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ce jonathann ive什么时候离职

热门推荐:
  他早已离开 Google ,却又重回 I/O 2016 大会,在现场当了一天的主角;
  三年前他从 Google 离职时,各路花边新闻闹得满城风雨,今天他却带着一款新公司与 Google 合作的产品,重回旧主的年度开发者盛会,踌躇满志;
  ――他就是 Hugo Barra,前 Google的 Android 部门副总裁,现在的小米国际业务副总裁。
  Hugo Barra 1976 年出生于巴西第三大城市,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美景市(Belo Horizonte,亦译作贝洛奥里藏特市)。1995 年,他考取了老家的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就读电气工程学。刚读到大二时他就入选了学校交换项目,转校至美国最优秀理工院校之一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拿下了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硕士学位,外加一个管理学的学士学位。除了学习出色,Barra 还热衷于学生工作,当选了 MIT 2000 届学生会主席,还在那一届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致辞。
  在校期间的 Barra 简直集学霸、管理者和创业天才于一身。除了上面那些成就之外,毕业那年他还跟自己的同班同学一起创业,成立了一家名为 LOBBY7 的软件公司,开发手机上的语音识别技术。这家公司在 2003 年被软件公司 ScanSoft 收购,而 ScanSoft 在 2005 年被 Nuance 并购。后来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Nuance 成为了苹果设备语音助手功能 Siri 的重要技术供应商。
  Barra 随并购加入 Nuance 的同年,一件注定将在移动计算历史上记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事情发生了:Google 收购了 Andy Rubin 创立的移动软件公司 Android。
  Barra 在 Nuance 快速成长,与此同时,Android 也在飞速发展着:2007 年 11 月,Google、索尼、三星、高通、德仪等一线移动厂商宣布成立了“开放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而该联盟后来也成为了 Android 硬件生态的代名词。Barra 看到了 Google 在移动市场的潜力,于是在 2008 年 3 月加入了 Google,到 Google 移动团队的伦敦办公室工作,并在两年后正式加入了 Android 部门。
  Barra 很快就成为了每次 I/O 开发者大会以及其他各种发布会上的发言人,而 Android 业务自身的发展也很迅速。
  软件上,Barra 经历了 Android 从不算流行的 3.x 版本过度到最流行的 4.x “冰激凌三明治”、“果冻豆”以及“奇巧饼”版本的研发过程;不仅如此,在 Google Now 语音助手服务的开发过程中他也提供了自己的过往经验;硬件上,他还负责了原生设备产品线下最受欢迎的三款产品 Nexus 4、5 和 7 的研发。由于业绩出色,Barra 在 2012 年被擢升为副总裁,全权负责 Android 业务。
  就在人们以为 Barra 在 Google 的事业一帆风顺时,2013 年底一条重磅消息突然传出:Barra 离职了!他在自己的好友,同时也是小米天使投资人 Robin Chan 的介绍下,加入了当时创立刚满 3 年,却已经在中国风生水起的小米,担任国际业务副总裁。而与此同时也传出了不少花边新闻,称 Barra 卷入了与 Google 公司创始人 Sergey Brin 的争执,并最终导致了他的离职。
  有人认为 Barra 的决定不明智,在 Google 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有人指出,考虑到 Google 在那之后更换 CEO、拆分了公司,如果 Barra 留在公司,一定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甚至成为 Alphabet 旗下独立公司 CEO 都不无可能。也有人认为小米的职位也很不错。彼时小米已经推出了创立以来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米2,手机年度出货量逼近 2 千万且增速夸张,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五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也刚宣布了推出智能电视产品线,前途一片大好。
  但不管怎样,Barra 还是将小米视作自己事业的新起点,为之付出,而小米也给了公司第一位海外高管极大的自主权。小米联合创始人,Barra 在 Google 的前同事林斌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去哪些海外国家走,执行什么策略,除了必要的公司讨论之外,完全由 Barra 决定。2014 年 2 月,Barra 在新加坡发布了小米以及红米产品线进军海外的消息。随后他又在自己的老家巴西,以及印度等国家,宣布了小米在这些新兴市场的策略。
  不光是产品和市场,Barra 的工作也涉及到了小米公司层面的发展策略。比如,去年 4 月小米宣布接受了印度工业巨头塔塔集团名誉主席 Ratan Tata 的一笔小额投资,而投资的谈判过程中也有 Barra 的功劳。
  Barra 还继承了自己在 Google 发言人的工作,扮演了小米这家中国互联网色彩浓厚的公司对外发言人的角色。
  2014 年,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athan Ive 发表了小米抄袭苹果的言论,而 Barra 则回应,就算iPhone 6,也长得有点像HTC的手机,但苹果做了大量改进。某种程度上,两者的设计语言是相似的。“我们的设计师、工程师被伟大的产品激发了灵感。坦白来讲,现在谁又不这样做呢?”当时也有人问他,为什么小米借鉴现有产品的频繁程度太高,他则认为原因在于公司太年轻,设计师缺乏自信。
  另一件比较好玩的事是,Barra 和老板雷军去年在印度一起发布 Mi4i 手机,后者蹩脚的英语被好事者剪辑成了鬼畜 MV,而 Barra 积极地在自己的 Twitter 上转发了这则视频。不得不说,Barra 成功让很多人对小米“路人转粉”……
  2015 年 2 月,Barra 跟林斌回到了美国旧金山,宣布了小米正式进军美国市场。然而上架销售的小米品牌产品,只有生态链企业的耳机、智能手环以及移动电源,并没有小米的三大核心产品:手机、电视和路由器。这是由于,美国运营商在手机市场上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对与小米成功所依赖的互联网模式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小米仍需时间在美国市场建立相对完善的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而美国消费者对于服务的要求非常高,不保证用户体验及售后服务无异于自毁名声。
  好在,Barra 找到了新的合作点。
  在小米进入美国一年后,在 I/O 2016 开发者大会上,Google 给了它,以及代表它的 Hugo Barra 一个展示的舞台。Barra 给美国人民带去的第一台小米核心产品,是与以前老同事合作的 Android TV 版小米电视盒子。这款产品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仍然具有小米特色,但内容和体验与原生 Android TV 如出一辙。如果说在东南亚以及印度推销手机是小米给他的任务的话,那么这台 Android TV 小米盒子则更像是作为小米高管的 Barra 对自己前东家的献礼。
  就连Android 设计负责人 Matia Duarte 也不得不承认,小米在扩展 Android 平台上功勋卓越。小米与 Google 是从公司文化到产品线规划都十分迥异的两家公司,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在做两件事:让 Android 变得更好,让更多人用上 Android。
  我们在今年的 I/O 大会现场上看到,Hugo Barra 一如既往的热情,与 Google 的前同事、熟识的记者、以及来到 Android TV 展台参观的观众热情地聊天,而且还多了一个作为小米高管的标准动作――自拍。
  美国,加州和 Google I/O,算是 Barra 的第二故乡,而恐怕没有什么,比衣锦还乡感觉更好的了。
  微信订阅 PingWest 品玩请关注公众号:wepingwest ,有品好玩的科技,更早一步看到。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2791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三年前他离职 Google 加入小米闹得满城风雨,今天他却重回到 I/O 2016 成为主角-国际-@中国_物联网
你好,游客
三年前他离职 Google 加入小米闹得满城风雨,今天他却重回到 I/O 2016 成为主角
来源:品玩&
  他早已离开 Google ,却又重回 I/O 2016 大会,在现场当了一天的主角;
  三年前他从 Google 离职时,各路花边新闻闹得满城风雨,今天他却带着一款新公司与 Google 合作的产品,重回旧主的年度开发者盛会,踌躇满志;
  &&他就是 Hugo Barra,前 Google的 Android 部门副总裁,现在的小米国际业务副总裁。
  Hugo Barra 1976 年出生于巴西第三大城市,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美景市(Belo Horizonte,亦译作贝洛奥里藏特市)。1995 年,他考取了老家的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就读电气工程学。刚读到大二时他就入选了学校交换项目,转校至美国最优秀理工院校之一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拿下了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硕士学位,外加一个管理学的学士学位。除了学习出色,Barra 还热衷于学生工作,当选了 MIT 2000 届学生会主席,还在那一届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致辞。
  在校期间的 Barra 简直集学霸、管理者和创业天才于一身。除了上面那些成就之外,毕业那年他还跟自己的同班同学一起创业,成立了一家名为 LOBBY7 的软件公司,开发手机上的语音识别技术。这家公司在 2003 年被软件公司 ScanSoft 收购,而 ScanSoft 在 2005 年被 Nuance 并购。后来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Nuance 成为了苹果设备语音助手功能 Siri 的重要技术供应商。
  Barra 随并购加入 Nuance 的同年,一件注定将在移动计算历史上记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事情发生了:Google 收购了 Andy Rubin 创立的移动软件公司 Android。
  Barra 在 Nuance 快速成长,与此同时,Android 也在飞速发展着:2007 年 11 月,Google、索尼、三星、高通、德仪等一线移动厂商宣布成立了&开放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而该联盟后来也成为了 Android 硬件生态的代名词。Barra 看到了 Google 在移动市场的潜力,于是在 2008 年 3 月加入了 Google,到 Google 移动团队的伦敦办公室工作,并在两年后正式加入了 Android 部门。
  Barra 很快就成为了每次 I/O 开发者大会以及其他各种发布会上的发言人,而 Android 业务自身的发展也很迅速。
  软件上,Barra 经历了 Android 从不算流行的 3.x 版本过度到最流行的 4.x &冰激凌三明治&、&果冻豆&以及&奇巧饼&版本的研发过程;不仅如此,在 Google Now 语音助手服务的开发过程中他也提供了自己的过往经验;硬件上,他还负责了原生设备产品线下最受欢迎的三款产品 Nexus 4、5 和 7 的研发。由于业绩出色,Barra 在 2012 年被擢升为副总裁,全权负责 Android 业务。
  就在人们以为 Barra 在 Google 的事业一帆风顺时,2013 年底一条重磅消息突然传出:Barra 离职了!他在自己的好友,同时也是小米天使投资人 Robin Chan 的介绍下,加入了当时创立刚满 3 年,却已经在中国风生水起的小米,担任国际业务副总裁。而与此同时也传出了不少花边新闻,称 Barra 卷入了与 Google 公司创始人 Sergey Brin 的争执,并最终导致了他的离职。
  有人认为 Barra 的决定不明智,在 Google 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有人指出,考虑到 Google 在那之后更换 CEO、拆分了公司,如果 Barra 留在公司,一定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甚至成为 Alphabet 旗下独立公司 CEO 都不无可能。也有人认为小米的职位也很不错。彼时小米已经推出了创立以来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米2,手机年度出货量逼近 2 千万且增速夸张,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五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也刚宣布了推出智能电视产品线,前途一片大好。
  但不管怎样,Barra 还是将小米视作自己事业的新起点,为之付出,而小米也给了公司第一位海外高管极大的自主权。小米联合创始人,Barra 在 Google 的前同事林斌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去哪些海外国家走,执行什么策略,除了必要的公司讨论之外,完全由 Barra 决定。2014 年 2 月,Barra 在新加坡发布了小米以及红米产品线进军海外的消息。随后他又在自己的老家巴西,以及印度等国家,宣布了小米在这些新兴市场的策略。
  不光是产品和市场,Barra 的工作也涉及到了小米公司层面的发展策略。比如,去年 4 月小米宣布接受了印度工业巨头塔塔集团名誉主席 Ratan Tata 的一笔小额投资,而投资的谈判过程中也有 Barra 的功劳。
  Barra 还继承了自己在 Google 发言人的工作,扮演了小米这家中国互联网色彩浓厚的公司对外发言人的角色。
  2014 年,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athan Ive 发表了小米抄袭苹果的言论,而 Barra 则回应,就算iPhone 6,也长得有点像HTC的手机,但苹果做了大量改进。某种程度上,两者的设计语言是相似的。&我们的设计师、工程师被伟大的产品激发了灵感。坦白来讲,现在谁又不这样做呢?&当时也有人问他,为什么小米借鉴现有产品的频繁程度太高,他则认为原因在于公司太年轻,设计师缺乏自信。
  另一件比较好玩的事是,Barra 和老板雷军去年在印度一起发布 Mi4i 手机,后者蹩脚的英语被好事者剪辑成了鬼畜 MV,而 Barra 积极地在自己的 Twitter 上转发了这则视频。不得不说,Barra 成功让很多人对小米&路人转粉&&&
  2015 年 2 月,Barra 跟林斌回到了美国旧金山,宣布了小米正式进军美国市场。然而上架销售的小米品牌产品,只有生态链企业的耳机、智能手环以及移动电源,并没有小米的三大核心产品:手机、电视和路由器。这是由于,美国运营商在手机市场上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对与小米成功所依赖的互联网模式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小米仍需时间在美国市场建立相对完善的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而美国消费者对于服务的要求非常高,不保证用户体验及售后服务无异于自毁名声。
  好在,Barra 找到了新的合作点。
  在小米进入美国一年后,在 I/O 2016 开发者大会上,Google 给了它,以及代表它的 Hugo Barra 一个展示的舞台。Barra 给美国人民带去的第一台小米核心产品,是与以前老同事合作的 Android TV 版小米电视盒子。这款产品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仍然具有小米特色,但内容和体验与原生 Android TV 如出一辙。如果说在东南亚以及印度推销手机是小米给他的任务的话,那么这台 Android TV 小米盒子则更像是作为小米高管的 Barra 对自己前东家的献礼。
  就连Android 设计负责人 Matia Duarte 也不得不承认,小米在扩展 Android 平台上功勋卓越。小米与 Google 是从公司文化到产品线规划都十分迥异的两家公司,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在做两件事:让 Android 变得更好,让更多人用上 Android。
  我们在今年的 I/O 大会现场上看到,Hugo Barra 一如既往的热情,与 Google 的前同事、熟识的记者、以及来到 Android TV 展台参观的观众热情地聊天,而且还多了一个作为小米高管的标准动作&&自拍。
  美国,加州和 Google I/O,算是 Barra 的第二故乡,而恐怕没有什么,比衣锦还乡感觉更好的了。
相关新闻 & & &
& (06月02日)
& (05月23日)
& (06月07日)
& (06月01日)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Jobs 的病情不明中,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就传开了:。
知乎上的艾丁宝问:如果 Jonathan Ive 辞职,会给苹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一下子写了不少。事后看看范凯的回答,觉得自己也许是想的太多了,毕竟乔布斯还是 CEO ,事情发展不会这么快。但愿,我是错的。
苹果极简风格的设计从很早就开始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 Macintosh 体现的就已经很明显。今天,白色银色的使用已经成为苹果的品牌标志,相信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改变。
这个消息真正让人担心的是:
这是否意味着 Jobs 真正离去?
是否意味着 Tim Cook 的清洗的开始?
虽然很凑巧,希望, Jonathan Ive 仅仅是合同到期想离开而已。
Jonathan Ive 以一个设计师的身份占据副总裁的位置,保证了苹果产品的设计导向。否则,很难想象苹果全线产品会有如此统一的风格。( Sony 同样以设计见长,但是看看他的产品线?)
乔布斯重视品味,可以重用 Jonathan Ive 保证这一点。而 Tim Cook 是一个工作狂,健身狂和运营者。他被广泛报道的事迹是有效的提高了苹果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了库存。
如果乔布斯离去的同时, Jonathan Ive 不能留下,也许意味着设计师的话语权被降格。同时,新任 CEO 的品味堪忧。(如果他是因为没有意识到 Jonathan Ive 的价值而不能相容的话)。
同时缺少乔布斯和 Jonathan Ive 是苹果在顺境中从来没有面对过的情况:以前乔布斯离职中 Jonathan Ive 是在的。
乔布斯不在苹果,而 Jonathan Ive 没有被重用的时候?苹果的 CEO 也是一流的运营者,处境却一团糟。
今天,苹果能成功的几乎独占整个产业链,是建立在一个非常高风险的基础之上的:超出对手很多的 UX 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AppStore 是以此为基础修建起来的围墙。
前两点对提高品牌识别度有巨大帮助。而苹果产品的很多附加值,是建立在品牌上的。
如果这真的是源于设计方面争论的权力斗争,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独立,级别够高的设计师顶替 Jonathan Ive ,那苹果区别于其他公司的美学特征就有可能被威胁。(本来,市场就已经越来越凶险了。)
这种特征很重要吗?”社交网络”里面是怎么说的?
不酷了?那你就完蛋了!
(当然,今天苹果还有 AppStore 。苹果丧失设计特征也不会真的完蛋,但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iOS老大离职内幕:拒绝为地图问题道歉
来源:作者:纳言责编:黄幻凌
10月30日消息,,消息人士透露,拒绝为iOS地图问题道歉是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斯科特?福斯特(Scott Forstall)离职的主要原因。
福斯特在苹果任职期间负责iOS软件业务,他将在明年离开苹果,目前暂任苹果CEO蒂姆?库克的顾问。据透露,在iOS 6内置的地图应用广受诟病之后,苹果公司少有地为新地图应用向公众道歉,但福斯特却拒绝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道歉信上。
福斯特拒绝道歉的具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据透露,福斯特认为,对于地图应用数据质量问题的抱怨是对事实的夸大,因此拒绝签署道歉信;最终,出现在苹果道歉信上的是CEO蒂姆?库克的名字。
此前曾有报道称,福斯特与负责设计的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等其他高管关系不佳,艾维曾拒绝和福斯特出现在同一个会议室里。
消息人士透露,福斯特向来都不接受批评,在苹果并不受好评。此外,他的离职也给了艾维重新设计iOS用户界面的机会。据称,两人在界面风格问题上分歧严重,福斯特倾向于模拟真实物体的“拟物化”设计,而艾维却坚决反对这种风格。艾维可能将在预计于2013年发布的iOS 7上对用户界面进行调整。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onathan kos rea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