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中的千古名句首句交代了(),接着写(),感受到()

(1)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春景被装点得格外美丽。(2分)(2)桥被水淹,人不能度,难免有些遗憾;(2分)可是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摆渡游赏,惊喜之情溢于言表。(2分) 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文后问题。(4分)盼望艾青(1979年3月上海)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生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1)诗中诗人是抓住哪两个瞬间的场景,分别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来塑造艺术形象的?(2)诗中所选取的两位海员虽心态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愿望,他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小题1:本首宋词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抒发了什么情?作者又是借助了什么景(试举两例)巧妙的抒发了这种情?(3分)小题2: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在其前冠以“寒”,其后缀以“碎”,前人评为极妙,你认为呢?请选其中一字,予以简要分析。(5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甩东坡韵&&[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①②题,共7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①&&&&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②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注释①昆仑:传说中的仙山。②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岛。(1)有人认为诗中“屠”字用得有异趣,试就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2)刘克庄称此诗“识度高远”,结合诗歌,请简要说明此诗的“高远”。(4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杼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指出。答:(2)试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水破青山色。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⑴ 以下诗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①千古长如白练飞:②千岩万壑不辞劳:⑵ 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4分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朱熹《春日》赏析
11301200111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精彩回放(根据课文《古诗两首》填空)。 1.《咏柳》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前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歌颂了________(季节)呈现的生机盎然的美景。2.&《春日》的作者是首旬交代了接着写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首句交代了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从而感受到了________。后两句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来描绘________的景色。
1. 唐&&贺知章&&赞美柳树&&比喻&&春天&&&&2. 宋&&朱熹&&春游的时间、地点&&&&春游见到的无限风光&&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 虚实结合&&春天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日绝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