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水滴”的审核意见怎么写部门总结怎么写

当前位置:
陕西日报:“小水滴”爱心捐赠活动走进陕西建设信息中心
&&&&& 本报讯 11月25日上午,&小水滴 爱心图书馆&公益活动走进陕西省建设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全体员工积极参加到活动当中,共征集书籍800多本,将连同中心捐赠的20台电脑一并用于偏远农村小学图书馆建设和信息化知识启蒙。
&&&&& 据了解,&小水滴 爱心图书馆&是西部网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爱心企事业单位、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打造的公益平台,计划全年募集30万册图书,在陕南偏远山区贫困学校建立100所爱心图书馆。活动通过征集闲置书籍,用平等换取的方式循环利用旧书,并将换取到的书本送到偏远山区学校,让那些买不起新书、读不到好书的农村中小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开阔更宽的视野,感知更真的梦想。目前,&小水滴&公益项目本年度在陕南偏远山区建立的爱心图书馆已达到71所。
陕西省水利厅微博公众平台
陕西省水利厅微信公众平台
Insert title here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 ,然后同时按下“Ctrl ”与“Enter ”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
| 联系方式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陕ICP备:号
单位地址:西安市尚德路150号&&&邮&编:710004&&&网&站&电&话:029-&&&
邮&箱:sxsl_
硬件支持:陕西省水利信息中心&&&软件支持:西安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电&话:029-&&&字体:[][][]
这是一个特殊的公益组织,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组织的会长胡维庆是一个本就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他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他所关注的群体正是这个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残疾人家庭。
胡维庆带领石横义工协会开展募捐活动
胡维庆认领肥城市扶贫助残志愿活动
胡维庆为残疾家庭送去募捐善款
胡维庆走访残疾家庭
  胡维庆,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肥城市蓝水滴助残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  &
  这是一个特殊的公益组织,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组织的会长胡维庆是一个本就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他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他所关注的群体正是这个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残疾人家庭。&
一年前,胡维庆组织身边的爱心人士成立了蓝水滴助残公益发展中心,先后资助了100多个残障家庭,让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
  2001年,年仅29岁的胡维庆在他人生的黄金时期,却不幸遭遇车祸截瘫,被困在家里,经历了生不如死的煎熬。社会的关爱支撑胡维庆最终勇敢的战胜了自己。他从锻炼自己上下轮椅开始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做饭、料理家务,学习网络知识,在网上与病友交流,向病友介绍如何上下床,如何防治褥疮。通过网络,胡维庆了解到许多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同时也结识了许多公益组织人士,结交了许多富有爱心的人士,从他们那里,胡维庆想到了成立一个爱心组织,于是他和几个朋友共同努力,成立了石横镇义工协会。&
成立之初,求助的人多,参加活动的人少。为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公益组织,每月他们都举办各种公益志愿活动,活动领域涉及到环保、助学、助残、关爱老人、关注留守儿童等。他们还自费购买放映机,免费送电影下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募捐到围巾、书包等物品,及时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每次活动前都要精心组织策划,活动后还要把拍摄的场景精心剪辑后发到网上,为把帮助双泉峪村患尿毒症女孩募捐资金的场景发到网上,胡维庆剪辑了整整两天两夜……&
随着活动的举办,石横公益的影响力逐步显现,2012年他们帮助双泉峪村患尿毒症女孩募捐到资金&14000多元;同年又为烧伤人士募捐到资金20000多元,爱心的力量,让受助的人拨云见日,也让胡维庆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而救助过程中遇到的残障家庭,更深深地触动了胡维庆最痛的神经。&
2013年肥城市蓝水滴助残公益发展中心成立,并在肥城市民政局注册登记。蓝水滴助残中心成立后,胡维庆带领爱心人士开展了“关爱我的兄弟姐妹一日游”、爱心义卖、公益募捐等活动。为让残疾人得到有尊严的帮助,&胡维庆改变了公益思路,去年下半年,蓝水滴开始了从帮扶物资、现金到帮扶致富项目的转变。通过多方努力,胡维庆联系实施了两个助残项目:手工编织和爱心养殖项目,让残疾人通过劳动为家庭增加收入,从而改变生活质量。对残障人士融入主流社会起到了助推作用,而这一公益项目让石横镇的100多名残疾人受益,让更多的残疾人重新认识自我,调整自己,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不管是在义工协会,还是现在的蓝水滴助残中心,胡维庆都是全天盯靠,每次活动从策划、实施他都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分文报酬,每当有人问他是否有收入时他总是一笑了之。手工编织他总是把任务都分给别人,自己对她们进行指导,不拿一分加工费,因忙于公益他的网店也放弃了,面对家他人的不解,他总是说他们比我更困难,应该把更多的爱送给更需要的人。&
面对厄运,胡维庆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尽其所能团结发动爱心人士为弱者送去一丝温暖,而他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肥城市华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袁华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既是蓝水滴助残公益的会员,又是蓝水滴助残公益历次活动的赞助方。去年元月份,蓝水滴助残公益在华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帮助下成立了助残扶贫基地,主要安置符合条件的残障人士工作,让残疾人得到有尊严的帮助,能够自食其力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点滴善意,汇聚大爱,成就梦想。2014年蓝水滴助残公益发展中心策划开展的“爱心羊”项目获得肥城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蓝水滴助残公益发展中心被评为齐鲁公益联盟评为十佳公益组织,胡维庆本人获得了2014年肥城市自强模范称号。&
责任编辑:王琳常州日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6名研究生“水滴爱心基金”
发布于: 15:28:53
6名研究生:&水滴爱心基金&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上学的学费是堂姐资助的,回家的一张车票对我来说是不小的开销。今年我收到了学长学姐捐赠的票款,可以回山西老家过一个温暖春节了!&春节前,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水滴爱心基金&正式启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3班的张同学感受到的这份温暖就源自&水滴爱心基金&。
  据了解,水滴基金由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6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在读研究生发起成立,他们在拿到国家奖学金后,每人捐献出1000元成立基金,共计6000元。发起者之一邹志辉说:&我有幸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想着正逢年底,同学们需要买票回家过年,就产生了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有困难的同学作回家路费的想法,跟其他几位获奖同学一说,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其余5位发起者是:宋迪颖、彭韬、王建军、张宇和吕丹夏,他们都是在读研究生,本科都毕业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曾获设计界&奥斯卡&&&国际&红点奖&的宋迪颖同学,精心为基金设计了标志。
  师生相互关爱、同学相互关爱在该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机械工程系甚至取消了年终聚餐活动,把省下来的一万余元如数捐给了系里身患重病的老师。
  教师:给学生一个温情的家
  在该校,有一对姐妹,姐姐是老师,妹妹是学生,她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有着亲人一样的感情。&我在这边没有亲人,是陶姐姐给了我家的温暖。&
  &陶姐姐&是小敏(化名)对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陶冶老师的称呼。小敏是机电学院10级的学生,小敏的父亲因公跌伤残疾,家里有4个小孩在读书。她上大学的学费是家里借的钱,刚进校生活比较困难,除去伙食费,几乎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日常用品和衣物。
  小敏入学后不久,在学院&第二故乡有个家&师生一对一帮扶活动中认识了陶冶老师,陶冶老师和她结成了帮扶对子。小敏说,&陶姐姐很漂亮也很善良,对我特别照顾。她常给我买一些生活用品和衣物,还向有孩子的朋友推荐我做家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陶姐姐会邀请我到他们家吃饭过节。我们常常像姐妹那样聊天,我会把心事告诉陶姐姐,在她的激励下,我充满了前进的动力,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美好!&
  据了解,&第二故乡有个家&师生一对一帮扶共结成了40个帮扶对子,参与活动的教师覆盖面很广泛,有校区的领导干部,有基层的教职员工,也有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学校:一张车票的温度
  寒假前夕,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回家过节的喜悦里,&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回家的一张车票对我来说,是一份不小的开销。&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困难生小志(化名)告诉记者。
  与以往有所不同,今年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前段时间,我从班长那儿得知,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返乡路费补贴,于是我就根据自身的情况向辅导员打了一份申请,补贴批准下来后,我立即买了回家的车票,然后告诉爸妈今年要回家过节,一家人都很高兴!&
  据了解,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复习迎考,如期返乡与家人一起度过和谐温暖的春节,该校每年都会向困难学生提供返乡路费补贴,2012年该校还向1200名学生发放了临时伙食补贴。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是该校对学生的承诺。 (李兴宇 陈静 张潇潇)
版权所有:江苏省文明单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同审核意见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