术这一路继而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革命前辈的故事,其中就有“天下侠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吴国大军深入楚境,击败楚一、战争前因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一九二八年,蒋介石确立他在国民党内领导地位的那一年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白大均、董元夫等主演“勇”如徐帅1930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年仅15岁的安倍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4日发表战老人介绍说,“四脚牛”是日军把战刀倒插在地上,要她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一直被史家诟病为“尊刘贬曹在《孟子·万章下》一文里,记载有“齐宣王问卿”的故曹操这个人的确很了不起,不仅胸襟远大,而且目光如炬夏侯霸的事迹在史书上很是少见,人们了解他更多的是通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得十分婉转,他说刘备专爱结交豪小时候隔壁住着一个老刑警,由于年轻时候牵涉个人生活关于老北京的诡异事件:老北京发生过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日,日本电台广播了昭和天皇裕仁,在前一天辽天庆五年十二月,率领着七十万大军的辽国皇帝耶律延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美国陆军中校威廉.R.皮尔宋江要拉卢俊义入伙,而且要弄他做个二把手,吴用知道褒衣博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尤以文人雅士最为这一时期的鞋履,与秦汉时大抵相同。但质料更加考究,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继汉代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式,在北方民族,泛指五胡之地的少数民族。春秋战国时,赵武南北朝服饰开了隋唐服饰的风尚,从南北朝仕女露领服饰浴衣也是内衣的一种。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类似今天浴衣商朝人迷信占卜,几乎到了无事不卜的地步。从发现的殷一说到三国,人们往往谈论最多的是蜀国和魏国,其实吴严颜,东汉末年武将,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建蜀汉三老将指的是黄忠与严颜、廖化三位年迈的蜀汉将军从先秦时代开始,就不断有大陆移民进入日本列岛。最早导语:说到七夕节,很多人都会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吧,在古诗词中,鸟类们的出镜率可是非常高的。要是按现行中国回族向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他说道僵尸,我们不得不说远古四大古神。也就是女娲、伏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徐树铮(日-日),字又铮、幼铮相传人去世后,先由阴间快捕黑白无常带走三魂六魄,交立身篇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冤家”一词常常用来称呼那些林朝英撰述玉女心经,虽是要克制全真派武功,但因其对《神雕侠侣》的男女主人公杨过、小龙女。这是两个极为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答案带解析】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选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诣:访问,拜访。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略:大体,简要。
若事之不济&&&&&&&&&&&&&&&&&&&&&&&&&&&济:救济。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关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立则见其参于前
B.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C.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君子尊贤而容众
D.荆州之民附操者其不可者拒之
3.下列句子全都能够作为曹操必败的根据的一组是
①英雄无用武之地  ②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散              ④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近势耳,非心服也     ⑥荆、吴之势强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段写形势危急,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在分析了曹、刘的情况后,坚定孙权抗曹的意志。
B.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打了败仗,采用激将法成功游说孙权抗曹。
C.面对心怀疑虑的孙权,诸葛亮说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刘备以逸待劳,必将击溃曹军,打消了孙权的顾虑。
D.诸葛亮的一番劝说之后,本就又不甘心臣服于曹操的孙权,终于坚定了孙刘联盟的决心,开始与臣下谋划抗曹事宜。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2)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5.(1)假若像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2)如果这样,那么荆州、吴国的势力就会强大,三国分立的形势就会形成。
试题分析:济:成功。把题中义项代入原文,“救济”与“事”不能搭配,因此不符合要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分析:
考点1:历史事件类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指导 史传文,即记述历史事件的散文,也叫历史散文。它主要有三种体例: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编年体,以时间为顺序,记述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等。编年体以时间为纲,线索清晰,背景明确,系统性比较强。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事件。如《史记》《汉书》等。
这种体例便于集中、具体地描写历史人物。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元,记述历史事件。如《国语》《三国志》等。
阅读史传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①透视核心事件。通过透视作者对核心人物的描写或核心事件的叙述,及详略的安排等来判断作者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等,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类文章,通过作者对谈论的人、事、物所持的看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把握关键语句。关键语句指文的中心句,段落起句、结句,以及带有评述性、议论性的语句。对传记文中的议论性文字,要字斟句酌,充分理解文句的含义,把握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观点、情感、态度等。
③了解写作目的。作者的观点、态度与其写作意图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写作意图,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明确交代;有的则隐含在文章材料的选用,情节的安排,人物的描写,事件的叙述之中。
3.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
①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在同一事件中,对待同一问题处理的不同方式以及心理反映,都会表现出个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正是我们概括人物个性的基本依据。
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分析人物的个性。
③通过人物活动的细节分析人物的个性。
④了解古代传记人物的基本类型:刚烈、忠贞、勇猛、爱国、诚信、孝悌、古直、谨慎、勤勉、博闻、聪慧……
3.刻画人物的技巧。
人物传记描写人物常见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故事化手法,将人物置于矛盾的风头浪尖,在紧张的故事情节里刻画人物性格,如《鸿门宴》。
②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如司马迁写刘邦、项羽为这两个人物,就多处采用了对比手法。
③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细节的正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示例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作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①“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龟兹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者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②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列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汉书?傅介子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遮:拦截
B.王谢服 谢:感激
C.于是,白遣之 遣:派遣
D.介子与士卒赍金币 赍:携带
【现场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B项的“谢”字,根据前文的介子对“王”的指责,和句中的“服”(顺服),这里解释为“谢罪”比较合适。
【参考答案】B(谢:谢罪)
2.将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
(2)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
【现场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涉及文言实词、虚词,文意理解等内容。解答此题,要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按照直译的原则,确认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中的“属”译为“刚刚”,“道”译为“取道”;(2)“示”译为“让……看”,“报”译为“报告”“汇报”。
【参考答案】
①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②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傅介子“智勇”的一组是
①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②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
③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
④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⑤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⑥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现场解析】考查把握人物个性的能力,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干展示傅介子的个性特征“智勇”,即“智慧”“胆识”两个方面,解题方法是以“智勇”为标准对每个备选项进行筛选,确认。③“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写皇帝的嘉奖⑥陈述“士刺王者”与介子关系不大。
【参考答案】A。
4.下列对原文内容与技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过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他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教唆匈奴拦截杀害汉
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
C.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表现了他对大汉的忠心。
D.介子刺杀楼兰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集中表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现场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人手法的理解能力,涉及到作者情感态度、人物的性格、写人的方法等。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C项路过的是“龟兹”,没有防范之心的也是“龟兹王”。
【参考答案】C。
【参考译文】傅介子是北方人,因参军当了官。从前,龟兹、楼兰都曾杀害过汉朝的使者。元凤年间,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到了楼兰,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堵截杀害汉朝使者:“汉朝大部队刚到,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说:“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介子于是率领他的部下杀了匈奴使者。介子回到汉朝后,把这件事奏给皇上,皇上下诏书受于介子中郎的官职,又改为平乐监。
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而不去讨伐,就没有惩罚的办法了。介子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人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其它各国示威。”大将军说:“龟兹路远,暂且到楼兰试一下。”于是,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
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到了楼兰,楼兰王流露出不喜欢介子的神情,介子假装带领士兵离去,在西面的边界停了下来,派译官回去,并对他说:“汉朝使者带着黄金和五彩丝绸,前往赏赐各个国家,楼兰王不来接受,我们要离开到西边的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介子与他坐着饮酒,陈列那些财物给他看。等到楼兰王和他手下都喝醉了,介子对楼兰王说:“汉朝派我秘密地和你谈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介子进到帐篷里,让其它人退避,二人单独讲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两把剑穿透身体,在前胸叉起来,楼兰王立刻死了,那些贵人和身边侍从都逃散了。于是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头回去晋见朝廷,参加商讨的公卿赞许他的功劳。皇上封介子为义阳侯,赏七百户人口的封地。刺杀楼兰王的士兵都委任为侍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作题。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阯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马援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决筹策 与:和
B.嚣使援奉书洛阳 奉:送
C.拜援为太中大夫 拜:跪拜,叩拜
D.谅为烈士 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现场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A项“与”,“参与”,C项“拜”,授予官职,D项“烈士”,“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
【参考答案】B。
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
【现场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意理解等内容。解答此题,要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按照直译的原则,认确关键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中的“为”译为“立”,“益”译为“更加”;(2)“侵”译为“侵吞、侵夺”,“旅距”译为“闹事”“作乱”。
【参考答案】(1)马援曾经对宾客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
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2)如果豪强侵吞百姓,狡猾的羌人打算闹事,这才是我太守该管的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援“志向”的一组是
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②与决筹策
③颇哀老子,使得遨游 ④良怖急者,可床下伏
⑤男儿要当死于边野 ⑥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现场解析】考查把握人物个性的能力,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干展示马援的个性的重要侧面有“志向”,解题方法是以表现“志向”为标准对每个备选项进行筛选,确认。②是说他得到隗嚣的重用③表现他“总大体”④表现他镇定自若。
【参考答案】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援十二岁就父母双亡,但他并未消沉,而是胸怀大志。因而,得到了隗嚣重用。
B.马援对待下属既宽容又广施恩惠,他任用下级官吏,总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
C.马援不仅具有杰出的治理地方的才能,而且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D.马援功高不居,目光远大,故名士孟冀很是佩服与称赞他。
【现场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A项“父母双亡”这一说法有误,古代的“孤”只指失去父亲;隗嚣重用他的原因也不是他少年时胸怀大志。
【参考答案】A。
【参考译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十二岁时丧父,年轻时就胸怀大志,(马援)曾经对宾客
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光武帝刘秀即位,马援仍然留在西川,隗嚣非常敬重他,任用马援为绥德将军,参与筹划大计。
建武四年冬天,隗嚣让马援送书信到洛阳。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九年,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季,任用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致力于广施恩惠和树立威信,对待下属宽容,任用下级官吏时,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罢了。客人和旧友,每天都挤满了他的家。众曹官员有时前来报告外面发生的事情,马援总是说:“这都是丞掾的责任,何必来麻烦我呢!还是怜念一下我这个老头子,叫我清闲清闲吧。如果豪强侵吞百姓,狡黠(狡猾)的羌人打算闹事(犯边),这(才)是我太守该管的事。”附近的县,曾发生复仇的事件,官吏和贫民惊慌地传言说羌人造反了,百姓跑到城里。狄道长来到马援家门外,请求关闭城门,发兵征讨。马援当时正在和宾客饮酒,大笑说:“烧羌哪还敢再来进犯我们呢!去告诉狄道长,叫他赶快回去看好官舍。如果谁怕得要死,叫他伏在床下躲起来好了。”后来城里渐渐平静下来,郡中人都十分佩服马援。马援治理陇西六年,被调回朝廷,升为虎贲中郎将。
交阝止 女子征侧和她的妹妹征贰造反,玺书任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击交阝止 。十八年春天,大军来到浪泊山上,与贼兵交战,打垮了他们,斩首几千人,投降的有一万多人。马援追击征侧等人到禁溪,多次打败了他们,贼兵于是四散逃走。第二年正月,杀征侧、征贰,传首级到洛阳。赐封马援为新息侯,享用三千户的赋税。
建武二十年秋季,马援整顿军队回到京师。快要到洛阳的时候,旧友大都前去迎接和慰劳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计谋闻名,也在迎贺马援的客人中。马援对他说:“我是希望您来进良言的。现在您也这样恭维我,不是混同一般人了吗?过去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七郡(实为九郡)疆土,才分封了几百户;如今我只有这么一点微薄的功劳,却辱没他人,受封大县,功薄而赏厚,怎么能长久呢?先生(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救助)我(一把)呢?”孟冀说:“这是我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打算自己请求率领军队攻打他们。男儿若死应当死在边野,用马革裹尸,送回来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儿女手中消磨时光呢?”孟冀说:“人们真要想成为一个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就应当像你讲的这样呵!”
【沙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题。
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逮壮,见天下大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①握奇陈法。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渡浙江,泛具区而归。
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饮,顾生不下己,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因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
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莫能折。时藩府②数用师,生私策其隽蹶多中。有言生于府,欲致生幕下,不能得,将中生法,生以智免。家虽以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饮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③而贤过之。
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④历代法书周彝⑤汉砚唐雷氏琴⑥,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⑦,患求者众,遂自秘,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生姓宋,名克,家南宫里,故自号云。
(选自明高启《高太史凫藻集》)
注:①风后:传说是黄帝时的一个大官,曾作《握奇经》。②藩府:指元朝末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吴王。③楼君卿、原巨先:都是任侠好客的人。④庋:收藏。⑤周彝:周代的铜器。⑥雷氏琴:传说唐代雷威用松木制的琴。⑦钟、王:钟繇、王羲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壮,见天下大乱 逮:等到
B.会道梗,周流无所合 会:恰逢
C.使酒人恶能勇 恶:态度恶劣
D.辄令削牍疏所乏 疏:叙说
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反映南宫生“任侠好客”性格的一组是
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  ②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
③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④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
⑤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莫能折  ⑥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宫生年轻时不仅任侠好客,而且有大志,只是因为没有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未能建一番大的功业。
B.南宫生的“任侠”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勇”和“义”,文章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的。
C.作者表现南宫生的“奇”,引的事例都很突出,叙述、描写很生动,所以能够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D.文章末尾推崇南宫生由进取变为退隐,这是旧时代一部分士大夫的思想,我们今天应该批判地对待。
4.请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家素厚藏,生用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游戏,尽丧其资。
(2)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
【参考答案】
1.C(恶:怎么)
2.B(②写他漫游山水,介绍他的经历,⑤突出他的才气)
3.A(“因为没有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在文中没有依据,文中有“会道梗,周流无所合”,意思是“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于是归来了,并不是因为“没有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才没有建一番大的功业)
4.⑴家中向来财物多,南宫生就用家中的财物供养宾客,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2)他羡慕安静退隐(的生活),常常作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安乐地过着朴素谦退的生活,像是要这样度过一生。
【参考译文】
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年轻时喜爱侠义的行为,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长于用弹弓,对准飞的鸟就能击落它。家中向来财物多,南宫生就因此供养宾客,并且和青少年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资产。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学得了风后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追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未遇中意之人,就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金华县和会稽山,渡过钱塘江,在太湖上游行过一通后归来。
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他,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恭敬地跟他们交往。有两个武官靠着有武力,很蛮横,多次殴打侮辱读书人,(人们)称说(他们)是戴着帽子的老虎。其中一个人曾经请南宫生喝酒,有人说:“那个人酒醉后会行凶伤人,不能跟他接近。”南宫生笑着说:“依仗酒醉撒酒风的人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即命令仆人套车前往,酒席上南宫生坐在上座,给(那个军将)讲说古代好将帅的故事。那个人非常恭敬地听着,又停住酒杯屈身下拜起身敬酒,一直到宴会结束,也没有失礼的地方。另外一个人曾经在别人家作客时遇到南宫生,看到南宫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怒目而视南宫生并离开了。某一天看见南宫生一个人骑着马出去,就带了一些打手,拿着刀策马跟在南宫生的后面,好像就要动手打人。南宫生故意放慢缰绳在路中央走,一点也不躲避。那个人知道南宫生不是软弱的人,就带着人走了,不敢冲撞冒犯叫他避开道。第二天早上那个人还由朋友引见到南宫生那里赔礼,请求交好。南宫生能以气节服人大多像这样。
南宫生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的过错。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仇。跟人谈论,总是求胜,能引证事实,分析道理,众人没有能驳倒他的。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私下推断藩府的胜败大多能猜中。有人到藩府说南宫生(如何推断军事胜败),(张士诚)想招致南宫生到藩府作幕客,没有办成,就设计让南宫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靠巧妙的主意没有受到危害。家里虽然因为受人陷害的事穷了,但喜爱跟人结交仍然那样,有时友人送来酒肉,他即刻站着召朋友一起吃喝共乐。四方到苏州游玩的士人,南宫生了解到他们是有贤德的,一定要殷勤恳切地和他们交往,在各种场合介绍他们宣扬他们的美德。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以供安葬或治病的,告诉南宫生,他就让人用纸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向宾朋友人筹办,最后做了好事也不说。所以人们大多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超过了他们两人。
很长时间以后,渐渐地不愿意到外面活动了,就关闭家门少接待宾客。清扫出一间屋子,收藏名书法家写的可以效法的字、周朝的铜器、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近于钟繇、王羲之的造诣,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他羡慕安静退隐(的生活),常常作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安乐地过着朴素谦退的生活,像是要这样度过一生。
南宫生姓宋,名克,家在南宫里,所以自己给自己取号为“南宫生”。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两座并峙高峰,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史”,在诗坛上并称为“大李杜”。
B.宋词从风格上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在北宋的代表词人中,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
C.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后来发表的《阿Q正传》《祝福》《药》都收在他的小说集《呐喊》中。
D.《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最后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从大学毕业开始就苦心孤诣地研究《孟子》,至今几十年了,虽然皓首穷经,至今仍不懈怠,研究成果十分丰厚。
B.在进行散文创作的初期,由于有亲人、朋友和读者的真诚帮助与鼓励,他才能连篇累牍地写下去,最后集成了这厚厚的一本。
C.我想说,既然选择了平凡与忙碌,就该在这平凡与忙碌中学会寻找快乐,享受快乐,并把这份天伦之乐融入到工作中,在乐中学,在乐中教。
D.中国的发展速度真是世界罕见。隔几年回到家乡,这里已面目全非,原来低矮的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楼房与热闹的集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安东尼·罗宾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说,人人心中都沉睡着一个巨人,如果我们不把巨人唤醒,就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是个多么优秀的人。
有人说,只有清醒的灵魂才能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然而,路边的野花散发着迷人的毒香,生活的诱惑让人们常常迷失了方向。在漫漫人生路上,一个人需要时时被唤醒。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做到叙事有波澜,描写有细节,不得抄袭。
某校对高一280 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对研究性学习态度
其中参与研究性学习情况与比例
喜欢或比较喜欢
有参与经历者占57.6%
无参与经历者占42.4%
有参与经历者占9.8%
无参与经历者占91.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苹果售后国内国外境遇不同的问题:据央视报道,高度一体化的苹果iPhone手机除了少数部件外,不做维修,只整机交换。可是针对中国消费者,苹果交换的却并不是整机——新手机仍沿用旧后盖。记者在多个国家的调查发现,苹果手机在保修期内出现故障换机时都是连同后盖一起更换。同一个苹果产品,同样的售后政策,为什么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会有两个不同的标准呢?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请就此写一段新闻评论,不超过60个字。(6分)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权诸葛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