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消防车灭火视频灭火高度能达到多少

追问汕头大火
追问汕头大火
6月23日,广东省汕头市市长黄志光对在"6.10"汕头特大火灾中的死难者家属及受伤人员向全市人民公开致歉;与此同时,汕头市政府给汕头消防支队的230万元装备款也已迅速到位。  似乎,轰动全国的汕头特大火灾事故告一段落。  然而,那块曾经凝聚在华南宾馆火灾现场上空浓重的烟雾以及撕心裂肺的呼救声,记者相信,已深深地嵌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  31条鲜活生命,就是这样,在未知未觉中逝去。  在历经了一起又一起的特大火灾事故,2003年衡阳特大火灾坍塌,2004年的吉林特大水灾、常德特大火灾以及死亡上百人的矿难……人们由最初的愤懑、惊诧,竟然有了些许茫然:生命,在一些人眼里算什么?  汕头这把夺取31条生命的特大火灾,仅仅用"警钟""惨剧"所能概括、形容得了吗?我们要问!  一座仅仅四层高的小楼,离消防队不足五分钟的距离,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一个没有通过消防安全检查的宾馆,为什么带着重大火险隐患经营至今?  大火因何而起?为什么会造成这么惨痛的损失?  记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采访以后,汕头大火的真相渐渐露出冰山一角。事故的发生必然有着各种复杂的起因和缘由。用唯物辩证法来说,看似偶然性的东西,细究必有其必然性。目前,国务院调查组还正在调查大火的真正内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我们将拭目以待。&&
&&& 生死对峙--彰显军人壮美
  6月10日中午11时45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华南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过火总面积2800平方米,过火房间43间,共造成31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火灾直接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这次火灾中,消防官兵共搜救出受困者67名。  6月10日11时45分。正是吃午饭时间,离汕头市区约45公里的潮南区峡山街道广祥路华南商贸广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华南商贸广场是潮南地区一个大广场,聚有集贸市场、铺面、厂房、住宅,在其中心地带有一个四层楼的宾馆--华南宾馆。  这一天的天气格外闷热,气温已高达31摄氏度。  建于1994年的华南宾馆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996平方米。1楼为大堂餐厅、棋牌室、理疗中心,2楼为餐厅包厢与KTV合用房,3、4楼为客房,共84间。每层楼都有两个安全出口。其北面与难得糊涂酒吧相连;西面为商铺,南面和东面均为围墙。1996年,华南宾馆由于经营不善,由写字楼改为集娱乐、饮食、住宿为一体场所,价格比较便宜,故而平时南来北往的客人很多。在华南宾馆KTV和附近娱乐场所夜间上班的小姐因为图这里房间价格便宜,长期包租在此。  从外观上看,华南宾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样子,并不起眼。据当地人讲,到这里消费水平是中低档。  11时45分。无情的火焰悄悄地燃起。黑色的烟雾朝着毫无知晓的人袭来。一会儿,正在1楼餐厅吃饭的客人们、宾馆的保安、服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被火焰、烟雾惊起,大家夺门而逃。大难临头各顾各。三楼、四楼很多上夜班的小姐仍在熟睡中,没有人通知她们。  此时,宾馆内外面已乱成一片,宾馆服务人员要求总经理林坚龙报警,被凶狠拒绝。林坚龙因为担心把消防队叫来灭火后,会查出宾馆违章经营的情况。他狠狠地说,"不能报警,让我们自己搞掂。"市民郭杰正在对面的网吧里维修电脑,见此便给前几天刚认识的潮南区公安消防中队副指导员段加海打电话,说:"华南宾馆着火了。"此时正是12时15分,大火已经燃烧了半个小时。段加海立即通知了大队值班室。当日带班领导谢新副大队长带领大中队里所有官兵全体出动,3辆战斗车、1辆火场指挥车18名官兵不到5分钟到达火场。  现场让到场的官兵吃了一惊。烈焰包裹着宾馆嘶叫着,4层楼高的宾馆被浓浓的黑烟包裹着。火势已呈猛烈燃烧阶段,正向四周及3、4楼蔓延。在2楼、3楼、4楼的窗口以及顶楼的平台上,不少受困者探出身子、挥着手呼叫着救命,部分人员已把大部分身子趴到空调架、招牌、广告牌上及2楼露台,有的在扯窗外的铁丝网,有的受不住浓烟熏烤直接从楼上跳下。一见消防车驶来,一些群众主动跑过来介绍情况。楼里有100余人被困。由于附近烟雾呛人,大批群众被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谢新说:"此时,正面楼梯已被浓烟烈火封锁,无法进入内部救人。我们立即派出两个救人小组,队员们戴着空气呼吸器、背上氧气瓶进入宾馆内搜寻,分别从宾馆西南面架设两节拉梯将二楼28名被困人员迅速抢救下来,从西北面广告牌下架设两节拉梯上到广告牌上救人,疏散出楼顶25名被困的群众。"  在展开救人行动的同时,消防队分别在大楼正面、西南面四楼窗口、西北面四楼窗口出了三支水枪,保护救人小组的行动。救人小组还利用喊话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及时制止了一些受困者欲冒死跳下,官兵组织围观群众和宾馆保安找来9床垫置于有受困者的窗口下方。床垫铺好后,先后有四名群众从3楼、4楼跳下。此时,救援部队陆续到来。现场成立了以吴风林支队长为总指挥,郑可夫副支队长、蓝培民参谋长为副总指挥的火场指挥部。  13时30分,火场共集结了24台消防车、137名指战员到场投入战斗,火场指挥部立即调整力量部署,采取内攻近战、重点突破、堵截蔓延、上下合击的灭火战术。  13时45分,火势得到控制。
  14时10分,指挥部对战斗阵地进行局部调整。各参战车辆在充足水源保障下,按照各自分工,源源不断地将愤怒的水柱喷向肆虐的火势。搜救出14名被困群众。  14时5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火场指挥部命令各搜救小组再次对火场进行拉网式搜索。八个搜救小组分别从不同方向进入火场内部,对火场进行密集排查,共发现尸体26具。  官兵救出的20余名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据医生介绍,当时许多送进医院的受困者,有5人(4女1男)因从高楼跳下,导致颅脑出血、胸腹破裂,骨折、呼吸循环衰竭,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转送汕头市中心医院途中死亡。据了解,这次受伤的人大多是因为从高处坠落后受伤,却没有烧伤病人。  在此次灭火救援战斗中,支队12名官兵因深入火场搜救被困人员时间过长、空气呼吸器内气体用尽而吸入浓烟中毒,送进医院治疗。在一个星期里六七位受伤的官兵陆续出院。
夺命之魂:华南宾馆存在着许多火险隐患  据专家分析,这次火灾导致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是:1、宾馆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业主消防安全法制意识淡薄,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2、全民消防安全素质不强,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3、火灾报警迟缓,延误了灭火救人的最佳时机。4、城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滞后。影响了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汕头大火暴露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消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潮南大队仅2004年曾经向华南宾馆下发了2次整改通知书,隐患仍旧没有整改。为什么屡下整改通知书却没有改呢?华南宾馆凭什么对消防部门的行政命令置若罔闻?一顶再顶达十年之久?这样一个隐患重重的场所,就没有人能管得了吗?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宾馆的这场火灾不是发生在夜晚人们熟睡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大白天的中午。按理说宾馆都应有配套的消防设施。那么华南宾馆的消防设施是否发挥作用了呢?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的实际的内幕确是令人震惊。华南宾馆位于华南商业广场的中央,建筑间距不足,四周道路狭窄;内部为"回"形结构。着火后,由于楼内可燃物多,消防官兵不便于寻找火点,不便于救人。而且,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后,宾馆业主、管理人员已不在现场,无法了解到具体受困人数、位置,无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由于该宾馆室内装修大量采用海绵、三合板、木吊顶,家具多为人造革制品,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浓烟和高温,直接危害到受困者生命安全,也给消防官兵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正是因为华南宾馆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导致汕头大火死伤惨重后果:  1、易燃材料燃烧放出致命浓烟
  据消防官兵介绍,该宾馆室内装修大量采用海绵、三合板、木吊顶,家具多为人造革制品,容易燃烧,而且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浓烟和高温。事实上,该大楼总共的建筑面积为7996平方米,过火总面积只有2800平方米,过火房间43间。  2、房间布局复杂,疏散标志设置不合理  在3、4楼,记者看到,整个楼层被分割成10平方米大小的小房间,里面有房中房,布局混乱,就像迷宫一样。有些房间没有窗户,黑漆漆一片,可以想见,当浓烟弥漫时,要准确分辨出逃生方向并非易事。疏散标志设置不合理,且数量不够等等。在这次汕头大火中,租住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的小姐都死了。如果宾馆通道宽敞,通行便利,出口较多,发生险情时逃生容易一些,伤亡或许不会那么多。  
3、没有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有关消防法规规定,超过3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必须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华南宾馆部分楼层按规定应设置,但是直至火灾发生时一个也没有。  4、楼梯和通道之间没有采用封闭楼梯间。在汕头大火中,在高温、浓烟、毒气甚至火焰从楼梯间向上蔓延,无法向下逃生时,应关闭楼梯间的门,可以有效阻隔火焰和毒气的浸入,等待救援。  5、室内消火栓水压和流量不足,有水带没水枪,形同虚设。  汕头大火发生以后,汕头市主要领导也承认,这次特大火灾暴露出一些安全死角。华南宾馆存在着诸多消防隐患,其实,相关部门也心知肚明,但就是迟迟得不到解决。断送31条人命不仅是太多人的冷漠、不作为、渎职甚至枉法,还有工作中多年的积弊。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发生特大事故,无不是肇事者违章经营、违规操作的结果。萍乡那家起火爆炸的烟花厂,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可当地审批部门竟然照批不误;该厂早已存在且不时显露事故隐患和苗头,可当地有关部门居然视而不见。这中间,就有着不可见人的交易和发人深思的内情。  现在只要一着大火,人们就把矛头对准消防部门。记者亲眼目睹,往往是消防部队刚刚灭完火,就得全身心地应付被检查。其实,《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单位才是消防安全责任的主体,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企业是政府的,消防部门必须包办,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单位必须对自身的消防安全负责,即消防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但现在还有很多人的思维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上,反而形成了现在的观念是消防急而单位不急。随着消防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人们应该改变观念:单位应该自己急,而消防部门只能是积极配合协调。尤其是,消防工作具有动态的特点,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在变,消防安全管理也不能保证时刻到位,因此,即使已经消防审核验收合格,消防部门也不能保你一辈子。  现在许多单位重视经济效益,轻视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经常是消防部门来检查了,消防通道、安全门打开了,等消防人员走了以后,他们又锁上了,这样造成了安全通道不畅通。
           潮南地区的消防力量令人扼腕
  通过汕头大火,记者了解到了潮南地区消防部队消防资金缺乏、消防经费得不到保障的事实。消防部队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做好消防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的职责。消防业务经费的拨付是依法投入,而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却将其视为对消防的照顾、施舍、怜悯,每年应该给的业务经费且要不回来,消防干部得想出各种招、各种办法去要钱,甚至是天天守在政府办公室才能要回一点点钱。许多基层消防干部说,为了要这点必给的钱,真是把自尊都丧失了。  潮南地区消防大队、中队是在2003年成立的,当地政府年给潮南消防大队、中队业务经费共83万元,直到大火发生时没给一分。在汕头大火中,正是因了潮南地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滞后,火灾现场市政消防栓不足且压力不够,难以有效保证火场供水,只能靠消防车接力运水灭火,影响了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不了解真相的人纷纷质问:消防队为什么不放气垫?他们为什么没有架云梯,把人直接从楼上接下来不就行了吗?……  
"我们尽力了。"一位参与救援的潮南消防队员表明了他的态度。从潮南消防大中队接警到现场挂好二节梯救出第一个人、直到大量的增援力量到来,潮南官兵独自奋战了约半个小时。而在这半小时里,官兵们与火灾拼的就是力量:人力和装备。  而潮南消防部队的战斗力量又是如何呢?  请看第一出动灭火救援力量潮南大队与火场几组数据的对比:现场有120多名被困人员,而潮南大中队能参战的官兵却只有18名;火场的过火面积为2800平方米,每层需保护的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潮南大中队仅有3部战斗车辆。
  潮南的消防装备又是如何呢?  记者采访了解,成立不足三年的潮南消防大队、中队,其消防装备非常差。  离华南宾馆不到5分钟距离的潮南消防大队的实际状况令记者吃惊。  记者走进挂着潮南消防大队牌子的院子,迎面是一个厂房,两边似住宿。大队干部介绍说,我们大队、中队没有营房,是政府出面租借了一个私企老板的厂房,每年5万。原来,潮南区在2003年划入汕头市以后,该区政府就主动要求成立消防队。日,潮南区消防大队正式挂牌。汕头市消防支队从现有编制挤出20人,组建大中队。记者在潮南大队办公室墙上的道路分布图上看到,大队辖区面积596平方公里,人口120多万,下辖11个镇,注册企业就有2000多家。大队现在在编人员20名,3辆消防车。汕头市消防支队吴凤明支队长说:"由于考虑到潮南区企业多,尤其是家庭式的小作坊企业多,从消防安全出发,我们克服警力本来就少的困难,没有编制也楞给潮南上了一个队伍。我们从其他中队挤出20个名额,在2003年成立了潮南区消防大队(含一个中队)。"  在采访时,
从厂房里传来很大声的机器轰鸣声,这是一家纺织厂,里面有七八台纺纱机。从早到晚地转动着。记者问一些战士,晚上睡得着。有的战士说:"刚来时不习惯。"按照部队条例,为了让战士保持战斗力,必须休息好、吃好。  潮南没有训练塔,没有训练场地。记者到过许多消防部队,即使西部地区消防队,也没有见过有哪个中队没有训练场地。潮南大队只有一个比篮球场在的空地,平时只能做一些队列、战术、体能等一些小的操法。由于大队长、教导员住院,大队只有林振通参谋接待我们。他说:"我们日常训练只有跑到23公里以外的潮阳中队,有些抢险救援的特勤项目还有跑到60多公里以外的汕头市特勤中队组织训练,仅路途来回就需要2个多小时。"  因为没钱,造成潮南大队的装备极其落后,其后果就是在汕头大火中贻误战机--潮南消防队没有空气呼吸器充气机,每次充气要到市区特勤中队充气,非常不方便。没有救生气垫,不能有效地开展抢险救援,没有内部强光照明装备,在浓烟烈火中救人只能
"摸黑"。  潮南中队二班班长王爱文对记者:"如果我们有三节拉梯,我相信能救出更多的人。"原来,中队只有一架15米的二节拉梯,到达现场时,火已是非常猛烈,大火、浓烟从楼上的窗口直往外冒。二节拉梯只能挂到二楼,再通过挂钩往三楼爬,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由于火太大,官兵只能迎着滚热的火焰、冒着巨大的危险往上爬。王爱文说:"如果有三节拉梯,不仅可以直接升上去,而且可以弯曲,不要靠近窗户。"好几个战士围着记者说,一到火场,就见那些受困者在窗边大声喊叫,那种凄惨的声音听得战士们心里直难受。中队一班班长袁开宽说:"我当时恨不得多有几只手,可以救更多的人下来。"其实,只有21岁的袁开宽在火场上已是表现得非常出色了。当他顺着二节梯爬到广告牌时,右手抓住铁柱子,左手就抱起一个受困的男人往下送,这个男人抓着小袁的腿往下走的时候,小袁又抱过一个人往下走。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超越军人的极限,突破了装备的落后,做出的惊人之举让人们永记在心。  按公安部消防局装备规定,空气呼吸器应按兵力1:1。5的比例配备,而潮南大队是1:1的比例。而潮南大队根本就没有气垫。在汕头大火时,官兵找来9个床垫接群众,一些官兵还围在一起用手接跳下的人。  云梯车配备不足,缺乏救生用气垫,反映出潮南消防队的装备水平很难从容应付突发特大事故。  记者在办公室看到了这样一份材料,"关于要求帮助解决大队正常经费不足的请示",报告说,2004年潮南中队进驻后,队伍人员数量和车辆装备数量均有大幅度的增加,导致大、中队各项开支费用都有较大提高,原55万元的年度财政预算标准已不能满足大、中队的各项正常开支,目前大队正常经费开支累计超支近10万元……恳请支队帮助解决10万元经费。落款日期是"6月7日",也就是汕头大火突发的前三天。据了解,潮南的消防装备水平,在广东省算是落后水平。记者特意把潮南与其他省份中等水平的消防队比较,潮南大队的装备还比不过西部。
  同样是在广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河源市,尽管财政经费十分紧缺,但当地政府仍积极想方设法从"钱袋子"里挤出经费解决全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问题。去年以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积极支持,使河源市消火栓建设有了根本的改变,该市区市政消火栓从2003年的193个跃升到2004年的393个,有效缓解了市区消火栓欠账严重的问题,使城市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河源市市区还计划在工业区、开发区及城市周边增设市政消火栓250个,各县增设市政消火栓总数不少于250个(其中龙川27个、紫金70个、连平70个、和平50个、东源40个),保证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  那么,潮南地区消防装备如此差,记者以为,这不是一个经济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思想意识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一个令人惊诧的事情。今年年初,汕头市政府专门从市长基金中给潮南消防大队下拨10万元专项消防器材款,但潮南区政府迟迟没有将该专款下拨到消防大队,直到潮南区汕头特大火灾发生四天以后,潮南区政府才将这笔专项经费划拨到潮南大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潮南区政府没有将城镇消防规划纳入市政建设的范畴,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呈现随意性和零散性的特点。全区仅有51个消火栓,没有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尤其一大怪的是,作为消防水源的潮南区自来水公司是由多家私人公司承包。消防大队每次检查消防栓水源情况时,都受到来自来水公司人员的阻拢。他们甚至和消防人员吵架,说,这是他们的水,你们不能随便开放。而由于把水承包给私人,当地市民有时候连生活用水都困难。就是在汕头特大火灾发生时,华南宾馆附近的消防栓有的没水,有的水压流量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灭火的目的。来了几十辆消防车也只能干着急。直到汕头市副市长苏耀光赶赴现场,直接向自来水公司下令,关闭其他地方的用水,集中保障华南宾馆附近区域的供水,才最终使大火得以扑灭。
              政府行为与责任
  《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消防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消防责任,是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保障。记者以为,正是由于《消防法》没有约束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未能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职责缺乏惩戒性条款。也就是为什么消防警力不足到这种地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欠账"到这么严重、消防装备量少质差到这么厉害、专职消防队建设这么缓慢、学校消防教育某些方面一直未有落实、社会全方位消防宣传教育机制未能建立的根本原因所在。  按照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对消防违法行为的执法,存在严重的"执法成本高、执行落实难"的问题。记者从汕头市潮南区了解到,"6.10"汕头大火发生前,当地政府部门曾有干涉消防部门执法的情况。汕头市消防支队的领导对记者说:"如果我们去消防检查,发现有火灾隐患只能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如果复查不合格,就得罚款或者停业,还得举行听证会,但如果单位不停业,你也拿它没有办法,消防法律法规没有赋予消防部门强制执行的权力。如果火灾隐患非常严重,只有向法院申请查封,光是走完这个程序就得一二个月,防火监督部门才那么几个人,就是专门来应付向法院申请案子都不够人手,更何况还有大量的专项检查等工作等着他们去做。即使坚持走完一切程序,法院还不一定会强制执行,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并且,《消防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但如果碍于政府的阻力,走不完这个执法程序,消防部门又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发生了火灾,此时领导和群众又会问,你消防部门干什么去了?这时,消防部门真是左右为难,如果依法办事,坚决给予停产停业,不仅申请法院执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小事,如果得罪当地政府那就麻烦大了,可能会影响到当地政府对消防业务经费的投入。"  记者以为,只要政府切实高度重视,与消防部门积极配合纵横联动,就一定能将任何火灾隐患"钉子户"连根拔除。
警报再响:    汕头大火烧出公共娱乐场所安全死角
一、  凸显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自救意识差
  近年来,国内外的公共娱乐场所频频发生恶性火灾,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0年3月焦作天堂音像厅、2000年"12·25"洛阳一歌舞厅特大火灾事故--由于三个楼梯被上锁的铁栅栏堵住,人员无法通行逃生,酿成仅有少数人员获救,其余309人中毒窒息死亡的特大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火灾原因是"该歌舞厅由个体承包,属违章经营"。可一家违章经营的歌舞厅为什么能长期营业且生意红火?  再看最近的消息:3月12日上午8时许,西安市和平门里的一家娱乐城发生火灾,经过消防人员近4个小时的扑救,大火终被控制,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7月8日23点44分,福州市一家可以容纳近千人"城市猎人"迪吧突然着火。起火原因是由电线短路产生火花而引发的。  血的代价给人们留下了警示:生命无价,社会公共安全不可懈怠!  据记者调查,在"6·10"汕头特大火灾中,烧死在华南宾馆的31人中,除去一名男子外,其他30名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事夜间服务行业的。  记者在事发后的第四天赶往医院采访获救者。几名受伤女孩都躺在床上。除去个别受伤非常严重的外,其余几个女孩对记者的提问都很不耐烦,都自称受伤不能说话,有的甚至还大发脾气。面对记者的照相机,她们都把被单捂住自己的脸,说是很不喜欢照相。陪床的人都是男子,有中年的,有年青的,有穿着时尚的女孩。奇怪的是,他们对受伤小姐的身世和底细都表示不太清楚。这里面当然有的人是为了避讳,有的人是真不知道。只是他们在避讳什么呢?是她们的职业不光彩还是什么原因?以前记者在火场采访受伤的人时,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是老的还是少的,他们都是落落大方地回答记者回答,并对自己生命的获救,感到非常感激。  而在病房门口总是围着一群男病人在指指点点,似乎对这些女病人很好奇。当记者向他们问话时,他们却木讷地表示不清楚。  记者从有关部门也得到某种信息,不要了解这些细节。华南宾馆里是否存在着色情服务不是火灾报道重点。  其实,记者以为,不管她们从事的何种职业,毕竟逝去的都是一些年青的生命?记者只是想问,对存在多处事故隐患的娱乐场所,为什么不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而任其"照常营业",有关部门的责任心又到哪儿去了?  为什么这些小姐的安全意识会这么低?  为什么着了大火,她们连不知道基本的逃生自救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了一些令人心酸的事实。  潮南大队教导员郭学先对记者说,在搜救过程中,他进入三楼一间套房里,先是看了房间一下没有发现尸体,然后他一把推开卫生间的门,里面的情景让他惊呆了,在不足五米的卫生间里,竟然有五六个女孩抱在一起死在那里。看得出来,她们在临死前是在大哭大喊大叫着。郭学先说,她们连起码的自救常识都不懂。其实在三楼的西边就有一个通往楼顶的楼梯,许多人就是通过这个楼梯跑到楼顶在那里等待消防人员救援的。而且,房间里有很多床单,她们完全可以把床单接在一起,从窗户逃生,或是把床单打湿,把房门堵住等待救援。  郭学先说,那些天心里很难受。那些死去的女孩总在眼前晃动。不管她们从事什么职业,毕竟她们也是爹妈生的。  汕头大火发生后,各地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一位消防监督干部在歌厅检查时,问几位女孩子,会不会使用灭火器,她们只会吱吱地笑,表示不会。这个干部对记者说,"我就不明白,她们笑什么?好像火灾就和她们无关似的。她们连起码的消防常识都没有。"据记者了解,而许多娱乐场所的老板是不会给这些服务小姐进行消防培训的。因为许多小姐都是客串上班,来去自由,老板只是从中间提成。而现在许多从事服务的小姐是从农村里出来的,年龄在20岁左右。她们许多人在乡下是没有见过灭火器的,更不要提如何使用。就像这次死于汕头大火的一位女孩,她竟然用被子蒙住全身,最后窒息而亡。她或许认为这样就挡住火。
二、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死角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经营领域的逐步开放,许多新型公共场所不断涌现,生意在急剧升温,如网吧、迪厅、洗浴中心等容易聚集人流的场所。自从北京的"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之后,全国各地的网吧都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如今大大小小的洗浴中心、按摩中心接二连三地出现。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十分困难,很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这些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社会反响强烈。  公共娱乐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这些场所为什么容易发生火灾呢,一是可燃物多,二是外来人员多,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由于内部空间大,安全出口少,发生火灾时会迅速达到猛烈燃烧的程度,由于顾客密度很高,大部分娱乐场所又都在晚上营业,加上灯光暗淡,失火时人们惊慌混乱,争相逃难,在混乱中容易发生拥挤践踏、挤伤踩伤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记者从北京市消防局最新发布的上半年火灾情况的通报中获悉,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娱乐场所火灾伤亡突出。记者曾经几次跟随消防部门检查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每次都能发现类似的问题,消防设施缺失,消防通道堵塞……为什么消防隐患非得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呢?  记者分析,这一是经济原因。夜总会、桑拿这些场所的消费都是先消费后买单,不少还存在灰色交易,因为害怕消费者"跳墙",所以干脆把消防通道堵了,只留下一个门进出。二是消防安全薄弱。很多娱乐场所开业很久,就是不去添置消防设施,不去办理消防手续。一些老板说,这里只是唱唱歌跳跳舞,不见得这么容易就着火了吧?
本刊记者 石丽珊 文/图 
联系我们& &
&&&&&&& Copyright @ 1998 - 2001
.cn,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人
民 公 安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本报地址:北京方庄芳星园三区15号楼 邮编:1000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灭火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