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性失语的康复训练一年半后还能的恢复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蒋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命名性失语治疗思考(转载)
对于大部分语言治疗师来讲,命名性失语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这是因为临床上我们接触到的真正的诊断为命名性失语症患者是极少的,而在所有失语症类型中,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命名障碍,各类型失语症在各自的恢复进程中都可表现为以命名障碍为主的临床失语模式,甚至命名障碍可能是有些失语症患者恢复期仍遗留的唯一语言障碍。也就是说,命名性失语症是以命名障碍为主的一种失语症类型,但命名障碍与命名性失语症二者本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名性失语症是指急性期病变引起的以命名障碍为主的失语症,经典理论认为其病变部位为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结合区,以流利型但缺乏实质性词的口语表达为主要临床特点,口语理解和复述可完全正常或轻度缺陷,是否伴失读和失写与其病灶大小及范围有关。在我从事言语治疗3年多的时间里,我接触到的纯命名性失语症患者只有2例。诊断为命名性失语症的患者虽有命名障碍,但实际上口语表达仍部分保留。患者在说不出词时可描述该词的功能,如说不出扇子,但可以说“热啊。。。有风”,并同时做出用扇子扇风的手势。患者也可接受选词提示,可从治疗师列举的名称中挑出正确的并说出来。治疗纯命名性失语的患者时,我们要做的主要任务就是命名训练。我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命名(呼名训练):对物品或物品图片进行命名,通过语音提示,语义提示,复述等途径辅助患者成功命名,之后逐渐减少各类提示直至患者命名成功。2.分类命名:在没有实物或图片等视觉输入的基础上,每次给患者提出一个分类,让其在一定时间说出一定数量的名称。如在1分钟内说出15种水果的名称。在过程中加入语义提示,动作提示,语音提示及复述等辅助途径。3.语句完成命名:向患者展示不完整的语句或段落,让其补全,如“小明突然觉着头晕,妈妈赶紧带着他去(?)找(?)看病”,尽量让患者直接说出括号中名称,口语表达困难时让其或帮其阅读整句,也可辅以书写训练。4.听问答命名:向患者提出问题,让其直接回答名称。如“你晚上躺在什么东西上睡觉”,让其回答。提示方法同前。5.联想命名:向患者描述一种场景或活动,让其说出和这一场景或活动相关的事物名称。如说出第二天要去郊外爬山需要准备的东西,或今晚给家里人准备一顿晚餐所需要的食材。提示方法同前。6.小组训练:把功能相近的患者聚集在一起,让患者和家属及实习学生一起做类似于“一个比划一个猜”或“一个描述一个猜”的游戏,增强趣味性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命名训练。以上是我自己在临床上一边摸索一边运用的方法,望各位同行指正。如上所述,临床上单纯的命名性失语虽然少之又少,但各类型失语症所表现出的命名障碍问题却多种多样,对于广义的命名障碍的机制与临床表现,我通过查阅文献在这里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至于各类失语症中具体的命名训练内容,请大家参照话语泉往期介绍的各类失语症诊疗思路。对于命名障碍的机制,可以分为从神经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和从认知心理学加工模式方面的研究。尽管各研究结果有差别,但命名障碍大多涉及左大脑半球的颞,顶,枕叶。颞枕顶三级皮质使直观知觉转变为抽象思维,并将有组织的经验保存在记忆中,在命名过程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以视物命名为例,首先物品或物品图的视觉印象经视觉径路传入至视觉皮质,继而传至优势半球角回,确定与物品有关的概念,激活在Wernicke区储存的名称,由Broca区激活发音计划,最后传至运动皮质下部,说出名称。由此可见,命名是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但刚刚也只是以视物命名为例,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名词均是可以用图或物显示的,如抽象名词。对于广义的命名障碍,患者在谈话过程中出现的找词困难也不能用上述理论解释其机制。总之,命名及命名障碍的机制还有很多未揭开的谜,有待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进步。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41
蒋茜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蒋茜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蒋茜大夫提问
蒋茜的咨询范围:
熟练掌握脑瘫的康复治疗,语言康复中常见病症的评定及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并发的失语症;脑瘫、智力障碍等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吞咽障碍和构音障碍等方面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
尤其擅长失语症的治疗、吞咽障碍的治疗和语言发育迟缓的 治疗。并能熟练开展吞咽造影检查。(别名:健忘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诊断详述
命名性失语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如何缓解和预防?
  患者言语、书写能力存在,但词汇遗忘很多,物体名称遗忘尤为显著。如让患者说出指定物品名称则更显困难,如经人提示可立即将该物名称说出,但不久又迅速遗忘。命名性症受损部位为枕叶和颞叶交界区,主要是Brod-mann37区及21区、22区的后部。  性失语的鉴别诊断:
  1、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病人听理解障碍突出,表现为语量多,发音清晰,语调正确,短语长短正确,但缺乏实质词。病人长答非所问,虽滔滔不绝地说,却与检查者的提问毫无关系。病变位于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
  2、症:也称表达性失语症、口语性失语症、皮质运动性失语等。为Broca氏区,即第三额回后部的言语运动中枢受损时引起,症状特点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治疗
  对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已持续了近1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心理学和言语病理学的介入,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的治疗方法.缪鸿石在总结这些治疗方法提出可大致分为3类:①传统方法或直接法:针对患者的听、说、读、写等某一言语技能或行为,利用组织好的作业进行训练;②实用法或间接法:只着重交流能力的改善,并不限定采用何种交流方式,也不针对患者特定的言语技能或行为,目的在于恢复患者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技能的方法;③代偿法:主要用对侧半球功能或体外仪器设备来补偿言语功能不足的方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您最近浏览的症状
猜您要查找的疾病是:
命名性失语相关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命名性失语早晚期自发康复中的年龄获得效应
下载积分:2498
内容提示:命名性失语早晚期自发康复中的年龄获得效应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2:52:2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命名性失语早晚期自发康复中的年龄获得效应
官方公共微信女子车祸后患上命名性失语症 认识的东西叫不出名字_新浪新闻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胡誉怀报道:遭遇车祸后,19岁的惠州女孩周选红突然“变傻”,对于“笔”和“水杯”等诸多日常事物,她都叫不出名字,但却清楚该事物的功能。医生诊断,原来周选红患上了命名性失语症,而病因与其车祸时大脑受损有关。
  周选红家住惠州市惠东县大岭镇。今年4月26日凌晨两三点,她搭乘朋友摩托车回家时遭遇车祸,导致重型颅脑损伤,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周选红逐渐清醒,但却叫不出事物的名字。
  “医生指着笔问她是什么?她回答说是用来写字的。指着键盘问她是什么?她就模拟敲击键盘的动作。”周选红的姐姐周选花说,“有一次,她要我们给她拿洗澡毛巾,结果她说成了抹布,我们给她抹布,她说不是,而是用来洗澡的。我们带她出去买水果,她经常也是半天说不出想要吃的水果名称。比如说葡萄时,就说一串串的;说番石榴时,就说圆圆的,里面有很多籽的。有时,我们想锻炼她,说你要是说不出水果的名字,我们就不买给你吃,她就跑过去念水果的标签。”
  6月2日,周选红转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一步治疗。据该院神经外三科主任鲁明介绍,患者的症状属于命名性失语,系车祸时损伤左侧大脑半球颞叶所致,患者丧失称呼某物名称的能力,但能叙述某物是如何使用的。鲁明表示,通过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尤其是专业的语言治疗,可以让患者的语言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
  经过一个月治疗,周选红对于常用的生活用品基本能够叫出名字,但对水果和动物的名称识别仍然比较困难。“我知道它们是什么,也知道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我只是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而已。”周选红说,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时十分着急和气恼,现在也习惯了,因为可以用“猜谜语”的方式与家人沟通。 编辑:常青藤  (原标题:女子车祸后患上命名性失语症 认识的东西叫不出名字)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所谓的“底“就是空头大于多头变成多数人经过判断买入,少数人经过判断卖出现象的转折。你以为自己判断了股市的底,但是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判断也是自己判断依据的一部分呢?如果连风险都无法清晰的区分,在投资上是很可能吃亏的哟!
我经常想想那些美国孩子,然后想想房东家的这个孩子——有些话,美国人好像是故意说给中国人听的。每当我想起那位在候机厅里推着婴儿车到处转,哄孩子的爸爸;每当我想起那位推着婴儿车晨跑的爸爸;我就觉得中国人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此前统计数据有误,以新发布的数据为准。数百亿元的收支情况,统计出现些微偏差在所难免,但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省会城市出产的高考状元数量更多,分布也更为集中。高考状元的分布地图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版图的反映,要破除这种省会城市对状元的垄断,需要从根本上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平衡教育资源分配,弥补落后地区的先天不足。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1例分析
热度34票&&浏览117次
时间:日 16:07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后命名性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1例资料,总结治疗方法。结果& 通过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表现为识字能力有所恢复。结论& 失语症作为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治疗期间一定要谨慎。[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失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是指发病后的2周内[1]。失语症作为一种获得性语言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亦是重要的致残因素之一。2013年3月四川省中收治了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患者,分析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方法,现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68岁,因语言障碍1+天为主诉入院。表现为能明白事物用途但不能准确说出事物的名称,表达能力下降,书写障碍,阅读障碍,不伴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不伴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查体:血压145/88mmhg,神清,记忆能力下降,定向能力正常,计算能力下降,右利手双眼活动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对称,伸舌轻度右偏,悬雍垂左偏,未见水平及上下眼震,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指鼻实验灵活,轮替实验稳准,闭目难立征(-),偏身深浅感觉正常,腱反射对称正常,病理征(-),脑膜刺激征(-)。既往有长期吸烟史,每天1包左右。急诊CT未发现明显灶。头颅MRI回示:左侧大脑颞顶叶区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范围约41×39mm,累及大脑皮层,脑回略肿胀。MRA: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颈内动脉颅内段、双侧大脑前、中动脉、后动脉未见确切血管狭窄,未见畸形血管团影。DTI+纤维素示踪:可见颞顶叶区大片纤维素缺损。颈部血管未见异常外周血管多普勒未见异常。示:顺钟转,左室高电压。胸片未见异常;腹部超声回示:胆囊结石。甘油三酯1.74mmol/L,血糖5.5mmol/L,余无特殊。NIHSS评分结果5分。西部失语症检查(WAB)记录表示:复述差的(0~4.9),完全性,左侧顶颞叶大灶。临床(定位:左侧颞顶叶区,定性:缺血性):1、脑梗死;2、命名性失语。1.2& 治疗& 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200mg/d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20mg/d调脂,大定风珠加减,给予依达拉奉20mL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刺五加注射液100mL平补肝肾、活血化瘀,甲氯芬酯0.5g营养神经。还使用了针灸、语言训练帮助患者提早功能训练。入院后14d改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为100mg/d,并停用依达拉奉。入院后1个月复查MRI提示左侧大脑颞顶叶梗死区有少许出血灶。遂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用三七粉活血化瘀治疗。2& 结果入院4d后,患者语言功能开始恢复,表现为可说出一小部分常见的物品名称。入院后14d,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表现为识字能力有所恢复,能理解简单句子,能读出常见事物名称,但对不常见事物只能理解其用途,不能正确说出名称:如棉签、听诊器。患者好转后自诉记忆能力较患病前差,但经治疗后有所好转。随访4月,患者仍无躯体症状,说话流利,识字,能稍正确的读出和理解书上内容,能正确说出经常练习事物的名称,对不熟悉的物品仍不能正确说出。见图a~h。&&&&注:图a~e为患者MRI图像资料;f、g、h为患者DTI+纤维素示踪成像结果。其中a~d为患者患病初时图像,e~f为患者治疗1个月后图像3& 讨论语言中枢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多在左侧。临床实践证明,右利者(惯用右手的人),其语言区在左侧半球,大部分左利者,其语言中枢也在左侧,只少数位于右侧半球。语言区所在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研究表明,有26%~38%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2-4]。各经典语言区的划定: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Broca区),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完全性失语——优势半球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累及额、颞、顶叶的大范围病灶,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Broca区前部或上部,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后部的顶、颞或颞顶分水岭区,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优势大脑半球分水岭区大片病灶,命名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中下回或颞枕结合区,传导性失语——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皮质下[5-6]。但在实际情况下,各种类型的失语是互相混杂的,患者并不能像标准的失语一样失语,而是各有侧重。该患者损伤了左侧颞顶叶区并累及大脑皮质,病灶范围大,但并未出现偏瘫,偏身运动感觉障碍等症状,说明该患者主要损伤左侧优势半球的语言中枢。在脑卒中急性阶段,病灶部位是决定失语症类型的主要因素,如左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Broca失语,左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Wernicke失语,左深部白质的弓状纤维束及缘上回病变引起传导性失语症,优势半球分水岭区病变引起经皮质性失语,左额顶颞叶病变引起完全性失语症,左颞顶枕结合区病变引起命名性失语症等。Kreisler等进一步总结失语言语障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非流利型失语与额下回后部、壳核、半卵圆中心、顶下小叶受损有关,复述障碍与外囊、内囊后部病变有关,听理解障碍的病变部位位于颞上回后部至外囊或额下回,图片命名障碍和找词困难与前语言区、后语言区病变或与皮质下结构包括丘脑有关,言语错乱主要与颞叶及尾状核有关,音素错语与外囊、颞叶后部、尾状核有关,语言持续现象与尾状核头部有关等[7]。失语症的严重程度与经典语言中枢受累与否相关,失语程度严重的患者多累及经典语言中枢。正如Kertesz等指出的损伤部位是失语症严重程度的最重要因素,如颞上、中回、缘上回、角回及皮质下白质区域的损伤引起的失语症往往较为严重,病灶大小则为次要指标,如小的梗死灶但语言功能区完全损伤比大梗死灶但未伤及语言功能区引起的失语更难恢复[8]。近年来新的影像学手段不断运用到临床,如PW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等。DTI是基于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测量的成像方法,可无创监测脑组织微结构及纤维束解剖连接的改变[9],以便医生精确定位并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该患者弥散张量成像(DTI)+纤维素示踪显示颞顶叶区存在大片纤维素缺损,损伤较重,预后较差。而该患者最严重的症状是命名性失语,与DTI提示的左侧颞顶叶区大片纤维素缺损对应。但该病人同时存在阅读障碍,表现为不能正确读出看见的字。这可能与患者感觉性语言中枢发出的纤维素部分受损有关,且患者的阅读障碍较命名性失语恢复较差。这是否提示传导束受损较皮质受损更难恢复,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刘鸣.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50-59.[2]&Bersano A,Burgio F,Gattinoni M,et al. Incidence of aphasia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PROSIT study[J].Stroke,.[3]&Pedersen PM,Jorgensen HS,Nakayama H,et a1.Aphasia in acute stroke:incidence,determinants,and recovery[J].AnnNeurol,l995,(38):659-666.[4]&谢琪.卒中后语言功能重组的机制[J].当代医学,2011, 17(21):103-105.[5]&周延华,王东.失语症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杂志,):36-37.[6]&陈莺,李焰生,王智樱.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失语亚型与经典脑皮质语言中枢的关系[J].上海医学,):818-822.[7]&Kreisler A,Godefroy O,Delmaire C,et al.The anatomy of aphasia revisited[J].Neurology,):.[8]&Kertesz A,M cCabe P. Recovery patterns and prognosis in aphasia[J].Brain,-18.[9]&Assaf Y,Pasternak 0.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based white matter mapping in brain research:a review[J].J MolNeurosci,):1-61.&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94 (34次打分)
慧聪行业联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命名性失语症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