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歌梁平实验中学校歌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_百度百科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南大学附中”或“西大附中”,是的教育实验基地,是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区域)合作体成员。1978年,学校被列为首批重点中学之一。[1-2]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原名“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更名为“北碚二中”;1952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年,更名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7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下划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管理。[1]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共有95个教学班,在职教师208名,在校生5300余名。[1]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沿革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由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十七中和国立二中留川部合并而成。
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时期
1914年(民国三年),四川巡按使倡议,兴办四川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二女师”,校址初设在重庆市渝中区临江门牛皮凼文庙后山。
1922年(民国十一年),学校开设了普通初中班,开始招收初中学生。
1924年(民国十三年),学校开办普通高中班。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9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简称渝女师)。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学校停办普通初、高中班两年;之后分设高中班、初中班、女子班、师范班。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因避日机空袭,学校迁至县白沙镇溜马岗。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时期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原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附设“第四中山中学班”,校址设在江北鱼嘴镇。
1941年(民国三十年)1月,改称为”教育部特设第四中山中学班“。同年8月,改为“国立17中学女子初中分校”,后迁至江津白沙镇。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原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附设第八中山中学班,校址设在江津白沙镇。1941年秋,改为“国立17中女中分校”。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2月,以“国立17中学女子初中分校”和“国立17中女中分校”为基础,成立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又称“国立女子师范学校”)。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8月,“渝女师”(四川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高中部并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迁回江苏,留川师生迁往北碚,并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0月,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迁至北碚“国立第二中学”遗留女子部和师范部地址,在今重庆市右侧国立编译馆馆舍处设高中部,在北碚区文化馆附近的国立歌剧学校乐观园设初中部,在北碚区梨园村重庆师范学校(现地址)设师范部。
1950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一度改为“重庆市女子师范学校”,附中遂于1951年更名为北碚二中(含师范部)。
1951年,接管北碚二中,遂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含高、初中及师范部,迁入《川东日报》旧址杜家街(今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所在处)。
1954年,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师范部并入重庆第一师范学院(今)。
“文化大革命”时期,西南师范学院迁往重庆市,学校暂交由重庆市教委管辖。
1972年,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重庆市102中学”,归重庆市教委管辖。
1973年,西南师范学院迁回北碚,重新接管学校,学校遂复名“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78年,学校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
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学校遂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西南师大附中”。
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学校遂于日更名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1]
2006年,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成立国际部。[5]
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下划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管理。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条件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硬件设施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建有综合楼、教学楼(包括、积健楼、岱宗楼、博雅楼、万象楼),拥有明德图书馆、科技馆、网球场、艺术馆、武术馆、击剑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拥有男生公寓玉树楼、女生公寓兰蕙楼、稻香园学生食堂、标准化运动场等生活服务设施,并设置家长服务中心、英语角,另有凌江园、百汇园等10余广场。[6-8]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办学规模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共有95个教学班,在职教师215名,在校生5300多名。
此外,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还参与举办了、、等下属学校。[9-10]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下属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创办/参与举办时间学校属性2006年中外合作课程项目2015年3月民办完全中学日公办完全中学日公办完全中学日公办完全中学日民办中学参考资料[5]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师资力量
据阳光高考中学版网站2016年1月信息显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共有在职教师208名,其中,研究员级教师8名,特级教师5名,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及兼职教授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7名,重庆市骨干教师22人,重庆市教育学会及专业委员会理事8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名,重庆市课程改革学科指导教师4名以及中国数学、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4名。[3]
全国优秀教师:
重庆名师:
重庆市学科带头人:[14]
重庆市学科教学名师:黄仕友
重庆市骨干教师:杨泽新、黄仕友、邓晓鹏、吴丹丹、唐海英、周小莉、聂朝菊、刘芝花、李越、蒋邦龙、范伟、蒋敏[15-16]
序号姓名职称1中学研究员2戴宇 中学研究员3中学研究员4杨泽新中学研究员5中学研究员6谢世正地理特级教师7英语特级教师8数学特级教师9龙万明数学高级教师10张耘数学高级教师11周小莉英语高级教师12张小华语文高级教师13张珍俊数学高级教师14封贞琴数学高级教师参考资料[15-16]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国际交流
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往,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的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联系。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成果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成绩
1991年,学校一学生获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1998年,学校一学生获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1999年,学校一学生获重庆市高考理科状元。
2015年高考,有实力考上清华北大约20人,实际9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7]
,学校两同学分别获得重庆市北碚区文科、理科第一名。学校文理裸分上重本线共计902人(其中艺体类75人、理科687人、文科215人),理科重本率82.08%,文科重本率66.78%;学校理科690分以上4人,文科676分以上2人,8人获得、自主招生加分;600分以上人数共625人(其中理科529人,占考生比例64%;文科96人,占考生比例30%);共有1人被录取;1人被录取;2人被和公费录取;还有20余人被、等中国国外高校录取。[18]
2014年高考,已录取和实力考入清华北大有13人,学校文理上重本线共计644人(其中理科510人、文科134人),文科重本率78.5%,理科重本率63.8%;600分以上人数共136人(其中文科36人、理科100人);共有2人分别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公费录取。[19]
2013年高考,已录取和实力考入清华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3人)、英国帝国理工大学(1人)共有14人[20]
,实际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1-22]
,3人考取新加坡国立大学,1人考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校两同学分别获得重庆市北碚区文科、理科第一名。学校文理裸分上重点人数共计602人,600以上人数126人,学校学生包揽北碚区理科前6名。
2012年高考,6人上清华北大线,全校第一名施梦琪公费考取新加坡国立大学,全校第三名李聃公费考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重点本科435人:其中理科上重点本科比例65.3%,文科上重点本科比率37.1%,唐承祚和杨字舒同学分为北碚区文科、理科高考成绩第一名。[23]
学生主要获奖情况列表  姓名竞赛活动获奖情况周川琦  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国家级银牌胡俊男2013年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家级金牌张思源、殷晨2013年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银牌吕思婕、冉禧玥  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重庆赛区市级一等奖许果涵重庆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王决赛经典诵读之星参考资料[24-25]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成绩
2015年教师主要获奖列表 姓名论文/课题获奖情况柯智文第三届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大赛暨全国物理教育研讨会全国一等奖罗雅南第七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国一等奖郭昌荣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现场研讨会全国一等奖谢秀丽、程滟茹2015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全国一等奖严丽2015年第八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王冬全国湘版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应斌第九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一等奖杨芸屹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特等奖杨森2015年重庆市高中历史卓越课堂建设优质课大赛市级一等奖朱朝娟、周正东重庆市优质课之首届化学故事会一等奖市级一等奖参考资料[26]
2015年主要科研成果 姓名论文/课题获奖情况或级别应斌论文《两个版本&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五级分级目标与标准的对比研究》全国一等奖马群琪论文《运用“双平台”进行云课堂数字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交通运输”为例》市级第一名谢秀丽论文《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形神兼备”——以我对“农村与城市的改革”一课的实践与反思为例》市级一等奖刘晓陵“活动课程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  “九五”课题刘晓陵“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教育部重大课题参考资料[26]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荣誉
重庆市重点中学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附中(区域)合作体成员清华大学百年领军计划项目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教育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学校中国素质教育百强中学校首批国家级绿色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中国-瑞典“环境小硕士(YMP)”项目实验学校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基地学校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参考资料[27-28]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文化传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文化标识
“行已有耻,君子不器”
“行已有耻”:语出《论语》,指教人做事为人要有有人性、有良知、有廉耻之心。
“君子不器”:语出《论语》,含义有四:(1)器冰冷,人有情。“君子不器”教人要秉持温润之心,有对人对事对宇宙万物的关切;(2)器有固定的容积。“君子不器”教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3)每一样器物的用途都很单一,”君子不器“教人不应像器物一样专限于一才一艺之长,应全面发展。(4)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器“教人要心系天下,关怀苍生,积极主动地追问形而上的”道“。[29]
《西南大学附中校歌》  词:曲:  人的一生何时率真至纯,我问嘉陵江滔滔为我作证。
扬波东去,扬波东去,拥明月沧海一轮。
春江融几多,少年欣欣。
秋水融几多,师长殷殷。
春雨绿几多,新笋莘莘。
秋阳红几多,大木森森。
啊,母校,母校,母校,母校,为我立身铸魂,铸魂。
人的一生何时立身铸魂,我问缙云山巍巍为我作证。
松云聚颂,松云聚颂,挟雄峰群山长吟。
春江融几多,少年欣欣。
秋水融几多,师长殷殷。
春雨绿几多,新笋莘莘。
秋阳红几多,大木森森。
啊,母校,母校,母校,母校,为我立身铸魂,铸魂。
《西南大学附中校歌》
参考资料[30]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活动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学校每年开展各项活动:如4月春季运动会、校园辩论赛;6月知识竞赛;9月学长讲堂;10月篮球比赛、英语歌曲大奖赛;11月“思辨青春”辩论赛,广播操、啦啦操比赛;12月校园歌手大赛、学生缤纷节(包括韵律操、手抄报、经典电影展播、经典诵读、财商体验、综艺汇演等子项目)等。[31]
截至2012年4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22个。[32]
摄影社  Moe动漫社阳光英语社绿色志愿者协会Ego街舞社语言艺术团English Corner水项目研究兴趣组青春律动舞蹈团春之声合唱团  艺术体操队  生物多样性研究组京剧社武术社美术社  太阳能研究兴趣组  哲学社文学社年轻潮附中生活发明兴趣小组折纸与数学思维社     参考资料[32]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现任领导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现任领导  校长 党委书记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其宪副校长 梁学友副校长 黄仕友副校长银翔校区执行校长彭红军副校长 崔建萍校长助理重大校区执行校长参考资料[33]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知名校友
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常嘉俊美国副教授陈洪原副院长谢立瑶创始人之一,首任校长张治平盲人音乐特级教师动物学家、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华副教授  参考资料[21]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大附中官网[引用日期]
.阳光高考-中学版[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教委公开信箱[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引用日期]
.华龙网[引用日期]
.华龙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中考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中考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国家体育总局[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官网[引用日期]········
········
西南大学附属梁平实验中学首个冬令营开营
  09:06:08 来源:梁平网-梁平报
参加首个冬令营活动的学生出发前合影。
本网讯(文/图 通讯员 李亚非)11月18日,西南大学附属梁平实验中学操场上,全校师生欢天喜地,该校84名美术骄子的代表,接过该校校长手中的旗帜,踏上赴西南大学参加冬令营之旅。
据介绍,本次冬令营系西南大学与该校合作办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雏鹰计划”推出的首个冬令营。“这84名学生来自我校高三美术特长班,他们将在西南大学学习20天,由西南大学教授和专家进行量身定做的美术强化培训,让学生充分享受高校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西南大学附属梁平实验中学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这是两校合作办学实施“雏鹰计划”方案迈出的第一步,下一步将按“雏鹰计划”组织初三创新学生寒假冬令营、初二和高二创新学生夏令营,以此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
据悉,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7月底开始,西南大学与梁平实验中学强强联手,共同打造西南大学附属梁平实验中学。两校合作办学4个月以来,校园文化建设、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教师培训、学科专家进课堂指导等工作有序推进,其中该校特色文化建设及教育教学效果,吸引来一批又一批中小学负责人和老师前来参观学习,受到县领导、学生家长及老百姓的热情称赞。
责任编辑:杜官········
········
西南大学附属梁平实验中学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周
  08:50:16 来源:梁平网-梁平报
艺术活动周中精彩的文艺汇演。
同学们在艺术活动周上体验石版年画。
本网讯(文/图 记者 刘娅莎 实习生 梁滢)12月17日晚,西南大学附属梁平实验中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周文艺汇演华丽上演,精彩的文艺演出将该校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
男神女神齐上阵,各路美女、小鲜肉轮番登台,有激昂嘹亮的歌曲演唱,有青春阳光的舞蹈表演,还有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话剧演出……精彩的节目惹得场下观众尖叫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
“凭借与西南大学众多艺术学院的直接对接,实验中学的艺术教育成为一大特色。”学校负责人孙平介绍,学校计划每年将举办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通过这些艺术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的品德。
据了解,该校本届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以“迈向精彩人生,打造和谐校园”为主题,除了文艺汇演,还开设了主持人风采赛、个人才艺赛、现场书画展示和德育体验日等活动。全校1800多名师生在文化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责任编辑:杜官查看: 244|回复: 0
【牛逼】西大梁平实中?没错,就是在梁平!孩纸们福音来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64
喜讯~梁平家长和孩纸们的好消息来啦~梁平实验中学更名为西南大学附属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校啦~今后,当有人说起梁平有“西大中学”的时候,你不要惊讶!是的,就是西南大学梁平实验中学!
梁平职教中心和梁平实验中学原是两张牌子一所学校,在梁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梁平职教中心新校区(机场路大福村委对面)已经建成。原老校区则办成以初中为主的高完中即梁平实验中学,原来的普教职教在一起相互制约发展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小编了解到,梁平县委、县政府要计划将梁平实验中学打造成梁平县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老百姓最认可的公办学校,梁平实验中学与西南大学合作办学,梁平实验中学更名为“西南大学梁平实验中学”(以下简称为“西大梁平实中”),依托西南大学的科研优势和智力资源,将学校建设成西南大学的科研基地、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拔尖创新人才“雏鹰计划”示范学校。
这个消息一出来,也是梁平家长和孩子们的福音啦~就在梁平也能读上这么牛的学校啦~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交通大学校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