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工中学2016美术统考成绩查询

↑ 您的位置:&&&&&&
《KS5U解析》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提供方式扣点
下载扣点2 ()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年级高一
更新时间 08:13:23
评论() ()
《ks5u解析》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 word版含解析
特邀主编老师
《KS5U解析》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本学科其它资料
资源难易程度:★★★★★★★★★★★★★★★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独家】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独家】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考试变化解读与分析
发表时间: 15:43:27 文章来源:
《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考试变化解读与分析》是有独特网()为你整理收集:
  2016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新鲜出炉,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理解高考考试说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各科变化解读,供大家参考,以下是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考试说明变化解读,更多其他科目考试说明变化解读请持续关注。  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悉,这套“说明”对2016年高考的考点范围、能力要求都有明确表述,考试院还在全省范围邀请学科著名教师对“说明”进行解读。语文老师提醒考生作文要注重情感与理性的个性化表达;数学老师建议,复习中要重视计算,比较不同的算法,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英语老师表示,今年的作文新添“文字+图表”的形式,技能训练要关注“话题”……  江苏2016高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与分析  数学  更换的难题侧重考查数形结合以及数学推理探究能力  点评名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孙旭东(中学高级教师)  ■建议  在总结归纳中构建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操作中甄别算法,提升运算能力。提高运算求解能力的关键不仅仅是细心,更重要的是思考算理,当然,一些常见的方法,如换元、消元等能有效简化运算,提高运算效率,必须在复习中去思考。复习中要重视计算,比较不同的算法,最终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变化  替换了部分典型题示例,修订增补了一些单词的词性。典型题示例单项填空部分,替换了数道典型题。  新增例题更加凸显语境在考生作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语言使用的时代感和鲜活性。更加关注高层次思维技能。书面表达又新添加了“文字+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表明高考测试题目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分析、推断、评价等高层级思维能力,更加关注考生的思维品质、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引导考生走出机械应试的怪圈。
  从海南省考试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要求,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教育厅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实施办法》。  通过减少和规范海南省的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科学合理地体现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同时,对保留的高考加分项目要加强资格审核公示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加分资格造假行为,确保实现加分项目减少、严格控制、规范管理、公平公正的目标任务。
  (一)命题原则  1.全省统一命题;  2.坚持正确导向,依据专业考试科目,体现出学习美术类专业对考生所具备的基本专业要求;  
  高考加分政策名目有很多,除了国家规定的几项,各省也有自己的政策。比如:黑龙江国家二级运动员加20分、上海规定报考外省高校可以加20分等等。
  高考加分政策名目有很多,除了国家规定的几项,各省也有自己的政策。比如:黑龙江国家二级运动员加20分、上海规定报考外省高校可以加20分等等。
  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有24856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比2015年实际参加高考人数少了996人。  12月28日,记者从乌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乌鲁木齐市2016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整体进展平稳顺利,已初步通过审核共24856人,其中,等待进一步审核的有933人。  今年是新疆开放异地高考第三年,待审查的异地考生共933人,相对去年参加高考报考的2141人减少了1006人,为三年来最低。  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过程中,乌鲁木齐市加强资格审查工作力度,乌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基于互联网开发技术,自主研发了《高考报名资格审查系统》,通过互联网对审核工作进行管理,强化审查工作的规范性、严格性,该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审查工作的所有操作,可实时查看审查进度、审查结果,同时便于后期启动倒查机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昨日,贵州都市报记者从六盘水市教育局招生考试办公室获悉,六盘水市2016年高考报名工作启动以来,基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市高考报名人数为34983人。  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据悉,六盘水市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6248人,增幅为21.74%。本次高考报名人数中含13名特殊学校报名考生。  六盘水市教育局招生考试办公室副主任肖开富介绍,为确保本次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六盘水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前摸底统计,严格实行“谁主管、谁审查、谁确认、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工作组织规范有序、信息采集及时准确。且总体报考人数较2015年大幅度增加,报考人数为历年最多。
  近日,一则“河北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的消息通过网络疯传,消息称“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河北高考,但学生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该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今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澄清: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相关工作人员回复,这是虚假消息。对于网上、各种社交圈传播的有关政策性内容,应仔细甄别,不要轻信。  传河北高考改革落地英语退出&教育部门辟谣  近日,一则“河北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英语将正式退出”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河北省教育厅今天回应称,目前河北省未下发相关的文件通知,该消息不属实。  “河北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英语将正式退出,语文王者回归!”11月24日,这则“爆炸性”消息由石家庄某本地资讯微信公众号推送发布,在石家庄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引起关注,令一些市民信以为真。截至11月25日15时,该消息的阅读量已超过10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2015年初,四川省已经确定2016年高考中主科将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元宵节,清华北大又公布了自主招生简章,准入规则更宽,欢迎各种偏才怪才。不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依然是众多学子的“头等大事”。异地高考政策落实还能怎么改?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时谈到了大家最受关注的异地高考、全国卷、网络教育等热门话题。他认为,破异地高考难题的“牛鼻子”是户籍制度改革,而全国卷并不意味着就能带来绝对的公平,网络教育不会让传统校园消亡。他还在全国两会期间呼吁,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人口大省孩子上大学的比例,缩短省际高考录取差异,让西部农村的孩子有更多上大学的机会。异地高考如何破题?关键在于户籍制度改革“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想要进一步推进,需要社会配套改革。”钟秉林举了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例子:异地高考。去年全国有28个省市实行了异地高考政策,有54000多名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在异地参加高考。今年还要拓展到29个省。钟秉林预测,今年符合条件的考生会增加到7万人次,但这个解决方法并不能让大家都满意。“如果户籍制度改革到位了,异地高考问题就解决了。”钟秉林说:“北京这么严格的异地高考参加条件,最后只能考高职。河南的政策好,但大家都不去啊!”异地高考怎么做到让大家都比较满意呢?钟秉林说,这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解决范围了。将来如果大城市的户籍改革一步到位了,务工人员的身份户籍都解决了,那异地高考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如果你有了北京户籍,你的孩子理所当然在北京参加高考。”他说,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工作,教育领域内部外部协调配套,改革能够相互支撑,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改革。全国卷意味着“公平”?录取仍在各省自主排名为了追求完全的公平,有些人提出一张试卷全国统一录取,越来越多的省份也决定了高考采用全国卷。今年初,我省已经确定2016年高考中主科将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然而,这种“理想化”的想法却被钟秉林完全否定了。“恢复全国卷是一些省市的选择,只要能保证质量,就可以去尝试。”钟秉林认为,不论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只要卷子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有利于大学对学生进行筛选,就是好试卷。他说,高考试卷要有“科学性”,就需要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所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他认为,恢复全国卷并不是就意味着“公平”,因为用了全国卷并不意味着录取也是全国排名,依然在每个省中自主排名。互联网冲击校园教育?传统教育会有所“颠覆”如火如荼的网络教育,让一些传统教育界人士感到“狼来了”,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开展网络教学。互联网,是给校园带来机遇?还是带来打击?钟秉林认为,传统校园教育现在虽然被动,肯定不会消亡,但传统的教育方式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有所“颠覆”。他说,网上教学使得知识的传递渠道增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这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人,更加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一起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后,教师发挥的作用将是引导,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来实现教育目标。知识点在课堂外先接收了,课堂上则是一种巩固和举一反三的过程。“如果学校没有对这种变化引起高度重视的话,将来可能会处于很被动的地位。”钟秉林所提倡的教学模式是合作式学习,三五个学生围成一组,“讲台”的概念已经模糊掉了。“在线教育也取代不了传统的教育。”他说,课堂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学习掌握知识也不是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掌握知识,还有社会发展能力、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提升,目前这些仍需要在校园里实现。“校园文化的熏陶,校风、学风,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钟秉林还在全国两会期间呼吁,让西部农村的孩子有更多上大学的机会。他说,自主招生考试,学生要踊跃自我推荐,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取西部考生以及农村的孩子。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四川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内容涵盖考生身份验证、录取加分政策、志愿填报等方面。今年高考在志愿填报、录取批次、志愿设置等方面都有调整,我省将实施地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提前,招生录取批次增至7个,在高考中启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本科第二批次首次设置6个平行志愿。今年启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为保证考生信息采集的规范准确,严防替考等违规行为,我省今年高考将建设并启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采用面颊及指纹特征识别和身份证比对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身份进行认证。在考生报名现场确认环节,该系统将对考生个人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采集考生的面颊特征及指纹特征信息。在考生入场时,通过系统相关仪器,还将对考生二代身份证、面颊及指纹特征等进行识别,与报名现场确认环节采集的信息进行比对核实,确认考生身份。专科志愿7月2日前进行填报按照《规定》,高考志愿(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专科志愿填报提前于7月2日12∶00前填报。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2∶00。艺术、体育类专业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后,在6月26日17∶00前进行。符合政策异地生就读地考试《规定》还明确,今年将全面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凡符合《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实施方案》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今年可在就读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今年,我省将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国家专项计划),配合高校实施招收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简称高校专项计划),启动实施我省地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省属高校继续招收免费师范生。录取批次增至7个 二本设6个平行第一志愿录取批次变化:录取批次增加为7个,增设专科提前批。分别为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专科第二批。备注:(1)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分设一个第一志愿和两个第二志愿,本科提前批设置一个预科志愿;(2)本科提前批录取院校增加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专科提前批录取院校为直招士官试点院校、公安院校专科和高职专科航海类专业。志愿设置变化:(1)本科第一批今年仍实行平行志愿,但学校志愿个数由去年5个调整为6个。(2)今年我省在本科第二批次、专科第一批次首次实行6个平行的第一志愿。备注:(1)二本设置6个平行的第一志愿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为A、B、C、D、E、F;(2)每个学校志愿(除预科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调配志愿;(3)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设置六个平等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六个专业及调配志愿;(4)本科第一、二、三批和专科第一、二批均对高考单科成绩名列全省前万分之一的考生单独设置一个学校志愿(以下简称单优志愿)、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调配志愿。单科成绩优异对普通高考语文 或英语单科成绩名列全省前55名(按人数计名次,最后一名包含相同分数,下同)、数学(文)、政治、历史或地理单科成绩名列全省前25名、数学(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单科成绩名列全省前30名的考生,在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专科第二批录取时提高一个批次投档。全省艺术、体育专业统考成绩名列同类专业(美术类专业、音乐学类专业、音乐舞蹈类专业等12个专业)前3名的考生,省内高校艺术、体育专业本科、专科录取时,文考成绩达到省控线而未上学校调档线或文考成绩在省控线下20分以内均可破格录取。加分政策录取加分有瘦身也有取消今年四川高考录取照顾政策,适用于在川招生所有院校,主要分为优先录取、加5分、加10分、加15分、加20分。川南泸州市叙永、古蔺、宜宾市兴文、筠连、屏山、珙县等六个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的考生最高可加50分。今年的高考录取照顾政策除了取消省三好、省优干、省级奥赛一等奖的加分外,还有奥数加分、体育加分和省优秀学生加分分值从20分降为10分,其他常规的加分条件没有变化。加分分值从20分降为10分的项目包括:奥数加分只有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者及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加分分值从20分降为10分。体育加分,除国际级和国家级比赛前6名可获加分外,以前27个加分项目将瘦身为8项。仅有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和羽毛球8个运动项目中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达到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才可以享受加分。川南6县考生最高可加50分根据相关规定,除了原来一直享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宜宾市兴文县外,今年起,泸州市的古蔺、叙永、宜宾市的屏山、珙县、筠连五个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的高考学生,可享受加分优惠政策。其中,对参加文考的少数民族考生,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其他院校加50分;汉族考生本一批院校加10分,其他院校加25分。艺体考生则实行少数民族文考加35分,汉族考生加20分,加分上线;专业成绩上了省控线后,省内院校录取时加5分。而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我省地方属院校录取时加5分,在其它院校录取时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加分条件为,在日前(含31日)取得当地户籍至今,并且要回当地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值得注意的是,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累加。
成人高考录取通知书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成人高考成绩和分数线都已公布,大部分省份的成人高校招生工作都已经进行到了录取阶段,部分省市已经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考生可点击进入我站成人高考频道录取查询栏目,查看自己所在省份的录取情况是否公布。今年各省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才刚刚开始,就有很多考生向我站咨询什么时候能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目前还有很多省市尚未开放录取查询,我站将会第一时间公布各地教育考试院的最新消息,为广大考生提供及时的服务。另一部分已经查询到录取结果的考生十分关心何时能够发放录取通知书。通常来说,成人高考录取工作由每年的12月份开始,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一般为12月底开始。成人高校招生的录取通知书由各招生院校单独发放寄送,而全国各地的录取工作进度和院校的招生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录取通知书没有统一的发放时间。从每年的情况来看,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间从12月底开始,可能会持续到第二年的1、2月份,考生可以关注报考院校官方网站的最新通知,或直接向院校咨询。暂时没有收到通知书的考生也不必着急,确定自己被录取后,要及时查看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间,如果已经发放多时仍未收到,要及时同招生院校联系。本站从一些成人高校了解到,今年录取通知书发放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相关高校的老师介绍,录取结束后,还要经过核对、盖章等多项环节才能完成录取通知书的制作,因而最早也要12月底才能发放录取通知书。还有的院校负责人介绍,该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间预计在明年1月。考生网上报名时都已填写了自己的联系地址,招生院校通常采用快递邮寄的方式将录取通知书寄送到该地址。考生在网上查询到自己被录取后,如果发生了搬家或工作变动等情况,收信地址已经改变,要及时与学校联系,确认自己新的邮寄地址。如果考生地址变更却未及时联系学校,将导致无法收到通知书,最终无法入学,只能来年再次参加考试。因此,考生在录取期间要保持联络畅通。为防不法分子利用成人高考录取进行诈骗,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仔细核对录取通知书与自己查到的录取信息是否一致,防止上当受骗。录取通知书是考生被录取的证明,考生要凭录取通知书与第二年3月前往学校报到,才能办理入学,因此考生要妥善保管通知书。在学校录取通知书发出一周后,如果考生还未收到,要及时与学校联系,确认邮寄地址是否正确。录取通知书中会向考生说明具体的报到时间、地点和需要携带的物品、材料等,考生应在入学前做好准备。
  7月3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布,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种身份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意见中的最大亮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意见同时明确,将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两大目标  6年内建立新型户籍制  意见确定了两大户改目标。  一是,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对于这两大发展目标,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时间点&&2020年。  三个特点  户籍政策的总体调整  据介绍,此次户改有三个鲜明特点:  &&它是对户籍政策的一次总体调整。过去的历次改革一般都是局部调整,这次是在全国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  &&它是一次综合配套的改革,不仅仅改革户籍制度本身。  &&它是对新型户籍制度的一次整体构建,涉及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  四级落户  特大城市推行&积分制&  意见进一步调整了户口迁移政策,按照人口规模来划分并确定各类城市的落户政策。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实行&全面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实行&有序放开&,大城市落户条件实行&合理确定&,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实行&严格控制&(详见图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明确,对于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实行积分落户制度,根据就业、住所、参保、居住年限等指标,设置分值,达到积分方能申请落户。  五项配套  随迁子女符合条件可异地高考  在户籍制度自身改革的同时,各项配套措
  这两天,一段&萧振高三学生跳楼自杀&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这段视频显示,3月13日,平阳萧振高级中学一位高三男生在教室上课时,突然从位置上站起大笑着冲出窗外。而他所在的教室位于教学楼的五楼,后男生在被送往医院急救的途中死亡。 &   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高中生,从教室里跳下?温州网记者赶赴事发学校采访。高三男生跳楼自杀身亡(因高考压力跳楼)   该校各个年级段有重点班、普通班、专科班的区分,事件男生所在的班级是高三6班,为普通班。该男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在班级居中等。
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作出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 &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必修科: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与设计理论、艺术鉴赏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与设计实践、体育鉴赏 但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理科在高二会考前仍进行九门科目。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实际的教学上老师也不太重视,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而在会考或其它的检查之后学校就直接将这些科目从课程表上删除。文科、理科数学上也有所区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理分科制度将逐渐被取消。 2015年山东省高考将取消分科制度。2017年教育部高考方案: 今天,教育部(微博)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5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课程)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多位专家表示,随着今天两个具体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9月份国务院政策已经开始真正落地,也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进入了深水区。 今天出台的政策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据了解,虽然所有科目都在考察范围,但是考察的方式并不相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学生可以在三年时间内可以合理安排考察的科目和数量,各省(区、市)还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学生提供第二次考试的机会,以及更换选考科目的机会。 政策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也就是说,将来学生的高考成绩将会是&3+3&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说。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学生的高考也将从&标配&时代进入了一定意义上的&自选&时代,&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同时,也意味着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将迎来彻底的变革。&浙江省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说,分层教学、走班制等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推广开来。 另外,教育部也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都将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进入档案。同时要严格公示制度,对档案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
我为上暑假补习班,6点半就起了床,却发现爸爸不在家里,不知去哪里了?急忙去问妈妈,妈妈说:“爸爸送货去了。”平时七点钟上学,没有注意爸爸要起这么早送货,原以为消瘦的爸爸是在减肥?原来爸爸每天工作都那么忙,白天要送货,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清点货物,每天都要熬到夜里11点多钟。不仅爸爸累极了,妈妈也挺辛苦的,每天除了家务活外,还要照顾门市上的生意、随时给人家发货,在忙还要抽出时间接送我和弟弟上学放学,平时一点点空闲都没有,看着爸爸妈妈如此不顾身体的忙碌,我忧的是他们的身体,愁的是自己何时才能长大,能够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补习班放学,我回到家,看见爸爸还没有回来,妈妈一人在门市发货,我就放下书包,拿两只干净的茶杯,为爸爸泡了一杯绿茶,为妈妈泡了一杯奶茶,不声不响的放到他们的办公桌上。然后在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帮他们减轻一点负担。看着爸爸妈妈开心喝着我给他们泡的茶,我好开心,午睡后醒来,爸爸妈妈都在我脸上留下深深的一吻。
有忧就有爱,有爱就有忧。在生活中,小朋友你曾有这样的经历吗?下面就听听我曾经历过的这些事情吧!放学一回家,闲得没事做。总会把买的玩具全部拿出来玩,玩具把房间摆得乱七八糟连人都无法走得进来,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总是生气的对我说:“你太调皮了,成天就知道玩,这样下去哪有心思学习,难怪你成绩总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要一见我玩玩具就担忧,生怕影响我学习,虽然责备我,但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担心我的学习,怕我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其实妈妈你不用担心,玩玩具是在开发我的智力,可我学习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真的挺认真的哦。不管我平时多么调皮、贪玩,妈妈虽然对我有烦恼和担心,但是妈妈还是非常爱我。有一次晚上,我肚子觉得有点痛,妈妈走过来一看,发现我一脸痛苦样,急得不得了,二话没说,就送我到医院,经医生检查,才知道是乱吃零食受凉后吃坏了肚子,幸好没什么事,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给我喂了药,妈妈把我抱起来,我在她的怀抱里睡着了。希望世上只有爱,没有忧!
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作出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 &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必修科:语文、数学、英语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与设计理论、艺术鉴赏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与设计实践、体育鉴赏 但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理科在高二会考前仍进行九门科目。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实际的教学上老师也不太重视,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而在会考或其它的检查之后学校就直接将这些科目从课程表上删除。文科、理科数学上也有所区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理分科制度将逐渐被取消。 2015年山东省高考将取消分科制度。2017年教育部高考方案: 今天,教育部(微博)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5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课程)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多位专家表示,随着今天两个具体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9月份国务院政策已经开始真正落地,也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进入了深水区。 今天出台的政策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列入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据了解,虽然所有科目都在考察范围,但是考察的方式并不相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学生可以在三年时间内可以合理安排考察的科目和数量,各省(区、市)还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学生提供第二次考试的机会,以及更换选考科目的机会。 政策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也就是说,将来学生的高考成绩将会是&3+3&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说。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学生的高考也将从&标配&时代进入了一定意义上的&自选&时代,&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同时,也意味着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将迎来彻底的变革。&浙江省考试院副院长刘宝剑说,分层教学、走班制等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推广开来。 另外,教育部也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都将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并进入档案。同时要严格公示制度,对档案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 & 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调整为三大类学生有加分资格。一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二是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三是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加分的前提也是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第一次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作出明确规定,被简称为&8+2&&&保留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的省(区、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测试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8项。各有关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还可根据本地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在上述运动项目之外增加一般不超过两个强身健体项目。 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直系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考生、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初检合格的考生;获省教育厅等五单位共同表彰的&创业明星&称号的对口考生、全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获一等奖的对口考生。都将取消加分和降分资格。 2015年,奥赛与高考将基本脱钩。
记者查阅31省(市、区)的地方招办网站,大部分地区均未出台具体加分政策,不少地区在已经出台的2015年高招报名政策中,均空出了加分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部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具体意见还未出台。
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当地的加分细则并未出台,&需要等国家政策出台后再制定本地政策&。
内蒙古发布的2015年高招报名工作也明确指出,教育部将对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自治区将按有关要求出台新的加分政策。
  关于选修课范式构建等问题的几点思考【选修课】【范式】【构建】【原创】    关于选修课范式构建等问题的几点思考    文/南山道士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8年了。2009年安徽省实现了新课程实行以后的第一次自主命题高考,多数专家认为这次高考自主命题与前边的高考试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而伴随着必修课程的翻新和教材的更换,选修课程及选修教材也如约而至。从我本人这么多年的一线教学体验来看,目前,在县及以下学校中,选修课程的贯彻不容乐观。我校申报的省级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范式及评价研究”试图在解决目前选修课诸多问题中展开一些有意义的探索,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我的调查了解,我县各高中校处理选修课基本分为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基本不开,三所农村中学对于选修课现在基本是不开的,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们的学生基础很差,必修内容的复习以课本为主,能够搞透彻一点就相当满意了,至于选修课内容太多,既处理不完,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一种情况是选得比较少,随便上一下应付上面的检查,没有什么目的;一种情况是围绕高考,作为必修课的补充来学习。这几年来,我校在确定选修课的时候先后选过《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人传记》()《先秦诸子散文欣赏》等。每届的老师在处理选修教材时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是选择一部分文本来教授,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来上。结果选修课不仅失去了“选”的灵活性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魅力,而且也不能像必修课那样成为体系序列,往往也只是浅尝辄止,看上去是围绕高考,但是实际并未获得就有的效率。    因此,如何建立必修课的基本模型,并使之在实践中成为一种范式就成为一种必要。我校近两来在这项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具体的课例研究中,我们有一批热心的青年教师付出了不少的心血,有成功的喜悦,也失败的痛苦。在与老师们接触的过程中,我被老师这种崇高的责任意识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所打动,也自觉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本文正是我与老师一起交流探讨中的一些思考。    一、必须纠正对选修课在基本理念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早就明确提出:“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在我们的一些老师看来,选修课程是作为必修课程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开设选修课的同时一定要弄清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华东师大的倪文锦先生认为:“选修课不再是必修课的补充和附庸,而是语文课程双翼中的一翼,共同构筑了语文新课程。”倪文锦教授对于这一点的认识非常深刻,他从战略的高度阐释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为广大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廓开了思路,对于当今的语文教学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以为,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第二,选修课的重点在“选”。首先应该解决谁来选,毫无疑问,当然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来选。但是,目前在我省大部分高中的现状是,选修课上哪个教材是教师决定的,学生被排挤到了一边,成了“被”选者;其次是选什么,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因为,这同样是老师的事情。第三,选修课的功能是什么,倪文锦先生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是一个完整的翅膀。必修课解决的是双基问题,而选修课的功能在于发展个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既要尊重选修课原来的序列,又要勇于打破现有的序列,按照教师的教学意图对选修课进行重构。我以为,这才是教师的用武之地,这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原来人教版的《外国小说欣赏》的编者把教材分成了八个话题,教师可以选取几个话题来教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其中的一篇作品、一个话题,可以从某一篇突破,落实其中的话题。比如我校唐文婷日在当涂二中参加三县联动的研讨课,就选取了《山羊兹拉特》这篇小说,以“情感”为话题为串起本单元的几篇作品,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当然,在尊重教材序列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有教材序列进行重构,我认为,选修教材首要的是学生选,而在教师这边也可以表现得比较灵活和个性的是教师的重构。经过重构的教材往往会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它更像选修教材。我校教师近年来在选修教材重构方面作了以下尝试。1.《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杜甫漂泊西南时期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徐慧老师执教),徐老师选取了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若干首诗歌串起了“生命意识”的主题;2.《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中外小说作品中人性关怀”(由陈莉老师执教),陈老师选取了《小团圆媳妇之死》《桥边的老人》《清兵卫与葫芦》三篇小说来串起“人性的呼唤”主题;3.《中国小说欣赏》中“中国小说中表现技巧:陡转”(由詹克文老师执教),詹老师选取了《玉堂春》和《安徽省江南十校2008年素质测试语文试卷》之现代文阅读题《飞行员的抉择》等作品来演绎“陡转”这一小说表现技巧的应用;4.《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推荐五首作品赏析(由吴耀新老师执教),吴老师选取了《积雨辋川庄作》《旅夜抒怀》《新城道中》《扬州慢》《长相思》五首作品串起鉴赏的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等主题;5.《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选修小说阅读:情节之陡转”(由袁厚霞老师执教),袁老师选取了《清兵卫与葫芦》《最后一片叶子》等作品串起“陡转”这一主题6.《先秦诸子散文欣赏》中老庄和孔孟作品节选数则(由谢亮老师执教),谢老师试图以先秦“儒家”“道家”两个流派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人身上的统一来印证儒道思想本来可以相互体用的。7.《外国小说欣赏》中《山羊兹拉特》《礼拜二午睡时刻》等小说的赏析(由唐文婷老师执教),唐老师试图使用原来的话题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让学生得到不一样的体验;8.《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长相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作品的赏析(由宋媛老师执教),宋老师试图通过古代诗词中的凝练的语言对今天流行歌曲的影响,来证明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不朽……以上老师的有益尝试,使得我校选修课呈现出较为生动的局面,掀起全校语文教师研究选修课的热潮。另外,还有陈军、疏文娟、张明、吴小燕、郭福来、叶田春、石宏才、查贵军、姜梅寒等老师也都组织专题进行了尝试。    三、找到载体,切准抓手,紧扣文本,防止把语文课上成说教课,政治课,班会课、甚至思想品德课。决不让语文课走样,让选修语文课有十足的语文味,让语文课堂回归本源。    在教材的重构过程中,我们有的教师虽然经过深思熟虑,苦心经营,仍然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失误,出现了明显的败笔。我们认为:教学本该是遗憾的艺术,有了失误,我们都会不满足,我们才会不断的有新的发现,新的体悟,新的创造。在反复的实践中,我们对典型课例开展了认真的反思和细致深入的研讨。如我们有的老师上人性关注的主题时,由于没有准确找到抓手,扣紧文本,所以学生在讨论时偏离了文本,撒得过开,放得过大,造成了语文课缺少语文味的问题。有的老师上比较阅读鉴赏课时,找的点过多,这样使得课堂失去了重心,缺少支点,往往造成了重点不重,亮点不亮的问题。如果像人性的呼唤这样的主题的课能够紧扣文本,抓住人物形象,抓住了小说的要素,从人物的分析着手,人物形象则更加清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扣的是人物形象,而作品的旨归在主题,而主题当然是作家通过“人物形象”暗示出来的!“人性的呼唤”,说到底是关涉作品的主题的大问题,这样的课就一定会更像语文课,也会有更多看点。再如,像杜甫的晚年的作品中生命意识这样的课题,重点表现在哪里?如果这个问题不依文本为抓手就容易上成哲学课、政治课,必须以杜甫的诗歌的情感和主题以及沉郁顿挫的风格为切入点,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同时,又要明确杜甫的诗歌中字字句句包含了浓重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悲。因为诗歌说到底还是情景两端,必须在剖析的时候紧扣诗歌文本的情和景以及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忧虑,这样才能表现出语文的本质。即使是一些表现技巧方面的专题也应该围绕语文特质或者紧扣文本来开展讨论。如:小说的陡转。最好能够围绕陡转的几个方面的作用来展开讨论,把它同小说的几个要素关联起来。    四、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和必修课相比较,选修应该能够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的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坚守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这一位置不动摇。笔者认为这也是选修课的特色。因为选修课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评课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好: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我们教师往往认为自己在上公开课,一定要把自己的特长表现出来,这种认识是不错的,问题在于任何事情必须有个度,这个度怎么把握?我总觉得一个教师总想着要表现自己,这不是教育家的胸怀。表演须少而精,教师的智慧在于引导、引领、启发、拔高,关键处自会出彩。当然,话说回来,并非是课堂越热闹就越好,我们所强调的是,学生必须有切实的思维过程,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情感体验。经历过才会切肤难忘,感动过才会刻骨铭心。并非是选修课才有这样的要求,这是语文教学的通则。笔者曾经在给青年教师培训的时候就反复强调过,青年教师一定要明白在走上讲台的时候,每一步要落实了,不要学花拳绣腿,要去“表演化”。    五、选修课应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心理的深层解读。有学者把高中语文选修课总结为三个层次:即文字――文学――文化。如果进一步提炼则可以看成是:语言――文化。“语文学科的选修课程,需要让学生理解语言,应用语言,逐渐培养起语感,而这并不单纯以考试作为指向;语文学科的选修课程,如要寻求更深远的意义,那么它必定需要负载文化、传承文化。”    在新课程实施早几年,就有专家指出: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若能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此作为一条贯穿高中、大学两个时间阶段的轴线,不仅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使高中语文教育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相接轨,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更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一条贯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价值与诉求的主线。《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比如中国文化中所关注的“和”的思想,和谐的理念与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又如中国文化中所关注的“孝道”,“百善孝为先”等“敬老孝亲”的传统观念,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是我们构建社会文明进步的支柱理念,再比如“清正廉明”这样的为官准则,何尝又不是我国数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的物质,儒家主张“端方”,道家主张“淡泊”,佛家主张“无欲”等等,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在语文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守护的。    六、选修课应该因材拓展,顺势原理,巧作安排,周密设置探究环节,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我们学校在尝试选修课模型的重构时,特别强调探究环节的设置。我们认为:选修课堂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能力为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它应该是更加开放的,更加民主的。在具体课例研讨时,我强调了两种可以借鉴的形式。一是围绕文本,紧扣文本,适当加以发散阐释;一是以文本中理念或哲思为出发点,联系实际,有感而发,我更加赞赏后者,因为在这里往往有五彩缤纷的思想火花迸射出来。这样的探究环节一般可以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课堂自由发言,大家可以援疑质理,相互问难,畅所欲言,不受拘束,说完还要可以再补充,甚至可以针对反方观点发起争论、辩论;一种是笔写的方式,这样的书面形式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缜密,更加严谨,也更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是我对选修课程的开设、选修教材的重构以及选修课范式建立等问题的一点思考,这些观点主要从我们的尝试中来,有些看来还很不成熟,有些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并完善。我们在尝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重重的阻力。但是,不论我们经过怎样的痛苦,我们毕竟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将来我们真正建立式起属于我们自己的选修课范式,也许并不是非常遥远的事。    最后一稿时间日  
  2014年高考备考:诗歌赏析总结    诗歌语言的特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分析,分别是诗歌的内容,语法,风格。    首先,从内容方面    (1)意象语言。如梅兰竹菊这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其特定的意义,象征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他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2)情感语言。“悲”“孤”直接表达感情的;还有间接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    (3)象征语言。大部分是说理诗    (4)特定称谓。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常喻不义之财。大部分引用典故。    其次,从语法方面    (1)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    (2)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3)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4)副词&&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忽”字,把少妇看到柳色想起丈夫的伤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    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起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表颜色的词& 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4)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    一“老”一“肥”,形容词使动,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决非一日之光,却只用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几经风雨,直至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润    关于“诗眼” (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    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    题三闾大夫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幺?    参考答案:本诗诗眼是“怨”。    阅读柳宗元的《江雪》,指出诗中的诗眼并结合全诗简析。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本诗诗眼应为“独”字    赏析1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案】    “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赏析2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隐”“依”。(1分,只答出一个不给分)“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2分)    赏析3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再次,从风格看    第一,了解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x、谢灵运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    李清照―婉约缠绵    陆游――慷慨悲凉    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第二,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一)清新生动&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清新淡雅-- 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二)平淡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例如: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更加耐人寻味,蕴涵哲理。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三)绚丽雄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    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    (四)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五)委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六)朴素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七)奔放豪壮    其特点是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它描写了北国雪景的美丽壮观,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和对祖国山河的喜爱赞美之情。    (八)悲慨苍凉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例1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例2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叙: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析: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评: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例3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叙)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析)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评)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技巧    通常,英语学习,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缺一不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九级语言技能目标英语写作有6点明确的要求。同时列出了写作技能与试题设计的要求和写作评价标准,其测试方式有五种。学生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英语书面表达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法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内容清楚、意思连贯、结构完整、逻辑性强、主题突出、用词准确、文体恰当。一般,要文理通畅,非单纯地翻译。要答卷满意,平时确实需要长期的信心的培养,耐心的启发,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坚持内容、语言、语法、表达、结构、逻辑和卷面等进行规范地训练,而且训练有素。现在,不少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不予或不够重视。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写作,只要求用书面语言基本表达出要表达的东西。一般原则是:不多写、不少写和不错写。现结合存在的问题和多年的教学积累,谈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应注重的五方面。    1 用顺    审准题义,明确情景,看清要求。不少考生写作时,还有不看要求或不看完看全要求就解题的习惯,特别是不注意生词或短语提示,或干脆完全根据所给材料先后顺序逐一翻译。前后不连贯,层次不清晰,逻辑性不强。因此应认真思考材料,找到所要表达的主旨文意及线索,在线索引导下通畅地表达内容,增加可读性。为此,应注意使用and, so, the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first, second,at last, what''s more, I''m afraid, I think等表示过度及连接的词汇,使之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2 用对    对每一个句子都尽可能避免语法错误。通常错处出在:    2.1动词错误    (1)多用。    1)There were five hundred students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the earthquake.(划线部分改为Five hundred)    2)A hero comes from Beichuan will give us a talk tomorrow afternoon. (划线部分改为coming或去掉comes)    (2)缺失。    1)He wouldn’t ∧ able to work out the math problem. (遗漏处加be)    2)It isn’t said that they ∧ often careless in class. (遗漏处加are)    (3)时态错误。    1)Hurry up! Here is coming the bus. (划线部分改为comes)    2)Class start at 8:00 am. (划线部分改为starts)    书面表达可能出现多种时态,但特定时间背景下时态相同。如人事物现状的介绍,应以一般现在时为主;过去的介绍,应以一般过去时为主;日记应以一般过去时为主;通知应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千万不要随心所欲,不假思索地使用,造成大面积失分。    (4)语态错误。由于汉语被动色彩不浓,因此英语表达易受影响,该用而不用,不该用而用be动词。如:    1)He remembered his wallet had ∧ lost in the bus. (遗漏处加been)    2)The matter was happened two years ago. (划线处去掉was)    还有喜欢在动词前面加be动词。如:    3)I am think that I’ll learn how to use a computer. (划线处去掉am)    4)They are decide that they will study harder. (划线处去掉are)    2.2名词单复数混用    1)He wrote an 800-words article yesterday. (划线处改为800-word)    2)It is a ten-minutes walk from here to there. (划线处改为ten-minute或ten minutes'')    2.3冠词错误    冠词属小词,重视不够,影响表达。    1)How do you spell the computer?(划线处去掉the)    2)We should treasure the time because the time is money. (划线处去掉the)    3 用准    用准确地道的语言,不能生涩难懂,不合英语表达习惯。常见现象如下:    3.1单词堆砌    写句子,用语不准,而根据汉语句序进行相应的英语单词堆砌而成。如:    1) Study hard, are because they know is the Hope Project give their chance to go to school. (错)→They study hard because they know it is the Hope Project that gives them a chance to go to school. (正)    2)Welcome you come back to our school to visit. (错)    →You’re welcome back to visit our school. (正)    另外,不重视掌握单词,写作时碰到生词难句就委婉地去解释,用模糊定义,语言生涩难懂,文意混乱,表达不清。如:    Mr. Zhao is good at teaching E he has many good ways to use to teach us. (错)    →Mr. Zhao is good at teaching, and he has many methods of teaching us English. (正)    3.2使用Chinglish    英语作文,受汉语影响,虽语法正确,却不符英语表达习惯。如:    1) 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错)→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正)    2) My height is 180 centimeters and my body is healthy. (错)    →I am 180 centimeters tall and I’m healthy. (正)    语言转换功在平时。简明扼要,表达清楚,是关键所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 用全    初学写作要简单完整清楚地表达,就要把握两个关系:    4.1完整不一定就句式复杂    一味追求新、奇、特、难,容易出错。如:    1) Li Lang, a brave boy who is only 6 years old and that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and that comes from the northwest of the Sichuan Province. (错)→Li Lang, a brave boy who is only 6 years old , and he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from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Sichuan Province.(正)    2)It is not only we students but also our parents and our teachers are kind to the children. (错)→Not only we students but also our parents and our teachers are kind to the children. (正)    4.2简单也不一定就用省略句    在不可省的地方省略,结构就不完整,句意就不明确。如:    1)He studies very hard and kind. (错)→He studies very hard and he is very kind. (正)    2)He doesn''t know what and how to do. (错)→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t. (正)    另外,考试是根据内容和表达给分的,要点齐全,是直接因素。必须注意要点来源:    标题。有些需要标题,却粗心漏掉不写,造成失分。书写标题应力求简洁明了,有较强概括力和针对性,并注意单词字母大小写。    格式。不少应用文需要正确的格式,如通知的开头,常常要交待通知的对象;日记开头,常常交待时间和天气;信件的左上角必须注明写信人的地址和时间,下一行要顶格写上称呼,正文结束后,要有结束语,并签名。    正文。这是全文要点集中之处,应认真思考材料含义,理清大意,将所有要点逐一落实,并检查有无遗漏。    常识性。原材料不一定反应,但仍然重要,既属内容,又承上启下,增强文章可读性。如写通知结尾可用“Don’t forget the time and address.”,“I’m sure you’ll have a pleasant time/a lot of fun.”或“That’s all, thank you.”;写参观欢迎词开头可用“You’re welcome to visit our city.”,“Now,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或“Let me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 to you.”,结尾可用“Now, I’d like t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LI Ping to you.”,介绍结束也可用“That’s all, thank you.”;写信结尾可用“Please give my best regards/love /wishes to your parents.”或“Remember me to your parents!”,“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或“Waiting for your early reply.”    必须注意原则:不多不少。该有的不少,不该有的不写。    5 整洁    文章写好后,应认真修改,不忙于提前交卷,避免大小写及标点符号错误,誊写应尽可能书写工整,布局美观。卷面整洁清爽就会增加得高分机会。    总之,了解、掌握、运用好以上五个方面,就容易得高分。
[01-06] [01-06] [01-06] [01-06] [01-06] [01-06] [01-06] [01-06] [01-05] [01-05] [01-05] [01-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美术统考成绩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