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抽样尽职调查的必要性性

浅谈我国当前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及相关政策措施 - 政治论文 - 代写网 专业代写文章 代写总结 代写报告 代写演讲稿 代写作文
浅谈我国当前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及相关政策措施
10:16:55&&&来源:本站原创&&&评论: 点击: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历史的创造者。人口问题不仅是家庭延续的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公共问题。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计划生育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阐述了影响人口发展的典型理论
&&&&&&&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历史的创造者。人口问题不仅是家庭延续的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公共问题。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计划生育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阐述了影响人口发展的典型理论,论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并提出推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生育政策;社会和谐 &&&&&&& 一、人口发展的两个典型理论 &&&&&&& 人类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对于自身发展不断进行深入思考,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思维也明显带有历史的局限。关于人口发展的典型理论有以下两种: &&&&&&& (一)人口数量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 在早期的社会,人类普遍认为人口就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以19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数学家孔德的“人口就是命运”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国家的兴盛衰亡与人口的数量密切相关。美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50多倍,这也是其从一个荒芜之地崛起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而在同一时段,法国人口却只增加了2倍,远远落后于德国。19世纪初,法德两国的人口比率是11∶10。到19世纪末,则变成了10∶15。这也是法德争霸,法国屡屡败北的原因。该理论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一定的意义。 &&&&&&& (二)人口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引擎。 &&&&&&&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人口增长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促进和延缓的作用。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重属性。“人类数量增多到必须为其增长规定一个限度的这种抽象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这也使得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必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最终实现由盲目生育到计划生育的转变。后来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人口问题。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学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该理论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 二、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人口问题,实施计划生育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缓解资源有限性和人口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 人口发展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决定大地人口容量有限性,这一观点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的土地中2/3是山地,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是沙漠、半沙漠,可开垦的肥沃土地已经不多,而且这种开垦还要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人口进行控制,实行计划生育。 &&&&&&& (三)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加速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人的生存质量。 &&&&&&&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经过了一番谨慎的论证过程的。早在20世纪中叶,马寅初就对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人口论”。日,田雪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这也为后来实行计划生育提供了理论借鉴。事实证明,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推行以控制人口为主旨的计划生育政策阻力非常大。然而正是这项被严格执行的国策帮助中国成功地避免了人口的失控。首先,实行计划生育,能够减少消费,增加资金积累;其次,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缓解生产力发展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再次,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和培训,发展科技和文化,从而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增强民族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民族富强和繁荣昌盛。 &&&&&&& 三、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 &&&&&&&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从我国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 (一)完善计划生育立法工作。 &&&&&&& 完善计划生育的法律和法规,是当前计划生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除了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之外,还要建立健全《执法人员上岗责任制》、《立案审批制度》、《错案追究制度》、《计划外生育费征管制度》和《生育证发放审批程序》、《成人残鉴定程序》等工作制度和工作管理程序,做到执法过程中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有章可依、执法公平。&&&&&&& (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政策。 &&&&&&& 人有近忧也有远虑,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传统的生育观的体现。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政策改革是有效实行计划生育的保证。改革主要基于以下层面: &&&&&&& 1.规避因执行计划生育国策而产生的确定性风险或不足,在养老保障个人账户下建立计划生育奖励/救助子账户,并且要做到奖励扶助标准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递增,奖励扶助标准还要和物价水平的变化保持协调,确保资金奖励的有效性。在计划生育的实施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国家计生委、财政部和民政部、社会保障部要加大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服务条件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做好资金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大国家财政对计划生育夫妇在就业、交通、食物、教育等领域的资助。例如,资助儿童照料、育儿假、儿童/家庭津贴、家庭税收和住房津贴等。 &&&&&&& 2.规避对因特有概率事件而形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建立政策性生育保险,并覆盖全体育龄群体,包括城镇女职工、广大农村妇女和城镇非正规就业妇女。除了保障育龄妇女在生育期间的相应待遇和就业保护外,生育保险还应拓展到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子女伤残死亡等领域。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生命抽样调数据显示,每l000个出生婴儿中大约有3.05%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占很比例;另外,根据全国残疾人生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岁以前发生二级以上残疾的几率达到8.2%。可见当前子女意外伤残死亡的风险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和和谐,计划生育家庭风险规避制度至关重要。 &&&&&&& (三)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 &&&&&&& 为了有效实行计划生育,必须推进计划生育技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科学界定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标准,例如,制定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配套人员等实物标准,制定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结构划分。其次,充分整合基层资源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定期邀请专家为育龄妇女开展生育、节育、不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普及知识培训。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实施科学婚检,有效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开展出生影响出生婴儿缺陷的因素展开重大专项研究。此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总之,在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中要避免态度冷漠和强硬,而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入人文关怀和情感关照,使计划生育工程真正的成为一项民生工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 &&&&&&& (四)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流动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两亿之众,而且流动对象多样化、流动频率快速化、流动时间延长和流动人口超计划生育严重,这也陡然增加了计划生育的管理难度。因此,加强区域与部门间的协作,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对流动人口开展“属地化管理”。 &&&&&&& (五)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 &&&&&&& 建立一支高素质、业务精湛、工作作风好、富有爱心的计划生育工作队伍是有效实施计划生育的关键。首先,做好计生人员聘用考核工作,推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其次,抓好计生人员专业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做好专业发展,减少盲目执法造成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通过引导群众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来提高他们的生育文明素质,从而使宣传教育更持久、更深入,更有影响力。 &&&&&&& 四、结语 &&&&&&& 综上所述,长时期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在传播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我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互相制约和影响的事实,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促进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潜在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玲琪,田遇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2). [2]陈志国,肖彩波.中国农村计划生育保险保障制度现状评价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05,(5).
相关热词搜索: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分析-心理知识-就爱阅读网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分析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劣势”分析1.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现状堪忧,就业手段缺乏从200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统计来看,农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岁以上农村人口总数比例只有6.57%,而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城镇总人口的31.83%;农村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6岁以上农村人口总数的70.56%,而城镇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了56.83%;农村的文盲率为12.87%,而城镇的文盲率为5.44%。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景气是直接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状况不好的根本原因。另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统计,在2004年外出就业的1.2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只占28%。劳动保障部门所属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审批的民办培训机构2004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约700多万人。除技工学校和部分职业中学毕业生接受了较正规的职业学校教育外,绝大多数是短期实用技术培训,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比例也较低。(中国劳动保障部,2005)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劣势和就业手段的缺乏使得他们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只能甘居下风,要么从事收入低微的农业,要么去城市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重、苦、险的简单劳动,也使得他们的就业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他们往往在缺乏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的恶劣环境下工作,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农民工成了“最容易受伤”的群体。而且,相当多的农民工被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却得不到相应报酬。他们的劳动报酬原本就非常低廉,还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恶意拖欠。2.行为价值观体系的不合理,理性主导价值观念的缺失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对政治理解的多元化、对经济利益追求意识的显化、对以往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解释及对于教育和就业观念的巨大转变等。中国的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体系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一是传统价值观念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处在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当前中国社会形成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不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新生的价值观念体系并存的局面。它们相互冲突,共同作用。二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缺乏理性的主导价值观念。三是造成社会价值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和人们是非观念的模糊。社会表现为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冲突。而社会转型时期很多体制上的缺陷又成为滋生问题的温床,所以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体系仍然有很多不合理的成分,具体表现为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对个人经济利益追求的不择手段和非法性、忽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及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不重视等。农村劳动力就业“优势”(Strengthens)分析“优势”之一:总体上来看,农村劳动力是一个非常具备吃苦精神的群体,也是一个生命力非常顽强的群体,这是几千年以来农村劳动力给我们的基本印象。从原因上分析,农村劳动力从事一些苦、脏、累的工作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是由自身条件限制和我国一些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但事实上的这种甘于现状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却为自己赢得了就业岗位和生存空间。农村劳动力智力素质不高,非智力心理素质落后,唯一可以给他们带来就业机会的就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劳动力市场上的这种差异化竞争给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不少机会。“优势”之二:劳动成本低廉。对于一些非农业生产部门来讲,雇佣农村劳动力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一是雇佣农村劳动力的用人单位一般不与他们签订合同,或者只签订一些不完善、不合法的合同,这样用人单位可以省去养老、医疗、住房等各项福利开支,与雇佣城市普通劳动力的成本要低很多。二是农村劳动力属于弱势群体,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他们很难拿到符合自己劳动付出的报酬。用人单位会故意压低他们工资,甚至采取各种理由来克扣、拖欠农村劳动力的工资。除此之外,农民工好管理,并可以依照企业的生产需要和本人的表现随时解雇。在就业岗位的增加主要来自民营企业的情况下,将就业岗位提供给农民工成为市场主体的一种十分自然的选择。(刘怀廉,2004)上述“优势”的存在其实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种无奈,很显然,这种“优势”是由自己的劣势派生的,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各种制度存在缺陷的产物。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劳动力的这些“优势”将不复存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将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大众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威胁”分析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仍然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农村劳动力有五六亿。近20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加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因素,农村耕地每年以5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减;而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供给每年以1000万上下的速度递增;加之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实际承载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人地矛盾的进一步的恶化。据估计,现阶段我国约有3亿农民就业不充分,普遍存在隐形失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2. 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需的态势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近几年来的总体态势是供大于求的,求人倍率一直是小于1的。从变动的趋势看,求人倍率近几年是较为稳定的,似乎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有所改观,实际上,我们更应当看到失业人数绝对数量的变化。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而言,供大于求的状况是由以下一些原因造成:一是城市失业人员的排斥。二是乡镇企业吸纳有限。三是农业自身吸纳有限。虽然我国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山荒地及滩涂和盐碱地,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技术水平对此开发极其有限。3.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中国目前仍然是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劳动力一旦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不仅要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还要受到国家政府行政和法律方面的制裁,所以那时候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是很小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更是显而易见。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开始形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开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放松管制,但仍然存在很多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办法,比如“暂住证”、限制他们的职业工种选择等。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阻碍了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直接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分析1. 国家逐渐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权利和利益的保护2002年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再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认真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政策,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各类企业招用农民工,应签订劳动合同,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抓紧解决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人民网 日讯)日,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0多个部门制订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具体时间表。(新华网 日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宣布国家将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以往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和职业工种限制、专为外地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以及各种针对农民工和使用农民工企业的不合理收费一律取消。(中国农业信息,2004年第11期)所有这些都表明,国家已经逐渐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权利和利益的保护2. 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视2004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研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问题”的议题上就认为要强调“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宣布:要把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纳入政府的整个技能培训计划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能力;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合作,要在资金安排、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而根据有关方面制定的《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将在7年内对拟转移的6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政府部门发出的这些信号表明了中央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关注,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农业信息,2004年第11期)3. 入世之后,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入世给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商品化和农业市场化进程增添新的助动力。中国入世后,农业面临的是一个由缔约国共同组成的世界大市场,市场供求关系的可变因素不仅取决于中国大市场,而且取决于世界大市场。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参与世界大市场竞争无疑会挤掉一部分人的饭碗,同时也开辟出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更大空间,开辟出商品交换和市场运行的更大空间,所有这些新的变化,在客观上将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新的就业条件,需要新的就业人群。在我们允许一部分所需农产品入关的同时,我国也为世界市场提供所需求的农产品,部分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也能走出国门,步入世界大市场。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的对策思考1. 树立“就业优先”的社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白皮书》中说,中国政府始终将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通过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就业问题的关注。但是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严峻告诉人们通过经济增长来缓解就业压力的做法不能长期的解决问题。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促进提高效率。其结果在提高中国经济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基尼系数的急剧上升;同时效率优先要求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加速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第二,虽然政府将控制失业列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众所周知,宏观政策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上应同时兼顾,实际上不同时期往往各有偏重。第三,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有些部门(农业、矿业、某些制造业)的经济增长还伴随着就业的下降。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第一、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得这两个产业的就业弹性发生了改变。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在改革开放前达到0.93;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快速下降到0.47,这其中有技术进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原因,即1978年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年农业就业弹性转为负数,为—0.203,这一数字符合我国工业化趋势,但依然过高,表明我国农业集约经营时代远未真正到来。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前的26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高达0.544,1978年后,其就业弹性在技术进步作用下急剧下降,年降到0.142,年再度下降为0.003。经验表明,工业的就业弹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是不可逆转的。(齐建国,2003)所以,我们增加就业岗位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一直较高,并基本保持稳定,年为0.674,年为0.618(齐建国,2003)。这与第三产业的行业构成有关,其中商贸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它如通讯信息等因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正方兴未艾,对劳动力都有较大需求。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70%以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达到了50%左右的同时,而我国的第三产业从业者却只有27.7%,因此第三产业应是有较高发展空间,也是提高综合就业弹性、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主要出路。2. 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扭转农村劳动力就业劣势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执行的是“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直忽略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但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和转移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出现,中央已经开始正式关注这个问题,以逐渐扭转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劣势,打破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在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一个原则:由“脸朝黄土”转向“面向市场”。传统农民的特点是朴实、节约、能吃苦,但不足的地方就是开拓精神不够、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创业理念缺乏。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上,非技能型劳动力大大过剩,技能型劳动力严重不足。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面向市场,培训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一定要能适应市场需要,能够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除此之外,应当注意培养现代新型农村劳动力的开拓精神、市场竞争意识和创业理念等。这些“软素质”的增长才是农村劳动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不管农村劳动力从事的是农业还是非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和日益加剧的。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应当重视的。3.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逐渐废除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和政策,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比如:城市的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实行政府搭台、市场推动、促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多层次、跨地域的合作,为农民工就业搭好桥梁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政府的这些措施仍然缺乏力度和深度,要知道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根源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所以政府更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核心内容是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但同时注意保持渐进性和梯度性。二是改革现有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村劳动力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逐渐取消土地作为农村劳动力唯一社会保障的状况,放宽土地自由流转限制。4. 引导农村劳动力建立理性的行为价值观体系在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理性的行为价值观体系将是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融入整个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流的关键因素。一是提高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信任。当然,这一结果实现的好坏更多的取决于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社会结构。二是追求经济利益方式的合法化,要树立劳动致富的观念。三是理解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四是要有重视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意识,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作者单位:许祥云为武汉理工大学、皮芳辉为江西农业大学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毕业论文]试论我国现阶段保留..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毕业论文]试论我国现阶段保留死刑的必要性-法学学士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您的位置:
&&学院新闻
我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 浏览次数:
&&& 2012年6月5日上午,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童世骏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7室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主要有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少杰教授、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荣跃明主任等。特聘专家学者和项目组成员合计3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俞吾金教授主持了专家论证会。我校朱自强副校长、许红珍校长助理、社科处顾红亮处长、费斌副处长代表校方对各位专家与领导的光临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的研究工作。
&&& 项目首席专家童世骏教授代表课题组从选题背景与意义、课题预期目标、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最终成果及其社会应用等方面阐述了项目展开的整体规 划。结合已有研究基础,童世骏教授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和文化消费方式、央地各级政府文化相关公共政策、精神文化生活主体以及国际 环境变化等维度,着重阐述了本课题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变化,并指出项目组研究将更加注重长期研究、更加注重对象差异、更加注重交叉研究、更加 注重国际比较、更加注重实践对策和更加注重主体反思。随后,哲学系教授陈赟针对课题数据库建设、各子课题架构和分工等情况进行了介绍。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文 军就整个课题调查研究的设计以及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抽样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 在经过认真评议和讨论之后,专家组一致认为,童世骏教 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立足于相关学科的前沿领域,合理设计了课题的总体框架,目标明确,逻辑缜密,各个子课题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该类研究的最 新研究特点,具有明确的方法论意义、问题意识和对策意识,既注重探索问题讨论的研究方法,亦有探索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精神生活问题的理论构建与学术研究,其 预期成果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水准。同时,与会专家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主要集中在研究范围圈定、调查对象选取等方面。
&&& 首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当缩小原定的调查范围和问卷数量,以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其中,万俊人教授认为应当兼顾社会大众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刘少 杰教授认为应当注意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差异性及其表现形式,不能过于注重数据收集和看重数据的价值,认为问卷调查的覆盖面不能太大,可根据社会大众的不同 层面和群体考虑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并结合案例研究,以更好地解释和解释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张文宏教授也认为应当考虑社会阶层的维度,并主张缩小课 题的问卷调查范围;赵修义教授和俞吾金教授更是质疑全国范围内调查的必要性,主张集中力量解决重要问题。
&&& 其次,在充分讨论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之上专家们认为课题的研究范围也应当缩小一点,将重心集中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和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上。赵修义 教授认为应当从界定&社会大众&和&文化&入手,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怎么做一个本分人&和&到底追求什么&入手,利用社会年龄等维度将社会大 众进行类型化操作,细分社会状况,分群体,结合当前政治和历史的影响以求更加真实有效地说明问题。刘少杰也认为应当对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进行充分界定,注意 考察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注意分析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与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的联系。张文宏教授认为应考虑宗教等对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民间 信仰(如宗教信仰等)与官方信仰(如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系。万俊人建议课题组在社会人口流动中把握大众文化的本质,并结合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 等)注重大众文化和社会信仰的建设、注重社会转型过程中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并研究如何保障这部分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基本国民权利。俞吾金认为课 题组还应当关注精神生活中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东西是什么、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人们如何理解信仰等问题。
专 家组还认为课题组应充分发挥自身研究优势、优化研究方法,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多学科基础上,重点解决我国社会大众精神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 《成果要报》向上级决策部门报送最新成果,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进言献策并提出既富有学术价值且又务实管用的前瞻性理论成果。
&&& 最后,课题组首席专家童世骏教授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感谢与会专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课题组将认真汲取专家们的意见,综合考虑各种必要因素,进一步研究探讨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专题,以问题为主线把课题做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抽样调查技术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