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字配诗

古诗文阅读(26分)
&&& (一)(4分)
& 14.(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 15.(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年浙江台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2分)
&&&&&&&&&&&&&&&&&&&&&&&&&&&&&&&&&&&&&&
&&&&&&&&&&&&&&&&&&&&&&&&&&&&&&&&&&&&&&&&&&&&&&&&&&&&&&&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2分)
&&&&&&&&&&&&&&&&&&&&&&&&&&&&&&&&&&&&&&&&&&&&&&&&&&&&&&&&&&&&&&&&&&&&&&&&&&&&&&&&&&&&&&&&&&&&&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年浙江台州)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18分)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李想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 父母刚离家时,伤心难过——父母离家五年,&&&
——父母因车祸受伤,&&&
——父母留在家以后,开心快乐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
& (1)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结合上下文,品味“晃”和“昂”的表达效果。)
&&&&&&&&&&&&&&&&&&&&&&&&&&&&&&&&&&&&&&&&&&&&&&&&&&&&&&&&&&
&&&&&&&&&&&&&&&&&&&&&&&&&&&&&&&&&&
& (2)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为什么李想将“娘”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
3.仔细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4分)
&&&&&&&&&&&&&&&&&&&&
&&&&&&&&&&&&&&&&&&&&&&&&&&&&&&&&&&&&&&&&&&&&&&&&&&&&&&&&&&&&&&&&&&&&&&&&
4.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4分)
&&&&&&&&&&&&&&&&&&&&&&&&&&&&&&&&&&&&&&&&&&&&&&&&&&&&&&&&&&&&&&&&&&&&&&&&&&&&&&&&&&&&&&&&&&&&
科目:初中语文
(2012浙江台州)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秋夜山居(4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科目:初中语文
5、(2012浙江台州)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秋夜山居(4分)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 ▲&&&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带曾字和远字秋字的美句诗句都行最好字数一样
雪华绮晶4040
  秋: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沈邈《别银灯》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柳永《倾怀》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蔡伸《婆罗门引》  明镜平铺秋水净,寒锁一天空翠.——李弥逊《念奴娇》  秋老矣,芙蓉遮道,黄花留客.——洪适《满江红》  平日悲秋今已老,细看秋光自好.——袁去华《惜分飞·九日》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中.——赵长卿《卜算子·深秋》  远:  江远浮天天在水,水满半天云湿.——仲并《念奴娇》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淮上女《减字木兰花》  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冯延巳《抛球乐》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  莫诉离肠深浅.恨聚散匆匆,梦随帆远——周密《三姝媚》  曾:  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门外垂杨未飘絮.——晏几道《归田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
&&试题来源:期中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古诗词鉴赏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2.漂泊在外的孤寂,深秋夜雨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的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古诗词鉴赏”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古诗词鉴赏”。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描写秋和冬的诗句,多一些,(30字)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含秋字的7字诗句 秋在第一个字一句(只要一句 要出处和作者!) 秋在第二个字一句(只要一句 要出处和作者!) 秋在三…… … … 秋在第七个字一句! (诗的范围最好在小学 初中中出现的.)
紫兰梦惜0902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曹雪芹 秋窗风雨夕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居秋暝诗配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