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纸色谱实验时,作原点标记能否用钢笔或造不出圆珠笔球珠?为什么?

|||||||||||
实 验 教 学
当前位置:
>>>>>>>>>>正文
一、实验目的
了解纸色谱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纸色谱分离氨基酸的一般操作。
二、基本原理
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糖类、酯类、生物碱、氨基酸的分离它因为设备简单、试剂用量少、便于保存,而为实验室常用方法。
纸色谱的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分配、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机理,但分配机理起主要作用,因此,一般认为纸色谱属于分配色谱。
纸色谱以滤纸作载体。滤纸是由纤维素组成,纤维素上有多个—OH,能吸附水(在水蒸汽饱和的空气中,一般纤维能吸附20%~25%水份,其中约有67%的吸附水是通过氢键与纤维素的羟基结合的,吸附极为牢固,一般条件下,很难脱去),这些吸附水就构成了色谱过程的固定相,展开剂(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滤纸只起到支持固定相的作用。当样品点在滤纸一端,放在一密闭器中,让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从滤纸一端,经过点样点流向另一端,样品中溶质在固定相水、流动相有机溶剂中进行分配,因样品中不同溶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的组份,随流动相往前移动速度快些,而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的组份,随流动相向前移动速度慢些,从而达到将不同组份分离的目的。也可用测定Rf值方法对不同组分进行鉴定。
纸色谱的操作方分为滤纸和展开剂的选择、点样、展开、显色和结果处理(测量值)五个部分。
1、滤纸的选择与处理
(1)滤纸要求质地均匀、平整、边沿整齐、无折痕、有一定机械强度;
(2)滤纸纸质要求纯度高、无杂质,无明显萤光斑点,以免与色谱斑点相混淆;
(3)滤纸纤维松紧要适宜,过紧则展开太慢,过松则斑点扩散。
实验室用的滤纸可适用于一般的纸色谱分析。严格的研究工作中则需慎重选择层析用纸,并进行净化处理。例如分离酸性、碱性物质时,为保持恒定的酸碱度,可将滤纸浸泡在一定pH值的缓冲液中,进行预处理后再用。
2、展开剂的选择
纸色谱中,很少用单一溶剂作为展开剂,多用极性的混合溶剂,且其中之一是水。在选择展开剂时,一般按相似相溶原理进行。如果被分离物质是易溶于水,但难溶于乙醇的的强亲水性的,如氨基酸、糖类等,可选用含水量在10~40%之间的高含水量系统作为展开剂。若物质是可溶于乙醇和水,且较易溶于乙醇的中等亲水性的,则宜采用中等含水量的溶剂系统作展开剂。对于难溶于水,但易溶于亲脂性溶剂的物质,则展开剂主要组分是苯、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等。对于完全亲脂性物质如甾醇等,最好采用反相系统,即用甲酚胺、二甲基甲酰胺等浸渍滤纸作固定相,可用含水的醇或与此相近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溶剂系统的组成与含水量的变化规律是:有机溶剂的极性越大,所配成的混合溶剂的有机相中含水量越高,反之,含水量越低。在有机溶剂的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大,所配成的混合溶剂有机相中水分含量越低。据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配制一定含水量的溶剂系统,以获得较理想的值。
对于酸性或碱性物质来说,由于其电离平衡现象的存在,展开时必将产生拖尾现象。因此,通常在溶剂中加入较强的酸&(如甲酸)或碱(如氨)来抑制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另一种常用方法就是在滤纸上喷上缓冲盐类,以保持一定的pH值,干后再展开。但必须注意,展开剂也必须事先用缓冲液平衡后再使用。
3、样品处理
用于色谱分析的样品,要求初步提纯,如氨基酸的测定,不能含大量盐类、蛋白质,否则互相干扰,分离不清。固体样品应尽可能避免用水作溶剂,因水作溶剂斑点易扩散。一般选用乙醇、丙酮、氯仿等作溶剂。最好是选用与展开剂极性相近的溶剂。
用内径约0.5mm的毛细管,或微量注射器吸取试样溶液,轻轻接触滤纸,控制样点直径在2~3mm,如样点直径过大,则会分离不清或出现拖尾。液体样品,可直接点样,不用配成溶液。
纸色谱必需在密闭的层层析缸中展开。在层析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将点好样的滤纸放入缸中。展开剂水平面应在点样纸以下,绝不允许浸泡样品线。
按展开方法,纸色谱分为上行法(图1)、下行法(2)、水平法(图3)。
1、顶盖磨砂玻璃(必要时接缝涂凡士林)
当展开剂移动到离纸边沿约1~2cm时,取出滤纸,用铅笔小心划出溶剂前沿,然后冷风吹干。如有色样品斑点可直接观察,并用铅笔划出斑点范围;呈萤光的样品,则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斑点并用铅笔划出斑点范围;无色也无萤光性质的样品,则往往加入显色剂使之显色,再用铅笔划出斑点范围。
常见的纸色谱斑点拖尾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点样量过多,样品量超过了点样处滤纸所荷载的溶剂能够溶解的能力。
②某些物质可以形成多个电离形式,且各自有其不同的值,因而在纸上造成连续拖曳,这种情况可使用碱性或酸性的展开系统,抑制其电离即可消除。
③被分离的物质与滤纸上的Cu2+、Ca2+、Mg2+等杂质形成络合物而形成拖尾,可改用纯滤纸展开。
④某些物质在展开过程中会逐渐分解,如肾上腺素和某些含硫氨基酸等,可将它们转变成稳定的物质再作展开来克服。
⑤当被分离的物质能溶于显色剂中时,如显色剂用量过多,可使斑点模糊或拖长。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仪器:条形滤纸(5cm&15cm)、、毛细管()、电吹风、剪刀、直尺、铅笔
药品:标准液(1%亮氨酸/乙醇溶液、1%赖氨酸/乙醇溶液),样品混合液(含亮氨酸、赖氨酸的乙醇溶液),0.5%茚三酮乙醇溶液,展开剂(正丁醇∶冰乙酸∶水=4∶1∶5,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混合,静止分层,取上层作展开剂)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滤纸
取一张条形滤纸(5cm&15cm),平放在一张洁净纸上,&“亮”、“赖”、“混”字
3、饱和与展开
将一点好样品的滤纸悬吊于装有展开剂的色谱缸中,用盖盖好。注意不可使滤纸与溶剂接触。静置20~30&min(一般为1~2h)让溶剂蒸汽对滤纸进行饱和。
五、注意事项
注意点样的次序不要混淆;
2.&样点不能过大;点样过程中必须在第一滴样品干后再点第二滴,为使样品加速干燥,可用电吹风加热干燥,但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破坏氨基酸,影响定量结果;
3.展开剂液面不能高于起始线;即溶剂展层至距离纸的上沿约1cm时,注意不能使溶剂走过头。
六、思考题
1.&为什么纸色谱点样点的直径不得超过斑点过大或样品量过大有什么弊病?&为什么?
2.&手拿滤纸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色谱缸为什么要密闭?
3.&上行展开时,样品点为什么必须在展开剂的液面之上?
4.&作原点标记能否用钢笔或圆珠笔?为什么?
5.&点样品时所用毛细管为什么要专管专用?
copyright (C) 2012 Experimental Chemistry center&of Tarim University College&&ALL Right Reserved.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用圆珠笔,钢笔写在纸上的字,会消失吗?如果消失要多少年才会消失?_百度知道
用圆珠笔,钢笔写在纸上的字,会消失吗?如果消失要多少年才会消失?
提问者采纳
会,墨水中的着色剂等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并且,墨水笔迹受湿度的影响较大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圆珠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具新攻势】写出钢笔字的圆珠笔!
日经技术在线
文具并不像家电和IT产品那样,每年都会涌现令人惊艳的新产品,或是功能大幅升级。例如铅笔,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推出的产品到今天还在销售。颠覆了油性圆珠笔常识的“JETSTREAM”系列上市已经13年,“FRIXION BALL”可擦水性笔也已经上市9年。大多数文具都是经过漫长的开发,再慢慢渗透到生活之中。依靠消费者的喜爱,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当然,市面上也有新产品登场,但新产品不一定会取代老产品。不过每年总还是会出现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全新圆珠笔亮相!书写感觉比钢笔还好!?能通过调整笔压,改变笔画粗细的水性圆珠笔“uni-ball AIR”,售价200日元(11月26日上市)。右上为0.5mm产品、左下为0.7mm产品 2015年秋季,三菱铅笔公司发布了全新的圆珠笔。这家在2016年将迎来130周年的老牌企业发起新挑战,要为圆珠笔赋予新的表现力。11月26日上市的“uni-ball AIR”明明是圆珠笔,但却可以像钢笔一样,利用笔压赋予笔画轻重之分。其秘密在于笔尖滚珠(笔头)的支撑部件的结构。这个支撑部件使用树脂和弹性材料两种材料制成,柔软的弹性材料包裹坚硬的树脂材料,当加大笔压时,弹性部分收缩,此时笔头下沉,笔头的外侧也会流出墨水,从而使笔画变粗。墨水颜色除了黑色,还有蓝色和红色。笔杆为条纹图案的是0.7mm的,纯色的是0.5mm的 利用图中的原理改变笔画的粗细 uni-ball AIR是颜料类型的水性圆珠笔,滚珠直径有0.5mm和0.7mm两种,实际的笔画粗细方面,0.5mm产品约为0.3~0.5mm,0.7mm产品约为0.4~0.6mm,粗细会随笔压变化。墨水颜色有黑色、蓝色和红色3种。该笔为笔帽式,售价200日元(不含税)。笔尖的形状是该产品的一大特征笔帽为半透明,可以看到笔尖 传统圆珠笔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滚珠大小决定线条粗细,能够使笔画保持粗细均匀是其一大特点。而这款产品通过采用笔头可下沉,从外侧出墨的结构,能够自由地改变笔画粗细,是一款否定传统圆珠笔的产品。“我们已经发起攻势”,正如三菱铅笔公关部的神崎由衣子所言,这是一款真正的新型圆珠笔。因为可以相当灵活地控制线条的粗细,所以能够写出下面图片中那样的花体字。顿、提、按当然也是随心所欲。三菱铅笔公关部的神崎由衣子女士的书写示例。通过利用笔压控制文字的粗细,可以写出花体字,还能自由表现书法中的顿、提、按书写感觉总体来说就是“轻”。商品名称中的“AIR”就是源自这个特点,不过,水性圆珠笔的流畅度原本就是油性圆珠笔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而且,AIR出墨充盈,不用太大的力气就能书写出清晰的线条。线条的粗细会随着笔压改变,容易融入当时的心情和感情。笔画末尾残留一点余墨的感觉宛如钢笔一般。因为采用了颜料墨水,所以除非书写时用了很大力,否则墨水不会轻易洇透纸张。但流出的墨水确实很多,如果在干透前碰到,可能会沾到手上。真的是像钢笔一样的圆珠笔。总而言之,希望大家能亲自感受一下这款全新类型的文具。会随着笔压大小而上下运动的笔头部分。包裹笔头的柔软外壳可以减少与纸张的摩擦,实现更轻的书写感觉用力书写时,墨水会积在纸上。可能需要点练习才能顺畅书写 任何纸张上都能快干的荧光笔快干荧光记号笔“PROPUS WINDOW Quick-DRY”130日元(10月30日上市)。墨水的颜色有天蓝、绿色、黄色、橙色和粉色5种。黄色和粉色还有图中的黑色笔杆 “PROPUS WINDOW”可以透过笔尖上的小窗口,看到下面的文字,作为不会涂歪,可以干净整洁地进行标记的荧光记号笔,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最新产品是“PROPUS WINDOW Quick-DRY”,顾名思义,其特点就是快干。荧光记号笔的墨水主要由在纸张上着色的“色材”与作为溶剂的“液材”组成,新产品的这两种材料都采用了新开发的材料。通过使色材在纸张上形成薄膜,液材快速蒸发,使得色彩不会随液材蒸发而留在纸张上,从而实现了快干性。快干墨水在纸上会快速蒸发,但在笔尖上却不会,所以,即使摘下笔帽放置,也不会轻易干透(笔尖不易干的程度据称与以往产品相同)。笔尖上的窗口是PROPUS WINDOW的特点 另一头为细线,与以往产品相同使用这种记号笔书写,墨水确实干得快。即使刚刚做完标记就用手指擦拭,也完全不会脱落。出墨量当然充足,画好的线的颜色也不比原来的浅。而且,在彩色印刷等使用的光滑纸张上书写,虽然没有普通纸张那么快,但也只要5~10秒就能干透。这款产品是继2014年三菱铅笔推出的“uni NanoDia 教科书用铅芯”之后,“容易在教科书的纸张上书写的文具”系列的又一款产品,实现了在彩色印刷占主流的现行教科书上也能快速干透、使用方便的荧光记号笔。哪怕是普通的使用水性墨水、需要大量液材的荧光记号笔应付不了的光滑纸张,这款新产品的墨水也不会沾染到上一页,或是因为没有干透而把手蹭脏。而且在喷墨打印纸上也能快速干透,还能在传单等纸张上书写,在工作中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在产品目录等光滑的纸张上也可以做出清晰的标记,快速干透快干,手指擦拭也不会被抹散开轻、细、好用的多功能JETSTREAM“JETSTREAM 多功能笔2&1”,800日元(11月18日上市)。笔杆除了图片中的酒红色,还有淡粉色、粉色、深蓝色和黑色。淡粉色与粉色为0.5mm,酒红色与深蓝色为0.7mm,黑色有0.5mm和0.7mm两种 使用四种颜色的低粘度油性圆珠笔“JETSTREAM”的笔芯再加上自动铅的多功能笔“JETSTREAM 多功能笔4&1”,是一款一支在手即可高枕无忧,既适合商务也适合私人用途的“全能”笔,得到了众多用户的喜爱。是几乎所有“写手”都曾经使用过的佳品。“JETSTREAM 多功能笔2&1”在继承其设计和功能的同时,精简了功能。顾名思义,该笔只含有JETSTREAM的黑、红两种笔芯和自动铅笔功能。基本功能与4&1相同。但是,通过将四色减为双色,笔杆的粗细缩小到了恰到好处的程度,重量减轻,重量平衡也有所改善,从实际书写的情况来看,书写变得非常轻松。4&1虽然也是优秀的文具,但估计大多数人都用不到四种颜色。对于觉得4&1有点贵、有点粗、有点重的消费者来说,2&1是最佳选择。笔芯与4&1通用,也可以自行搭配,比如说,如果不需要红色,可以换成黑色的0.7mm和0.5mm的笔芯。通过取消顶部的橡皮,外观也变得非常清爽,但并不显得廉价。是一款完成度相当高的多功能笔。粗细适宜的笔杆套容易抓握。自动铅笔通过按压笔夹出铅按钮部分只有两个颜色的按钮和兼具自动铅笔按钮的笔夹,比以前清爽了许多。去掉了橡皮,顶部更加干净利落,还减轻了重量 笔芯为0.5mm笔芯,可以使用0.5mm的SXR-80-05和0.7mm的SXR-80-07(各80日元)。自动铅笔为0.5mm重量平衡好,JETSTREAM的书写感觉比以往更流畅更不易断铅的自动铅笔“Kuru Toga”“Kuru Toga Pipe Slide Model”450日元(11月16日上市)。笔杆除了图片上的蓝色之外,还有粉色和黑色 自动铅笔“Kuru Toga”会利用书写时的笔压转动铅芯,在书写过程中始终保持尖尖的笔尖,以中小学生为中心,深受消费者喜爱。通过使铅芯转动,力量不会集中于同一点,这样原本就不容易断铅,而“Kuru Toga Pipe Slide Model”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套管滑动机构,使铅芯更加不易折断。套管会随铅芯一起缩短,始终包裹铅芯,起到保护作用。这种套管滑动机构早就得到许多自动铅笔的采用,这一次,通过在Kuru Toga中配备,几乎实现了“完美的自动铅笔”。因为套管保护着铅芯,套管的前端可能会触碰纸张,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为此,套管的前端涂布了光滑的涂层。从实际书写的情况来看,并不会分散注意力。Kuru Toga的铅芯始终保持尖利的状态,所以产生的铅粉少,套管与铅芯不容易粘连。这项功能可以说与套管滑动机构相得益彰。(记者:纳富廉邦)未使用前是这种状态。要按3次左右才会出现笔尖 铅芯来到套管的前端就可以开始书写。看不到铅芯的顶端也没有关系。可以连续书写到套管完全收起 套管保护着通过转动保持尖利的铅芯,可以放心书写,不用担心断铅。几乎感觉不到套管前端与纸张的接触请你做一下下面的实验:一只手拿着铅笔(或钢笔或圆珠笔等,下同),用牙齿咬住铅笔上端,用另一只手轻敲_百度知道
请你做一下下面的实验:一只手拿着铅笔(或钢笔或圆珠笔等,下同),用牙齿咬住铅笔上端,用另一只手轻敲
请你做一下下面的实验:一只手拿着铅笔(或钢笔或圆珠笔等,下同),用牙齿咬住铅笔上端,用另一只手轻敲笔的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俯场碘渡鄢盗碉醛冬互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问:这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提问者采纳
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容易分散.固体中传播声音时,分散较小,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较快,所以用牙齿咬住铅笔上端敲击时听到的声音比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敲击时听到得声音响度大;这个俯场碘渡鄢盗碉醛冬互实验说明固体传声能量损失少或固体传声效果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通 知 公 告
当前位置:
>>>>>>>>>>正文
&&(点击: )
一、实验目的
了解纸色谱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纸色谱分离氨基酸的一般操作。
二、基本原理
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糖类、酯类、生物碱、氨基酸的分离它因为设备简单、试剂用量少、便于保存,而为实验室常用方法。
纸色谱的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分配、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机理,但分配机理起主要作用,因此,一般认为纸色谱属于分配色谱。
纸色谱以滤纸作载体。滤纸是由纤维素组成,纤维素上有多个—OH,能吸附水(在水蒸汽饱和的空气中,一般纤维能吸附20%~25%水份,其中约有67%的吸附水是通过氢键与纤维素的羟基结合的,吸附极为牢固,一般条件下,很难脱去),这些吸附水就构成了色谱过程的固定相,展开剂(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滤纸只起到支持固定相的作用。当样品点在滤纸一端,放在一密闭器中,让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从滤纸一端,经过点样点流向另一端,样品中溶质在固定相水、流动相有机溶剂中进行分配,因样品中不同溶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的组份,随流动相往前移动速度快些,而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的组份,随流动相向前移动速度慢些,从而达到将不同组份分离的目的。也可用测定Rf值方法对不同组分进行鉴定。
纸色谱的操作方分为滤纸和展开剂的选择、点样、展开、显色和结果处理(测量值)五个部分。
1、滤纸的选择与处理
(1)滤纸要求质地均匀、平整、边沿整齐、无折痕、有一定机械强度;
(2)滤纸纸质要求纯度高、无杂质,无明显萤光斑点,以免与色谱斑点相混淆;
(3)滤纸纤维松紧要适宜,过紧则展开太慢,过松则斑点扩散。
实验室用的滤纸可适用于一般的纸色谱分析。严格的研究工作中则需慎重选择层析用纸,并进行净化处理。例如分离酸性、碱性物质时,为保持恒定的酸碱度,可将滤纸浸泡在一定pH值的缓冲液中,进行预处理后再用。
2、展开剂的选择
纸色谱中,很少用单一溶剂作为展开剂,多用极性的混合溶剂,且其中之一是水。在选择展开剂时,一般按相似相溶原理进行。如果被分离物质是易溶于水,但难溶于乙醇的的强亲水性的,如氨基酸、糖类等,可选用含水量在10~40%之间的高含水量系统作为展开剂。若物质是可溶于乙醇和水,且较易溶于乙醇的中等亲水性的,则宜采用中等含水量的溶剂系统作展开剂。对于难溶于水,但易溶于亲脂性溶剂的物质,则展开剂主要组分是苯、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等。对于完全亲脂性物质如甾醇等,最好采用反相系统,即用甲酚胺、二甲基甲酰胺等浸渍滤纸作固定相,可用含水的醇或与此相近的溶剂作为流动相。
溶剂系统的组成与含水量的变化规律是:有机溶剂的极性越大,所配成的混合溶剂的有机相中含水量越高,反之,含水量越低。在有机溶剂的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大,所配成的混合溶剂有机相中水分含量越低。据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配制一定含水量的溶剂系统,以获得较理想的值。
对于酸性或碱性物质来说,由于其电离平衡现象的存在,展开时必将产生拖尾现象。因此,通常在溶剂中加入较强的酸&(如甲酸)或碱(如氨)来抑制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另一种常用方法就是在滤纸上喷上缓冲盐类,以保持一定的pH值,干后再展开。但必须注意,展开剂也必须事先用缓冲液平衡后再使用。
3、样品处理
用于色谱分析的样品,要求初步提纯,如氨基酸的测定,不能含大量盐类、蛋白质,否则互相干扰,分离不清。固体样品应尽可能避免用水作溶剂,因水作溶剂斑点易扩散。一般选用乙醇、丙酮、氯仿等作溶剂。最好是选用与展开剂极性相近的溶剂。
用内径约0.5mm的毛细管,或微量注射器吸取试样溶液,轻轻接触滤纸,控制样点直径在2~3mm,如样点直径过大,则会分离不清或出现拖尾。液体样品,可直接点样,不用配成溶液。
纸色谱必需在密闭的层层析缸中展开。在层析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将点好样的滤纸放入缸中。展开剂水平面应在点样纸以下,绝不允许浸泡样品线。
按展开方法,纸色谱分为上行法(图1)、下行法(2)、水平法(图3)。
1、顶盖磨砂玻璃(必要时接缝涂凡士林)
当展开剂移动到离纸边沿约1~2cm时,取出滤纸,用铅笔小心划出溶剂前沿,然后冷风吹干。如有色样品斑点可直接观察,并用铅笔划出斑点范围;呈萤光的样品,则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斑点并用铅笔划出斑点范围;无色也无萤光性质的样品,则往往加入显色剂使之显色,再用铅笔划出斑点范围。
常见的纸色谱斑点拖尾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点样量过多,样品量超过了点样处滤纸所荷载的溶剂能够溶解的能力。
②某些物质可以形成多个电离形式,且各自有其不同的值,因而在纸上造成连续拖曳,这种情况可使用碱性或酸性的展开系统,抑制其电离即可消除。
③被分离的物质与滤纸上的Cu2+、Ca2+、Mg2+等杂质形成络合物而形成拖尾,可改用纯滤纸展开。
④某些物质在展开过程中会逐渐分解,如肾上腺素和某些含硫氨基酸等,可将它们转变成稳定的物质再作展开来克服。
⑤当被分离的物质能溶于显色剂中时,如显色剂用量过多,可使斑点模糊或拖长。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仪器:条形滤纸(5cm&15cm)、、毛细管()、电吹风、剪刀、直尺、铅笔
药品:标准液(1%亮氨酸/乙醇溶液、1%赖氨酸/乙醇溶液),样品混合液(含亮氨酸、赖氨酸的乙醇溶液),0.5%茚三酮乙醇溶液,展开剂(正丁醇∶冰乙酸∶水=4∶1∶5,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混合,静止分层,取上层作展开剂)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滤纸
取一张条形滤纸(5cm&15cm),平放在一张洁净纸上,&“亮”、“赖”、“混”字
3、饱和与展开
将一点好样品的滤纸悬吊于装有展开剂的色谱缸中,用盖盖好。注意不可使滤纸与溶剂接触。静置20~30&min(一般为1~2h)让溶剂蒸汽对滤纸进行饱和。
五、注意事项
注意点样的次序不要混淆;
2.&样点不能过大;点样过程中必须在第一滴样品干后再点第二滴,为使样品加速干燥,可用电吹风加热干燥,但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破坏氨基酸,影响定量结果;
3.展开剂液面不能高于起始线;即溶剂展层至距离纸的上沿约1cm时,注意不能使溶剂走过头。
六、思考题
1.&为什么纸色谱点样点的直径不得超过斑点过大或样品量过大有什么弊病?&为什么?
2.&手拿滤纸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色谱缸为什么要密闭?
3.&上行展开时,样品点为什么必须在展开剂的液面之上?
4.&作原点标记能否用钢笔或圆珠笔?为什么?
5.&点样品时所用毛细管为什么要专管专用?
copyright (C) 2012 Experimental Chemistry center&of Tarim University College&&ALL Right Reserved.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版权所有 Emai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珠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