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山路步行街医院取药窗口在几号楼几层?

您当前的位置:&>&
厦门中山医院信息:
挂号网站:/Pages/Home/Index.aspx
联系地址:厦门市湖滨南路201-209号
邮编:361004
&&& 1、预约时间范围:用户可预约次日起一周内的号源。
&&& 2、预约实名制:预约时,请您如实提供就诊患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您本人手机号。系统将通过您的手机进行预约信息确认,否则无法进行预约。
&&& 3、就诊:
&&& (1)电话、网络预约及现场预约成功后,请于就诊当日凭就诊患者就医卡(医保患者提供社保卡)到门诊相应科室就诊。就医卡中所填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必须与预约时提供的患者身份信息一致,否则医院不提供预约的号源。
&&& 全自费、铁路医保患者就诊前须先到我院门诊收费处办理我院就诊卡,医保患者须需进行社保卡注册。
4、医生停诊:医生停诊情况不可避免,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医生临时停诊,服务人员将通过电话短信通知已预约的用户,请配合更改就诊日期或更换其他医生。
&&& 5、改号:已成功预约的挂号信息不可更改,如更改需要拨打2993666或到门诊服务中心退订原信息、或在自助机上取消后再重新预约。
6、取消预约:如您无法按时就诊,请务必在就诊日前半天之前拨打电话2993666或到门诊服务中心、自助机取消预约,否则视为违约,3次违约您将无法继续使用服务。
&& ☆ 方式:
&&&& 1、电话预约:6(8:00-12:00,14:30-17:30),114(24小时),12580(24小时),96166(24小时)&&&
&&&& 2、网络预约:
& :8010/ExpertRequestPage.aspx(24小时)
&&&& 3、门诊服务中心现场预约:(周一~周日8:00-12:00,14:30-17:30)
&&&&&&&&& 门诊现场预约中心:门诊楼一楼
4、自助机预约:周一~周日(6:00&18:00)开放
温馨提示:如您无法按时就诊,请务必在就诊日前半天之前拨打电话2993666或到门诊服务中心、自助机取消预约,否则视为违约,3次违约您将无法继续使用服务。
尊敬的患者,非常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为了让您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制度等,更好配合医疗护理工作,使您早日康复,特向您告知以下内容:
1、您入住的是我院  号楼    科  & 床位,您的住院主管医师是    &&&    ,责任护士是          。
2、办理入、出院内容:住院处提供365天24小时全天候办理入、出院手续。
办理入院流程:患者凭医生开具的住院证(医保患者还需提供医保IC卡),并缴纳一定的预交金即可在1号楼1楼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您的门诊病历在入院时需交给医师查阅,在出院前请索回自行保存。
办理出院流程:患者接到出院通知后,携带预交金票据即可在1号楼一楼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住院处会向您提供加盖公章的出院记录、发票;若您需要费用清单,请向住院处提出;若您需要诊断证明书,请出院前向医生提出。
3、住院期间需要遵守的主要规章制度:
请您如实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因不实信息造成无法报销、索赔、司法取证等问题,您需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医院探视时间为上午11:00--12:30,下午16:00--21:00;
请您保持病区安静及整洁,爱护病房内的一切设施,请不要将危险物品带进医院;请妥善保管自己的财物,以免丢失;
请您维护医务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和人身安全权,自觉维护医院医疗秩序;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请不要进入医疗区,请勿翻阅病历;
4、进行医疗、护理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
每天清晨5:30&7:30是抽血时间,若您有抽血化验,请在病床等候。
每天8:00&10:00是医师查房时间,请在本人病床等候;未经医务人员允许,请不要离开病区,避免发生意外病情变化。
住院期间,若您需要医务人员服务或帮助,请按响床头的呼叫器,护士会到病房对您进行询问、处置;若您希望了解病情、诊断、治疗方案、预后,请在医师查房时提出,由医师进行告知。
住院期间,病情危重、手术风险、特殊检查、实验性治疗、昂贵检查治疗药品、外请专家会诊等项目,医生会主动向您详细告知并要求您签署知情同意书;
住院期间禁止使用外购药品;若使用外购药品,发生不良反应需自行承担后果;特殊情况确需使用外购药品,需申请、审批;
5、医药费用缴纳、查询的渠道:
住院期间,每1~2天会向您发放每日费用清单,请您及时核对,如有疑问请立即向责任护士反映,及时纠正。如住院费用不足,请您按缴费通知到住院处交足住院费用;
6、无红包医院、无烟医院情况告知:
我院为无红包医院,医院全体工作人员一律禁止收受&红包&、回扣;我院是无烟医院,全院室内禁止吸烟;请您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
7、患者表扬、投诉的渠道和方式:
您对医院员工工作满意,要提出表扬,或对医院员工工作不满意,要提出批评,可以拨打电话2292213或直接至1号楼1楼来访接待室反映情况;
8、作为教学医院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项:
我院为教学医院,为培养优秀医护人员恳请您配合相关教学活动;您有权拒绝任何与医疗、护理无关的检验、研究等相关活动。
9、住院期间便民提示:
住院期间,病区提供24小时开水;医院最西侧开设营养食堂,开放时间为上午 6:30--13:00,下午15:30--19:00,节假日无休;
1号楼1楼设有便利店、银行自动柜员机、护工服务站。
若您需要复印住院病历,住院期间,您需先向所在科室申请,再携带相关证件至1号楼2楼病案室办理;也可在出院三个工作日后,直接到1号楼2楼病案室办理。
若您需要借病理切片,请携带相关证件、病理报告单至1号楼4楼病理科办理。
以上请您详细阅读,未尽之处向主管医师、护士询问,祝您早日康复!
参保人员使用社会保障卡须知
(一)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障卡专用于本人在医保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支付、报销。参保人员在挂号、诊疗、收费、报销及相关单位检查时应主动出示社会保障卡。
(二)社会保障卡不得转让、买卖、抵压、租用、借用等。参保人员应妥善保管此卡,凡因参保人员保管不当所致被盗用,本中心不予负责。社会保障卡丢失时,应及时挂失,参保人员自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受理社会保障卡挂失或更换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在此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予以报销。
(三)参保人员的信息(社会保障卡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与身份证不一致的,应先到地税部门办理更正手续,于5个工作日后凭相关手续到相应的社保中心更换并重制社会保障卡。
(四)参保人员必须持社会保障卡到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否则其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参保人员执卡进行结算时应对其费用进行复核确认。
(五)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应要求医生规范书写医疗文书,在结算时索取费用清单等相关票据。
(六)参保单位、个人及相关各方应确实履行缴费义务,遵守医保相关规定,否则医保基金不支付期间的医疗费用,且不得追溯。
(七)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故障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现金垫付后,凭就诊医院方加盖故障证明章的收费票据、医疗文书核销。
(八)社会保障卡只限本人在本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刷卡使用(高龄老人特殊情况可委托他人);在本市范围内因工作调动,不需要更换或重制社会保障卡。
(九)长期居住异地的退休人员、异地工作的我市参保人员应由用人单位(所属社区管理单位)申报其居住(工作)地,并按相关规定确定当地三所不同级别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一所定点药店购药,报所属的社保经办机构备案后,其在被认定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凭相关材料,到社保中心经办机构审核结算报销。异地人员返回本市就医前应及时申请解除报备,以恢复其社会保障卡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的使用权,否则医保基金不再支付上述人员在本市的医疗费用。其异地就医资格同时取消。异地人员转外就医须经当地医保定点三级医疗机构作出书面建议,并在报销时提供。
(十)参保人员需要转外地上级医疗机构就医的,应由本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专家会诊,出具转外就医建议书,到社保经办机构审批后方可外出就医。
(十一)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经所住医疗机构认可,确需到其它定点医疗机构作的检查、治疗、配药等,其费用由参保人员垫付后返回所住院医疗机构报销,并纳入此次住院医疗费用中。
(十二)参保人员在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指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在下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年度开始后3个月内(即9月30日前)结算完毕。跨医保年度的住院医疗费用应在6月30日预结(不办理出院登记),并出具相应费用清单。
(十三)委托他人代办医疗费用报销的,以被委托人出示委托人社会保障卡及完整申报材料为委托关系成立;受委托人应出示有效证件(一般为身份证),并接受必要的登记。
(十四)本中心医疗费用报销受理时间为每周一至五,节假日不受理。大额医疗费用办理期限为25个工作日,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预约。
(十五)参保人员在本市外出(除港、澳、台外)期间患急性病或紧急救治时可就近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持有效凭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结算。
五类诊疗项目不能使用社会保障卡
1、服务项目类: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2、非疾病治疗项目类: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各种健康体检、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3、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1)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PET)、电子束CT、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2)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3)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4)各种物价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4、治疗项目类: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近视眼矫形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5、各种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各种科研性、临床验证的诊疗项目。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始建于1928年,由爱国华侨和地方知名人士为弘扬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造福社会&的精神捐资兴建而成。时任厦门大学校长、医学专家林文庆博士出任首任院长。为福建省唯一985工程院校厦门大学的首家附属医院。历经80余载中山人的拼搏进取,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国家重点大学研究型附属医院。
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300万余人次,年收住病人近6万人次,编制床位2500张;设有38个临床学科、10个医技科室、1个分院、2个分部、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厦门市心脏中心、厦门市临床检验中心、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和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厦门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厦门市老年疾病康复研究所及厦门市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重大科技平台等重要医学中心和科研平台;为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福建省超声医学培训基地;是福建省首批获卫生部审核批准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心脏移植)的医院之一。
医院现有教职员工3000余名(其中高级专家400余名,硕士、博士以上学历人员400余名,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70余名)。医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合理的人才梯队推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阔步前进。医院获各级课题资助300余项,包括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40余项,获部、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专利40余项,科研项目总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大量科研成果的有力支持,医院每年开展大量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先后在本市率先开展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肾脏移植等高难度临床手术,填补了大量技术空白,让广大厦门人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凭借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特别是我院倡导建立的&海峡两岸医学论坛&和&中山医学联席会&,涵盖心血管、消化、神经内外、超声医学、医院管理等多个学科,分别已成为海峡两岸医学交流中最高水准的学术盛会和国内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山&系列医学院所交流平台。目前,&海峡两岸医学论坛&和&中山医学联席会&已突破以往会议讨论和简单交流的形式,通过相互培训管理团队、派遣一线医务人员等方式逐步将各自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近年来,医院推进就医流程改造,推行全天候、全预约、全自助、全网络、全方位的&五全&惠民便医服务,成立独立随访室开展患者诊后回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院内服务延伸至院外,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感受;作为优质护理省级重点联系医院,医院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创建工作,努力落实整体护理,夯实基础护理,建立&首见&负责制,实行&包床到护&,大大减少了患者自聘护工的数量,患者经济负担得到极大减轻,病房秩序更加安静有序。通过上述举措,医院患者满意度逐步提高,医院2004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获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2011年获全国&改革创新医院&。
新时期,医院将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医德教育,改善医院医疗服务,努力争创国家级、省级优质医院。
推荐科室: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是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骨干学科,2007年获批&厦门市消化系疾病实验室&,2008年建成&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厦门培训基地&,2009年联合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牵头成立&海峡两岸消化疑难病会诊基地&,2010年晋级&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12年成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成立&海峡两岸消化系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基地&,2013年成为&卫计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挂靠单位。本专业集医、教、研为一体,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90余人,其中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主任医师、教授9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5人,医师中拥有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8人,其中多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有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1人、青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务委员1人、委员1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1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1人、副总干事1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1人,中国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1人,理事2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委员1人。拥有各种先进的诊疗及科研设备,目前病区开放床位为120张,同时设有消化专家门诊、专科门诊、专病门诊、消化内镜诊疗部、消化动力室和消化实验室。年门诊量12万余次,年出院3500余人次,年内镜诊疗达4万余人次。消化内科坚持以临床为核心,教学、科研为动力,目前本学科已成为海西地区消化病和消化内镜专业的领军学科。
临床工作方面,消化内科设有合理的亚专科分组,包括:消化系肿瘤早诊早治组、肝病组、胆胰疾病组、消化动力组和科研组。门诊有诊室8间,开设消化专家门诊、消化专病门诊和普通门诊,满足不同人群的就诊需求。其中专病门诊是门诊建设的重点和特色,目前有脂肪性肝病、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及便秘、胆胰疾病、消化内镜诊治共7个专病门诊,其中脂肪性肝病、炎症性肠病和胃食管反流病三个专病门诊具有中国医师协会授牌。坐诊专家均具有丰富的临床及内镜操作经验,能进行消化内科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的诊治,快速为患者明确诊断、解除病痛。病区现有开放床位120张,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三级医疗队伍及训练有素的护理队伍,具备快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能胜任消化内科各种疾病的诊疗及护理工作。近3年出院人数年增长率超过30%,2013年出院人数达3500人次,出院患者治愈好转率超过90%,住院患者中疑难危重患者比例超过50%。大力推进消化疾病临床路径工作,目前在运行路径9个,并有专门的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讨论会。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病房宽敞明亮、舒适温馨,使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教学方面,消化内科教研组是内科教研室的骨干力量,包括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现有在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2名。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本硕博的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以及厦门大学海外生的培养工作。消化内科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在工作中均耐心向进修医生及实习学生传授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临床技能的提高,定期组织大规模的疑难病例讨论,并多次带队参加全国高校医学生技能大赛并取得优秀成绩。同时本科积极参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2011年作为常务编委单位完成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普通高校五年制医学本科教材《内科学》消化系统的编纂工作,该书已于2012年12月印刷出版。此外我科教师积极撰写和发表教学论文,多位教师被评为厦门大学先进教学工作者。
科研工作方面,消化内科实验室,可以进行消化病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研究。在三叶肽、JTB、Mindin、拉曼内镜在消化系疾病和消化系肿瘤的相关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承担厦门市肿瘤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重大科研平台项目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近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基金项目、973计划分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分课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分课题等。近年来荣获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共在SCI及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
交流与协作方面,消化内科先后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消化内科、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消化内科、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及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国内外先进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及协作关系。有多人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被邀请在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成功主办国际学术大会5次、省级学术会议多次。创建了&海峡两岸消化疑难病会诊基地&、&海峡两岸消化系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基地&,主办刊物《Clinical update: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创办了《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消化系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高峰论坛》、《海峡两岸胃肠黏膜与胃肠微生态高峰论坛》、《海西消化论坛》,使大陆、港澳台及海外的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医师共聚一堂,促进了海峡两岸医学交流,为海峡两岸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医师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
1、学科建设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外科成立于1995年,是厦门大学和厦门市卫生局建设的重点专科,为新成立的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骨干科室。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整体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内专业技术梯队、职称、仪器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均属省内领先地位。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外科学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现开放床位72张,为全省最大规模的肝胆胰外科科室。目前已搬入设备功能齐全、环境幽雅、病房整洁、位于风景秀丽的oY湖畔的新外科大楼。科室人才梯队完整,现有医护人员近60余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后2人,博士10人,硕士6人。这些高学历的医生多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3人留学美国,1人留学德国,2人近期将赴欧美等地学习。其中博士/博士后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一人,厦门市学科带头人1人,福建省卫生与技术后备人才1人,厦门卫生与技术后备人才3人。
2、专家风采
学科带头人王效民教授是我省唯一一位全国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后,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95年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毕业,师承国际著名的肝癌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王效民教授为国内首届博士后毕业生,毕业后引进到厦门大学中山医院,创立了闽西南第一个肝胆外科,开展了多项填补福建省和厦门市空白的新技术、新方法。年任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院外科客座研究员。现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肝胆外科副主任尹震宇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师从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年受国家出国留学基金全额资助留学美国,先后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著名的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以及肝脏外科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在全美医学中心排名第三位的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肝胆外科及移植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以及临床研修。现任肝胆外科主任。
3、3、临床、科研、教学情况
& 临床工作方面,本科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原发性肝癌、肝门区胆管癌、胆肠结合部肿瘤、胰头癌、重症胰腺炎、门静脉高压症、疑难胆道疾患、胆道出血、各类肝脏良性肿块以及脾功能亢进、多发伤联合伤的救治等方面积累了极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对各类肝胆疾病诊治及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影响,在国内外均有良好声誉。在厦门地区率先开展同种异体肝移植术,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在厦门地区最长。同时能完成包括巨块型肝癌切除、扩大的右半肝切除术、高位胆管癌切除、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联合整治术、血管重建等在内的许多高难度肝胆胰外科手术。开创P32内放射治疗肿瘤等新高难度技术。新近开展的新技术包括联合外科手术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肝硬化,胰周血管置管灌注治疗暴发性胰腺炎,区域性血流阻断新技术下复杂肝癌的切除术等。
肝胆外科中心现拥有完整的重症监护设备、纤维胆道镜、高档超声扫描仪、肝胆手术特殊器械、超声刀1台、美国史赛克和施乐辉腹腔镜各2套、人工肝1套、胆道镜3套、肝内胆管碎石机一台、最先进的新生代射频肿瘤治疗仪1套,还有新引进的保证肝脏手术安全的氩气刀和进口的CUSA超声吸引刀及各种重症监护设备等,万元设备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目前国内外肝胆胰外科的全部手术治疗均能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院肝胆外科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外科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就医环境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认可,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包括港台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地的患者。
科研方面,我科科研成果斐然。拥有临床实验室2个,建科以来先后有&肝脏的微环境与肝癌发生发展及预防的关系&,&干细胞诱导胰岛移植细胞免疫耐受的研究&,&肝癌转移相关基因研究&、&局部内放射治疗肝癌的研究&、&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肝癌的EGF,TNF-&,TGF-&1和VEGF基因多态性研究&,&骨髓干细胞移植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肝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市科技局、市卫生局科研资助。近年来我科医护人员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其中被国际权威杂志索引(SCI)收录的文章有20余篇,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现有在研科研项目20余项,仅2008年就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6项基金资助、研究经费约600万元(含配套),培养了研究生12名。显示了我科强大的创新力。我科还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以及德国、瑞典等国的医学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肝移植、原发性肝癌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 肝胆外科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基础和临床科研项目,并利用研究成果为病员服务,已形成学科优势。临床广泛应用的危重抢救技术,娴熟应用各项临床营养技术包括全胃肠道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等已大大提高了各类肝胆胰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特别在提高肝癌、肝门区胆管癌、胰腺癌、胆肠结合部肿瘤切除率及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批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有望进一步造福广大病患。实现科研究服务临床的宗旨。
人才培养方面,肝胆外科加强梯队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了厦门市首位依靠自己力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每年都有 1-2 名医师赴国外进修学习。除此之外,肝胆外科还是福建省肝胆外科人才的培养基地,承担着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大部分肝胆外科的教学任务及临床带教工作。
科室 &&& 医生
急诊部 &&& 夏永清 周晓英 沈国伟 张永利 林 青 李 娟 王煜 骆顺安 闵祥辉 洪土生 华丽 谢益伦 林青 叶剑鸿
心血管内科 &&& 骆顺安 邓颂南 肖国胜 沈国伟 陈超 陈子威 傅国根 李继忠 叶涛 王焱 郑剑涛 王 焱 刘文辉 陈慧敏 劳华珍 陈水龙 万发银 何世华 张振清 陈炳煌 黄卫斌 王挹青
神经外科 &&& 张俊卿 戚远光 田新华 杨芳裕 陈 锷 黄延林 李泉清 陈锷 刘禹冰 陈陆馗 张峰林 曾军 邓志鸿
骨科 &&& 刘晓东 华强 夏永清 于万胜 赵慧毅 陈国能 马军 夏春 张英 成有生 张 英 林劲松 林振宗 陈辉东 王振辉 傅日斌
肝胆外科 &&& 刘平果 王效民 吴绍峰 尹震宇 于仁祥 吴国洋 俞可克 李涌 李岗山
消化内科 &&& 林振和 胡益群 王琳 周静平 卢雅丕 陈美娅 巴亚斯.古 潘金水 巴亚斯&古楞 叶震世 陈建民 施华秀 王 琳 任建林 刘 明 林逊汀 刘禹冰 钟燕 廉亚美 许鸿志 司丽娟 刘明 陈立刚
呼吸内科 &&& 邓丽平 李娟 曾惠清 李苹 江兴堂 尹小文 杜艳萍 江毅芳
肾内科 &&& 韩蜀莲 李国贤 郭汉城 暴淑英 周丽华 关天俊 凌毅生 刘俊兰 黄珊
血液科 &&& 鹿全意 张可杰 张 鹏 张鹏 牛小青
内分泌科 &&& 黄群 张 岩 马 红 黄 群 沈兴平 吴福衍 张岩 陈小敏 杨香玖 马红 甘利萍
干部保健科 &&& 李 苹 张碧珍 陈子威 王晓霞 陈慧敏 周乃珍 李苹
儿科 &&& 陈 琪 吴妙心 陈 敏 柯淑英 黄 萍 陈琪 黄萍 林志青 陈敏 张先蕙
中医科 &&& 洪文新 康宝琴 卓玉凤 张剑川 陈 健 游夏毓 张作伟 闵凡锦 张理 庄小梅 吴锦发 庄雪珠 黄源鹏 曾亚平 陈健
肿瘤科 &&& 苏 安 苏安 王馨 吴炜新 吕霞 王 馨 吕 霞
肿瘤放疗科 &&& 郦守国 余德 徐辉 侯如蓉 徐 辉
感染性疾病科 &&& 岳 蓓 邓永岳 王雪莲 李峰 岳蓓
中心ICU &&& 孙德军
普通外科 &&& 罗 琪 刘晓东 杨素梅 黄正接 李良辉 庄维纯 魏黎煜 刘国彦 齐忠权 罗琪
胃肠外科 &&& 刘忠臣 邱兴烽 丁志杰 齐忠权
血管外科 &&& 赵一麟 卢伟锋 李昭辉
胸外科 &&& 段红兵 高学平 傅成国 康健乐 蔡英杰 高惠川 赵永祥 吴国熙
泌尿外科 &&& 白培明 苏汉忠 罗广承 黄元明 沈瑞雄
妇产科 &&& 陈丽玉 李娜 沈 进 郑秋鸿 郭涓 董生伟 刘丽芳 温兰玲 沈进 吴玉琼 于杰 缪智辉 周丽华 黄秀敏 李云华 刘昱 杨湘军 卫祥云 孙南丁
眼科 &&& 郑瑞琼 林星 陈跃 徐法松 陈 跃 胡家明 皮敏石 邓新平 林 星 王夏虹
耳鼻喉科 &&& 邓燕飞 洪拥军 乐家振 余明强 杨海斌 邬晓力 周 莉
口腔科 &&& 李忠林 陈晓莉 蔡熙珉 张忠 叶展超 胡骏 邹冠弘 张 忠 孙本强 胡 骏 李雷 李 雷
皮肤科 &&& 赵国庆 郑燕岚 王 合 王官清 王晓慧 刘晓坤 李新生
整形美容科 &&& 李锋 黄 岩 李 锋 黄岩
麻醉科 &&& 于秀娟
临检中心 &&& 杨天赐 谢华斌 陈振胜 黄如欣 张旺东 张忠英
体检部 &&& 周 莉 李继忠 周晓英 江毅芳
病理科 &&& 陈守惠 潘超 殷平
临床检验中心 &&& 黄如欣 杨天赐 谢华斌 张忠英 张旺东 陈振胜
神经内科 &&& 蔡小芳 林威 林青山 郑维红 庄晓荣 葛华 林晓芳 王显锏
影像科 &&& 梁昆如 杨天和 张有彬 康江河 王金岸 段少银 林清池 顾全厚 李怀波 林建忠 王卫星
营养科 &&& 梁成强
药学部 &&& 欧阳华 陈娴瑛 张蝶婉 王晓贤
老年医学部 &&& 陈治卿 陈萍 王叶 劳华珍 郑美真 杨联坤 林纯毅 王官清 席雅琳 王合 余玲玲 梁立新 林伯庚 赵国庆 陈鹭玲 王晓慧 罗汉暄
超声科 &&& 周筱琳 王迎 苏茂龙 李琦 陈江华 陈勇刚 李治安 陈卉品 陈小燕 张敏
耳鼻咽喉科 &&& 洪拥军 杨海斌 邬晓力 庄佩耘 余明强 周莉 邓燕飞 郭永清 乐家振
重症监护病房 &&& 孙德军
皮肤性病科 &&& 陈萍 王晓慧 王官清 陈美华 李新生 王合 赵国庆 刘晓坤 郑燕岚
核医学科 &&& 王力平 苏福 周志才 王卫星
心血管外科 &&& 廖崇先 刘波 郭宏伟 邱风 赖可可 杨谦 单忠贵 朱鹏 强海峰 孙勇 赵永祥 赵霞 尤颢 舒涛 朱状辉
心功能科 &&& 吴岳平
&我院吴炜新家庭故事在厦门市最美家庭故事巡回演讲会上令观众动容
为切实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具有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家庭道德模范,5月14日下午,在&5.15&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由市妇联组织的&厦门市&我爱我家&最美家庭故事会&&思明区专场&在梧村街道办事处举行。市妇联主席吴亚汝主持了大会,我院吴炜新等四位厦门市最美家庭代表分别讲述了他们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思明区200名各界群众聆听了故事会。最美家庭夫妻和睦、尊老爱亲、亲友睦邻、自强奋进、勤俭持家、廉洁诚信的感人故事,催人泪下,让人们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体会到&家和万事兴&的真谛。
吴炜新是我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担任肿瘤科一个病区的医疗组长。吴炜新出生于辽宁省一个乡镇,自幼父母早逝,靠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资助、奖学金和同学的捐助完成大学学业。两年后她与丈夫结婚,成了妻子、母亲。她又考上了硕士、博士研究生。丈夫一个人承担了养家重任,供吴炜新完成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
2005年,吴炜新通过我院人才招聘安排在肿瘤科工作。她带着丈夫及4岁的女儿来到了厦门,为此丈夫放弃了原来不错的工作。然而,生活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由于种种原因,丈夫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女儿上不了幼儿园、没有住房等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全部向她压来,让她喘不过气来。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她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把女儿送到了私立幼儿园,丈夫找了份临时工作。
吴炜新来到医院肿瘤内科,全身心地投入到挽救病人生命的事业当中,从不叫苦叫累,经常加班加点完成医疗任务。对待病人她将心比心,把病人当亲人。耐心解释、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她努力钻研医疗技术,开展医疗科研,她申请的两项科研课题获得了厦门市科技局的资助,一项是探讨肿瘤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机理,一项是关于乳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机制方面的研究。她还研究了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过程中血清癌胚抗原的变化,总结出血清癌胚抗原的变化可以粗略反映化疗的疗效,并发表了相关论文。
2010年吴炜新分配到了位于东渡的人才保障房。简单装修之后入住,一家人终于有了一个栖身的港湾,家庭收入基本能够应付还贷和生活之需。但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0月的一天她丈夫突发心肌梗死,当时人就不省人事了。心内科及时为他疏通了两条血管并安装了支架,使得她丈夫的心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在丈夫病重和手术期间,吴炜新没有告诉同事,没请一天假,抽空护理爱人、照顾女儿。面对病重的丈夫,她眼前总是浮现出丈夫为了家庭生计和供她完成学业奔忙的种种画面,她想:哪怕付出全部也要挽救爱人的生命。只要爱人能转危为安,她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丈夫挺过了难关,但也花费了8万多元的医药费。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医院党政和工会都对她家庭予以了慰问,使她鼓起了生活的信心。
2009年,经全省选拔,吴炜新通过了严格的外语考试,获得了出国研修的资格,但由于生活上的种种牵绊一直未能成行。2012年是她的出国资格有效的最后一年,可是家庭经济负债还没有偿清,吴炜新很是犹豫。而丈夫坚决支持吴炜新出国深造,并与多位亲朋商量,大家同意在经济上支持她出国深造。吴炜新终于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到世界最高的肿瘤专科学府&&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修。2年间,她一边观摩肿瘤临床工作,处理肿瘤科的各种急症,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工作,期间阅病历近2万份,同时也做些实验室的工作,学习数据的处理。发表了有关糖尿病和降糖药对多发性骨髓临床预后的影响,脂肪含量与前列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以及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的文章,受到了导师的一致好评。Sai-Ching Jim Yeung教授说:&Dr. Wu是我的学生中最勤奋的一个。如果有机会我们会进行的学术和科研方面的协作&。在美国期间,肿瘤科王馨主任还利用开会间隙看望吴炜新,问寒问暖。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能有科室的领导同事探望,更增加了她学习的动力。
如今吴炜新已返回医院继续工作了。女儿读初中,丈夫也有了一份较满意的工作。生活进入正常轨道。抚今追昔,吴炜新感慨万千地说:&是家人给我扶持,是丈夫资助我完成了学业,与我同甘苦共患难,给了我撑起这个家的动力,使我收获了幸福的生活。是医院的领导给我支持,是科室领导、同事给我帮助和安慰,使我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绩和学业。我在此能够说的只有感恩、感谢!!!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医生&。
会上,另外三位来自集美大学、开元街道等最美家庭也讲述了他们家庭的感人故事。
市妇联、思明区妇联领导高度赞扬最美家庭代表是家庭道德建设的楷模,号召全市群众向他们学习,努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树文明新风,建设和谐社会。
最美家庭故事演讲间区,部分最美家庭和厦门市少儿穿插表演了节目,使会场气氛肃穆而又温馨。
厦门市最美家庭故事宣讲队将赴厦门六个区进行&&我爱我家&最美家庭故事会&巡回演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市中山医院挂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