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我不想要这微信号怎样一个微信号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世界这么色,我只想要一个么么哒~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旅行的路上自由随心,无拘无束.旅行的路上--传播美,让心灵去旅行.世界这么色,我只想要一个么么哒人生苦短,及时旅行,给自...
旅行的路上自由随心,无拘无束。旅行的路上--传播美,让心灵去旅行。世界这么色,我只想要一个么么哒人生苦短,及时旅行,给自己一个冲动的机会,走出去,你才有可能收获整个世界大家看完要转哦.....旅行的路上推荐微信号: loveyou←长按微信号复制自由随心,无拘无束。旅行的路上--传播美,让心灵去旅行。我想做得更好,你的分享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点击 阅读原文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loveyou
自由随心,无拘无束.旅行的路上与你一起认识更多的人,走更多的路,体验更多样的生活.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出境游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姐姐要给我介绍一个妹子,就给了一个微信号!_相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98,132贴子:
姐姐要给我介绍一个妹子,就给了一个微信号!收藏
要我自己去追,这要怎么追啊?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求大神指点!
让我来好了。
跟一妹子聊天叫我帮她配面膜,我让她发张真人照片,我先看下面部情况,没想到她真的发了张三丰的照片给我,还问我要张真人照片干嘛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大家都在搜:李久凯律师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广东咨询&&&
我想在网上买一只猴子,然后我就找到了一个微信号我就
我想在网上买一只猴子,然后我就找到了一个微信号我就加了,然后问他一只多少钱,他说公的二千五,母的二千八,我就跟他说要母的,然后我先打二千给他,然后我说等那个猴子到了我就把剩余的钱打给你,他说好,然后他说明天可以到了,我就相信他,没想到他就说要查看猴子是不是走私的还是什么,然后我没有说什么,再然后他就说要什么证,好像是免疫证,要我打一千五过去,我就打了,然后他还说要干嘛的,要我再打2800过去,然后我跟我朋友说,她就说你被人骗了,我这才知道,可是我不知道我现在怎么办了,我总共打了三千五了我想问一下能不能报警,这样算不算是在诈骗??
188****6021|
广东&汕头|
网络法律咨询
1分钟提交法律咨询 2000多位 信的过的好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其他人都在看
你应该直接报警处理。
地区:河北&沧州|解答问题:条
拨打 400-64365-80 转1030 可以直接咨询该律师。
全新产品,如需全面分析,请向他发起律师诊断服务。
可报警处理。得保留好你们交流的信息以及你打款的凭证,一块交给派出所
地区:河南&信阳|解答问题:条
拨打 400-64365-80 转2162 可以直接咨询该律师。
全新产品,如需全面分析,请向他发起律师诊断服务。
吉安网络法律律师
解答个咨询
擅长,个相关案例
网络法律最新问题:
相关法律咨询
热门网络法律法律百科
打官司在我国是指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有关的人依照法律为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或解决权利义务纠纷、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网络法律相关知识
网络法律最新专题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网站地图|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扫描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您!微信公号开通4个月,我有几句话要说
我是个深度品牌营销爱好者,今年3月底开启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之旅。最初设想就是分享自己看过的优秀案例,偶尔来点自己的所思所想,顺便探究下微信自媒体这个新生事物。四个月过去,下面是自己的几点思考:一.自媒体VS 传统媒体首先,自媒体提供的信息质量不如传统媒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信息生成方式的差异。传统媒体,他们有一个专业的信息生成流程,某种角度讲,他们的信息质量更高并且更加的有可信度。反观自媒体,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观点和角度,主观性过强不可避免,但这也正是其可爱之处。至今还记得有几个粉丝总是跟我留言说是想多看我自己写的文字。其次,自媒体对于信息提供的可持续性难以保证。以我所经营的这个账号为例,因为是利用空余时间收集材料,所以根本无法保证最初设想的每天一个案例分享。无奈变成了每周一三五推送。之前还设想一周至少要保证一篇自己的原创,由于最近工作量暴增,也无法保证。再次,自媒体变现能力差。前几天跟一个也做微信公众账号的朋友聊天,他特无奈的跟我说:在微信上做个广告太难了。是啊,传统媒体在公众心中理所当然的应当有广告。而之于自媒体,一条软广就意味着疯狂的掉粉,要知道他们就是来看硬货的。一个有两万粉丝的账号,因为一条广告,直接掉了500粉丝。要知道,粉丝可都是一天几十个攒出来的,想着就让人心疼。二.如何做好微信公众账号?1. 内容!还是内容!大众都不是傻子,也许一开始会被账号特别牛X的名字唬住,但是稍看几篇推送的内容,就大概能确定是否继续关注了。要知道取消关注就是点一下的事儿。跟做微信的朋友聊天,他们都特别苦恼掉粉的问题。但我此刻特别庆幸,从一开始我就特别认真的对待每次群发的消息,每一篇文章都是看了又看,改了又改,掉粉率不到1%。推荐一个加粉的好方法:写一篇特别牛逼的分析文章,去你目标受众常看的媒体上投稿,一旦录用,想不加粉都难!比如,虎嗅之于科技类或是商业类定位的账号,效果还不错。2. &要耐得住寂寞!从每天粉丝增长的数量上,也可以基本发现大家使用微信公众账号的习惯。每周一的上午、周五的下午以及假期第二天的晚上是涨粉和互动高峰期。从长期来看,在几乎没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粉丝从每天增长3-7人,到现在基本固定到每天增加几十人,足以见得口碑的重要作用。所以,当你看到粉丝数量一直止步不前,不妨坚持一下,也许就从量变走到了质变。3. 重视与粉丝的互动!我做过一个比较:与微博相比,在闭合沟通环境下与粉丝互动,效率更高且效果更好。微信中粉丝可以直接发语音或是图片进行互动,而我也能从后台直接推送针对于他的内容。在这个闭合空间里,粉丝很容易形成一个只有你和他在对话的专属感。千万别小看这个专属感,起码无论如何,这群拥有专属感的粉丝抛弃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4. 推广还是很重要滴!如果把微信当作工作来经营的话,我一定会不遗余力的用各种手段进行推广。奈何,我没打算让这个账号成为负担。最近确实有不少营销大号跟我商榷合作的事宜,但几乎都被我回绝了。但这绝对是随性的做法。如果你有个微信公众账号的生意,请一定要结合微博和微信其他大号,进行一个整合的推广或是合作推广。只有有了一个很大数量的粉丝做基础,你这个生意才做的下去。你看看罗振宇,人把微博、微信以及优酷都整合的天衣无缝,效果那绝对是杠杠的。Clark Wang个人微信公众账号“daily-cas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7698/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后参与评论
一个人管理一个微信公众账号确实很累,至少得一个团队吧!
基本关注后就禁言,原因无它,关注多了推送的也就多很烦,如果推送的消息不是特别精彩会更烦,如果发广告对不起,你被拉黑了
新浪微博刚出来的时候V字少公知多,有深度无口水。到后来全是明星V字号,广告满天飞,口水到处飘,新浪微博已名存实亡啊。看微信到底怎么走。
同意要耐得住寂寞作者有才 求勾搭
传播行业工作者我为什么只想做一个3000人的微信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 我先自暴自弃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可能不太适合以下几类人: 想看[纯干货]的; 想100块钱带来100+个关注的; 这个时候还在想着老板交代的工作不好好陪老婆孩子的。 因为我要跟大家聊的都是一些我非常个人化的经验,所以肯定会低过你的预期。 如果今天的分享一定要有个主题,就暂定为“为什么我只想做一个3000人关注的公众号”吧,也借此机会回顾一下这两年这个小账号的成长历程。
一、公众号建立初衷?
这一点换句话说,也就是让你长期坚持更新的动力是什么?
我做公众号的初衷是收藏一些我自己很喜欢的广告文案作品。
在这之前一直在做微博用来收藏自己喜欢的文案,做了差不多2年,发现微博140个字容量很有限我就注册了微信用来收藏长文案。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初衷呢?因为做过微信公众号的人可能有这样一个感受:
短期内看,做公众号是一个脑力活。玩个标题党啊,搞个红包抽点奖啊,能很快加关注。
长期看,这是一个体力活。你可能会背上自我设定的或者公司设定的KPI压力,你可能会怀疑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写的内容写了那么久,但是没有人来阅读?你甚至还在想,老板自己连微信公众号的打开方式都不知道,还在那指手画脚来给自己写的内容提各种要求?反正你会觉得一切都很操蛋,然后你就会很消极,各种负面情绪都来了。
所以我觉得,给自己设立一个不那么功利的初衷很重要。
当你觉得做不下去的时候,回头想想你那个初衷是什么?如果你违背了初衷,那我觉得你的痛苦是自找的。如果你还在坚持自己的初衷,那我想你应该也没那么痛苦。
当然,如果你的初衷是别人(这里主要指公司老板/主管)给设定的,每一天你不服气他们的指手画脚,那你就自己偷偷做一个喜欢的账号让他们闭嘴,顺便给自己顺顺气。
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点,它可能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你个人的账号。
二、第一批种子用户从哪里来?
在没有大腿可以抱的情况下,怎样吸引第一批用户?
坦白说,在没有大腿可以抱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你和我一样生来没有自带光环和人民币(比如像分众那样的),那只能从最基本的做起。
我的初期用户来源我做过调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微信搜索关键词“广告”、“文案”主动添加关注的;一类是我从我的微博导流过来的。
所以,我觉得吸引用户最基本的一条,取一个不那么难检索的名字很重要。
比如你想做行业性质的账号,名字尽量带上你们行业里面一些通常都会用到的词,哪怕是名字长点都没关系。
千万不要用生僻字,哪怕是这个字跟你公司的产品有很大关系也不要用。在名字这块一定要降低搜索成本。一个很简单的取舍办法,你就问问你身边的人,你的公众号名字会不会想搜索就行。
拿我这类行业性质的账号来分析,我发现关注量目前还可以的,通常都带有“广告”、“创意”、“文案”、“设计”、“营销”这几个最常用的行业关键词。
如果是个人类账号,我觉得越有特点越有性格越有情绪反而会越好。
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些豆瓣小组的命名,特别有意思,比如“哇靠!这么巧你也来团购啊”、“景涛咆哮组”、“桂纶镁这样的女孩”……一个名字就决定了内容的定位,而且还非常有情绪化,容易让大家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另外,我理解的公众号基础用户,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进来的那前100个或者1000个,而是那些愿意在一开始主动跟你互动交流的人。
我个人一点比较重要的体会是,对那些主动留言的人,在前期要主动进行互动反馈,增加彼此的黏性。而至于怎么回复和互动,这其实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可以卖萌、耍贱,当需要你专业的时候你必须专业,如果你解决不了对方提出的疑惑,那就坦诚相告,说你也不会。
在怎么互动这块我觉得核心遵守最基本的一条就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账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跟他交流,而不是一个板着脸孔的机器人。
还有一种前期积累用户的比较笨的办法是“关键词手工搜索”关联用户。
我在做微博用户前期积累的时候,我就用“文案”这个关键词去搜索那些在微博中谈论过文案的人,我主动跟他们互动。虽然比较累,但这样的办法积累出来的10个种子用户,我觉得价值远远超过你发红包积累过来的那100个僵尸用户。
吸引第一批用户,以上3点,取一个容易检索或者有强烈性格特征的名字,和主动跟那些留言的人进行互动,关键词人肉搜索关联用户。这是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捷径”。
三、怎样做“原创”类的内容?
我先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现象——我的[广告文案]从去年10月份真正花了一些精力去运营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当我推送什么样的内容,吸引来的就是什么样的用户。
举几个例子:
比如我整理过一篇你不看足球,你就不用看《天下足球》的文案,后来被央视《天下足球》的栏目官微转发后,吸引关注的都是球迷。
我写这些年,罗永浩写给我们的文案,被广告圈内的各个平台转载后,吸引来的有不少是锤粉。
我写这样的面膜微商学不来,吸引过来的不少是微商。
上面这个体会还可以翻译成:你文章的质量,决定了你用户的质量。
我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个体会它会上升到我对稿子的原则要求上来做。以前我感触不深,有的内容是纯粹为关注量去做的,后来我问一些老用户的感受,发现大家都不是傻子,他也在成长,他的阅历也在提升,你的内容是不是用心做出来的,他一眼就能看得出,尤其是那些伴随着你一路成长的用户,最好不要辜负他们。
第2点是体会是不着急,反正自己的三分地,慢慢坚持,一个阶段,做一个阶段的事情。
我的账号大概经历了这样3个历程,纯搬运阶段→个人扯淡阶段→原创阶段
纯搬运阶段:这个就是把我认为优秀的文案搬过来,注明来源出处。
扯淡阶段:这个阶段是我前面先唠叨一段家常自己个人生活的体会,最后引出今天要推送的文案内容。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我早期的内容,那看上去更像是个人博客的风格。
原创阶段:在我看来,我觉得一个公众号最大的满足感莫过于有自己的原创能力且被人认可。商业化有营收可能是终极目的,但这个收入稳定的前提一定是你有自己的原创能力。因为原创,意味着你有别人没法复制的东西。
那怎样原创呢?
这一块我最重要的一个体会是“深入挖洞,别有洞天”
我提供几个并不适合大家的原创“捷径”,以我在账号上做过的几篇转发量还不错的稿子来说——
第1种:发想主题
这里面有几类,一类我叫“看热闹不嫌事大”,这类稿件是涨关注的利器。
举个栗子,今年1月份小米手机发布会的时候做了一组倒计时宣传稿,当时给我印象挺深的,我觉得“倒计时文案”可以和其他手机厂商做个对比,就把小米、锤子科技、OPPO、魅族、一加他们的倒计时预热文案集中整理出来,然后以自己的视角去写了一些零碎的感受,最后用小米. 魅族.锤子.Moto.Oppo.…手机发布会预热文案哪家强?为主题发布。我发现很多平台都转载了。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众喜欢看热闹,喜欢评头论足。
还有一种我管它叫“先下结论”。当你脑子里因为某个情境触动了你,你得出了一个结论时,我觉得你可以试着想办法找各种素材来佐证它。
比如我觉得CCTV这两年的公益广告跟以前的对比,明显有了不同的变化。尤其是在一些广告公司介入和央视的合作后,公益广告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于是我就下了个结论:这些广告一播,央视再也不是那个央视了。这里面背后我觉得还暗含着央视的传播语境和传播策略的变化。
还有我看《我是歌手》,当我看到他们对每个歌手的绰号命名都特别讲究的时候,我就联想到日常生活里取名字这件非常让人头大的事情,于是就做了一期做《我是歌手》的文案有多难?这篇稿子湖南卫视内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台里面反响还满大的。
这些文案独立来看是个案,放在一起来看,他会给到读者不同的启发,而这个启发的端口,我觉得就是你自己的“原创”。
其实这也是很多广告创意常用的一种手段:旧元素的新组合。
第2种:发掘脉络
这个需要你脑子里有一定的素材量,同时你比较敏感。
比如刘翔退役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这些年对刘翔不离不弃的,只有NIKE,简要梳理了一下NIKE从2007年到2015年所做的主要的广告;
凡客今年做《一封情书》发布会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从苍井空到苍井优,从凡客诚品到凡客,从这几年它广告的变化反推凡客的企业变化;
以上都是从文案的视角,按照时间的脉络,去反推企业、品牌、个人在时间里的变化。
当然,里面我的观点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在我的概念里,一个企业对外的广告(文案)的语境变化,其实也是它自己的遭遇变化。
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可以去原创的内容非常之多。
第3种:发动用户
微信公众账号我觉得给了一个相对舒服的互动体验,就是通过单向的留言你可以感知用户对你的平台态度变化。并不是说要讨好你的用户,而是要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乎他的。通过话题的方式让大家一起来完成一篇稿子,这个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我在今年情人节的时候发起了一个#两句话情书#的话题,然后收到了大批留言,最终我汇成了一篇稿件300个人的两句话情书,你宣谁?
我再讲一个我跨了3个年度至今还在继续的原创案例——文案漂流。400天,文案漂过一程又一城
当第一季的本子从杭州出发,最远到了新疆再返回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被大家感动到了,真没想到这两本本子最终会活着回到我手上。目前第二季还在继续,本子现在在贵州。当初做这个活动的时候,就是想让大家一起手写文案,我的心愿是让漂流本走遍全中国,其实基本完成一大半了。
发动用户一起来原创内容,我最大的体会是黏性会很强。那些参加过[文案漂流]的用户,大多数都成为我很熟悉的朋友,虽然未曾见面,但他们很多其实对我个人已经很熟悉了。我后台经常收到他们给我的留言,指出错别字,反馈当天推送的感受,而且还经常给我提供素材。
内容输出这块就聊到这里,总而言之我是觉得,当你清晰了自己的内容定位,你深入的往下去做,你会发现,每一个领域其实都是没有边界的。
以上啰嗦一大堆,差不多就是我想要讲的内容。
估计你憋不住要问了,我为什么只想做一个3000人关注的公众号?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3000个人,我希望是绝对理论上的深度黏性用户,他们可以跟我一起成长,一起跟我吹牛逼,甚至一起犯错,当然了,我不会告诉你,如果这3000个人每个月愿意打赏我2元,这样我就算失业,我也能活下去。
但真正的现实是:我发现,我要找到这3000个高度的黏性用户时,至少要把用户基数做到30万才行。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这样子的3000个人。嗯,目前还差27万。
按照我基本上不参加互推、不加入自媒体联盟的尿性来看,一年可以做到增长3万的样子,那我还需要差不多10年才能实现。
所以,如果你只认可数字意义上的成功,那今天分享的内容对你真的一无是处。
对了,我再补充一句,我的公众号头像是一个光屁股脑袋的小孩,我给它想了一句广告语,叫“面朝大海,屁对世界”,这是我最想要的一种人生状态。
最后说的,也是最重要的,非常感谢那些默默奋战在文案一线,有时你们嘴里骂着甲方,心里却还是深爱着对方的文案们,是你们的聪明才智,为我的微小的账号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积累。
也是你们的努力,让进入到文案这个行业的新人觉得还是有盼头的。
就这样,谢谢各位。
来源:微信号(广告文案)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十万个微什么 原创,欢迎转载!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
如果文章对您有用,也可以打赏站长,您的支持是本站不断更新的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触动想要微信公众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