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教育城商品房买房流程教师买房是否便宜

西藏拉萨教育城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万名学子
本网拉萨7月25日讯(记者 王莉 刘倩茹)24日上午,拉萨教育城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拉萨举行,会议就教育城建设背景、现状,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对外公布。
拉萨市新闻发言人计明南加、中楚成介绍,目前为止,拉萨教育城进驻项目有18个。计划于今年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有拉萨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教育城给水工程、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体工程、拉萨市教师继续教育学校、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市政基础设施、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和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届时将有近万名学生聚集在这里开始新的学期。计划于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有东城人民医院、水系景观、市委党校、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园丁苑公租房和产权房一区、拉萨阿里高中、电力设施相关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的项目有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教育城幼儿园、园丁苑二期产权房、实验小学教育城分校、西藏大学实验实训基地。
计明南加说,拉萨教育城将会是一座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科研、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等为一体,教育、居住、医疗、市政、商业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多功能现代化教育城区。同时,拉萨教育城相关项目的建成,为拉萨市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奠定了基础。
按照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拉萨市第二、第三高中将搬迁至教育城,拉萨八中将搬迁至二高原址,实验小学将搬迁至市三高原址,海城小学将搬迁至实验小学原址,二小将搬迁至八中原址。城关区学校布局调整和搬迁工作将于今年9月1日开学前完成。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桑巴东村有65户、177人,是一个边境小村落。多少年来,桑巴东人都在致富的路上辛勤耕耘,为致富的梦想...
备案号:藏ICP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藏)字第00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 邮政编码:850000
西藏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登录下次自动登录
乡村教育现状不佳:教育资源偏向县城难留好老师
编者按:又到开学季,各地的高校又迎来新一届学子,其中不少人来自农村。近年来,为解决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学子进入重点高校难等问题,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农村考生有何影响?农村学子的求学路是否更加平坦?乡村教育的短板在哪里?近日,本报记者前往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调查,了解当地农村学子今年高考录取情况,探寻其背后的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及解决之道。
农村学校难留好师资
高考录取率未达理想状态,原因在于很多优秀老师被省城或沿海地区挖走
“今年全县共有2178人参加高考,其中农村籍考生1397人。目前录取情况为提前批农村籍22人,城镇籍28人;一本农村籍128人,城镇籍89人;二本农村籍178人,城镇籍158人;三本农村籍93人,城镇籍53人。”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高招委办公室主任万海汉介绍。
由于考生人数多,农村籍考生被录取人数绝对值高,但录取率明显偏低。今年余江县提前批及一本录取率,农村籍学子10.74%,城镇籍学子14.98%;二本录取率,农村籍学子23.48%,城镇籍学子35.21%。
“今年余江县首次纳入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优惠政策范围,农村籍考生进入重点大学的人数和比例均比往年增加。”万海汉表示,近些年农村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比例一直较低。
“邓志成录取清华大学、吴芃录取北京大学;文、理科一本、二本上线率均为全市第一……”鲜红的喜报张贴在余江一中校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作为全县唯一一所省级重点高中,余江一中几乎包揽了全县考上二本以上的考生。
“这些年来学生高考成绩较为稳定,一本录取率在25%左右,二本在50%左右。”余江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军辉表示,学校最理想状态是一本录取率达到35%、二本65%。“学校生源是全县最优秀的,高考录取率未到理想状态,原因在于缺好老师。”李军辉的话有些令人不解。
“重点高中主要拼师资力量,与40多公里外的鹰潭市相比,资历相同的老师月收入相差1000多元。”李军辉表示,该校很多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被省城或沿海地区的学校挖走。
余江一中高三年级主任徐新华老师介绍,以前高考试卷死题目比较多,农村学生只要做得多练得多,分数自然就高;而现在高考试题重视对学生素养的考察,综合素养需要系统培养,这对农村学生影响很大。
北京大学,曾是余江一中文科女生汪怀触手可及的梦想。今年她踏进了北大自主招生夏令营。“夏令营里就我一个农村学生,我主要从课本上学习知识,综合素养比他们差。”参加自主招生失败的经历,让汪怀真切感触到,“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不平衡真是太明显了。”
优质教育资源偏向县城
县城小学三年级就开英语课,乡下学校很多到初中才开,音体美等课程连老师都配不齐
“想考大学,先考一中。”这早已成为余江全县学生和家长的共识,以至余江一中一年的招生规模达22个班、1200多名学生。而余江二中、三中和桃李中学的高中生招生总额,仅为余江一中的一半。
在余江,又是哪些学生能够进入一中呢?在这里,城乡之间的差别再次体现出来。
2015年余江全县初三年级毕业生共3000多人,但13所乡镇初中总共不足千人。
平定中学在余江县各乡镇初中的教学质量数一数二,考入一中的人数要远多于其他乡镇初中。“我们学校145个初三毕业生,58人考入余江一中。”副校长吴华胜介绍,乡镇初中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考到一中比例偏低,考不到一中想上大学基本没戏。
余江县实验中学是全县最优质的初中,2015年有600多名学生考入余江一中,升学率超过50%。
“在县城没房子、没户口,根本进不了实验中学。”一名学生家长表示,实验中学学生绝大部分是城镇户口。
“县城小学、初中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明显比乡镇学校强。特别是英语科目,县城小学三年级就正式上英语课,乡下学生很多到初中才开始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乡下学校连老师都配不齐。”吴华胜表示,平定中学70%到80%的学生为留守少年,该乡镇50%到60%的小学生为留守儿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部分留守学生学习习惯较差。
吴华胜分析,今后乡镇学校学生越来越少是个大趋势,主要是因为家长只要有条件就让孩子进县城读书,因为只有在县城读个好学校,才有可能考个好大学。
可进县城读书的农村学生,除了那些家长在县城买房落户的能够划片进入到老牌优质小学和初中,其他大多数学生只能进入普通公办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而作为主要招收农村学生的私立中学,老师主要是退休教师和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师资队伍并不稳定。
均衡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遏制教育资源“二元化”趋势,在新增教师分配上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余江县农村人口不断向县城聚集,到县城读书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县城出现了小学初中入学难的问题。为此,余江县扩大部分学校办学规模。
“在城市新区布局优质的幼儿园、小学、初中,为进入城市读书的农村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将有效遏制教育资源‘二元化’趋势。”余江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表示。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余江县确定了124所小学、15所初中为永久性保留学校。对这些学校,余江县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装备水平,通过改建、改造和新建等方式实现标准化。
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坦承,目前该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及队伍结构不合理情况仍然较为突出。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老师,农村初中英语、理、化、生老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个别农村初中老师多、学生少。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有待改善,部分学校教学生活设施、运动场地有待改造。
近年来,余江县在新增教师分配上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2014年为解决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师紧缺问题,全县招聘了33人。从2010年开始,连续5年通过招录老师、定向师范生分配、“三支一扶”安置等,共补充教师464名。目前,该县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数量基本达标。
原标题:乡村教育现状不佳:教育资源偏向县城难留好老师
稿源:中国青年网
(责编: )
用户名密码
48小时点击排行
对于文物保护来说,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有价值、更加重要,文物保护一定要...
现在,“老龄化社会”的概念我们早已不再陌生,正视趋势、加紧应对也已经成...
铁路、医院等机构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坚决防止、打击内外勾结吃里扒外...
据法国媒体《20分钟报》3月27日报道,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
最近,林芝桃花节开幕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桃花的美图也刷爆了微博...
甘肃大剧院27日披露,杨丽萍作品《十面埋伏》28日将在兰州开票,三千张限量...
工作人员进行开幕式的礼仪彩排。在桃花村拍照的游客。
3月24日在江苏南京龙袍街道长江渔村拍摄的以大型“龙袍”图案为主题的油菜...
嘉那嘛呢石,又称新寨嘛呢石堆,坐落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结古镇...
禅古寺位于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南4公里处的禅古村,始建于公元12世纪,海...
9月5日召开的“西藏自治区5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称,中央...
日,西藏在中央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最近,林芝桃花节开幕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桃花的美图也刷爆了微博...
一个景区的魅力,得益于她独特的个性与迷人的风情。甲居藏寨,就是其最好的...
上海迪士尼乐园今天00:01启动门票发售,除了指定的直营购票渠道,截至昨晚...
从甘肃省旅游局获悉,甘肃智慧旅游建设总体方案确定,提出“一个中心”和“...
在长征途中,许士友凭借英勇顽强的精神和骄人的战功当上了红军军长,他在参...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访问期间,英国方面精...
布达拉宫粉刷的时间在每年藏历的九月,并且必须要在藏历九月二十二之前完工...
包括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在内的多位西藏高官14、15日先...刘红(hliu_118t)
分享(包括微信):
&& 最近罗湖区教育局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向《为了教育,一辈子因爱相守》文章中的两位支边教师学习。这俩位老师的事迹在我们全校的老师心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其实像这样的优秀老师很多。比如;以下胡忠和谢晓君夫妇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老师,他们被推荐为“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现正在进行网络投票(详情见:“中国网络电视台”进入“热点专题”中“感动中国票选”),像他们这样的人如果多一点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来创办孤儿学校——意义会更大。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他们夫妇的事迹吧!我们做不到,起码心理应有恭敬心啊!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候选人网络投票成都女教师西藏支教三年 每月只花30元(图)
&&&&成都女教师,扎根雪域的格桑花&
“她似锦江畔的柔柳,温柔有情;若冰山上的雪莲,坚毅高洁。本是繁华都市弱女子,只因偶然的藏区行拨动了爱的琴弦,她毅然滞留偏僻荒凉地,支教三年整……”
2007年11月18日,成都市石室联中十周年庆典上,一位34岁的普通女教师获得了这样的赞誉,当选为“感动联中十大人物”之一。
&&&&她就是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曾在石室联中执教12年的女教师谢晓君。2003年,她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到500公里外的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的“西康福利学校”支教。&&&& 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一辈子呆在这儿。”
&&&&放弃曾在繁华都市中的一切,淡定从容地安家雪山下,谢晓君不同于常人常理的人生追求,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从11月21日到27日,在整整7天的采访中,本报记者近距离感受到了她那颗高洁美丽的心。
&&&&有人说,她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晒,它开得愈灿烂。
&&&&雪山脚下
&&&&有位成都女教师
&&&&“是这里的纯净吸引了我。天永远这么蓝,孩子是那么的尊敬老师,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我是爱上了这个地方,爱上了这里的孩子”
&&&&康定县塔公乡多饶干目村,距成都约500公里,海拔4100米。
&&&&11月22日,在成都还是暖阳频出的时候,塔公草原深处的多饶干目村,迎来又一场大雪,天地茫茫一片。在终年积雪的雅姆神山怀抱中,一个山势平坦的山坡上,四排的活动房屋和一顶白色帐篷倚势而建,这就是康定最大的寄宿学校“木雅祖庆”简单的校舍。
&&&&时针指向清晨6点,牧民家的牦牛都还在睡着觉,最下一排房子窄窄的窗户里已经透出了灯光。120号女教师寝室的门刚一开,夹着雪花的寒风就一股脑儿地钻了进去。
&&&&草原冬季的风吹得皮肤生疼。屋子里的5位女老师本想刷牙,可凉水在昨晚又被冻成了冰疙瘩,只得作罢。女老师逐一走出门来,谢晓君不得不缩紧了脖子,下意识地用手扯住红色羽绒服的衣领,这让身高不过1米6的她显得更瘦小。
&&&&吃过馒头和稀饭,谢晓君径直朝山坡最上那排活动房走去。零下7、8度的低温,冰霜早就将浅草地裹得坚硬滑溜,每一次下脚都得很小心。
&&&&6:30,早自习的课铃刚响过,谢晓君就站在了教室里。三年级一班和特殊班相邻,70多个孩子是她的学生。“格拉!格拉!(藏语:老师好)”娃娃们走过她身边,都轻声地问候。当山坡下早起的牧民打开牦牛圈的栅栏,“木雅祖庆”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已被大风带出好远了。
&&&&去年8月1日,作为康定县第一座寄宿制学校,为贫困失学娃娃而创建的“木雅祖庆”诞生在这山凹里。一年多过去,它已经成为了康定县最大的寄宿制学校,600个7岁到20岁的牧民子女在这里学习小学课程。塔公草原地广人稀,像城里孩子每天上下学是根本不可能的,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木雅祖庆”是一个家,娃娃们的吃喝拉撒睡,老师们都得照料着。谢晓君和62位教职员工是老师,是家长,更像保姆。
&&&&学校的老师里,谢晓君是最特殊的。1991年她从家乡大竹考入四川音乐学院,1995年毕业后分到成都石室联中任音乐老师。2003年她突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来到塔公“西康福利学校”支教,当起了孤儿们的老师。去年,谢晓君又主动来到条件更为艰苦的“木雅祖庆”学校。今年2月,谢晓君将工作关系调至康定县教育局,成为“木雅祖庆”的一名公办教师。
&&&&保留工作关系,拿原单位工资,一样可以继续支教,谢晓君“不留后路”的举动让旁人很难理解,“联中的领导也很理解我、支持我,但我又害怕亏欠了联中的娃娃,把关系调过来就安心了。”
&&&&三年级一班和特殊班的好多孩子都还不知道,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谢老师其实是音乐教师出身。从联中到“西康福利学校”,再到“木雅祖庆”,谢晓君前后担任过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每一次变动,谢晓君都得从头学过再来。
&&&&从成都到塔公,谢晓君不知多少次被人问起:为什么放弃成都的一切到雪山来?“是这里的纯净吸引了我。天永远这么蓝,孩子是那么的尊敬老师,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我是爱上了这个地方,爱上了这里的孩子。”
&&&&让她最初接触塔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丈夫——“西康福利学校”日常工作负责人胡忠。
&&&&丈夫设“计”,妻子千里支教
&&&&一名8个月大的畸形孤儿被人抛弃在西康福利学校门口,刚为女儿断奶的谢晓君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孤儿好不心疼,当即默默地为孤儿喂奶。
&&&&福利学校修建在清澈的塔公河边,学校占地50多亩,包括一个操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钢架阳光棚。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一日三餐,老师和孤儿都是在一起的,饭菜没有任何差异。&&&&&
&&&&吃完饭,孩子们会自觉将桌面和碗筷清洗干净。没有所谓的几点一线,胡忠随时都在整个学校“溜达”着。
&&&&“西康福利学校”是甘孜州第一所全免费、寄宿制的民办福利学校,早在1997年学校创办之前,胡忠就了解到塔公极其匮乏教育资源的情况,“当时就有了想到塔公当一名志愿者的念头。”
&&&&胡忠与谢晓君在石室联中相识相知,尽管新婚时两人就同立下 “希望这个家对其他人有所帮助”的志愿,但胡忠很清楚离开谢晓君到塔公意味着什么。
&&&&担心谢晓君不同意,2000年女儿出生后不久,胡忠刻意安排了一次“十一”家庭旅行,目的地就是塔公。那几天,一名8个月大的畸形孤儿被人抛弃在福利学校门口,刚为女儿断奶的谢晓君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孤儿好不心疼,当即默默地为孤儿喂奶。
&&&&旅行结束,两口子在回成都的车上久久沉默,车就快驶出白雪皑皑的折多山,胡忠红着眼圈冲谢晓君说:“我想来。”似乎已在预料中,谢晓君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你来吧,我支持你。”
&&&&辞去化学教师一职,胡忠以志愿者身份到西康福利学校当了名数学老师,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临别那天,谢晓君一路流着泪把丈夫送到康定折多山口。
&&&&“和他比,我其实是个依赖性很强的人。”谢晓君家住九里堤,胡忠离开后,她常常在晚上十一二点长途话费便宜的时候,跑到附近公用电话亭给丈夫打去电话。所有的假期,谢晓君都会朝塔公跑,跟福利学校的孤儿们接触越来越多,谢晓君产生了无比强烈的愿望:到塔公去!
&&&&2003年,带着才3岁的小女儿,谢晓君来到西康福利学校支教。
&&&&从头再来
&&&&音乐老师教汉语
&&&&谢晓君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位置,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
&&&&没有职称、没有排名、没有补课费……福利学校找不到任何的功利。谢晓君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城市里的物质、人事,很多复杂的事情就像蚕茧一样束缚着你,而塔公完全不同,在这里心灵可以被释放。”
&&&&谢晓君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顶替离开了的支教老师,“这里没有孩子来适应你,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
&&&&2006年8月1日,“木雅祖庆”学校在比塔公乡海拔都还高200米的多饶干目村成立,没有丁点儿犹豫,谢晓君报了名。学校实行藏语为主汉语为辅的双语教学,她的角色位置又必须变化。“学校很缺汉语老师,我又不是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必须重新学。”谢晓君托母亲从成都买来很多语文教案自学,把小学语文课程学了好几遍。在确认自己可以登上讲台时,谢晓君才发现困难还远不止这一个。
&&&&牧民的孩子们大多听不懂汉语,年龄差异也很大。37个超龄的孩子被编成 “特殊班”,和三年级一班的40多个娃娃一起成了谢晓君的学生。“这里的娃娃对知识实在是太渴望了。”学生们听不懂自己说的话,谢晓君就用手比划,教会了拼音,汉字词语成了又一个障碍。谢晓君想尽一切办法用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组词造句,草原、雪山、牦牛、帐篷、酥油……接着是反复诵读记忆。三年级一班还好,特殊班的娃娃们压力就更大了。本该上初高中的年龄不允许他们按照正常进度学习,3年内就得学完6年小学课程。课堂上,谢晓君必须得不停说话制造“语境”,一堂课下来她足足能喝下一暖壶水。
&&&&4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特殊的学生足足学完了2本教材,谢晓君一周的课时也达到了36节。令她欣慰的是,连特殊班的孩子现在也能背诵唐诗了,“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城市里我其实很懒惰,连饭都不会做。到了这里我发现自己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简单生活 每月只花30元
&&&&“人的需要其实很简单,需要多了牵绊就多了,徒生烦恼……课程很忙,也是我现在生活的全部,但我很快乐,这样的快乐不是钱能够带来的”
&&&&“木雅祖庆”学校没有围墙,从活动房教室的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看到不远处巍峨的雅姆雪山。不少教室的窗户关不上,寒风一个劲儿地朝教室里灌,尽管身上穿着学校统一发放的羽绒服,在最冷的清晨和傍晚,还是有孩子冻得瑟瑟发抖。
&&&&“一年级的入学新生以为只要睡醒了就要上课,经常有七八岁的娃娃凌晨三四点醒了,就直接跑到教室等老师。”好多娃娃因此感冒,谢晓君很是感慨:“他们有着太多的优秀品质,尽管条件这么艰苦,但他们真的拥有一笔很宝贵的财富——纯净。”
&&&&这里的娃娃们身上没有一分钱的零花钱,也没有零食,学校发给的衣服和老师亲手修剪的发型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东西可攀比。他们之间不会吵架更不会打架,年长的孩子很自然地照顾着比自己小的同学,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像兄弟姐妹。
&&&&每年6、7、8月是当地天气最好的时节,太阳和月亮时常同时悬挂于天际,多饶干目到处是绿得就快要顺着山坡流下来的草地,雪山积雪融化而成的溪水朝着下游藏寨欢快流淌而去。这般如画景致就在跟前,没人坐得住,老师们会带着娃娃把课堂移到草地上,娃娃们或坐或趴,围成一圈儿,拿着课本大声朗诵着课文。当然,他们都得很小心,要是不小心一屁股坐上湿牛粪堆儿,就够让生活老师忙活好一阵子,孩子自己也就没裤子穿没衣裳换了。
&&&&孩子们习惯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听老师的话。“布置的作业,交待的事情,孩子们都会不折不扣地完成,包括改变没上学前就形成的好多生活习惯。”不少孩子初入学时没有上厕所的习惯,谢晓君和同事们一个个地教,现在即便是在零下20度的寒冬深夜,这些娃娃们也会穿上拖鞋和秋裤,朝60米外的厕所跑。
&&&&自然条件虽严酷,但对孩子威胁最大的是塔公大草原的狼,它们就生活在雅姆神山雪线附近,那里步行到“木雅祖庆”不过2个多小时。
&&&&11月24日清晨,记者为拍一张学校的俯瞰全景,登上神山半腰。4个大小不一的海子静静躺在这里,宛如剔透的宝石洒落凡尘。谁能想到,海子的旁边正进行着一场杀戮:2匹狼正用力撕扯着1只离群的马,它们锐利的眼睛很轻易地发现了记者。记者正在惶恐,填饱了肚子的狼却选择踱步离开。同行的学校藏族老师说,狼最不怕马,要是记者骑着马,多半会被狼顺带当作目标。
&&&&尽管环境如此恶劣,谢晓君却觉得与天真无邪的娃娃们呆在一起很快乐,“课程很忙,也是我现在生活的全部,但我很快乐,这样的快乐不是钱能够带来的。”
&&&&要是“努力”的话,谢晓君每个月可以花出去30多元钱,这还必须得到20公里外的塔公乡镇上去,“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明白一个道理,人的需要其实很简单,需要多了牵绊就多了,徒生烦恼。”
&&&&亲生女儿
&&&&不能叫她一声“妈妈”
&&&&7岁半的女儿和谢晓君同在一所学校,但没有得到一点“特殊照顾”,和藏族同学们同吃住,校园里碰见谢晓君只能叫老师,不能叫妈妈
&&&&11月22日,还有3天就要期末考试了。过了11月,塔公草原的大雪天气就要来到,大雪一旦封山,粮食就送不进来,因此寒假比山外学校放得早,而且一放就是3个月。
&&&&可以回到阿爸阿妈身边了,可离愁显然多过了回家的欣喜。这天晚上8点多,谢晓君被拉姆拉进女生寝室,看着这个低头不语的女孩子,谢晓君将手轻轻放在拉姆头上。“舍不得离开老师吗?”谢晓君话音刚落,拉姆眼圈红了,她不安地掐着衣角的手,环抱住了老师的腰。谢晓君想出个舒缓孩子心情的办法:“来,咱们唱支歌吧,预祝大后天考试大家都取得好成绩。”谢晓君用手打起了拍子,8个女孩子唱起了藏族歌曲,歌声飘出窗外,立刻就被寒风带到山梁上去了。
&&&&在女生寝室的另一头,“木雅祖庆”年龄最小的女生曲桑拉坐在自己的床上,侧耳静静听着屋外隐隐传来的歌声。
&&&&曲桑拉真名叫胡文吉,谢晓君7岁半的女儿,也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这已经是胡文吉在塔公呆的第四个年头了,尽管和妈妈同在一所学校,可这个孩子没有得到一点“特殊照顾”。和藏族同学们同吃住,校园里碰见谢晓君只能叫老师,不能叫妈妈,没事不能到大帐篷和寝室找妈妈。已经能说一口流利藏语的胡文吉,手被冻得像红萝卜,黝黑的脸蛋上挂着两块红彤彤的高原红。
&&&&2003年,带着对大城市的唯一记忆——“汉堡包”,3岁多的胡文吉被谢晓君带到塔公 “西康福利学校”,与爸爸团聚。2006年,谢晓君进入“木雅祖庆”学校时,因为福利学校没有一年级,胡文吉跟着妈妈来到雪山脚下。
&&&&学校的孩子都知道曲桑拉是谢老师的女儿,但在大家眼里,胡文吉没有一点与自己不同。“我可以给她换干净衣裳,可以让她跟我住在一起,但不能让她这样特殊。”同学里有双亲尽失的孤儿,谢晓君担心女儿嘴里的话会不经意刺伤其他孩子敏感的心。
&&&&一次课堂上,谢晓君教大家念“堡”字时,顺口就组出“汉堡包”的词来,其他孩子一片茫然,胡文吉小声埋怨着妈妈:“老师,你不该组这个词的。”女儿的话让讲台上谢晓君的心猛的一颤,“自己的女儿,怎么能不心疼呢。”每次带着女儿回成都过年,谢晓君的父母一看到消瘦的外孙女和她长满冻疮的小手,必定会给谢晓君好一顿骂。
&&&&小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样的,胡文吉也不例外。“想回成都,成都好玩。这边有点苦,太冷了。”妈妈就在身边,胡文吉的声音低得像蚊子飞过。多饶干目的严寒让大人们都吃不太消,更别说一个从大城市里来的7岁小孩子了。“最爱爸爸妈妈,他们在哪儿我就住哪儿。”除了这个问题胡文吉能肯定答复,其他关于最喜欢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的问题,都只能得到小姑娘“随便”两个字的回答。
&&&&每次春节从成都回学校,她都会给同学们带许多礼物,书本、铅笔、糖果,应有尽有。“我们教育她,自己的不重要,要帮助别人才快乐。”女儿的很多举动让谢晓君很欣慰,只要和妈妈住在一起,小文吉一定会早早上床给妈妈暖被窝。回到成都家里,她会主动帮奶奶和外公外婆做家务。“是这里的环境和别的藏族孩子影响着她,我们觉得将她带到这里来是对的,学习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
&&&&寒假临别
&&&&学生哭着与她道别
&&&&“明年,学校还将招收600名新生,教学楼工程也将动工,未来会越来越好,更多的草原孩子可以上学了……我会在这里呆一辈子”
&&&&11月26日是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恰巧是周一。7:30,例行的升旗仪式依然风雨无阻地在活动房前地山坡上举行。
&&&&600名孩子以班为单位整齐排列在旗台前,二年级的2个小家伙手捧国旗走上升旗台,孩子们齐声唱起国歌,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余的孩子行注目礼,被洗得发白的国旗,在所有人的凝视下缓缓升上旗杆顶,迎风招展。
&&&&12点,考试结束。吃过午饭,孩子和老师们开始各忙各的。孩子里里外外把教室和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谢晓君和别的老师们集中在大帐篷里,开始交叉阅卷。又一个学期的教学临近尾声,更因为通过试卷反映出孩子们掌握了新知识,帐篷里洋溢着一股轻松愉悦的气氛。有孩子在用“朋友”和“像”造句时,很干脆地答:我的好朋友像马一样;他像神仙一样。这可爱的答卷让老师们笑出了声,要知道这些孩子在上学期还一个汉字都不认得,平均分不过10来分。一年下来,孩子们汉语文考试平均分已经涨到50多分,拔尖的单科考到了93.5分。
&&&&夜渐深了,可学生寝室里还很热闹,孩子们在着整理自己的行李。行李很简单,除了身上穿着的衣裳,提在手里的一双鞋子,剩下的就全是书本了。学校统一发放的书包被书本塞得鼓鼓囊囊,未来3个月时间,它们将陪伴这些孩子度过整个寒假。
&&&&27日凌晨4点多,已经有心急的孩子从床上爬了起来。值日的孩子早早地跑到厨房,提出馒头和加了酥油、牛奶的稀饭,到每个寝室挨个分发。盘腿坐在地板上,“木雅祖庆”的孩子们吃完了这学期最后一顿早餐。&(特派记者蔡宇王长久摄影报道)
&&&&9点,距离家长们入校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活动房之间的斜坡上,老师和学生们已经混在了一起。每一名老师都被孩子簇拥在中间,孩子们牵着老师的衣角依依不舍,生活老师卓玛早就被一年级的孩子们亲得满脸鼻涕。
&&&&谢晓君身边的孩子是最多的,好几个女孩子已经哭红了眼,老把笑容挂在脸上的谢晓君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颗接一颗。“老师,我想回家了也能天天见到你。”第一个孩子要走了谢晓君的照片,便不断有孩子跑到她的寝室讨要,几分钟工夫,谢晓君十来张标准照就分发一空了。
&&&&10时正,上千位家长从校门鱼贯而入,孩子们站的队伍很快便成了“夹心饼干”:家长们把孩子围在了中间,用眼睛使劲在孩子堆里寻找着自家的孩子。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可不常见,地广人稀的塔公,只有每年的赛马节、跳神节、春节才能有这么热闹。来自22个村的孩子被各自的村领导领到一起,家长们再各自领上自己的孩子,走到老师跟前道一声“扎西德勒”后出了学校。校门口,密密麻麻的摩托车和马匹分别占满了土路两侧。很快,曲折的山路上便满是载着孩子的摩托车和马匹了。
&&&&热闹校园渐渐安静下来,静得只能听见喜鹊和乌鸦叫。63名教职员工把剩下的10名孩子围在了中间。背着被书本撑破了的书包,胡文吉静静地和9名西康福利学校的孤儿呆在一起。“孩子,到妈妈这儿来。”谢晓君终于朝自己的女儿招手了,脸上露出灿烂笑容的胡文吉跑到妈妈身边,终于可当妈妈的“跟屁虫”了,可嘴巴一时还改不了口,依然叫着谢晓君“老师”。
&&&&西康福利学校的小货车开来了,胡文吉要和9名孤儿一起离开“木雅祖庆”去福利学校,就要见到几个月没见的爸爸,胡文吉很高兴,一路上都捏着自己的成绩单:藏语文82分,汉语文84分,思想品德91分……她要把成绩单当礼物送给雪山那边的爸爸。“让女儿先去跟爸爸呆几天吧,文吉太想她爸爸了。”开完总结会,处理完学校的善后事务,春节前谢晓君会带着女儿回到成都的家,胡忠依然留在西康福利学校和孤儿们过春节。
&&&&“明年,学校还将招收600名新生,教学楼工程也将动工,未来会越来越好,更多的草原孩子可以上学了……我会在这里呆一辈子。”说这话时,谢晓君就像身后巍峨的雅姆神山,高大神圣,不可动摇。
公里海拔4100米&&&&&&&&&
米的多饶干目村成立
附件1下载:成都女教师西藏支教三年 每月只花30元.doc&&|&
[相关文章分类――]
木雅祖庆学校的老师,我只佩服曹友美、唐洪林(已走)、才畅(已走)、王淼和万江老师,他(她)才是真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让人钦佩的榜样。回复此评论
&游客&& 22:52:53&&
118.250.185.220
这么优秀的老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每个月只有30元的工资!吃喝都和学生们一样!不像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每天都非常丰富的粮食!我们还不知足!要父母给我们买这个买那个,用没几天就不要了,买新的!这位老师是值得我们去投票的!&
&&&&&&&&&&&&&...回复此评论
&陈海英&& 15:57:13&&
14.153.156.59
这位成都老师为了不然其他孩子想到自己没有双亲而伤感,她毅然叫自己女儿叫自己“老师”,天下间&,除了父母,老师就是我们第二个父母,30元在我们手中一下就可以花光,但是这位女教师就是用30元来维持自己一个月,她是多么让人敬佩啊,我相信这位女教师和她的学生一定有美好的未来!回复此评论
&林晓靖&& 14:14:40&&
115.45.99.112
远方的胡晓君夫妇是先爱别人再爱自己的人,他们值得我们恭敬和学习!生活中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才让人觉得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美好,才感觉活着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不能仅仅只为了自己。
身边的刘老师也是我们学习并应该恭敬和感恩的人,她不但用心尽心培养孩子,还不遗余力地帮助家长们成长。本来可以退休回家调养身体的她,却为了我们的孩子毅然决然留了下来,并且这几天重感冒了戴着口罩坚持来校为孩子上课。
...回复此评论
&&& 10:37:29&&
116.76.79.213
每月只有30元钱做生活费,我想都不敢想,她居然能放弃一切,到西藏,真是令我佩服!回复此评论
&游客&& 15:07:33&&
113.91.104.116
&&&这位成都的老师是一个值得让我们敬佩的一位老师,每个月只花30元,每天吃喝都跟学生一样,从来都不埋怨,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啊!刘老师我投票了。(陈葵武)回复此评论
&陈葵武&& 14:41:36&&
116.76.83.97
首 页 上一页 1
如果你不是罗湖网的用户,请使用这个窗口提交评论
访客身份快速设置: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一次提交,计算机将保留身份
如果你是罗湖教育网用户,请先登录,然后下面的提交按钮可用:
用户名:&&&&&&&&&
用鼠标点此按钮
&&标题&&&&&&&&&&&&&
请输入标题
&&姓名&&&&&&&&&&&&&
&&我的博客&&&&&&&
输入验证码:
<div onclick='this.innerHTML=""'>
附件上传:
使用罗湖网账号发表有效评论3次,评论者可加一分,此博客的评论每增加5条评论可增加1分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市文锦中路螺岭小学综合楼7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月买房最便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