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眼耳鼻舌身意意归于一心是什么意思

六根七窍讲的就是世俗之人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识若贪执外境,分别会有哪些过患?请用比喻一一说明。你对其中的哪个比较有体会?为什么? 参考答案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识若贪执外境,分别会有如下过患:
心识散乱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上,是流转轮回之因。众生无始...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参考答案
(1)《释明论》说:&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
一、傲慢:傲气十足,认为...2.问答题 参考答案
1、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闻法时应专心致志谛听说法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在心里不可四处分散。否则,如同覆口的碗...3.问答题 参考答案
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闻&&听闻佛法;二、思&&思维佛法;
三、修&&mdash...4.问答题 参考答案
一是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二是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三是杂烦恼如毒器之过。第一种过失(耳不注如覆器之过),障碍闻慧,耳朵若...5.问答题 参考答案
(1)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而且上师摄受了我们这些贤劫千佛也未曾调化的浊世众生&&当然,贤劫千佛并未全部...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面境界就明了,这叫闻、思、修--学佛网
&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面境界就明了,这叫闻、思、修
发布:王习训&[ &]&& 日期: 8:21:00&&
《观音三昧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他在这个经上说,观音在我前成佛,他成佛比释迦摩尼佛早,早就成佛了。他成佛做佛那个时候,释迦摩尼佛是苦行弟子,是修苦行的一个佛弟子。  “又《首楞严经》曰: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于古观世音如来,受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法。”  这是讲我们现在说的观世音菩萨,他在无量劫之前有一尊观世音如来,他是观世音如来的弟子。  “受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法。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得无上道。”  《楞严经》上这几句话很重要,把观世音菩萨的由来为我们说明白了。这个人的修行也是无量劫,在古观世音如来,这就是他的老师,在那个地方接受观世音如来的教诲,如来传授他,“受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法”,传法给他,他就修这个法。这个法门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是禅定。“闻思修”叫三慧,菩萨所修的,用这三个字来代表。  “闻”是接触。眼看也叫“闻”,耳听也叫“闻”,身手接触都叫“闻”,就用这一个字来代表,代表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  “思”是明了。不是真的去思想,一接触就明了,这是真的明了。通过思想不是真的明了,通过思想就染污了;不通过思想是真的,用真心,不是妄心。  “修”是什么?“修”是一切的障碍、烦恼统统不起,为什么?你没有通过思考。烦恼从哪里来?烦恼从思考来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思”,一般世间人有问题必须要思考他才明白,所以“思”代表明了。这个地方的“思”,不能有“思”的这个行为。所以这个“思”的意思很深,千万不要错了,不要搞错了。  我曾经早年,大概四十多岁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我在台湾大专佛学讲座里面担任教学。有一天有一个学生来跟我说,她说法师,我今天听这堂课,听完了我下一次就不来了。我说为什么?她说我听了两年了,我不想再听了,我听到懂得很多了。我就想到,听了两年了,是不是回去去研究?她说是的。我说,你学菩萨的“闻思修”?对,我学菩萨“闻思修”。我就告诉她:你这两年所听的,听的是胡说八道,你不听了;回家去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一阵之后,你盲修瞎练。我说你把“闻思修”完全解释错了,“闻思修”是菩萨修的,“戒定慧”是罗汉修的,你没有从“戒定慧”,你哪来的“闻思修”?“闻思修”是高等修行方法,不是初学的;你才初学,“戒定慧”都没有搞会,怎么去搞“闻思修”去了。所以那天那堂课,我就把“闻思修”三个字讲清楚、讲明白。下课的时候问她:下次来不来?来。来就对了,可不能把这个东西搞错了,真的很容易引起人误会,一定要讲清楚。  所以接触就明了;明了就是“思”;明了就不迷惑,不迷就叫“修”。所以它是一桩事情,“闻思修”不能分开的:接触,明了,不迷。从不迷上说是“修”;从明了上说是“思”;从接触叫“闻”,这么个意思。  菩萨“三慧”,“戒定慧”,你看,小乘“三学”,菩萨“三慧”,观世音菩萨用“闻思修”的方法,这是真智慧。  眼接触,明了,不迷;耳接触,耳闻,明了,不迷;鼻嗅香;舌尝味,“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面境界就明了,就不迷,这叫“闻思修”。  “入三摩地”,“三摩地”是得定,这叫三昧。这就是“金刚三昧法”,这“入三摩地”,他就是得到了,证得了“金刚三昧”,于是他在日常生活当中:  “返闻自性,得无上道。”  成佛了,证得究竟圆满。“闻自性”是什么?见性,用眼叫见,明心见性。观音菩萨是修耳根,所以叫“闻”,闻声见性。他是闻心见性的,什么方法都能见性。每个人根性不一样,秘诀就是专一,不能分心。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94集 &2013年月日讲于香港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眼耳鼻舌身意——属于“我”的那一切及其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就是中国人熟悉的观世音菩萨。自在是精神心灵乃至肉体得到自由和解脱的潇洒状态;观——就是要人们学习、观照、实践这一大自在的精神状态。但这又如何下手呢?这就必须如《心经》中听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是智慧义,波罗蜜多是到彼岸义,也就是得通过行甚深般若而达到彼岸的自在和解脱。般若就是般若,为什么叫"深般若"呢?
因为区别于"广般若"。任何学问都有提高(深)和普及(广)两个方面的统一。如科学技术,一是基础科学,必须深入攻关;一是应用科学,使基础科学的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力之中,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没有深般若来成就自己,就谈不上用广般若来"普度众生"了。
般若是有多种层次的,如分为五乘共教般若、三乘共教般若和大乘不共教般若。这是因众生、天人、罗汉、菩萨和佛的认识层次不同而分别设立的,如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一样,各有各的层次和内容。
般若还是多方面的,如实相般若、方便般若、文字般若,如同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样各有侧重。
上面那个20个字的偈语对不通佛法的人来说如同天书,一时半载也说不清楚。360个字的《心经》,则如佛法教科书的纲目,使局外人也能略知门径。熟悉和研究《心经》的都知道《心经》有如下的层次:
一、以五蕴、六根六尘和十八界来说明人生宇宙的结构和框架模式。
二、以颠倒梦想、窒碍恐怖、苦厄等来说明人生的精神心理的感觉与承受的因果关系,并纳入"四圣谛"的苦谛和集谛之中。
三、用色空对立统一的关系,突出佛法"缘起性空"——即以般若之理,为世俗人生指示解脱的途径——并纳入"四圣谛"的道谛中。
四、如法(般若)修行,达到主体精神——心理乃至生命的解脱和成就并纳入"四圣谛"的灭谛(涅磐)之中。对人生留心并有反省习惯的人常常有这样的思维,我到底是谁?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研究历史的人常常对历史发出疑问,什么是历史?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归宿究竟如何?人类社会中的善与恶交融,光明与黑暗并行的原因问在?
沉浸在哲学殿堂中的人也免不了有以下的困惑:世界的起因和终结是什么,生命来源于何处?精神来源于何处,宇宙、生命、精神三者的关系到底如何?
佛教不是哲学,更不是科学,佛教只是宗教。它独特的方法的确是与哲学和科学都不同,但似乎又总有点哲学和科中意想不到的灵气-----那是产生于2600年前古印度的一种深邃的目光。
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的学说应该说是2600年前的系统论和结构论,而且是解释生命——精神乃至宇宙的系统论和结构论。
若以佛教唯识字来细谈这个五蕴、六根六尘和十八界——这是印度从释迦牟尼、弥勒到无著世亲。在中国从玄奘、窥基到梁启超、章太炎、欧阳竟无、太虚、熊十力等从佛菩萨到高僧学者们所致力的浩大思想体系。若从个人来讲,五蕴、六根六尘和十八界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生命、精神和我们认识和正在认识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印度佛学把我们这个精神和物质统一在一起的、有生命的肉体称之为五蕴身,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大因素积聚而成的五蕴身;色是对物质世界的统称,佛教对色的定义是"质碍名色"。质有本质、性质和性能等多层含义。碍指对空间的占有和封闭性及对它物的排斥性。我们的肉体是由氮、碳、氧等多种元素的有机蛋白组成的,包括我们的头脑、躯干、四肢及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组成我们有生命肉体的物质元素,就是来源于自然宇宙中无生命的物质元素,大自然是生命的温床和母体。大自然是大宇宙,而我们则是小宇宙。从庄子的"道在瓦甓"到禅师们的"无情说法"都深刻地指出了物质和精神的这种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色蕴是五蕴学说中的物质部分,而受想行识则是五蕴学说中的精神部分。佛教不是自然科学,它是宗教,而宗教的重心就是人的精神及精神现象。黑格尔在其《生命哲学》中说,生命就是不断把外在转化为内在,叉把内在转化为外在的主体精神。色在受想行识这个主观精神中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同时又被受想行识这个主观精神放到了从属的、次要的地位——现代的人有多少能因自已"受命于天"而感谢和尊重大自然呢?
受是感受,佛教对它的定义是"领纳名受"。
领是领取,纳是受纳,有感觉和储存两重含义。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活动为我们沟通了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储存于我们的心中这是认识活动得以开展的第一前提,没有这一前提,精神自身也失去了依据。没有这一功能,就不是生命体,这也是对生命现象的根本判断,"受"、领纳什么呢?那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分别去感受与它们相应的色声香(泛指一切气味)味触,也就是相应地产生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并储存于我们心中。
我们获得了外部的信息,并能使之储存起来供我们自由取用,这就是“想”。佛教对"想"所下的定义是"取像名想”,如同照像机照了照片,可以随时取来加印一样。这时的想"已独立于眼耳鼻音之外,它没有眼耳鼻舌的功能,却享用了服耳鼻舌的成果。当然,眼耳鼻舌也没有"想"的功能,眼耳鼻舌身是各自为阵,各自管理它们自己的阵地和疆域不能相互介入。而"想"则打破了这个疆域,既可想色,又可以想声香味触等,也就是把感觉升华为表象。这在心理学中叫回忆、记忆。这是认识活动得以开展的第二前提。
但想的功能也是单一的,并列的,不能进行复杂的认识所动。但有它作为基础,才有"行"产生的可能性。"行"的别名叫"思",思维的思,佛教对它下的定义是:"造作名思”。造是发起和改造,作是作为,也就是“行”或“思”能对“想”中所出现的表象进行取舍和改造这是进行判断和推论的基础,是认识活动得以开展的第三个前提。它能对单一的、并列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寻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使人们能作出相应的反映。这已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现象了,并且是意向和动机的起点。
但"行"或"恩"的功能尚是片面的,狭隘的,其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但有了这个基础和前题,五蕴中的"识"就可以大显身手了。佛教对“识”所下的定义是:"了别名识"。了是明了、了达;别是分别、区别,也就是辨别。"识"的功能就比受想行复杂多了,它自身就有心、意识三个不同层次,集起名心,就是佛教八识系统中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思量名意,就是八识系统中的第七识——末那识;了别名识,就是八识系统中的前六种识。第八识的功能,就是作为前面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乃至第六识和第七识的基础和依据,没有第八识的存在,前七识各自为阵,就会使我们的生命和精神系统失调而发生紊乱。第七识是"我"的这种主观意念的策源地,是认识活动区别主观与客观的根本力量,并代替第八识在主观精神和认识中主宰和牵制眼耳鼻舌身和第六识的活动。没有第七识,前面六识的活动就失去了推动和发起的力量。
认识和理性活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六识上。了别名识——第六识因其杰出的能力而独享识蕴名誉的殊荣,第八识和第七识都是让贤而不属其位。当然,眼耳鼻舌身都有识的功能,不然佛教这个八识也就不成其为大识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认识功能是离不开第六识的,只有通过第六识的活动,才能把因前五识而引起的、经过受、想、行、思过程的那些内容得以组织,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所综合阳判断,并得出总体性的综合判断,以认识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调整自已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上是对五蕴的简单解释。
安看起来,五蕴的道理和心理学所谈的差不多。是的,认识的起点在人的认识领域内大多是一致的,不论其地域和人神上的差别。但认识一旦继续前进,差距就会拉大。色受想有识这五蕴的学说,在佛教的教理中,特别在佛教的修行中都有其特定的义趣而与世俗人生的认识有极大的区别,是现代心理学和认识论难以涵盖的,对于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作有关的介绍。
把五蕴的立义从另一个角度展开,就是六根六尘,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十二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叫六根处。六尘又名六境,分别为色声香味触法,叫六生处。佛教对"处"有专门的定义;生长门义。生是初生,长是旧长,门是出生通法的处所,显示出十二处中的系统有机的关系。如六根是精神、认识及其内容的内在依据,而大尘则是其外在依据。其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为色蕴,意这一根则包括了受想行识这四蕴。眼耳鼻舌易与色声香味触相应,而意则与法相应。这里的法,泛指与认识活动相对应的,能成为认识对象和内容的一切自然的、社会的乃至精神的现象、规律和本质等。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用不着认识活动的展开,一个色字就可以作为本体宇宙的终极说明。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同样用不着认识活动的展开,一个意字就可以作为本体精神的终极说明。但认识又从不甘心停留在这个原始的"蒙昧"状态上,它要求清晰,要求进一步的说明。如果六根六尘尚不能解决其中的疑难,那么佛教又推出了它的十八界及其系统性的学说。
十八界是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与六类恨尘共同缘起形成的六类认识的世界,这就是眼界、色界和眼识界,耳界、声界和声识界,鼻界、香界和鼻识界,舌界、味界和舌识界,身界、触界和身识界,意界、法界和意识界。
由六根六尘和六识相结合而组合成的十八界,就是人们全部的精神及其内容。人们的认识活动无论如何开展,都是在这十八界内打转,永远也别想超越于其外。人类的客观与现实的存在就是如此,人类的认识活动、理智活动、情感活动、社会活动就是如此。尽管这六大类交织互融,可以无穷无尽地变化和组合,但仍然不能超越它们自身半步。
这是全部唯识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人生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但佛教的唯识字浩繁艰深,使人视若畏途,但一个人若从自已身上着手,从自己认识上着手,那么唯识学的门径无疑是十分清晰的。
我们都有一个承受着我们生命和全部精神活动的物质的肉体,不论其胖瘦、高矮和美丑,也不论强弱、健残和老幼。在这个肉体上,有一双眼睛供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视觉境象相沟通,认识外部世界众多的明暗、大小、美丑等有色彩、无色彩的物理与几何的空间物体;从山河大地到刮风花雪月,从日月星辰到鸟兽虫鱼。
在这个肉体上,有一双耳朵供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听觉境象沟通——这是眼睛所不能观照的另一类世界,如风雨江河之声,鸟兽虫鱼之声: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这在人类的上会生活中无疑与眼晴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人类文明产生了文字,可以以眼代耳,这并不是眼识的殊荣,功劳是第六识的,只有第六意识才能同旋于前五识中,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
世界是多维的,外部世界也以其不同的性能,以不同的层次展现出它们的存在,并与我们的感官感觉相契合——我们的感官感觉去与之相契合。人们除了能熟练地使用自己的眼耳外,面部上这个灵巧的鼻子,对我们的生存与认识也同样重要,它能使我们感受到眼耳所不能感知的世界。世界只有色泽而没有声音是死沉的、没有生气的,若没有气息则是乏味的,同样是没有生气的。大自然中若没有花草之香,人们的饮食中若没有那诱人的气息,则生活将大大失去光彩。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人们亦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是极为挑剔的,要赏心悦意,除眼舒耳逸外,对气味的选择也是极其的重要。试想,在现代豪华的居室内,如果弥漫着浓厚的腐鼠气,或其它污秽之气,岂不大煞风景。如果在一户农家小院,城中寒舍,虽然没有铺锦裹绣,但却有阵阵芝兰之香,就会给人带来一种舒逸和雅致的情调。眼耳对人的生存保护作用是明显的,能够敏锐地辨别危险的信息但也有其盲区。如果没有这个同样敏锐的鼻子,仅凭眼耳是避不开那些隐蔽的、污秽的、极不卫生的环境,人的健康与生存就会处于危险之中。在美学意义上,一个人失去了眼耳,不会在美感上给人多大的遗憾,如果失去了鼻子也许这个鼻子并不美,那就十分地令人遗憾了。
一日三餐是人们得以生存,并投入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的需要,鼻的功能还在于调节人们对饮食结构的取舍,并与舌头一起,本能地区分可食和不可食的东西。人的舌头,除了发音用于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与情感的交流外,其根本和原初的自然属性,就是主管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了。一是帮助对食物的吞咽,更主要的性能则是对味的辨别。这是百接用古觉所感触的滋味,不同于鼻所嗅到的弥散在空间中的气息。从酸甜苦麻辣的简单品味到鲜美可口及恶心难咽等复杂味觉感受都是舌识的世界。
中国是饮食文化的大国,京苏川粤四大菜系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骄傲,而这个"大",这个骄傲,就建立在中国人的舌头上。古人说过"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的话,饮食的重要性同时证明了舌头的重要性。有人敢于"拼死吃河豚"。可见味觉享受对人的诱惑力。
还有身体的触觉,我们的身体,包括头部、躯干、四肢和内脏器官,都有触觉的功能(躯干和四肢还有负载我们肉体活动、运动、劳动等多种功能)。如冷暖、软硬、粗细、钝锐、痛感、快感、饥饿饱胀感、大小便急时的迫不可待感、健康人的强壮感、生病时的疲软和痛苦感等等。
意识也有它独特的感觉,除了对前面五识产生自觉的感受外,还有总体性的,如舒适感、幸福感、快乐感,及相反的劳累感、痛苦感、忧虑恐怖感等——这是人类进行社会意以油动的心理承受。
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感觉中运动;我们的认识,在这些感觉中开展。人类的追求,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这些感觉的延伸。没有这些原动力,生命和精神都会是麻木和僵化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五蕴、六根六尘和十八界并非人类所独自拥有,人类之外的其它生命族类都有自己相应的这种生命和精神的结构。有些生命族类,其精神状态和结构对人类的认识来说还是陌生的地带,如植物、微生物等。但仍然有零星的科学报告证明,植物、微生物等也有其精神活动。但动物,特别是一些高级动物(未必全是哺乳类、灵长目)它们的的感知功能当然属于精神活动乃至认识活动各有其特殊的发挥。如猫、鹰的视力,猪狗的嗅觉力,海豚鲸鱼蝙蝠的听觉力,蛇类的舌嗅力等。各类动物的身体也各有所长,如鹿马善于奔跑,鹰燕善于飞翔,箭鱼旗鱼善于游泳,老鼠蚂蚁的地下迷宫等。而软体动物如章鱼之类的,简直遍身都是感觉,全身都是武器,其智力也是令人惊叹的。各类生物各有各的所长与它们自己的环境相协调,相适应,从而得以生存和繁衍。现代仿生学和仿生工技,就是以这些生物为师,从它们巧夺天工的特殊功能和构造中去弥补和优化人类感官功能,激发人类的认识灵性,从而使人类获得一些自已原来并不具备的能力和手段。
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最显著特点是人具有高级的、严密的理智活动,并能作为文化的信息积累和流传于人类社会和历史的进程中。不能说人类以外的其它生命种类没有理智活动生命的存在与繁衍,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自然和环境的理智行为,相对于人类而言,其它物种的"灵气"显得过于单一和微弱。现代动物学家,特别是那些参予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爱和尊重其它生命的、并与之进行情感交流的动物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许多动物都有高低不等的智力活动。大象、狗、马、海豚和灵长类动物的智力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许多昆虫,如蜜蜂、蚂蚁类,不仅有相当高的智能,而且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高度的组织能力。
六根、六生与六识共同组成的这十八界,是对生命与环境的统一的最好说明。任何一种自然生命体,都是与其环境合为一体的,其根、尘、识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也就是它们的生存能力、生命形态和结构能和谐地与其环境相融合、相适应,既不过分,也不欠少,足以保障它们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除非遭到人类社会行为的粗暴和愚昧的干预。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用现代生态学、生命学的观点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在人类现有的视野内,至少在太阳系内,只有地球上才存在着生命。从宇宙范围来看,从生命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其意义是平等的。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是互为兄弟姊妹,是生机盎然的地球生命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生态学认为,个体生命物离开了群体就意味着死亡;单一的生命类群离开了生态网就意味着绝灭。这不仅是生命科学、生态科学上的意义,也是生命伦理学上的意义,并将成为下一世纪人类文明的主要课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