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乐至县吴仲良中学幼儿园

乐至吴仲良中学招聘信息
&& 乐至吴仲良中学
最后更新时间:
乐至吴仲良中学招聘信息
&&乐至吴仲良中学
四川省乐至县吴仲良中学 简介  校门四川省乐至县 吴仲良中学坐落在乐至县城中央,东临天池公园,西接帅乡大道,南望南塔景区,北达陈毅广场,是一所颇具规模的完全重点中学,现有教学班65个,在校学生4700余人。学校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设,环境幽雅,花草成趣,布局和谐,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是学生陶冶情趣、读书求知的理想场所。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实行了“一快二实三艺体四平行”的办班体制,各年级开办有教改实验班,艺体特长班,平行教学班,新高一开办有网络直播班,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潜质,选择不同的班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低入口、高产出”就是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好的说明。学校往年高中新生招生时,全县中考成绩在前1000名的考生就读我校的多数年份在10%以下,但高考近几年上本科线人数均占县内本科上线人数的35%以上,优生“产出”是“入口”的三倍以上。近三年上本科线人数每年已接近500人,在资阳市市范性高中中,我校本科上线率已跃居前列。高考学生质量也有很大提高,近几年向全国各类重点高校输送了百名以上优秀毕业生,其中14岁的李欣宇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当年全省唯一的少年大学生);高考乐至理科状元余光建、文科第二名胡玉梅等特优生;姚友春2007年高考取得资阳市文科综合第一名;郭白霏获09级高考文科县第三名。学校摔跤队三次代表资阳市参加省级运动会,先后获得了金、银、铜牌共15枚,还培养了4名省级摔跤队员;学校足球队在市首届综合运动会中夺得了足球赛冠军。
  教学区仲良人奋勇拼搏、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今天的仲良中学已是满园春色,“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接踵而来。但是,仲良人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却,因为宇宙无限,真理无穷,追求理想永无止境
  良人奋勇拼搏、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今天的仲良中学已是满园春色, “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中国青少年俱乐部”“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单位”等荣誉接踵而来。访吴仲良先生与“爱心堂”  四月九日上午,春光明媚,和风送爽。我受吴仲良先生外侄江绍堂先生之邀,赴位于乐至县城中“吴仲良中学”内的“爱心堂”,拜会刚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吴仲良先生,并为我写的《有感于吴仲良先生捐资助学》一文定稿。
  九时许,我走进“爱心堂”二楼展厅,首先受到了身为乐至县侨联名誉主席的江绍堂先生的热情接待,他放下正在整理的字画,立即把我介绍给他的舅舅美籍华人吴仲良先生,并一起走进会客室落座。
  眼前的吴仲良先生已经85岁了,精神癯铄、步履稳健,说话中气很足,面带微笑,是一位慈祥善良、和蔼可亲的耄耋老人。我们首先给《有感于吴仲良先生捐资助学》定稿,补充纠正了两三处错讹,便开始了正式访谈。在谈话中我发现吴仲良先生的记忆非常清楚,思维仍然敏捷。我们虽是初次见面,但我们却能一见如故娓娓漫淡。仲良先生说,他于日出生在乐至县龙门乡三星桥圣灯村。姊妹三人,上有一兄一姐。两岁多的时候,父母在一年中先后离他而去,只好寄养舅家放牛。十岁左右至重庆探望打工的哥哥,并当起了穿街过巷叫卖花生、瓜子的小贩,以后受雇餐厅,辛苦操劳,历尽艰辛,省吃俭用,并积蓄参股经营餐饮。抗战胜利后,东下南京经营餐饮业,不久内战 兴起,复辗转上海、无锡、汉口、广州等地,后被迫随店主赴台湾合营餐饮,以后独自在台北经营“四川饭店”、“江浙东升楼菜馆”、“江浙东升园菜馆”、“上海乐露春菜馆”、“三六九饭店”等,生意红火,享有盛誉。因家庭变故,先后两任妻子离异、病逝,心力交瘁之际,遂于1968年应朋友之邀赴美国纽约,集资合营“四川饭店”、“重庆饭店”、“北京饭店”、“成渝饭店”,主要把家乡四川的菜系风味和中国其它菜系风味带给异国朋友和旅居华人侨胞。由于经商诚信,经营有方,川味独特,生意十分火爆,食客如云,在美国纽约十六街成为餐饮巨擘,由当年一介孤儿小贩一跃而成为美籍华人中之佼佼者也。这难道不是吴仲良先生创造的一个奇迹吗?吴先生的创业精神正是炎黄儿女刻苦勤奋、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面对眼前慈祥、平易、朴实而谦和的老人,令人肃然而生敬意。更为难能可贵的还是,吴老先生身居海外近四十年,无时不在思念祖国、故土、家乡、亲人。无奈浩瀚烟波,天涯阻隔,国情殊易,邦交不通,只有遥望东方,情寄飞鸿而已。终于等到1979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恢复邦交,吴老先生立即申请回国,与隔绝30多年音讯,仍然健在的哥哥、姐姐、原配妻子和长女文琴相会,畅叙阔别,喜极而悲焉。吴老先生从此开始了横跨太平洋的亲情联系,每年都要回国两次。吴仲良先生更以一名海外游子对祖国、故土、民族、亲人的眷恋、关爱的赤子之心,开始了他在晚年的伟大事业――捐资助学,贡献桑梓。
  当我问到吴仲良先生是怎样想到“捐资兴学”并为之一再解囊时,他说,我于1982年回到我的家乡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三星桥圣灯村扫墓探亲,那时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看到乡村学校校舍简陋,设施不齐,农民孩子衣衫不整,不少辍学。他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回想当年,自己不能读书,没有文化和这一生做事创业的艰难,这是难以让一般人理解的。吴先生举出一个实例,是他某年曾借一笔巨款给某人,由该借款人出具一份借条与他,由于他不识字,结果被人写成他借了某人的这笔钱,还要逼他还本付息,你看这真是不识字的活天冤枉啊!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仲良先生毅然决定以自己毕生奋斗,勤俭积蓄的资金,倾囊奉献给家乡桑梓,他说“国家兴盛,经济繁荣,国民教育,成败系之”。从1986年开始,吴老先生逐年先后为家乡内江、资阳两市所属的市、区、县共捐款1800多万元,建成中、小学各15所,共30所学校和1座敬老院,1座幼儿园。这些学校分布在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等市、区、县的城市和农村。这些冠以吴仲良先生和他的儿子、女儿、孙子姓名的中小学校配备一色全新设计、修建的校舍、操场和教学设施,并由当地教育领导机关配备德才兼备的教师任教。广大中小学生以能到吴氏命名的学校读书为荣,这些学校在吴仲良先生的直接关怀下,资助贫困学生成才,规诫恶习学生改正,整顿校风、校纪,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卓著成绩。成为当地瞩目的名校,不少已经名列省市重点学校。
  吴仲良先生倾囊捐资助学,振兴桑梓教育事业,受到家乡父老乡亲的交口称赞,并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赞誉,为各级侨界同胞尊崇。从1997年起,吴仲良先生连续8年均获邀赴北京国庆观礼的殊荣,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更荣登天安门城楼阅兵,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F基、温家宝等的多次接见和欢宴。2002年,四川省侨联特聘吴仲良先生为名誉主席,先生可谓恩荣有加,海内闻名矣。但是,看到眼前的吴仲良先生慈祥可亲,平易朴实,一口道地的四川乡音仍然不改,这正是平凡之中见伟大,纯朴之中见精神。吴仲良先生的做人,已达人中之“至善、至美、至尊、至纯”了啊!
  在场的吴仲良先生的外侄江绍堂先生也是60开外的人了,他不时插话补充,谈话气氛十分融洽。当问及吴仲良先生现在的家庭和子女状况时,吴老先生说,他先后结婚四次,共有五女,二男,女儿以“文”字排辈,分别命名琴、纯、洁、雅、致。长女文琴为原配夫人(现住重庆)所生,现在美国,已经62岁了;小女文致为第四位夫人所生也已31岁;五个女儿各有子女若干。大儿文森40多岁,娶妻系乐至三星桥人,生子元鑫(次孙);次子文林生子元明(长孙)、元奇(三孙),子孙绕膝已达数十人矣。吴老先生说,他一辈子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所以他的子孙个个都受过很好的学校教育,现在子孙中只有三女文洁夫妇,女承父业经营餐饮业外,其余分别任职在各个部门、行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更表现吴老先生不忘炎黄子孙根本的是,他要求子女嫁娶对象必是中国人,在家里一律只讲中国话,并且给以传统的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啊!吴老先生一家旅居海外数十年已传三代,而乡音不改,念念不忘炎黄故土的赤子情怀,这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崇高啊!这不正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的民族精神吗?
  吴仲良先生以自己和子孙的姓名命名、捐建的学校,并让子孙回国参加所命名学校的师生活动,按吴仲良先生的意思就是要儿子、孙子不忘祖国、故土、民族、亲人,要热爱国民教育,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并且要把这一“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意思。吴仲良先生还注册20万元,设置“吴仲良教学奖励基金会”,亲自担任会董,如今这笔基金已达362万元之多,它象及时雨一样撒播给了贫困的莘莘学子们,这对国家人民又是多么大的一份贡献啊!
  “爱心堂”坐落在乐至县城中“吴仲良中学”山顶大田径运动场的南边,是为了表彰和纪念吴仲良先生“捐资助学”的爱国善举,由四川省侨办出面集资修建的一座中式古建筑。主体两层作为两大展厅,后面局部四层,由著名书法家岑学恭先生题写“吴仲良爱心堂”六个白色的大字非常醒目。走进“爱心堂”院门,只见一对石狮雄踞厅门左右,厅门两楣对联系乐至县百岁老人刘克生先生撰写,内容高度概括了吴老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赤子情怀。厅外正面柱廊左侧立有黑色花岗石纪念碑一座,镌刻刘克生先生撰写的《吴仲良先生传略》。走进大厅,迎面塑立吴仲良先生的半身铜像一尊,慈眉善目,形象逼真,形体比真人要大,江绍堂先生给我和吴仲良先生摄下了以铜像为背景的合影。铜像左右展屏分列,上下两层展厅布置大致相同,分别以文字、图片、实物,展示了吴仲良先生生平事略、家庭情况和在海内外活动照片,更设专栏依次展示所有捐资兴办的以本人和子孙姓名命名的中小学学校的活动剪影,包括文字、图片介绍。两层展厅左右和后方分设7个文物书画陈列室,布列吴仲良先生收藏的名人、名家字画复印件。和各界为吴老先生与“爱心堂”题赠的书法、绘画作品,其中不乏精品、墨宝。吴仲良先生和江绍堂先生陪我一一参观并作介绍。吴老先生早年仅读私塾半年,虽家贫辍学,但由于聪慧好学,虽为生活饱经风雨,但勤学奋勉之心不改,故吴老先生能够阅读、写作、欣赏字画,从其黔印“吴仲良收藏”的众多名家字画,即可见其鉴赏之功已登大雅之堂矣。其收藏中有康有为、孙中山、于右任、蒋介石、冯玉祥、杨森、韩邦彦等清末、民国以及现代名家墨宝,不少还是题写了“吴仲良先生雅正”的非卖收藏品呢。
  与吴仲良先生在接待室谈话并亲自陪同我一一参观两个展厅和每一陈列室后,吴老先生和江绍堂先生还陪着我参观了“爱心堂”前面的大田径运动场,这是吴仲良先生捐建的一座大型的400m×8条环形跑道的现代化全塑胶铺设跑道、绿茵足球场的现代化标准田径运动场。拥有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高低杠、单双杠、健身房等一应体育器械、设施,田径运动场内可以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与“爱心堂”隔操场相望,建有标准的检阅台和观礼台,足以容纳上万人同时观看比赛。操场四周一带矮墙围护,四外居高观景,远近风光尽收眼底。我们走过校园大道依次参观了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学生食堂大楼和教师、学生宿舍等处,江绍堂先生指着紧挨校区的一个山湾说,那是李家湾,已征为校区共有几百亩地,将要用来修建新的实验大楼和教学大楼,以后的新校门就在湾口正在修建的一条通衢大道边。可以预见,今天已经名列重点中学的这所完全中学校,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此时,吴老先生已经连续三个小时全程陪我谈话、参观,但他精神仍然很好。我们一行再回到“爱心堂”走进一楼书房,吴老先生和江先生要我写下一点什么留作纪念。此时已近正午,我遂欣然命笔,即兴赋赠《吴仲良先生赞》藏头诗一首,冠以“仲良兴学功德无量”八字作为句首,展纸以大楷书于四尺宣纸之上,后加小注补缺焉。书毕,受到吴仲良先生和在场的江绍堂先生以及“爱心堂”负责人李荣先生的称赞。李荣先生随即拿出精装硬皮“爱心堂”重要留墨簿,要我再用小楷题写该诗于首页以作压首纪念。待书毕,时过正午,吴仲良先生舅甥坚留共进午餐,餐中盛情相待,而吴老先生自己举箸以素食为主,不用酒水、饮料,并强调要吃饱、吃好,不要浪费。作为以经营餐饮闻名海内外的餐饮业巨子,对待饮食却是如此的清淡、俭约,不正体现出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古训吗?吴仲良先生真不愧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啊! 罗 允 琪
  附:古风《赤子情》一首作结
  少小孤贫别乡亲 劳碌奔波逾八旬 遍尝人世千般苦 海外难忘故国情
  子孙家教炎黄嗣 华夏风尚世代遵 勤奋致富餐饮界 皓首思根故里行
  倾囊捐资兴学校 无悔助学育后生 爱心堂启千秋祀 吴氏学兴万世钦
  另附:《吴仲良先生赞》(藏头)
  仲翁辛酉乐至生 良字为铭塑魂灵 兴业奔波海内外 学海苍茫苦无门
  功在千秋希望远 德懿行美世人钦 无字丰碑传千古 量才育英铸国魂
  雁城知足斋主人
  罗 允 琪 赋赠
  丙戌年季春吉旦
  注:本文作者系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资阳教学点”负责人,资阳市雁江区作家协会
  会员,原资阳市、雁江区多届人大代表。2009年四川省“恒通杯”青少年摔跤锦标赛  2009年四川省“恒通杯”摔跤锦标赛7月15日,2009年四川省“恒通杯”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在资阳市乐至县隆重开幕。省体育局副局长温建出席开幕式,资阳市副市长郭永红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本次比赛于7月15日至18日在该县吴仲良中学摔跤馆举行。共有来自全省各市、州、扩权强县试点县的21支代表队、36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乐至县吴仲良中学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1月批准的“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批准文号:体群字[2008]12号),是在县民政局依法登记、在县物价局依法办理《收费许可证》、在税务局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的法人实体。
  俱乐部租赁乐至县吴仲良中学体育运动场馆对外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旨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热忱欢迎本校学生及全县青少年来俱乐部开展体育活动。我校国家级体育俱乐部  一、俱乐部最高权力机构――俱乐部理事会
  顾 问:唐 勐 陈儒筠 郭启太 唐顺德 曾凡友 李 炜 蒋义祥
  理 事 长:邓祖明
  副理事长:刘仕兵
  理 事:王晓林 罗凯兵
  成 员:陈玉明 颜邦辉 蒋 勇 冷永光 杨胜华 刘少文 覃文多 常 青 王云忠 王洪武 吕泽林 魏必康 王 成 罗 冰 各年级组长
  二、俱乐部理事会执行机构――俱乐部办公会
  办公室:刘少文 负责俱乐部办公会会议记录和俱乐部会员造册、发证宣传工作 王云忠 执行理事会决议、制定俱乐部运作模式,领导各组开展各项工作
  训练组:王洪武 负责安排并培训教练员、督促教练员制定培训计划
  场地组:魏必康 负责器材的发放、场地的管理与维护
  安全组:吕泽林 负责俱乐部场馆对外开放期间的安全工作
  财务组:王 成 俱乐部会计 罗 冰 俱乐部出纳
  三、专、兼职教练及职责
  本人职责
  王云忠
  领导各工作组开展各项活动,负责青少年国际式摔跤培训工作
  王洪武 吕泽林
  负责足球培训工作
  吴家财 杨勇军
  负责篮球培训工作
  魏必康 杨晓莉
  负责排球、羽毛球培训工作
  杨洪华 阳 艳
  负责青少年健身、健美操培训工作
  陈秀杰
  负责青少年乒乓球培训工作
  荣俊辉
  负责武术培训工作
  四、俱乐部体育培训项目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摔跤、武术,健身、健美操等
  五、俱乐部场馆对外开放时间
  各场馆均实行有偿对外开放服务,收费按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场馆对外开放时间如下:
  1、早上6:00-7:00(限本校会员)
  2、下午4:30-6:30(限本校会员)
  3、星期六、星期日:上午8:00-11:30,下午2:00-6:00领导班子  蒋义祥:书记 、校长
  王晓林:副校长 罗凯兵:副校长 邓祖明:副校长
  刘仕兵:副书记
  颜邦辉:校长助理、政教主任 陈玉明:办公室主任
  杨胜华:总务主任 冷永光:安办主任
  蒋 勇:教务副主任 刘少文:教务副主任
  吴洪荣:教务副主任 覃文多:政教副主任
  李玉军:教科副主任 谢 晖:团委副书记
  卢永好:总务副主任 企业招聘职位&&
尚未发布职位或职位已过期,请您继续留意
企业未公开或您还没有登陆,请登陆后再查看: |发布时间:
来源:县教育局 阅读次数:1399
资教办[2015]72号
  资中县教育局办公室
  关于201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通知
  各中学、中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经县教育局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审核,决定批准《古诗文教
  学中培养传统文化意识的实践研究》等69项申报课题,为2015年度县级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见附件)。课题名称以批准文件为准,研究周期从发文之时起二至三年。其他未批准的课题,各学校可以酌情批准为校级课题。
  请相关学校认真做好今年批准的1项省级课题、10项市级课
  题和69项县级课题的档案建立和过程管理,认真做好开题规划。省、市级课题开题,应向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市教科所理论室)申请,并指派专家参与。县级课题要报县教研室同意后,方能开题。
  附件:1.资中县2015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目录
  2.内江市2015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目录(部分)
  3.四川省2015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目录(部分)
  资中县教育局办公室
  资中县2015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目录
  1.古诗文教学中培养传统文化意识的实践研究
  资中二中 黄丽 刘勇 吕婷蔚 卓果 钟丽
  2.高中政治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资中二中 简晓东 郝建军 周钱 鄢晓霞 张丹
  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资中二中 魏萌 曾珍 古淑倩 康晓宇 刘赛群
  4.新课改下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对策研究
  资中二中 杨廷均 刘莉 张小燕
  5.学科教学向网络化、在线化拓展的操作性研究
  资中一中 刘有 刘莲 刘贤华 曾令奇 王城
  6.电子白板在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资中一中 胡刚 闵文琦 邓新耀 吴学芳
  7.小学数学针对性设计练习实践研究
  银山镇中心学校 甘王平 钟仕昌 刘代刚
  8.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
  银山镇中心幼儿园 兰海 刘蔓 雷红 张琳 曾荟洁
  9.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苏家湾中心校 王铖 李涛 黄卫东 詹光胜 刘谦
  10.农村学校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孟塘镇中心学校 张弓 兰袖菁 张明辉 刘彭春 马力
  11.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途径的实践与研究
  孟塘镇中心学校 李精英 吴超 肖兵 李竞 邹军
  12.初中数学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研究
  狮子镇中心学校 隆秀 吴迪 饶显康 邓勇强 陈国凤
  13.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策略研究
  狮子镇中心学校 罗健 邓盛英 孙孝银 李程怡 曾亚
  14.发展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轮职业中学 赵萍 杨杰 杨秀兰 李颖
  15.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
  发轮职业中学 曾代菲 罗菊华 宋明 肖群红 刘晓辉
  16.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自主管理能力,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  
  甘露中学 甘德贵 肖银富 严川 杨素仙
  17.&培优补差、差异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甘露中学 蒋德军 隆陈 汪凯 李建新 魏开英
  18.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龙山乡国政小学 王仕敏 尧兰兵 雷庆超 邹丽红 孟光荣
  19.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龙江中学 刘春 秦洁 任菊英 唐天兵 张红丽
  20.农村学校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龙江中学 游媛 宋鹏 温小平 曾毅 张涛
  21.初中思想品德与历史学科课程资源有效整合的实验研究
  高楼镇中心学校 周琼 刘昌勇 杜娟 温勇 陈茂祥
  22.群文阅读教材内外结合的组织策略研究
  高楼镇中心学校 刘军 王梅 周燕 余长翎 梁善军
  23.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高楼镇中心学校 张智 陈黎明 黄艳辉 钟柳 王娟
  24.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高楼镇逸夫小学 王鹏 魏强 许晓萍 周代梅 曹徽
  25.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研究
  太平镇中心学校 唐长伟 张忠全 刘兰 刘艳梅 王丽
  26.小学数学后进生心理问题及转化和培养的研究
  太平镇天宝寺小学 袁会智 张德才 王国盛 周辉
  27.关于山区小学构建书香校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金李井镇豹岭小学 刘永文 刘凡友 袁昌林 李辉 黄国全
  28.农村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研究与对策
  金李井镇中心幼儿园 田静 崔华群 王丽 黄艳 邹丽清
  29.新时期书法艺术与写字教学实效性探讨
  兴隆街镇五皇小学 朱军彪 梁娟 罗彬 饶勇
  30.农村学生写作难点及对策研究
  走马镇中心学校 鲁诗韵 毛红英 刘婷 夏春梅 陈辉
  31.全面构建学校良好人文教育环境的实践与研究
  走马镇中心学校 刘兴俊 卢仕龙 黄琼 钟方秀 丁秀媚
  32.新授课课堂结构&&九步教学法研究
  骝马镇玉带小学 张世禄 兰海燕 赖朝晖 简川云 罗丽娜
  33.农村学校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归德镇中心学校 肖读文 刘期斌 周吉文 唐宁 兰鸿
  34.利用值日报告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归德镇中心学校 王礼君 肖琴 刘桂红 邹慧 邓默
  35.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
  板栗桠乡中心学校 王彪 张怀扬 赖丽娟 李林
  36.提高初中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宋家镇中心学校 隆建 罗静
  37.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
  顺河场镇中心学校 杨元生 许长青 邓莉 钟小风
  38.乡村学校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顺河场镇阳鸣小学 马永川 江家秀 李正春 郑泽英 何敏
  39.农村中学英语创新型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陈家镇中心学校 雷林 罗春艳 张旭 李雪 黄洁
  40.开放数学课题辨析、认识及实践的研究
  陈家镇拥共小学 段超 陈昭 李斌权 杜秀治
  41.农村幼儿园实施多元化美术教学研究
  球溪镇中心学校 张安静 潘常春 周婧 吕丹王敏
  42. 校本教研与学校信息化建设高效融合策略研究
  球溪镇中心学校 王兴国 肖维佳 陈鹏 黄诚 赖常平
  43.农村寄宿制学校信息环境下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研究
  球溪高级中学 黎静 刘奕 邵华 韩凌云 刘己平
  44.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从文本视角转向学本视角的实验研究
  球溪高级中学 徐世华 陈丽 杨敏 张中文 徐廷辉
  45.运用信息技术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球溪高级中学 叶彬 邓秀容 周英 刘新星 吴智强
  46.网络环境下农村高中数学新课改资源开发与整合及应用误区的研究 
  球溪高级中学 李晓君 周丹 邹潇丽 朱虹宇
  47.农村中学历史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实验研究
  球溪高级中学 朱宏 孙先勇 吴涛 林学良 吴永兵
  48.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球溪高级中学 朱碧辉 陈诗建 刘小平 蒲葳 银薇
  49.将民歌融入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重龙一幼 杨文峰 王佐珍 蒋佩雨 林洁
  50.幼儿园快乐体操的研究与推广
  重龙一幼 李燕 易小丁 胡兰 徐秀敏
  5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重龙镇西街小学 叶群莉 颜虹 桂小艳 尹平 江涛
  52.提高学生家庭作业质量的策略研究
  重龙镇中心学校 彭名秀 倪方媛 樊忠泽 陈敏 张琼
  53.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的设计与策略
  重龙镇中心学校 邵亚波 隆琪 陈林 曾建超 李莉
  54.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化的研究
  重龙五幼 李呈宇 陶跃 刘英 刘璨 李祥华
  55.半浸入式英语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研究
  重龙三幼 刘强 刘婷婷 陈俊利 黄群 黄圆华
  56.对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研究
  重龙三幼 缪春萍 洪嘉 李倩 杨文风 海维巧
  57.小学中段古诗文群文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水南镇中心学校 夏华贞 李庆华 马玲 李晓玲 余梅
  58.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研究
  水南镇实验学校 曾芸艳 赖丽芳 毛成君 张选辉 王莉苹
  59.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水南镇实验学校 李永春 王奇 段立新 刘晓群 雷勇刚
  60.小学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吴仲良第五小学 陈丽佳 刘俊 魏秀华 徐小娅 陈锐
  61.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具和学具使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
  马鞍镇中心学校 廖勇 龚斌 彭红 彭世菊 周丹
  62.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研究
  马鞍镇中心学校 崔益堃 高兵 朱武 贺蓓
  63.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学习所需品质的研究
  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周玲 段立华 饶琼 杨丽 黄丽
  64.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 培养写字兴趣&研究
  发轮镇中心学校 朱俊霞 邹红 陈红 朱萍 李雷
  65.教师多媒体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转化策略研究
  明心寺镇中心学校 黄义清 毛顺利 彭勇建 周方勇 陈念国
  66.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的研究
  明心寺镇田坝小学 姚娓 黄书武 唐朝明 周伟 张琼
  67.培养留守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明心寺镇明坝小学 王欢 罗杰 刘仕伟 曾玲 张嘉裕
  68.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明心寺镇万福小学 李乾永 简建英 卿琼丹
  69.农村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方式的研究
  明心寺镇中心幼儿园 林娅 张红梅 林海燕 何璠 雷胡
  内江市2015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目录(部分)
  1.利用小学语文&微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资中县水南镇中心学校 刘兰 曹健 冷敏 张超群 卿洁
  2.信息技术环境下,梦想课程中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资中县水南镇实验学校 李焱 雷君 王丽 王莉苹 曾芸艳
  3.高中古诗文探究式教学实验
  资中二中 潘利英 刘朝成 彭英 张爱萍 陈丽菊
  4.学科教育下的中学生水资源科学教育探索
  资中二中 张素华 崔秀梅 李敏 曹刚
  5.体验式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资中二中 刘盛福 熊莉 唐雁 曾珍 钟建平
  6. &鲶鱼效应&在农村寄宿制高中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伍文森 陈楠 吴思君 孙先勇 阳梅
  7.提升农村学生理科实验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
  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林华文 刘小华 钟万明朱琅 寇春香
  8.影响农村寄宿制中学单亲家庭学生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内江医科学校
  陈友毅 刘光辉 何平 周英 李长英
  9.基于校园网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
  资中县重龙镇中心学校 刘怀智 邹巍 彭瑶 王祥彬 李勇
  10.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研究 资中县公民镇楠木寺小学
  吴兰英 熊立新 付忠 黄明友 张琼莲
  四川省二○一五年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目录(部分)
  以&微课&为载体提升农村小学中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
  资中县水南镇中心学校
  叶俊英 林中柱 邓雪梅 梁晓芳 李毓敏
  抄送:市教科规划办。
  资中县教育局办公室 日印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仲良中学周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