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轵城高新产业区与当地经济的关系

07济源文化总 济源经济
·总 济源经济 07济源文化
中原名镇—济源市轵城镇
时间: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 济源市轵城镇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轵国,战国时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乃“天下名都”之一。秦置轵县。汉代曾两度封为侯国。唐初废县为镇。清代分属乐安乡和玉川乡。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属二区。古轵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历史上人杰地灵,先后出轵国故城始筑于春秋时期,属东周畿内地。战国时期一度为韩国国都,公元前358年属魏。
&&&&& 据《盐铁论·通有篇》记载,其时轵城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之一。公元前291年,秦国攻占轵地,统一后设轵县,属三川郡。西汉初,改属河内郡,并设盐铁官。吕后元年,封惠帝之子刘朝为轵侯。文帝元年,封薄昭为轵侯。北朝亦曾封国,故有“古轵国”之称,石额犹存。公元627年,轵县并入济源县。从公元前633年延至公元627年废弃,故城经历了一千二百六十年的沧桑历史。
&&&&& 轵国故城总面积约32.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东西稍宽,唯南城墙微向外折。东、南两城墙地上保留较好,发现城门遗迹各两处。西城墙角段地上尚存70米,发现城门与水门各一,北城墙仅东段地上尚留高1米许残段;东城墙长1766米,宽约6-30米,高约1-8米;南城墙长1865米,宽约8-32米,高约2-9米。城垣系夯筑而成,夯层厚8-11厘米,圆形夯窝,直径6厘米,深0.5厘米许。南城墙发现有平夯,城垣自下而上包括有春秋、战国、西汉诸夯土层,城内地势由南向北渐低。泥沟河(古涂沟水)自西南水门入城,北折经水门穿城而过,城内西北角圪塔坡(古称金銮殿)为宫殿区。城中心有古轵国祖庙,北宋时为大明寺。在寺前50米处,泥沟河西岸曾发现陶窑十余座,当为制陶作坊遗址。东城墙门内有一座边长100米的方形高台,就是故城高台建筑遗址。城垣内历年陆续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铁器、铜器等物,其中汉文帝五株钱石范、石磨盘和铜薰炉很有价值,富有时代特色。经勘查城垣内里坊布局较规整。
&&&&& 故城近郊,古代遗迹甚多。城南2公里处泗涧村有著名的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冢祠;泗涧古墓群为古轵国贵族官吏墓葬区;城北的屯军村为守卫古轵国的屯军营防;城西的留养村是故城给养辎重仓储所在地。东汉建武三年,吴汉率军击青犊军于轵西,城东中王村(古名钟公垒)为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钟繇驻军处,村东北尚有大冢四座,相传为钟繇父子墓葬。
&&&&&& 轵国故城对研究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当时生产力水平都有重要实物价值。(佚& 名);
本文发于(www.jjxwzk.org),引用必须注明出处,
合作伙伴:
是由河南经济报社主办,是河南经济报社主办的中原地区唯一一份经济类新闻周刊。每周二出版,全年50期,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邮发代号:35—558。主要发行至河南省全省邮政零售网点、行政事业单位、重点院校、重点企业、服务行业。
Copyright & 2007 - 2013 www.jjxwzk.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支持:经济新闻周刊网络部
版权所有:经济新闻周刊 电话:3 邮箱:
邮编:4500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06号省委南院西7号楼经济新闻周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558 豫ICP备号-3您的位置:
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来源: 河南视窗  编辑: 李海啸
    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济源市区东南,紧邻市政府综合行政服务区,总规划面积约3.99平方公里,入驻高新企业34家,从业人员4500余人,主要涉及矿用机电、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初步形成电子电器和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2007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济源矿用机电产业基地”;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确认为全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特色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形成电子电器和新材料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其中,矿用电器产业高爆产品占国内矿用市场份额52%,低爆产品占国内矿用市场份额32 %,豫光牌矿灯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被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确认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南非等10多个国家。“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结合自身优势,根据国家强制推行煤矿安全六大系统战略,规划建设“矿用电器特种装备产业园”,大力培育以井下救生舱为主导产品的矿用电器特种装备产业集群。该产业属于国家强制推行的朝阳产业,据测算,仅救生舱市场份额即达千亿元以上。
    【建设情况】
    建成区内道路、供排水、电力、热力、燃气、通讯等市政配套完善,形成了矿山井下安全装备、矿用机电、新型电子材料、纳米及高分子材料和创新创业孵化五大产业园区,构建了“三区两轴一中心”发展框架。
    【平台建设】
    融资平台。集聚区与济源市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济源市高新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济源市恒润投资担保公司、济源市恒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农商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扩大集聚区融资规模。
    科研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推动校企共建,建立产学研基地。通过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用电器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石晶光电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检测平台。成立河南省矿用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满足矿用机电产品电气性能和机加工行业的检验。
    人力资源平台。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济源机械技工学校等院校合作,建立校企实训基地,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引进、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主要指标】
    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68%;税收收入0.52亿元,同比增长0.5%;年末从业3480人,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8.78亿元。今年,全年计划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利税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00万元,招商引资10亿元,融资1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未来展望】
    “十二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将继续秉持“科学发展、产城融合”的理念,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建设矿用电器特种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总部经济产业园。预计“十二五”末,将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利税40亿元,建成新兴产业集聚、产城精准对接、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济源建设[2013]第33期--打印文章
济源建设[2013]第33期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34&&更新时间: 15:18:22&&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李林峰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楷体_GB年6月8日
按: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节点,为认真总结分析我市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探索研究今后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更好的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近日,局村镇科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采取座谈、走访、现场查看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实地对部分小城镇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现将报告予以刊发,供学习参考。
济源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一、小城镇建设现状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全省唯一不辖县区的省辖市。辖11个建制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市域总面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小城镇镇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万人,<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城镇化率达到<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
(一)小城镇规划编制更加科学。济源市坚持“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发展思路,将市域<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地区性新兴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发展战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我市编制完成了《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 (2012―<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 》,并于今年2月份得到省政府批复并实施。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城市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化四级城镇体系,并对小城镇空间布局、发展定位、建设规模进行了明确。<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底,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完成了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小城镇框架全面拉开。<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根据新的城乡总体规划要求,各镇已全面启动并编制完成了部分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及专项规划。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各镇分别邀请了省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各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其中:梨林镇、五龙口镇总体规划已批复实施,邵原镇及玉川、虎岭、高新3个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专家评审,计划9月底批复实施;下冶镇、王屋镇、克井镇、轵城镇等8镇,正在进行规划编制,计划9月底编制完成,年底批复实施。中心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强力推进。在五龙口镇、克井镇、承留镇等部分中心镇区编制完成详规的基础上,60%的镇已全面启动了中心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总规与详规、专项规划同步编制的原则,中心镇区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年底计划完成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底所有规划全部编制到位。
(二)小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全面增强。坚持以镇区道路、供水、排水、供气、供暖、污水处理、环卫及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基本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小城镇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全面提升。
1.镇区道路网络畅通便捷。近年来,各镇不断加大小城镇道路建设力度,城乡空间距离通过路网连接不断缩小,城乡交通路网更趋便捷畅通。11个镇的镇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道路密度日趋合理,镇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道路面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万平方米,路灯架设<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余盏,明灯率95%以上。不断加大中心城区路网辐射力度,全面实现了中心城区通往周边镇、产业集聚区、城市组团的路网无缝衔接,建成了坡头、克井、承留、思礼、梨林、五龙口等城镇快速通道,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镇镇通高速的目标。
2.公用设施日益完善。为确保饮水安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供排水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小城镇供水设施扩容改造和管网建设,先后建成投用了王屋山、黄背角等大型山区供水工程和克井自来水厂,解决了山区4个镇及克井镇群众饮水问题,开工建设了坡头新区自来水厂,实施了中心城区供水拓展工程,有效解决了中心城区周边5个镇集中供水,累计建成供水管网<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公里,11个镇区全面实现了集中供水,集中供水覆盖率达<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普及率达到<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以上。强力推进镇区排水管网建设,新建改造、排水管道<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公里,建成了下冶镇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第二污水处理厂(梨林镇)建设全面加快,年底可投入试运行,坡头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面开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底可投入试运行。规划建设玉川、虎岭等集聚区污水处理项目,<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底可投入试运行,工程建设后,可全面实现镇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面实施“气化济源”建设工程,目前,克井、承留、思礼、轵城等4镇实现了集中供气,年底梨林、坡头可实现集中供气,王屋、下冶、大峪、邵原等山区镇管道液化气工程建设已经省发改委批复,年底部分镇可实现集中供气。
3.环卫园林设施功能进一步健全。我市连续多年实施了“一镇一厕一园”建设工程,目前,全市11个镇区累计建成垃圾中转站31个、公厕44座,安装果皮箱<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余个,购置环卫专用机动车辆89台,承留镇、思礼镇率先在全市镇区使用了机械化清扫作业,镇区环卫作业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加大镇区绿化建设力度,每个镇区基本实现了道路绿化配置,累计建成游园50个、面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万平方米,镇区平均绿化覆盖率达<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实施镇区河道综合整理工程,按照生态水系、景观建设、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思路,下冶镇实施了梦柏河、轵城镇实施了泥土河、承留镇实施了虎岭河等治理工程,目前,河道整治工程已成为镇区靓丽的风景线。
(三)小城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小城镇管理方面,我市下延城镇管理职能,按照中心城区管理的标准来管理小城镇,组建了城管、园林、环卫、市政等管理队伍,配备了相应执法、作业车辆,足额拨付各项管理经费,实行“月巡查、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核”制度,小城镇管理规范有序,镇容干净整洁,小城镇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1.城镇管理秩序井然。在各镇组建了城镇管理执法队伍,配备了执法车辆,强化队伍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城镇管理例会制度、城镇管理定期督查制度、城镇管理集中整治制度、城镇“网格化”管理模式等,城镇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各镇分别与临街单位、工商户、居民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即:包卫生整洁、包绿化美化、包停车整齐。加大广告、标牌、招牌治理整顿工作,对损坏严重、用字不规范、有不良文化现象的广告,进行拆除和重新制作。实施了联合执法行动,对执法困难较大的违法案件,由市城管部门牵头,抽调相关部门执法人员配合各镇城管队伍实施集中联合执法。<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共集中开展大整治10次,累计取缔占道经营、流动经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余家,规范骑门经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余家,拆除违章建筑1万平方米,镇容镇貌有明显改观。
2.城镇环境干净整洁。建立完善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卫队伍建设,足额配备了环卫工人,落实了道路清扫保洁作业制度,实现两扫全保、全天巡回保洁,做到七无五净(七无:无抛撒物,无丢堆漏扫,无污水漫溢,无人畜粪便,无乱倒垃圾,无焚烧落叶、杂物,无杂草;五净:道路石边净,花坛周围净,树穴净,雨污水口处净,果皮箱里外净),垃圾中转站、公厕实行专人管理,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三级垃圾处理模式,镇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城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3.园林绿化层次分明。加大园林绿化管护力度,各镇积极开展路段、游园绿化管理示范点活动,梨林镇积极推进景观大道建设、邵原镇实施泰山岭游园生态绿化配置工程等,全面提升小城镇道路绿化和游园建设的档次和品位,丰富了文化内涵。强化园林景观树木的造型修剪、后期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对人行道两侧、街头游园、空闲地等地段进行绿化改造,丰富街头游园绿化树种,配备了健身器材、游乐设施,为城镇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小城镇特色全面彰显。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彰显品位的基本思路,全市11个镇结合实际,科学定位,逐步形成了五大发展模式。
1.产业依托型。克井、承留、思礼、轵城、五龙口等充分利用紧靠虎岭产业集聚区、玉川产业集聚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专业市场、企业功能配套等为代表的服务项目,以此来支撑带动小城镇发展。
2.片区拉动型。坡头、大峪两镇紧紧依靠滨湖新区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为主,制定镇区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项目三年建设计划,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为主的朝阳产业,努力建成滨湖新区的核心区。
3.旅游兴镇型。通过高标准建设阳下路,整合下冶镇、王屋镇旅游资源,依托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小浪底之黄河三峡等景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
4.边贸发展型。邵原镇依托区位、地势、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边贸产业、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集工农贸一体的现代化山城。
5.生态农业型。梨林镇发挥传统农业大镇的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一个天蓝水清、环境优美的东区重镇正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主要作法
济源市小城镇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的关怀支持下,始终坚持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节点加快实施,全面推进,通过组织措施的落实、强化载体的推动,实现了小城镇建设的新跨越。
(一)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专门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住建、发改、国土、规划、财政、卫生等市直相关局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住建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把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工作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攻坚克难,认真部署开展建设工作。并建立市级领导分包小城镇建设制度、市直局委对重点镇对口帮扶工作制度。每半年定期组织四大班子及相关局委负责同志参加的小城镇建设和“<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工作现场观摩会,定期到小城镇调研指导、听取汇报,为小城镇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载体推动。我市多策并举,创新活动载体。利用3年时间,深入开展小城镇综合提升工程,重点对城镇环卫、园林、市政设施、镇容秩序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建立了主管部门督导考核、业务部门服务指导、镇政府责任主体的城镇综合管理体系,全面规范、提升小城镇综合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十大重点区域整治活动,重点对高速路口、国道、省道和阳下路等公路沿线两侧及羊毛衫市场、克井镇煤炭市场、五龙口温泉度假村等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结合“<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工作,对区域内沿街房屋进行立面改造,破旧房屋、违章建筑拆除,规范招牌,清理清除各种杂物,实施绿化造林和通道绿化,高标准实施改造提升,有效改善了镇区环境。借助新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开发载体,坡头、承留、思礼、克井等镇配套完善小城镇道路、排水、供水、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产城基础设施一体化,全面提升了城镇基础的承载能力。
(三)严格考核奖励机制。将小城镇建设列入各镇及相关局委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形成“月巡查、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考核”制度。每年2次对小城镇建设管理进行现场观摩、考评,考核名次将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同时,市财政每年列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明确了奖补方案,落实奖惩,严格兑现。通过建立机制,落实措施,严格奖惩,政策扶持,进一步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我市各镇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坡头镇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州名镇等荣誉称号;克井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百强镇、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等荣誉称号;思礼镇先后荣获全国生态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百强镇等荣誉称号;王屋镇先后荣获全国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河南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下冶镇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州名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五龙口镇先后荣获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生态镇等荣誉称号;大峪镇先后荣获河南省卫生镇、河南省生态镇等荣誉称号;承留镇荣获河南省文明村镇、中州名镇、河南省生态镇等荣誉称号;邵原镇荣获中州名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环境优美小城镇、河南省生态镇等荣誉称号;轵城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州名镇、河南省生态镇等荣誉称号;梨林镇荣获河南省生态镇荣誉称号。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规划还比较滞后。虽然我市在<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就率先在全省编制完成了11个镇总体规划,但控制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滞后,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建设速度,没有实现规划与建设同步,导致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不按规划建设等违规建设行为时有发生,小城镇建设进程也受到了制约。下一步,我市将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城镇规划修编的机遇,树立高标准规划是最大的节约理念,实施名人规划、高标准规划,科学编制好小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生态规划及中心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工作,为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二)小城镇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道路建设质量不高,路网密度不够,大部分镇区道路还没有实现雨、污分流,绿化配置、路灯亮化标准不高,特色不明显;镇区排水设施比较落后,绝大多数采取明沟盖板排水,不符合城镇日益发展的需要;镇区污水处理刚刚起步,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河;小城镇集中供暖仍处于空白,大部分镇区仍采用气、电、煤进行取暖,集中供暖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环卫设施相对落后,机械化清扫作业水平不高,环卫人员年龄结构比较老化,人员素质不高,需进一步提升;园林景观效果不明显,多数镇只求绿量不求质量,绿化层次较低,文化内涵不突出。
(三)土地因素仍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小城镇集中,住房问题日显突出,各镇住宅楼建设欲望强烈,但由于受土地性质、土地指标等因素影响,镇区土地挂牌很少,造成许多建设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存在国有、集体等不同性质的土地开发,出现了部分小产权房。目前,全市11个镇建成房屋<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栋,<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套,建设面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6万平方米,其中小产权房129栋,<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套,建设面积53.6万平方米,占建设房屋的45.2%。
(四)资金短缺影响小城镇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市目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快速发展。比如:<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年,全市11个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累计投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亿元,其中市、镇财政投资达<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亿元,占总投入的<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其他社会资本投资仅占<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
(五)小城镇聚集人口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规模企业较少,三产发展不平衡,造成小城镇支撑力、凝聚力、承载力等还相对薄弱,对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很难形成有力的拉动作用,镇区居民就业率不高。11个镇现有企业50余家、个体工商户<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余户,用工2万余人,商贸和企业用工人数仅占镇区人口的<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COLOR: LINE-HEIGHT: 200%;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
四、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和措施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就地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坚持规划引领,激发内外动力,狠抓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产业集聚、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居宜业、能体现现代化城镇水平和济源个性特色的一流名镇。
(一)科学规划,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按照“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思路,统筹中心城区、城市组团、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之间的交通联系、职能定位、产业布局、生态建设,依据《济源市城乡总体规划(年)》,加快推进新一轮的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生态规划等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布局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实现各类规划紧密衔接,一步到位,全面覆盖,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对镇区规模和性质、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绿地系统、空间发展方向等做出合理安排,重点地段、近期建设区域要有详细规划。健全规划管理制度,规范规划决策程序,强化规划监督机制,做到设计水平高于规划水平,建设水平高于设计水平,管理水平高于建设水平,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按规划实施。严格按照“规划监察全覆盖、建设手续全齐备、违建拆除全到位”的要求,加强巡查防控、强化部门协作,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建设按规划实施。
(二)夯实基础,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扩容提升工程,完善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中心城区周边轵城、承留、思礼、梨林等镇要实现集中供水、供气、供热,加快推进山区镇管道液化气工程和五龙口天然气储备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启动和逐步建设一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加快推进克井西二环北延、坡头污水处理厂、承留镇虎岭河治理、轵城镇区排污管网、王屋排水管网等镇区道路、供排水、污水、河道治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讯、广播电视、电力等部门要加快信息传输网络建设,各镇要编制智慧城镇发展规划,启动智慧城镇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三)优化环境,提升城镇品质品位。以营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镇为目标,以重点道路、重点板块、重要节点为突破口,切实保护好山岭、河流、林地等自然景观和古建筑、老街巷、特色民居等人文景观,发掘和弘扬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突出小城镇地域文化特色。精心设计建设或改造核心街区、重要建筑群、重点建筑物,努力建成一批小城镇建筑精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打造绿色低碳小城镇,营造宜居宜业的城镇环境。深入开展城镇创建活动,各镇以文明城镇、环境优美城镇、园林城镇、卫生城镇等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开展镇区环境综合提升工作,大力推进以镇区游园绿地、道路绿化、节点绿化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强化核心区景观建设和景观营造,形成“硬路相通、绿树相连、路灯相接、美景相映”的小城镇新形象。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和落实“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村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四)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全面对接中心城区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将中心城区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延伸到各镇,围绕“创建一条综合管理示范街、打造一个示范点、解决一批难点问题、建好一张网格化管理网络、健全一个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的“五个一”目标,建立完善城镇管理、市政养护、园林管护、环卫保洁等专业队伍,全面加强镇区规划、建设、镇容镇貌、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小区物业等综合管理力度,推进镇级城市化管理模式,率先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管理一体化,力争通过3年时间真正使镇级城市管理与城区城市管理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镇级城市化管理。
(五)政策扶持,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速度。落实土地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集体和农民凭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直接进入土地市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支持和鼓励小城镇通过整治挖潜、迁户并村、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等方式集约用地。推进小城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实行招拍挂制度,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参与小城镇开发。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权、发证。优先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应,对于在镇区落地的市级以上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落实税费政策,除国家和省明文规定不得减免的行政性收费按规定缴纳外,其它由市级收取的(不含企业收取的各项费用)基础设施配套费、拆迁管理费、住房所有权登记费、土地登记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免收;墙改基金、工程质量监测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市政府规定权限范围内的各种服务性收费减半征收。
(六)拓宽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开放小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限制,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多元主体构成的市场化、高效益的投资融资模式。整合涉农资金,农房建设、环境整治、水利、交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电网改造、通信等资金,优先向重点镇倾斜,并集中使用。加大金融机构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
五、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出台小城镇相关指导性意见。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市小城镇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指标)。希望省厅尽快出台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和指导性意见,确保小城镇有序健康发展。
(二)加大小城镇资金支持力度。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资金来源为镇级财政,社会资本参与力度较小。希望省厅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对镇区道路、排水、污水等基础建设投入。同时,要拓展融资平台,出台相关融资扶持政策,使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大小城镇建设指导力度。希望省厅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到各地市深入到小城镇进行把脉问诊,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协助指导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特色明显的小城镇,走在全国前列。
(四)探索破解小城镇土地供应难题。针对目前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土地问题,建议省厅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相关扶持小城镇发展的土地政策,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土地储备计划,建立小城镇土地储备机制,满足小城镇发展土地需求。对已建成的小产权房协调相关部门理顺土地性质,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局村镇建设科)
济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秘书科&&&&&& 2013年6月8日印发
联系电话:6633171&&&&&&&& &&&报送信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源市轵城镇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