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教一下您的絮凝沉淀法实验实验装置是怎么设计的还是直接购买的絮凝实验设备呢?

我要做一个实验室的使用电絮凝法连续的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在设计方面想固定隔板怎么固定后没有空隙呢能给我个很好的设计方案吗?
你这试验采集的水样很大吗,我们平时做这方面的试验都用个小烧杯就解决问题了,不过我们一般做的是离心分离这类的实验,电絮凝不太了解,处理效果好不
不大啊,就实验室一个小实验,烧杯是固定的,我要做的是有流速的,一边进一边出得,至于处理效果我还不知道,我必须先设计装置啊,而实验室条件有限嘛,所以得找个完全的方案,我已经知道装置该怎么设置了就是没有现成的有几个内隔的容器,所以我要手工制作。
哦,原来是这样呀,我也常要进得这类处理试验,做出好的装置记得跟我分享哦,让我也用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2012o台州一模)化合物A为某矿物样品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分数为80%,且A仅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某研究小组对其组成进行分析,具体实验如下(不考虑杂质的影响):①准确称取2.3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硝酸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B.②在B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结果溶液呈深蓝色,同时得到1.07g红褐色沉淀.③在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未见沉淀产生,再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最后得到4.66g白色沉淀.已知:Cu2O+2H+=Cu2++Cu+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氨气的电子式:,深蓝色离子的化学式:,A的化学式:.(2)工业上常利用该矿物与氧气反应熔炼金属Cu,同时也得到气体C和炉渣(主要成分为Fe2O3).①在新制的C水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BaCl2溶液,初始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充分振荡后,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逐渐增多,请解释其原因.②冶炼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氧化亚铜与硫化亚铜在高温下作用得到金属铜和气体C,写出该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方法冶炼得到的铜往往含有少量氧化亚铜,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铜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③炉渣中的氧化铁可用来制备高铁酸钾(K2FeO4).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杀菌、脱嗅于一体,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的新型水处理剂.研究发现K2FeO4的氧化性比KMnO4、O3还要强,在中性、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差,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好.请写出K2FeO4在强酸性溶液中释放出氧气的离子方程式.K2FeO4之所以能用于净水,除了能消毒外,另一个原因是.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分类:(2012o台州一模)化合物A为某矿物样品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分数为80%,且A仅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某研究小组对其组成进行分析,具体实验如下(不考虑杂质的影响):①准确称取2.3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硝酸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B.②在B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结果溶液呈深蓝色,同时得到1.07g红褐色沉淀.③在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未见沉淀产生,再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最后得到4.66g白色沉淀.已知:Cu2O+2H+=Cu2++Cu+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氨气的电子式:,深蓝色离子的化学式:,A的化学式:.(2)工业上常利用该矿物与氧气反应熔炼金属Cu,同时也得到气体C和炉渣(主要成分为Fe2O3).①在新制的C水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BaCl2溶液,初始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充分振荡后,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逐渐增多,请解释其原因.②冶炼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氧化亚铜与硫化亚铜在高温下作用得到金属铜和气体C,写出该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方法冶炼得到的铜往往含有少量氧化亚铜,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铜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③炉渣中的氧化铁可用来制备高铁酸钾(K2FeO4).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杀菌、脱嗅于一体,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的新型水处理剂.研究发现K2FeO4的氧化性比KMnO4、O3还要强,在中性、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差,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好.请写出K2FeO4在强酸性溶液中释放出氧气的离子方程式.K2FeO4之所以能用于净水,除了能消毒外,另一个原因是.(2012o台州一模)化合物A为某矿物样品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分数为80%,且A仅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某研究小组对其组成进行分析,具体实验如下(不考虑杂质的影响):①准确称取2.3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硝酸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B.②在B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结果溶液呈深蓝色,同时得到1.07g红褐色沉淀.③在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未见沉淀产生,再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最后得到4.66g白色沉淀.已知:Cu2O+2H+=Cu2++Cu+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氨气的电子式:,深蓝色离子的化学式:,A的化学式:.(2)工业上常利用该矿物与氧气反应熔炼金属Cu,同时也得到气体C和炉渣(主要成分为Fe2O3).①在新制的C水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BaCl2溶液,初始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充分振荡后,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逐渐增多,请解释其原因.②冶炼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氧化亚铜与硫化亚铜在高温下作用得到金属铜和气体C,写出该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方法冶炼得到的铜往往含有少量氧化亚铜,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铜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③炉渣中的氧化铁可用来制备高铁酸钾(K2FeO4).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杀菌、脱嗅于一体,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的新型水处理剂.研究发现K2FeO4的氧化性比KMnO4、O3还要强,在中性、酸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差,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性较好.请写出K2FeO4在强酸性溶液中释放出氧气的离子方程式.K2FeO4之所以能用于净水,除了能消毒外,另一个原因是.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1)氨气是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A仅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样品加入足量的浓硝酸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铜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会继续溶解于氨水中,得到的深蓝色物质是Cu(NH3)42+,同时得到1.07g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所以铁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在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再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最后得到4.66g白色沉淀即为硫酸钡,所以含硫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根据样品中A的质量是2.3g×80%=1.84g,所以含铜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个数之比,所以A的分子式为:CuFeS2,故答案为:;Cu(NH3)42+;CuFeS2;(2)①根据题意知道:CuFeS2和氧气反应可以得到金属Cu,同时也得到气体二氧化硫和炉渣氧化铁Fe2O3,二氧化硫溶于水中得到亚硫酸,但是亚硫酸与BaCl2溶液不反应,当充分振荡时,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硫酸与BaCl2溶液作用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答案为:亚硫酸与BaCl2溶液不反应,当充分振荡时,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硫酸与BaCl2溶液作用生成BaSO4白色沉淀;②氧化亚铜和硫化亚铜高温下的反应产物是金属铜和二氧化硫,即2Cu2O+Cu2S&&6Cu+SO2,根据提干信息:Cu2O+2H+=Cu2++Cu+H2O,可以向固体中加入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蓝来检验固体成分,故答案为:2Cu2O+Cu2S&&6Cu+SO2;取少量样品于小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则含有Cu2O;(4)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对应还原产物是三价铁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释放出氧气的反应为:4FeO42-+20&H+=4Fe3++10H2O+3O2↑,K2FeO4被还原成Fe3+后,三价铁会水解产生Fe(OH)3胶体,该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达到净化的目的,故答案为:4FeO42-+20H+=4Fe3++10H2O+3O2↑;K2FeO4被还原成Fe3+后,产生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达到净化的目的.解析(1)氨气是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1.07g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4.66g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根据样品质量、铁元素质量以及硫元素质量守恒来计算Cu元素的量,进而确定分子式;(2)①二氧化硫溶于水得到亚硫酸,亚硫酸易被氧化为硫酸,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②根据氧化亚铜和硫化亚铜高温下的反应产物是金属铜和二氧化硫来书写方程式,根据Cu2O+2H+=Cu2++Cu+H2O来检验氧化亚铜的存在即可;③根据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对应还原产物是三价铁离子,并结合K2FeO4在强酸性溶液中释放出氧气的反应来书写.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资料实验四、絮凝沉淀实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资料实验四、絮凝沉淀实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絮凝沉淀池设计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