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葫芦岛双树小学小学老师苏姗

学年第一学期教师读书交流优秀读后感学年第一学期教师读书交流优秀读后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点击数: 次
&&读《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有感
&&&&&&&&&&&&&&&&&&&&&&&&& 时冬梅
&&& 在每一位老师的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许多感动心灵的故事,而师爱就是这些故事的主线。师爱像一汪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师爱像一股暖流,化解师生间的冷漠与隔阂。
捧读书中一个个感动心灵的教育故事,让我看到每一位师者无不是在教育工作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们爱学生、爱教育,用真心和真情为教育事业做出微薄却不可或缺的贡献!
我也在读书的间隙盘点着过去,盘点着曾打动过我的点点滴滴&&
子淇在收餐盘时,尿裤子了。
老师懂你,你是想做个为大家服务的好孩子。当老师轻轻地给你换好裤子后,你悄悄地趴在老师的耳边说:&老师,下次不会这样了。&
语希在考试前哇哇大哭,脸儿都憋紫了。
老师懂你,你担心考试,怕第一次考试考砸了。在老师的安慰下,你平复下来,认真地投入考试,你成功了。
峻铭在&少年之星&的评选中落选了,伤心至极。
老师懂你,优异的成绩让你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而时不时的捣乱违纪又让大家为你失望。当老师鼓励你取长补短,再接再励时,你点点头,坚决地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当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健康茁壮地成长,当看着班级工作一天天走向正轨,成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我和孩子们欣慰地笑了。让我欣慰的不仅是班级获得的荣誉,还有我对每一个孩子的爱。因为我懂得他们的烦恼,懂得他们的困惑&&
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有了爱,工作是美好的。我会把自己的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实,用好人生的每一张日历,让我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永远最懂你们、最爱你们!
掌握批评教育技巧,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读《教师怎样与学生做朋友》有感
繁忙而充实的寒假,抽出一点时间来,细细品读了纪微老师的《教师怎样与学生做朋友》这本书。此书提醒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型的师生关系呼唤我们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其中,&教师批评学生时也要讲究方式&这一章节让我感受深刻:学生不遵守纪律,予以批评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但有的教师尽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却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为什么呢?关键是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没有掌握批评学生的技巧。下面就谈一下阅读后的反思和收获,相信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批评学生要注意语言:
每一名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即使学生犯了再大的错误,教师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绝对的冷静,千万不能讽刺、挖苦甚至辱骂学生,这样会使他们对教师产生严重的对抗心理,从而导致一切教育方法都失去效果。教师要弄清事情的真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有一个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过程。比如,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时,教师可以通过与他交流家庭情况,使他想起父母的含辛茹苦和殷切希望,促使他自己去思考、去回味、去自责,这样的做法比简单生硬的训斥要好得多。
二、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
教师要注意批评学生的场合,遵循&宁小勿大&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有的教师不分场合,在大庭广众面前点名批评。结果,被批评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这样的批评还不如不批评。潘行健是二年级四班的一名男生,个性比较强,自制能力差,每次体育课我在队伍前面讲事情,他要么自言自语,要么去打扰同学。我对他进行当面批评,并扣一枚纪律章,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没有多大起色。现在想来,是自己没有注意批评学生的场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让他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犯错误的程度和学生的性格、脾气选择适当的场合进行批评,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要善于以鼓励替代批评:
当学生有了过错,如果教师不问青红皂白,只是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甚至会完全丧失上进心。其实,这时候学生是最需要别人理解和帮助的。如果教师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把亲切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送到学生的心中,以表扬鼓励代替批评,那么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王健宇是三年级三班比较调皮的一名男生,经常违反纪律,尤其是放学的时候,他要么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着急站队,要么冲出教室后就跟别的男生打闹。每次我都进行提醒或严厉的批评,但他却屡教不改,甚至变本加厉,这件事让我感到很是头疼。经过一段时间的批评教育&&生气上火&&无可奈何的反复过程,我决定尝试一下新的教育方式。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一次私密交谈,首先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表扬了他关心班集体的优良品质;然后指出遵守纪律同样是关心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能改掉这个坏习惯的话,老师和同学们更会喜欢他的。一次短短的交流后,他在遵守纪律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放学后总是第一个在走廊里站队,站得非常有精神,而且没有一点声音。抓住这个契机,我经常在同学面前表扬他,他表现得越来越好了。
四、要注意过激批评的安抚:
&&& 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时候。当我们批评教育学生出现过激行为,对学生心灵造成严重伤害时,我们不能漠然视之,对学生的感受不理不睬,这样会严重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甚至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采取推心置腹的交流进行安抚。有一次,两名男生课间在走廊里追逐疯闹时被我发现,我让他们在走廊里站了5分钟,并对他们进行了大声的训斥。当时学生没有反驳,还流下了我认为是悔恨的泪水。回到办公室,心情平静下来,我立刻察觉到这次批评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缺乏耐心,处理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于是,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把这两名男生请到了办公室,平心静气地与他们交流,说明老师之所以行为有些过激,是觉得他们近期表现得不错,不应当犯这样的错误,希望他们能够改正错误,争取更大的进步。一番交流下来,学生没有了抵触情绪,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师们,让我们放下&架子&,和学生做朋友吧!那么,你会发现:愿意向你说出心里话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学生的行为习惯会越来越好,你的心情也会越来越阳光!
班主任谈心术读后感
寒假里用心读了《班主任谈心术》这本书后,感受颇深。给我管理班级带来了很多启发。有位教育家说过,教为不教。那么本书给我的启发就是管理班级为了不要管理班级,我以前总是用卡、压的办法来管理班级,后来感觉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不适应。读了本书才知道班主任要有责任、有爱心、有智慧,要让班级成为学生心中的&乐园&,而不是学生心中的&地狱&。师生虽然经常面对面的对着,可是心和心要相连的。要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才对。而不应像&警-察&和&小偷&那样对着干!更为为宝贵的是,本书给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教育案例,结合本人管理班级的经验,我觉得本书在以下几方面优化了我的班级管理。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与学生相处。这方面的内容,书中的一些教育案例给我很大的触动:自己不是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吗?当初我是如何去处理这些事件的?面对学生的反叛、埋怨甚至是冒犯,我有没有从自身的方面来找原因呢?自己又是以方式去应对呢?别人的方法为何能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而我却遇到&山重水覆&的窘境呢?例如,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年轻班主任在课堂上误解了一位男生,批评他当堂吃零食,令这位男生很反感,在弄清楚情况后,这位班主任却能放下尊贵的班主任架子,真诚地向那位学生写了封道歉信。终于,老师的真诚打动了那位学生,使那位学生更加自觉起来。这便是工作的艺术。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产生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要用心去做工作,以真诚换取真心。
这本书也教会我如何去做位富有智慧的班主任,如何巧妙借助身边的资源开展道德教育等。例如,书中有班主任用自己的&温柔的眼泪&来&征服&了她的学生,学生在看到老师流泪以后,反而都变得懂事了;还有的班主任善用天时地利,请一些成功了的&师兄&&师姐&来给学生上班会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等。是的,教无定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面对同一种情况,不同的班主任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名师却能&出奇制胜&,这恐怕就是智慧的力量吧。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平时都能冷静地想一想,善于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我们也能出奇制胜的。
此外,这本书也给我们揭示了孩子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教会我们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和为德育教育探讨新的方法等,这些问题,是成长为优秀班主任的年轻老师必须理解和面对的。读完了这本书,相信你也能获得智慧和启迪,能更加从容地应对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总之,《班主任谈心术》教给我很多班级工作艺术和经验,这些经验也极具典型性,它将使我受益无穷,它同时也让我相信:只要用心去播种,定能收获成功!
读《做成功教师的38个切入口》有感
我从我们学校偌大的图书馆中,找到了一本名为《做成功教师的38个切入口》的教育书籍。从题目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本时下指导我们青年教师走往成功教育的一书籍,我暗暗下决心:我将利用寒假时间,一天一条进行认真解读。&&&
本书作者李玉龙老师在书的扉页中写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才能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但要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成熟的技能技巧,而且针对学生也要有不同的创新策略。自身的素质也要不断的提高。这本书正是从此角度出发,列出了做成功教师的38个切入口。
书的前言中写道:进入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发展,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现代教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梦想,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
带着这样有意义的问题,我认真拜读李玉龙老师的38条切入口,读完之后,我就像在芝麻地里捡到了无数的芝麻、像在大海里捞到了无数的珍珠,在付出后,收获到了无数教育上的经典方法,洗礼了我的思维。
下面我就简单的将一些经典方法和心得和各位老师进行汇报:
一:在提高教师自身能力上下工夫:
切入口3:创造性使用教材,明确在课堂上&教什么&:
文中指出:我们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文中运用叶圣陶老人的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使学生收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师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1、捕捉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要学会观察、倾听。2、整合和丰富教材:增加引发学生思维的资料和训练能力的活动;删去某些枝节与次要的内容;改变教材的呈现顺序,更换内容、例证、和练习题以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看到这条切入口,我深深感受到一个教师要想真正在课堂上取得成绩的高效,就在于我们在课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拿着班级的40多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要教会孩子知识,还要想办法在课堂中,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更要让孩子的自信心得以不断的提高,只有全方位的备课、备学生,才能有出彩的成绩,自然孩子就爱学了,家长也轻松了,我们学校的声誉也就有了更大的提高了。
切入口6:新课程下应该如何备课:
文中指出,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事实上许多时候因备课不足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有必要对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的备课进行重新审视,一方面看到传统的备课的合理性:目标明确、教程清晰、节奏紧凑;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弊端: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重接受轻探索、重整齐划一轻个性。建议我们在备课时做到:1、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备课,弄清课本知识是本课的主要任务,但绝不是唯一的任务。2、教师应带着对教材知识的疑问备课。备课时要认真思考:这个概念这样表述是否科学;这个例题的展示过程是否太繁琐;教材上的这个事例是否太滞后了,等,并查阅最新的相关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3、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带着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备课。备课时多考虑在这个知识点上,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解答出来,我该如何设计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无关,我该如何回答?怎样引导?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始料未及,也是我掌握的知识难以解答时,我该怎么办?等等,只有在备课中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师的备课质量才会提高,课堂教学也会有活力,更有实效。4、如果教师的个人素质不能保证集体备课的预设在课堂上能得到足够的生成,就需要每位教师在执教之前,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二次备课&。这条切入口,方法讲的很详细,语言很朴实、操作性也很强。只要我们做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按照教育专家目前探索的教育思路,我觉得还是很捷径的。另外,专家也鼓励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特色,走高效和谐的课堂之路!
&&& 另外,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中,切入口7: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补讲教材内容:切入口9:课堂问答中的注意细节:
切入口13:正确地进行学法指导:切入口17: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切入口27,都很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研读,这些切入口的名字就很吸引我,细读之后,我感觉,带来的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我联系着本次&两会&中对教育方面的大胆改革:如高考的改革、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题案,我能感受到我们身为老师,历史的责任重大,现在社会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将作为一个长期的教育目标,贯穿于我们的课堂,努力培养孩子的全面性。我想,我们学校中的优秀的教师,也正在践行着专家们的观点,他们都是爱生如子、博学精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为祖国的建设不断添砖加瓦。
二:在提高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切入口27、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文章指出如果把课堂学习比作一座高楼的话,预习工作则是为高楼打地基。知识之间像一张蜘蛛网,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网络系统,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学科,预习的重点放在复习下节课将要用到的旧知识上。减少听课中的困难。文中建议我们老师将重难点的预习工作放在假期(预习下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周末(预习下学期将要学习的单元。这两种方法我更倾向于在周末的时间预习。文中介绍了3种预习方法:补漏性预习、重难点预习、自学性预习;预习的3种基本方法:浏览教材、标记重点、寻找疑难。)这条切入口,我们能感受到专家们在重视并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是如此的重视,我今后将努力实施孩子的预习习惯的教育、督促和养成。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会更高一筹。
12条: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文中指出:心理学研究表明:刚上课的2---5分钟,孩子们还属于准备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大脑的兴奋点仍滞留在课前活动,5---10分钟为大脑学习兴奋期。11&20分钟内,为大脑工作能力最强期。越往后,精力越容易受干扰。看了这段文字,让我更明白了孩子在课堂中注意力的黄金期,相信在讲课中,如何调配好重难点的时间搭配上,我今后后更加注意。
另外文中谈到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可从三点入手:1、优化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头脑始终进行积极思考,而不是无所事事。2、授课的内容在组织中注意有挑战性、兴趣性、竞争性、协作性。3、巧用评价机制,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打击孩子。作者引用了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的一句名言:要想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桌子上除了摆放必须的学习用具外,不要摆放与本科学习无关的东西,看到这,我们想到了我们学校吕校长很重视孩子们的课前准备教育,在学校屡次检查和评比中,我们的孩子基本养成了这样的号习惯。由此我也想到了时冬梅老师一直是在用心教育她的一批批孩子,从一年级开始给予孩子们最好的启蒙教育,各种习惯贯穿在每个孩子的幼小的心灵中,让孩子中终身受益、家长一辈子不忘记的好老师。)
另外,第26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努力学习着专家的建议,反思自己的教育。我想:我要将李玉龙老师的38条建议装在脑子里,还没有细读和领会的切入口要尽快研读,关键我将在工作岗位中,践行李玉龙老师的观点,努力将书中的切入口融入到我的课前和课后!
《教师幸福之路的思考》读书随笔
&&&&&&&&&&&&&&&&&&&&&&&&&&&&&&&& 李依轩
从来没有这次这样主动地读书写随笔,因为我为此感受到了幸福。正如我选择这本书的理由,我希望自己能走在幸福的路上,并得到幸福,尤其当你是位教师时候,能感受到幸福,才有可能去播种。。。。。。
喜欢本书封面上的这段话,&教师的幸福从来都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学生的茁壮成长,长大成材,教师幸福之路的思考是关于教育的思考,也是关于幸福的思考,更是关于人生的思考。&喜欢这段话是因为它走着我的心,我心里一直会有一个思考,或者说是想打破的东西,就是,一直以来,作为教师,我们更多是被要求着,各种&光环&下,我们的这份职业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是压力,教师职责固然是我们的师德底限,我们义不容辞,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好象忽略了,没有完完全全单单纯纯一个&教师&角色的存在!不是么,作为全天下最需要爱心耐心的职业,教师同时也是最普通的人,是孩子是父母是起伏在命运之河中的人,我们如果不能感受到人生中的幸福,如果不能做好生活中的其他角色,教师这个主角定然是干瘪的。。。。。。所以,迫不及待得翻开这本书,开启这段幸福之旅便是自然的了。
看着前言,便已很欣然,好似找到了解药,也因为很&对症&,这可不就是我,作为教师需要的一分心灵鸡汤么?本书中,编者很走心得根据当下身在迷途中的教师,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焦虑,失落,乏味,疲惫等缺乏幸福气息的状况,分了五个章节进行了很中肯有效的建议和策略:第一章,幸福教师的内涵;第二章,幸福教师的师心,师道,师德;第三章,在教学中寻找幸福;第四章,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寻找幸福;第五章,走在幸福的路上。读完这五章,一份深入浅出的幸福蓝图在心中就被描绘了出来,但,更重要的还是去实现吧,所以,好好地感悟并写下来才能&入味儿&啊。
你说怎么能不庆幸自己选得了这本书,说句俗语,那就是太对PI子了,也一定是缘份使然,也可能是内心的声音呼喊来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幸福教师的含义就直指着我一直以来的那个思考,或者直接说是那个被压抑的东西:&长期以来,教师被世人喻为&春蚕,蜡烛,人梯&,在这些褒奖的词汇里面,人们更多地强调教师所具有的奉献角色,却忽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和获得。从人性发展,人人平等的角度来讲这是不适当的。教师作为人类的一员,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理应追求幸福,这既是教师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保证,也是天赋的人权。&这的确是作为一个从教十六年的教师年复一年的在心中形成的一份呐喊。。。。。。
还有一句老话说老师的,&要想给孩子自己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我想每每说到这句话时,更多是让老师多多贮备知识上的一桶水或一缸水什么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再丰厚的知识,如果没有老师本身的幸福感带来的责任心耐心爱心而引出的主动地探索的教学手段,老师的就永远是老师的,输入不了给学生们,要知道,老师教孩子们知识也好,做人也好,不是简单的一个管道的输出,如果那么简单,我想我们每天上班,学生每天上学,就带好自己的管子,两个管子一接,开关一开就OK了。。。
好像随笔到这儿,很有要各种抱怨委曲大泄洪的感觉,又象一个吵着要糖吃的孩子。其实,真实的感受是,委曲抱怨的确是有,但我想说,我真的也是为了做好这份职业,不为了对得起那些多大的光环,我只想简单得从我从事的这份职业中感受到幸福,那么我人生的幸福也就实现了。
说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在开头很会的一下子戳到了你的心思,也好象直指到了一个病灶,有点痛但是很痛快得让你大声喊疼,发泄出来,然后随着下面一个个章节,一点点得让你理性得看到原因,并指出实在的路和方法,而一本看下来,幸福指数不想爆表都难。比如在第二个章节中,针对教师在幸福之路上&累&,就很精准得为我们列出了症结所在:累在&忙碌&,累在&盲目&,累在&莽撞&,累在&妄想&,而针对此的方法,同样很精炼的有&七心&:富已之心,一颗闲心,多点耐心,勇者之心,战斗之心,幸福之心,自我之心。一句话大概可以概括这七心,&教育需要真实,真教育需要教师的真情。真实的教师要能够抛弃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真情的教师要能够放弃浮而不实的功利主义,甘于寂寞,甘于奉献,为追求真正的教学幸福而理直气壮地教。&读完&七心&,读完这段话,我明白了,原来幸福不是一颗糖果可以要来的,是要向内,向自己要,靠自己获得,看,此刻已不象开头那时的抱怨了,找到了原因,踢走了一大块绊脚石,幸福的源泉立马涌了上来,很甘甜!
除去了思想上的不良情绪,本书在第三章第四章就是针对了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帮助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可不是,如果不在每天的多少带有机械重复的教学生活中找到问题,所有思想上的理论都是空谈妄想了。所以,书上一直很贴近现实生活的列举了很多真实案例,每个案例都折射出一个每个教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这个问题中告诉了我们,换个角度,换个心态,幸福感自然就满满,起码不是匮乏,而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真的,真心觉得,我们一直说着要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高科技之类的让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其实,最能达到&倍&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这种幸福,因为有了幸福,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幸福,才会激发出最大程度的主动性,去钻研,去设计,去科研,去实现,去不断进步。。。也才能付出最大程度的耐心去引导,去坚持啊。
记起来我们每个学期都会找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会填一些表格,表格上有一栏,是要选择该生在哪方面有心理上的问题,是交友,是学习动力,压力,习惯还是性格上的问题,我在打勾的时候,真的会想,我觉得我们老师,起码是我自己,也真的需要有这么一份被调查的表格,和被心理咨询及辅导的人,来帮我理一理,清一清,满一满。。。也当然不想承认自己心理有病,只是想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自己被关爱,我希望我能找到一大池子的水可以让我不断得一桶桶得装来,去付出给学生们,孩子们。。。。。。
最后,&走在幸福的路上&一章,告诉了我们,到底要怎么走:做好学之师,做激情之教师,做有责任之师,做魅力之师,做有情之师,做快乐之教师,做礼仪之师,做泛智之师。做好了这些&做&,相信幸福的大路就越走越宽敞了,当然,重在&做&到啊,好在,每个人都有着最本能得想要获得幸福欲望和权利,那就没有理由不去走好了。
此刻,脑中荡漾出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歌的旋律,想唱起来,向往着那希望、那幸福,走在教师幸福的道路上,走向幸福的人生之路。。。。。。
&&&&&&&&&&&&&&&&&&&&&&&&&&&&&&&&&&&&&&&&&&&&&&&&&&&&&
好老师这样教学生&&读后感
寒假期间,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选中了李淑明编写的《好老师这样教学生》这本书。
随着教龄的增长,自己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一点点的进步,但总感觉在面临孩子的诸多问题时,脑子里总是缺少些什么。时代在进步,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我们该做怎样的老师呢?我一直茫然着,怎样才算好老师?
这本书在扉页中写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何教出特色,教出个性,但有做好老师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方法,要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书中以&77个引人深思的教育细节&来细说教育问题,简明扼要,越读我便越觉得书中给了我很好的答案。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新鲜又真实的教育故事,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一些适合自己教育的方法,收获很多,感触也很深。
第八个教育细节:给学生留一点面子
&请给孩子留一点面子,让他保持他的尊严,不要当着孩子朋友的面呵斥他,无论你认为那件事有多么重要,即使非教训他不可,等他朋友走了之后,你再关起门来教训。如果必须当场纠正,你可以将声音调整的柔和一些,措辞委婉一些,使它听起来不像在指责&&&
读了这篇小故事后,我一直在想:我做到了吗?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都需要老师细心呵护。可是教师专业工作做久了,就会习以为常地成了&职业&工作,每天都要面对一个班甚至几个班的学生,在这些学生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突出&的,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他们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有时候甚至顶撞老师。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们。只有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留点面子,用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学生,关注学生的细微表现,才能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服务。
& 第三十五个教育细节:教室里没有差生
&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人,他的身上未被赋予天资和可能性,以便于他在生活中,首先在创造性劳动中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美质和天才来。&
还有人说: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我们至今还没有涉足的领域,也是当年我们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个老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当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不要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当孩子有疑难时,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孩子最好的欣赏者。
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的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对差生的欣赏,就微乎其微了。赞扬声对优等生是不陌生的,而对于差生可能是很稀罕的事。往往一声赞扬就能使他们倍受鼓舞,说不定就能改变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我充分体会到,要转变差生,一定要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基础上,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吝惜赞扬的语言,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教育者是不是也要真心诚意地改换一下教育方式,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的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是极为正常的,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理解他们,并积极地引导他们调整方向,改正错误,驶向理想的彼岸,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书读明白了,道理也懂了,从书中回神过来,恍然觉得原来我离好老师的距离还很遥远,但我一直会往&好老师&这个方向前进的,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我也要努力试试!
& &&&&&&&&&&&&&&&&爱&&生命化教育的原点
&&&&&&&&&&&&&&&&&&&&&&&&&&& &&读《听,花开的声音》有感
&&&&&&&&&&&&&&&&&&&&&&&&&&&&&&&&&&&&&&&&&&&&& 丛琳
利用这个假期我读了《听,花开的声音》这本书。选择这本书,是被书名深深吸引。假期里细细读来,却被书中的一个个案例深深打动着。
&&& 书中向我们呈现了50个成功的班级管理案例,每一个案例读过都如同亲身经历,是的,同样的案例,仿佛每天都在校园里发生,而我却不善于收集和总结,待看了别人的著作后,才发现班主任工作有着共通之处&&爱。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班主任,责骂和批评已经不能成为教育现代孩子的主流之声,他们已经习已为常,甚至已经厌倦和不屑,而我们却还以此作为教育孩子的妙招和&灵丹妙药&。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使他们感到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进步,努力进取的希望之火。
《换一种姿态,也许就能抵达教育的幸福》这一案例中写到:生命化教育告诉我们,教育当是一种唤醒,是理想的拔节。然而现实中的教育,我们更多选择的事遏制,一种对&不可为&的呵斥。比起赞美,我们更习惯于用手中的细致如牛毛般的条目来制定孩子们的&罪者&。于是,为人师表的尊严仿佛就立即在规定之前;如此,孩子们温和的目光开始变得忐忑不安。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此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用爱心和诚心去换取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志向、有智慧的人;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点燃学生的上进心,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学生鼓励、表扬,呵护他们的每一份成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重视与学生的心灵的沟通,以真诚的情感去教育,感化他们,只要打开他们的心扉,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因为爱,所以爱》中,一个21岁的年轻老师,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一个孩子幼小的自尊心,让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一步步融入到班级,并获得运动冠军和劳动能手的奖励,这何尝不是爱的力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不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
其实在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也应该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学生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努力的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努力着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篇章&&有一种力量来自家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管理。如名老师任小艾说过:如果在你的班主任工作中忽略了家长的力量,你永远是一条腿走路。想要把班级工作开展好,必须要建立家长对自己的信赖之情。取得家长的信赖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向家长告状。只有孩子出了问题,自己又解决不了时,才想起家长。所以我谨记曾听过的一句话&告状是一个老师无能的表现。&其次,跟家长沟通要有语言的艺术,当我们诉说孩子的不是时,其实或多或少的映射家长的不关心,不作为。家长当然会不开心,不配合。所以对待家长也要向对待孩子一样,多多夸奖,让其找到自信,找到希望。
教书育人,是我最初、最真、最爱的选择,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的过程。也许一路会有不少磕磕绊绊,但只要心中有爱,脚踏实地的工作,我便问心无愧。
&&&&&&&&&&&&&&&&&&& 《王崧周讲语文》读后感
&&& 之前对王崧周老师有所耳闻,只知道是名师,而且和我一样是男的。这个寒假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名师的风采,我就借了一本《王崧周讲语文》来感受他的诗意语文!
&&& 王老师的这本书有四各部分:语文人生讲述了他的教学之路、语文理念凝聚着他的思想精髓、语文实践记录了他课堂的精彩、教学语录则是他教学的点滴感悟。在阅读中我被王老师的思想感染,同时也被他的教学艺术所吸引,让我思想泛起片片涟漪!
教是底蕴,底蕴来源于读书。
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
读书是我的爱好。的确如此在他看来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已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据他所介绍他的藏书有七八千册,而且他看书不分类别,什么书都看,可谓随意、随便!王老师读书的经历深深感动了我,要做好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播撒读书的种子,就要自己先做一个读书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试想如果一个语文老师都不爱阅读,那如何要求学生阅读?如何成为学生的榜样,并让自己的学生终身阅读?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是他的理念还是他的语文人生都跟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之所以成为名师,有着深厚的底蕴,我想这也和读书密不可分!自知不可能成为王老师这样的名师,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也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它有一条捷径,那就是&&读书!
课堂艺术,来源于对文本的钻研
看了王老师的课堂实录,不禁赞叹他的教学艺术。那到底是什么让他能对课堂驾轻就
熟?这就不得不提到他所说的文本细读。从作者角度读、从读者角度读、从文本角度读。回顾这几年的教学,自己仿佛很久没有细心钻研教材了。从刚入行时的探索,到讲公开课的历练,现在似乎已经默默无闻,这不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我想这是自己的懒惰。语文教师要起到文本阅读的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文本表面文字的华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悟文字背后的深邃和独特!如果我们理解教材不够,那教学肯定就会出问题。一个善于细读文本的教师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但是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深入地细读文本!只有细读文本,认真钻研教材,才能把语文上得如此诗意。
&&&& 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想让课堂充满诗意。那就阅读吧,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 《上好课的教学艺术》读后感
&&&&&&&&&&&&&&&&&&&&&&&&&&&&&&&&&&&& 李娜
&&&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选择《上好课的教学艺术》这本书,完全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上课是教师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们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教师上课的水平如何。课堂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本书将&上好课的教学艺术&这一命题分为七个章节来进行阐述,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师,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一章节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编者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书中很多理论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节教师的课前准备。
书中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故事: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我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想想自己也是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备课,每天都要拿着教科书去课堂上课,可是自己为备课花了多少时间呢?我们都上过很多节课,有时会感到一堂课上得轻松愉快,我们教得愉快,学生也学得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备好课了,心中有数了。不备课能不能上课?也能上。可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的语言会干瘪苍白,怎么教都觉得内容乏味,怎么上都提不起精神,更别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读到这个章节的时候,恰好是我上课&低潮&期。本学期数学配合教材下发了电子课件,为我们老师上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节省了不少做课件的时间。可是上了几节课下来,明显感觉自己是被课件牵引,课堂没有激情、没有实效。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备课的设计上,是用教材来&教&还是&教&教材。我转念一想,对于课件运用不是也是一样的道理吗?是用课件来教还是教课件,一语点醒梦中人。于是每节课前,我都对光盘中的课件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修改,有些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删除,需要补充的进行充实,二次制作、加工出适合本班学情和适合自己教学思路的课件。这样一来,我的课堂不再受约束,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我教的愉快,学生学得高兴,真正达到了和谐、高效。
&&& 转眼又到期末。每每的期末复习,我都会感觉筋疲力尽。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都拿出来一一进行巩固,有几个单元就会占用几节课,耗时耗力。而这个学期的期末复习,我完全从辛苦劳作中解放出来,因为《上好课的教学艺术》一书教会我&创生性&灵活使用教材。所谓创生,实际上就是根据具体情况有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期末复习时,我就将某些单元合并、归类进行复习,分为数与代数、统计、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部分,本来九个单元的内容缩减成短短四节课。看似时间上缩短了,实际上这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知识进行精细加工,把各部分的重难点一一罗列,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并精心挑选出质量较高的习题,我认为的质量较高的习题,就是一道题目可以考察学生多重知识点,并制作出吸引学生眼球的课件。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考试的成绩也证明这种复习方法,效果是明显的。
&&& 谈到考试,本次期末数学试卷中有一道考察学生20以内单双数的题目,大部分孩子都写的单数9个,双数11个。错误答案如此统一,让我惊讶,也让我不能理解。课堂讲解时,向学生了解情况,询问学生的思考过程。孩子告诉我,1~9是9个,10~20是11个,此时我恍然明白,原来学生是将单双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概念混淆了。想到书中有提: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在沟通与交流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智慧与情感,交流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最终实现的是教学相长。
&&& 有句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从阅读《上好课的教学艺术》这本书,我真正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切实感受到老师读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所以,老师们读书吧,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
&&&&&&&&&&&& 《教育故事中的智慧(小学篇)》读后感
&&&&&&&&&& &&&&&&&&&&&&&&&&&&&&&&&&&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 &&陈晓雁
从教10余载,繁忙的工作和现代科技的发达,让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慢慢被吞没。还好,教师的职业离不开书本,学校每年的这几次读后感的练笔,让自己至少会有几个恬静的午后,是与书为伴。
今年春节如往昔般热闹非凡。但不同的是喧哗之间我步入了书的世界。投入书中的自己真的是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教育故事中的智慧》就这样轻启了我2015年教育生涯崭新的心门,故事中的点滴与智慧,又让我想起了分别一个多月的可亲、可气、可爱的孩子们。因为书中的一个个案例就像自己活生生经历的一样。多年沉积的教育问题,在这里一一被唤醒。各位优秀的同行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智慧处理,让我对新一年的教育工作提前做好了准备和信心。读完之后的真切感受不吐不快。如果您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如果您饱受问题学生的困扰,我推荐您值得一读。
这本书一共分成三大章节:教育有爱,教育有情,教育有容。但无论哪一章,都强调了教师爱心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理解和智慧转化。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真实的,全部源自于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教师同行们。每个故事的经历都是教师关爱和教育智慧的暖心碰撞。每篇故事后面的点评都是真切的。点评中除了智慧方法的评析,更有教育名家理念的贯穿,甚至是多次对同类国际经典教育案例的引申对比。可见点评者也是煞费苦心。带着对作者和书中教育同行们的致敬,我满怀至诚之心一气呵成读完了整本书。夜深人静,书中的一条条鲜活的教育智慧方法如电影般一一再现。
感悟一: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书中介绍的全部是对问题学生或者学生的问题进行智慧处理的故事。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故事,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也很多:一、家庭父母离异、无人管教、留守儿童等家庭原因。二、父母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等家庭教育问题。三、有些孩子与社会不良少年有交往的社会原因。四、教师在教育中教育方法不得当,致使学生心理偏激的学校教育问题。还有一些是学生本身的身心发展与同龄人不同步的自身问题等。
在这里面,家庭原因导致的问题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心与耐心的关注和信任。
打架、偏执、不服管、偷懒、自卑、不善谈等是书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学生类型。这些学生,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是经常遇到。而造就这些学生的问题所在,大多跟孩子们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单亲的父母们经常会因为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或者是送给上一代人抚养,缺乏爱和溺爱两种教育模式,都极大伤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困难家庭的孩子,有时候吃饱饭都成问题,享受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更是奢侈的梦想。自卑的心理会一直困扰这些孩子们与大家的交往和阳光的成长。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让我始终难以忘怀。
看到第二篇我就驻足了脚步,俯身细读。单亲孩子于洋,没有母亲,只有养鸡专业户的爸爸照料。迟到早退,打架骂人,不写作业,成绩极差。但是他的人生在一次考试中,因为自己的一个比喻句:&祖国是母鸡,我愿是一粒米。&受到老师的巧妙恳夸赞而产生巨大转变。原来同学们都笑话他瞎编,但老师巧妙的引申祖国外形像公鸡,夸赞与其他同学相比,于洋的比喻更有创意,激发了于洋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此改变了孩子一生的命运发展。
对孩子进行夸赞,可以成为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在一个故事的点评中,作者引申了一个法国大文学家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文学家年轻时是一个穷困潦倒青年,一无是处,数学、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不精通,青年父亲的朋友无奈之下,让他写下家庭住址,等待消息,但他拿到纸条后毫不吝啬表扬了青年的字写得漂亮,并鼓励说字漂亮,文章就写得漂亮,给了绝望的青年很大的发展信心。数年后,青年的作品家喻户晓、享誉世界,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法国文学家大仲马。尊重与赏识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学生,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教育就是一个塑造灵魂的事业。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孩子们能否健康的发展,与教师的言行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鼓励和信任对孩子的一生成长也至关重要。
感悟二:教育智慧靠大家,对症下药方法佳。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呵护。在工作中,广泛采用师生合作、家校合作,曾庆对问题学生的了解,更能对症下药,救人治病。
缺少母爱的李明,比上一个于洋还要问题颇多。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一个极具爱心与耐心的老师。在教育转化中,教师首先在学生中进行民意调查,然后又进行了多次家访,了解到了李明除了是单亲家庭,他还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又长期卧病在床。因为长期缺乏关爱,以及坏习惯引起的光晕效应,让他只能以拳头征服别人。在转化过程中教师采用了&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创设环境氛围,体验班级的温暖&、&经常督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心理引导、促进转化& 等措施。特别是最开始为了取得孩子的信任,教师采用了大量的眼神关注交流,鼓励话语信任,闪光优点挖掘、班级氛围营救等方法。于是这个曾经很多老师难啃的硬骨头学生,打架越来越少,语言越来越文明,最后还做了班干部,成为优秀的孩子。对待李明,这位老师不仅自己付出很多,还发动了班集体的作用,可谓是煞费苦心。所以教师光有爱还不够,还需要智慧的想更多的方法拯救问题学生,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是我们为师者最应具备的素养要求。
因此,命运可怜的孩子们,如果在学校又遇到一位没有责任心,或者处理问题不得当教师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如果我们为师者能多一份冷静,多一份爱心与耐心,以生为本,多一些教育智慧,有时候我们不仅是处理一件事情的成功,更有可能是实现对一个孩子一生的转变。
感悟三:无痕教育是教育智慧的最高境界。
我们日常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表扬也好、批评也罢,总会在孩子们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会长久弥留,才出效果。但有时候,这些方法有时会为了达到教育的效果,而忽略了孩子们的自尊心。
这本书的真诚之处就是也记载了几个不成功的案例,因为自己简单武断的决定,遗憾终生的故事。因此既要达到教育的效果,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是一门真正的教育智慧艺术。书中出现的几段无痕教育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典范一:苏珊的帽子。苏珊因为疾病和化疗的困扰,掉光了头发。但当她戴着帽子返回学校时,她惊讶的发现,同学们都戴上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自己的还很普通。原来是海伦老师为了照顾海伦的自尊心,在她回来前的一段时间就开展了认识各种帽子活动,越新奇越好,时间一个学期。所以她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一天天过去了,包括苏珊在内大家都忘记了自己还是否戴着帽子。海伦老师用她无痕的教育智慧,帮助苏姗克服了光头的自卑和尴尬。尽管谁也没说什么,但苏姗心里明白并无比感激海伦老师。这个故事大家可以与我们常见的国内爱心捐款相对比,放着音乐,身世悲惨的孩子痛苦的陈述。我们不是批评,但我相信,有自尊心的人会更喜欢无声的帮助和关怀,孩子们也更喜欢教师们的无痕关心和教育。
典范二:特级教师。一位年轻美丽的特级教师到山村讲课,大家都很好奇这样一个年轻女子到底为什么是特级教师。但不到5分钟,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老师是特级教师。她只用了两件事。首先特级教师走进教室,面对散乱的讲桌,她简单收拾之余,走下讲台,背对孩子们,将桌子上的灰吹去。然后出了几道题并告诉孩子们:&请作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有做对的同学笑一笑。特级教师背对学生出桌子上的灰是对学生的尊重,后面的话就是对所有孩子自尊心的无痕保护。这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学习。
&&& 书中像这样的案例很多,深入浅出的评析也值的我们去品读和回味,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下书中推荐我们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转化问题学生的建议:
一、要有爱心。缺少关爱的孩子,往往采用极端的方式引起关注,如果只是一味的疏远,可能并不奏效。我们要从心底离里去关心他,消除敌意,慢慢接近。
二、要有宽容心。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习惯问题。可能需要我们长时间矫正,要有宽容之心,多看进步,容忍一些错误的反复,要不断纠正。
三、要对症下药。采用家校合作等方式,多方位了解,不要主观武断,贻误时机。
四、要达到自我教育。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一生很重要,如果能通过我们的教育让他们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自我教育,效果会更好。
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这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爱心与耐心的考验与磨练。对问题学生和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都要在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呵护和尊重,因此您想要更多更具体的教育智慧方法,请您亲启这本书吧,她会带您走进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教育智慧海洋,在您教学的路上成为相伴左右的良师益友!愿您是下一个受益者!
《教育故事中的智慧》读后感
工人子女小学& 乔磊
假期是一个自我增值的时间,而读书是自我增值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今年寒假我便选阅了《教育故事中的智慧》一书,阅读中为自己充了电。
《教育故事中的智慧》是一本案例研究类型的书籍,用一个个教育生活中的真实、鲜活的故事,帮助我们教育工作者拓宽视野。比起那些艰深的理论性教育研究书籍,我更喜欢这样的发生在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身边的故事以及故事中蕴蓄着的丰富的教学智慧,它带有鲜活生动的生命气息。
在这些案例中我看到了我们学生的影子:犯错的、迟到的、忘记带作业的、不遵守纪律的&&我看到了我和我们的影子:满心满腹的良苦用心、没有控制住的脾气、不容学生解释的厉声呵斥&&哦,我甚至能够体会到此时此刻的委屈愤怒无助和歇斯底里,看着这些&我们&的影子,我能够马上认识到:这样做简直太愚蠢了,教育需要方法,需要智慧。不急,这本书中会让你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本书会给我们带来一例例的惊喜,并从惊喜中得到有益的感悟,从而让你有一种&是的,就该这样处理&的舒心,让你有一种马上要付诸实施的急切感。
让这本书带我们一起走进这一个个案例,去感受案例中的教师的爱与智慧。
一、教育有爱&&&来,让我抱抱你&&&温柔的征服
一个不爱整洁的孩子牛牛,每次午餐后,都能使你看见一只&小花猫&:红红黄黄的汤汁遮住了半边脸颊,胸前是一幅&现代抽象艺术画&,桌子上五花八门,书籍散乱着,桌洞里拖着一条艺术课的画纸,时刻要随风飘下。任何一个老师面对这样一个孩子,都会告诉他你太脏!都会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孩子们也不会和他交朋友。显而易见,这是个问题孩子。案例中的老师也许已经实施过多次交涉了,但最终她找到了方法&&
我就这样注视着牛牛,脑海中灵光一闪。我今天穿了一件纯白的外套。我微笑着向他招招手,他慢吞吞地靠近我。我亲切地说:&牛牛,来,让老师抱抱!看看有没有长胖呀?&他很开心,正想扑进我的怀抱,猛然发现自己胸前的那幅&现代抽象画&,马上止住脚步,偷偷地看我一眼,好像是说:&我会把你衣服弄脏的。&看着他僵在那里尴尬的样子,我连忙说:&明天让我抱抱你好吗?&他用力地点点头,目光中盛满了欢乐!我相信,明天他一定会干干净净地等着我去抱他。
泰戈尔曾经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教育正是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这个案例中的老师就是以自身的一种品质、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情绪面对牛牛,给牛牛一种熏染,让牛牛产生一种感动,一种无可名说的感悟,这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是温柔的征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金鹰剔透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水的载歌载舞首先就是一种保护,作为合格称职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要保护孩子们内心的自由,要保护孩子们的创造性,要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我还记住了案例中的一句话&我相信,明天他一定会干干净净地等着我去抱他。&所以,水的载歌载舞还是一种信任,一种宽容,胸襟开阔,润物无声。它更需要学会等待,相信每一颗种子从播种到发芽到结果总有一个过程,于是就少了对学生的一点苛刻,一点责难,多了一些理解,一些关爱。
孩子们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育中,我们要用敏锐而友善的目光,独到而缜密的思维,真诚而无私的爱心,去善待每一位学生,教育才能真正变成载歌载舞的水。
二、教育有理&&&爱心+耐心+方法+时间&&&匠心独运,琢玉成器
&理&的词义: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教育需要依循学生本身的特点,严格依据是非得失的标准,对教育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加工处理,以求学生对教育行为作出和我们的目标相近的回应。也就是说能够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能够运用巧妙的教育方法,就是抓住了教育的&理&。有理可据、匠心独运,才能琢玉成器。
《隔窗相望》故事中,是什么让高中双差生赵飞像换了一个人?是一种力量。&我想让你观察一个人。观察之前我想提醒你,今年夏天天气干旱,持续高温,今天的气温是38摄氏度。你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那个人来干什么?他为什么蹲在那儿?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可能是什么?&&好啦,隔着你旁边的窗户,那个人你抬眼就能看见。啊,开始吧!&试想一下,看到窗外酷暑里的父亲、为了儿子不辞劳苦的父亲,带给他的是多么大的震撼!这位老师是一位极富责任、极富爱心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位智慧的教育者。&学其可之谓时&,文中的班主任就是抓住了&酷暑里满怀爱心与期望的父亲看望儿子&这一契机,抓住了教育的&理&,巧妙地转化、挽救了赵飞,使其从此&像换了一个人&。
同样,在另一案例中,爷爷奶奶宠爱、从小失去母爱、棍棒教育为主的父爱,造就了一个&50多名同学中最为与众不同的&小马文,一个多变性格的小马文:时而沉默,时而聪明,酷爱画卡通,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但发起脾气来,却不管场合,不看时间,有时为了一点小事生气一节课,任你如何哄劝都无济于事;有时和同学闹矛盾,老师制止他,他非但不听,且越吵越凶;甚至敢在老师面前拍桌子;和别人打起架来,下死手&&
在一次马文和其他两名同学因为争抢谁先走过道而闹架后,这位老师是这样进行教育的:把马文叫到办公室(因为老师深知以马文的性格,想通过语言上的教育来处理是不可能的),轻声问他事情的经过,当换来的是一句话也不说时,老师也不多说,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在办公室里把事情经过写下来。当老师返回时,却发现马文一个字也没写,甚至小脾气还没消。于是说:&如果你不想写,把你心里的不痛快画出来也可以。&再次回来时,小马文画画好了,情绪也平静了许多。接下来,老师还是没有批评三个孩子,而是把他们的学号写在黑板上,让他们三人进行一节课的表现竞赛,经过一节课的角逐,同学们都为他们喝彩。最后,老师问大家:&你们喜欢这一节课的马文,还是喜欢早读课的马文,为什么?&小马文低下了头,也轻声说:&这一节课的。&教育还没完,第二天的思想品德课,老师讲了《小黑羊和小白羊过独木桥》的故事,还编成儿歌,提出思考,进而总结评议&谦让是美德&。再看马文,他特别认真,若有所悟&&
在处理马文这件事中,老师没有一句批评他的话。给他一张纸,平息了他心中的怒火;一次竞赛,让他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小故事,让他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同学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老师对他们的教育,而是他们在这个事件中自我明理的过程。班主任工作不能简单化、粗暴化,特别是对于聪明又倔强的孩子。在心平气和中,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学生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老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批评的艺术,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当然,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不良脾气不是一天两天行成的,要改变也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只有通过&爱心+耐心+方法+时间&,才能够琢玉成器。
三、教育有容&&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我们的教育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当事情发生后,有时候教师不一定要马上处理,而如果冷静一下,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机会,让他们迷途知返,有时这样的效果反而会更好。
50个同学交来49本作业,在这个优秀班级中,这种情况几乎没有过,当老师在课堂上问谁没交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老师立即意识到这种教育的不适,及时叫停,并当全班面重数一遍,&对不起,老师数错了!&案例中的老师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宽容和机智,保全了一个优秀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另一位老师因为疏忽,没有及时处理突发的丢手机事件,但却保全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是挽救了一个少年。让我们不禁思考:有些问题,应及时处理还是拖延教育,哪一个更容易事半功倍?
看了这几个案例,我认识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等一等,给他一个台阶是明智的。给学生一个台阶,实际上就是用宽容来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自己的动力。这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体罚等永远无法比拟的。
其实,给学生一个台阶,从教育机智的角度看,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这是一种冷处理的教育方法,它可以避免矛盾升级,也为后面妥善解决矛盾留下了思考的时间、空间。
给学生一个台阶,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触及学生的心灵,唤起自尊,引发自悟。
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其实是让孩子们上了一个台阶。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宽容是一种胸襟,教育是一种艺术。今天老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学生就会如何对待他人。老师热情、公正、民主、平等、宽容的优秀品质和教育智慧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自觉中促进学生身心良性发展。这些便是我从这本书中采撷到的。
学做最好的老师
欢乐的寒假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假期是最好的放松时间也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这个假期一部分时间我用来锻炼自己&&在城市与自然间行走,行走也是一种学习与体验。另一部分时间呆在家里陪伴父母与亲人、学习李镇西老师的教学著作《做最好的老师》。
无论在书中还是在博文中,李老师的谦虚品质让人敬佩不已,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只有谦虚的人才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反焉。而他所写的教学故事与经验更是作为教师的我应不断学习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世界这片大森林的一棵树,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无论怎样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李老师的观点。他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育每一个学生的。记得与一个朋友聊天时,谈到教师这个职业时,他的观点是中学多好呀,初中有中考可以培养中考状元等等的优秀学生,高中老师就更有成就感了,可以培养出高考状元等优秀的考生,而你作为一个小学的老师成绩就不会那么明显。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虽然不是直接培养出中考状元、高考状元,但辛辛苦苦为孩子各方面打好基础,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与学习更快乐更有成就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考试状元,不是只有考试状元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实现人生理想。教师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者,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每天勤勤恳恳教学生知识,用自己的行动教给学生好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等等,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每天都有进步,这就是让我最欣慰的,尤其是我看到二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的时候有了成长与进步,每一位学生都比昨天的自己有了进步、有了改变。这就是我工作的成就感,尽管不会像那样被夸赞,但只要看到学生的改变与进步,我就会很快乐就会更有力量的去投入工作。
教育儿童,首先要拥有一颗童心。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李老师在书中 写到一位班主任和班上女生的故事。班上的一位女生连续几天在课上表现不好,无精打采、神情抑郁,班主任经过了解才知道小女孩因家中的小猫死了难过万分才表现如此。于是班主任老师买了一个精美的瓷器小猫送给她并且真诚的鼓励她振作。李老师总结道:&这位班主任对这个女生开导的很成功,秘密在于她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这里让我感受颇深,因为以前我总为自己&语重心长&的教育学生而未取得好的效果而难过。我很少更细致的走进儿童的世界去理解他们。但有一次让我印象深刻。记得一次课上,那天天气不是很好,风很大,我正在教授上课内容,学生们也很认真的听讲,可就在这时队伍中几个学生出现了&动静&,董同学更是动作较大,我当时很气愤,以为是董同学故意这样,当时就严厉的批评了他,也是以儆效尤。可正当我要继续时看到董同学的神情不太对,有些焦急与难过。我马上过去问明原因,原来是一张纸条在口袋里被风吹走了,纸条上是他爸的手机号码。他当时流着泪和我说:&我爸去外地干活好几天了,我想他了,号码丢了怎么办。&所以我发动同学们一块帮助他去寻找那张小纸条,经过一番搜寻,终于找到,那位找到纸条的同学如获至宝一样飞快跑过来把纸条送到董同学手里,我把纸条给他装在衣服口袋的最深处,他当时带着刚才的小泪珠又笑起来谢着我和他的同学们。内容少讲了三分钟下次我可以多讲,但如果我不明就里去批评董同学,可能接下来几天或是更长时间他都会难过,或许有些东西永远难以弥补上,这件事到现在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虽然还不能每件事都能去以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它,但我会不断尝试。
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就像冲洗高山的雨水,照亮大地的星辰,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Copyright @ 2014
工人子女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大海阳路11号
邮编:264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葫芦岛第二实验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