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填空题题第三张

高一生物下册第三章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一生物下册第三章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一生物下册第三章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用噬菌体侵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A.所有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外壳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D.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DNA[答案] A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细菌(  )①有毒R型       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 ④无毒S型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C3.下列哪一项是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  )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里B.能自我复制C.高分子化合物D.主要的载体是染色体[答案] B4.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别注入到甲、乙两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噬菌体的是(  )A.甲细菌& &&B.乙细菌C.甲或乙细菌& &D.甲和乙细菌[答案] A5.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会使它生病和死亡(  )A.R型活细菌B.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C.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答案] D6.已知牛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5个四分体,牛的体细胞中共有6×109个脱氧核苷酸,假设平均每个基因有1 000个碱基对,则牛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平均基因数分别为(  )A.30、2×105      B.60、2×105C.30、1×105& D.15、4×105[答案] C7.如果把某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重氢标记,这个细胞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则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和细胞总数分别是(  )A.2、2& &&B.4、2C.2、8& &&D.4、8[答案] C8.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答案] B9.下列哪个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A.格里菲思实验B.赫尔希、蔡斯实验C.艾弗里实验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答案] C[解析] 艾弗里实验中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与R型细菌混合,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而蛋白质不可能,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格里菲思实验只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赫尔希、蔡斯实验的蛋白质没进入生物体内,不能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中证明的是在有些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10.用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使之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实DNA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该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该实验证实了DNA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该实验是格里菲思实验的主要环节[答案] D[解析] 此实验并非是格里菲思所完成的。DNA酶具有专一性,使DNA分解,DNA分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DNA却能使R型活菌转化S型活菌,这一对比正好说明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即不能作为遗传物质,而反证了DNA是遗传物质。1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多核苷酸链B.DNA主链的稳定性C.碱基对的不同排列顺序D.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答案] C12.一条染色体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那么一条染色单体含有(  )A.一条双链DNA分子B.一条单链DNA分子C.二条双链DNA分子D.二条单链DNA分子[答案] A13.用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试,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A.有15N& &&B.有32PC.有15N和32P& &D.没有15N和32P[答案] C14.在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 500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是3:1,则这个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  )A.2 000个& &&B.3 000个C.4 000个& &&D.8 000个[答案] C15.DNA片段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构成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其中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C和G之间有三个氢键。16.以下哪项对RNA来说是正确的(  )A.(G+C)=(A+U)B.(G+A)=(C+U)C.(C+G)&(A+U)D.以上都不对[答案] D17.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的“遗传效应”的含义(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答案] C18.在兔子的精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其骨髓细胞核中DNA重量为(  )A.4×10-12g& &B.8×10-12gC.1.6×10-11g& &D.3.2×10-11g[答案] C19.若兔子肌细胞内有a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青菜叶肉细胞中都有b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当免子摄入大量青菜后,兔子肌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不同序列的DNA分子的种类是(  )A.a+bB.大于a且小于a+bC.aD.小于a[答案] D[解析] 兔子肌细胞核内所含不同序列DNA分子的种类与摄入的青菜叶肉细胞中的不同序列的DNA分子无关。又由于肌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少量DNA分子,细胞核所含不同序列的DNA分子种类比肌细胞内所含的少。20.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答案] D21.DNA的一条单链中A+TC+G=0.8,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8,1.0& &&B.1.25,1.0C.0.8,0.8& &&D.0.2,1.0[答案] C[解析]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可知:a链中(A+T)就等于互补b链中的(T+A),a链中(C+G)就等于互补b链中的(G+C),所以a链中的A+TC+G就等于b链中的A+TC+G,同时等于整个DNA分子中的A+TC+G。2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上清液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很高,而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在沉淀物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很高。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上清液中主要是噬菌体,沉淀物是主要是细菌B.蛋白质在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在亲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因此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答案] D[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3.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边解旋边复制C.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 C24.生化分析得知,间期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含量开始时很低,不久急剧增加,以后又逐渐降低到初始水平。随着脱氧核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DNA聚合酶的活性显著增高。这个事实表明(  )A.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B.间期细胞内DNA复制C.间期细胞内RNA复制D.间期细胞内转录RNA[答案] B2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和35S分别标记(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B.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细菌体内的DNAC.噬菌体的DNA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细菌体内的DNA和细菌体内的蛋白质[答案] C26.烟草花叶病毒繁殖时(  )A.在自身体内进行DNA自我复制B.在宿主体内进行DNA自我复制C.在自身体内进行RNA自我复制D.在宿主体内进行RNA自我复制[答案] D27.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答案] B28.构成DNA的碱基有4种,下列碱基数量比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的是(  )A.A+CT+G& &&B.A+GT+CC.A+TG+C& &&D.GC[答案] C[解析] 因为DNA分子中,A与T相配,G与C相配,所以A与T,G与C的数量相等,故D项不会变化,等于1。同理A、B两项中的比值也是不变的,等于1。只有C项,其碱基数量比因生物的种类不同(其DNA也不同)而不同。29.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则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26%& &&B.24%C.14%& &&D.11%[答案] A30.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相应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C.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答案] C[解析] 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序列的单链DNA,所以待测的DNA分子必须先解旋成单链才能与DNA探针碱基互补配对,然后根据互补情况,确定待测的DNA的序列。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31.(9分)根据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部位。(2)图中的1、2、3、4、5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4)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答案] (1)DNA复制 细胞核 (2)A T C C T (3)不能 在单链中不一定A=T、G=C (4)T∶A∶G∶C=2∶1∶1∶332.(10分)回答下面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问题。(1)写出如下处理的实验结果:实验处理&实验结果① R型活细菌注射实验鼠&②S型活细菌注射实验鼠&③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实验鼠&④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实验鼠
⑤S型细菌DNA培养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
⑥S型细菌蛋白质培养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
⑦DNA酶+S型细菌DNA培养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
(2)哪一实验可证明S型细菌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实验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用⑤来证明实验假设“使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那么与⑤构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不死亡 ②死亡 ③不死亡 ④死亡 ⑤死亡 ⑥不死亡 ⑦不死亡(2)④ (3)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DNA)(4)①⑦33.(9分)遗传工程正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改变,但遗传工程的原理并不复杂,从奶牛的乳汁中获得人胰岛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够单独移植到奶牛的细胞,并且在奶牛细胞中仍然合成人胰岛素的事实说明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________单位。(2)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奶牛基因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这反映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________性。(3)若只有人的一个胰岛素基因成功导入某奶牛细胞的常染色体,此奶牛将该人胰岛素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是________。(4)由此可知,________生殖更容易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所以该奶牛最理想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技术,用该方式繁殖的奶牛中雄性奶牛占后代总数的________。[答案] (1)基本 (2)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特异 (3)1/2 (4)无性 克隆 034.(10分)请根据下列DNA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1、2、3、4代表的碱基(中文名)分别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胸腺嘧啶。(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________、它由[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三部分构成。(3)图中,G和1之间通过[ ]________连接起来,形成[ ]________。(4)图中所示有________个脱氧核苷酸,________种脱氧核苷酸。(5)[7]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10]是________。[答案] (1)胞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2)7 脱氧核苷酸 4 一分子含氮碱基 5 一分子脱氧核糖 6 一分子磷酸(3)9 氢键 8 碱基对 (4)8 4(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链35.(9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已知10-18gDNA中有1 000个碱基对,而一个碱基对长0.34nm,试计算长度是由地球到达月球距离(3.4×105km)的DNA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人类细胞能合成50 000种不同的蛋白质。平均每种蛋白质由300个氨基酸构成,而合成这些蛋白质仅用了DNA碱基对的2%,请计算一个DNA分子有多少个碱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噬菌体M13的DNA有如下碱基组成:A 23%、T 36%、G 21%、C 20%,试问这是一种什么D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340 000km有碱基对:340 000×-9=1018个。质量是:m=1 000=10-3g。(2)大约应为50 000×300×32%=2.25×109对。(3)这是单链DNA。36.(8分)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它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所示),在很短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自生物体获得。请据图回答:&(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样品中DNA的氢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_的作用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________。[答案] (1)解旋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新合成的DNA分子是以原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3)1/32[解析] (1)DNA分子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变性,氢键打开解旋,在细胞中则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完成的。(3)DNA分子连续复制到第五代共有32个DNA分子,64条单链,其中有15N标记的单链2条,因此含15N标记的DNA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1/32。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来源:互联网资源
作者:新东方网整理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组织形成的过程大致( )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B.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2、下列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的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3、想一想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
  ①结缔组织 ②上皮组织 ③肌肉组织 ④神经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4、以色列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 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
  C.干细胞生长的结果 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
  5、下列有关组织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B.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C.组织是由形态不同、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D.组织是彼此否同的细胞通 过胞间连丝构成的细胞群
  6、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 (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7、下列具有保护功能并属于上皮组织的是 ( )
  A.小肠腺上皮 B.心肌 C.血液 D.皮肤上皮
  8、下列关于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器官是由相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B.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以某种组织为主
  C.器官的结构特点不与器官的功能相适应
  D.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9、下列正确表述人体结构层次的是 ( )
  A.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二)非选择题
  10、分析下图表示什么过程 ;A属于 组织;B属于 组织。
  11、人体分布最广的组织是 。特点是 。有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等作用。请举例: 。
  12、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构成;分布在神经系统里;神经细胞受刺激后能 。
  13、动物和人体的器官,一般由 、 、 、 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 为主。器官的这种结构特点,是与它的 相适应的。例如心脏,它的内、外表面覆盖着
组织,里面主要由 构成,结缔组织和神经分布在其中。这种结构特点是与心脏具有 的功能相适应的。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细胞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分化。
  2、分析: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探讨:产生不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学习任务二: 1、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分布体表、各种官腔壁的内表面及腺体广泛骨骼肌、平滑肌中脑、脊髓和神经中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种类多、形态多样细胞细长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功能保护、分泌和排泄支持、连接、保护、营养收缩、舒张产生和传导兴奋
  探讨: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2、组织构成器官的过程。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学习任务三:
  1、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系统。
  2、 分裂、分化 按一定次序 按一定次序 协调配合
  细胞—→(四大组织 )——→诸多器官———→( 八大系统 )—→人体
  四、拓展创新。
  不行。人体运动时,活动量增强,要靠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血液循环加快,要靠循环系统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而这些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才能完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项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合作。
  六:达标测试
  1C 2B 3C 4B 5B 6D 7D 8D 9D
  10、结缔组织 种类多、分布广 血液、骨组织等
  11、产生和传导兴奋
  12、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将血泵至全身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新泰市初中生物教科研团队 审核:王建祥
  ?教师寄语:集腋成裘,积少成多。
  ?学习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通过解剖、观察植物体的某些器官,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4、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植物的六大器官是 。
  2、植物的组织有 四种。
  二、导入新课
  1、课下自行观察番茄:番茄的果皮与果肉口感有什么不一样呢?
  2:思考:为什么番茄的果皮与果肉细胞会不同呢?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植物的几种组织
  1、自学教材P66-67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2、联系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特点,谈谈植物的各种组织是如何由细胞分化而来的?
  3、展示课件,以番茄橘子的果实和叶片为例,小组内探讨植物的各种组织,说明其结构和功能特点。
  4、学生识图分析根尖的结构。描述根尖的分区和分生组织。
  学习任务二:描述植物的器官和结构层次
  1、学生观察绿色开花植物图片,分辨构成的器官。简单描述各器官的作用。
  2、小组内类比动物体结构层次,讨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师生总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四、拓展创新:
  1、分析甘蔗的组织组成。
  2、植物的根尖掐去,对根有什么影响?
  3、绿色开花植物是否都有这些器官?如无花果。
  五、网络构建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
  A根 B.茎 C.叶 D.花
  2、根尖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 区域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是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4、植物的组织培养中所取植物组织中应含哪种组织,才最容易发育成新植株 (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5、用开水烫一下番茄,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6、下列哪项是营养组织的主要功能( )
  A.对细胞起支持作用 B.供给保护组织营养
  C.贮藏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 D.输导营养供给其他组织
  7、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
  a.西瓜瓤 b.西瓜瓤中的瓜子 c.瓜子仁 d.桃 e.一个花瓣
  A.bcde B.bcd C.bd D.be
  (二)非选择题
  8、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 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的 、分化,形成 、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9、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能 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 组织。
  10、吃甘蔗时,首先要剥去甘蔗茎坚韧的皮,说明茎有 组织;咀嚼甘蔗的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说明茎内有 组织;咀嚼后剩下的渣滓中有
  很多 组织。
  11、分析下图表示什么过程 ;A属于 组织;B属于 组织。
  12、分析比较记忆:
  试填写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不同及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比较表:
  绿色开花植物哺乳动物
  结构层次不同点[构成身体的组织有     组织构成身体的组织有       组织[来源:Z§xx§k.Com][来源:]
  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有八大系统,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三、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5、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
  6、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形态和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群,既各种组织。
  7、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具有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输导组织----形成导管、筛管,有支持作用。
  8、根尖指从根的顶端到根毛这一段。一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分生区就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小,壁薄,核大、质浓,有很强的分生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细胞分化形成其它组织。
  学习任务二:描述植物的器官和结构层次
  1、学生观察绿色开花植物图片,分辨构成的器官。简单描述各器官的作用。
  2、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四、拓展创新:
  1、构成甘蔗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有。严重影响植物的根的伸长、吸收和运输功能。
  3、绿色植物都有。无花果并不是没有花,只是花很小,人们看不到而已。
  六、达标测试
  1D 2B 3C 4A 5A 6C 7C
  8、受精卵 分化 组织 9、输导 10、保护 营养 输导
  11、分化 分生 保护
  12、试填写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不同及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比较表:
  绿色开花植物哺乳动物
  结构层次不同点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有八大系统,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相同点 都有多细胞构成,分化为组织,再构成不同的器官。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新泰市初中生物教科研团队
  ?教师寄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教材分析: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是生物界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生物,肉眼难以看见。按课本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采集培养草履虫,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认同草履虫是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并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重点是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难点是利用事实说明,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物体。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各种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利用事实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能够进一步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尝试找出探究活动设计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突破难点的办法并实施自己的设计;
  4.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逐渐养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重点是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难点是利用事实说明,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物体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 。
  2、草履虫的结构包括: 等。
  二、导入新课:收集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要注意包括单细胞动物、单细胞植物和真菌等各个类群。总结思考:这些美丽的生物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没有水的地方也有,每一克土壤中就有几十万个。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就悄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它们太小了,小到全身只有一个细胞。因此把它们叫做“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又可以叫做“单细胞生物”。
  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这类生物的代表:草履虫。
  三、合作探究:
  (一)自读教材第68页—试完成下列各题:
  1、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称为 ,如 等,大多数生活在 环境中。
  2、草履虫的身体 端较圆, 端较尖,形状像一只 。
  3、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 ,草履虫依靠 进行运动,食物从 进入细胞内,在 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通过 和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4、草履虫通过 呼吸。
  5、我们能用肉眼看到草履虫吗? 。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时,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 ,再盖上盖玻片。
  6、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 关系密切,益处有: 和 ;害处有 和 。
  7、困惑摘要:
  (二)参与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
  1、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
  2、观察草履虫时,先在载玻片上培养液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其
  目的是: 。
  3、你认为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吗? 。你的根据是
  4、如果让你找一些单细胞生物来做实验,你将到 环境中去采集。你将选用 来观察,为什么? 。
  5、衣藻、草履虫、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其中 为动物, 为植物。
  四、拓展创新
  1、同学们到学校周边农田调查生物种类时,见到的池水是怎么样?与自来水相比,请同学们观看是否有不同,为什么?
  2、草履虫是单细胞,你们在显微镜下观看它是怎样运动?它碰到棉花纤维时又是怎样运动?
  3、试描述赤潮现象,并叙述其危害。
  五、网络构建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微观的生命世界,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征以及人类生活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大部分同学能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能认真思索,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希望这种学习精神,探索科学的学习态度要继续发扬下去。试填出下面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草履虫进行运动的结构是( )
  A、纤毛 B、伸缩泡 C、表膜 D、收集管
  2、将含有草履虫的池塘置于烧杯中,不久就会 发现草履虫都集中在水的表层,原因是草履虫需要( )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养料
  3、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含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光折射的结果
  4、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
  5、下列哪一单细胞生物没有运动能力?(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衣藻 D、变形虫
  6、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限制草履虫运动 B.增加营养 C.便于计数 D.增加温度
  7、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
  8、草履虫的表膜不具有的功能是( )
  A.保护 B.呼吸 C.排泄 D.消化
  9、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
  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 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
  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 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0、小红想探究单细胞生物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她应先到 、 的水沟和池塘中去采集材料(也可提前培养)。
  (2)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吸一滴培养液,放在 上,要用肉眼和
  寻找和观察草履虫。判断它是生物的理由是 。
  (3)在液滴上盖上 ,在 下观察草履虫的 和 。
  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 ,常采取的措施是 。若观察时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草履虫的放大倍数为 倍。
  (4)与植物细胞相比,在观察草履虫时,它没有植物细胞的 、 、
  等结构。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三、合作探究:
  1、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 水域
  2、后 前 倒转的草鞋
  3、细胞 纤毛 口沟 食物泡 胞肛 收集管 伸缩泡
  4、表膜
  5、不能 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6、鱼类的天然饵料 污水净化 危害人类健康 造成赤潮
  1、表层
  2、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3、是 它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的。
  4、有水且有机物多的 显微镜 单细胞生物体很小
  5、草履虫 衣藻
  四、拓展创新
  1、成绿色 与自来水有所不同 因为池水中滋生着大量的藻类、水蚤、草履虫等浮游生物。
  2、旋转前进 先后退,改变方向后,再试探着前进,直到避开阻挡物。
  3、造成水域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等。
  六、达标测试:
  1A 2C 3B 4B 5A 6A 7A 8D 9A
  10(1)清澈,富含有机物
  (2)表层 载玻片 放大镜 花纤维不停地游来游去
  (3)盖玻片 显微镜 形态和运动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 50
  (4)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新东方中学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中考后留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化学填空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